针灸治疗输卵管积水不孕症1例
针灸治愈多囊卵巢综合征1例

针灸治愈多囊卵巢综合征1例张静宇【期刊名称】《江西中医药》【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2页(P49-50)【关键词】针刺;艾灸;针灸;多囊卵巢综合征【作者】张静宇【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5患者,孙某,女,24岁,无性生活史,因“停经2月余”于2013年8月29日前来就诊。
患者自幼月经周期不规律,时常出现月经后期,5/30~60d。
7年前始逐渐不能自主行经,需依赖间隔进行雌、孕激素序贯法(即人工周期)来维持行经,服药期间可有正常月经,药停经停,近5年逐渐出现形体的发胖。
2013年4—6月连续做了3个周期的雌、孕激素序贯法,末次月经2013年6月15日,经量适中,色黯淡,质清稀,月经第1d有小腹的冷痛。
2013年8月29日妇产科彩超示: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内膜厚度约7mm,左侧卵巢可见直径为3~7mm的卵泡10余个,无优势卵泡,右侧卵巢未探及卵泡,双卵巢大小正常,双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2013年8月30日女性激素六项示:催乳素(PRL)11.76ng/mL(参考区间:5.18~26.53ng/mL),促卵泡生成素(FSH)5.15mIU/mL(参考区间:黄体期1.38~5.47mIU/mL),孕酮(P)0.26ng/mL(参考区间:黄体期1.2~15.9ng/mL),睾酮(T)12.13ng/mL(参考区间:绝经前女性0.09~1.09ng/mL),雌二醇(E2)51.7pg/mL(参考区间:黄体期21~312pg/mL),促黄体生成素(LH)16.58mIU/mL(参考区间:黄体期0.56~14.00mIU/mL)。
甲功及甲状腺彩超检查正常,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检查正常。
患者现有乏力,手足不温,多寐,纳可,大便溏,小便清长。
望之,毛发浓密,面色不华;按之,尺肤粗糙、干涩。
舌体胖大、色紫黯、苔白腻;脉沉迟无力、两尺弱。
西医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针灸助孕的案例

针灸助孕的案例有很多,其中一个案例是关于苏女士(化名)的。
她备孕2年多肚子迟迟没有动静,一查AMH只有0.5ng/ml,被诊断为卵巢功能减退,于是立即进行试管婴儿助孕,但是试管之路却充满了艰辛。
连续取了2次卵,都只取了2枚卵,仅有的一次移植机会并没有获得妊娠。
几乎绝望的苏女士,开始寻求中医的帮助,医生经过辨证分型,考虑为肾虚血瘀证,通过辨证选穴给予针灸治疗,同时配合补肾活血中药口服。
通过中医调理2个月后,苏女士再次进行试管促排,这次促排不仅获卵数增加了,且还获得了2个优质的胚胎,最终苏女士通过新鲜周期移植成功怀孕。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理气血等作用,在女性的调经、助孕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有研究表明,针灸可帮助接受试管婴儿治疗的女性提高移植的成功率和活产率。
女性朋友若有月经不调、怀孕困难等情况,在接受正规西医治疗的同时,不妨也试试“针灸助孕”。
班秀文: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医案2则

班秀文: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医案2则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凡婚后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未孕2年者,称为不孕症。
不孕症中女方因素占40%,而女方不孕因素中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者约占50%。
输卵管具有运送精子、摄取卵子及运送受精卵到子宫腔的重要作用,输卵管如果阻塞,将阻碍精子与受精卵的通行,导致不孕或异位妊娠。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其主要原因。
导致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主要是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及其他的厌氧茵、需氧茵。
它们能引起输卵管管壁僵硬,管腔炎性渗出物增多,纤毛运动失常,以及输卵管与周围组织粘连,蠕动减弱,输卵管扭曲,改变其与卵巢关系,影响输卵管的拾卵,或妨碍受精卵的通过而造成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输卵管管腔可被异位的组织完全阻塞,而发生在输卵管壁或浆膜面有功能的宫内膜异位组织,由于反复的内出血和纤维化,可使输卵管扭曲变形或闭塞而导致不孕。
尤其近年来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非意愿妊娠导致宫腔操作次数的逐渐增多,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对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古医籍中并无明确阐述,但根据其症状,可归于“无子”“断绪”“带下”“癥瘕”等范畴。
近年来,现代医家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时其治疗方法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
有学者认为,本病根本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肝郁气滞、瘀血内阻、脉络不通等。
其中脾虚失运、湿热下注或气滞血瘀、瘀滞胞脉是其主要病因。
中医将本病分为气滞血瘀、湿热瘀阻、肾虚血瘀、寒凝血瘀四型。
班秀文简介班秀文教授(1920-2014),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
从医60余年,治学严谨,医德高尚,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对不孕症造诣尤深。
对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名家学术思想颇有研究。
用药常从脾胃入手,主张辨证审慎,用药精专。
专著有《班秀文妇科医论医案选》《妇科奇难病论治》。
医案1【辨证治则】为肝肾亏损,冲任损伤,气血不足,胞脉不通之不孕症。
女性不孕的针灸治疗

女性不孕的针灸治疗发表时间:2011-06-02T08:26:42.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8期作者:朱雪莲高家艾孙莹张立然张亚敏[导读] 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多数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卵巢,引起卵巢机能的损害。
朱雪莲高家艾孙莹张立然张亚敏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 150001)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8-0412-02 【关键词】不孕不育中医针灸治疗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多数化疗药物直接作用于卵巢,引起卵巢机能的损害,使机体雌激素处于低水平状态,常可引起闭经及不孕。
如患者接受化疗2年后,性生活正常,又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出现未能受孕的,可参照本节进行治疗。
一肾阳亏虚 1.症状和体征:婚后不孕,经行量少、色淡,头晕耳鸣,腰酸形寒,小腹觉冷,带下清稀,性欲淡漠,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2.证候分析:肾气不足,精亏血少,血海空虚,故月经量少、色淡、头晕耳鸣。
肾气亏虚,命门火衰,故腰酸形寒、小腹觉冷、带下清稀、性欲淡漠。
肾司二便,肾虚则膀胱气化不约,故小便清长。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皆为肾阳不足之象。
3.治法:温补肾阳,暖宫散寒。
以任脉穴、督脉穴为主。
4.处方:(1)主穴:关元、肾俞、阴交、命门。
(2)配穴:夜尿多者加三阴交。
5.操作方法: (1)主穴:常规消毒后,选用直径为0.30~0.35mm的毫针,直刺关元0.8±0.2寸,直刺肾俞0.9±0.1寸,直刺阴交0.8±0.2寸,直刺命门0.8±0.2寸。
(2)配穴:直刺三阴交0.8±0.2寸。
每日治疗1次,每次治疗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3次。
主穴均用捻转补法,捻转幅度为2~3圈,捻转频率为每秒2~4个往复,每次行针5~10秒。
其他配穴针用补法,重灸。
6.方义:关元为任脉穴,位居小腹,为元气之根;配命门、肾俞,温补元阳,以暖胞宫。
许润三中药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35例的回顾性分析

许润三中药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35例的回顾性分析李仁杰;赵倩倩;赵红【期刊名称】《中日友好医院学报》【年(卷),期】2012(026)006【总页数】2页(P367-368)【作者】李仁杰;赵倩倩;赵红【作者单位】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北京 100029;浙江省衢州市妇幼保健院,浙江324000;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北京 100029【正文语种】中文输卵管阻塞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1/3,其中,输卵管积水又占输卵管因素不孕的10~30%[1]。
我科研究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有近30年经验,有效率70%~80%,妊娠率40%[2],其中输卵管积水者,中药疗效不满意。
西医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的方法有输卵管造口术、体外授精-胚胎移植(IVF-ET)。
因为输卵管积水造成的胚胎毒性会降低IVF-ET的成功率,通常在进行胚胎移植前要对输卵管积水进行手术处理或抽吸处理。
上述治疗失败后,仍有不少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的患者前来寻求中药治疗。
输卵管术后的再粘连,使得中药治疗有效率大大下降。
查阅近5年的文献,有关中药治疗输卵管积水的报道,疗效标准多以下腹痛的改善、B超积水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对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的报道较少,仅散见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文献中,对积水组妊娠率、有效率的报道几乎没有。
中药治疗输卵管积水性不孕的疗效究竟如何?如何给患者以科学的指导?带着这样的问题,遂总结2008年5月~2011年12月收住我科、采用许润三教授的中药配方治疗的输卵管积水性不孕患者35例,观察、总结其疗效。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标准符合不孕症诊断标准,经输卵管造影检查,印象为输卵管一侧或双侧积水者,并排除排卵障碍因素不孕、男方因素不孕。
1.1.1 不孕症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3])夫妇同居2年、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或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2年不孕者,称为不孕症。
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后者为继发性不孕。
1.1.2 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判断(参照《不孕与不育》[4])(1)通畅:子宫两侧两条细管由上向下外走行,造影剂先充盈峡部,后充盈壶腹部,然后进入盆腔扩散,第二片无子宫输卵管影,盆腔内显示散在的云雾状造影剂影。
张迎春教授治疗输卵管炎性反应中医特色七联疗法

张迎春教授治疗输卵管炎性反应中医特色七联疗法作者:陈玥婷张迎春来源:《世界中医药》2020年第06期摘要输卵管炎性反应为性活跃期妇女常见病,严重者可发展为输卵管炎性不孕。
张迎春教授认为本病多与气滞血瘀、化热酿毒相关,临床以“通”为大法,独创中医特色七联疗法,疗效显著。
七联疗法包括口服中药、外敷、灌肠、脐疗、穴位针灸、通液疗法和介入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和联合应用。
本文还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关键词妇科;输卵管炎性反应;不孕;中医;辨证;气滞血瘀;中医七联疗法Professor ZHANG Yingchun′s Seven-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TCM CharacteristicsCHEN Yueting1,ZHANG Yingchun1,2(1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Wuhan 430061,China; 2 Hube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Wuhan 430070,China)Abstract Fallopian tube inflammation is a common disease in women with sexual activity. In severe cases,it can develop into tubal inflammatory infertility. Professor ZHANG Yingchun believes that the disease is mostly related to qi stagnation,blood stasis,heat and poisoning. In clinical practice,“Removing the obstruction” is the main method,and the unique seven-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s was created,which has a remarkable effects. One case is attached to prove it.Keywords Gynecology; Salpingitis response; Infertility;TCM;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TCM seven-link therapy中图分类号:R271.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06.019輸卵管炎性反应为现代医学中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的主要发病类型,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当炎性反应局限于输卵管部位时为输卵管炎性反应。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之不孕症46例

切, 有较好 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腰 椎 间盘 突 出 症 艾 灸 器 空 心艾灸 针刺 拔罐 di1 . 9 9j i n 10 —64 . 00 o:0 36 /.s . 0 7 s 1x 2 1 .
26.) ( 01
资 料 与 方 法 2 0 以来收治腰 椎间盘 突出症 患 0 7年
讨 论
根据“ 治病必求其本 ” 通则 不痛 , “ 不 通则 痛” 的动态平衡 原理 , 采用 空心艾灸 配合针刺 拔罐 等 综合 疗 法, 达到 补 肾温 督、 温经通 络 、 气 活 血、 痛治 痛 的 目 调 止 的。治疗时针 刺气海 俞、 大肠俞 , 以扶 可 正补 肾、 畅通气 机 ; 取病 变椎体 相应 的督 脉穴 、 华佗夹脊 、 阿是穴 , 可直达 病所 , 切 中要害 , 通其瘀阻、 取其通则不痛之效 ; 取 其秩边穴 、 环跳穴 , 使针感下传 , 可强健腰 膝、 疏调下焦 ; 取委 中穴 、 承扶穴 、 昆仑 穴 , 可祛腰部之疾 。同时配合拔罐疗法 , 可起 到相得益 彰的协 同治疗作 用。利用 空心 艾灸法治疗 时 , 采用 了上 下截法 , 上取督 脉穴 , 取昆仑穴 , 下 使寒湿之邪无处可藏 , 并祛除 。此灸 法为空 心艾 团下 留针 治 疗, 形似传统 的温针 灸 , 而神 因其 灸量 之 大、 热量之足 、 热传 之深 与传统 的温针灸 相距甚远 , 此病 因“ 火足气至 ” 而速 “ 能求 愈” 。此方法在 治 疗 腰椎 间 盘 突 出症乃 至其 他痹症都具有 独到的效果 , 这是一种
14例 , 3 病位在 ~L 4间隙者 5 , 4 8例 L 一 L 间隙者 5 5 6例 , —S 间隙者 2 0例 。2 个或 2个以上椎 体节段 突出者 l 。病 5例 例 中伴 随椎管狭窄者有 1 0例。 诊断标准 : 照《 参 中医病症 诊断疗 效 标准》 。①有 腰部 外伤 , 慢性劳损或受寒 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 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 向臀部及 下肢
不孕症,针灸治疗学课件

3.操作
(1) 疏肝解郁 :中极,向曲骨方向斜刺,针深1~ 1.5寸,施提插泻法,以针感向会阴传导为佳;四满, 直刺进针1~1.5寸,施捻转平补平泻法;三阴交,直 刺进针1寸;太冲,直刺进针0.5~0.8寸,均施捻转泻 法。
(2) 祛痰化湿 :中极,直刺进针1~1.5寸,施提插 捻转泻法;气冲,直刺或稍向上斜刺,进针0.5~1寸, 施捻转泻法;丰隆,直刺进针1~1.5寸,施提插泻法。 阴陵泉、三阴交,直刺进针1~1.5寸,施捻转平补平 泻法。
(3) 活血祛瘀 :中极、归来、气穴、子宫,均直刺, 可刺1~2寸,施捻转泻法;三阴交,直刺进针1~1.5 寸,施提插捻转泻法。
4.疗程
每日针刺1次,一般30天为1疗程。
【方义】
本证多为实证,部分为本虚标实证,临床应以辨证为 准。疏肝解郁法所取中极为任脉要穴,功通冲任,四 满为肾经穴,与中极相合能理气通经。太冲为足厥阴 肝经原穴,可疏肝解郁,配三阴交可养血调经;
行人流。自此虽未避孕,而再难于孕育子嗣,心情焦急, 今来就诊。月经14岁来潮,经期3天,周期为24天,量少, 色鲜红而淡。
查体 :现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少泽,发育正常。心肺 (-)。舌红,苔少,脉弦,尺细。B超示:腹部生殖 系统未见阳性体征。
印象 :①中医:不孕;②西医:不孕症。
辩证 :患者不孕,且体虚消瘦,系人流术后气血受损, 又兼调养不当,阴血之源不足,而使肾精、肾气虚弱, 冲任失调,气虚血少所致。
【转归及预后】
针灸对本证有较好疗效。但对古人称为“五不女”即 “螺,纹,鼓,角,脉五种”非针灸治疗所能奏效。
【预防与调护】
须注意起居房事有节,以保养肾精,宜情志舒畅, “子不可以强求也,求子之心愈切而得之愈难”。另 外辛辣之品能助热,寒冷之品能导致宫寒,故需忌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2· Shanghai J Acu-mox, Dec 2011, V ol 30, No 12
患者容易出现自卑、沮丧、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
因此,对慢支患者的疗效评估,除了传统的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等理化检查之外,综合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样十分重要。
在生存质量评分中看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显著(P<0.05),社会活动能力和焦虑症状也有明显改善。
说明穴位注射疗法在改善患者气急咳痰等症状的同时增强了患者的社会活动能力。
定喘、尺泽等穴有宽胸理气的作用,还有缓解焦虑,舒缓心情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
[J].中华结核和呼吸病杂志,1980,3(1):61-6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
版社,1994:6.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
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2.
[4] 蔡映云,李倬哲,方宗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估[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4):225-227.
[5] 袁民,徐海峰,王瑞华,等.五十营针刺疗法加核酪注射液穴位注射
治疗支气管炎[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23):4476-4479. [6] 李敏,蒲小兰.针灸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
[J].上海针灸杂志,2011,30(2):107-109.
[7] 闫怀士.穴位注射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
志,2010,29(12):780-781.
[8] 刘媛媛,庄素卿.穴位注射治疗月经过少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
志,2010,29(12):776-777.
[9] 李长凤.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146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0,
29(11):732.
[10] SHEN Li-hua.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Influence of Acupoint
Injection of BCG Polysaccharide Nucleic Acid in Summer on Immune Functions in 32 Cases of Bronchial Asthma[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5, 3(3): 19-20.
收稿日期2011-07-20
文章编号:1005-0957(2011)12-0812-01 ·临床报道· 针灸治疗输卵管积水不孕症1例
钱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
【关键词】 针灸疗法;不孕症;医案
【中图分类号】 R246.3 【文献标志码】 B
DOI:10.3969/j.issn.1005-0957.2011.12.812
患者,女,31岁。
因小腹冷痛,白带增多反复发作3年就诊。
患者4年前结婚,夫妻同居,未避孕,一直未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红。
近1年来出现小腹不适,白带增多,遂到中日友好医院就诊。
腹部B超示双侧输卵管出现不规则液性暗区,直径约7.8 cm。
输卵管造影示输卵管囊壁扩大,积水,表面光滑,管壁薄。
诊断为输卵管阻塞。
予以腹腔镜下行抽取积液及输卵管疏通术。
术后患者仍有小腹坠胀冷痛,白带量多质清,腰骶不适感,经复查仍有输卵管积液,来我院寻求针灸治疗。
症见小腹冷痛,腰骶不适,白带量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为输卵管积水,不孕症。
中医诊断为癥瘕,不孕症(下焦虚寒,水湿闭阻胞宫)。
针刺取穴分两组,①阴陵泉、复溜,②五脏俞加膈俞。
艾灸取关元、肾俞穴。
阴陵泉和复溜针用平补平泻法,同时艾灸重灸关元穴。
五脏俞加膈俞用捻转补法,同时艾灸重灸肾俞。
两组穴隔日交替,每星期治疗5次,每次针刺配合艾灸30 min。
治疗3个月后小腹冷痛、腰骶不适症状消失,白带减少。
复查B超示输卵管积水消失。
继续巩固治疗3个月后自然怀孕,足月顺产一男婴。
按 输卵管积水是慢性输卵管炎的常见类型,由于炎症发生后,峡部及伞端黏连阻塞,形成管腔扩张积液,精子与卵子不能结合,导致不孕症。
输卵管积水归属于中医学“癥瘕”、“不孕症”,是脏腑功能失调,气机阻滞,瘀血、痰饮、湿浊停聚胞宫所致。
治以行气活血,化痰除湿,化瘀消癥。
此例患者病程日久,反复积水,证属脾肾两虚,下焦湿盛,水湿不化,凝聚为痰,痰湿与气血相搏,凝聚胞宫冲任,日久而成癥瘕,造成不孕。
针灸选穴主取足太阴脾经合穴阴陵泉,足少阴肾经经穴复溜。
阴陵泉属水,针之以健运脾气,运化水湿。
复溜为肾经穴,肾主水,为气化之本,在体内水液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针之以补肾通经,利水消肿。
在健脾利水的基础上,配以背部五脏俞加膈俞补益五脏,活血化瘀。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脊神经是背俞穴针刺效应的神经生理学基础,针刺背部五脏俞能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调理五脏机能。
两组穴交替运用起到调和阴阳,补泻兼用,标本兼顾。
在针刺同时重用艾灸任脉关元及膀胱经肾俞,关元又名丹田,位于小腹,为任脉腧穴,任脉起于胞宫,是人体生殖的根本;肾俞是肾中经气输注的部位,艾灸两穴起到温肾益精,温中健脾,温阳利水,化瘀散结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1-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