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思想来源..
社区工作考试重点

社区工作实务简介:1实务模式:社区发展,如:“参与式扶贫”社区计划,如:“城中村改造”社区行动,如:业主与物业对抗社区教育,如:下岗再就业培训;社区照顾,如:居家养老服务2实务领域:城市社区工作;农村社区工作一.社区A概念: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的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
B类型:关于社区类型的划分,可以采取多种角度、多种方法,主要如下:1.按地域划分: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和城市社区等;2.按功能划分:经济型社区、文化型社区、旅游型社区等;3.按文化划分:民族性社区、富人区、贫民区、黑人区、白人区等;4.按发展水平划分: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和现代社区等;5.按社区发育成熟度划分:初型社区、成型社区等;6.按社区形成方式划分:自然型社区、法定型社区(行政区域)等。
7.按综合划分:地域性社区、认同社区与个人网络化社区C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人的社会化功能、社会参与和社会民主功能、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功能二社区工作A定义:广义而言,它是指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
狭义而言,它是社区社会工作的简称,特指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及社会工作者关于社区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及其应用过程。
C目标划分一)社区工作目标两种类型:罗夫曼分类法主要将社区工作的目标分为两大类别:(1)任务(事工)目标(2)过程目标。
托马斯提出了另一个社区工作的目标划分:(1)分配资源目标(2)发展居民目标D具体目标: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2调整或改善关系,改变权力分配,减少社会冲突;3发挥人的潜能,发掘并培养社区的领导人才;4培养互相关怀、互助互济的美德;5追求权力和资源的公平分配;6善用社会资源,满足社区需要。
E功能: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社会行动社会稳定F特征:以社区为对象;宏观的分析角度与较广的接入层面;居民的集体参与性;事工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挪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挪威在 1854 年通过了《穷人法》, 1884 年开 始了防治职业受伤保险,1990年颁布了《社会 援 助 法 》 , 1911 年 试 行 《 病 人 权 益 法 》 , 1939 年颁布了《失业权益法》, 1946 年颁布 《儿童权益法》等,这一系列法规使挪威建立 起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
《管子》“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 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五曰合独、六曰问疾、七曰通 穷、八曰振困、九曰接绝。”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 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 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女有所归,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 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 身,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 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 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礼运篇》
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故推 恩足以保四海,不推 恩无以保妻子。”
儒家——“成圣”
立 德 , 立 功 , 立 言 。
孔子
孟子
《 左 传 》
李 清 照
生 当 做 人 杰 , 死 亦 为 鬼 雄 。
——
——
道家——“成仙”
老子
庄子
尽可为 年以善 。保无 身近 ,名 《可, 庄以为 子全恶 生无 ,近 养可刑 生以。 主养缘 》亲督 ,以 可为 以经 ,
亦町彼 与畦且 之,为 为亦婴 无与儿 涯之, 。为亦 无与 町之 《畦为 庄;婴 子彼儿 且; 为彼 人无且 间涯为 世,无 》
—— ·
—— ·
佛家 ——“成佛”
欲欲 知知 来前 世世 果因 《, , 因今 今 果生 生 经作 受 》者 者 是是 。。
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第一章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总论二、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的演进想要充分了解当代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的本质,就需要认识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的历史演进。
(一)西方传统价值观——历史积淀1、古希腊人文精神:以人文本的思想“认识你自己”这一原则的提出表明了苏格拉底以人为中心和目的的人学转向的完成,体现了苏格拉底要将人们的思想观念从权威、教条、迷信及神话的王国中解放出来的强烈愿望。
“自知自己无知”它的实质是理性批判性,它要求破除一切陈见,将已有的观念放在理性面前重新审视,找出其漏洞并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美德即知识”把美德看作是知识,也就是把理性看作是推动人的行为力量,承认个体可以通过自己的理性力量实现道德独立而不是盲目地遵从权威。
这一命题还表明了苏格拉底“美德本身就是目的”的思想,他认为行善本身就是幸福的,它不需要额外的报偿。
2、古罗马“法制精神”:公正公平理念古罗马“法制精神”对社会工作价值观产生影响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法律是实现正义的手段罗马法学家在规定和解释法律的本质时,普遍把法律和正义联系起来,认为法律与正义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法律代表着正义,也是正义的实现手段。
人类自然平等罗马法继承了古希腊哲学家“天赋人权”、人人具有“自然权利”的思想,认为法律的本源既不是人类的思想,也不是统治者的意志,而是自然法则,因而在这个世界上共同服从自然法的每一个人都应具有自然的平等权。
保障公民的权利从古罗马时期开始,西方社会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给与个人权益以充分的保障。
这些权利包括:选举、荣誉、担任官职、婚姻等等。
3、希伯来——基督教“博爱精神”:平等互助理念(1)希伯来的宗教观:西方宗教思想的源头这里主要分析《旧约》中对西方传统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
主要有三个方面1)上帝观和神选观念2)原罪观念和救赎观念3)契约观念和法律观念(2)基督教:“爱的宗教”基督教的爱的观念可分为三个层次:1)上帝对人类的爱——慈爱“上帝即是爱”,这是基督教的核心信念2)人类对上帝的爱——敬爱上帝爱自己的儿女,人类也要爱上帝3)人与人之间的爱——博爱“爱人如己”是基督教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所遵循的“黄金定律”。
工商管理学院《社会工作导论》考试试卷(138)

工商管理学院《社会工作导论》课程试卷(含答案)__________学年第___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 分钟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1. 玛丽·芮奇蒙答案:玛丽·芮奇蒙,美国学者,是社会个案工作的开山鼻祖。
1917年出版了第一部对专业社会个案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著名的《社会诊断》一书,试图使社会工作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
《社会诊断》采用医疗模式,认为贫穷是一种社会“疾病”,而友好访问员就是像内科医生一样的社会医师,运用“研究——诊断——治疗”的框架科学助人。
《社会诊断》一书标志着个案工作专业化与学科化的开始,开启了社会工作作为“科学的慈善”专业的新时代。
此后她又发表《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使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方法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
解析:空2. 社区工作[北京城市学院2019年研;北京大学2019年研;中国政法大学2019年研;广州大学2019年研;中南大学2019年研]答案:社区工作是指以社区及其成员整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
它通过组织成员有计划参与集体行动,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要。
在参与过程中,让成员形成社区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和自决的精神,加强其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最终实现更公平、民主以及和谐的社会。
解析:空3. 大卫·豪答案:大卫·豪将社会工作理论分成“为社会工作理论”与“社会工作理论”两个层次,“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指解释人和社会本质,人的行为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以及社会运用规则和机制的理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指直接作用于社会工作实践的,着重于对社会工作的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和技巧进行说明的理论。
二者之间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和提姆斯的划分相比较,两种划分是基本一致的,只是提法不同而已。
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

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助人自助,即通过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使其在克服眼前困难的同时,增强面对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持守平等、尊重、接纳、使能等基本信条,一切为了服务对象。
这种助人自助的专业特征可概括为: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的文章,欢迎阅读!一、地位与作用社会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有着自己一套专业的助人方法和技巧,理论基础与技巧、实践、价值观共同构成了社会工作发展的三大支柱。
理论方面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和干预理论,具体技巧包括倾听、同理、接纳、角色扮演、家庭作业等等。
这些都是具体明确且可以较快学会的,与之相比较,价值观显得很是难以捉摸把握。
橫观各类院系,似乎很难找到一个与社工相比可谓十分强调价值观的专业。
有些社工界的同行甚至同样认为,想要达到助人的目的,只要掌握运用各种技能就够了,把价值观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
然而深刻剖析各种理论技巧会发现其背后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基础。
例如,社会工作讲求要接纳案主,如果社会工作者个人的价值观和案主价值观有着冲突的,为何还要接纳案主呢?这背后的原因机制在于,社会工作者相信个人具有与生俱来的尊严与价值,即便在困境之中也有改变的潜能和动力,个人有权力决定有关自己的事情,因此社工不能用不平等的心态看待案主,应该尊重案主作为个人所具有的不可剥夺的东西。
这完全不同于病理学把案主看成无能的、残缺的个体。
价值观渗透在社会工作者选择何种助人方法之中,但这也为社会工作者制造了伦理困境。
可以说,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
社会工作的使命决定了它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引。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区分其它专业的显著标志,首先有价值观,然后衍生出各种具体的理论技巧。
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实务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是社会工作使命的本质。
社会工作首要的和基本的目标在于帮助困难的人,提升个人潜能,或者改变环境,从而达到人与环境的适应性平衡。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二章 社会工作发展)【圣才出品】

第二章社会工作发展1.简述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
答:西方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背景如下:(1)思想背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助人思想,基督教的博爱思想等,是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最早的思想来源之一。
起源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的人道主义强调人的尊严、重视人的价值和平等权利,对社会工作的出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应特别指出,社会福利观念从“个人责任观”向“社会责任观”的转变,对社会工作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时代背景工业化、市场经济等在欧美的推进,导致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这是社会工作产生的基本的时代背景。
①工业革命导致的社会转型加速了传统社会福利模式的解体。
②工业化、市场经济导致了社会收入分配愈益两极分化,激烈的竞争使中小企业破产,使工人、农民变成赤贫者,激起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③工业革命、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社会关系,将以初级关系(血缘、地缘关系等)为主的社会变成了以次级关系(业缘关系)为主的社会。
2.简述对专业社会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社会工作实践。
答:涉及伊丽莎白济贫法、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英美慈善组织会社、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以及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内容。
(1)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①基本内容及其特点:a.规定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b.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c.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劳动。
教区设贫民习艺所,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有劳动能力者从事生产;d.对不能工作的贫民实行救济,救济工作分院外与院内两种;e.规定人们对贫穷亲属负有救济的义务。
济贫法产生于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社会,旨在阻止劳动力的流动和稳定旧的社会秩序。
但由于其基础仍是以承认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社会权利不平等为前提的,统治者履行保障被统治者最低生存条件的责任,但以后者接受其支配为条件。
因此,这种救济形式仍没有摆脱“慈善”的性质。
社会工作概论考点归纳总结

社会工作概论考点归纳(第一章) 1.社会工作的概念:是以利他主义为主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的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产生: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3.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一)思想渊源1、古希腊、古罗马的社会福利思想2、基督教文明的“博爱”观念3、人道主义价值观念(二)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直接动因)始于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重大的社会变迁。
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城市贫民;产业工人的生活十分贫困。
大量贫民的存在:许多人谋生无计;给社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西方社会工作实践的出现与发展1、英国的济贫立法——伊丽莎白《济贫法》主要内容:A 规定了每一教区每周应向地主征收济贫税,明确了政府在救济贫民问题上的责任。
B 规定贫民救济应由地方教区举办,每一教区设立监察员若干人,中央政府设立监督人员。
C 规定凡有工作能力的贫民,必须参加劳动,以工作换救济。
(这是最早的以工代赈)。
教区设贫民习艺所;义务介绍工作;或配给原料及工具,强迫有劳动能力者从事生产。
D 禁止无家可归及无业游民行乞游荡,设济贫所收容救济,强迫其在济贫所里工作。
救济工作分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两种,首创了机构救济和家庭式社会工作的先例。
E 规定人们对贫穷亲属负有救济的义务。
F 济贫法将贫民分成三类:a.体力健全的贫民,须强迫入“感化所”或“习艺所”工作;b. 不能工作的贫民及须抚育幼小子女的母亲,令其进入“救济院”或施以“院外救济”;c.失去依靠的儿童或父母无力抚养的儿童,设法领养或寄养。
2、欧美国家出现的有组织的志愿性济贫活动(1)德国的汉堡制与爱尔伯福制(2)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3)英美的“睦邻组织运动”4.中国的社会工作的发展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孔子:“大同”社会的理想孟子:“仁政”墨子:“兼爱”我国古代开展救济与福利工作所采取的形式与方法: 保息六政”“荒政十二”仓储救济近代中国的社会工作1、社会行政和社会政策2、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最有名的是20世纪20—30年代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包括人权、社会正义、公平、自主权和多元文化等。
首先,人权是西方社会工作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而且,人权是对每个人都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平等和尊严等方面。
社会工作者是为推进人权而服务,从而改善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现象。
其次,西方社会工作的另一个重要价值观是社会正义。
社会正义意味着每个人都值得平等对待,并且应该分享社会资源和机会。
这个价值观强调的是社会平等和公平的原则,并通过工作来促进更加平等的社会。
除了以上两点,公平是西方社会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的价值观。
公平是指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和资源,而不受到阶级、种族或性别的影响。
社会工作者应该促进社会中的公正和社会公平。
此外,自主权是西方社会工作又一个重要的价值观。
自主权强调的是每个人的个体自主决策,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和意愿,不在其上施加任何外部强制力。
这个价值观的核心是在帮助他人时要尊重他们的自主权。
最后,多元文化也是西方社会工作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多元文化
强调的是尊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社会工作者应该了解
不同文化的挑战和需要,并为不同文化群体提供服务。
总体来看,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是基于人权、社会正义、公平、
自主权和多元文化的。
这些价值观通过促进个人和社区的发展和改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绝对高度。
2、人文主义坚持相信科学和技术的作用,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人文主义思想对社会 主义的影响体现在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境界上,也体现在专业工作者的一贯待人处事 的态度与方式。
(四)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它的最初形态是“人文主
义”。它是人类追求真善美,发扬人性,把人的价值、尊严、权利、自 由和发展放在首位的社会思想和哲学思想。直接面对社会现实,反对人
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思想来源
演讲:曹磊 组员:郝雪沛 黄鼎鼎 曾倩雯 谢杰
农村发展学院 社会工作专业
2015年3月12日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
社会工作者借助了慈爱、同情、博爱等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 一套较完整的价值观,其基本前提是:相信任何人都十分重要,承认人的尊
严和价值并把它们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革;3、个人的尊严和价值,社会工作者对个人都给予关心和尊重,意识到 个体的差异和文化及种族上的多元性;4、人类关系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 认识到人类关系和群体内部关系是重要的变革工具;5、诚信,社会工作者 始终意识到专业的使命、价值观、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并用与之相适应 的方式开展实际工作;6、能力,社会工作者不断致力于增进专业知识和技 能,并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的异化与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极权主义,重视对人的存在的心理分析,关
注人性的改变和完善。人道主义主张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尊重 个人的平等和自由权利,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当作目的,而不把
人看作工具。
(五)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关 于未来社会构建的一种价值目标和人的发展的最高境界。包括了人的个性 和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 全面发展。主要关注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人的价值的共同关注; 2、对人的能力和独特个性的共同关注;
3、对社会环境的共同关注。
(六)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起源于资本主义社会早期,其中对社会工作最有影响的是费边 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 1、费边社会主义秉承的价值观是个人必须为社会工作 ,为公益献身,社会作 为回报则必须保证个人的自我实现。人与人在平等的基础上保持协作关系, 贫困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社会的事,摆脱贫困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每个人的 权利。它强调的核心价值观有三个方面:平等、自由和合作关系。 2、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党国际政治思想体系的总称。它反对暴力,主张通 过改良征收高额累进税和遗产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消除两极分化。
社会管理和建设。社会是人最为依赖的伙伴,它应该创造民主,公平和环境,调动 自身资源,给人们提供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
所以,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根植于西方社会的文明中,体现出博爱、民主、
人文、平等、公正的理念。
·
谢谢聆听
分实现,并使个体通过社会参与来承担他的社会责任;6、社会有责任为个人
提供克服障碍其自我实现的障碍的机会和防止出现新的障碍的机会。
(二)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1、服务, 社会工作者应当超越个人利益为他人提供专业服务;2、社会公正,社会工
作者追求社会变革,特别是与弱势群体一起努力,并代表他们群求社会变
二、西方社会பைடு நூலகம்作价值观的思想来源
(一)古希腊、古罗马、古希伯来时期 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尊重个人独 立、自由、价值和尊严,注重满足个体利益。希腊城邦制度的人文精神体现 了追求幸福、崇尚智慧、热爱自由、践行民主、张扬正义。在普罗泰戈拉、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中也体现了这一理念。 2、古罗马“法制精神”的公平公正理念: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法律理念 对社会工作价值观产生了深刻影响。 3、古希伯来“博爱精神”的平等互助理念。
(七)社会福利主义 1、社会福利制度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制度,它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制度建 构的必然基础。福利主义的核心在于其福利的社会性 ,不是少数人享有福利,而 是多数人或者社会的所有成员均享有平等的福利。 2、社会工作所关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人和社会。人是核心,是根本出发点,人有
与身俱来的价值和尊严,有均等的机会获得个人生存和发展,有天赋的权利参与
(二)基督教哲学
1、基督教强调对弱者的爱护就是对上帝的崇敬 ,对弱者的冷漠就是对神
的损害。基督教以上帝的名义取消了人类的不平等,促使教徒给予他人 以主动、积极的关怀,帮助苦难中的人,这成了社会工作起源于慈善事业的 主要原因。 2、韦伯在《宗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向人们阐述宗教如何促使 人们把勤劳奋斗、禁欲寡欢作为信仰,创造财富为上帝争得荣誉跻身其 子民行列作为天职(Calling),从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样基 督教义以上帝名义在人们中营造平等、博爱、主动关怀帮助苦难之人, 也确定了最初的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的雏形。
(三)人文主义 1、人文主义起源于14世纪下半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
主张将个体从教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赋予个体应有的价值、自由与尊严。宣扬天
赋人权、主权在民,反对特权、集权和神权,为大众争取参政议政的权利。通过人 文主义派的斗争,社会工作又深受影响,开始把解决个人问题、满足个体需求上升
两个代表性的表述: (一)美国社会工作价值者联会(NASW)提出社会工作专业的六个基本价值:
1、个人是社会的首要关注对象;2、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的;3、每个人对
他人都负有社会责任;4、每个人都有人类共同的需求,每个人也有独特的, 不同于他人的需求;5、一个民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使每个个人的潜能得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