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图纸)工程计算书

基础工程计算书桩基础设计1.1设计资料 1.1.1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七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底层层高3.4m (局部10m ,内有10t 桥式吊车),其余层高3.3m ,底层拄网平面布置及柱底菏载见图2.1。
1.1.2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平面位置见图2.2。
建筑场地位于非地震区,不考虑地震影响。
图2.2建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图单位:m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 2.1m,根据已有的分析资料,该场地底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其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见表2.1表2.1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1.2选择桩型、桩端持力层、承台埋深1.2.1选择桩型因框架跨度大而且极不均匀,柱底荷载大,不宜采用浅基础。
根据施工场地、地基条件以及场地周围的环境条件,选择桩基础。
因钻孔灌注桩水泥排泄不便,为了减小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采用静压预制桩,这样可以较好的保证桩身质量,并在较短施工工期完成沉桩任务,同时,当地的施工技术力量、施工设备及材料供应也为采用静压桩提供了可能性。
1.2.2选择桩的几何尺寸及承台埋深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④层土是较合适的桩端持力层。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d2),工程桩进土深度为23.1m。
承台底进入第②层土0.3m,所以承台的埋深为2.1m,桩基的有效长度即为21m。
桩截面尺寸选用450m m×450m m,由施工设备要求,桩分为两节,上段长11m,下段长11m(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大1m,这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的起伏以及桩需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及土层分布示意图见图2.3. 1.3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本设计属二级建筑桩基,采用经验参数法和静力触探法估算单桩承载力标准值。
根据单桥探头静力触探资料s P 按图1.2确定桩侧极限阻力标准值。
桩基础实例设计计算书

桩基础实例设计计算书桩基础设计计算书⼀:建筑设计资料1、建筑场地⼟层按其成因⼟的特征和⼒学性质的不同⾃上⽽下划分为四层,物理⼒学指标见下表。
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混合⽔位深为,地下⽔⽔质分析结果表明,本场地下⽔⽆腐蚀性。
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传来的荷载:V = 3200kN, M=400kN mg,H = 50kN;柱的截⾯尺⼨为:400×400mm;承台底⾯埋深:D =。
2、根据地质资料,以黄⼟粉质粘⼟为桩尖持⼒层,钢筋混凝⼟预制桩断⾯尺⼨为300×300,桩长为3、桩⾝资料:混凝⼟为C30,轴⼼抗压强度设计值fc=15MPa,弯曲强度设计值为fm =,主筋采⽤:4Φ16,强度设计值:fy=310MPa4、承台设计资料:混凝⼟为C30,轴⼼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15MPa,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m=。
、附:1):⼟层主要物理⼒学指标;2):桩静载荷试验曲线。
附表⼀:附表⼆:桩静载荷试验曲线⼆:设计要求:1、单桩竖向承载⼒标准值和设计值的计算;2、确定桩数和桩的平⾯布置图;3、群桩中基桩的受⼒验算4、承台结构设计及验算;5、桩及承台的施⼯图设计:包括桩的平⾯布置图,桩⾝配筋图,承台配筋和必要的施⼯说明;6、需要提交的报告:计算说明书和桩基础施⼯图。
三:桩基础设计(⼀):必要资料准备1、建筑物的类型机规模:住宅楼2、岩⼟⼯程勘察报告:见上页附表3、环境及检测条件:地下⽔⽆腐蚀性,Q —S 曲线见附表(⼆):外部荷载及桩型确定1、柱传来荷载:V = 3200kN 、M = 400kN ?m 、H = 50kN2、桩型确定:1)、由题意选桩为钢筋混凝⼟预制桩;2)、构造尺⼨:桩长L =,截⾯尺⼨:300×300mm 3)、桩⾝:混凝⼟强度 C30、cf=15MPa 、m=4φ16yf=310MPa 4)、承台材料:混凝⼟强度C30、cf=15MPa 、mf=tf=(三):单桩承载⼒确定 1、单桩竖向承载⼒的确定:1)、根据桩⾝材料强度(?=按折减,配筋φ16)2()1.0(150.25300310803.8)586.7pS cyR kNf f AA ?''=+=+?=2)、根据地基基础规范公式计算:1°、桩尖⼟端承载⼒计算:粉质粘⼟,LI=,⼊⼟深度为100800(800)8805pakPa q -=?= 2°、桩侧⼟摩擦⼒:粉质粘⼟层1:1.0LI17~24sakPa q= 取18kPa粉质粘⼟层2:0.60LI= ,24~31sakPa q= 取28kPa28800.340.3(189281)307.2p ippasia Ra kPaqq lA µ=+=?++?=∑3)、根据静载荷试验数据计算:根据静载荷单桩承载⼒试验Q s -曲线,按明显拐点法得单桩极限承载⼒550ukN Q=单桩承载⼒标准值:55027522uk kN QR === 根据以上各种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取单桩竖向承载⼒标准值275akN R单桩竖向承载⼒设计值1.2 1.2275330k kN R R ==?=4)、确定桩数和桩的布置:1°、初步假定承台的尺⼨为 223m ? 上部结构传来垂直荷载: 3200V kN = 承台和⼟⾃重: 2(23)20240G kN == 32002401.1 1.111.5330F G n R ++=?=?= 取 12n =根桩距:()()3~43~40.30.9~1.2S d m ==?= 取 1.0S m =2°、承台平⾯尺⼨及柱排列如下图:桩平⾯布置图1:100桩⽴⾯图(四):单桩受⼒验算: 1、单桩所受平均⼒:3200 2.6 3.6220297.912F G N kPa R n ++===<2、单桩所受最⼤及最⼩⼒:()()max max min2240050 1.5 1.5297.960.5 1.5iF G nMx Nx+??+=±=±=??∑3、单桩⽔平承载⼒计算: 150 4.212i H kPa n H === , 3200266.712i V == 4.211266.763.512H V ==<即 i V 与i H 合⼒与i V 的夹⾓⼩于5o∴单桩⽔平承载⼒满⾜要求,不需要进⼀步的验算。
桥梁桩基设计计算书

桥梁桩基设计1.工程地质资料及设计资料某桥位于直线上,冲刷线以下的河床上部为厚度很大的中密孵石层,其容重γ=20kN/m 3,内摩擦角φ=38°,地基的基本承载力σ0=800kPa 。
冲刷线标高为所给支挡结构原地面标高150m 下2m 即148m ,承台底设计标高与水位线平齐,为路堤墙顶标高155m 下3m 即152m 。
采用钻孔桩基础,作用于承台底面的竖向力N=18000kN 、水平力H=550kN ,力矩M=9000kN ·m 。
设计时,桩侧土极限摩阻力f=120kPa ,横向地基系数的比例系数m=60MN ·m -4。
基桩混凝土采用C20,其受压弹性模量 E h =2.6×107kPa 。
1. 设计计算 2.1桩的计算宽度b 0式中 d--桩径,为1.60m ;K--各桩之间的纵向相互影响系数,当L 0<0.6h p 时,K 值按下式计算其中 C--随位于外力作用平面内的桩数n 而异的系数,当n=2时,C=0.6; h p --桩埋入地面或局部冲刷线以下的计算深度,按h p =3(d+1)计算,故h p =3(1.60+1)=7.8m ;L 0--外力作用平面方向上的桩间净距,L 0=3.5-1.6=1.9m 。
至此可知L 0=1.9m<0.6h p =4.68m 。
故则桩的计算宽度b 0为2.2变形系数α 已知, 故Kd b )1(9.00+=ph L c C K 06.01⋅-+=762.08.79.16.06.016.0=⨯-+=K mK d b 78.1762.0)160.1(9.0)1(9.00=⨯+⨯=+=5EImb =α259444100.67322.010268.08.0;322.064;/60000m kN I E EI m d I m kN m h ⋅⨯=⨯⨯⨯=====π155437.0100.6778.160000-=⨯⨯=m α2.3桩长估算可根据总的桩数n 和竖向荷载N=18000kN ,按下式粗略估算桩顶轴向力N i : 再按[P]=5850kN 估算桩长。
桩基础计算书

9第一部分桥梁桩基础设计一、设计题目:桥梁桩基础或沉井基础二、设计资料1.地质与水文资料图1.水文及地基土层分布表1 各层土的物理性质及力学指标2.墩底标高:90.9m3.墩底尺寸:3.5m(纵桥向) 7.0m4.上部为等跨30m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桥梁,荷载为纵桥向控制设计。
5.墩底荷载:纵桥向为恒载及一孔活载时ΣN=6800+50n(kN)ΣH=360+5n( kN)(制动力及风力)ΣM=4700kN m(竖直反力偏心距、制动力及风力引起)恒载及二孔活载时ΣN=8000+50n kNn为学生学号(取后三位);三、设计任务(时间:1周)1.选择桩的类型、确定桩数、桩径、桩长、桩的平面布置、桩的配筋、混凝土标号;2.设计承台(承台尺寸、配筋、混凝土标号);3.绘制施工图(桩基础平面、桩及承台剖面、承台配筋、桩身配筋、节点详图)。
4.如果采用沉井基础,试确定沉井的高度、平面尺寸、刃脚和井壁的配筋、混凝土标号,绘制施工图(正面、侧面和平面尺寸,刃脚和井壁的配筋图)。
第一章方案拟定一.桩基础类型的选择1.摩擦桩桩基与端承桩桩基的考虑从任务书中的地质资料分析,河床7米以下的土层为密实砂卵石层,这种土层土质较好且很厚,承载能力较大,可作为持力层,但不适合柱桩的受力特性,端承桩主要指桩底支撑在基岩上的桩,适用于基岩埋深较浅的情况,埋深较大时,如果将桩一直打入基岩层,则桩的长度将很大,既不经济,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造成施工周期较长,故综合考虑后选择摩擦桩。
2.桩型与成桩工艺该桩基础的施工环境在水下,而钻孔灌注桩因其施工方便,基本避免了水下作业,同时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工艺设备简单,在实际工程中广泛被采用。
灌注桩成孔的方式很多,考虑到冲抓锥更适用于淤泥、粘性土、砂土、砾石、卵石等土层的成孔,且适用孔径为0.6~1.5m,与该处条件基本相符,故综合考虑后选择钻孔灌注桩。
二.桩径的拟定查《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知,钻孔桩设计直径不宜小于0.8m,且常用尺寸为0.8~3.2m,参照已有工程实例与荷载大小,初步拟定桩的直径为1.2m。
柱式墩计算书【范本模板】

xxxxx高速公路常见跨径组合桥墩的计算xxxxx高速公路桥梁上部结构大部分采用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或板梁,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墩、柱式台或肋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为了设计方便,给出如下几种跨径组合下相应的桥墩几何参数的计算书。
设计参数:(见下表)设计荷载:公路-Ⅰ级,q k=10。
5KN/m;集中荷载的取值视桥梁跨径的不同取值见下表:桥墩墩身材料:C30混凝土,Ec=3.0×104Mp a;非连续端采用滑板式支座,其规格与对应的连续端的板式支座相同。
支座的力学性能根据规范取值。
一、桥墩墩顶集成刚度计算1、桥墩截面惯性矩计算按照公式:I i=π×d4/64;其中d为柱径。
2、桥墩抗推刚度计算根据公式K1=3×EcI/H3计算,其中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没有考虑0.8的折减系数是偏于安全的。
计算结果见下表:3、支座抗推刚度计算支座抗推刚度按下式计算:K2=nAG/t式中K2:一横排支座的抗推刚度;n:一横排支座的支座个数,每个梁底放置两个支座,8个支座串连放置在盖梁上,所以每个墩分配的支座个数为4,所以n=4;A:一个支座的平面面积,根据具体的支座规格计算;G:橡胶支座剪切弹性模量,根据规范取1。
1×104Mp a;t:支座橡胶层总厚度,根据橡胶支座的规格取橡胶支座厚度的0.8倍。
计算结果见下表:4、墩顶与支座集成刚度的计算在墩顶有一排支座串连,再与墩顶刚度串连,串连后的刚度即为支座顶部由支座与桥墩联合的集成刚度。
其计算公式为:K= K1×K2 /( K1+ K2)计算结果见下表:二、桥墩墩顶水平荷载效应计算1、混凝土收缩+徐变在墩顶产生的水平力按照公式:p1=c×△x×k其中:c—收缩系数,计算中按照混凝土收缩+徐变按相当于降温30℃的影响力计算,c=30×10—5;△x-桥墩距离变形零点的距离;变形零点x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i c l k Rx C nkμ+=⨯∑∑l i :桥墩矩桥台的距离; n :桥墩个数;k :桥墩顶部合成刚度;R μ∑:桥台摩擦系数与上部结构竖直反力的乘积,由于联端支座与桥台支座的摩阻力大小相差不大,方向相反,所以近似地认为R μ∑=0.计算结果见下表:计算中没有考虑桥墩刚度的差异是出于如下考虑:首先,由于桥墩小于12米时,根据规范和相关资料可以不考虑二阶弯矩的影响,这就大大降低了由于竖向荷载引起的弯矩的数值;其次,墩高的降低虽然增加了墩的刚度而导致了相同变形下水平力的增加,但由于墩高的降低,墩顶水平力在墩底产生的弯矩也有所降低;出于以上两项的考虑,在荷载相同的情况下,如果高12米的墩根据计算是安全的,则小于12米的墩也是安全的。
桥梁桩基础设计计算部分【范本模板】

一方案比选优化公路桥涵结构设计应当考虑到结构上可能出现的多种作用,例如桥涵结构构件上除构件永久作用(如自重等)外,可能同时出现汽车荷载、人群荷载等可变作用.《公路桥规》要求这时应该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合相应的设计状况进行作用效应组合,并取其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
1、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可采用以下两种作用效应组合。
(1)基本作用效应组合。
基本组合是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永久作用标准值效应与可变作用标准值效应的组合,基本组合表达式为(1—1)或(1—2) γ0-桥梁结构的重要性系数,按结构设计安全等级采用,对于公路桥梁,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分别为1.1、1.0和0.9;γGi-第i个永久荷载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
分项系数是指为保证所设计的结构具有结构的可靠度而在设计表达式中采用的系数,分为作用分项系数和抗力分项系数两类。
当永久作用效应(结构重力和预应力作用)对结构承载力不利时,γGi=1.2;对结构的承载能力有利时,γGi=10;其他永久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详见《公路桥规》;γQ1-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分项系数,取γQ1=1。
4;当某个可变作用在效用组合中,其值超过汽车荷载效用时,则该作用取代汽车荷载,其分项系数应采用汽车荷载的分项系数;对专门为承受某种作用而设置的结构或装置,设计时该作用的分项系数取与汽车荷载同值;计算人行道板和人行道栏杆的局部荷载时,其分项系数也与汽车荷载取同值。
γQj-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风荷载以外的其他第j个可变作用效应的分项系数,取γQ1=1。
4,但风荷载的分项系数取γQ1=1.1;Sgik、S gid-第i个永久作用效应的标准值和设计值;SQjk-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外的其他第j个可变作用效应的标准值;Sud-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组合设计值,作用效应设计值等于作用效应标准值S d与作用分项系数的乘积.SQ1k、S Q1d-汽车荷载效用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的标准值和设计值;φc-在作用效应组合中,除汽车荷载效应效应(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以外其他可变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当永久作用与汽车荷载和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组合时,人群荷载(或其他一种可变作用)的组合系数取0.80; 当除汽车荷载(含汽车冲击力、离心力)以外尚有两种其他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70;尚有三种可变作用组合时,其组合系数取0.60;尚有四种及多于四种的可变作用参与组合时取0.50。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1.确定桩的规格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确定第4层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截面为方桩,为400mm ×400mm ,桩长为22米。
承台埋深1.5米 ,桩顶嵌入承台0.1米,则桩端进持力层2.4米。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Q 和桩基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查表内插求值得按静力触探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p pk i sik pk sk uk A q l q u Q Q Q +=+=∑=4×0.4(24×2.0+14×15+32×2.4)+1600×0.4×0.4=791.68KN取=uk Q 791.68 kNQ 2uk R == 791.62=395kN 3.确定桩数n 及其布置粗估桩数n 为n =F/R=3200/ 395=8.1根取桩数n =9根。
桩距,查表,桩距s=3.0b p =3×0.4=1.2m承台边:a=2×(0.4+1.2)=3.2承台高度h 为1.2m, 桩顶嵌入承台0.1m ,钢筋保护层取150mm ,则h 0=1.2-0.15=1.05m=105mm4.基桩承载力验算∑++=2max max iy x x M n G F N= 3200 3.2 3.2 1.5 20(40050 1.05)1.296 1.2 1.2+⨯⨯⨯+⨯+⨯⨯ = 389+62.8 =451.8kN < 1.2R =1.2×395=474 kN 且nG F N +== 389 < R =395(满足) 5.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 由Es1/Es2=3.2/1.9=1.68.z/b=2.5/2>0.5,查表得023θ=。
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2tan )(2tan )k c z lb p p p b z l z θθ-=++ 23.2 3.2(342.520 1.5)(3.2230.424)⨯⨯-⨯=+⨯⨯=96.9kpa 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应力:20 1.518.3(10.387)363.6cz σ=⨯+⨯-⨯=kpa 下卧层承载力:363.614.1/4.5czm KN m d z σγ===+ 75 1.214.1(4.50.5)142.68az f kpa =+⨯⨯-=>96.9kpa z p =(满足) 单桩水平力:1/ 5.6k k H H n kN ==(可以)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作用于桩底的荷载设计值为: 1.35 1.3532004320K F F KN ==⨯=1.35 1.35400540.K M M KN m ==⨯=1.35 1.355067.5K H H KN ==⨯=桩顶竖向设计值:480F N n==KN ()max maxmin 2iM Hh x N N x +=±∑ ()609350254067.5 1.2 1.2480480129.38{4 1.2+⨯⨯=±=±=⨯ 6.承台计算(1) 承台冲切计算:柱对承台的冲切,按下式计算:F 1.35320004320Ii l F N =-=⨯-=∑KN 受冲切承载截面高度影响系数hp β=1冲跨比λ与系数α的计算0000.80.76( 1.0)1.05a h λ===<00.840.880.760.2β==+ ()004b c hp t o a f h ββ⨯+()40.880.40.811100 1.05=⨯⨯+⨯⨯⨯ =4851>Fl角桩向上冲切,110.560.560.5830.20.760.2x βλ===++ ()102/2hp t c a f h ββ+()20.5830.60.8/211100 1.05=⨯+⨯⨯⨯ =1347.5>Nmax=609KN(可以)(2) 承台受剪计算1/408000.93hs h β⎛⎫== ⎪⎝⎭I -I 截面:00.76x λλ==175.1+=λβ=1.75/(0.76+1)=0.994 00h b f t hs ββ=0.93×0.994×1100×3.2×1.05=3416.6 kN >2Nmax=2×609=1218满足要求(3) 承台受弯计算按式计算x 34800.375769.5.i i M N y KN m ==⨯⨯=∑ 60769.5102714.0.90.93001050x s y M A KN m f h ⨯===⨯⨯ 选用1814,=s A 27702mm ,沿x,y 均匀布置。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完整版)桩基础设计计算书设计任务书设计要求:1.确定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2.确定单桩承载力;3.确定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4.进行复合桩基荷载验算;5.进行桩身和承台设计;6.进行沉降计算;7.确定构造要求及施工要求。
设计资料: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划分为5层,勘查期间测得地下水混合水位深为2.1m,建筑安全等级为2级,已知上部框架结构由柱子传来的荷载,承台底面埋深为2.1m。
桩基持力层、桩型、桩长的确定:根据场地的土层特征和勘查数据,确定了桩基持力层、桩型和桩长。
单桩承载力确定:通过计算,确定了单桩竖向承载力。
桩数布置及承台设计:根据单桩承载力和建筑荷载,确定了桩数布置和承台设计方案。
复合桩基荷载验算:进行了复合桩基荷载验算,确保了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桩身和承台设计:根据桩基的荷载情况,进行了桩身和承台的设计。
沉降计算:进行了沉降计算,确保了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构造要求及施工要求:确定了基础的构造要求和施工要求,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预制桩的施工、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凝土预制桩的沉桩、预制桩沉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详细介绍了预制桩的施工、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凝土预制桩的沉桩、预制桩沉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结论与建议:总结了本次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列出了本次设计中所使用的参考文献。
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资料,分析表明在柱下荷载作用下,天然地基基础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因此考虑采用桩基础。
经过地基勘查,确定选用第四土层黄褐色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
同时,根据工程情况,承台埋深为2.1m,预选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断面尺寸为45㎜×45㎜,桩长为21.1m。
为了确定单桩承载力,首先需要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持力层,确定桩的断面尺寸和长度。
在本工程中,采用截面为450×450mm的预置钢筋混凝土方桩,桩尖进入持力层1.0m,镶入承台0.1m,承台底部埋深2.1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墩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00
某桥桥墩桩基础设计计算
二.设计资料:
某桥梁上部构造采用预应力箱梁。
标准跨径30m,梁长,计算跨径,桥面宽13m (10+2×),墩上纵向设两排支座,一排固定,一排滑动,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和钻孔灌注桩基础。
1、水文地质条件:
河面常水位标高,河床标高为,一般冲刷线标高,最大冲刷线标高处,一般冲刷线以下的地质情况如下:
(1)地质情况c(城轨):
2、标准荷载:
(1)恒载
桥面自重:N1=1500kN+8×10kN=1580KN;
箱梁自重:N2=5000kN+8×50Kn=5400KN;
墩帽自重:N3=800kN;
桥墩自重:N4=975kN;扣除浮重:10*2*3*=150KN
(2)活载
一跨活载反力:N5=,在顺桥向引起的弯矩:M1= kN·m;
两跨活载反力:N6=+8×100kN;
(3)水平力
制动力:H1=300kN,对承台顶力矩;
风力:H2= kN,对承台顶力矩
3、主要材料
承台采用C30混凝土,重度γ=25kN/m3、γ‘=15kN/m3(浮容重),桩基采用C30混凝土,HRB335级钢筋;
4、墩身、承台及桩的尺寸
墩身采用C30混凝土,尺寸:长×宽×高=3×2×。
承台平面尺寸:长×宽=7×,厚度初定,承台底标高。
拟采用4根钻孔灌注桩,设计直径,成孔直径,设计要求桩底沉渣厚度小于300mm。
5、其它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γso=,荷载组合系数φ=,恒载分项系数γG=,活载分项系数γQ=
6、设计荷载
(1)桩、承台尺寸与材料
承台尺寸:××初步拟定采用四根桩,设计直径1m,成孔直径。
桩身及承台
混凝土用30号,其受压弹性模量h E =3×410MPa 。
(2) 荷载情况
上部为等跨30m 的预应力箱梁桥,混凝土桥墩,作用在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为: 恒载及一孔活载时: 恒载及二孔活载时: 桩(直径1m )自重每延米为:
q= 2
11511.781/4
KN m ⨯⨯=π(已扣除浮力) 三、计算
1、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反算桩长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确定单桩容许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初步反算桩的长度,
设该桩埋入最大冲刷线以下深度为h ,一般冲刷线以下深度为h 2,则: 桩的设计桩径1m ,冲抓锥成孔直径为,桩周长和面积为 U=π×= ,
21
0.7854
m π⨯=,假定桩长<20m 取λ= t/d<取0m =
查表得2K = 已知 []0σ=550KPa
令[]h N P =得:2435.2056218.55413947.128016.26(h h h m --=⇒=舍去负值) 现取h=17m<20m,满足取λ=,则,桩低标高为 2.单桩竖向允许承载力
代入数据h=17m 得[][]{}
002221
(3)5480.672i i P U l m A k h KN =++-=∑τλσγ
加权重度3229.829.8
10108.432/h 2172
KN m γ=-
=-=++ 3、桩的平面布置图
4、桩的内力及位移计算 (1)确定桩的计算宽度b1 (2) 计算桩-土变形系数
地面或最大冲刷线下的影响深度2(1)4m h d m =+=范围内有两层土。
(3) 桩顶刚度系数1234ρρρρ、、、的计算
(4)计算承台地面远点O 处位移000αβ、b 、(单孔活载+恒载+制动力) (5)计算作用在每根桩顶上的作用力Pi 、Qi 、Mi (6)计算最大冲刷线处桩身弯矩0M ,水平力0Q 及轴向力0P (7)最大弯矩Mmax 及最大弯矩位置Zmax 的计算 (8)桩顶纵向水平位移验算
桩在最大冲刷线处水平位移x o 和转角φo 的计算
∴桩顶纵向水平位移
3
22
3233
3001000105.94221.971.62100(1.75058) 1.82100.4360.4363.2110(1.8210)2(6.850.31)107.1632o o O Q M Q M A B rad EI EI EI EI
Ql Ml l m mm
EI EI
ϕϕϕααχχϕχχ----=
+=⨯-⨯-=-⨯=-⋅++=⨯--⨯⨯++=+⨯=()+ 水平位移容许值[△]=25==25mm 符合规范要求。
5、按m 法计算桩身入土段任一深度处的弯矩和桩侧横向土抗力(并作
Z
Z
Z Z σM 、曲线)
1 2 3 4
()20
11
1o Z
ZX x x Q M Z Z A Z B b b αασσ=⋅⋅+⋅⋅曲线,,()02o
Z
Z M M Q M Z M A M B α
=
⋅+⋅曲线,
0 0
0 1 0 3
4
6、桩身界面配筋计算 (1)配筋的计算
最大弯矩发生在Z=处,此处设计最大弯矩为369.80j M KN m =⋅ 最大设计竖向力为 故需要考虑纵向弯曲对偏心距的影响系数 若取g=,《查墩台与基础》附表得以下表格数据 实际偏心系数 E-2表中偏心系数
E 相应E 配筋率 Nr
N
ENr
EN
36766
38390 39304
40927
(2)对截面进行强度校核
(3)验算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内承载力 7、承台设计
(1)桩与承台的连接处构造设计
承台平面尺寸:长×宽=7×,厚度,承台底标高。
采用桩顶主筋伸入承台连接。
桩身嵌入承台内的深度为200mm ;伸入承台内的桩顶主筋做成喇叭状,夹角15度。
伸入承台内的主筋竖向高度为100cm>35*=77cm ,不设弯钩的带肋钢筋。
抗弯钢筋布置在承台内上下两排并且不截断穿过桩身。
箍筋设20箍10Φ,间距200mm ,构造钢筋前后两端各18根10Φ,抗裂钢筋前后两端各8根12Φ下设相同的钢筋网具体配筋图见附图B 。
(2)桩顶局部受压验算
桩顶局部受压时按右式计算j j c a /m P A R βγ≤式中j P ——承台内基桩承受计算轴向力,取 (3)承台受冲切验算
承台有效高度h0=250-20-4=276cm , 桩边冲切,相关参数见桩平面布置图B ,计算冲跨比
[]0000
111x x 30 1.3902()()2 1.995(10.25) 2.701(2.50.5)0.91390 2.2459389.35615.310.560.56
C1C2150cm 50,25, 1.3300.20.2210.2
t x c y y c ox hp t x y C HRB f MP b a h a f h KN KN cm a cm ββββλ⎡⎤=+++⋅⎣⎦=⋅⨯++⨯+⨯⨯⨯=>=====
==++混凝土钢筋取,则满足要求a 计算冲切系数[]1y hp j 121y 111x 0 1.8010.9(c 0.5a )(c 0.5a ) 1.330(1.50.50.25) 1.801(1.50.50.5)0.91390 2.2414888.35615.31x y hp t N f h KN KN βββββ=⎡⎤=∴=+++⋅=⨯+⨯+⨯+⨯⎣⎦⨯⨯⨯=>,,
取满足要求
(4)抗剪承载力验算 (5)承台受弯承载力计算
max y b b 006
0025615.31 1.011230.62,25615.310.252807.6630280,0.56,0.55224012321.111230.6210(0.5)(22400.5123i i x i y sd s d
sx sd M N x KN m M N x KN m C HRB MP x h x h mm M A h x εεεεγ===⨯⨯=⋅==⨯⨯=⋅==<⋅∴=⋅=⨯=⋅⨯⨯==-⋅-⨯∑∑M 采用混凝土钢筋,f ,取=0.55f 22620sy 0s 27167.67,34321203117120cm 2)280
27343mm 7cm 3334.310 1.1
14857.84mm 321221620122cm
(0.5)(22400.51232)280
sx s d
sd mm A M A h x A γ=Φ⨯+⨯+⨯⨯=⋅+⨯⨯===Φ⨯+⨯+⨯-⋅-⨯⨯选用间距,
实配钢筋,保护层厚度,沿x 轴布置,具体配筋图件附图B 。
(2807.66),选用19间距f 实配钢筋2y 15282mm 7cm =,保护层厚度,沿x 轴布置,具体配筋图件附图B 。
四、参考资料及应用软件
1.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3.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墩台与基础,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4. 基础工程,王晓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版),沈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