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鉴赏《纸船-冰心》(选修教学案例)
纸船冰心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纸船冰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冰心的生平事迹,认识纸船的含义;2.理解并赏析冰心的诗作,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学习并掌握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4.通过诗歌赏析和写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纸船的寓意,学会分析诗歌;2.掌握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师需准备:多媒体设备、冰心的诗歌选集、纸船图片;学生需准备:笔记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导入】1.教师呈现一张纸船的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测纸船可能代表的寓意;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同学进行讨论。
【课堂讲授】1.教师向学生介绍冰心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认识纸船的含义;2.展示冰心的诗集,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喜欢的诗歌阅读;3.学生阅读完毕后,进行诗歌赏析,分析诗歌主题、意境等;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和理解体会。
【写作实践】1.教师向学生介绍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2.教师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以纸船为主题,写一篇一到两段的短文;3.指导学生构思写作内容,并提供必要的参考材料;4.学生在指导下进行写作,完成作业;5.学生相互评阅作文,提出改进建议;6.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总结。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习重点;2.与学生一起探讨诗歌赏析和写作的体会;3.鼓励学生继续深入阅读冰心的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五、教学扩展: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择一首冰心的诗歌进行朗诵和赏析;2.编写关于冰心的作品展示板,展示给其他班级同学欣赏;3.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鼓励他们写一篇自己创作的诗歌,以纸船为主题。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冰心的生平和作品,还培养了对诗歌的赏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还设置了课堂小结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冰心《纸船》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纸船》详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冰心的散文《纸船》的主题和写作手法;(2)能够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领会作品所表达的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亲人的真挚情感,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2)学会关爱他人,弘扬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1. 分析《纸船》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2. 领悟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散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冰心的生平及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散文《纸船》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生字词和语句难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散文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散文中的象征手法,如纸船的象征意义;(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对亲人的思念和渴望。
5. 情感拓展(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对亲人的思念和关爱;(2)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6. 小结作业(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五、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对亲情的认识;3. 利用案例分析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写作手法;4.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小作文,评价学生对亲情主题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 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评价学生的亲情观念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冰心纸船教案

冰心纸船教案冰心纸船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学习、体会、把握诗歌情感;2、理解、体会诗中的重点语句的含义;3、引导学生感受、体难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朗读训练;2、感悟诗情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悲哀”情感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母亲节刚刚过去不久,那么,同学们在母亲节的时候,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的呢?(学生:鲜花、贺卡、实际行动、好成绩)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然而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我国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她却离开了自己20多年从未远离过的母亲,孤身一人,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旅途,在茫茫的大海上,独坐舟中,她流下了思念的泪水,她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折出一只一只很小的纸船,抛在苍茫的大海上,任凭风吹浪打一天,她竟然因思念母亲而小病于舟中。
当晚,她梦见了自己至爱的母亲,来到了她的床头,手里端着药杯,伸手摸她的额头。
第二天,她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
这位作家就是被称为“感动了整个中国的”、“最具爱心、夜一般温柔的”作家——冰心!也就是在这段孤独的旅程中,冰心写下了一篇含义隽永感人至深的优美短诗——《纸船》!(板书)(二)粗读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名篇佳句不胜枚举,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不仅说出了我国人民对于诗歌情有独衷,而且也指出了学习诗歌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朗读。
下面,就请同学们放声的朗读一遍这首小诗,体会一下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向小组同学请教,小组同学解决不了的可以向老师提出来。
2、感知反馈朗读指导好,同学们读过一遍之后,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思念、爱)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那么,有这样的感情,这首诗歌我们要用怎样的语速、怎样的情感来读呢?(缓慢、深情、真诚的)3、教师范读好,我国的诗歌特别适合于朗读。
冰心《纸船》教案

冰心《纸船》教案一、背景介绍《纸船》是中国现代女作家冰心所写的一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年轻女孩在求学期间渐渐成熟的故事,描写了她的成长历程及思想变化。
该小说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被誉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应能:1.了解小说《纸船》的主题和情节,分析小说的语言特点和创作手法;2.探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领会小说中的主题思想;3.理解作家冰心的创作意图,欣赏小说的文学价值。
三、教学重点1.分析小说《纸船》的主题和情节;2.探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四、教学内容1. 内容介绍《纸船》是一个以性别为主线的故事。
主人公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她在听取了一位老教练的鼓励后,被激起自豪心,从此她开始拒绝一切帮助,并决定自己能够生存和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痛苦,在进行自我反省的同时,她也意识到了人格的重要性,从而懂得了融入集体,对自己进行审视和反省。
2. 文学特点小说《纸船》的语言简明,节奏紧凑,表现手法传神,透过细腻的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
同时,小说在描写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中,层层递进地揭示了思想和情感的变化,寓意深刻。
3. 人物形象描写小说《纸船》的主要人物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子,她在生活中经常扮演着有所作为的角色。
在此之后,她变得越来越独立,懂得了自我反省和集体意义的重要性。
同时,经过了一系列的考验,她成为了一个理智、有思想的人,这极大地影响了她的生活和处事方式。
五、教学方法通过阅读文本、小组讨论、文本分析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纸船》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配乐等方式,来呈现小说的故事情节。
2. 阅读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小说《纸船》,并思考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的问题。
3. 分析通过小组讨论、文本分析等方式,探讨小说的语言特点,以及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和思想变化。
4. 总结结合讨论和分析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小说中的主要思想和文学价值。
冰心《纸船》教学设计

冰心《纸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冰心《纸船》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冰心《纸船》的主题和情感。
2.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阅读理解策略,理解文本中的细节和隐含意义。
3.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品味文学作品。
4.学生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设计自己的纸船。
教学准备:1.课堂演讲视频:2.冰心《纸船》的原文和翻译。
3.纸和其他材料,用于学生制作纸船的活动。
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播放冰心的课堂演讲视频,让学生了解冰心及其作品的背景。
2.简要介绍《纸船》的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阅读理解(20分钟)1.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小节。
2.小组讨论并总结各小节的主题和情感。
3.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分析结果。
文本分析(30分钟)1.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纸船》的主题和情感。
2.提醒学生注意文本的细节和隐含意义。
例如,《纸船》中纸船在不同场景中的象征意义。
3.学生可以将他们的分析结果写下来,作为课后分享的材料。
创作活动(30分钟)1.提供纸和其他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并制作自己的纸船。
2.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创意和个性,可以在纸船上添加绘画、摄影或其他装饰。
3.学生可以用他们的纸船进行一场小型展览,分享彼此的作品并讲述创作的灵感。
课堂总结(10分钟)1.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的纸船和创作过程。
2.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本节课学到的关于《纸船》的主题和情感。
3.鼓励学生思考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个人对创造性思维的重视。
拓展活动(课后)1.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下对《纸船》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作品,进行类似的文学分析和创作活动。
评估方式:1.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中的活跃程度。
2.书面作业评估:查看学生写的文本分析和对《纸船》的个人感受的评估。
3.创作评估:观察学生创作纸船的过程和作品,评估其创意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得以深入了解冰心的《纸船》这个文学作品,从中感受到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现代诗歌鉴赏《纸船冰心》(人教版选修教学案例)

冰心《纸船》在现代诗歌史 上的地位与影响
第七章
冰心《纸船》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冰心《纸船》是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冰心《纸船》在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冰心《纸船》对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冰心《纸船》在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冰心《纸船》对现代诗歌的影响与贡献
独特的艺术风格:冰心的《纸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为现代诗歌注 入了新的元素和表达方式。
单击添加标题
个人背景:冰心在《纸船》 这首诗中,以童真的心境和 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
单击添加标题
创作过程:冰心在创作《纸 船》时,采用了独特的意象 和象征手法,通过纸船这一 载体,将母爱和童真巧妙地 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这首具
有独特魅力的诗歌。
单击添加标题
冰心的生平经 历:童年生活、 求学经历、创
作历程等
文学成就:作 品风格、代表 作品、文学地
位等
创作背景:时 代背景、个人 经历、情感体
验等
文学价值:思 想内涵、艺术 特色、审美价
值等
《纸船》的创作背景
单击添加标题
时代背景:20世纪20年代, 中国新诗在“五四”新文化 运动的影响下蓬勃发展,各 种诗派纷呈,象征诗派、格 律诗派、自由诗派并驾齐驱。
艺术效果
叙事手法
倒叙手法:通过回 忆往事,表达对母 亲的思念之情
象征手法:通过纸 船象征着母爱和童 真
细腻描写:通过细 腻的描写,展现出 作者对童年的回忆 和对母爱的感激之 情
情感表达:通过情 感表达,将读者带 入到作者的情感世 界中,感受作者对 母爱的真挚情感
表现手法
象征手法:通过纸船象征着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爱
意境美:通过描 绘纸船在海浪中 飘摇的场景,营 造出一种孤独、 无助的氛围
冰心《纸船》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冰心《纸船》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冰心《纸船》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冰心《纸船》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冰心的《纸船》是一篇优美的篇章,它通过小女孩的眼睛,描绘了纸船的美好,同时也透露出了生活的苦涩。
如何在课堂上阐述这篇优美的作品?本文将提供教师中心稿以及教案教学设计,以帮助老师进行教学。
一、教师中心稿1. 课文解读首先,教师需要对冰心的《纸船》进行深入的解读,了解其中的寓意和主题。
在读完全文后,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回答以下问题:a. 冰心用哪些形象来描绘纸船?b. 冰心通过纸船所传达的信息是什么?c. 冰心为什么选择用小女孩的视角来描写这个故事?d. 整篇小说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是什么?2. 文本分析在课文解读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进行文本分析。
这里提供两种方法:a. 段落分析教师可以将全文分为若干个段落,通过仔细阅读每个段落,来深入了解冰心想要表达的意思。
b. 阅读笔记教师可以发放一些阅读笔记,引导学生重点记录含义深刻的词汇、句子、段落以及文本结构。
3. 情感分析冰心的《纸船》情感真挚、细腻,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a. 询问学生们对小女孩和纸船的感受;b. 引导学生们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自己小时候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
二、教案教学设计1. 预习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阅读题目,激发学生对《纸船》的兴趣。
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式:a. 给学生们阅读自己的童年故事,引导他们产生共鸣;b. 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一篇与《纸船》相关的文章或者画一些与自己有关的图画;c. 读一段描述小女孩和纸船的情节,让学生们自由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2. 授课环节在授课环节中,教师需要进行全文的阅读,同时通过提供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们深度思考。
具体操作如下:a. 读完小说后,可以让学生们展示他们的阅读笔记,并选择一些深入解析;b. 通过交互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并积极参与讨论;c. 提供类似“设身处地”的问题,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小女孩和她的经历。
冰心《纸船》详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冰心《纸船》详案(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纸船》的诗句;(2)能够分析冰心的写作风格和诗歌主题;(3)能够运用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通过分析、对比等方式,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3)通过创作、分享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2)培养学生对母爱、童真的感悟,增强人文关怀;(3)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我,提升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纸船》的字词理解与背诵;(2)冰心写作风格和诗歌主题的分析;(3)诗歌中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2)写作技巧的运用;(3)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冰心的其他作品,了解冰心的写作风格;(2)提问:请大家谈谈对母爱、童真的理解。
2. 诗歌朗读与理解:(1)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等,深入理解诗歌内容;(3)讨论:诗歌中的“纸船”象征着什么?诗人想通过纸船表达怎样的情感?3. 写作技巧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2)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尝试运用这些写作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2. 诗歌理解与分析:通过提问、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 写作技巧运用:评估学生在创作中的比喻、象征等写作技巧的运用情况。
五、教学延伸1. 让学生课后背诵《纸船》,并进行默写;2. 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写作技巧进行创作;3. 组织一次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和创作才华。
六、教学资源1. 冰心的《纸船》原文;2. 冰心的其他作品集;3. 相关背景资料:冰心的生平介绍、诗歌创作的背景等;4. 教学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诗歌朗读、展示图片等;5. 写作纸张、文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纸船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1900—1999.2.28)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
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
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
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
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
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晚晴集》、《三寄小读者》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
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
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
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赏析】
1923年夏天,23岁的冰心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到美国留学。
离上海后10天,在船上,在远离故乡、远离母亲的茫茫大海上,女诗人冰心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思念母亲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