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患者安全目标
国际病人安全目标与评审要点

国际病人安全目标与评审要点Inter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IPSG)目标1:正确识别患者身份(Identify Patients Correctly)医院建立一种方法来改进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评审要素:1.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标记确认患者身份,不准使用病房号或床号。
2.在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前要确认患者身份。
3.在抽血和其它标本采集前要确认患者身份。
4.进行治疗和检查前要确认患者身份。
5.制度和程序在医院所有场所得到执行。
目标2:促进有效沟通(Impro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医院建立一种方法,用以改善服务提供者之间交流的有效性。
评审要素:1.接收者要记录下完整的口头/电话医嘱或检验结果。
2.向指令发出者复读完整的口头/电话医嘱或检验结果。
3.指令发出者核对复述者记录的医嘱或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4.确保制度和程序在全院得到一致地执行。
目标2.1医院制定并落实执行通报危急值的流程。
评审要素:1.医院明确定义各种诊断检查的危急值数据。
2.医院明确界定危急值结果发出报告负责人及应接收报告的对象。
3.医院明确定义需记录于病历上的数据内容。
目标2.2医院制定并落实执行交接的流程。
评审要素:1.病人交接时,医护人员传递标准化的内容。
2.标准化的交接班表格、工具及方法,以辅助交接过程的一致性及完整性。
3.追踪并运用病人交接班的信息,以促进提升病人交接班的安全性。
目标3:改进高警示药物使用安全(Improve the Safety of High-Alert Medications)医院制定提升高警讯药品安全性的流程并落实执行。
评审要素:1.医院根据内部特定资料,制定高警讯药品清单,包括外观相似及读音相似的药品。
2.医院执行提升高警讯安全使用的策略,包括特殊存放、医嘱、备药、给药及监控等。
3.全院统一高警讯药品的标示、存放及储藏方式。
目标3.1医院制定安全使用高浓度电解质溶液的流程并落实执行。
2024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2024版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作为医疗保健行业关注的重点,患者安全一直是医务人员和机构不断努力提高的目标。
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国际上提出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旨在帮助医疗机构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流程,最大程度地减少医疗事故和误诊率,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并提供丰富的内容和案例。
1. 识别患者身份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中的基本环节,确保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受到正确的治疗和关注。
医疗机构应通过多种方式确认患者身份,如核对身份证件、问询基本信息等。
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要认真核对患者身份,避免因身份混乱而导致误诊或治疗错误的发生。
案例:一位患者因为姓氏和年龄与同名同姓患者混淆,导致误诊和不必要的治疗,最终延误了病情。
医疗机构应加强身份核对制度,确保患者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提高药物安全药物管理是医疗安全中的重要环节,药物错误可能导致患者健康受到威胁。
医疗机构应建立规范的药物管理流程,包括药物配药、给药、监测等环节,加强药物使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案例:一位患者因为药物过敏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来发现是医院错误给药造成的。
医疗机构应强化药物管理过程中对患者过敏情况的核查,避免因个人疏忽而导致药物错误。
3. 预防跌倒和压疮跌倒和压疮是住院患者常见的意外事件,对于老年患者和行动不便患者尤为重要。
医疗机构应通过定期评估患者的跌倒和压疮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提供合适的辅助设备、定期翻身等。
案例:一位老年患者因为长时间卧床而导致褥疮的发生,加重了病情并延长了住院时间。
医疗机构应关注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活动能力,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减少跌倒和压疮的发生。
4. 加强手术安全手术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手术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手术管理制度,包括手术前的准备和评估、手术过程的监测和控制、手术后的护理和复查等。
案例:一位患者在手术中因为手术器械疏忽而导致感染,最终影响了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
十大患者安全目标内容

十大患者安全目标内容患者安全是医疗机构的首要任务之一,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患者安全目标。
以下是十大患者安全目标:1. 标识正确的患者:确保医疗机构能够正确地识别每一位患者,避免发生患者身份混淆或错误的医疗处理。
2. 提供正确的手术: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包括正确的手术部位、正确的手术程序,并且避免手术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
3. 避免危险药物混淆和错误用药:采取措施确保医疗机构的药物管理系统安全,避免发生药物混淆或错误用药的情况。
4. 减少跌倒和坠床: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包括提供辅助器具、床边警报器、合理的巡视等,避免患者在医疗场所内跌倒或坠床。
5. 防止压疮:采取措施确保患者的皮肤完整性,避免患者发生压疮。
6. 避免侵入性感染:采取措施确保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和人员卫生标准,遵循严格的消毒和洗手规范,避免侵入性感染的发生。
7. 提供正确的输血:确保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安全,包括正确的血液成分、正确的输血程序,并且避免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8. 避免手卫生相关的感染:采取措施确保医护人员按照正确的手卫生程序进行操作,避免手卫生相关的感染的发生。
9. 减少药物相关的误伤:采取措施确保医疗机构的药物管理系统安全,避免患者误服或误用药物,减少药物相关的伤害。
10. 加强医疗过程和结果的沟通:改善医护人员之间和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理解,减少因信息传递不畅导致的医疗事故。
以上是十大患者安全目标的内容,医疗机构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同时,患者和家属也应该关注自身的权益,积极参与医疗过程中的决策和管理,共同维护患者安全。
简述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内容

简述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内容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之一。
为了确保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安全保障,国际上制定了十大患者安全目标。
这些目标涵盖了医疗机构、医生、护士和患者自身在保障患者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将详细简述这十大患者安全目标的内容。
目标一:提供正确的身份确认。
这个目标的核心是确认每位患者的身份信息,以确保医疗服务提供给正确的人。
医疗机构要运用现代技术,如条码识别等手段进行身份确认,以防止错误发生。
目标二:改善正确使用药物。
这个目标的重点是确保患者正确、安全地使用药物。
医疗机构要制定规范的药物管理政策,明确药物的存储、配发、使用等程序,同时加强药物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药物安全意识。
目标三:改善诊断的准确性。
正确的诊断对治疗的成功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医疗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另外,医生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症状和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目标四:改善传递患者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患者信息的传递是医疗服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医务人员应使用标准化的患者信息传递方式,避免信息遗漏或错误,确保及时且准确地传递患者信息。
目标五:改善手术安全。
手术是医疗服务中最复杂、最风险的环节之一。
为了提高手术安全,医疗机构应制定规范的手术操作程序,确保手术前、中和后的各个环节得到妥善的管理和监控。
目标六:改善患者安全文化。
患者安全文化是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患者安全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医疗机构应积极培养患者安全文化,提高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目标七:改善感染控制。
医院内感染是一种常见而且严重的问题。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感染控制的规程和制度,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减少感染的发生。
目标八:改善儿童和成人患者的生命线索安全。
这个目标主要关注儿童和成人患者的生命线索安全。
医疗机构应提供适当的设备和系统,确保患者的生命线索准确无误地被记录和传递。
目标九:减少手术中止风险。
患者安全十大目标课件

谢谢
目标内容
01
目标一:提高患 者识别率,确保
患者身份准确
02
目标二:加强患 者用药安全,防
止用药错误
03
目标三:提高手 术安全,防止手
术错误
04
目标四:加强患 者感染控制,防
止感染传播
05
目标五:加强患 者隐私保护,防
止隐私泄露
06
目标六:加强患 者安全设施,防
止意外伤害
07
目标七:加强患 者心理健康,防
止心理问题
08
目标八:加强患 者康复护理,提
高康复效果
09
目标九:加强患 者营养支持,提
高营养水平
10
目标十:加强患 者满意度调查, 提高患者满意度
目标意义
01
提高患者安全:通过实现十大目标,
降低医疗差错,提高患者安全
02
保障患者权益:保护患者权益,提高患者满意度03
促进医疗质量改进:通过实现十大
04
息准确无误
识别流程
1 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史等 2 询问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症状、体征、检查结果等 3 结合患者基本信息和病情,进行初步诊断 4 进一步检查,如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5 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6 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患者安全十大目标概述 02. 目标一:提高患者识别准确性
患者安全十大目标概 述
目标来源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患者安全 十大目标
国际医疗质量协会(ISQua):制定了患者 安全十大目标
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协作组织(IPSGO):推 广患者安全十大目标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内容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内容患者安全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保障患者的安全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职责。
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安全意识和工作水平,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患者安全目标。
第一,标识患者。
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服务前,必须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以避免出现错误的治疗。
第二,改进围手术期安全。
在手术前,医务人员需要识别正确的手术部位、进行手术标记,并核对术前的态势准备和药品准备。
第三,提高用药安全。
医务人员在给患者进行用药过程中,需要核对患者身份、用药品种和用药剂量,以减少用药错误的发生。
第四,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
医务人员需要强调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加强手卫生、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科学使用抗生素等方式,减少院内感染风险。
第五,确保手卫生。
医务人员需要在患者接触前和接触后正确洗手,采取正确的手卫生措施,以减少细菌的传播。
第六,提高注意力密切的监测。
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
第七,降低手术误伤的风险。
医务人员需要加强手术效果的交流与沟通,使用正确的器械,并采取正确的手术技术,降低手术误伤的风险。
第八,降低高警报事件的风险。
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警报的识别和处理,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降低高警报事件的发生。
第九,进行可预防的复发性事件报告和分析。
医务人员需要及时报告和分析可预防的复发性事件,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改善。
第十,推广和加强患者安全文化。
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安全的培训和教育,增强患者安全文化,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所有这些安全目标的实施,都需要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全面配合。
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
国际患者安全目标

目标六
标准IPSG.6
医院制定并实施降低跌倒/坠床所致患者 伤害的流程。
坠降 床低 所患 致者 伤跌 害倒 的 风 险 /
IPSG.6的测量要素:
1
2
3
医院对所有住院患者 和病情、诊断、处境 或场所属于跌倒/坠 床高风险的门诊患者 要实施跌倒/坠床评 估流程
医院实施对书面标 准所规定的有跌倒/ 坠床风险的患者进 行初始和持续的评 估、再评估和干预 的流程。
1. 根据医院具体数据制定的包括听似或看似 药物在 内的所有高警示药物清单。 2. 医院实施包括特殊储存、处方、配置、给 药或监测流程的改进高警示药物安全性的策略。 3. 全院高警示药物及听似/看似药物的位置、 标签及储存是统一的。
目标三
标准IPSG.3.1
医院制定并实施高浓度电解质的安 全使用的管理流程。
改进高警 示药物的 安全性
IPSG.3.1的测量要素:
1.医院有防止高浓度电解质误用的流程。 2.仅在规定的有临床需要的患者治疗单元可 以存在高浓度电解质。 3.存放在患者治疗单元内的高浓度电解质应 以提升使用安全性的方式醒目标识和储存
1、高警示药主要种类: 高危药品: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即药物 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或因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 至危及生命的药品。 2、高危药品的种类: 静脉用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高浓度电解质、胰岛素、硝普钠 注射液、吸入或静脉麻醉药、静脉用强心药、抗凝药、催产素、 中度镇静药、阿片类镇痛药、肌肉松弛剂、细胞毒性药、阿托品 类药物。 3、高危药品的管理和使用: 除药房、药库、科室抢救车外,其它区域原则上不予储存,确需 科室备药的有科室申请,经药事管理委员会批准,实行基数管理。 专区专柜储存,专用醒目标识辨识。 医嘱、审方、执行过程中严格核对,注意监测。 4、高浓度电解质: 25%硫酸镁注射液、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
简述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简述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Patient Safety Goals,PSGs)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卫生联盟(International Health Alliance)共同制定的一系列目标,旨在提高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目标涵盖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领域。
以下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简述:
1. 标准化患者身份识别:确保正确识别患者身份,避免发生误诊、误药等错误。
2. 改善医疗沟通:促进医务人员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降低信息传递失误的风险。
3. 防止手术错误:通过正确执行手术核对流程、用药安全管理等措施,减少手术错误和并发症的发生。
4. 提高医疗用药安全:确保正确用药,避免药物过敏、药物相互作用等潜在风险。
5. 预防感染:通过良好的卫生和防护措施,减少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
6. 预防跌倒和滑倒: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发生跌倒或
滑倒事故。
7. 提供正确的手术操作:确保手术操作符合正确的操作规范和标准,避免手术操作错误。
8. 解决患者疼痛问题:提供适当的疼痛管理和控制,确保患者舒适和减轻疼痛。
9. 避免住院期间的医疗身体损害:通过规范护理操作、避免医疗事故等措施,减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身体损害。
10. 提高医疗设备安全:确保使用的医疗设备符合安全规范,减少设备故障和事故。
这些目标的实施有助于改善医疗保健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和错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这些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其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病人安全目标的进展
2005 JCI宣告国际病人安全目标 2006 试点测试JCI IPSG 结果没有影响认证 2008 IPSG定版为JCI标准 2011 IPSG继续使用 2007 参加认证的医院要求执行IPSG
Inter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 (IPSG) 国际患者安全目标
接收者要记录下完整的口头/电话医嘱或检验结果。 向指令发出者复读完整的口头/电话医嘱或检验结果。 指令发出者核对复述者记录的医嘱或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确保制度和程序在全院得到一致地执行。
4
5 6
医院统一使用一种清晰可辨的标记符号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标记时让患者参与。 确 保 正 确 的 医院 要 采取 措 施 , 确 保 1. 部 位 、 正 确 正确 的 部位 、 正 确 的 操 2. 医院使用核查单或其他方式在手术前核查部位、操作和手术患者是否正确,病历 记录和所需器械是否准备就绪,是否正确并能正常运行。 操 作 、 正 确 作、正确的手术患者。 3. 的手术患者。 手术小组在手术前实施并记录 “Time-Out”程序。 4 建立统一制度和程序,确保正确的部位,操作和患者,该制度和程序也适用于在手 术室外进行的操作/手术,如内科、牙科等。 降 低 医 疗 相 医院 采 取措 施 , 降 低 医 1. 2. 关 感 染 的 风 疗相关感染的风险。 3. 险。 降 低 患 者 跌 医院 采 取措 施 , 降 低 患 1. 倒 / 坠 床 导 致 者跌倒 / 坠床导致伤害的 2. 伤害的风险。 风险。 3. 4. 医院接受或采纳目前公开发表或普遍公认手卫生指南。 医院实施有效的手卫生程序。 制定制度和/或程序,支持继续减少医疗相关感染。
Inter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 (IPSG) 国际患者安全目标
IPSG.1 正确辨认患者 IPSG.3 改进高敏感性疗程的安全性 IPSG.5 减少相关医疗风险 IPSG.2 有效地改进沟通
IPSG.4 保证正确部位,正确做法,正确患者手术 IPSG.6 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患者摔倒发生伤害的风险
冯庆明 13801232739 qingm@
Section I: Patient-Centered Standards 患者中心标准
International Patient Safety Goals (IPSG) 国际患者安全目标 Access to Care and Continuity of Care (ACC) 医疗护理途径及连续性 Patient and Family Rights (PFR) 患者及其家属权益 Assessment of Patients (AOP) 患者评估 Care of Patients (COP) 患者的医疗护理 Anesthesia and Surgical Care (ASC) 麻醉及外科医疗护理 Medication Management and Use (MMU) 药品管理和使用 Patient and Family Education (PFE) 患者及其家属教育
IPSG.1 Identify Patients Correctly IPSG.2 Improv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PSG.3 Improve the Safety of High-Alert Medications IPSG.4 Ensure Correct-Site, CorrectProcedure, Correct-Patient Surgery IPSG.5 Reduce the Risk of Health 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s IPSG.6 Reduce the Risk of Patient Harm Resulting fro m Falls
6降低病人因跌倒/坠床所致的伤害
6降低病人因跌倒/坠床所致的伤害
住院患者预防跌倒健康教育及相应措施
6降低病人因跌倒/坠床所致的伤害
理论与实践
1
评估跌倒相关因素
Drugs Environmental hazards Trip/slip Weakness syncope instability Sensory deficit Gait/balance impairment
5 降低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5 降低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理论与实践
6降低病人因跌倒/坠床所致的伤害
1病人入院时,评估其跌倒/坠床的风险,当病情、 用药变化时再次评估 2对有跌倒/坠床风险的病人采取措施降低其风险。 3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控,包括跌倒/坠床所致 伤害的下降,以及其他非预期性后果 4制度或程序可支持病人在跌倒/坠床随之伤害的 持续下降
Section II: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医疗机构管理标准
Standards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Patient Safety (QPS) 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ns (PCI) 感染预防与控制 Governance, Leadership, and Direction (GLD) 政府、领导和向导 Facility Management and Safety (FMS) 设施管理和安全 Staff Qualifications and Education (SQE) 员工资格与教育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MCI) 沟通与情报管理
3
改 进 高 危 性 医 院 要 采 取 措 施, 改 进 1. 药 物 使 用 安 高 危 性 药 物 使 用的 安 全 2. 全。 性。 3.
4.
改 善 医 务 人 医 院 建 立 一 种 方法 , 用 1. 员 之 间 的 有 以 改 善 服 务 提 供者 之 间 2. 3. 效交流。 交流的有效性。 4。
2 促进有效交流
1口头、电话医嘱的三个步骤?
2 促进有效交流
护士或其他接听口头及电话医嘱、检查报告的人首先要把对方告知的信息记
录下来(一定要有书面记录); 然后要大声复述一遍所记录的口头且电话医嘱、检查报告的内容; 要得到对方确认所复述的内容无误万可采取行动。
危及到患者安全的异常检查、检验、检查结果(简称 危急值)需要及时通知临床医护人员。 因此,检验科 和其他辅助检查科室要建立检查危急值报告标准及 报告规程,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达到危急标准的 检查、检验结果,一定及时、准确、全面、清晰的 告知临床医护人员。
制订制度/程序,规定高危药物的识别、使用场所、标记和储存。 执行制度/程序。 除非临床上需要,否则高浓度电解质不能存在病房中。当制度允许在某些科室存 放高浓度电解质时,应有相应措施来预防错误给药。 允许存放的科室应给高浓度电解质贴上清楚的标签,限制无关人员接近。
医院在患者入院时评估跌倒/ 坠床的风险,并在病情改变、用药时再次进行评估。 对评估发现有跌倒/坠床风险的患者采取措施降低其风险。 监测措施有效性,包括成功减少跌倒、坠床或任何非故意的跌倒、坠床后果。 制度和/或程序应支持继续减少患者在医院坠床、跌倒引发的伤害风险。
目录
一、标准及衡量要素
二、标准及要素解析 三、对于制度、流程、表格
一、标准及衡量要素
标准 编 GOAL 号 1 正 确 确 认 患 医 院 建 立 一 种 方法 来 改 1. 者身份。 进 患 者 身 份 识 别的 准 确 2. 3. 性。 4. 5.
2
衡量要素 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标记确认患者身份,不准使用病房号或床号。 在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前要确认患者身份。 在抽血和其它标本采集前要确认患者身份。 进行治疗和检查前要确认患者身份。 制度和程序在医院所有场所得到执行。
目的
理论和实践
措施 :
2实施者亲自与病人沟通; 3完善关键流程的病人识别 措施; 4建立用“腕带”作为识别 标识制度
1健全与完善病人身份识别 制度;
1记录完整口头、电话或检验结 果 2复读完整口头、电话或检验结 果 3确认医嘱或检验结果 4制度或程序确保口头或电话医 嘱准确交流
2临床“危机值”报告制度、流程
2 促进有效交流
2临床“危机值”报告制度、流程
2 促进有效交流
3电话沟通记录
2 促进有效交流
3 促进高危药品的管理
1多部门协作制度或程序,高危药物的确认、使 用地点、标识及储存方式 2高浓度电解质不存放病房,应有制度规定备 用部门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误用 3高危药品明显标识
目录
一、标准及衡量要素
二、标准及要素解析
三、对于制度、流程、表格
1准确确认病人身份
1两种确认病人的方法,不可用房间、床号 2给药、输血或血制品 3抽血和采集临床标本 4进行治疗和操作前 5医院有制度确保所有情况或不同地点对病 人的身份确认是相同的。
1准确确认病人身份
1为什么不可用房间、床号? 2不同区域,门诊、住院是否能使用二套不用的识别 码? 3在为身份不明的昏迷病人进行诊疗时,如何进行身 份识别? 4进在使用病人名字作为识别码时,应该如何询问? 不可以问病人“您是XXX码?” 而要问“您叫什么名字?”
7. 发生事件的当事人(患者、家属、医务人员) 必须支持和参与调查。 8. 医院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有明确的处理制 度、程序和相关人员职责。 9. 调查报告能以安全学习文化为基准,不以惩罚 为目的。 10. 应用适宜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 11 对患者安全文化的认识程度调查。
安全文化
12. 为员工提供开放、宽松、安全的环境,放 心说清楚事件的全部过程。
那些区域需要存放? 怎么存放?(肝素封管液过期( 4小时)?放入冰箱?) 怎么标识?(氯化钾与氯化钠摆放?) 防止误用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