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内科复习指导-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讲解
呼吸系-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文档资料

感染常为诱发原因。发病与吸烟的相关性强于
其他致病因素。
五、致病因素
(一) 、感染 (二) 、吸烟 (三) 、大气污染 (四) 、职业 (五) 、家族遗传 (六) 、气道高反应 (七) 、免疫因素 (八) 、其他
(一) 、感染
1.不是确切病因,但是慢支炎发生发展 的重要因素。
2.致病菌 病毒
(六) 、气道高反应(AHR)
已有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 在慢支炎、肺气肿COPD患者中存 在着AHR
COPD中AHR越明显,肺功下降速 度越快,预后越差
(七) 、免疫因素
COPD患者尤其是所谓慢支炎喘 息型患者中,部分病人皮肤过敏 试验阳性;血清中IgE、嗜酸粒 细胞增加,他们气道阻塞表现也 较显著,所以有人认为过敏因素 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1.长时间家庭氧疗(LTOT) 2.康复治疗 3.手术: 减容术 4.肺移植
1、长时间家庭氧疗(LTOT)
(1) 、定义:(LTOT)是指给慢性低氧血症(包括 睡眠性和运动性低氧血症)患者每天实施吸氧, 并持续较长时间。标准的应为24小时/日吸氧, 即持续氧疗。大部分患者难以做到,而达18小 时/日以上,称为持续氧疗。
题纲
一、慢支炎的定义及分类 二、肺气肿的定义及分类 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 四、流行病学 五、致病因素 六、发病机制 七、病理 八、临床表现 九、诊断 十、鉴别诊断 十一、治疗
一、慢支炎的定义及分类
(一)、慢支炎的定义 (二)、慢支炎的临床分类
(一)、慢支炎的定义
(二) 、慢支炎的临床分类 据 临床表现不同分为以下类型
1、单纯型 慢性咳嗽、咯痰主要为粘性痰, 且表现为气流不受阻。可以症状迁延多年, 而肺功能受限的程度甚为轻微。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量。
02
机械通气
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 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04
心理支持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患 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 题,心理支持治疗也很重要。
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
戒烟是预防和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 气肿的重要措施。
增强免疫力
肺功能检查是鉴别诊断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 气肿的重要手段。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通常表现为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能 表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04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
方法
药物治疗
01
02
03
04
抗生素
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遗传因素
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中,如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等,会增加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 生阻塞性肺气肿的风险。
研究显示,遗传因素在慢性支气管炎和阻 塞性肺气肿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某些基 因突变可能增加个体患病的风险。
慢性支气管炎与阻塞性肺气肿的鉴别诊断
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而阻 塞性肺气肿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 时加重。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 气肿
• 慢性支气管炎概述 • 阻塞性肺气肿概述 • 慢性支气管炎与阻塞性肺气肿的关系 •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
方法 • 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
措施
01
慢性支气管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多种因素 引起的慢性气道炎症,通常持续 存在,并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 。
第三单元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第三单元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患病率约3%,如果不积极防治,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
最后发展到呼吸衰竭和肺原性心脏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理(一)吸烟:与吸烟有密切关系,吸烟时间越长,量越大,患病率越高。
烟雾中含多种有害成分,如焦油、尼古丁、CO、苯柄蓖等,这些有害物质对呼吸道的作用:1.使呼吸道内的神经氨分泌增加,它可以抑制气道纤毛运动,清除能力下降;2.兴奋迷走神经,使气道痉挛;3.巨噬细胞在终末细支气管内聚集,释放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促使蛋白水解酶增多,引起肺泡广泛破坏;4.吸烟者中肺泡吞噬细胞功能下降,IgM 、 IgG水平下降,机体的防御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吸烟比不吸烟COPD患病率高2—8倍。
(二)大气污染和理化因素:(三)感染:在COPD的发生和发展中,感染起很重要的作用。
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
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真菌、支原体、衣原体80%以上 COPD的发病和急性加重都是有上呼吸道感染引起。
上多种因素,使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在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聚集,释放嗜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促使蛋白酶产生,蛋白酶增多而抗蛋白酶减少,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被破坏,导致阻塞性肺气肿。
(四)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地位(五)个体因素:植物N功能失调、α1--AT缺乏病理改变: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纤毛脱落、倒扶。
二、定义(一)COPD的定义:COPD是一种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多于肺部对有害颗粒与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
此定义强调了不能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这一特征,同时又指出发生气流受限的异常炎症原因。
并将以往没有包括在COPD之内的尚无气流受限的咳嗽、咳痰(即慢支)明确的认为属于COPD。
COPD严重性分级分级特征O:高危肺功能正常,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疾病知识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疾病知识(一)基本知识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咳痰或有喘息症状为特点,严重时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
(二)日常护理知识1.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常反复急性发作,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患者应正确认识本病,解除焦虑和消极情绪,保持健康心理,配合治疗,战胜疾病。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烟雾,粉尘的刺激,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染,加重病情。
3.注意休息,适当的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宜。
4.尽量将痰液咳出,痰多黏稠、咳嗽困难的患者多饮水。
5.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豆腐、蛋、新鲜蔬菜、水果等;寒冷的季节应补充一些高热量的肉类暖性食品以增强御寒能力,如羊肉、狗肉、牛奶、动物肝、鱼类、豆制品等;多汗或服用利尿剂时选用含钾高的食品,如橘子汁、鲜蘑菇等;有尿少、水肿者,应限制水、盐的摄入。
6.进行呼吸功能锻炼(1)腹式呼吸:取立位(可坐或仰卧),一手放前胸,一手放腹部,进行腹式呼吸。
吸气时挺腹、呼气时腹壁向内收缩,使腹壁的活动度尽量大。
(2)缩唇呼吸:吸气用鼻,呼气用口,呼气时将口唇缩拢如吹口哨样。
吸气与呼气的时间比为1∶3~1∶2,做到深吸缓呼。
(3)每天锻炼3~4次,每次10~20分钟,可以使膈肌活动度增加,达到改善呼吸功能的目的。
7.氧气吸入指导(1)注意安全:在供氧周围请勿吸烟、烧酒精炉等,以防氧气燃烧爆炸。
(2)鼻腔分泌物多时,要经常清洗,以防导管堵塞而失去供氧的作用。
(3)不可擅自调节氧流量。
吸氧过程中,了解氧流量调节的意义非常重要。
对于缺氧严重而二氧化碳潴留不明显者,给予高流量(4~6升/分)或面罩吸氧来提高供氧浓度,而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同时并存者,以氧流量(1~3升/分)持续给氧为宜。
因为慢性缺氧患者如吸入高浓度氧气,缺氧骤然解除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甚至呼吸停止。
医院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培训(一)

医院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培训(一)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是两种常见的慢性肺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加强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和处理,医院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首先,要了解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性支气管炎是由细菌、病毒等吸入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引起的炎症反应,影响呼吸道黏膜,导致痰液分泌、痉挛、肿胀、黏液积聚等症状。
而阻塞性肺气肿则是因为慢性烟草吸入、空气污染等因素造成的肺组织弹性减退、炎症反应加重、支气管阻塞等病理变化,导致呼吸衰竭。
其次,学习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对于患者,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例如肺功能测试、影像学检查等,以确诊病情。
治疗方面则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呼吸治疗、体育锻炼等多种方法,旨在减缓症状、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另外,需要探讨如何预防和管理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除了避免吸烟、避免工作环境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等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可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例如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空气流通、定期进行呼吸锻炼等,以降低患病风险,并管理已被诊断的病人,科学用药、定期复查以及注意病情变化。
最后,医院还应该针对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环境、患者教育、临床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及时总结经验和措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医院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培训主要目的是加强对
这些慢性呼吸道疾病的认识和处理,包括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预防和管理等方面,使医护人员能够更有效地服务患者,提高医疗水平。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要点速记: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要点速记: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是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有关的最常见的细菌为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奈瑟球菌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因是长期吸烟小气道的概念是内径<2mm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型是单纯型和喘息型 .慢性支气管炎早期肺部X线表现是无特殊征象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最常见的表现为咳粘脓痰,咳嗽和痰量增多慢性支气管炎伴小气道阻塞时最早出现的肺功改变是流速-容量曲线降低MEFV↓)慢性支气管炎早期最可能发生的肺功能改变是小气道功能异常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分期是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夜间痰量较多符合慢性支气管炎咳痰特点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依据是病史和症状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是咳嗽、咳痰或伴喘息反复发作,每年至少3个月,并持续2年或以上者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的主要鉴别点是支气管造影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最主要的措施是控制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不恰当的为应长期连续应用抗生素,以求彻底治愈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控制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是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分型是小叶中央型、全小叶型、混合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酶系统改变α 1 抗胰蛋白酶减少小叶中央型肺气肿的病理改变的特点是呼吸性细支气管扩张,外周正常全小叶型阻塞性肺气肿的病理特点是扩张部位在肺泡管、肺泡囊、肺泡在慢性气道阻塞的患者中最常见的肺气肿病理类型为小叶中央型在慢性支气管炎导致肺气肿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细支气管腔不全阻塞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生缺氧的主要机制是V/Q比例失调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首先发生的病理生理缺氧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的主要症状为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其临床分型为红喘型、紫肿型、混合型红喘型的阻塞性肺气肿的特点是咳嗽轻 .紫肿型阻塞性肺气肿的特点是多发生肺心病伴心衰阻塞性肺气肿最早出现的变化是最大通气量降低慢支并发肺气肿的X线表现A 早期可无异常B 两肺纹理增粗紊乱D 两肺透亮度增加E 横膈低平RV/TLC>40%,MVV<预计值80%,FEV1<正常60%肺功能测定对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目的是改善呼吸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包括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支和(或)肺气肿两肺散在湿啰音、伴哮鸣音及呼气延长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固定性湿啰音支气管扩张普遍性哮鸣音,呼气延长支气管哮喘限局性吸气性哮鸣音支气管肺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最常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慢性肺心病常见的原因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心病形成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因素是缺O 2 肺小动脉收缩痉挛在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原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功能因素肺心病时最常见的心脏改变是右心室肥大显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是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2.7kPa(20mmHg)慢性肺心病急性呼吸道感染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缺O 2 和CO 2 潴留引起了肺小动脉痉挛慢性肺心病肺心功能代偿期具有的体征是A 肺气肿征B 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C 颈静脉充盈D 剑突下心脏收缩期搏动早期慢性肺心病的诊断依据是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增大征象慢性肺心病X线所见A 肺气肿征象B 右下肺动脉横径≥15mmC 肺动脉段高度≥3mmD 肺动脉圆锥显著凸出 E 右心室增大征判断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最有意义的是静脉压明显升高支持肺心病的诊断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A 右室流出道内径≥30mmB 右室前壁增厚C 右心内径≥20mmD 左右心室内径的比值<2E 右肺动脉内径及右房增大降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首选治疗氧疗慢性肺心病呼吸性酸中毒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呼吸功能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关键性的治疗是正确应用抗生素.最容易发生洋地黄中毒的心脏病是肺心病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应慎重使用的药物是镇静剂肺心病的首要死亡原因肺性脑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时选择抗生素的原则 A 参考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B 在无培养结果前,根据感染环境及痰涂片革兰染色选用抗生素C 院外感染多选用抗革兰阳性菌的药物D 院内感染多选用抗革兰阴性菌的药物E 原则上选用窄谱抗生素肺心病应用血管扩张剂的指征是顽固性心力衰竭者肺性脑病不能用高浓度吸氧的主要原因是解除了颈动脉窦的兴奋性慢性肺心病人痰液粘稠,首选的治疗措施是雾化吸入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病人使用利尿剂血钾不高,利尿同时,只要患者有正常排尿即应常规补钾.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最多表现为房性期前收缩.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最具特征性的类型为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慢性肺心病最常见的酸碱失衡类型是呼吸性酸中毒慢性肺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性脑病。
内科学测试题及答案——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讲解

内科学测试题及答案——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讲解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73题)1、男性,50岁,慢性咳嗽咳痰6年,肺功能测定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肺活量减低B、残气量增加C、残气容积占肺总量的百分比降低D、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减低E、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减低2、男性,54岁,慢性咳嗽、咳痰10年,气急3年,逐渐加重。
X线胸片示肋间隙增宽。
两肺透亮度增加,右上圆形透亮区,两下肺纹理增粗紊乱,诊断应先考虑【D】A、支气管哮喘B、自发性气胸C、支气管扩张D、慢支、肺气肿E、慢性支气管炎3、男性,60岁,咳嗽5年,呼吸困难加重7天,桶状胸,X线示:肺透过度增强,肋间隙增宽,横膈下降。
RV/TLC=40,MVV占预计值50,FEV1/FVC为55,该患者最恰当的诊断为C】A、代偿性肺气肿B、老年性肺气肿C、阻塞性肺气肿D、间质性肺气肿E、旁间隔性肺气肿4、男性,32岁,3年来咳嗽,咳痰,冬重夏轻,3天来咳嗽加重,咳黄痰。
查体:双肺干、湿性啰音,心脏正常。
BC11×10的9次方/L,胸部X线片正常。
你认为此病人早期最可能发生下列哪项肺功能改变【D】A、VT↓B、TV↑C、VC↓D、CV↓E、TCL↑5、男性,32岁,3年来咳嗽,咳痰,冬重夏轻,3天来咳嗽加重,咳黄痰。
查体:双肺干、湿性啰音,心脏正常。
BC11×10的9次方/L,胸部X线片正常。
你认为此病人早期最可能发生下列哪项肺功能改变【C】A、支气管哮喘发作期B、支气管哮喘缓解期C、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D、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E、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6、男性,32岁,3年来咳嗽,咳痰,冬重夏轻,3天来咳嗽加重,咳黄痰。
查体:双肺干、湿性啰音,心脏正常。
BC11×10的9次方/L,胸部X线片正常。
你认为此病人早期最可能发生下列哪项肺功能改变【B】A、慢性肺心病B、阻塞性肺气肿C、呼吸功能衰竭D、肺纤维化E、支气管扩张7、男性,67岁,慢性咳嗽,咳痰20多年,活动后气急4年,查体:双肺散在干湿啰音,心脏正常。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慢阻肺 哮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哮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的慢性炎症疾病,主要表现为气道黏膜的慢性炎症和痰液过多。
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复杂,与吸烟、空气污染、感冒等因素密切相关。
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肺气肿肺气肿是肺部慢性疾病的一种,主要特征是气道扩张和肺组织破坏。
肺气肿患者呼吸困难,肺功能受限,易并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吸烟是肺气肿主要诱因,长期吸烟可导致肺气肿的发展。
三、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慢阻肺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病情波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在晚期导致呼吸衰竭和死亡。
四、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特征是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引起的阻塞性通气障碍。
哮喘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临床表现,哮喘的发作可出现剧烈的喘息。
哮喘主要是由过敏原、环境因素等诱发。
五、相互关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和哮喘都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各自的特点。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常并存于同一患者身上,合称为慢阻肺。
哮喘和慢阻肺也常共存,相互影响,使病情更为复杂。
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患者肺功能逐渐减退,气道阻塞严重,导致肺气肿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对于哮喘和肺气肿合并的患者,在治疗上需要兼顾防止哮喘发作和改善肺功能。
因此,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和哮喘是密切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时需要针对不同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进行综合干预。
综上所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和哮喘是呼吸系统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早期的干预和综合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至关重要。
以上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哮喘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的简要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达医学网免费倾心提供第三单元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为特征。
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和肺源性心脏病。
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是由于吸烟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的细支气管狭窄,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过度充气、气道弹性减退、气腔壁膨胀、破裂而产生,临床上以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为特征。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一)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1.外因(1)吸烟:与慢支发生有密切关系,吸入烟雾可使支气管收缩痉挛,粘膜充血、水肿,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致粘液分泌增多,粘液-纤毛清除功能降低而易发生感染。
45 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A 吸烟B 感染因素C 理化因素D 气候异常E 过敏因素答案:A2006-2-045.在慢支的病因中最易导致粘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的是A.气候B. 吸烟C.理化因素D.感染因素E.过敏因素答案:B(2)感染因素:是慢支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病毒、支原体和细菌感染,细菌所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球菌为常见。
【ZL】12 可能成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最主要致病菌是(2005)A 奈瑟球菌B 甲型链球菌C 流感嗜血杆菌D 草绿色链球菌E 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C(3)理化因素:如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的慢性刺激,可为慢支的诱发因素。
(4)气候:寒冷空气刺激可降低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而易于继发感染。
(5)过敏因素:喘息型慢支的发病与过敏因素有关。
患者常有过敏史,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与组胺含量常有增高。
【ZL】14.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病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2006)A.感染是慢支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B.吸烟、大气污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C.急性发作期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百达医学网免费倾心提供D.慢支是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所致E.多种抗原引起的过敏反应、气道免疫功能低下亦为慢支的病因答案:E1.有关慢性支气管炎(慢支)发病的外因,错误的是A.长期吸烟与慢支发生有密切关系B.感染是慢支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C.理化因素的慢性刺激为慢支的诱因D.气候寒冷为慢支发作的重要诱因E.慢支的发病与过敏因素无关答案:E2.内因(1)呼吸道局部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老年人常因呼吸道免疫功能减退,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分泌型IgA(SIgA)减少,以及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等因素而易患慢支。
(2)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反应性增高,微弱刺激即可引起支气管收缩、分泌物增加。
(二)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机制1.慢性支气管炎症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形成不完全阻塞,呼气时气道过早闭合,肺泡残气量增加,使肺泡过度充气。
2.慢性炎症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失去其支架作用,致使呼气时支气管过度缩小或陷闭,导致肺泡内残气量增加。
3.反复肺部感染和慢性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损害肺组织和肺泡壁,导致多个肺泡融合成肺大泡(2006-2-046)。
4.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肺组织供血减少致营养障碍而使肺泡壁弹性减退。
5.弹性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失衡人体内存在弹性蛋白酶和弹性蛋白酶抑制因子(主要为α1-抗胰蛋白酶),吸烟可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弹性蛋白酶,烟雾中的过氧化物还使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导致肺组织弹力纤维分解,造成肺气肿。
此外,先天性遗传缺乏α1-抗胰蛋白酶者易于发生肺气肿。
【ZL】9 阻塞性肺气肿最基本的发病机制是(2005)A 肺大泡B α1-AT缺乏C 肺小血管痉挛D 分泌物所致单向活瓣作用E 支气管炎症致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答案:E【ZL】10. 引起阻塞性肺气肿的病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2006)A.吸烟B.感染C.大气污染D.过敏反应E.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答案:A【ZL】7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病的最主要因素是(2003)A.感染B.吸烟 百达医学网免费倾心提供C.大气污染D.过敏反应E.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答案:B12.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所致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可造成(2003)A.肺不张B.肺纤维化C.支气管扩张D.气胸E.肺气肿答案:E2006-2-046.反复肺部感染造成肺气肿的主要机制是(2006)A.使α1-抗胰蛋白酶的活性降低B.破坏小支气管壁软骨而失去支架作用C.使细支气管管腔狭窄而形成不完全阻塞D.肺组织供血减少致营养障碍而使肺泡壁弹性减退E.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分解酶增加而形成肺大泡答案;E二、病理生理(一)慢性支气管炎早期主要是纤毛上皮细胞的损害,以后逐渐出现管壁纤维化与管腔狭窄,当病变蔓延至细支气管和肺泡壁时,可形成肺组织结构的破坏或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发生阻塞性肺气肿和肺间质纤维化。
慢支早期呼吸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小气道功能异常,随着病情加重而出现大、小气道气流阻塞。
46慢性支气管炎早期呼吸功能的最主要变化是A 大气道功能异常B 小气道功能异常C 大、小气道气流阻塞D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E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答案:B解析:慢性支气管炎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仅闭合容积增大,反映肺组织弹性阻力及小气道阻力的动态肺顺应性降低。
9.慢性支气管炎有小气道阻塞时,最敏感的肺功能检查指标是A. 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B.残气容积明显增加C.呼吸道阻力增加D.闭合容量减少E.频率依赖性肺顺应性降低答案:D(二)肺气肿肺过度充气、膨胀,肺组织弹性降低,常有肺大泡形成。
呼吸功能变化主要表现为残气容积增加;大、小气道气流阻塞;以及因肺毛细血管损害导致弥漫面积减少与 百达医学网免费倾心提供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肺换气功能障碍。
由于通气与换气功能障碍可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呼吸呼吸衰竭。
21.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阻塞性肺气肿的过程中最先发生的病理改变是(2001)A.肺泡膨胀B.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C.肺泡壁弹性减退D.肺小动脉痉挛E.肺纤维化答案:C (2001)三、临床表现与临床分型(一)症状慢支主要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
由于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以及分泌物积聚于支气管腔内,均可引起咳嗽。
患者咳痰一般为白色泡沫痰或粘液痰,急性发作伴有细菌感染时咳黄色脓性痰,且咳嗽加重、痰量增加。
喘息型慢支有支气管痉挛,可出现喘息,常伴有哮鸣音。
当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时,在原有咳嗽、咳痰等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最初仅在活动时的气急,随着病情加重静息时也感气急,严重时可出现发绀、头痛、嗜睡、神志不清等呼吸衰竭症状。
6.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伴细菌感染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咳嗽加重B.咳白色泡沫痰与粘液痰C.咳脓性痰且痰量增加D.肺部有哮鸣音E.肺底部有细湿啰音答案:C(二)体征慢支急性发作期可有肺部散在的干、湿啰音,以背部和肺底部较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喘息型慢支肺部可听到哮鸣音,而且不易完全消失。
并发肺气肿时出现桶状胸,触诊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肺下界降低,听诊呼吸音减弱等肺气肿体征。
7.不属于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是A.桶状胸B.触觉语颤增强C.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D.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E.肺泡呼吸音降低,呼气明显延长答案:B(三)慢支的临床分型1.单纯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
2.喘息型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和哮鸣音。
目前认为,喘息型慢支实质上为慢支合并哮喘。
四、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X线检查慢支早期可无异常,随病情发展引起支气管壁增厚或肺间质炎症与纤维化,可出现两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合并感染时肺纹理周围可有斑点状模糊阴影。
肺气肿时可显示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透亮度增加。
百达医学网免费倾心提供(二)呼吸功能检查慢支早期可无异常,如有小气阻塞时,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显示50%、25%肺活量位的最大呼气流量(、)降低,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降低。
当大、小气道有明显阻塞时,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降低(<70%)。
合并肺气肿时尚有残气容积增加,残气容积(RV)/肺总量(TLC)>40%对诊断阻塞性肺气肿有重要意义。
【ZL】13慢性支气管炎呼吸功能开始出现异常最主要表现为(2005)A.小气道阻塞B.FEV1/FVC<70%C.MW降低D.RV增加E.DLco降低答案:A8.诊断阻塞性肺气肿,最有价值的是A.PaO2低于正常B.残气量/肺总量>40%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60%D.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E.潮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答案:B14.男性,50岁。
反复咳嗽、咳痰4年,近半年来发作时常伴呼吸困难。
体检:双肺散在哮鸣音,肺底部有湿啰音。
肺功能测定: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为55%,残气容积/肺总量为35%。
诊断应考虑为 (2004)A.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B.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C.支气管哮喘D.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E.支气管哮喘合并肺气肿答案:B (2004)解析:先有慢性支气管炎;后有气道痉挛,故选B。
(三)动脉血气分析当出现呼吸功能不全而有明显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时,则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一)慢支的诊断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以上,并除外其他原因(如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癌、心脏病、心力衰竭等)所致的慢性咳嗽者,即可做出慢支的诊断。
如每年发病持续不足三个月,但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如X线、呼吸功能等)亦可诊断。
【ZL】11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是(2002)A. 咳嗽、咳痰伴喘息,每年发作持续2个月,连续2年以上。
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B. 咳嗽、咳痰伴喘息,每年发作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
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C. 咳嗽、咳痰伴喘息,每年发作持续4个月,连续2年以上。
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D. 咳嗽、咳痰伴喘息,每年发作持续4个月,连续3年以上。
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E. 咳嗽、咳痰伴喘息,每年发作持续2个月,连续3年以上。
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答案:B 百达医学网免费倾心提供【ZL】6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是(2004)A.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2个月,连续2年以上B.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2个月,连续3年以上C.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1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D.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 1个月,连续2年以上E.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答案:E【ZL】2 男性,50岁,6年前始有咳嗽和咳痰,逐年加重,常持续数月,多次摄胸片两肺纹理增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