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的海外油气资源战略
中石油SWOT分析

中石油SWOT分析中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之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炼油和石油化工生产能力,全面控制国内外石油资源的生产、加工和销售。
以下是对中石油的SWOT分析:优势:1.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中石油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这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供应,降低了依赖进口原油的风险。
2.具备先进的技术和运营经验。
中石油在石油勘探、生产和加工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运营经验,可以高效地开采石油资源,并实现优质产品的生产和加工。
3.广泛的国际化经营网络。
中石油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销售和分销网络,其产品可以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利于降低市场风险并扩大销售规模。
4.稳定的政府支持和监管优势。
中石油作为国有企业,享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监管优势,有利于其在国内外市场上稳定发展。
弱点:1.缺乏国际竞争力。
尽管中石油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先进的技术,但其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与国际一流石油公司相比,中石油在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和创新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石油价格波动风险。
中石油的盈利主要依赖于石油价格的波动,而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性较大,对其盈利能力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3.环境和安全风险。
中石油的核心业务涉及到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这些过程中存在环境和安全风险。
一旦发生事故或泄漏,将对公司形象和财务状况造成影响。
机会:1.全球能源需求增长。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中石油可以通过扩大产能和提高产能利用率,抓住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机会。
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市场的崛起。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市场正在蓬勃发展。
中石油可以通过投资和合作,进入新能源领域,拓展业务范围。
威胁:1.能源替代品的竞争。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替代传统石油和天然气的能源替代品的竞争日益激烈。
中石油需要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应对替代品的威胁。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案例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案例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方面始终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案例众多,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实力和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介绍几个典型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案例,以展示中国企业在全球舞台上的瑰丽风采。
一、华为公司在5G领域的海外投资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一直致力于在全球推动5G技术的发展。
在海外投资方面,华为成立了多个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合作,共同开展5G技术研发和应用。
华为在英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等国家设立研发机构,投资建设先进的5G实验室和创新中心,为全球5G技术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中国石油在海外油气开采领域的投资中国石油是中国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之一,在海外油气开采领域也积极投资。
中国石油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合作项目,包括加拿大、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
中国石油与加拿大公司在阿尔伯塔省进行了大规模的油砂开采项目,同时在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也进行了大型天然气开采合作。
这些投资不仅为中国石油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全球扩张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不仅在国内发展迅猛,也在海外市场取得了长足进展。
阿里巴巴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地建立了多个办事处和仓储中心,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商品和便捷的购物体验。
此外,阿里巴巴还积极开展跨境电商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商平台合作搭建跨境销售平台,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发展。
四、中国建筑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中国建筑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建筑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公司之一。
中国建筑在海外投资方面积极参与国际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路、桥梁、铁路、港口等。
中国建筑与多个国家签订了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协议,在海外建设了许多重大工程项目。
其中,中国建筑参与的非洲桃花岛港口和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扩建项目都成为了当地地标性建筑,极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石油行业国际化战略了解石油公司在全球市场扩张的策略和方法

石油行业国际化战略了解石油公司在全球市场扩张的策略和方法石油行业国际化战略:了解石油公司在全球市场扩张的策略和方法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之一,而石油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对于其在全球市场的扩张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石油公司在国际市场的扩张策略和方法,以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市场选择与定位策略在进行国际化战略时,石油公司需要经过严谨的市场选择和定位策略。
首先,石油公司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潜力和竞争环境,选择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和地区。
其次,石油公司应根据自身实力和资源优势,确定适合自己的市场定位,如是否专注于开发新市场,或是加强在已有市场的竞争力。
例如,壳牌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石油公司,就采取了市场多元化的战略。
壳牌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了多个市场和项目,包括油田开发、油炼厂建设、油品销售等,从而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布局。
二、合作与并购策略石油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中,合作与并购策略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与当地公司的合作,石油公司可以更好地获取当地市场的信息和资源,并降低营运成本。
而通过并购其他公司,石油公司可以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或补充自身技术和资源短板。
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在国际市场扩张中,采取了积极的合作与并购策略。
中国石油与俄罗斯能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油气资源,并与巴西石油公司合资建设了深水油田,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三、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在全球能源形势日趋严峻的背景下,石油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也需要关注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石油公司应积极研发和应用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
例如,英国石油公司(BP)在推行国际化战略时,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理念。
BP积极投资研发替代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技术,以减少碳排放和环境影响。
四、挑战与发展趋势虽然石油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竞争激烈,许多石油公司都在争夺有限的资源和市场份额。
石油行业海外市场开拓策略研究

石油行业海外市场开拓策略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石油行业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海外市场开拓成为了石油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市场分析、品牌建设、渠道拓展、合作模式、风险控制、创新能力、社会责任、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领导力等十个方面,对石油行业海外市场开拓策略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总结。
一、市场分析在海外市场开拓中,市场分析至关重要。
首先,石油企业应该从石油需求量、市场潜力、政策环境等方面全面了解海外市场。
其次,对竞争对手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战略布局和市场份额。
最后,对目标市场的文化、习俗、法规等进行研究,以便于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
二、品牌建设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海外市场的开拓尤为重要。
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开拓中应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观,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
此外,企业还应关注企业文化建设,以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渠道拓展渠道拓展是石油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重要策略之一。
企业可以通过与当地的渠道商合作,开发和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
此外,企业还可以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
四、合作模式在海外市场开拓中,合作模式对于石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企业可以选择与当地企业进行合资合作或战略联盟,通过资源互补和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与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合作,获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信息。
五、风险控制海外市场开拓必然伴随着各种风险,石油企业要对潜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及时识别和评估可能的风险因素。
其次,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
最后,企业还应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及时应对可能的突发事件。
六、创新能力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开拓中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企业应加强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同时,企业还应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战略对策分析

二 中国 目前 存 在的 资源 困境
l 、需求高产 出低 , 对外依存度高。随 着 中国经济 的发展 和环 保意 识 的不断加 强 , 来越多的地区更倾 向于 用燃料油和 越 可燃烧 气等清洁燃料 来代替煤等传统污染 较重的燃料 , 同时为 了支撑 中国经济的高 速发展 , 油气资源稳定供应就 显得 尤为重
f本 是 中国 的邻 , 0 以 上 的 油 气 _ 1 9%
验, 在海外市场 开 发出低成本和油气资
源。
4 通过 国际 域合作 , 、 加强 国际能源 定价议价 能力 。L 国作 为联合圈五大常任 } l 理事 国, 嗣际事务决策 中有着 天然的优 存 势 ,n 』强各目的能源协渊与合作 , J 增强国际 湾 ( 深水区) 、特立尼达 ( 天然气) 、阿塞 能源价格的稳定 , 应该作为 中同的一项 圈 拜疆 ( 环里海石 油) 、安哥拉 ( 深水区 )和 际任务 , 过各种平 台例如双边 战略友好 通 俄罗斯 ( NK P , T B )通过不断技术创新有 关系、中非论坛、上合组织等多层 次多领 效降低 了资本支 , 提高 了资本 回 率 。 域建 立和各同的长效 能源协调机制 , m 从 而 中国石油企业所拥有的海外油气 田 减弱欧美国家油气 资源 定价能 力。中 可 块 , 是开采难度大 ,二 一・ _是开发技术较欧 以建 立和欧佩克协调机 制 , 立定期 的吲 建 美石油 头有差距 , 三是规模小 , 在所有 的 际组 织能源磋 商机制 , 积极 _ 辛动的掌握一 方面部和 发达 国家有着天然的差距 。但我 定的话语仪 , 要到了油气价格高涨 , 再傲 f 对于这样 的差距 并不是尢能为 力 , 『 J 我们 动 的去 应 付 。
分布如表 2所示 。 我国消费者而言都是一种考验 , 所以追求产 从表 2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 出, 中东、 欧 量稳定、长期供应、价格合适的油气资源 亚 火 陆 、非 洲 和 美 洲地 区超 巨型 和 巨型 的 供应 已经成 为我国的基本 战略思考。如果 油气 田较 多, 中国 目前油气 资源消耗肇 在 日益增加 的情 况 F, 这种分布 也直 接决定 着 中国海外油气 资源 战略重心 。可 以预 见 的是 , 在这几个油气资源丰富的地 区 , 将会 见到 越来越 多 中国石 油企业 和 资本的 身 影。但这J 个地 区是欧美 日石油能源巨头 L 的大本营 , 们的石油公 司掌握 了很大部 他 分的油气储备 , 同时还在不断地 收购当地 国家石油 公司的油气储藏和公 司股 卡 义, 断抢 占着整个 世界的油气资源 , 甚至通过 政治霸权 的逐步涉 人 , 进而达 到垄断世界 能源的 目的。 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危机 , 没有采取很好的 海外能源战略, 我同在能源供 量和价格上 将会面临极大的风险。 2、国 内储产量 底 , 际市 场 占有率 国 低。根据 b p提供的数据 显示 , 中曰石油储 产 比是 9 9 天然气是 2 , ., 9 即在没有夫的国
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分析

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分析随着全球能源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我国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石油企业逐渐加大了海外投资的力度。
然而,海外投资面临着诸多风险,包括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本文将对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可能面临以下几类风险:政治风险:指由于东道国政治环境不稳定或政策变化等因素导致的投资风险。
经济风险:指由于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石油价格波动等因素导致的投资风险。
安全风险:指由于恐怖主义、盗窃、抢劫等因素导致的投资风险。
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风险始终是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点。
例如,中东地区的政治局势一直较为紧张,可能引发战争或区域性冲突,给我国石油企业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
一些新兴石油产区的政治风险也不容忽视,如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国的经济动荡和政治暴力事件。
为降低政治风险,我国石油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深入了解东道国的政治环境,国际政治动态,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通过与当地政府和民众建立良好关系,加强沟通与合作,以降低政治风险。
考虑购买相应的政治风险保险,以减轻战争、政治暴力等事件对投资造成的损失。
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石油需求大幅下降,石油价格暴跌,给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带来巨大损失。
为降低经济风险,我国石油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市场调研,及时掌握全球石油市场的动态信息,以便灵活调整投资策略。
拓展业务范围,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对石油产业的过度依赖。
强化企业合作,通过联合采购、联合开发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风险,如恐怖主义、盗窃、抢劫等。
这些风险不仅可能对员工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也可能对企业的资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为降低安全风险,我国石油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安保措施,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企业和员工的安全。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切实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保障海外业务健康发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切实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保障海外业务健康发展时间:2012-09-05??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993年,中国告别石油自给自足30年的历史,再度成为石油进口国。
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针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确立了国际化经营的发展战略。
近二十年来,面对激烈的国际油气竞争市场和复杂多变的海外环境,中国石油的海外业务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单一到综合、从投入到回收的跨越式发展,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能力显着增强。
一是海外大庆顺利建成,奠定了能源保障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截止2011年,中国石油建成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南美及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当量超过1亿吨、权益产量达5170万吨,相当于在海外建成一个大庆油田,成为海外油气业务发展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二是海外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近年来,中国石油在中东、中亚、美洲等地区获得数个大型、特大型油气开发项目,原油和成品油国际贸易收入突破1000亿美元。
在迅速拓展国际空间的同时,国际形象显着提升,海外业务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三是各专业齐头并进,一体化发展势头良好。
油气开发带动了工程技术服务、工程建设、装备制造和贸易等业务在海外的迅速增长。
截至目前,已有1138支工程技术服务队伍进入52个国家和地区作业,技术服务和物资装备出口业务年收入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形成了上、下游业务相互促进、国内外单位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是国际化经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培养了一支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具有两个及以上项目工作经验的人员占海外核心业务人员的%,每百万吨油气作业产量对应的中外方员工人数为448人,均高于国际油公司同期水平。
中国石油海外战略的成功,既得益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和能源外交的推动,也得益于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带动,同时更得益于公司对风险管理工作的常抓不懈和各项具体工作的充分落实。
中石油的海外投资模式

中哈长城钻井公 司 中亚石油技术服务公 司 中委奥里乳化油公 司 A d r a r 合资炼厂 乍得合资炼厂
安 第 斯 石 油 公 司 东 方 能 源 公 司
咸 海 财 团
1 9 9 9钲 1 9 9 9正 2 0 0 1 正 2 0 0 3 钜 2 0 0 7正
东道 国的政治经 济情况 和政 策倾斜这 三个 因素 。 总 结 中石 油 的 海外 投 资模 式 如 下 。
( 一 )与 资 源 国 的石 油公 司联合 有 相 当一 部 分 资源 国 的石 油公 司存 在 经 验不 足 、技术 落 后 、设 备 老化 的 问题 ( 如 非 洲 的石 油 生
苏丹 、阿尔及利亚 、毛里塔尼亚 、突尼斯 、利 比亚 、乍 得 、尼 日尔 俄罗斯 、阿塞拜疆 加拿大 、墨西 哥 、委内瑞拉 、秘鲁 、厄瓜多尔
表 2 中石 油 海 外 合 资 公 司 名 成 立 时 间
而且 ,在 很 多 时 候 与 跨 国石 油 巨头 组 成 联合 作 业
体争取油 田的服务合 同成功率更高 。 2 0 1 0 年1 月2 7日, 中石油 、道 达 尔 等 组 成 的 联合作 业体 ,与伊 拉克方 面签署 了为期 2 0 年的 《 哈发亚油 田开发生产服务合 同》 。中石油将担任 主 要 作 业 者 ,将 该 油 田产量 提 高 到 5 3 . 5 万 桶/ 天。
1。
从 国际石油公 司对外 直接投 资的实践 来看 , ( 二 ) 中石 油海 外 合 资 和 收购 跨 国 石 油 投 资 的 模 式 主 要 有跨 国并 购方 式 、绿 地 投 资 方式 。具 体 选 择 哪种 方 式 进 行 投 资 ,关 键 取 决 于 投 资 主 体 的外 汇 资 金 丰 裕 程 度 、企 业 优 势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石油的海外油气资源战略2014-08-07石油观察文|穆龙新等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一、全球油气资源潜力及发展趋势1、全球油气资源潜力根据多家评估机构(如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等)的系统评价,全球油气资源依然丰富,且随着石油地质理论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总量还会增加。
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的预测,截至2010年底,全球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5010×108t,已累计采出1407×108t,剩余探明可采资源量2219×108t,待发现可采资源量仍有1384×108t,分别占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的28.1%、44.3%和27.6%;全球常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456 X 1012m3,已累计采出76×1012m3,剩余探明可采资源量196 X 1012m3,待发现可采资源量184 x 1012m3,分别占16.7%、43.0%和43.3%。
待发现常规油气可采资源量在海、陆上的分布比例基本相当。
常规剩余油气(尤其是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主要分布于传统的几个油气产区,以中东和俄罗斯为主。
而全球待发现常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深海、超深海、北极海域和陆上难进入的沙漠、高寒等地区,尤其是巴西近海、墨西哥湾、澳大利亚西北陆架和西非海域。
全球海域待发现油气资源占常规油气待发现资源量的60%以上。
近年全球大油气田的发现多集中于海域。
如2010年全球新增油气探明储量约59%来自深水海域。
2011年全球发现新油气田537个,其中海上143个,陆上394个,虽然陆上发现的油气田数量大于海上,但海上油气可采储量增长39.6×108t油当量,是陆上新发现储量的3.2倍,说明海域是全球大型常规油气田发现的主要潜力区。
全球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正处于早期快速发展阶段。
据统计,2000年以来天然气年产量和可采储量增速分别为2.84%和3.05%,均高于同期石油产量和可采储量增长速度。
2011年天然气产量达到3.28×1012m3,同比增长3.1%,天然气储采比约为60,采出程度仅为15.2%。
而全球常规待发现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和中东地区,其待发现资源量分别为49×1012m3和32×1012m3,分别占全球常规天然气待发现资源量的26.6%和17.4%。
近年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方兴未艾,增长势头强劲,在油气资源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总量巨大,其可采资源量与常规油气可采资源量相当,其中非常规油资源4578×108t,非常规气资源922×1012m3。
非常规油主要分布于委内瑞拉(稠油和超稠油)、加拿大(油砂)和俄罗斯(油砂),非常规气主要分布于美国(页岩气)、加拿大(煤层气)和澳大利亚(煤层气)。
2000年以来,借助新技术的推动,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增长迅猛,如美国页岩气产量从1980年的18.2×108m3上升至2011年的1720×108m3,占天然气总产量的比例从不足1%上升为26.4%,预计到2030年该比例将达到50%以上。
由于页岩气的开采,美国在2010年已取代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天然气生产国。
全球油气资源分布不均,常规油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和俄罗斯地区,形成了以中东——俄罗斯为核心的石油供应格局,并主宰了以往全球油气供应的主体市场。
非常规油气主要集中在北美和南美,随着近年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迅猛增长,使北美和南美逐步成为世界石油供应格局的另一个核心。
2、全球油气工业上游发展趋势基于以上对全球油气资源潜力及分布特征的分析,认为未来全球油气工业上游的发展具有以下趋势:(1)传统油气领域(包括陆上和浅海)勘探新发现储量增长日趋减缓,剩余探明储量动用难度越来越大,储量增长主要靠老油区精细挖潜;而难进入的深水、超深水和高寒地区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活动将日趋活跃,成为未来常规油气资源的主要储量增长区。
(2)非常规油气将迎来高速发展,在油气资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开采技术水平的提高,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油页岩、稠油/超稠油和油砂将在未来油气资源利用中扮演重要角色。
(3)常规油气资源更多的被资源国国有公司所占有,国际石油公司获取难度越来越大;但随着深水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国际石油公司将在新的油气资源领域占据先机,形成新的油气资源分布格局。
(4)传统的以中东一俄罗斯为核心的全球油气供应格局将逐步转为以中东一俄罗斯和美洲为核心的新格局。
二、中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资源类型及分布中国石油公司自1993年走出国门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海外油气资产分布于全球五大油气合作区,包括47个国家99个盆地116个项目,总面积约为130×104km2(图1)。
截至2012年底,中国石油公司共拥有剩余可采储量109×108t油当量,作业产量达1.81×108t油当量,权益产量达0.85×108t油当量。
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外油气生产获历史性突破,作业当量首次突破1×108t,权益当量超过0.5×108t,高质量、高水平建成了“海外大庆”。
经过18年发展,中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业务走出了一条已知油田并购开发与自主勘探相结合的道路,超过2/3的海外油气产量靠购买已有油田开发获得,低于1/3的海外油气产量来自于自主勘探开发。
图1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海外五大合作区1、海外油气资源类型中国石油公司海外油气资源类型以常规油气资源为主,且油远大于气,近几年非常规油气逐渐得到重视,增长迅速,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中国石油公司拥有的海外常规和非常规剩余可采储量共计约109×108t油当量,其中石油87×108t,天然气2.4×1012m3。
在总剩余可采储量中,陆上占67%,海域占33%。
陆上油气资源重点分布于中东、中亚和非洲等地区;海上油气资源多分布于西非、澳大利亚和巴西等海域,且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非常规油气剩余可采储量为11×108t 油当量,占总储量的10%,主要分布在委内瑞拉、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以重油、油砂和煤层气为主,也开始涉足页岩气领域(图1)。
中国石油公司拥有的海外油气资源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油)三大油公司为主,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占海外总储量的44.1%、35.3%和18.2%,其他公司仅占2.4%。
其中,中国石油以陆上常规资源为主,常规和非常规储量分别占其总储量的95.7%和4.3%;中国石化以海上为主,海上储量占其总储量的72.8%;中国海油海陆兼顾,陆上储量占其总储量的59.3%,海上占储量40.7%。
总体上,中国石油海外油气资产规模最大,但资产类型不均;中国石化资产规模其次,以海域为主,海陆权益资产较为均衡;中国海油虽然规模较小,但海陆并重,非常规所占比例也在逐步攀升。
2、海外油气资源分布特点中国石油公司在海外已经形成了五大油气合作区,各区油气资源类型各具特色。
中亚地区为油气并举,油占62.7%,气占37.3%,油气比例总体较为均衡;中东地区以大油田开发为主,油占96.2%,如鲁迈拉、哈法亚等大型油气田项目;非洲地区以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为主,且海陆兼顾,陆上占56%,海上占44%,海陆基本平衡;美洲地区以非常规油气为主,上升势头较快,所占比重已达13.7%;亚太地区以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天然气占89.4%。
尽管海外项目分布广泛,但多分布于高风险国家。
在总共116个项目中,有70个项目(占总项目数的60.3%)分布于如伊拉克、苏丹等高风险或极高风险国家,分别占总储量、总产量的56.4%和74.8%;有18个项目分布于中等风险国家,分别占总储量、总产量的28.1%和3.9%;而只有28个项目分布于低风险国家,且也仅占总储量和总产量的15.5%和21.3%。
虽然项目多、分布广,但油气主产区相对集中。
以中国石油为例,油气主产区仅分布于少数几个重点项目,如哈萨克斯坦和南北苏丹项目石油作业产量占中国石油总产量57%,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项目天然气产量占其总产量的60%以上。
三、国际大石油公司全球油气资源战略随着全球油气资源格局的变化,国际大石油公司纷纷调整战略部署,以资源战略为重,抢占先机,以便在未来油气资源格局中占有更多资源,引领未来。
1、突出上游业务,强化资源占有。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民族主义和国有化浪潮的日益加剧,油气资源国不断加大对本国油气资源的控制力度,国际石油公司对油气资源的占有比重越来越小,在全球油气工业中的作用日渐削弱。
为了争夺适当的生存空间,近年来,国际大石油公司纷纷调整战略部署,削减下游,加强上游,力图在本已激烈的资源竞争中占有一定份额。
2007—2011年,国际大石油公司逐年增加上游业务资本支出,特别是2011年增加幅度明显提高(图2)。
以埃克森美孚公司为例,该公司2007年全年资本支出208.53×108美元,其中,上游资本支出达157.24×108美元,占资本支出的75.4%;此后全年资本支出、上游资本支出及其所占比例均逐年增加,至2011年全年资本支出367.66×108美元,上游资本支出330.91×108美元,所占比例达90%(图3)。
储量替换率是反映油公司储量接替能力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自1995年以来,通过扩大上游投资规模和强化资源占有率,国际大石油公司储量替换率均大于100%。
如埃克森美孚公司,自1994年以来已连续18年储量替换率保持在100%以上(图4),截至2011年底,其探明储量达35×108t油当量,按目前开采速度可以连续开采15年。
图2 2007—2011年国际石油公司资本支出对比图3 2007--2011年埃克森美孚公司资本支出对比图4 2005--2011年国际油公司储量替换率2、注重新领域,谋求新发展,优化资源结构,抢占未来先机。
随着获取常规油气领域资源难度的不断加大,国际石油公司近年来纷纷将重点转向了海上和非常规资源领域,同时不断剥离下游业务和非核心资产,并收购在海上或非常规领域拥有优质资源或专有技术的独立公司,以加强在上游业务新领域中的竞争和领先力度。
如英国石油公司(BP)尽管受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的影响,但并未挫败其加强获取海上油气资源的信心,2012年在获得巴西Barreirinhas盆地和Ceara盆地4个深水区块40%的股份之后,又获得了纳米比亚Luderitz盆地4个深水区块30%的股份,并参与这些区块的勘探作业,以强化其在海上领域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