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及对我国有色金属战略储备建设的启示
对我国稀有金属战略分析与对策建议

ChinaMetalBulletin对我国稀有金属战略分析与对策建议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一、稀有金属的战略意义稀有金属是指在地壳中含量极少,分布较散、提炼较难、用途重要的金属。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都重视资源战略。
对用于发展高新技术及国防军工材料的合金元素统称为战略合金元素。
他们是指:铬Cr、镍Ni、钼Mo、钒V、钨W、钴Co、钽Ta、铌Nb、钛Ti及铈Ce-镧La等。
稀有金属(战略合金元素)以其独特的性能和作用,是原子能、航空航天、半导体、电子技术、特种钢材、超级合金以及导弹火箭、军火工业等众多关乎国计民生和国防安全方面所必需的金属材料。
为此,对稀有金属特殊的战略需要迫使世界各国将稀有金属作为及其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大量储备。
二、发达国家稀有金属战略储备情况长期以来,世界大部分发达国家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和国内经济安全,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避免国内经济遭受国际市场大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制定了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并使之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战略等有机结合。
1.美国美国是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国,消费大国和贸易大国,其石油和很多金属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0%,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已简历起面向全球多层次、多渠道的资源供应保障体系。
美国战略物资储备由联邦总务署管理,其储备方式分为国家商业储备和国防储备两种,并制定了“国防工业储备法”,“重要战略材料储备法”和“战略物资储备条例”。
早在1939年美国就开始实行物资储备,到1985年储备的战略资源就达到63类共93种,包括稀有金属、石油、橡胶、铜、铝等。
“9.11事件”后美国担心能源和其它战略物资的中断会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更加重视战略物资储备。
随着美国资源形势变化,还在不断增加资源储备品种和数量。
历史证明,美国的资源政策是先用别国的资源,尽力保存自己的资源。
以石油为例,美国公司在本土发现和开采出高产油井,封闭后可到能源部领取补偿费用。
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与利用

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与利用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其战略储备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矿产资源的重要性、战略储备的目的与意义以及战略利用的方法与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矿产资源的重要性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对于保障国家独立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与利用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
二、战略储备的目的与意义1.保障国家安全: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可以为国家在战时或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确保国家的独立安全和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
2.促进经济发展:矿产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战略储备可以有效掌握矿产资源的供给,保障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稳定国内市场:通过战略储备可以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保障国内市场的稳定,避免短期市场波动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响。
三、战略利用的方法与途径1.制定科学规划:国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与利用规划,通过科学规划来引导和规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加大技术投入:通过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研究的投入,提升科技水平,改善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与环境友好性。
3.推动绿色矿业发展:积极推进绿色矿业发展,采取环保技术与措施,合理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4.加强国际合作:在战略储备与利用方面,国家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享资源开发经验、技术和市场信息,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与利用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国家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等手段,才能实现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和利用,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国外矿产储量管理主要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矿产储量管理主要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王峰;王澍【摘要】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如何定位,是将其作为政府矿产资源管理的基础地位,还是核心地位,无论政府和学界都存在着较多的争议.本文通过对比我国和国外的储量管理内容,对国外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进行梳理,总结了其管理特点,国外在储量管理的实质内容,政府管理工作的重点上,都对我国有着重要的启示,提出了我国储量管理的发展建议.%How to orientate the role of mineral reserves management has disputes in our government. It is considered to be basic role or to be cole role in our mineral resource administration. In order to orientating its role,we need to understand its essential containt,and the emphases of our government mineral resources administration. The thesis combs out the containt of foreign mineral reserves management, and provides some advices to our mineral reserves management.【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2(021)010【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矿产资源;储量;管理【作者】王峰;王澍【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北京100035;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北京100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07.1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有益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矿产资源成为各国争夺的重要资源。
许多国家以发展矿产资源为重点,制定出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矿产资源的发掘和开发。
而海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成为了一些国家的重要战略,因为它们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更低的开发成本。
本文将以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从矿产资源的特点、海外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开发利用技术、环境保护等方面对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深入研究。
二、矿产资源的特点矿产资源是地球上自然形成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矿产物和矿石等资源的总称。
其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 稀缺性矿产资源具有稀缺性,整个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总量是有限的。
因此,矿产资源一直是各国争夺的重点资源。
而海外的矿产资源,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因其资源开发程度不高、发现矿产资源的概率较大等,成为了各国争夺的焦点。
2. 价值性矿产资源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价值与其稀缺性有很大关系。
一般而言,稀缺的矿产资源价值较高。
而海外的一些矿产资源,因其资源开发程度不高、开采难度较大等原因,其价值有时甚至高于国内同类资源。
3. 分散性矿产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分布在整个地球的各个区域或地方。
因此,各国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的条件存在差异。
而海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需要考虑区域、国家间的差异性。
三、海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海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国内外均有相应的研究和实践,其现状和存在问题如下:1. 现状目前,国际上颇具实力的矿业公司,如美国的新蒙特矿业公司、加拿大的贝尔矿业公司、澳大利亚的里奇蒙矿业公司等,都在海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生产领域拥有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并在不断地寻找新的海外开发机会。
而我国的一些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海外矿产资源的开发机会,如中国铝业公司、中色集团等。
2. 存在问题海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
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海外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另一方面也对企业形象和口碑产生了负面影响。
国外矿产资源管理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矿产资源管理对中国的启示1. 引言1.1 矿产资源的重要性矿产资源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包括金、银、铜、铁、煤矿等各种矿产都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国家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
矿产资源的开发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矿产资源的利用还可以提升国家的自给自足能力,减少对进口资源的依赖,提高国家安全性。
矿产资源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通过矿产资源税收,国家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用于国家建设和社会福利。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
合理的矿产资源管理至关重要,需要综合考虑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稳定等因素,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国外的一些矿产资源管理经验可以为中国提供借鉴和启示,帮助中国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2 国外矿产资源管理的现状国外矿产资源管理的现状十分复杂和多样化。
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挪威等,矿产资源管理相对规范,政府拥有强大的监管机构和法规体系,能够有效监督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这些国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通过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标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社区利益,确保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也存在一些国家矿产资源管理不善的情况。
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存在资源开采随意、环境破坏严重、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政府监管不力,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导致资源开采利益被少数人垄断,而大多数人无法分享资源开发带来的利益。
国外矿产资源管理的现状既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也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透过学习国外矿产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中国矿产资源管理提供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国外矿产资源管理的经验教训1. 环境保护意识:许多国外矿产资源管理者已经意识到矿产资源开发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
《矿产资源与国 家安全》矿产安全与国 家未来

《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矿产安全与国家未来《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矿产安全与国家未来》在当今世界,矿产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对于国家安全和未来的影响日益凸显。
从日常生活中的电子产品到工业生产中的大型机械,从能源供应到国防建设,几乎每一个领域都离不开矿产资源的支撑。
矿产资源的种类繁多,包括能源矿产如石油、煤炭、天然气,金属矿产如铁、铜、铝,非金属矿产如磷矿、钾盐、石英砂等。
这些资源分布在世界各地,其储量和开采条件各不相同。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一种巨大的优势,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以保障国家的安全和未来发展。
首先,矿产资源在能源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石油和煤炭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对于国家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能源的稳定供应是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一旦出现能源短缺,将会导致工厂停产、交通瘫痪、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例如,在国际油价波动剧烈的时期,如果一个国家过度依赖进口石油,那么其经济很容易受到冲击。
因此,保障国内能源矿产的开发和供应,同时积极寻求多元化的能源结构,如发展可再生能源,对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金属矿产在现代工业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钢铁是建筑、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基础材料,而铜、铝等有色金属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等高科技领域。
一个国家如果缺乏这些金属矿产,其工业体系将难以完善,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此外,在国防建设中,金属矿产同样起着关键作用。
制造先进的武器装备需要高质量的金属材料,如高强度的钢铁用于制造坦克、军舰,稀有金属用于制造导弹、卫星等。
因此,保障金属矿产的供应对于国家的工业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非金属矿产虽然不像能源和金属矿产那样引人注目,但它们在农业、化工、建筑等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磷矿是生产化肥的重要原料,钾盐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石英砂则是玻璃、陶瓷等建材的主要成分。
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开发的“十二可”策略

海外矿产资源投资开发的“十二可”策略在“走出去”战略和资源战略的号召下,我国矿产企业纷纷赴海外上市、收购矿权、实施并购。
但高达80%以上的投资失败率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尴尬现实。
横看世界、纵观历史,资本在全球的扩张往往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正在崛起的象征。
曾几何时,“资本”这艘大船载着英国人来到亚洲,载着法国人去到非洲,载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登陆南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21世纪,殖民和掠夺这种非正义的资本扩张模式早已被正义和良知所唾弃,取而代之的是在平等、公正、法治框架下建立起来的资本扩张新秩序,在新秩序的主导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正在努力谋求各自的“资本地位”。
而在新一轮的全球资本竞争中,“中国资本”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和使命走出国门、迈向全球。
矿产资源作为一个国家的“工业血脉”之所在,自工业革命之初便成为各国资本争相竞夺的主要战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在“走出去”战略和资源战略的号召下,我国矿产企业纷纷赴海外上市、收购矿权、实施并购。
尽管我们争先恐后、乐此不疲地将大把的真金白银投向海外的矿产资源市场,尽管企业的投资决策建立在大量科学系统的可研基础上,尽管每一项的投资看上去都十分的合理、可行,但高达80%以上的投资失败率却是我们无法回避且令我们汗颜又尴尬的现实。
笔者本人自以为浸淫外经行业多年,阅遍业内同仁之成败,亲自主导实践过成功的海外矿产资源投资项目案例,经反思、沉思、慎思,总结出海外矿产资源投资的“十二可”策略,现整理成文,且当抛砖引玉,仅供参考。
一、可以的市场对市场的判断考验着投资者的格局和视野。
从资本输出地的角度来看,投资目的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和政治格局,行业的准入门槛和相关法规,外汇及劳工等相关政策,乃至于宗教、商业习俗等人文生态,都决定了目的国的投资环境是否适合外国资本的进入。
而从资本输出的行业的角度看,矿产品价格“触底反弹”的例子屡见不鲜,投资者的机会往往出现在矿产品价格的低位运行期,基于对市场运行趋势的科学系统分析,回报也许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企业对于投资的回报不应该执拗于当期利润,而应将利润锁定在预期,大胆“抄底”低位冷门市场,将投资的成本和风险降至最低。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矿产的界定及几点思考

+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矿产的界定及几点思考杜轶伦1,2,,胡永达1,2,雷晓力1,2,张福良1,2,王慧1,2(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北京 100120;)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传统产业,更强调节能环保、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在我国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更加强化的今天,越来越说道到国家的重视。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要的矿产,一直没有定论。
本文通过对各国研究报告和国内规划、研究报告等资料的梳理,通过统计在相关资料共同出现的频次,结合相应分析,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了主要涉及的矿产,且根据重要性进行了相关分类。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矿产;政府规划;相关分类Definition and advice for the strategic mineral resources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DU Yi-lun1,2, HU Yong-da1,2 , LEI Xiao-li1,2, FANG Yi-ping1,2,ZHANG Fu-liang1,2 ,WAGN Hui1,2(1.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Beijing 100037, China; 2. National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Technical Guidance Center in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Beijing 100120, China;)Abstract: Compare with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have emphasized energy conserva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resources recycling. These properties mak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modern times, as excess capacity,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restriction. With “Twenty-Fiv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planning was published, the status of the industries is higher than ever before. However, .The range of the related strategic mineral resources has not been clearly defined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does statics of materials both at home and aboard. Finally, the paper defines the range of these resources and classify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resources based the frequency of mineral resources showed in the materials.Key words: strategic emerging mineral, government planning, category我国的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更加强化,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不断加大,如果没有发展后劲,则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及对我国有色金属战略储备建设的启示
我国作为世界有色金属的生产与出口大国,产量常年位居世界首位,锑、钨、钼、锡、铋等出口份额在全球市场占据优势地位;我国作为世界有色金属的消费与进口大国,铜、镍、铝、铅等在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市场份额;有色金属作为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与战略资源,其产量及储备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我国应把建设有色金属战略储备作为重要发展战略,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重大战略利益,降低资源供给的市场风险等。
2006年,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启动铁、铜、铝、锰、铬、钾盐等非能源短缺性矿产和稀土、钨等优势矿产的矿产品战略储备。
这标志着我国已将建立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提上日程。
但是由于我国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矿产资源战略储备问题,对有色金属战略储备问题的研究较少,本文希望通过介绍国外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运营机制及相应保障制度等,为我国建设有色金属战略储备提供参考建议。
战略储备的建立及运营机制
国外在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建立及运营机制方面,主要包括确立储备主体、储备品种、储备形式、储备规模以及储备的购入与动用制度的建设。
(1)储备主体
目前,国外矿产资源储备主体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单一主体,以美国为代表,储备完全由政府出资购买、管理和实施;另一种是政府和民间共同储备,以日本为代表,政府与协会、企业合作共同实施资源储备。
一般来说,从国家安全角度出发建立的战略储备,不具有盈利性,而且所需的资金量庞大,完全由政府储备的成本及维护费用较高。
因此应把民间储备作为国家储备的重要补充,积极鼓励相关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企业进行必要的储备。
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条件下,相关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储存矿产品等原料的意识不断提高,也为民间储备奠定了
基础。
因此,我国有色金属战略储备宜以国家战略储备为主,国家储备与民间储备相结合的方式。
(2)储备品种
目前,各国所储备的矿产种类不同,但是大多数国家将资源相对稀缺的有色金属品种,如钨、铬、钴、锰、铅、锌等作为储备的品种,同时,各国所储备的矿产品的种类随国际政治、经济、市场、技术的变化等而随时调整。
从储备的品种上看,我国在目前阶段应重点储备以下品种:在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
展所必需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品种;涉及国家安全的矿产资源品种;进口依存度高的品种;可影响国际市场、储量具有明显优势、而价格偏离价值的有色金属品种。
同时,由于矿产地质储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勘探技术的进步而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提高,因此储备品种要把握动态性原则,考虑资源储量的动态变化特征与资源利用主体的自我调整能力。
(3)储备形式
目前,国际上的矿产资源储备主要有4种形式:一是赋存位置、品位、开采条件等矿
产资源探明储量的储备;二是形成生产能力后的矿山产能储备;三是可直接进入社会流通、生产领域的矿产品储备;四是矿产品加工产品的储备。
相比较而言,第一种形式储备成本低、储备安全,但是动用起来周期长,对短期的供应中断和价格变化的反应能力弱;后面3种
形式储备成本较高,运营管理较为复杂,但其优点是可以快速投放市场,保证及时供应。
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的战略储备形式宜结合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特点和地理分布特色,采取矿产地储备和矿产品以及加工品储备灵活结合的方式。
比如,西部地区以只探不采的探明矿产地储备为主,东部地区则以矿山产能储备和产品储备为主,在矿区的深部及外围重点建设形成生产能力后的矿山产能储备,同时,结合企业储备力量,储备可直接进入社会流通、生产领域的矿产品和加工产品。
(4)储备规模
目前,国际上矿产资源的储备规模一般是以进口量或储备量能保障消费的天数来表示,各国储备规模不同,一般为几个月到一年,美国的储备规模是发生大规模常规战争时可供头3个月需要的物资。
一般来说,各国在确定具体储备规模时主要考虑储备量是否能达到储备目的,同时储备规模不会给国民经济带来过重的负担。
因此,我国在确定储备规模时,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年消耗量、未来发展的需求量、进口依赖度、科技进步影响因素等,并根据储备成本、风险概率、储备效益以及国力可承受程度,寻求使储备成本与目标相结合的最佳储备规模,考虑对外依赖程度、国际供求形势等因素,同时为满足不同时期的目标,动态调整储备规模。
(5)储备购入、轮换与动用
国外矿产资源战略储备的购入和动用一般由法律来规定。
如美国,在储备量低于目标量时购进物资,需要提交国会通过或总统批准,日本则确立储备审议会制度,来决定重大的矿产资源储备。
美国规定储备量超过储备目标,不抛售会造成损失,或者总统从国防上认为需要抛售时,经国会批准可以抛售,且动用储备要符合竞争性销售原则。
我国宜尽快建立矿产资源储备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应的购入、轮换与动用程序,确保储备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
同时,储备购入、轮换与动用首先要考虑国家经济安全,同时应充分考虑市场条件,形成高效灵活、调控有力的运作机制。
战略储备的保障制度
(1)矿产资源储备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发达国家制定矿产资源储备法律的时间普遍较早,如美国在1946年制定了《战略物资储备法》,韩国在1967年制定了《调达基金法》,日本在1980年制定了《石油公团法》和《石油储备法》。
各国的法律主要是规定储备的主体、规定其职能和职责,储备资源的购入、动用、变更,储备基地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等。
根据实际情况,我国应尽快制定与有色金属战略储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相关法律法规应涵盖有色金属战略储备体系的总体框架,各储备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储备品种、形式以及规模,储备的购入、轮换以及动用完整程序和主要运作方式,储备管理机构和资金筹备等内容。
(2)矿产资源储备的资金保障
矿产资源的资金保障主要是由政府出资购买和储备,以美国为代表,主要通过永久不定期拨款对储备进行购买、出售以及替换储备库中矿产。
而在政府和民间共同储备的国家,政府通过政策扶持相关企业进行储备,所需资金一般由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解决。
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储备的主体是国家,储备资金的筹措方式也应该采取以政府拨款为主的多渠道筹集方式,同时建议建立国家专项储备基金,用于开展矿产战略储备的交易活动,以充分发挥战略储备调节价格、保障供应的作用。
(3)矿产资源储备的管理体制
各国的矿产资源储备一般均有专门机构负责管理,如美国为国防部,日本是金属矿业事业团,英国为贸易与工业部,瑞士为经济部,瑞典为国防部经济保卫局,法国为国家矿产储备管理委员会等。
我国应由相关政府部门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有色金属战略储备进行管理。
为了保证储备的合理性和相对稳定,国家应通过5年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形式,明确国家有色金属储备规模的总目标,并根据具体目标,调整储备品种以及储备规模。
综上所述,我国应借鉴目前已建立相对完善的矿产资源储备国家的经验,将有色金属储备制度作为国家总体矿产政策的一部分,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有色金属的战略储备,通过立法,确立储备系统工程的组织、运作流程,规范储备的管理,以实现我国有色金属战略储备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