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技术长途骑行的一些小经验

合集下载

跨省骑车需要注意什么

跨省骑车需要注意什么

跨省骑车需要注意什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行方式出行。

而对于那些跨省骑车的人来说,要想确保旅途顺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天气预报在进行跨省骑车前,务必要关注天气预报。

首先要查看该地的气温、降雨、风力等情况,以及天气是否会突然转变。

另外,对于一些山区等高海拔地区,还需要留意是否有雪、冰等天气现象。

二、装备必备跨省骑车需要带哪些装备呢?首先一定要带好自行车修理工具及备胎,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还要带上充足的衣物,保暖衣物、雨衣等,防止在天气变化中受凉、被淋湿,同时也要注意防晒。

此外,骑行时也需要使用一些辅助装备,比如水壶、手套、头盔、骑行裤等。

三、行程规划行程规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事先了解路况以及附近是否有休息点以便休息和补充能量。

其次,要确定好每日行程和住宿地点,以便计划好路线和时间。

同时也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问题,选择住宿地点时尽量选择有保障的宾馆或酒店,保护好个人财物。

四、身体状况在选择跨省骑车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自身的身体状况。

尽管骑车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但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路线,骑行的距离和周期等。

在骑行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每天定时休息、补充能量和水分,保持良好的状态。

五、交通规则在跨省骑车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

首先要穿好头盔,并在骑车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其次,也要按照交通规则行驶,不随意横穿马路或违反交通安全规定。

此外,还需要提高警惕,注意行车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总之,跨省骑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

但需要注意的事项也很多,只有在做好充分准备和提高警惕的同时,才能确保旅途顺利。

自行车长途骑行(川藏线)知识3—必须知道的完整的骑行姿势

自行车长途骑行(川藏线)知识3—必须知道的完整的骑行姿势

必须知道的完整的骑行姿势1,坐垫角度:首先先调整最简单的坐垫角度。

坐垫的角度大致上要保持水平,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坐垫的垫面大多是弧面,用目视可能不太准确,所以可以先拿一把长尺放在坐垫上,再用眼睛目测抓水平,这样就容易多了。

不过坐垫得角度绝不是死板板的。

比如说,有些人骑完车后常常会抱怨胯下痛,这或许是坐垫前端的压力过大所致,这是可以将坐垫的鼻端稍稍向下调整一点,这样做可以减轻对胯下部位的压力,特别是在上坡的时候。

相反地,有些人不是很长骑上坡,反而喜爱冲下破的乐趣,而冲下坡时因为要控制重心的关系,骑乘者常常会在坐垫与坐垫后方移来移去的,这时最好将坐垫鼻端稍微往上仰个几度,同时将坐管高度放低,这样做有助于下坡时身体在坐垫上的灵活度2,坐垫高度:坐垫的高度是单车设定中最重要的一环,尤其与膝盖伤害与踏踩出力息息相关。

坐垫太高的话膝盖容易受伤,而且重心太高也容易产生意外;太低的话脚踏踩不出力量,长期用不正确的姿势踩踏也会对膝盖与腿部产生不好的影响。

唯有正确的坐垫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踩踏效率、并拥有最正确健康又不伤害身体的踩踏姿势,而且不但不会萝卜腿,而且还能修饰腿型喔!膝关节是单车运动时使用最频繁的身体部位,但也是最脆弱、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当我们的腿每踩踏一圈,膝关节就会活动一次,这样频繁的动作,如果施力的方法、方向或位置不正确的话,很容易就会让膝关节受伤、甚至一辈子都不能骑车(很多膝关节的伤害是很难康复会来的),所以一定要小心才行!设定坐垫高度常常听一些专家说什么要(胯下长*0.885)如何如何量测的?其实你不打算当一个选手的话,真的不需要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搞得那样复杂。

初学者只要先将“脚跟”放在踏板上,然后踩几下,慢慢地调整坐垫高度,等到踏到最低点时膝盖正好打直,这时候的坐垫高度就已经八九不离十了!依照这样的标准坐垫高度,再将“脚掌”放回原来的标准踩踏位置,如此一来,膝盖在踩踏的最低点时自然就会有一点点弯曲,这样的伸展姿势既可以兼顾踩踏事的出力,也不会让膝关节再踩踏时受伤。

自行车骑行基本技巧

自行车骑行基本技巧

骑车的方法健康是可以“踩”出来的!对于苦无运动休闲机会的现代人来说,骑自行车是一项非常好的健身运动。

然而不要光只是用力地骑,还要注意正确的骑乘姿势,才不会造成运动伤害。

以下是一些骑乘观念供车友参考。

我很清楚唠叨的嘱咐“不要做什么”是没有用的,与其把话题放在“你不该”上头,还不如告诉各位如何会好一点不论你骑的是何型车种(从路跑车到技巧车),你会发现这里面还有不少你可以加强技巧的空间。

一、在车队行进中勿作出突如其来的举动,一定要保持稳定的骑乘动作。

自行车车队行进中没有什么比出现一个毛毛躁躁的车手还会扰乱整体车行进度的了。

有些人会作出突如其来的举动,使整个车队中的成员的安全受威胁。

不管任何情况都应该保持动作流畅及预先掌握路况的骑乘原则,车队行进是一种相当需要互信的运动。

二、在车队中不要放开双手骑车,一定要保持将手掌置于刹车握把、下弯车手柄或接近竖管的车把顶端在车行之中。

之所以万万不可把手置于休息把上骑车,有好几项理由:首先,你会被其他车手责骂,虽然这已是老掉牙的问题,但犯这些毛病的人仍是大有人在。

第二,放双手意味着你主要是用手肘来控制车行动作,其操控性远不如将双手置于握把上——着并非是让你在集团中受欢迎的方法。

最后一点,若遇上紧急事件,由于你的双手离刹车握把过远,你还得骤然坐起来找寻它们的位置。

当然了!在车队行进中,我们是不会想到要减速的,但如果真有需要时,你就得手忙脚乱地找刹车了。

三、不要在爬坡时变换至最高档齿位,一定要选择可以让你顺利通过坡段的适当档位。

在穿越艰苦路段的时候,常有人会因受不了而变换至大齿位。

虽说,如果维持冲力,在你碰上石头或树根时可较顺利跨过;但反之,若你的速度不够快,就可能会“原地踏步”了,如果你的体力够强且技术也足以应付上坡路况的话,当然很好,但是一旦你的齿位换过了头,那就会一下子就停在半路上了。

所以在爬最陡的上坡时,最好将齿位再低一些为宜,在遇到石块或地上突出冒出的突出物时,便可游刃有余的撑过障碍,而不至于拖着沉重的脚步过不去。

自行车骑行技巧提升操控,享受流畅骑行

自行车骑行技巧提升操控,享受流畅骑行

提升自行车骑行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操控自行车,享受流畅的骑行。

以下是一些提高骑行技巧的方法:1. 姿势与平衡: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非常重要。

保持上身放松、头部抬起、注视前方,同时保持躯干稳定并使重心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上。

这样可以提高平衡性,减少摇晃,并为你的身体提供更好的操控能力。

2. 转弯技巧:学会正确的转弯技巧可以让你更加流畅地穿过弯道。

在转弯前,用内侧手臂轻轻向下压低身体,将重心移至外侧脚踏板。

紧贴弯道,通过身体和脚踏板的配合来完成转弯动作,保持速度和稳定。

3. 刹车掌握:熟练掌握刹车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操控自行车的速度。

在刹车时,均匀地拉起刹车手柄,避免过度使用前刹车而导致前轮打滑。

同时,在刹车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急剧减速引起摇晃或失控。

4. 踩踏技巧:合理的踩踏节奏和力量输出可以提高骑行效率。

在上坡时,使用适当的档位和踩踏频率来保持稳定的速度。

而在下坡时,利用踩踏来控制速度,并避免过度加速。

5. 指挥手势:学习一些常用的手势可以有效地与其他车辆和骑行者进行沟通,提高安全性和流畅性。

例如,向左转弯时伸出左手臂,向右转弯时伸出右手臂,表示停车则举起手掌等。

这些手势可以帮助你与周围的交通环境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6. 提前预判:骑行时,要学会提前预判路况和交通状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和调整。

观察前方的路况、车辆和行人,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合理规划自己的行驶线路,确保安全和流畅的骑行。

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你可以逐渐提高自行车骑行技巧,更加熟练地操控自行车,并享受到流畅和愉悦的骑行体验。

记得在骑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安全意识,并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山地车长途骑行技巧

山地车长途骑行技巧

⼭地车长途骑⾏技巧⼭地车长途骑⾏技巧 长途骑⾏,⼀般指⾥程不少于1000公⾥,或时长不少于⼀星期的骑车旅⾏。

在进⾏长途骑⾏之前,应该作好充分的准备。

那么,⼭地车长途骑⾏技巧有哪些?下⾯跟⼩编⼀起来了解⼀下吧! ⼭地车长途骑⾏技巧 1、正确的骑⾏姿势 上体前倾,头部稍倾斜前伸,⽬视前⽅,两臂⾃然弯曲,双⼿轻⽽有⼒地握住车把,腰部⼸屈,双脚做垂直的园周蹬踏动作,避免两腿左右摇摆,将体重⽐较均匀的分配在臀部、两脚和双⼿上。

2、养成良好的蹬踏习惯 很多⼈习惯⽤脚⼼接触踏板,在长途骑⾏的过程中,这是⼀种很不好的习惯。

正确的蹬踏⽅法应该是⽤前脚掌蹬踏。

但是在长时间的骑⾏时,只⽤⼀种姿势极易引起疲劳,腿和脚也是⼀样,所以要经常变换蹬踏的⽅式。

⾃⾏车运动员采⽤的蹬踏⽅式主要有三种:⾃由式蹬踏法、脚尖朝下蹬踏法、脚跟朝下蹬踏法。

其中应⽤最⼴的是⾃由式蹬踏法。

这种蹬踏⽅法的要领是⽤前脚掌接触脚踏板,踝关节与⼩腿之间的⾓度随脚所在的位置不同⽽不同,⼒的⽅向与脚踏旋转时形成的圆周切线⼀致。

它的优点是减少了膝关节和⼤腿的动作幅度,肌⾁能得到相对的放松。

3、上坡的骑⾏技巧 ⼀般来说,短坡应采⽤加速利⽤惯性上冲的⽅法完成。

⽽长坡或陡坡应变换不同的`档位,保持⼀定的蹬踏频率和⼒度骑⾏的⽅法。

上坡的骑⾏技巧主要针对长坡和陡坡⽽⾔。

上长陡坡时,骑⼿的重⼼应该前移,保持匀速蹬踏动作,适时变换档位,不要停顿也不要突然⽤⼒,不要轻易下车。

变换档位的时机视坡度和速度⽽定。

掌握换档时机的原则有两个,⼀是能够保持骑⼿均匀的蹬踏⼒度,⼆是较必须换档的时机略提前⼀些,不要等到骑不动和速度完全降下来时才换档,否则会完不成换档的动作,被迫下车。

坡度越陡档位应该越低。

另外前后车不要跟得太近,因为上坡时不可避免地会左右摇摆,容易发⽣事故。

4、下坡的骑⾏技巧 下坡时的安全系数⾮常低,所以下坡时的第⼀准则就是保证安全。

为了能够保证绝对安全,⾸先应该将重⼼后移,并作到以下⼏点: 在下坡之前仔细检查车辆,特别是刹车,使其保持灵敏可靠; 将车速保持在骑⼿可控制的范围内; 刹车时,以后闸为主,前后闸同时使⽤,但使⽤前闸的时机要滞后于后闸,避免单独使⽤前闸和急刹车; ⽬视前⽅最少在三⼗⽶以上,精⼒集中,不要东张西望,发现情况要提前减速,例如路⾯颜⾊有变化时就应引起注意; 通过弯道时,⾝体与车应保持在⼀个平⾯上或称保持在⼀条直线上,⼈与车同时向弯内倾斜,⽤以克服离⼼⼒,倾斜的⾓度视速度和弯道的半径⽽定,但⼀般不超过28°,不在弯道上超车,最好在下坡时不超车; 后车与前车应保持较⼤距离(不少于三⼗⽶),以防前车影响视线,遇到突然情况来不及刹车⽽发⽣意外; 如果坡道过长或太陡,应适时下车休息并检查车辆,下车时,尽量降低速度,⾝体后倾,保证停车时的⾝体平衡。

长途骑行攻略资料

长途骑行攻略资料

国道骑行攻略312国道自上海0公里处,到达终点新疆伊犁霍尔果斯口岸,全程长 4967公里,横跨上海,江苏,安徽,河南(经过湖北境),陕西,甘肃(经过宁夏境),新疆;从润湿的南方到达干燥的大西北,沿途的风景说不上诱人,但也可领会那渐变的风土人情和各样方言;从地势平展的平原到丘陵,到起伏变化的黄土高坡,直至荒芜的近邻荒滩,此中的乐趣自然也没法用简单的语言和文字来描绘。

2006年9月,我有幸单独骑行了这段行程,走过了这段行程,想要把此中的一些经验和大家一同分享。

希望能够对下一个走这条线路的人有所帮助。

做一个长途旅行,我们需要准备的好多,有的时候我们也会考虑好多的事情,需要单独面对好多自己未知的状况,但是不论如何,我想在你决定以前,必定要清楚的认识自己的行为并不是是激动,也不是盲目的,正所谓:我们能够有激情,但是不可以激动和盲目,要联合自己的实质状况为自己拟订一个合理的出行计划和支出计划等。

以下为我个人的一些经验所得,从几个方面来和大家分享,供参照。

装备篇:长途旅行,自然不可以少了一些一定的工具和装备,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单独在外的时候能够顺利的骑行工具:单车:其实不必定要多么贵的,重点在于合适自己的体型,其次则是追求轻量化,快拆,便于改换部件和维修等,所以一些不需要的配置能够考虑不带,比如支架(停靠的时候基本上是借助建筑,因为行李太多,一般的支架也不行能安稳的支撑单车),挡雨板(我在后货架上加一个塑料袋也能够起到防治泥水的成效)等。

自然,你也能够选择一个一般的单车,但是在路上维修和改换的时候,表说我没有提示过你,呵呵。

自然对于车型的选择自然是选择山地车最正确了,假如你愿意在颠簸的道路上锻炼你的脊椎,也能够选择公路赛车的(最好不要那样锻炼,呵呵)服饰:其实骑行服的作用仍是很大的,但是其实不必定就是必需品,因为你不行能向来都是衣着骑行服在路上,所以这个能够依据个人的爱好来选择;但是针对骑行裤而言,我个人以为是很有必需带上2-3个的(方便改换),特别是对这样的长途骑行来说,其缓解臀部的摩擦所带来的苦楚;对于骑行鞋来说,一般的户外鞋就足以适应了(鞋底最好要硬一些的);此外就是依据季节选择携带一些外衣和替代的衣裤等。

个人长途旅行经验(转

一. 关于装备(一)自行车(南方人叫单车)选择2000元左右的品牌自行车,如捷安特的ATX770和美利达的公爵650等,品质可靠,性价比较高,骑的人多,沿途维修点多,配件容易找到。

我的是ATX690,1725元,无前叉锁死功能,上长距离大坡时会卸力,浪费些体力,(不过觉得无所谓,就是为了锻炼身体才骑行的么。

另外,我爬大坡的时候大多数也是第一第二滴)滇藏路上碰到一位骑380元普通自行车进藏的温州年轻人,所以说单车的贵贱性能不是主要的,骑友之中说:“骑得快慢主要靠发动机”意思就是说主要靠人的体力和意志。

总之:“没有去不了的车,只有去不了的人”如果路上准备经常搭车的骑友,可以选择折叠车,但是骑折叠上大坡很费力,下大坡时危险,平路速度也太慢。

(二)必须的装备骑行头盔,骑行手套,电筒和尾灯是必须的,只要上车,必须戴好头盔和手套,绝对不能侥幸。

(三)其他装备货架选择钢货架,铝合金货架长途颠簸很容易折断;(目前碟刹单车没有钢货架,所以综合比较的话,最好选择V刹车)驼包选择质量好,结实防水,最好没有拉链的,一个好驼包可以减轻很多烦恼,尤其是雨天,不要选择太宽大的,风阻大,很痛苦(路上选择DW包骑行或摩旅进藏的人很多,我也是,淘宝搜:进藏驮包)。

下次走我选择摩托车的油箱包,轻装简行,风阻最小。

骑行眼镜最好有;大风沙,刺眼阳光和傍晚飞虫多的时候最有用,其他时候不戴也行。

魔术头巾可以买两个,天冷风大的时候套膝盖上还可以保暖防风。

相机带卡片机就行了,单反取放麻烦,卡片机还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边骑边拍,迅速捕捉转瞬即逝的沿途风情,还不耽误时间。

修车工具的话就带打气筒,链条油,补胎工具,外加一个小的扳手组合工具就行;备件就带一个备用内胎和一对刹车皮就够了,截链器,刹车变速线等不用带,坏的几率很小,我骑了6600公里,从来没坏过。

露营装备建议不用带,使用频率很低,风阻还大,露营的话充电,洗浴,安全等都不好解决,最主要是休息不好。

自行车训练的21个秘诀

najiu自行车训练的21个秘诀2011-01-28 23:54平滑,高速地蹬踏职业车手:Craig Griffin(前美国自行车国家队教练)【秘诀 1】:遗传基因基本决定了你能够骑多快,但是好的技巧能够使你最大程度上发挥你的天赋。

如果你能够舒舒服服地坐在车上,保持120rpm的转速,你就不会在比赛中被甩掉。

使用较低的齿比,并以高转速骑行,可以让你的大腿在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感到轻鬆一些。

你能做些什麼呢?平滑,高速地蹬踏,是像职业车手那样骑车的关键。

你可以通过这点来辨认一个经验丰富的车手。

他们端坐在车座上,上半身稳如泰山纹丝不动,而他们的腿却像活塞一样高速运转。

没有多餘的动作,没有晃动,就像一台性能上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產生力量。

职业车手的高转速是通过练习自然而然得来的。

使用较小的齿比,这样你的心跳不会超过最大心率的80%。

(1)把你的车座降低2-3mm,以减少在高转速时身体產生的弹跳倾向(译注:很多人可能都有这个感觉,在高转速时,身体上下跳动,好像坐在弹簧上一样)。

以后可以逐渐将车座调回到正确的高度。

(2)将注意力集中在拉动踏板滑过最低点以消除蹬踏死点。

(译注:我个人的感觉是,使用自锁要更专注于水準方向的用力,即“拖,拉”,而不是垂直方向的“踏,提”)(3)用一个带踏频的码表(译注:如Sigma BC1600)来做為生理上的回馈,循序渐进的提高转速,每次你要在这个转速下能够舒舒服服地骑5分鐘。

(4)每次骑行花几分鐘时间用高转速蹬踏,热身时的最后5分鐘是最佳时间。

蹬踏技巧职业车手:Greg LeMond【秘诀 2】:你有可能曾经被告知要用腿筋来提起踏板。

别这样做!而是当踏板位於最低点时,你应该著重於将踏板往后拉,就好像你在擦掉粘在鞋底上的泥巴。

你能做些什麼呢?大多数车手都将LeMond的蹬踏技巧指点——擦掉粘在鞋底上的泥巴牢牢记在脑中,许多文章中也反反复复提到这一技巧。

经常被人忽略的是LeMond关於蹬踏技巧的第二部分——朝著车把推动膝盖。

高原长途单车旅行的危险性及其教训

高原长途单车旅行的危险性及其教训(初次进入高原的车友必读)作者:林子101688大家都知道,一位车友MM于2010年5月7日早上八点左右,在滇藏线,离开云南德钦的路上遭遇塌方,因路况复杂,前轮爆胎导致摔车,右腹部被硬物撞击,腹腔大出血休克死亡!这个时候,我觉得我有这个责任来告诉大家,我们应该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来挑战世界上最困难的交通路段!我可以简单向大家通报一下嘟嘟的骑行经历,纯粹是各方面收集的简单的不全面的信息,欠缺的和不对的,请更了解嘟嘟的车友补齐和改正,谢谢!从嘟嘟在我群聊天的记录上看,嘟嘟真正骑运动山地车是今年的1月至3月份,她买了第一部运动山地车,没多久被盗了,去川藏线之前又买了一部山地车。

她是三月份深圳飞往三亚的。

从三亚出发,经滇藏线环中国西南。

也就是说嘟嘟是在没有多少运动单车骑行经验的情况下,挑战世界上最艰难的交通路段,这个艰难不仅仅是道路的复杂和坎坷,更为重要的是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进行的挑战!下面的一段文章是螃蟹对猫帖的复帖,我觉得描述的非常好!真正上过高原的人才能体验得到!放在猫帖中沉了可惜,现原文照搬:西藏,每年都会有大批的人纷纷踏至。

有些人还没回来就开始骂娘,发誓再也不会涉足那个破地方,有些人却乐此不疲的屡次前往,有些人干脆在那里安营扎寨。

还有些人最终把生命也留在了那里!对西藏的诠释,对骑行的理解。

我想,一定会有N种,没有对错,只有N种不同的人生,N种不一样的价值观和心态!进藏的路上,每年都会死一些人,据我所知,去年骑车的大概有七八个兄弟永远留在了那里,但这个数字远远比不上坐车进藏的。

特殊环境决定了它的风险的确要高于我们的现实生活,可是,这并不代表着全部风险都是不可控的,其实风险是可以人为缩小和放大的!不扯淡了,面对骑车进藏的兄弟,还是整两句干的吧!危险或许会来源于以下:一:下坡在几条进藏线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完没了的上坡下坡。

当你筋疲力尽的骑到垭口时,面对接下来长距离的下坡,或许你会忘乎所以,但此时已然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长途骑行注意事项及技巧

长途骑行注意事项及技巧一、骑行前的准备工作1. 选择适合的自行车:长途骑行需要选择一款适合的自行车,建议选择公路车或旅行车,这样能够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2. 调整自行车:进行长途骑行前,需要对自行车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刹车、变速器、轮胎等部件的正常工作,以及调整合适的鞍座高度和把手位置。

3. 准备好必备装备:骑行头盔、手套、骑行服、防晒霜、太阳镜、水壶、工具包等都是骑行中必备的装备,确保安全和舒适。

二、骑行中的注意事项1. 注意交通安全:在骑行过程中,要始终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逆行,并保持稳定的速度和方向。

2. 保持适度的速度:长途骑行不是一场竞速,要合理控制速度,以保证体力的持久和舒适的骑行体验。

3. 注意路况:骑行途中会遇到不同的路况,如上坡、下坡、弯道等,要提前预判并适应,注意控制好车速和平衡。

4. 补充水分和能量:长途骑行身体消耗较大,要随时补充水分和能量,保持体力充沛。

定时补充水分和进食能量棒或能量饮品是不错的选择。

5. 做好防晒工作:长时间暴露在太阳下容易晒伤,要做好防晒措施,涂抹防晒霜,佩戴太阳镜或遮阳帽等。

6. 注意自身状态:骑行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感受,如果出现疲劳、身体不适等情况,应及时休息或就医。

三、长途骑行的技巧1. 合理规划路线:在骑行前要对路线进行合理规划,选择适宜的道路和景点,避免过于艰难的路段和交通密集的区域。

2. 学会使用地图和导航:长途骑行中,地图和导航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要学会使用手机导航或地图进行定位和导航,以免迷路。

3. 调整骑行节奏:长途骑行需要有合理的骑行节奏,要根据自身的体力和路况合理调整速度,适时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4. 注意呼吸和姿势:长时间骑行容易让身体变得僵硬,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呼吸和骑行姿势,保持身体的舒适和灵活。

5. 做好心理准备:长途骑行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耐力,要做好心理准备,克服困难和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

总结:长途骑行是一项既充满挑战又充满乐趣的运动,但在骑行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注意交通安全和身体状况,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才能更好地享受骑行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关于装备(一)自行车(南方人叫单车)选择2000元左右的品牌自行车,如捷安特的ATX770和美利达的公爵650等,品质可靠,性价比较高,骑的人多,沿途维修点多,配件容易找到。

我的是ATX690,1725元,无前叉锁死功能,上长距离大坡时会卸力,浪费些体力,(不过觉得无所谓,就是为了锻炼身体才骑行的么。

另外,我爬大坡的时候大多数也是第一第二滴)*滇藏路上碰到一位骑380元普通自行车进藏的温州年轻人,所以说单车的贵贱性能不是主要的,骑友之中说:“骑得快慢主要靠发动机”意思就是说主要靠人的体力和意志。

总之:“没有去不了的车,只有去不了的人”如果路上准备经常搭车的骑友,可以选择折叠车,但是骑折叠上大坡很费力,下大坡时危险,平路速度也太慢。

(二)必须的装备骑行头盔,骑行手套,电筒和尾灯是必须的,只要上车,必须戴好头盔和手套,绝对不能侥幸。

(三)其他装备货架选择钢货架,铝合金货架长途颠簸很容易折断;(目前碟刹单车没有钢货架,所以综合比较的话,最好选择V刹车)驼包选择质量好,结实防水,最好没有拉链的,一个好驼包可以减轻很多烦恼,尤其是雨天,不要选择太宽大的,风阻大,很痛苦(路上选择DW包骑行或摩旅进藏的人很多,我也是,淘宝搜:进藏驮包)下次走我选择摩托车的油箱包,轻装简行,风阻最小。

骑行眼镜最好有;大风沙,刺眼阳光和傍晚飞虫多的时候最有用,其他时候不戴也行。

魔术头巾可以买两个,天冷风大的时候套膝盖上还可以保暖防风。

相机带卡片机就行了,单反取放麻烦,卡片机还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边骑边拍,迅速捕捉转瞬即逝的沿途风情,还不耽误时间。

修车工具的话就带打气筒,链条油,补胎工具,外加一个小的扳手组合工具就行;备件就带一个备用内胎和一对刹车皮就够了,截链器,刹车变速线等不用带,坏的几率很小,我骑了6600公里,从来没坏过。

露营装备建议不用带,使用频率很低,风阻还大,露营的话充电,洗浴,安全等都不好解决,最主要是休息不好。

沿途旅店大多数都是20-30元价位,综合比较还是住店较好。

不用带专门的GPS,使用频率很低,国道沿途都有路桩,很难走错,在城市里找路就多问问好了。

另外,现在绝大多数手机都有GPS功能了,不过即使有GPS指示,也还是再问问当地人好,走错了很打击旅行的情绪的。

如果想保存下自己的GPS路径留念,网上有卖专门的GPS路径记录仪,体积很小。

如果要充电的东西比较多,就带个插线板,因为大多数旅店房间只有一个插座。

轻便的电吹风很有用,尤其是进藏,西藏雨多,天气转瞬即变,难免鞋袜手套和衣服被浇湿,晚上住店后可以用来迅速吹干衣物,这样也可以减少带过多的备用衣服。

水杯架选择金属的,塑料的张紧力不够,下坡颠簸时水杯容易掉。

水杯建议选择太空杯,可以在沿途的旅店饭店直接装开水,节约买水钱,选择开口是小口推按式的,这样骑行时不用下车也能单手喝水。

可以带两个太空杯,小的插在车上,大的放驮包里。

建议装付把,减少手部疲劳,我一路上就是手受不了码表我就网上买个17元的,用着也不错,但是大雨天要套个方便袋挡雨。

MP3小音箱网上有,好点的150元左右(骑友说雨天用避孕套上,我只能说,骑友太有才了)车铃有没有都行,我的是在woerma超市买的,带个小指南针,还是比较实用,但是音箱放在旁边的话,指南针就不准了。

总之,行李尽最大可能要少,轻装简行才能更轻松,享受旅途快乐!二. 关于出行准备一般来说,常见的线路都有路书,可以在网上搜索,但是路况每年变化很大,具体还要路上多问。

地图要买注明道路各段公里数的,尽量买单张的,减少重量。

如果路上准备去很多地方,自己事先分清主次,想好顺序,万一因为各种原因中途必须结束,也不会留下遗憾。

在家办张邮政储蓄卡,路上很多地方根本没有银行,只有邮局。

随身不要携带大量现金,卡里的钱也最好让家里人分批往卡里存。

花费的话,如果一路吃住选择最节省的方式的话,大约平均每天80元。

综合计算的话,长途骑行可以按照每公里一元来预算。

各种证件带好,最好带上护照,即使你事先没打算出国,但是有可能中间碰到计划外的机会。

我这次就是事先没想出国,到拉萨后受到骑友启发,临时改变的路线,感觉收获不小,很庆幸。

注意,护照等证件用塑料袋或者防水袋子装好,避免浇湿。

寻找同行骑友的话,网上结伴的成功率不高,很多人事到临头走不了,要有心理准备,如果是进藏,海南环岛等热门线路的话,直接出发路上被捡也不错,或者到当地的车店或者驴友旅店,都有可能遇到同行骑友。

如果不是很熟的骑友,事先约定好线路,日程,吃住标准等,以免路上分歧,影响情绪。

最好和骑友签订一份协议,应该包含有:自愿出发,风险自付,同伴发生意外时尽到力所能及的救助责任等必要内容,约定大家的义务和责任。

保险网上有,最好买可靠的,也有人说是最好亲自到保险公司去买;我是网上买的,很幸运,钱打水漂了,没有派上用场,所以不清楚究竟那种好,呵呵。

骑行一般应该穿分体式雨衣,风阻小,防雨效果好,但是穿脱麻烦;另外因为不透气,里面的衣服实际上也会被汗水浸湿。

雨披的话防雨效果虽然不好,但是方便,也是一种选择。

另外,如果很大的雨的话,一般都选择避雨了。

我这次是带的分体雨衣,下次我会选择雨披。

进藏的话,建议用两个抓绒衣代替冲锋衣,冲锋衣体积大,重量沉,使用频率低,普通的效果也不好。

下大坡风大天冷时可以在抓绒衣外面再套上雨衣,足够了。

鞋子的话轻便的旅游鞋球鞋就可以,不必穿防水的登山鞋,费那劲还不如带个电吹风呢,一路上还看见过只穿沙滩拖鞋和凉鞋的人,也都是资深长途骑友呢。

药品结合个人健康情况,如果平时很少吃药的人,带点感冒拉肚止痛过敏药物就行,因为路上哪里都会有药物卖。

三. 路上注意事项和个人小经验旅途中一定要遵纪守法,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尽量避免谈论政治宗教民族地域歧视和个人贫富实力之类的话题。

路上绝对不要喝酒,晚上喝酒也要控制好,即使自己酒量好不醉,骑友醉了也很麻烦,因为你必须照顾他,不像在家里,酒局散了各走各的。

路上和同伴搭伴吃住会节省,花费最好是AA制,各付各的,当场结清,这样效率最高,麻烦最少,也是最好的方式。

骑行搓板路等路况很差时,车子也容易坏,注意检查货架等各处螺丝是否松动。

可以在超市买些细长的塑料袋,雨天时套在袜子外面,就是说鞋湿袜子脚不湿,综合各种防雨方法的话,这种我认为是最好的。

晚上住店尽量把单车抬到屋里,因此也要选择低楼层的房间,放在大堂里要锁好,虽然丢不了,但是店里的人会骑着出去玩,或者丢失尾灯码表之类的小配件。

尽量不要让好奇的人骑自己的单车,因为这些人不懂单车的操作,对车子不好,陌生人骑走自己还不放心,万一对方摔坏了车子或者人摔坏了,相当麻烦。

另外,尽量不要选择靠近大路一侧的房间,晚上很吵。

厅里摆着麻将机的旅店也尽量不要住,晚上有人打麻将。

单车独行的话,路上休息吃饭或者修车补胎的话尽量选择人少的地方,避免好奇的人群打扰。

路上吃饭住店等都能讲价,就当练练砍价水平吧南方很多小饭店和大排档没有菜单,所以讲价很重要,一般骑友和我都是不管店家怎么说,就说我想十元吃饱,还要有肉和青菜,你们看着办,根据当地物价水平,或者15元。

(我们有次在广西,吃完饭结账,老板和老板娘差点都哭了,因为亏大了)一般饭店都有开水,吃完再把水杯加满,省下买水钱。

出发前在旅店把水加满。

长途骑行很耗费体力,主食尽量选择大米饭,必须吃足。

关于托运自行车路上坐火车选择过中铁快运和快递,都不贵,中铁快运唐山到广州140元,车子无任何损坏(把前后变速用破布包好,车子不要锁,这样工作人员可以推车,避免野蛮装卸)快递拉萨到大连150元,后变速变形,部分变速失效。

(在拉萨找车店打包,全国范围内要价100-150元,但是后变速压迫变形)当然也可以自己打包带上火车,省下运费,但是有两个缺点:一是有的列车发现后会让你办理托运,称重后也要一百多元,还得自己拿着。

二是携带不方便,影响旅途心情。

坐长途汽车时带自行车目前没有标准,有的免费,最贵的是和票价相同,要诚恳砍价,我最贵花30. 砍价技巧在于要博得司机同情,都是司机说了算。

有的长途车有两个司机,找面善者先谈,另一个会给面子,但是也要讲究低调和技巧。

关于进藏骑行骑行进藏的最佳时间是6到9月,其他时间高原气温低;其中7,8月份学生放假,人很多,沿途吃住可能紧张一些。

进藏的话,路上蔬菜水果很贵,带上点复合维生素片,另外再带上钙片,葡萄糖粉买一袋,装在空矿泉水瓶里,海拔高的地方倒水杯里喝点,感觉挺有用的,当然也可能是心理作用。

氧气罐我认为就不必了,因为骑行速度慢,对高原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红景天和红牛我没吃过,不好评论。

当然了,如果有高原反应了还是要注意休息,必要时及时下撤。

有的路段中途没有饭店和商店,自己带好食物和水。

买些润喉糖来吃,缓解疲劳,还能避免喉咙干燥引起感冒,进藏路很有用。

骑友碰到了聊天递块糖和平日里递根烟效果一样,甚至更好{:1_1:}。

路上注意自己的骑行节奏,不要和别人比拼速度和体力,只要是路书上写的目的地,绝大多数人都能到达。

出现感冒症状了及时吃药,真感冒了也不必害怕,我和骑友都感冒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实在支持不住的话就休整一天。

第二天不休整的话,头天尽量不要喝酒,尤其是白酒。

总之,进藏没有那么悬乎,我的理解是,只要是能骑长途的人,进藏都没问题。

四. 关于骑行安全头盔手套必须戴好,骑行时注意力要集中。

下大坡是注意控制车速,尤其是入弯前减速,弯路刹车容易摔车。

骑友之间不要跟车太近。

进入隧道前把车灯打开。

尽量避免骑夜路,危险还容易迷路,问路找不到人。

如果必须骑夜路的话,手电筒要准备好,和同伴保持安全距离,不要距离过大,尽量沿着骑友走过的路线走。

过桥的时候不要太靠边并且减速,避免栽到河里。

碰到不愉快的事情,第一原则是脱身,不要和别人争执,更不要动手。

万一碰到抢劫的舍财保命。

(基本不会有抢劫骑单车的,大家尽可放心)当地人朝你喊话你听不懂方言的话,笑笑继续赶路。

还有三条就无所谓了,我一般不用,但是也写上吧:有人问你车子多少钱,你就说朋友玩旧了送的(暗示对方自己买不起是穷人);有人问你从哪里来,你说你的上一站,尽量离这里近的地方(暗示对方自己住在附近);有人问你是不是一个人骑,你说后面还有几个骑友待会能过来。

(暗示对方自己还有同伴马上过来);防狗我带了防暴喷雾,一次也没用过。

碰到过狗突然追车的情况,下车和狗对峙,它就退了,人有三分怕狗,狗有七分怕人。

基本不会碰到传说中的藏獒,纯种藏獒身价百万,狗主人看得比老婆还严,你想碰也碰不到。

狗追你你猛跑,只会让狗更兴奋。

五. 关于问路问路效果次序是:1.骑友(当然不能经常遇到,或者说经常遇不到)2.摩的司机3.穿着干净整齐的老年人(老年人一般都是当地人,穿的干净整齐的人一般原来是公职人员,见多识广,思路清晰,能迅速明白你的问题,同时也能讲的清楚明白)4.货车司机或者旅店饭店老板5.交警(很多交警都是外地人,或者很少走远道,但是基本也错不了)注意:1.尽量不要向女人问路,现在媒体宣传的骗子太多,大多数人都装听不着不理你,另外指的路经常是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