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本科生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生物科学学生考试行为(心理)调查开题报告

生物科学学生考试行为(心理)调查开题报告

毕节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生物科学学生考试行为(心理)调查系 (部) 环境与生命科学系专业生物科学班级08生物姓名赵健指导老师王延斌2011年7月19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生物科学学生考试行为(心理)调查 时间2011年9月6日至 2011年11月6日本课题的目的意义考试是学校对学生在一阶段学习后的进行一种检测手段,一次成功的考试能正确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采取有效的措施。

而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是,我们考出来的成绩,究竟有多少大的可信度,是否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呢? 据了解,每一年的考试,学生的作弊现象屡见不止。

那学生到底为何要作弊呢?它们对考试抱着何种态度?清楚了主要的原因,相信我们能找出适当的应对方法,提高考试成绩的可信度。

设计(论文)的基本条件及依据 本人在在毕节实习2个月,结合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收集的一些资料构成了本文的写作基本条件和依据。

主要是以本系在校的学生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开展调查。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1.了解学生对在学校所学科目考试的态度; 2.调查本系学生对考试作弊行为的看法; 3.尝试找出适当的改善方法;本课题欲达到的目的或预期研究的结果通过对本系学生考试行为(心理)调查,找到学生对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所在,并拟定一些解决办法,反馈到系上,希望系上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案,使本系的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能反应出其真实的水平。

参考文献[1] 刘青山.中国名校教师与学生管理新标准④中国名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标准.中国标准出版社,242-248计 划 进 度 时间 工 作 内 容 备 注2 1.2011-9-6——2011-11-6,在学校作调查,并做好调查记录;2.归纳总结资料。

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生物课题开题报告

生物课题开题报告

《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研究开题报告阿荣旗第一中学喻俊强一、研究意义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

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二、研究目的通过《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的研究,探讨有效教学过程的意义、目标、内容和方法,为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探索有效的途径。

通过研究,改革生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养成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受用终身的学习能力,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

三、研究目标:1.高一年级:①降低学生初中和高中生物学习的坡度,使学生由“怕学”向“愿学”转化;②形成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机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掘,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③充分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意识,在“我要学”的基础上,初步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2.高二年级:①重视思维能力、思想方法培养,在课堂进行中充分展现生物学科学的认识方法,即观察、猜想、实验、分析与推理、总结等,促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到“善于学习”发展;②重视精神品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并举,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励,学生自身的调节和矫正,促进健康的人格品质的形成;③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培养独立的自学能力,如预习、检测、复习、小结等,使学生的学习根据自我需要、社会需要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④重视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具有科学的质疑精神,不仅多问“是什么”,还要多问“为什么”,在学习中勇于探索,善于创新。

生物学小实验开题报告

生物学小实验开题报告

生物学小实验开题报告《不同温度下苍蝇的发育周期》小实验开题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对苍蝇的发育周期的影响,通过观察苍蝇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速度,探讨温度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温度是昆虫生理活动的重要环境因子,对昆虫的生长发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较高时,昆虫的代谢速率和生理活动加快,发育速度较快;温度较低时,昆虫的代谢速率和生理活动减慢,发育速度较慢。

三、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苍蝇卵、苍蝇培养瓶、酵母粉、砂糖、试管、显微镜等。

2. 实验方法:(1)准备不同温度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如20℃、25℃、30℃和恒定室温(作为对照组)。

(2)在每个试验组的培养瓶内放入适量的酵母粉和砂糖,用透明胶带封住培养瓶口,制作一个透气性好的小洞。

(3)将苍蝇卵均匀撒在培养瓶内,放进恒温箱中进行培养。

(4)每天观察不同温度组的苍蝇发育情况,记录其孵化、蛹化和成虫羽化的日期和数量。

(5)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温度组苍蝇的卵孵化和蛹化过程,比较不同温度下的发育速度。

四、实验预期:预计在较高温度下,苍蝇的发育周期会缩短,苍蝇的孵化、蛹化和成虫羽化时间会变短;而在较低温度下,苍蝇的发育周期会延长。

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预计在较高温度下,苍蝇卵孵化和蛹化的过程会比较快。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防止苍蝇传播病菌。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规范,防止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

六、参考文献:1. 《昆虫生物学》杨周胜、袁洪涛编著,2007,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the life history parameters of Drosophila subobscura and D. Madeirensiss" ,E. Friberger,Oecologia,2008。

七、时间计划:1. 准备实验材料和恒温箱:2天2. 进行苍蝇培养和实验组设置:3天3. 每天观察不同温度组的发育情况并记录数据:7天4. 数据分析和结果整理:2天5. 撰写实验报告:1天以上为《不同温度下苍蝇的发育周期》小实验的开题报告,希望通过本实验可以更好地了解温度对苍蝇发育的影响,并为昆虫生长发育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生物开题报告ppt

生物开题报告ppt

生物开题报告ppt生物开题报告ppt一、引言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科学的学科,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生物的结构、功能、进化以及生态系统等等。

本次开题报告旨在介绍我所选择的生物学研究课题,并展示我将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预期的结果。

二、研究背景生物学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到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个方面。

鉴于我对动物行为和进化的兴趣,我选择了研究动物行为的主题。

动物行为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动物的交流、社会结构、繁殖行为等方面。

通过研究动物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存策略、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进化过程。

三、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动物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行为对动物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下动物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动物行为的进化机制,并为保护野生动物和改善人与动物共生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采用多种方法来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

首先,我们将进行野外观察,通过记录动物的行为表现和环境条件,来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其次,我们将使用实验室技术,如行为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深入研究动物行为的机制和遗传基础。

五、预期结果我们预期本次研究将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

首先,我们将揭示不同环境条件下动物行为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动物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其次,我们将探究动物行为的进化机制,包括个体选择、亲属选择和群体选择等。

最后,我们希望能够发现一些新的行为特征和行为模式,为动物行为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六、研究意义本次研究的意义在于增进我们对动物行为的理解,并为生物学和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通过深入研究动物行为,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野生动物,促进生态平衡的维持,同时也可以为人类社会解决与动物共生相关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七、结论生物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广泛而深入。

本次开题报告介绍了我所选择的生物学研究课题,并展示了我将采用的研究方法和预期的结果。

生物课题工作报告

生物课题工作报告

生物课题工作报告标题:生物课题工作报告一、引言生物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生物领域内的生物体结构、生理功能、发育演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鉴于此,本报告旨在总结与分析我所参与的生物课题工作,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二、课题的背景与目标我们的研究课题是探究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了解环境因素对动物生活习性、迁徙行为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影响,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题的方法与实施1. 实地观察和记录我们选择了生物多样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地点,通过对野外动物的实地观察和记录,收集目标动物的行为信息,如觅食方式、栖息地选择、配偶选择等,并记录下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差异。

2.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在实验室中,我们针对特定的生态因素进行实验,如温度、湿度、光照等,通过仔细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和测量动物的行为反应和生理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四、研究结果与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主要结果和发现:1. 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我们发现不同的环境条件会导致动物行为的差异。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部分动物会选择躲避阳光、减少活动,以节省能量消耗。

另外,在潮湿的环境中,某些动物会增加水分摄入、改变活动时间等策略来适应环境。

2. 动物行为的变化与繁殖成功率的关系我们的研究还发现,环境因素对动物的繁殖成功率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在栖息地选择方面,某些鸟类更倾向于选择草地等比较开放的环境,以便于寻找食物和建造巢穴,提高繁殖成功率。

3. 意识到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启示通过研究动物行为受环境影响的规律,我们也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并提高生活质量。

例如,学习动物节约能量的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调节自己的能量消耗,有效管理资源。

五、课题的启示与展望生物课题工作为我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让我深入了解了生物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生物工程开题报告doc

生物工程开题报告doc

生物工程开题报告篇一:生物工程专业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题目名称硅酸盐细菌的分离筛选和纯化学生姓名郑一凡学号 XX4073022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年级06级生物工程1班指导教师彭清静职称教授填写时间 XX年3月31日篇二:生物工程开题报告木质素纤维素糖化发酵1 课题来源来课题源于指导老师科研项目,为实验性课题。

2 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及石油资源的濒临枯竭,能源危机日益突显,许多专家估计,世界上已知的石油储存量大约30 年内将被消耗完。

[1]。

所以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可再生资源作为补充替代能源,其中以燃料酒精的生产最为突出。

而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最廉价的可再生资源。

利用微生物及酶技术,将其水解转化成燃料乙醇是解决化学燃料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2]。

因此研究开发纤维素的转化技术,将秸秆、蔗渣、废纸、垃圾纤维等纤维素类物质高效地转化为糖,进一步发酵成酒精,对开发新能源,保护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

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国内外利用秸杆物质生产酒精的技术水平还是停留在先用纤维素酶产生菌株(或其产生的纤维素酶)分解秸杆物质产生戊糖和己糖,再由乙醇发酵菌把单糖转化为乙醇。

人们多年来一直设法把一系列编码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基因重组进能利用单糖发酵生产酒精的工程菌中,使之能直接将秸秆分解成单糖,进而转化成酒精。

近年来美国能源部鼓励采用具有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整套酶类、能发酵戊糖产生有机酸的某些极端嗜热细菌,设法引入乙醇发酵途径的基因,同时敲除细菌中的有机酸发酵途径,构建利用秸杆发酵乙醇代谢工程菌,这方面的前景非常诱人。

与美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目前以纤维质废物为原料生产酒精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汤晖,于淼,汤树德等研究表明:①用不同的化学方法预处理秸杆,其纤维素酶解效果顺序为:强碱>石灰>氨化>对照;同一方法在高温下>常温下;②提高酶浓度可加快酶解速率,缩短达到同一糖度时间;在相同底物和酶浓度下,采用较低温度和延长酶解时间,可获得较高糖度和提高糖化率;在一定的酶浓度下提高底物浓度,虽然酶解速度减慢,但糖度较高,延长酶解时间可获得较高糖化率。

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在这个部分,需要简要介绍你选择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主题的背景和意义。

解释为什么这个主题是重要的,以及它如何填补当前研究的空白或解决现有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明确你的研究目的以及你想要解决的研究问题。

确保研究目的和问题都与你的选题相关,并指明你研究的重点和目标。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详细描述你打算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

确保解释你选择这些方法和设计的理由,并说明它们如何帮助你回答你的研究问题。

四、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简单概述你的论文计划和结构,列出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安排。

确保每个章节的标题与具体内容相关,并指明每个章节的目标和重点。

五、预期结果与创新点阐述你预期的研究结果和创新点。

解释你的研究结果对当前学术领域的贡献,并指明你的研究是否有潜力推动进一步的研究。

六、研究进度与时间安排展示你的研究进度与时间安排。

列出关键任务和里程碑,并使用时间表或图表形式明确每个任务的完成时间和进度。

七、预期的困难与挑战说明你预计在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解释你计划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并指出你将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可能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列出你在开题报告中引用的参考文献。

确保按照规定的引用格式书写,并遵循学术规范。

九、结语总结你的开题报告,再次强调你的研究的重要性和独特性,并指出你对完成这项研究的信心与承诺。

以上是生物学论文开题报告模板的基本框架,你可以根据你的研究主题和具体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请记住,报告的内容需要全面、准确,并保持逻辑清晰。

生物类开题报告

生物类开题报告

生物类开题报告引言生物类开题报告是为了设计和开展一项关于生物学的研究项目而准备的文件。

本报告旨在提供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方法,以及预期的研究结果和目标。

通过开题报告,研究者可以明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研究的假设和研究问题,并确定预期结果和目标。

本文介绍了生物类开题报告的一般结构和建议内容。

背景在开题报告的背景部分,研究者需要对所研究的生物学问题进行详细的描述。

背景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1.问题描述:详细描述所研究的生物学问题,并说明该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的现有知识。

2.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介绍相关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已知结论。

3.空白点说明:指出目前存在的研究空白和未解决的问题,说明为什么需要进一步研究。

研究目标和问题在开题报告中,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研究目标是指研究者希望实现的预期结果,研究问题是指需要解答的具体问题。

在此部分,需要清楚地表达研究的目标和问题,并确保它们与背景部分的描述相一致。

研究设计与方法在研究设计与方法部分,研究者需要详细描述所采用的研究设计和实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供参考:1.学科选择:选择进行该研究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法。

2.数据收集:详细描述如何收集所需的生物数据,包括样本采集、实验设计和数据记录等。

3.数据分析:说明如何处理和分析所收集的数据,包括统计方法和数据可视化等。

4.实验设计:描述实验的具体设计和操作步骤,包括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置、实验条件的控制等。

5.预期结果: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提出预期的研究结果,并解释预期结果的科学意义。

研究计划在研究计划部分,研究者需要制定并描述整个研究项目的时间安排和每个阶段的任务分配。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研究计划示例:阶段时间安排任务1 第1-2周文献综述2 第3-4周数据收集3 第5-6周数据分析4 第7-8周实验设计5 第9-10周结果讨论预期结果在预期结果部分,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提出预期的研究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本科生开题报告
生物学本科生开题报告700字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 选题背景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涉及生物的结构、功能、演化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生物学的研究逐渐深入,人们对生物学的研究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本次开题报告选题为“植物光合作用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研究”,是针对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关键过程进行探索和研究。

1.2 研究意义
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能量转化的重要过程,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基础。

氧化还原反应是光合作用中的关键过程之一,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和产量。

深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对光合作用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探索也有助于揭示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平衡的机理和病理生理过程,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2.1 研究目标
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机制及其调控机理,并尝试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

2.2 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研究光合作用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过程,包括光合色
素的吸光及光化学反应等。

(2)分析光合作用中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和中间产物的变化
规律,探索其机制。

(3)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调控机理,揭示
调控因子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4)尝试利用基因工程和遗传改良技术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
的效率和产量。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开展。

实验研究主要包括:采集不同植物样品,提取相关的生物样本;利用化学分析技术分析样品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和中间产物
的变化规律;利用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技术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调控机制。

理论分析主要包括:查阅大量文献来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已有研究成果;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综合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推理和解释。

3.2 技术路线
本次研究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和筛选相关的文献。

(2)采集不同植物样品,提取样品中的相关生物样本。

(3)利用化学分析技术分析样品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和中间产物的变化规律。

(4)利用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技术研究氧化还原反应的调控机制。

(5)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综合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推理和解释。

四、论文结构与进度安排
4.1 论文结构
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总结与展望等。

(1)绪论部分将介绍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明确
研究目标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部分将详细介绍实验所用的样品、仪器设备
和相关试剂等。

(3)结果与讨论部分将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从理
论和实践角度对结果进行探讨和解释。

(4)总结与展望部分将总结研究成果,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
向和展望。

4.2 进度安排
本次研究计划2019年9月开始,到2020年6月完成。

进度安
排如下:
(1)2019年9月-2019年12月:文献调研和实验准备。

(2)2020年1月-2020年3月:实验数据采集和分析。

(3)2020年4月-2020年6月:论文写作和答辩准备。

五、预期成果及希望的结果
5.1 预期成果
(1)对植物光合作用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机制及其调控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

(2)获得了相关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具备撰写本科论文的基础。

5.2 希望的结果
(1)提高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理解和认识。

(2)为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和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3)为研发新型农药和兽药、防治重要农作物病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4)为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平衡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

六、近期计划
根据上述进度安排,近期将进行文献调研和实验准备工作,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同时准备实验所需的样品和试剂,并对实验流程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