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合集下载

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分析

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分析

小学教学计·英语2022/04一、引言2016年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际理解”被纳入核心素养体系,成为每一个青少年必备的修养。

国际理解教育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

目前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自身普遍缺乏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不能充分发掘教科书中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常会忽视文化意识与国际理解的培养。

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科书的内容分析,试图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科书中蕴含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

本文以Collins,Czarra和Smith三大领域(国际议题、国际联结、国际文化)为基本框架,结合课程标准二级语言知识(共11个话题)目标,分析《新标准英语》教材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

内容分析框架如下表:依据上述分析框架和《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二级语言知识(共11个话题)的学习要求,我们对三大主题下的次主题各内容进行描述,具体观察内容包括语篇(对话、短文、歌曲)、插图等内容。

例如,种族与人权主题中的内容集中体现在教科书的插图中,因此出现一次有色人种的图片记作1次;生态与环境主题中主要体现二年级上册Module9,二年级下册Module1和五年级下册Module4整个单元,因此共记作3次。

为增加内容编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笔者邀请一线学科专家和一线教师进行评分者效度验证,向其说明内容分析框架的三大主题及各主题下的次主题,随机抽取两个年级的教科书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三者的分析结果,对个别不一致的地方做进一步调整,最终形成了《新标准英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分析框架。

二、教科书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的呈现数量分析1.教科书中“国际文化”主题的内容数量较多教科书中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覆盖三大主题,其中体现“国际文化”主题的内容最多,内容累计191频次,占三大主题的80.59%,超过全部内容的二分之一;“国际议题”主题次之,内容累计24频次,占三大主题的10.13%;“国际联结”主题分量最轻,内容累计22频次,仅占三大主题的9.28%。

国际理解,让教育传递芬芳的气息——港区中心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方案

国际理解,让教育传递芬芳的气息——港区中心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方案

精品文档国际理解,让教育传递芬芳的气息一一港区中心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实施方案要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经验,不吸纳世界优秀文化是不行的。

为增进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培养青少年认同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进行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具有世界胸怀和眼光的人才,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主题。

一、实施背景1、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教科书不再是学生的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教科书。

学校教育必须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

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客观平等的态度,较强的交往能力和敏锐的信息处理能力。

2、社会发展的需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我校适时提出了并实施“国际理解教育”,意在让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全球问题等国际背景知识,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国际交流语言的能力、全球视野和国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培育学生国际视野,为学生将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精品文档3、经济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郑州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先向前迈进,已经进入国家中心城市的行列。

尤其是我们航空港区,地处新郑国际机场,未来要建设成中国的“孟菲斯”,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未来社会需要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二、实施目标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旨在让孩子能在学习中培养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们相处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校的愿景是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探索培养学生全球理解之路,让学生用国际视角去看待和理解问题,培养世界公民的眼光,把学校建成整洁美丽的花园,和谐温馨的家园,平等对话的学园和师生生长的乐园”。

1、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的本土文化认同与爱国情操,实现个人对国家的责任。

2、引导学生理解全球意识、全球智能、全球公民责任感及全球行动力和多元的社会文化。

多措并举,构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多措并举,构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风向标 Wind Vane 482023年09月05日·第17期杭州市临平区文正小学与杭州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杭师大”)建立教育合作,以“博文养正”为办学理念,以“崇文尚正”为校训,以“文化修身,科学笃行”为校园文化精神,致力培育具备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文正学子。

学校开设了“用声音,在一起”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举办一年一度的“国际理解节”,进行国际理解活动课程的创建与管理,同时授牌成立了“国际学生教育实践基地”。

打造开放的课程基地学校层面:营造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

学校层面,通过多种途径,创造具有实践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全方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拓展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深层次挖掘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助力教师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其一,设立阅读中心和语言教室。

学校阅读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其中包括大量的微课视频和上千本绘本,大大拓展了英语学习渠道,激发了学生兴趣。

在语言教室,学生则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观看歌曲视频、动画、电影视频,锻炼听力,学习口语表达,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其二,打造外教团队。

杭师大多措并举,构建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文_ 沈慧丽留学生团队和学校外教为学生带来纯正的英语课堂,课下交流也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其三,配备点读设备。

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拓展学生课外阅读,学校为一年级、二年级学生配备了点读设备,不仅可以点读英语教材,还可点读上千册外研社配套的英语绘本。

班级层面:打造儿童视角下的学习环境。

班级层面,一方面,充分发挥班级文化的隐性教育力量,在教室内利用生活资源进行双语渗透。

如:对布告栏的通知内容进行双语互译,让学生习惯双语阅读;在学生的藤筐上印上中英文名字,为学生创设双语语境;黑板课程表的呈现由一年级、二年级的双语逐渐转变为三年级、四年级的全英文,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适应英语文本,增强语言学习灵敏度。

另一方面,打造集资源提供、课堂互动、学生评价功能于一体的班级英语角,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
某小学开设了跨文化课程,通过 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 史、风俗等,帮助学生了解世界
的多样性。
互动式学习
该课程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组 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游戏 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
验感。
家校合作
该校积极与家长合作,鼓励家长 参与学校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
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国际理解教育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地区的 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国际理解教育也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挑战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 平不高、中外教育理念的差异等。此外,如何将国际理解教育与本土文化相结合,也是
பைடு நூலகம்
03
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与 实施方式
教育内容
全球意识
培养学生对全球问题的 关注,了解世界各国文
化、历史和现状。
跨文化交流能力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 能力,培养尊重和包容
不同文化的心态。
国际规则与合作
让学生了解国际规则、 国际组织以及国际合作
的重要性。
语言学习
教授学生外语,尤其是 英语,以促进国际交流
详细描述
目前,许多中小学教师缺乏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经验,对世界各国文化、历史 、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难以胜任国际理解教育的任务。同时,由于教师 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教育资源有限
总结词
国际理解教育需要大量的教育资源支持,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料等,而当前中小学教育资源有限,难以满 足国际理解教育的需求。

幼儿园国际理解教育活动 幼儿园国际理解

幼儿园国际理解教育活动 幼儿园国际理解

教育活动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国际观念和文化意识,使幼儿在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也能够尊重和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促进幼儿的全球视野。

在幼儿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施:1. 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幼儿园可以开展各种国际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比如春节、万圣节、圣诞节等。

在庆祝活动中,可以邀请外国家长或者志愿者来参与,共享自己国家的文化习俗,让幼儿了解不同国家的传统节日,增进国际交流与理解。

2. 多元文化教育通过绘本故事、多样化的玩具和游戏,引导幼儿了解其他国家的语言、风土人情以及风俗习惯。

还可以邀请外教或者国外志愿者来园与幼儿进行交流互动,以拓宽幼儿的国际视野。

3. 国际交流活动可以通过书信、明信片等方式与国外的幼儿园进行交流,加深幼儿对其他国家的了解和学习。

也可以通过连线等方式,开展跨国家交流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国际化的交流氛围。

4. 国际文化体验通过邀请外国乐器演奏家、传统舞蹈表演等形式,让幼儿亲身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和艺术,激发幼儿对国际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

也有助于拓宽幼儿的视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幼儿园国际理解教育活动的实施,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丰富的资源支持幼儿园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他们既要具备丰富的国际文化知识,又要有较好的英语能力,能够有效地开展国际交流和沟通。

还需要有一定的财力支持,用于购置多样化的国际教育资源和器材。

2. 安全保障在进行国际理解教育活动时,要确保幼儿的安全。

在邀请外国教师、志愿者来园进行交流时,要对其进行背景审查,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确保幼儿的身心健康。

3. 合理的时间安排幼儿园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应该与课程内容结合,安排在适当的时间,不应干扰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并且要注重活动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以促进幼儿对国际文化的深入了解和体验。

如何评价幼儿园国际理解教育活动的效果呢?1. 考察幼儿的国际意识和文化认知水平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言行举止,可以了解他们对国际文化的理解水平和国际意识的培养程度。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PDF.pdf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方案PDF.pdf

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方案(修订稿)前言国际理解教育(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

其宗旨是培养青少年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尊重、了解其他国家、民族、地区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风俗习惯,学习、掌握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处的修养与技能,形成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家和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的意识。

一、课程简介“国际理解教育下中西文化对比(侧重礼仪文化)”课程系我校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局教育科领导下,及其国际理解教育项目要求下,在上海浦发教育评估中心专家指导下,为合理补充国家课程, 而分别在六、七、八年级开设的。

该课程由外籍教师用英语教授,内容为介绍西方文化,同时比较中西文化异同点,侧重礼仪学习。

在关注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引领学生感悟、学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如何与人相处,以及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

该课程符合我校“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21世纪国际型人才”的办学目标,以及“在交际中感受英美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英语学科特色。

二、背景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日益加快,学习外国文化,对外宣传中国文化、开展对外交流是对这个世纪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使世界愈来愈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国家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将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而独立存在。

因此,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越发突显,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国家课程进行了必要补充。

国内外较多地区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均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国内许多学校大胆实践,研发该课程,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基于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特色课程模式建构

基于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特色课程模式建构

基于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理解教育特色课程模式建构关键词:比较视野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模式建构一、核心概念界定《辞海》中说,“比较”就是辨别事物的相同属性异同或高低,也指用来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可以用比较的思维方法广泛而有效地运用于教学全过程。

只有在比较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我们将“比较视野”理解为:以全球化视野为出发点,比较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异同,在对比中尊重和认同本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同时理解不同民族、地域、国家的文化,树立全球意识,培养国际视野。

“以跨文化比较研究为支点来审视一切落入人类认识视域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并且以探讨教育发展规律、推动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实践活动就是一种比较教育。

中国哲学崇尚“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如何践行这一哲学思想?我们认为,重要在于实行中西文化的理解。

在比较学习的过程中,互相了解双方文化,包容双方文化中的差异,最终实现中国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二、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研究背景经过梳理我国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课程的实践,我们发现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占多数,一些学校围绕专门课程、主题活动课程、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方面进行了国际理解课程方式的实施。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不管是侧重学科渗透还是校本课程,国内外在实际开展国际理解课程教育中都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大多数学校实施学科渗透时都从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入手,进行国际理解学科的课例设计,但是这种只是单纯的在科目中增加对他国文化的认识,缺乏对比,难以使国际理解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难以使学生真正达到具备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世界眼光的目的。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1.研究目标(1)建构比较视野下的国际理解特色课程体系。

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必定是要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

国际理解课教研活动(3篇)

国际理解课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国际理解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为了更好地推进国际理解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我校特举办本次国际理解课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国际理解课程的认识,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国际理解课程的教学经验。

3. 探索国际理解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活动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国际教育专家就国际理解课程的发展趋势、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2. 课例展示组织教师进行国际理解课程的课堂教学展示,分享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 教学研讨针对国际理解课程的教学难点和重点,开展教学研讨,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4. 交流互动组织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国际理解课程的教学心得,共同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活动安排1. 时间:2022年3月15日-16日2. 地点:我校多功能厅3. 参与人员:全校国际理解课程教师4. 活动流程:(1)上午:主题讲座(2)下午:课例展示(3)晚上:教学研讨(4)第二天:交流互动五、活动总结1. 活动成果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教师们对国际理解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活动反思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对国际理解课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教学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国际理解课程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下一步工作(1)继续开展国际理解课程的教学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