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术的操作流程
留置导尿术的操作流程

留置导尿术的操纵流程目标导尿术的目标:1.直接从膀胱导出不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菌造就,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检讨残存尿量,辨别尿闭及尿潴留,以助诊断.2.为尿潴留病员放出尿液,以减轻苦楚.3.盆腔内器官手术前,为病员导尿,以排空膀胱,防止手术中误伤.4.晕厥.尿掉禁或会阴部有毁伤时,保存导尿管以保持局部湿润,干净.某些泌尿体系疾病手术后,为促使膀胱功效的恢复及瘦语的愈合,常需做留置导尿术.5.挽救休克或垂危病员,准确记载尿量.比重,以不雅察肾功效情形.顺应证1.各类下尿路梗阻所致尿潴留.2.危宿疾人挽救.3.膀胱疾病诊断与治疗.4.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5.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标本做细菌造就.6.产科手术前的通例导尿.7.膀胱内药物灌注或膀胱冲洗.8.探查尿道有无狭小,懂得少尿或无尿原因.物品预备1:无菌导尿包:内有治疗碗1个,尿管2根,小药杯一个,血管钳2把,白腊油棉球1个,标本瓶1个,洞巾1块,纱布数块,20ml打针器1个(内有心理盐水20ml)2:外阴初步消毒用物:无菌治疗碗一个(内盛消毒液棉球10余个,血管钳1把),干净手套1只.3:其他: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消毒溶液(碘伏),中单,便盆.操纵流程1.携用物至床旁,向病员解释导尿目标,以取得合作.2.能自理者嘱病员清洗外阴,不克不及起床者,护士协助洗净.3.操纵者站在病员右侧,病员取仰卧位,屈髋屈膝,双腿略向外展,脱去对侧裤腿,盖在近侧腿上,对侧大腿用盖被隐瞒,露出会阴.4.将小橡胶单及治疗巾垫于病人臀下,弯盘置于近会阴处,换药碗与弯盘放于病员两腿之间,戴无菌手套,右手持止血钳夹碘伏或0.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外阴(阴阜及大阴唇),再以左手拇.食指离开大阴唇,擦洗小阴唇及尿道口,自外向内,由上而下,每个棉球限用一次,擦洗尿道口时,在尿道口轻轻扭转向下擦洗,共擦洗两次,第二次的棉球向下擦洗至肛门,将污棉球放于弯盘内,取下左手指纱安插于换药碗内,撤去换药碗,弯盘置于床尾.5.取下无菌导尿包置于病员两腿之间,打劝导尿包,倒碘伏或0.1%新洁尔灭于装干棉球小杯内戴无菌手套,铺孔巾,使孔巾与导尿包包布形成一无菌区.6.取一弯盘置于病员左侧孔巾口旁,用白腊油棉球润滑导尿管前端后放于孔巾口旁的弯盘内,以左手离开并固定小阴唇,右手用止血钳夹新洁尔灭棉球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分离消毒尿道口(在尿道口轻轻扭转消毒后向下擦洗,共两次)及小阴唇,每个棉球限用一次.擦洗完毕将止血钳丢于污弯盘内.7.用另一止血钳持导尿管瞄准尿道口累累拔出尿道约4-6厘米,见尿液流出,再拔出1厘米阁下,松开左手,固定导尿管,将尿液引入无菌盘内.8.若需做尿造就,用无菌标本瓶接取,盖好瓶盖.9.导尿毕,拔出导尿管,脱去手套,放于弯盘内,撤下孔巾,擦洗外阴,协助病员穿裤.整顿床铺,清算用物,作好记载后送验标本.办法1.患者仰卧,两腿屈膝外展,臀下垫油布或中单.患者先用番笕液清洗外阴;男患者掀开包皮清洗.2.碘伏或0.1%新洁尔灭由内向外环形消毒尿道口及外阴部.外阴部盖无菌洞巾,男性则用消毒巾裹住阴茎,露出尿道口.3.术者戴无菌手套站于患者右侧,以左手拇.示二指挟持阴茎,女性则离开小阴唇露出尿道口,右手将涂有无菌润滑油之导尿管慢慢拔出尿道,导尿管外端用止血钳夹闭,将其启齿置于消毒弯盘中.男性约进入18—20cm,女性约入6—8cm,松开止血钳,尿液即可流出. 4.需作细菌造就者,留取中段尿于无菌试管中送检.5.术後将导尿管夹闭後再渐渐拔出,以免管内尿液流出污染衣物.如需留置导尿时,则以胶布固定尿管,以防脱出,外端以止血钳夹闭,管口以无菌纱布包好,以防尿液逸出和污染;或接上留尿无菌塑料袋,挂于床侧.留意事项1.严厉无菌操纵,预防尿路沾染.2.拔出尿管动作要轻柔,以免毁伤尿道粘膜,若拔出时有阻拦感可改换偏向再插见有尿液流出时再拔出2cm,勿过深或过浅,尤忌重复抽动尿管.3.选择导尿管的粗细要合适,对小儿或疑有尿道狭小者,尿管宜细. 4.对膀胱过度充盈者,排尿宜迟缓以免骤然减压引起出血或晕厥.对膀胱高度膨胀且又极端衰弱的病人,第一次导尿量不成超出1000ml,以防大量放尿,导致腹腔内压忽然降低,大量血液滞留于腹腔血管内,造成血压降低,产生虚脱,亦可因膀胱忽然减压,导致膀胱粘膜急剧充血,引起尿血.5.测定残馀尿时,嘱患者先自行排尿,然後导尿.残馀尿量一般为5—10m,如超出100m1,则应留置导尿.6.留置导尿时,应经常检讨尿管固定情形,有否脱出,须要时以无茵药液每日冲洗膀胱一次;每隔5—7日改换尿管一次,再次拔出前应让尿道松懈数小时,再从新拔出.7.膀胱过度充盈患者导尿时速度不克不及过快,不然可以产生休克或膀胱出血,些时应迟缓分次的放出尿液,每次约150-200ml,重复多次,逐渐交膀胱放空.。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女病人留置导尿术)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女病人留置导尿术)
目的:1、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出尿液,以减轻患者痛苦;
2、协助临床诊断(如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菌培养;测量膀胱容量、
压力及检查残余尿液;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等);
女病人留置导尿术理论提问
1.尿潴留患者为什么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ML?
答:因为大量的放尿,使腹腔内的压力突然降低,血液大量滞留腹腔血管内,导致血压下降而虚脱;又因为膀胱内突然减压,引起粘膜急剧充血而发生血尿。
2.怎样训练膀胱反射功能?
答:拔管前采用间歇性引流管夹管方式,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3.保留导尿所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⑴长时间留置导尿;⑵集尿袋在膀胱水平以上;⑶集尿管的扭结;⑷抗生素冲洗膀胱;⑸密闭系统接头的反复打开。
其中,以密闭系统的反复打开所致感染的机会最多。
4.如何预防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答:⑴严格掌握导尿指征,减少不必要的导尿;⑵导尿时无菌操作,留置尿管采用封闭式无菌引流袋;⑶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尽量缩短尿管留置时间;⑷对长期卧床、慢性疾病、脊髓疾患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要提高机体抵抗力,以减少泌尿道感染;⑸做好会阴部护理。
留置导尿操作过程评分标准

留置导尿操作过程评分标准留置导尿评分标准科室: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监考人: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项目评分细则护士准备:护士应该穿着整齐,洗手并戴上口罩。
病人评估:1.双人核对医嘱,核对病人床头卡。
2.评估病人的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耐受力和会阴皮肤黏膜状况。
3.对于男性患者,应该评估是否有前列腺疾病等。
4.拉围帘,评估患者膀胱充盈程度。
用物准备:准备所需的用物,包括治疗盘、导尿包、垫巾,并核对导尿包的有效期。
扣分标准:1.缺一项扣1分;多一物扣0.5分。
2.一项不符扣1分;一项不查对扣0.5分。
操作:1.携带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腕带,交流解除顾虑,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关闭门窗,拉围帘,拉起床护栏,松床尾,盖被。
2.取仰卧屈膝位,两腿略外展,指导患者抬高臀部,脱对侧裤子,盖于近侧腿,被子遮盖对侧腿。
臀下垫垫巾。
3.打开导尿包,取出消毒物品,左手戴手套,消毒大腿内侧1/3处→阴阜→大→小→尿道口至肛门(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每个棉球只用一次),撤消毒物品,放置治疗车下。
4.过程中再次消毒,左手分开并固定小,插尿管4~6cm,见尿后再插入1~2cm,右手注入生理20ml空气,再次检查尿管有无脱出,抽导丝。
5.需尿培养,取中段尿于试管内,盖好瓶盖,接好尿袋,撕开洞巾,包裹用物,放置治疗车下,脱手套,将尿袋固定于患者床下,撤治疗巾,放于医疗垃圾桶内。
操作后处理:1.整理用物,洗手。
2.摘口罩,记录,标本送检。
扣分标准:1.一项不符扣1分。
2.注意事项不清扣1分。
值得注意的是:1.护士应该穿着规范,举止端庄,仪表大方。
2.护士的语言应该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关心爱护病人。
留置导尿消毒方法:初次消毒:首先消毒阴阜、和阴囊,然后用纱布将包皮向后推,并从尿道口开始螺旋擦拭龟头至冠状沟数次(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每个棉球只用一次)。
导尿操作流程步骤(男女详细版)

导尿操作流程步骤(男女详细版)留置导尿术的操作流程目的导尿术的目的:1、直接从膀胱导出不受污染的尿标本,作细菌培养,测量膀胱容量、压力及检查残余尿量,鉴别尿闭及尿潴留,以助诊断。
2、为尿潴留病员放出尿液,以减轻痛苦。
3、盆腔内器官手术前,为病员导尿,以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误伤。
4、昏迷、尿失禁或会阴部有损伤时,保留导尿管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为促使膀胱功能的恢复及切口的愈合,常需做留置导尿术。
5、抢救休克或垂危病员,正确记录尿量、比重,以观察肾功能情况。
适应证1.各种下尿路梗阻所致尿潴留。
2.危重病人抢救。
3.膀胱疾病诊断与治疗。
4.进行尿道或膀胱造影。
5.留取未受污染的尿标本做细菌培养。
6.产科手术前的常规导尿。
7.膀胱内药物灌注或膀胱冲洗。
8.探查尿道有无狭窄,了解少尿或无尿原因。
物品准备1:无菌导尿包:内有治疗碗1个,尿管2根,小药杯一个,血管钳2把,石蜡油棉球1个,标本瓶1个,洞巾1块,纱布数块,20ml注射器1个(内有生理盐水20ml)2:外阴开端消毒用物:无菌治疗碗一个(内盛消毒液棉球10余个,血管钳1把),干净手套1只。
3:其他: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消毒溶液(碘伏),中单,便盆。
操作流程1、携用物至床旁,向病员说明导尿目标,以取得协作。
2、能自理者嘱病员清洗外阴,不能起床者,护士协助洗净。
3、操纵者站在病员右边,病员取仰卧位,屈髋屈膝,双腿略向外展,脱去对侧裤腿,盖在近侧腿上,对侧大腿用盖被遮盖,露出会阴。
4、将小橡胶单及治疗巾垫于病人臀下,弯盘置于近会阴处,换药碗与弯盘放于病员两腿之间,戴无菌手套,右手持止血钳夹碘伏或0.1%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外阴(阴阜及大),再以左手拇、食指分开大,擦洗小及尿道口,自外向内,由上而下,每个棉球限用一次,擦洗尿道口时,在尿道口轻轻旋转向下擦洗,共擦洗两次,第二次的棉球向下擦洗至肛门,将污棉球放于弯盘内,取下左手指纱布置于换药碗内,撤去换药碗,弯盘置于床尾。
留置导尿的操作流程

留置导尿的操作流程留置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帮助患者排尿,减轻膀胱压力。
正确的留置导尿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留置导尿的详细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留置导尿之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护士需要确认医嘱,核对患者信息,准备好所需的器材和药物,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解释和安慰,确保患者配合度和安全感。
2. 术前准备。
在进行留置导尿术前,护士需要进行严格的手部消毒,穿戴好手术衣、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为患者做好隐私保护,保持环境整洁。
3. 导尿管选择。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对于男性患者,选择粗细适中的导尿管;对于女性患者,选择较细的导尿管。
4. 术中操作。
在进行导尿管留置时,护士需要采取严谨的操作步骤。
首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尿道口,然后将导尿管插入尿道,直到尿液开始流出。
在插入导尿管的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轻柔、缓慢,避免刺激患者的尿道黏膜。
5. 固定导尿管。
当导尿管插入到正确位置后,护士需要将导尿管固定在患者的大腿上,避免导尿管的脱出或移位。
固定导尿管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
6. 术后护理。
留置导尿后,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
要定期观察导尿管的通畅情况,保持导尿袋的清洁,定时更换导尿袋,避免感染的发生。
7. 安全防范。
在留置导尿的过程中,护士需要注意安全防范,避免导尿管的意外拔出或移位,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留置导尿的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舒适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操作流程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因此,护士在进行留置导尿操作时,务必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留置导尿技术操作标准、

留置导尿技术操作程序SOP导尿术:是在无菌操作的原则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内,诊断治疗泌尿道疾病及引流尿液、解除患者痛苦的技术.留置导尿管法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
用物准备:1、无菌导尿包:内有弯盘一个、小瓶内装石蜡油棉球、棉球碗内装棉球10个、止血钳二个、孔巾一个、治疗巾一块、纱布2块。
2、无菌消毒包:弯盘一个、棉球10个、无菌止血钳、无菌手套一只、治疗碗一个、纱布2快。
3其他:治疗车上另备2﹪戊二醛浸泡镊子筒一套、0。
1﹪新洁尔灭、一次性尿垫、小便桶、一次性无菌手套一副、一次性无菌导尿管2根、20毫升注射器1支、10毫升盐水2支.评估病人,并与病人沟通:1、作前了解病人患者病情、导尿目的、心理情况、意识状态、合作理解程度、膀胱充盈度、局部皮肤情况,以及患者自理能力。
2、作好核对、解释工作。
确认患者,向患者解释导尿的目的、操作过程,解除患者顾虑,消除患者紧张和窘迫的心理,取得患者密切合作。
3、嘱患者用清水清洗会阴。
操作技术流程:1、洗手,戴好帽子、口罩。
2、将备齐的用物放治疗车上,推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酌情关好门窗,嘱同室病人家属回避。
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女性患者取仰卧屈膝位,操作者站在患者右侧,帮助患者脱去对侧裤腿,盖在近侧腿部,,对侧腿用盖被遮盖,两腿屈膝略外展,露出外阴:男性患者取仰卧位,脱裤腿至膝部,露出外阴,两腿平放略分开,上身及腿部用被子盖好,尽量少暴露患者,注意保暖并维护患者隐私4、将小尿垫垫于患者臀下,打开消毒包,将0.1﹪新洁尔灭倒入棉球内浸湿以不滴液为宜,将治疗碗内消毒棉球置于患者外阴旁。
5、左手戴手套,右手持血管钳夹取棉球开始初步消毒,顺序为: 女性患者(1)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依次初步消毒阴阜、大阴唇(2)用戴手套的手分开大阴唇,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口(3)再一次消毒尿道口和肛门男性患者(1)依次消毒阴阜、阴茎、阴囊.(2)用无菌纱布裹住阴茎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外口(3)消毒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数次,包皮和冠状沟易藏污垢,应仔细擦拭,清除污垢预防感染。
住院病人留置导尿操作步骤

住院病人留置导尿操作步骤
留置导尿是在住院病人需要排尿障碍或监测尿量情况下常见的
护理操作。
以下是留置导尿的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 检查医嘱和确认留置导尿的必要性。
- 检查留置导尿包是否完整,包括导尿管、引流袋、消毒物品等。
- 洗手并戴上手套。
2. 具体操作步骤
- 让病人在舒适的姿势下平躺或半坐,将下身暴露。
- 使用消毒液清洁病人的外阴部,并用干净的纱布擦干。
- 按照使用说明将导尿管的封闭帽、引流管连接器等部件取出。
- 将导尿管的顶端用无菌润滑剂涂抹。
- 用非主手将外阴部张开,用主手将润滑过的导尿管插入尿道中。
- 将导尿管缓慢而轻柔地推进,直到尿液开始自然流出。
- 将导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并确保连接处密封。
- 将引流袋置于合适的位置,确保尿液能自由流入袋中。
- 确保导尿管连接器没有悬空,避免拉扯尿道。
- 用绷带或透明贴膜固定导尿管,以避免移位或滑出。
- 将留置导尿完成的时间和相关信息记录在病人的护理记录中。
3. 定期护理
- 定期检查导尿管引流情况,确保通畅并无引流困难。
- 每天更换一次导尿袋,或根据医嘱指示更换。
- 每日记录尿液量和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等变化。
- 定期清洁导尿管口,并用消毒液消毒,保持清洁。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操作步骤,具体操作应根据医疗机构的
相关规定和护理操作指南执行。
在操作前,请确保已获得专业人员
的指导和许可。
参考资料:
[1] 《护理操作规范》
[2] 《导尿术的操作步骤与常见问题解答》。
留置导尿术的操作流程

留置导尿术的操作流程留置导尿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解决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无法正常排尿的情况。
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留置导尿术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在进行留置导尿术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器材和设备。
包括导尿包、导尿管、消毒液、手套、无菌纱布等。
同时,需要确认患者的个人信息和医嘱,确保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术前准备。
在进行留置导尿术之前,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手术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
同时,需要让患者保持舒适的姿势,暴露出会阴部,并进行局部消毒。
3. 导尿管插入。
戴好手套,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导尿管,并在导尿管上涂抹适量的润滑剂。
然后将导尿管插入患者的尿道,直至尿液开始流出,再向前推进2-3厘米,确保导尿管的位置正确。
4. 固定导尿管。
在导尿管插入后,需要将导尿管固定在患者的大腿上,避免导尿管的滑动和脱出。
固定时需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
5. 连接导尿袋。
将导尿管连接至导尿袋,并将导尿袋固定在患者的床边或轮椅上,确保导尿袋处于下垂状态,避免尿液倒流和感染。
6. 术后护理。
留置导尿术完成后,需要及时清洁患者的会阴部和周围皮肤,并定期更换导尿袋,保持导尿通畅。
同时,观察患者的尿液情况和导尿管的通畅程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以上就是留置导尿术的操作流程,正确的操作流程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在进行留置导尿术时,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确保每一个步骤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身体反应,及时进行护理和安慰。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留置导尿术的操作流程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置导尿术的操作流程
正导尿及留置导尿是临床上最基本的诊疗技术,《基础护理学》中规定的留置导尿技术操作存在不足,在临床中不能很好地改进利用。
术前放置尿管的目的是避免损伤膀胱,防止术后尿潴留,是骨科术前准备的常规措施。
在实际过程中,患者术后1~3d拔出尿管后2周内偶有尿道出血、疼痛、泌尿系感染等现象发生,如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引起了高度关注。
自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对手术留置尿管患者的导尿程序进行改良,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一、核对分析:
1、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导尿目的、意识状态、合作程度、过敏史等。
2、有无膀胱、尿道、前列腺疾病、膀胱充盈,会阴部情况。
3、患者家属对导尿知识的知晓情况。
4、实施导尿的原因、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缓解不适的方法,插管时嘱深呼吸。
5、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导尿后的护理配合。
二、操作流程
(一)女性病人
女性导尿术是比较容易做的,它的步骤大概就是下面这些,首先是要确定病人,实施手术时要站在病人右侧,要协助他们脱下裤子,侧腿要用被子遮住,臀下要垫个铺垫巾,准备好后需清洁双手,然后消毒外阴区,再消毒双手,然后将导尿包放在两腿之间,使阴部暴露,按操作顺序来进行导尿,具体的可以去医院问一下医生。
(二)男性病人
男性导尿术一般来说需要携带导尿术的物品到患者床边。
核对患者的姓名和床号,并再次向患者交代解释清楚。
操作者应站在患者的右侧,松开床尾被盖,协助患者脱裤子,患者应屈膝侧卧,两腿充分分开,暴露局部区域。
在治疗车上打开无菌导尿包的外包装进行导尿管插曲就可以了。
三、观察总结:
1、尿液量、颜色、性质、导尿前后患者的情况。
2、导尿前患者的主诉,采取的诱导排尿方法及效果。
3、导尿过程是否顺利,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