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算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估算的教学反思 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质

估算的教学反思 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质

估算的教学反思加减法估算教学反思质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消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受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妙的回忆。

信任很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估算的教学反思篇一万以内数加减法估算反思:新课标比较注意估算力量的培育,尤其应从学校的低班级开头培育同学的'估算意识,回顾整节课,有以下几点怀疑:3、估算是会估算了,但同学纯粹是为估算而估算,写明是让你估算的,有些同学是先算出精确答案,再给精确数找个近似数就算是估算了,多数同学会用估算的方法去算,但假如不是估算而是一般的计算题,却没有一个同学会用估算去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估算的教学反思篇二在上“加法估算”这节课前,我查阅了不少资料,估算对培育同学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也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二班级同学虽有近似意识,能把一个两位数,三位数估成跟它近似的整百,整十数,能依据自己的阅历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简洁的估算,但还未形成估算意识,养成估算习惯,不理解估算的多种策略和方法。

所以我大胆的挖掘、开发教材资源,设计了一节典型的“加法估算课”,整个设计流程科学,结构支配合理,学习思维敏捷,乐观性高,爱好浓。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始终把握住“估算来自于生活”这一认知目标,设计了“笑笑和妈妈一起到超市购物”,“小鬼当家”等情景,将估算教学置于解决问题的大背景下,让同学分析问题,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自觉地把计算和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理解为什么要计算,什么时候要用到估算,从而感受估算的意义,培育估算意识。

由于同学对于相关数学学问和技能的把握状况及思维方式、水平不同,在估算中方法会多种多样。

在课堂上,我乐观鼓舞同学估算方法多样化,让同学充分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算法,使同学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促进同学进行比较和优化。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
我在本次教学中使用了“估算”作为一个课程的重点,并且让学生进行了相应的练习。

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估算的技巧,以及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我发现,学生在本次课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积极性,他们能够理解并正确地完成习题。

再次学习《估算》,我发现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当处理一些复杂的例子时,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来理解并做出答案。

考虑到这一点,我做了以下几点改进:
(1)提前对学生进行概念讲解,让他们对估算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在概念上形成一定的把握。

(2)举一反三,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例子学习,让他们更加容易地理解具体的估算问题。

(3)在练习过程中多采用口头指导,耐心解释,避免让学生有迷惑的感觉。

(4)课后交作业,对学生的估算练习结果进行点评,并给予一定的反馈,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我通过本次教学反思发现,学生在进行估算方面有一定的困难,不能及时理解并进行练习,需要老师提前概念讲解,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注意及时指导和点评学生的练习效果,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估算并且使用估算进行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估算》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估算》教学反思

【篇一】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估算》教學反思在估算中,除法的估算是最難把握的,也是學生最難掌握的,因為除法估算不單單是把其中的一個數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幾百幾的數而已,它還要考慮到除數,考慮到能不能整除,因此對學生而言加大了一定的難度,張曉隨教學反思。

所以本節課的重難點都應該放在如何進行估算上面,並讓學生多實踐,在練習中進行鞏固。

在實際教學中我有四個生活中的情境入手,在估算時讓學生體驗到應該根據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估算,讓學生掌握並熟練除法估算的方法。

1、復習引入,提出問題。

《除數是一位數除法的估算》是小學三年級第二學期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乘法估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雖說學生已經掌握了加、減法估算以及乘數是一位數的。

乘法估算方法,但是除數是一位數的估算這一教學內容有它的的特殊性。

教學開始,我讓學生練習了幾道加、減法和乘法估算題,並讓學生歸納它們的估算方法。

緊接著我提出能不能用加、減乘法的估算方法來進行除法估算呢?這樣通過復習,拋磚引玉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和學習興趣。

2、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深入,學生很快發現346÷9≈?如果按照以前學習的估算方法,把346估成350,350÷9除不盡,有餘數。

也就是說,在除法算式346÷9中346不能按照四捨五入的方法來進行估算,那麼把346估成多少合適呢?通過小組討論有的認為把346估成360,有一小部分學生認為估成270。

怎樣估最合理,同學們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討論起來。

很快討論結果出來了,把346估成360最合適。

沒想到把要解決的問題交給學生自主探索能產生這麼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思維進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學生的智慧得以昇華,自然而然解決了本堂課的重難點。

3、注重培養學生數學交流的能力。

教學中,我努力給學生營造一種平等、合作的學習氣氛,鼓勵學生參與交往,引導學生一起去探索、去體驗,學生在課堂交往中將學習活動看作是自己主動參與、自我發展的活動,實現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促進。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反思估算教学反思1本节估算课中,孩子们能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各个能投身于探索知识宝库的活动中。

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数感,学会了估算,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估算。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课一开始,我便出示相关的情境图,为学生呈现了许多信息,使他们从中体会解决生活中估算的乐趣,迸发出了合作的欲望。

例如:由科技馆引入,先让生看图后搜集一些信息,我便问:"你认为这样分配才能使每批进去的人数较为合理呢?"从而引发了估算的需要。

2、自主探索,学习估算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放手让学生探究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尝试估算→小组合作→展示估算→比较估算,这样孩子们经历了估算的过程,还增强了估算意识,提高了估算能力。

例如:574÷3该怎样估算呢?生合作后会有许多的估算方法:①574÷3≈190②574÷3≈200……接下来学生对前两种估算过程与方法进行比较,再次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的估算思路更加清晰。

3、运用估算体现“生活化”接下来的各个环节中,我都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揭示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理念。

例如运用雷老师分书、估算捉田鼠的只数等等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使学生感受到了估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估算教学反思2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数感的培育。

这一节的内容是同学学习乘法估算的开头,学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育估算的意识和习惯,因此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于估算意识在前,方法在后。

教完这节课,有以下的反思:1、一节好的课,不仅应追求近期的学问力量目标,更应追求高远的育人目标。

在上“乘法的估算”这节课前,查阅了不少资料,了解到了别人已经做到了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到,而我觉得又是应当做的,比如:大家都做到了将估算与生活紧密联系,而缺乏通过估算来培育同学的问题意识,于是围绕这个目标我开头进行课的设计,把估算力量的培育与同学生活问题的思索联系在一起,不仅使同学养成良好的估算习惯,而且通过估算还要学会思索问题,常常保持对四周事物有关数据的敏锐性。

估算教学的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的教学反思

估算教学的教学反思1、估算教学的教学反思估算在生产和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对一些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的或粗略估算的一种方法。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估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估算应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估算教学的重要性的思考是有其必然性与实用性的。

在估算教学中我们也存在着许多困惑。

例: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估算教学,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题目大意是: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够吗?教材通过创设带的钱够不够买门票的情景,使学生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用估算解决问题。

教材中呈现的解法是:“因为29接近30,30×8=240。

所以29×8≈240(元)。

” 困惑:本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

也就是把29×8估算成30×8,刚好可以解决问题。

但是如果数据改成32×8,而仍用刚才四舍五入的方法估算,取估算值240进行判断,会造成估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矛盾的情况,用这种方法估算显然就不可行了。

然而走进鲜活的课堂时,发现在“活力无限”的课堂背后折射出一种低效或无效现象,估算教学确实不给力。

现在的估算教学“教材很重视、教师很为难、学生很迷惑。

”往往学生对于估算技能掌握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没有明确要求“估算”的情况下,学生比较喜欢用精确计算来解决问题,他们体会不到估算的价值,估算意识比较缺乏。

学生一是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用估算,往往一看见有“大约”“大概”等字样,就开始用估算。

二是学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选择用什么样的估算策略,怎样的估算方法才是合理的。

估算现状描述:1、算后再估多,估后再算少如:二年级上册第31页,加减法估算。

3种生活用品,28+43+24,100元够吗?很多学生准确计算后在比较。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反思第【1】篇〗《乘法估算》四年级上册内容,我在按计划上完这一节后,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成功的关健在于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采用了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和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后每一个环节,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从而体验到教学学习的快乐,认真反思,这节课有以下特点。

做算天天要用,估算日日存在。

可当我们教学估算时却发现,有时学生根本不去估算,或者是先算一个准确结唱歌再写出近似数。

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之一是教师交给学生的素材没有结合实际生活,学生面对这样的信息,情感上没有引起共鸣,没有估算的需求,干脆算个准确结果完事。

而这节课的主要三组素材都来自于身边或社会生活实际。

例如:①估人数选择活动场地,参加活动人数没办法一个一个地数,活动场地的座位也没有一个一个地数的必要,那就根据经验估算。

②写作文时,通过规定的字数确定要写的面数,一般不会一格一格地去数和精确计算,而只需要根据每面行数和每行格数估算。

这样,估算在学生眼中成为生活中的一种需求,而不是遥不可及的数学知识,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

同时,这样的素材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猜测、探索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我们要以看到,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虽然不是这节课的惟一目标,但仍然是一个重要目标,传统教学中常见有些教师给出封闭的,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去解答,然后进行机械的记忆与重复地训练。

而本节课,我给出了一些来自于生活实际的信息,主要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共同质疑、互相交流。

在各自观点的交汇处,让我们看到了柳暗花明的成功喜悦,乘法估算的基本方法自然是水到渠成。

尽管有的学生在交流中想法还不够成熟,但这一过程已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方法的总结也有自己的功劳,满足了学生自尊、交流、成功等方法的心理需求,从而使它们始终都积级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反思3篇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反思3篇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反思3篇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反思,欢迎参考!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反思篇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节课是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1、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

本课一开始就用学生最喜欢的秋游引入新课,让学生估算大约要带多少钱,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2、注意了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讨论、启发,共同探索,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解决如653×18的此类题目时,先安排独立计算,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这样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

在讨论谁的估算好一些时,当学生出现“650×20”和“700×20”两种不同意见时,强调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引导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掌握估算的方法。

3、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情境,从选取学生最熟悉的事件作教学素材,使数学学习变得生活化,最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估算训练,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

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

只有结合曰常生活进行训练,体验估算的方法,明确估算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才能提高学生估算能力。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估算教学反思6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估算教学反思6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估算教学反思6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估算教学反思1在估算中,除法的估算是最难把握的,也是学生最难掌握的,因为除法估算不单单是把其中的一个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的数而已,它还要考虑到除数,考虑到能不能整除,因此对学生而言加大了一定的难度,张晓随教学反思。

所以本节课的重难点都应该放在如何进行估算上面,并让学生多实践,在练习中进行巩固。

在实际教学中我有四个生活中的情境入手,在估算时让学生体验到应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让学生掌握并熟练除法估算的方法。

1、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说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估算以及乘数是一位数的。

乘法估算方法,但是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这一教学内容有它的的特殊性。

教学开始,我让学生练习了几道加、减法和乘法估算题,并让学生归纳它们的估算方法。

紧接着我提出能不能用加、减乘法的估算方法来进行除法估算呢?这样通过复习,抛砖引玉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学习兴趣。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深入,学生很快发现346÷9≈?如果按照以前学习的估算方法,把346估成350,350÷9除不尽,有余数。

也就是说,在除法算式346÷9中346不能按照四舍五入的方法来进行估算,那么把346估成多少合适呢?通过小组讨论有的认为把346估成360,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估成270。

怎样估最合理,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在下面讨论起来。

很快讨论结果出来了,把346估成360最合适。

没想到把要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自主探索能产生这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进行了碰撞,在碰撞中学生的智慧得以升华,自然而然解决了本堂课的重难点。

3、注重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合作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参与交往,引导学生一起去探索、去体验,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将学习活动看作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发展的活动,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促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估算教学反思
《体育场》这节课是如何估算的内容,培养学生对具体的事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在估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在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估算方法。

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尝试。

在教学中,我注意渗透多种估算方法。

学生在体育场的情境中意识到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估算策略,估算能力得到提高。

整个学习过程,我主要是借助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的。

在学生掌握估算技能后让学生估算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验到数学来自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增进了估算的意识。

在整个的过程中想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从中选择比较好的估算方法。

学生的反馈: A 、分成若干块,先数出每一小块字数,再估算。

B 、先数出每一行字数,再数出共有几行。

C 、先数出其中一篇文章字数,看看约有这样的文章几篇等等。

在此基础上,再估计密铺的大豆的颗数即可迎刃而解了。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怎样平均分更加合理简便,包括在解决估算某报亭 10 月上旬营业额时,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后与小组交流得到更全面的答案从而锻炼学生归纳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估算教学不仅仅是单纯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目标,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时时注意使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结果合理性的意识与习惯。

篇二:估算教学反思
估算是反应一个人智商和办事能力的重要标志。

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就是对各种事物进行有效地分析综合,就是一种“估”。

工作计划的
制定也是一种“估”。

日常生活中的买卖活动更是一种“估”。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a 、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

本课一开始就用大东方超市店庆引入新课,让学生估算大约要带多少钱,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b 、相互讨论,共同探索实际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注意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其有独立思考的空间,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自由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开放性、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在解决如454 ×28 的此类题目时,先安排独立计算,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这样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

在讨论谁的估算好一些时,当学生出现“450 ×30 ”和“500 ×30 ”两种不同意见时,强调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引导学生在交流、对比中掌握估算的方法。

c 、尊重学生,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选取自己最熟悉的事件作为素材,使数学学习变得生活化,最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同时使学生获得自己的估算方法。

估算的教学,只有在实际情境中,才能产生多样化的估算方法。

单纯地进行机械的估算训练,是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

因此,我们只有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教学,在实践中体验估算的方法,才能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估算能力。

篇三:估算教学反思
二年级的小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估算”一词不容易理解。

在教学加减法估算时,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学生在理解估算的概念,和了解估算的必要性上下了点功夫。

因为前面刚学习了两位数的加减法笔算,始终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现在学习估算,与精确计算形成了一个反差,在估算时往往由于不理解题意,忙着精确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再想了估算的结果。

这不符合估算教学的要求和目标,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的展开。

因此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看一组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如:妈妈去超市购物,出示物品的价格后,帮妈妈估计一下带的钱够不够?这样为教学估算做好了铺垫,三种关键词“大约”,“接近”等,从而感受估算的意义:现实中有些问题的解决不需要计算精确的结果,只需要一个接近的数值。

在估算教学方法时,体现方法的多样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验和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通过全班交流后,再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方法,体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