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菊花的组织培养》学案分析

合集下载

use菊花的组织培养学案

use菊花的组织培养学案

use菊花的组织培养学案专题三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学案类名组一株菊花的一段嫩茎插入土中,不久就会生根发芽,长成完整的植株,开出绚丽的花朵.自然界中多数植物都有这样的分身法.科学家利用植物这一特点,通过实验室培养技术,能使优良植株快速繁殖,并保持其优良性状.怎样使菊花一年四季连续开花呢?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本基础知识部分回答1.阅读本主题的背景,了解细胞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显示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回想一下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阅读(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回答2.写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及回忆细胞分化的实质。

3.观察教材第32页,总结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愈伤组织的概念和特征;去分化和再分化的概念。

阅读(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回答4.不同植物组织的培养有多困难?同一植物组织的不同部分呢?举个例子。

5.离体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对_____________等条件的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适宜的培养基。

常用的一种培养基是培养基。

简述此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并尝试说出以上培养基各营养物质的作用及与专题2中微生物培养基配方上的不同。

6.启动细胞分裂、去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

使用顺序实验结果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同时使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率结果(发育方向)当比率较高时,比率适中当比率较低时。

上表的内容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果。

7.总结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二、阅读实验操作部分回答1.准备母液:为什么要准备母液?(见右图)配制各母液① 无机物中大量元素的浓度为__________;倍,微量元素的浓度为______;倍,室温下储存。

制备ms培养基2.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3.灭菌:分装好的连同一同进行灭菌。

1.外植体概念:外植体消毒2.选择生长旺盛的外植体3.消毒过程:(见右图)在此消毒过程中,是不是强度越大越好?1.准备:①工作台用擦试② 该行动由接种③器械每次使用后用灭菌2.简述接种过程:茎段插入培养基中时注意:。

《专题3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专题3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理解植物组织培养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科学实验的周密性和科学精神,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理解植物组织培养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究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准备实验器械:培养皿、剪刀、镊子、琼脂、菊花的组织样品等。

2. 准备教材和参考书籍:包括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3. 安排实验过程:设计实验流程,对学生进行分组,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要求。

4. 讲解实验注意事项:包括实验器械的消毒、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等。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1. 引入课题:通过展示菊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菊花的形态,让学生对菊花有直观的认识,同时提出问题:菊花是如何发展的?我们能否通过组织培养技术来培育菊花呢?2. 组织学习:起首,我们将了解组织培养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接着,我们将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学习如何进行菊花的组织培养。

在此过程中,我们将介绍培养基的成分、灭菌等基本操作,以及接种、培养等关键步骤。

3. 实践活动:在了解了基本的组织培养技术后,我们将进行实践活动。

学生将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菊花品种,按照组织培养的步骤进行操作。

在此过程中,教师将进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操作。

4. 效果展示与讨论: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后,将展示各组的效果,分享经验,讨论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教师将对学生的操作进行点评,并对菊花的组织培养进行总结。

此外,学生也将了解菊花组织培养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此外,为了增强学生对菊花的兴趣和了解,教学过程还可以穿插以下内容:1. 扩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有关菊花的科普文章或书籍,了解菊花的品种、发展环境、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专题3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专题3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学历案-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

《菊花的组织培养》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菊花的组织培养”,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学习,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特别是对菊花组织培养的实践操作进行详细学习。

二、学习目标1.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2. 了解菊花组织培养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3. 学会制备菊花外植体及初步的继代培养操作。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2. 技能操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制备外植体和继代培养的技能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价: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报告,评价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分析以及科学表述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菊花的美丽图片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思考菊花的繁殖方法和组织培养的优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及方法,重点讲解菊花组织培养的流程,包括外植体的制备、消毒、接种、继代培养等步骤。

3.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制备菊花外植体的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菊花组织培养的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方法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特别是菊花组织培养的重要性和优势。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进行一次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总结本课时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总结技能掌握情况,分析自己在知识理解上的不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引言概述:
菊花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花卉,其花朵色彩丰富,形态优美,因此在园艺栽培
中备受青睐。

为了培养学生对菊花组织培养的技术和理论的深入理解,设计一套系统的菊花组织培养教学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菊花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和实验效果评价等方面展开详细介绍。

一、菊花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1.1 菊花组织培养的定义及意义
1.2 菊花组织培养的主要方法
1.3 菊花组织培养的应用领域
二、实验器材和材料准备
2.1 实验所需器材清单
2.2 实验所需材料清单
2.3 实验器材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实验步骤
3.1 材料的消毒处理
3.2 菊花的取样和处理
3.3 菊花组织培养的操作步骤
四、实验结果分析
4.1 菊花组织培养的效果评价
4.2 菊花组织培养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4.3 菊花组织培养实验的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
五、实验效果评价
5.1 学生对菊花组织培养实验的反馈
5.2 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的收获和体会
5.3 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对菊花组织培养技术的推广应用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菊花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研思维和实验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菊花组织培养教学设计有所启发和帮助。

3-1 菊花的组织培养 学案

3-1 菊花的组织培养  学案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课题目标] 说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技术,进行菊花或其他植物的组织培养。

[课题重点与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基础知识(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1. 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概念(1)细胞分化: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上都会出现稳定性的差异,形成这些差异的过程就叫做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是基因_________ 的结果。

(2)细胞的全能性: 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为__________的潜能。

细胞全能性是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

(3)愈伤组织:由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经过__________过程形成的组织,就叫 ,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__________的呈无定形状态的 。

(4)脱分化:由______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_________的过程,称为脱分化,又叫去分化。

(5)再分化:脱分化产生的 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_________,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

(6)外植体: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 。

(二)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1.内部因素: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

同种植物材料,__________ ,________等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般选择 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2.外部因素:(1)营养条件:常用的是______ 培养基,其主要成分包括: ,如____________ 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等。

(2)植物激素:植物激素中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及________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3)环境因素: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等条件也能影响植物组织培养。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标题: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引言概述:
菊花是一种常见的花卉植物,具有欣赏价值和药用价值。

在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菊花的组织培养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通过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原理,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本文将就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验目的
1.1 了解植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
1.2 掌握菊花组织培养的操作方法
1.3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
2.1 菊花组织培养所需的培养基和生长调节剂
2.2 培养瓶、显微镜等实验设备
2.3 实验室环境和操作规范
三、实验步骤
3.1 菊花茎段的消毒处理
3.2 菊花组织的分离和培养
3.3 菊花组织的生长观察和记录
四、实验结果分析
4.1 观察菊花组织的生长情况
4.2 分析菊花组织培养的影响因素
4.3 探讨菊花组织培养在植物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五、实验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菊花组织培养实验的经验和教训
5.2 展望菊花组织培养在植物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中的发展前景
5.3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为推动植物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以上的菊花组织培养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培养他们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兴趣和热情,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翼本文的内容能够对相关教师和学生有所匡助。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上一个微课学习了植物组织的基本原理和过程,本节课以一具体材料为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组织培养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过程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过程难点: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过程四、教学方法讲述(归纳总结)五、教学过程一、回顾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和原理离体植物的 组织、器官、细胞 _愈伤组织组织幼根和芽或胚状体完整植株。

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二、菊花的组培(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2.了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用量比例对菊花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的影响。

3.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二)方法步骤1、制备MS 固体培养基:按照课本116页 附录1配置各种母液→制备MS 培养基→灭菌2、外植体消毒(1)酒精擦拭双手和超净工作台台面。

将的外植体(幼嫩的茎段)用酒精消毒30s,然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 min 后,立即用无菌水清洗2-3次。

(2)将消过毒的外植体置于无菌的培养皿中,用无菌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

用解剖刀将外植体切成0.5-1cm 长的小段。

−−→−脱分化−−→−再分化−−→−发育3、接种在酒精灯火焰旁,将外植体的1/3-1/2插入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中。

用封口膜或瓶盖封盖瓶口,并在培养瓶上作好标记。

4、诱导培养(1)在诱导生成愈伤组织的培养基诱导形成愈伤组织(2)转移培养基诱导生芽(3)转移培养基诱导生根5、移栽打开封口膜适应一段时间→流水清洗根部培养基→移栽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里→移栽入土。

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14:3.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设计14:3.1 菊花的组织培养教案

菊花的组织培养我说课的内容是《菊花的组织培养》,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考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突破等几个部分(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一、教材分析《菊花的组织培养》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属于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应用范畴。

主要内容是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分化、育种及微生物的培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也为月季的花药培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下面,谈谈我对本节课所面对的学习对象的特点)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已学完必修的三本教材,具有该课题的相关理论知识,如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全能性、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等。

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且认知能力也有所提升,但他们思维的连续性和逻辑性不强,自主设计实验意识薄弱,故本节课采用启发和引导的探究方式实施教学,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设计实验能力。

三、考情分析近几年高考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频率逐渐走高,命题形式以简答题为主,选择题也有所呈现。

命题主要以植物组织培养为材料背景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以及涉及的MS培养基及消毒灭菌的相关的知识。

(根据新课标理念,教材特点,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如下为教学目标)四、教学目标1、能记住细胞分化的概念及离体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2、能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并掌握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

3、能掌握和运用外植体的消毒、接种、培养等方法。

(基于以上我对教材、学情、考情、教学目标的分析,我确定如下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五、教学重难点学习重点:植物组织培养基本原理及过程。

学习难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六、教学方法教法:问题导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好的教师教会学生发现真理。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生物《菊花的组织培养》学案分析高二生物《菊花的组织培养》学案分析
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
细胞分化: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了一段时间以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

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或者叫做去分化。

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

再分化形成的试管苗,移栽到地里,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植物细胞工程
具有某种生物全套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活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即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但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表现出来,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构成不同组织和器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有:实现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培育脱毒作物;制作人工种子;培育作物新品种以及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

·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有什么生理意义?
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结构和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比较根尖分生组织和愈伤组织的异同
组织类型
细胞来源
细胞形态
细胞结构
细胞排列
细胞去向
根尖
分生组织
受精卵
正方形
无液泡
紧密
分化成多种
细胞组织
愈伤组织
高度分化细胞
无定形
高度液泡化
疏松
再分化成新个体
相同点
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
材料:不同的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差别很大。

植物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试验的成败。

植物的种类、
材料的年龄和保存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花组织培养一般选择未开花植物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
作材料。

一般来说,容易进行无性繁殖的植物容易进行
组织培养。

选取生长旺盛嫩枝进行组培的是嫩枝生理状
态好,容易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

营养:离体的植物组织和细胞,对营养、环境等条
件的要求相对特殊,需要配制适宜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
养基是MS培养基,其中含有的大量元素是N、P、S、K、Ca、Mg,微量元素是Fe、Mn、B、Zn、Cu、Mo、I、Co,
有机物有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蔗糖等。

激素: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
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在生长素存在的
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趋势。

在培养基中
需要添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其浓度、使
用的先后顺序、用量的比例等都影响结果。

使用顺序
实验结果
先生长素,
后细胞分裂素
有利于分裂但不分化
先细胞分裂素,
后生长素
细胞既分裂也分化
同时使用
分化频率提高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比值与结果
比值高时
促根分化,
抑芽形成
比值低时
促芽分化,
抑根形成
比值适中
促进愈伤组织生长
+
环境条件:PH、温度、光等环境条件。

不同的植物对各种条件的要求往往不同。

进行菊花
的组织培养,一般将pH控制在5.8左右,温度控制在
18~22℃,并且每日用日光灯照射12、操作流程
配制MS固体培养基:配制各种母液:将各种成分按配方比例配制成的浓缩液(培养基母液)。

·使用时根据母液的浓缩倍数,计算用量,并加蒸
馏水稀释。

·配制培养基:应加入的物质有琼脂、蔗糖、大量
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和植物激素的母液,并用蒸馏
水定容到1000毫升。

·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可以不添加植物激素
原因是菊花茎段组织培养比较容易。

·灭菌:采取
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MS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是什么?与肉汤
培养基相比,MS培养基有哪些特点?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提供植物细胞所必需的无机盐;蔗糖提供碳源,维持细胞渗透压;甘氨酸、维生素等物
质主要是为了满足离体植物细胞在正常代谢途径受到一
定影响后所产生的特殊营养需求。

微生物培养基以有机营养为主,MS培养基则需提供
大量无机营养。

外植体的消毒外植体:用于离体培养的植物器官或
组织片段。

选取菊花茎段时,要取生长旺盛的嫩枝。


花茎段用流水冲洗后可加少许洗衣粉,用软刷轻轻刷洗,刷洗后在流水下冲洗20min左右。

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外
植体表面的水分,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摇动2~3次,持续6~7s,立即将外植体取出,在无菌水中清洗。

取出后仍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外植体表面水分,放入质量
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中1~2min。

取出后,在无菌水中至少清洗3次,漂洗消毒液。

注意:对外植体进行表面消毒时,就要考虑药剂的
消毒效果,又要考虑植物的耐受能力。

接种:接种过程中插入外植体时形态学上端朝上,
每个锥形瓶接种7~8个外植体。

外植体接种与细菌接种相似,操作步骤相同,而且都要求无菌操作。

培养:应该放在无菌箱中进行,并定期进行消毒,
保持适宜的温度(18~22℃)和光照(12h)
移栽:栽前应先打开培养瓶的封口膜,让其在培养
间生长几日,然后用流水清洗根部培养基。

然后将幼苗
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
进行壮苗。

最后进行露天栽培。

栽培
外植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会被污染,原因有外植体
消毒不彻底;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接种中被杂菌污染;锥形瓶密封性差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