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2第一章抛体运动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教师)辅导资料

高一物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教师)辅导资料

第一章 第三节: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一:竖直下抛运动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竖直方向下下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竖直下抛运动。

2比较其异同后得出:竖直下抛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3.运动规律:V t =V 0+gt S=V 0t +1/2gt 2 V t 2-V 02=2gS变式1.关于竖直下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下落过程是加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大B .下落过程是匀速直线运动C .在下抛时,由于给物体一定的作用力,所以在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D .下落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例题2:将一小球从距地面30m 高处以5m/s 的初速度竖直下抛,取,求(1)小球到达地面时的速度; (2)小球下落所用的时间。

解:v=2ghv02+ =30*10*252+=25m/st=(v t -v o )/g=(25-5)/10=2s变式2.某同学站在15.0 m 高的桥上竖直向下扔一石块,石块离开桥面时的速度大小是10m/s ,不计空气阻力,石块到达水面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取g =10m/s 2)二:竖直上抛运动1.定义: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条件:(1)初速度竖直向上;(2)只受重力作用。

2特点:竖直上抛物体在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下,物体做匀减速度直线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零,加速度竖直向下;再从最高点下落过程中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3、运动的合成: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成是竖直向上的____________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4.处理竖直上抛运动问题的两种思路和方法(1)分步处理:上升过程是初速度为,加速度为,末速度的匀减速度直线运动来;下降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

(不考虑空气阻力)(2 ).整体处理:将全过程看作是初速度为、加速度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进行计算。

物理必修2 第一章第一节什么是抛体运动 课件

物理必修2 第一章第一节什么是抛体运动 课件

3.轨迹:直线或曲线 (1)当物体的初速度方向竖直向上或向下时,物体做匀变速直 线运动. (2)当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不在竖直方向上时,物体做匀变速曲 线运动,并且抛体运动的轨迹总是向下弯曲的. 4.速度方向 (1)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在竖直线上并与运动方向一致. (2)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在其轨迹的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物体的速度方向时刻发生变化. 特别提醒:抛体运动是一种不考虑物体受空气阻力时的理想 化的运动.
1.(单选)(2014·广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抛体运动的说法正 确的是(C ) A.抛体运动可以是匀速运动 B.只要给物体一个初速度,物体就会做抛体运动 C.做抛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 D.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做抛体运动 解析:抛体运动是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物体一定具有加 速度,A错C对;抛体运动的物体具备两个特点,有初速度 (v0≠0)和只受重力作用,B、D均错.
方法技巧——合力方向、速度方向和轨迹弯曲方向间的关系 [范例] (双选)如图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从A运动 到B,这时突然使它受的力反向而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 在此力作用下,关于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CD ) A.物体可能沿曲线Ba运动 B.物体可能沿直线Bb运动 C.物体可能沿曲线Bc运动 D.物体不可能沿原曲线由B返回A
2.曲线运动的性质 (1)由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不管速度大 小是否改变,因其矢量性,物体的速度在时刻变化,即曲线 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2)曲线运动是否是匀变速运动取决于物体的合外力情况.合 外力为恒力,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外力为变力,物体 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特别提醒:(1)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但变速运动不一定 是曲线运动. (2)只要物体的合外力为恒力,它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可能是 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必修2 1.3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

必修2 1.3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

v0
G
【讨论与交流】(书P10) 1. 请比较竖直下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相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都是做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运动,运动过程中都只受重力. 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速度一个不为零,一个为零. 2. 竖直下抛运动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恒矢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速度方向与合外力(重力)方向相同.
20m / s 取vC=-20m/s
§1.3 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 二、竖直上抛运动 v (取竖直向 8. 竖直上抛运动的v-t图象: 上为正方向) v0 y v ①斜率 k a g 2t1 x t 0 t t1 0 v0 v0 ②上升时间 t1 -v0
v=0
G v0
G
3. 竖直上抛运动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匀减速直线运动 vt 初速度方向不同.竖直上抛运动上 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恒矢量), 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速度方向与合外力(重力)方向相反. 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下抛 4. 请写出竖直上抛运动的速度和 运动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 v0 gt 位移公式: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1 2 5. 从运动合成的角度看,竖直上抛 s v0t 2 gt 运动可以看作在同一直线上哪两个 分运动的合运动?答:竖直上抛运动可以看作是在同一 直线上向上匀速直线运动和向下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2022-2023年粤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 第1章抛体运动第3节平抛运动第2课时课件

2022-2023年粤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2 第1章抛体运动第3节平抛运动第2课时课件

x v0t 6m
1 2 1
h gt 10 22 m=20m
2
2
故选 A
D. 40m ,12m
课后练习
2.在距水平地面的高度为 80m 的低空有一小型飞机以 40m / s 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假定
从飞机上释放一物体,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 10m/s2 ,不计空气阻力,则该物体在下落过
球运动过程中的前四个位置,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在图中画出小球
被拍下的第五个位置。
1
因为小球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速
度不变,由前4个点可以发现,每两次拍照
的间隔小球在水平方向向前移动3格,所以
小球第五个位置与第四个位置水平间隔为3
格,又由于在竖直方向小球做自由落体运
动,从小球的第一个位置起,在竖直方向
程中发生的水平位移大小是(

A. 100m
B.120m
C. 150m
D.160m
【详解】
物体释放后做平抛运动,
1 2
x v0t
则有 h gt
2
联立解得 x 160m
故选D
课后练习
3.有一物体在离水平地面高 h 处以大小为 v0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v,竖

直分速度大小为 v y ,水平射程为 l,不计空气阻力,则物体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
间隔距离之比为1:3:5:7,所以第五个位置
与第四个位置在竖直间隔为7格,所以第五
个位置在右图的红点位置。
3
5
7
3.如图所示,一名运动员欲骑车越过宽度d=2m的壕沟AB,现已知两沟
沿的高度差h=0.4m,求车速至少多大才能安全越过壕沟.(g=10m/s2)

高中物理必修2《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

高中物理必修2《抛体运动的规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什么是抛体运动,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 掌握抛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和运用方法。

3. 能够通过计算和分析解决抛体运动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2. 抛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和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1. 计算抛体运动相关问题的过程。

2. 分析抛体运动过程的关键节点。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法。

2. 问题解决法。

3. 示范演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导入抛体运动的相关知识。

2. 回顾物理中的向上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二、讲解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15分钟)1. 抛体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2. 抛体运动中常用的物理量和单位。

3. 抛体运动的规律和基本公式。

三、演示解决抛体运动相关问题(20分钟)1. 计算题:一个人从20m高的悬崖上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飞行的最大距离和落地点的位置。

2. 计算题:一个斜面倾角为30度,小球的初速度为10m/s,小球与斜面的摩擦系数为0.2,小球滑到水平面上的距离。

四、思考和总结(10分钟)1. 思考抛体运动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

2. 总结抛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运用方法。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预习下节课内容——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解了抛体运动的规律和基本公式,通过计算题和问题解决,教给学生解决抛体运动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也强调了抛体运动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节点,为学生理解物理原理提供了更深入的思考。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件:1.1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共28张PPT)

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课件:1.1 飞机投弹与平抛运动(共28张PPT)
答案:(1)× (2)√ (3)× (4)√ (5)√
自主阅读 自我检测
2.下列哪个运动是平抛运动( ) A.随电梯一起运动的物体的运动 B.水平抛向空中的细绳的运动 C.水平抛向空中的纸片的运动 D.水平抛向空中的铅球的运动 解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初速度水平;(2)只 受重力作用。显然选项A不满足,选项B、C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不 能忽略,只有选项D中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可看作平抛运动。 答案:D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问题导引 知识归纳 典例剖析
规律方法平抛运动的特点 (1)速度特点:平抛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断变化,故它是变 速运动。 (2)轨迹特点: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故它是曲线运动。 (3)受力特点: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故它的合外力恒 定。 (4)加速度特点: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自由落体加速度,恒定不变, 故它做匀变速运动。
1234
3.如图所示,一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飞机上每隔1 s释放一个小球, 先后共释放4个小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地前四个铁球在空中的 排列情况是( )
解析:每个小球均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有相同的运动情况,所以 四个小球应在同一竖直线上;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 之间的间隔距离越来越大,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自主阅读 自我检测
三、验证伽利略的假设 我们利用如图装置来验证伽利略的假设。
自主阅读 自我检测
自主阅读 自我检测
1.正误辨析 (1)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一定不断变化。 () (2)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方向与重力方向垂直。 ( ) (3)飞机投弹时,炸弹离开飞机后做自由落体运动。 ( ) (4)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 ) (5)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个运动互不干扰。 ( )

高中物理第一章抛体运动第3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素材粤教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一章抛体运动第3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素材粤教版必修2

第3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两个竖直上抛运动相遇问题的分析方法竖直上抛运动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个特例,既可看成全过程的匀减速运动,又可以分为上升过程的匀减速运动和下降过程的自由落体运动。

对于两个以不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直线上作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的相遇问题,其实质就是一个追赶问题,相遇的位置有可能出现在上升阶段或下降阶段,她取决于两个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两个物体抛出点的高度差及抛出的时间间隔,如何分析此类问题呢?下面笔者就以一道例题谈一谈她的一些分析方法。

例题:将小球A以初速度V A=40 m/s竖直向上抛出,经过一段时间Δt后,又以初速度V B=30m/s将小球B从同一点竖直向上抛出,为了使两个小球能在空中相遇,试分析Δt应满足的条件。

解析:由于是在同一点抛出且V A>V B,故相遇的位置一定是在A球下降阶段,B球有可能是在下降或上升阶段,其抛出的时间间隔就由这两过程决定。

方法一:利用空中的运动时间分析要使两小球在空中相遇,Δt应满足的条件一定是介于某一范围内,因此,只要求出这个范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以了。

当小球B抛出后处于上升阶段时与A球相遇,经过的时间间隔较大,故Δt的最大值为小球A刚要落回抛出点的瞬间将小球B抛出。

而小球A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即Δt的最大值为Δt max=8s。

当小球B抛出后处于下降阶段时与A球相遇,经过的时间间隔较小,故Δt的最小值为A、B两小球同时落地,先后抛出的时间间隔。

而小球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则Δt的最小值为Δt min=t A-t B=2s。

故要使A、B两小球在空中相遇,Δt应满足的条件为2s<Δt<8s。

方法二:利用位移公式分析A、B两小球在空中相遇,不管其是在上升还是下降阶段相遇,相遇时的位移必相等。

设小球B抛出后经时间t与小球A相遇,则小球A抛出后的运动时间为(t+Δt),由位移公式可得整理后可得,相遇时小球B所经过时间为:(1)考虑到A、B小球在空中相遇,则0<t<6s。

物理必修二抛体运动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二抛体运动知识点总结

物理必修二抛体运动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和公式1.抛体运动是指在重力作用下,物体具有初速度沿一定角度抛出后,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运动的轨迹。

2.抛体运动的基本量有初速度v0、瞬时速度v、位移x、瞬时位移y、加速度a和时间t等。

3. 抛体运动的基本公式有:v = v0 + gt;y = v0t + 1/2gt^2;x = v*t。

二、水平抛体运动1.水平抛体是指物体抛出时只有初速度的水平分量,且不受重力影响而自由向前运动。

2.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恒定,加速度为0。

3.水平方向上的位移可由公式x=v*t得到。

三、垂直抛体运动1.垂直抛体是指物体具有初速度的垂直分量,同时受到重力的影响而运动。

2. 在垂直方向上,初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初速度为v0sinθ,加速度为g。

3. 垂直方向上的位移可由公式y = v0t + 1/2gt^2得到。

4. 最高点时,瞬时速度为0,用公式v = v0 + gt可得最高点所需时间t = v0/g。

5. 抛体运动的总时间可由公式t = 2v0sinθ / g得到。

6. 抛体达到地面时,瞬时速度为v = v0 + gt,位移为h = v0t -1/2gt^2四、斜抛体运动1.斜抛体是指物体抛出时同时具有初速度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

2.斜抛体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抛体运动和垂直抛体运动的叠加。

3.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恒定,加速度为0。

4. 在垂直方向上,初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初速度为v0sinθ,加速度为g。

5.用水平方向的运动和垂直方向的运动的公式,可以得到抛体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五、抛体运动的应用1.抛出速度和角度的选择问题,可以通过把速度分解为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进行解决。

2.找到抛体的最大高度和最远水平距离的问题,可以通过求解抛体到达最高点的时间和抛体到达地面的时间来解决。

3.抛体在空中的飞行时间决定于初速度和发射角度。

总结:抛体运动是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必修二中的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抛体运动专题一.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梳理一个比较复杂的运动,常可以看成是由两个或几个简单的运动所组成的。

组成复杂运动的简单运动,我们把它们叫做分运动,而复杂运动本身叫做合运动。

由分运动求合运动叫运动的合成;由合运动求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1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必须按实际情况进行。

3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4分运动具有独立性。

◎例题评析【例1】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冲锋舟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而下,水的流速为5m/s,舟在静水中的航速为lOm/s,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点0的距离为50m如图,问:(1)战士要想通过最短的时间将人送上岸,求最短时间为多长?(2)战士要想通过最短的航程将人送上岸,冲锋舟的驾驶员应将舟头与河岸成多少度角开?(3)如果水的流速是10m/s,而舟的航速(静水中)为5m/s,战士想通过最短的距离将人送上岸,求这个最短的距离。

【分析与解答】:(1)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可知,冲锋舟到达江岸的时间是由垂直于江岸的分速度决定,该分速度越大,则时间越短,故当冲锋舟垂直于江岸时,时间最短,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水速为v1,最短的时间为t=d/v2=5(s)(2)战士要想到达江岸的过程中航程最短,则要求合速度的方向垂直于江岸,舟头必须斜向上,设与江岸的夹角为θ(如图2所示),则COSθ=v1/v2=O.5θ=600(3)在v1>v2的条件下,舟只能斜向下游到江岸,此时v2所有可能的方向如图3所示,v与v2垂直时θ角最大,位移最短,此时sinθ=v2/v1=o.5,则θ=300,最短位移为s=50/sin300=100(m)【说明】(1)不论水流速度多大,总是船身垂直于河岸开动时,渡河时间最短,t=d/sinθ,且这个时间与水流速度大小无关。

(2)当v1<v2时,合运动方向垂直河岸时,航程最短。

(3)当v1≥v2时,当合运动方向与船身垂直时,航程最短。

【例2】如图4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的受力情况是( )A.绳的拉力大干A的重力B.绳的拉力等于A的重力C.绳的拉力小于A的重力D.拉力先大干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分析与解答】车水平向右的速度(也就是绳子末端的运动速度)为合速度,它的两个分速度v1,v2如图5所示,其中v2就是抽动绳子的速度,它等于A上升的速度。

由图得,v A=v2=vcosθ小车匀速向右运动过程中,θ逐渐变小,知v A逐渐变大,故A做加速运动,由A的受力及牛顿第二定律知绳的拉力大于A的重力。

【答案】故选A。

◎能力训练11.一轮船船头正对河岸航行。

轮船渡河通过的路程、渡河时间在水流速度突然变大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路程变长,时问变长B.路程变长,时间不变C.路程变短,时间变短D.路程与时间都不变2.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V1,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O的距离为d。

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托艇登陆脚地点离O点的距离为3.小船过河,河宽为90m,船在静水中航行速度是3m/s,水流速度是4m/s,则A.船渡过河的最短时间为30 sB.小船渡河的最短路程为90 mC.船头偏向上游某一角度可使船以最短路程过河D.小船渡河的最短路程为150 m4.小河宽为d,河水中各点水流速度大小与各点到较近河岸边的距离成正比,V水=kx,k=4v0/d,,x是各点到近岸的距离,小船船头垂直河岸渡河,小船划水速度为珈,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船渡河时的轨迹为直线B.小船到达离河岸d/2处,船的渡河速度为2v0C.小船渡河时的轨迹为曲线D.小船到达离河岸3d/4处,船的渡河速度为10v05.如图6所示,某人从高出水平地面h的坡上水平击出一个高尔夫球,由于恒定的水平风力的作用,高尔夫球竖直地落入距击点水平距离为L的A穴,该球被击出时初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6.一探照灯照射在云层底面上,这底面是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如图7所示,云层底面高h,探照灯以匀角速度ω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当光束转过与竖直线夹角为θ时,此刻云层底面上光点的移动速度等于多少?7.如图8所示,a图表示某物体在x轴方向上分速度的v-t图像.b图表示该物体在y轴上分速度图像。

求:○1物体在t=O时物体的速度;○2t=8s时物体的速度;○3t=4s时物体的位移。

8.雨滴在空中以4m/s速度竖直下落,人打着伞以3m/s的速度向东急行,如果希望让雨滴垂直打向伞的截面而少淋雨,伞柄应指向什么方向?9.如图9所示,一艘小艇从河岸的A处出发渡河,小艇保持与河岸垂直的方向行驶.经过10分钟到达正对岸下游的120米的C处;如果小艇保持原来的速度逆水斜向上游与河岸成a角的方向行驶,则经过12.5分钟恰好达到正对岸的B处,由此可知这条河的宽度为专题二.竖直上抛运动◎知识梳理1.特点:初速度V0竖直向上,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2.公式注意:①选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V方向向上,则V取正值,若V方向向下,则取负值,最高点为其分界点;若物体位于抛出点上方则S取正值,位于抛出点下方则S取负值。

②上述各式均适用于竖直上抛运动的往返全过程,这时t从抛出开始计时。

3.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①时间对称性:对应竖直上抛物体运动的同一段竖直高度,上行和下行的时闻相等。

因而,物体从某点出发上升到最高点与最高点落至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即:物体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总时间为:t=2V o /2②速度对称性:物体在上升和下降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V t =V 0 注意:若物体所受阻力不能忽略.则不存在上述对称性。

4.竖直上抛运动最大上升高度H=V 02/2g◎ 例题评析【例3】 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m/s 的速度竖直地向上抛出,物体冲过井口再落到井口时被人接住,在被人接住前1s 内物体的位移是4m ,位移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 /s 2,求:(1)物体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2)此竖直井的深度。

【分析与解答】: (1)设人接住物块前1s 初的时刻速度为v则有h=vt 1-1/2gt 12即4=v ×1-5,解得v=9m/s (以向上方向为正)则物块从抛出到接住所有总时间为t=gv v --0+t 1=1.2s (2)竖直井的深度为h=v o t-gt 2/2=6m【例4】从同一地点以相同速度20m/s 先后竖直上抛两个小球,第二个小球比第一个小球晚1s ,则第二个小球抛出后经过多长时间与第一个小球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分析与解答】:此题是一道常见的竖直上抛运动习题.依据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可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法求解.一方面可对运动学公式进行全面地复习,以加深对运动学公式的理解;另一方面可培养分析问题的灵活性和解题思维的发散性.解法1:公式法从竖直上抛运动的整个过程来看,小球做可往返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设第二个小球抛出后经过t s与第一个小球相遇,两球相遇时其位移相等,由公式s= V0t-gt2/2V0t-gt2/2= V0(t+1)-g(t+1)2/2 可解得t=1.5s.解法2:速率对称法在竖直上抛运动的过程中,在同一高度处,物体上升与下降的速率相等,即两球相遇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有:-[20-g(t+1)]=20-gt2gt=30.t=1.5s解法3:时间对称法在竖直上抛运动过程中,物体从某高度处到达最高点的时间与从最高点返回原处的时间相等.则两球运动过程如图所示.t/=v0/g=20/10=2s,而t/=t+O.5s.故t=1.5s【答案】:1.5 s◎能力训练21.一只氢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某时刻在气球正下方距离气球为h的地方,有一石子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撞击”不是“相遇”,g=10m/s2)A.h=4m,则石子能够两次撞击气球B.h=5m,则石子一定能够撞击气球C.h=5m,则石子一定不能撞击气球、D.h=6m,则石子一定不能够撞击气球2.一个从地面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A点的时间间隔为5s,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的B点的时间间隔为3s,则AB间的距离为:A.80MB.40MC.20MD.初速度未知,无法确定3.在一拉力作用下,使小球自地面开始以a1=8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s末将小球释放,问小球经多少时问落回地面?(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02)4.在地面上以初速度2竖直上抛一物体A后,又以初速度在同一地点竖直上抛另一物体B,若要两物体能在空中相碰,则A与B两物体抛出的时间隔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不计空气阻力)5.一竖直发射的火箭在火药燃烧2s内具有3g的向上加速度,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当它从地面点燃发射后,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多少?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多长?240m6.将一小球A从距地面高h处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同时将另一小球B从A的正下方的地面上以速度v0竖直上抛,讨论下列问题:(1)使A、B在B上升过程中相遇,v0满足什么条件?(2)使A、B在B下降过程中相遇,v0满足什么条件?专题三.平抛运动◎知识梳理1.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产生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或者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曲线运动的轨迹和速度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即轨迹上那点切线的方向,若物体做曲线运动时,物体所受合外力突然消失,那么物体将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抛出,此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3)作曲线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在作曲线运动时,它所受的合力总是指向物体运动轨迹曲线的凹侧,物体的加速度也指向曲线的凹侧。

当合力方向与物体运动即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0时,物体运动速度增加;当合力方向与即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大干900时,物体运动的速度就减小。

2.平抛运动物体具有水平初速度,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

(1)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是自由落体运动。

(2)平抛运动的速度:水平方向:v x=v0竖直方向:v y=gt(3)平抛运动的位移水平方向:S=v0t(4).平抛运动的性质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仅受重力的作用,故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例题评析【例5】如图10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从A运动到B,这时突然使它所受的力反向而大小不变(即由F变为-F),在此力作用下,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可能沿曲线Ba运动B.物体不可能沿直线Bb运动C.物体不可能沿曲线Bc运动D.物体不可能沿原曲线由B返回A【分析与解答】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V A沿A点的切线方向,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AB 运动,此力F 必有垂直于V A 的分量,即F 力只可能为图11中所示的各种方向之一;当物体到达B 点时,瞬时速度V B 沿B 点的切线方向,这时受力F /=-F ,即F /只可能为图中所示的方向之一,可知物体以后只可能沿曲线Bc 运动,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B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