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老牛和小牛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老牛和小牛》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老牛和小牛》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复习《老牛和小牛》的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3.提升学生的创意表达和手工制作能力。
二、教材准备1.故事书《老牛和小牛》2.彩色纸张、颜色铅笔、剪刀、胶水等美术制作工具3.墙上挂有不同牛的图片,用于学生观察和比较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 (10分钟)1.讲述《老牛和小牛》的故事情节,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不同牛的形象,提问他们对不同牛的感受和观察。
步骤二:观察牛的形象 (1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墙上的不同牛的图片,比较它们的形状、颜色和表情。
2.让学生描述他们对每一只牛的感受和意见。
步骤三:创作牛的形象 (25分钟)1.给每个学生发放彩色纸张、铅笔、剪刀和胶水,让他们制作自己喜欢的牛的形象。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可以根据故事中的描述,也可以自由发挥。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 (15分钟)1.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牛的形象,并分享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创作过程。
2.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学习。
步骤五:反思和总结 (10分钟)1.和学生一起回顾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喜好和不足之处。
2.向学生提问,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故事启发和美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意表达能力。
通过观察不同牛的形象,学生可以学会感受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通过手工制作牛的形象,可以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意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故事情节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他们在制作牛的形象时也展现了创意和想象力。
然而,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需要引导和帮助。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我可以在导入环节加入一些互动游戏,例如让学生根据听到的故事情节完成故事板或角色卡片。
这样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老牛小牛教案

老牛小牛教案教案题目:老牛小牛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牛的基本知识,包括牛的特征、习性和生活习惯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运用多种信息来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资源:1. PPT幻灯片2. 看图识词卡片3. 室内或室外探究环境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牛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牛是什么动物吗?牛有什么特征?它们的生活习性是什么?”帮助学生预热本节课的内容。
Step 2: 了解牛(20分钟)利用PPT幻灯片向学生展示关于牛的基本知识,如牛的外形特征、习性、喜欢的食物等。
同时,通过问答形式和学生进行互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提问。
Step 3: 综合运用(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看图识词卡片,组织讨论并设计一份小册子,介绍牛的各个方面。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小册子的内容和布局,并借助图画、文字和图片等多种方式来呈现。
Step 4: 展示与分享(15分钟)小组代表展示他们设计的小册子,并与全班分享自己的设计成果。
同时,其他学生可以提问、评价和提建议,促进学生之间对于牛知识的交流和思考。
Step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通过学生的展示和班级的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关于牛的知识,激发学生对于更多动物的兴趣。
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更多关于动物的信息,并鼓励他们与家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完成的小册子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2. 学生在展示与分享环节的表现,包括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对他人提问的回答能力。
3. 学生对于牛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以及对于本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老牛和小牛教案

《老牛和小牛》教案曹娥小学韩波玲教学目标:1、画出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画出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能表现出它们之间彼此的亲密关系,并使学生通过画老牛和小牛之间的“母子情”,感受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中利用学生积累的有关牛的知识,通过观察、记忆和想象,了解牛的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比较各种牛的异同,概括地画出牛的形象,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并表现出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心中树立牛的美好形象,进而感受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
课前准备:学生:水彩笔、油画棒等常用的绘画工具教师:牛的图片、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图片、常用绘画工具。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有一种动物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忠实伙伴,鲁迅先生曾经这么评价它:“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你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出示牧归图)二、课件展示了解牛的类型及特征1.你认识哪几种牛?2.知道这些牛分别有哪些特征吗?来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吧(展示图片)3.从它们的自我介绍当中我们知道了牛可以为我们人类做什么呢?教师总结:是啊!牛是一种又善良又勤劳的动物,他那任劳任怨的精神历来为人们赞赏。
三、观察牛1、找特征2、引导观察、分析形状(师示范画)3、课件展示牛妈妈和小牛,找出老牛和小牛不同的特征。
四、启思维,表现美1、小牛和老牛头紧紧地挨在一起,正说着悄悄话。
你觉得它们平常还会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
2、欣赏范画瞧!它们的生活多么丰富啊!其他小朋友用灵巧的手画了出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展示其他学生作品。
3、我们也来拿起手中的笔来记录下老牛和小牛生活中的一幕幕吧!创作:画一张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图画。
要求:选材特别色彩和谐背景协调(创作过程播放轻音乐,)五、欣赏美,促延伸1、自我展示哪个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画?2、学生互评3、课外延伸小结今天大家的表现都不错,用绘画形式表现了小牛跟老牛是那么地亲密无间,我们小朋友跟父母之间也应该如此。
老牛小牛

课题:老牛和小牛
第1课时
教学期望(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时要利用学生积累的有关牛的知识,通过观察、记忆和想象,了解牛的基本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比较各种牛的异同,概括地画出牛的形象,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并表现出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母子情”或“父子情”,在心中树立牛的美好形象,进而感受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培养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这节课的重点在于如何表现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为此,安排了表现这一主题的情趣盎然的优秀学生作品。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懂其景其情。
城市学生对牛不太熟悉,而对在动物园见到过的熊猫、猴子、小鸟等较熟悉。
教学时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所能表现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课前准备:
(学生) 水彩笔、黑色勾线笔。
(教师) 课件、牛角头饰、牛奶等。
【附】作业设计:
1、画老牛和小牛,要求画出它们亲密的样子.
2、有信心的同学可以挑战更高难度,画牛的大家族。
17.《大牛和小牛》教案0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了解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概括地画出牛的形象,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体会从小感受与家人一起生活的幸福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环节
手段
素材
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一、趣味导入,激趣练习
(点出ppt牛头部特写图片)
师:说说牛的头上有什么?
生:牛角,牛眼,牛耳,牛嘴,牛鼻。
(师示范画牛头,边示范边说)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老师画得这是什么牛啊?
生:黄牛。
师:你们觉得像黄牛呀,老师这里给大家带来了黄牛的图片,我们一起来找找看,图片上的黄牛跟老师画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吧。(出示黄牛图片)
2、师: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画《老牛和小牛》。
1、运用猜谜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开始的导入形象生动。适当的赞美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二、交流讨论引导观察体验
了解牛的身体结构,了解老牛和小牛的特征
1.提出问题让学生加深对牛的特征印象
1、第一次让学生试画着画一画牛的头。
2、学生试画完毕之后,给牛加上身体3、PPT播放牛变形图片
1、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主题。
2、通过谜语指出牛的基本特征。
2、揭示主题“老牛和小牛”。
1、PPT
2、有关牛的谜语文字。
3、PPT出示一张牛的图片
1、师:这堂课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老师带着同学们把谜语朗读一遍猜猜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头插两把弯弯刀,
身穿一件黄皮袍。
生来一心为农家,
拉车耕地有功劳。
[推荐]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大牛和小牛
![[推荐]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大牛和小牛](https://img.taocdn.com/s3/m/779df58e941ea76e58fa04df.png)
浙美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大牛和小牛教学目标: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2.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的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常用的绘画工具材料(教师)牛的图片、录像资料以及各种美术作品、课件教学过程1.课前探究。
(1)请学生收集牛的图像、文字资料,初步了解牛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可提以下问题让学生探究:你认识哪几种牛?这些牛分别有哪些主要特征?牛有什么用处?你喜欢牛吗?为什么?2.创设情境。
(1)欣赏《五牛图》,述说观感。
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吗?你知道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吗?(3)展示有关牛的历代民间工艺品,包括剪纸、绣品、陶艺、布饰等,说明牛作为勤劳奉献的“形象大使”,历来喜为人们赞赏。
3.欣赏体验。
(1)观赏教材范图,作引题谈话。
(2)可提问:范图主要表现了什么?(大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
)老牛、小牛象征着什么?(父与子或母与子。
)图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老牛与小牛亲近的关系?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你又是怎样尊敬长辈的?4.把握特征。
(1)把握老牛、小牛外形的不同特征。
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
小牛:体小,没长角,尾巴短。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范图,也可在黑板上作动态造型。
5.引导构思。
(1)围绕主题,作构图指导。
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们的姿态又是怎么样的?①老牛听小牛说悄悄话,老牛的耳朵就要贴近小牛的嘴了。
②老牛在给小牛作跑步示范,撒开四肢跑得欢,还回过头来看看小牛有没有认真学。
③老牛和小牛吃惊地看着周围那许多参观牛场的小朋友,好像在说……(3)展示有关牛的历代民间工艺品,包括剪纸、绣品、陶艺、布饰等,说明牛作为勤劳奉献的“形象大使”,历来喜为人们赞赏。
3.欣赏体验。
(1)观赏教材范图,作引题谈话。
(2)可提问:范图主要表现了什么?(大牛和小牛、老牛和小牛。
《大牛和小牛》教学设计 美术优质课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们这一关是不是闯关成功了。
生:闯过去了。
教师:恭喜大家这一关又过了。所以奖励大家看一下完整的画牛的步骤。这关奖励就在老师手中 ,仔细看哦。
课题
大牛和小牛
课 时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了解和掌握老牛和小牛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在了解和掌握老牛和小牛的基本特征上,学会表现表现老牛和小牛,提高绘画造型能力。
3.情感也与态度:通过感受老牛和小牛亲密无间,感受尊老爱幼的美德
教学重点:
了解老牛和小牛的特征,学会表现老牛和小牛的特征。
师:那么如果现在老师要你们画一画“老牛和小牛”,你们会怎么画?怎么去表达他们之间的感情呢?
生:我要画一张老牛教小牛走路的画。把老牛画在前面,它给小牛示范走路时候的动作,小牛跟在后面学习,老牛还要回头看看小牛有没有摔倒。
生:我要画一张老牛喂小牛吃草的图,就像我妈妈小的时候喂我吃饭。
生:我要画小牛跟它妈妈说悄悄话。
欣赏李可染的《牧归图》对牛形成初步感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生:放牛的孩子骑着牛放牛归来,一种惬意,放松的心情。
教师:所以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就和“牛”有关。像李可染一样画一画牛。我们来看看第二关是什么?
第二关:我会观察牛
1欣赏牛
牛的自我介绍,(水牛、黄牛、奶牛、牦牛)
师:你认识这些牛吗,能和我们说一说吗?
师:牛牛们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他们,他们还准备了自我介绍呢。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老牛和小牛》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老牛和小牛》》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完成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创作出有趣的老牛和小牛形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各种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出老牛和小牛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抹布等。
2.教学课件:老牛和小牛的图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展示老牛和小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新课教学(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老牛和小牛的线条、色彩和形状。
(2)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特点。
(3)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完成一幅老牛和小牛的画作。
3.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学生完成画作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通过观察图片,学生对老牛和小牛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学生能够运用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特点,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3)学生在合作完成画作的过程中,团队精神得到了培养。
2.需要改进之处(1)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困难,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
(2)在评价环节,学生评价较为简单,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美术创作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但在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成长。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理解老牛和小牛的形态差异,并运用美术创作技巧表现这种差异。
教学过程补充: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老牛和小牛在外形上有哪些不同吗?”教师进一步引导:“那我们该如何用线条来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呢?”学生思考后,教师示范并解释:“我们可以用粗线条来描绘老牛,用细线条来描绘小牛,这样就能表现出它们的不同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老牛和小牛》
教学目标:1、画出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示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局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画出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能表示出它们之间相互的亲密关系,并使同学通过画老牛和小牛之间的“母子情”,感受自身和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
课时布置:一课时
课前准备:图片、常用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教师出示几幅范画)作提问
范画主要表示了什么?(老牛和小牛)
老牛、小牛象征着什么?(父子和母子)
画中哪些地方表示了老牛与小牛亲密的关系?
(同学回答)
你的家长是怎样爱你的?(同学回答)
你又是怎样尊敬长辈的?(同学回答)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中的范图,来比较一下老牛和小牛的特征。
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
小牛:体小,没长角,只有很小的一个胞,尾巴短。
2、观察书中的范图,看看牛的各种动态姿势。
3、提供资料,让同学进行创作。
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们的形状、姿势有是怎样的?
(1)一头母牛周围有许多小牛,有的在吃奶,有的小牛把头凑近牛***头,蹲在前面。
(2)老牛在前面走,小牛在后面跟,老牛回头看小牛有没有跟上。
(3)老牛听小牛说悄悄话,老牛的耳朵就要贴在小牛的嘴了。
4、作业要求
画出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和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三、同学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讲评
教学目标:1、画出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示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局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画出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能表示出它们之间相互的亲密关系,并使同学通过画老牛和小牛之间的“母子情”,感受自身和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
课时布置:一课时
课前准备:图片、常用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教师出示几幅范画)作提问
范画主要表示了什么?(老牛和小牛)
老牛、小牛象征着什么?(父子和母子)
画中哪些地方表示了老牛与小牛亲密的关系?
(同学回答)
你的家长是怎样爱你的?(同学回答)
你又是怎样尊敬长辈的?(同学回答)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中的范图,来比较一下老牛和小牛的特征。
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
小牛:体小,没长角,只有很小的一个胞,尾
巴短。
2、观察书中的范图,看看牛的各种动态姿势。
3、提供资料,让同学进行创作。
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们的形状、姿势有是怎样的?
(1)一头母牛周围有许多小牛,有的在吃奶,有的小牛把头凑近牛***头,蹲在前面。
(2)老牛在前面走,小牛在后面跟,老牛回头看小牛有没有跟上。
(3)老牛听小牛说悄悄话,老牛的耳朵就要贴在小牛的嘴了。
4、作业要求
画出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和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三、同学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讲评
教学目标:1、画出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示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局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画出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能表示出它们之间相互的亲密关系,并使同学通过画老牛和小牛之间的“母子情”,感受自身和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
课时布置:一课时
课前准备:图片、常用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教师出示几幅范画)作提问
范画主要表示了什么?(老牛和小牛)
老牛、小牛象征着什么?(父子和母子)
画中哪些地方表示了老牛与小牛亲密的关系?
(同学回答)
你的家长是怎样爱你的?(同学回答)
你又是怎样尊敬长辈的?(同学回答)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书中的范图,来比较一下老牛和小牛的特征。
老牛:体大,牛角长而弯,尾巴长。
小牛:体小,没长角,只有很小的一个胞,尾巴短。
2、观察书中的范图,看看牛的各种动态姿势。
3、提供资料,让同学进行创作。
老牛和小牛在干什么?它们的形状、姿势有是怎样的?
(1)一头母牛周围有许多小牛,有的在吃奶,有的小牛把头凑近牛***头,蹲在前面。
(2)老牛在前面走,小牛在后面跟,老牛回头看小牛有没有跟上。
(3)老牛听小牛说悄悄话,老牛的耳朵就要贴在小牛的嘴了。
4、作业要求
画出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和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三、同学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