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近代文学专题(121302)

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
A、《呐喊》B、《朝花夕拾》C、《野草》D、《坟》答案: C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
A、鲁迅B、周作人C、胡适D、沈雁冰答案: B3.1921年7月,西谛在《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4期发表《文学与革命》,这是革命文学主张的最初萌芽。
西谛即()。
A、郑振铎B、恽代英C、邓中夏D、瞿秋白答案: A4.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
A、《隔膜》B、《潘先生在难中》C、《火灾》D、《倪焕之》答案: D5.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其中,落华生是指()。
A、王统照B、庐隐C、许地山D、许杰答案: C6.确立冯沅君新文学史地位的主要是小说集()。
A、《卷葹》B、《旅行》C、《隔绝》D、《隔绝之后》答案: A7.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的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的()。
A、《绣枕》B、《女儿身世太凄凉》C、《酒后》D、《资本家之圣诞》答案: C8.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
A、阿QB、孔乙己C、闰土D、祥林嫂答案: D9.有一位女作家虽然加入了文学研究会,但她作品的艺术气质却接近创造社,强调主观与个性。
这位女作家是()。
A、冰心B、冯沅君C、庐隐D、陈衡哲答案: C10.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
A、青年杂志社B、新潮社C、文学研究会D、创造社答案: B11.废名的第一部长篇是()。
A、《竹林的故事》B、《莫须有先生传》C、《桥》D、《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答案: C12.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概述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和贡献

概述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和贡献摘要:一、文艺复兴的背景和定义1.文艺复兴的背景2.文艺复兴的定义二、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和贡献1.艺术领域的成就2.文学领域的成就3.科学领域的成就4.哲学领域的成就5.宗教领域的成就三、文艺复兴的影响和意义1.对后世的影响2.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正文: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大约从14世纪末到17世纪初。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重视人文主义,追求知识,崇尚自然,这些思想导致了艺术、文学、科学、哲学和宗教等领域的重大变革和发展。
艺术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绘画和雕塑上。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他们注重对人体结构、光影表现、空间透视等方面的研究,使艺术作品更加真实、生动、立体。
文学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戏剧和小说等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们,如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等,他们通过文学作品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赞美人性,抨击封建制度,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科学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等方面。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们,如哥白尼、伽利略、笛卡尔等,他们提出了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哲学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上。
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们,如彼特拉克、蒙泰涅等,他们提倡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自然界的规律和秩序。
宗教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基督教改革上。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家们,如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他们提出了新的教义和教规,推动了基督教的改革和发展。
文艺复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它为后来的启蒙运动、现代科学、民主制度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文艺复兴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思想和精神,如人文主义、自由精神、科学精神等。
总结近代以来的文学艺术成就-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总结近代以来的文学艺术成就-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近代以来,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从文学作品到视觉艺术,都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风貌。
这些成就不仅在艺术领域引起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近代以来的文学艺术成就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能够全面地展现这一时期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对接下来文章各部分的内容和意义作出简要的介绍,以便让读者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
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引言部分对文章主题进行了概述,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分别探讨近代文学和艺术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最后的结论部分将对这些成就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作者的个人看法和态度。
这样能够让读者对文章的整体结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能更好地理解接下来的文章内容。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近代以来的文学艺术成就进行总结,对文学艺术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分析,探讨近代文学艺术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展现其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通过总结文学艺术的成就,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与创新,为文学艺术的持续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2.正文2.1 文学成就:近代以来,文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一方面,在小说方面,我们看到了新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这种小说以真实生活为背景,通过丰富的细节和多维的人物刻画,展现了人类的生活状态。
而同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也在近代迅速发展,它将现实与想象巧妙融合,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另一方面,在诗歌领域,近代诗歌成就斐然。
许多诗人以个人感悟和社会反思为题材,创作了许多动人心弦的作品。
他们的诗歌在语言和形式上都有了革新和突破,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近代散文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早期的启蒙运动到现代,散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风貌。
它们或清新脱俗,或激昂激越,或沉稳凝重,为读者呈现了丰富的阅读体验。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共2课)(2022秋)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著名实业家张骞等人创办企业的经历,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缓慢发展的原因,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通过比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现代社会生活,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依据历史资料及视频、等材料,利用小组演讲、短剧等多种方式,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近代实业家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难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全聚德烤鸭、同仁堂药业、张裕葡萄酒等)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在近代却被西方列强欺压蹂躏。
伴随着列强入侵的一步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发展。
全聚德烤鸭、同仁堂药业等企业建立起来。
与此同时,曾被认为是“奇技淫巧”的各项发明,如火车、电话、电报等,也纷纷涌入中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去感受一下,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新课讲授(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教师解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提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的发展阶段:甲午战争后、辛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党时期。
3.出示:《张謇》《大生纱厂》。
4.教师提问:张謇原来的人生目标是金榜题名,后来为什么又转向办实业,创办大生纱厂?提示: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实业家张謇积极发展本国工商业,以抵制列强对中国的剥削,以挽回中国的利益。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教案

导入新课神创论 PK 进化论神创论是神创造一切的理论,包括宇宙世界及生物非生物或物质非物质的所有。
神是一切未知的终结,神是所有问号的终极句号。
神终结了所有未知,神回答了一切终极问号,神是所有一切的起源,神是一切所有的结束,神无处不在,神无处不有,神是唯一的绝对真理。
人是神创,神创的智慧人类是绝对回答不了任何一个终极问号,人类的有限智慧是绝对无法终结无限的未知,人类的问号与未知是绝对的无穷无尽,神的存在是永恒,人因神而存在,神不因人而存在,神是绝对的存在,神的存在是绝对。
进化论是达尔文所创立的生物进化论,中国教科书对进化论的解释:进化论是关于生物界物种的发生和发展的理论。
进化论认为现在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少数类型到多数类型逐渐变化发展,人类是动物进化的产物。
讲授新课一、科学家(一)牛顿1.简介: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
三、音乐美术大师(一)贝多芬1.简介:德国天才的作曲家——贝多芬。
2.作品: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
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3.意义:《英雄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
它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作曲者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二)梵高1.简介:荷兰的梵高是近代绘画艺术颇具代表性的一位。
2.作品:《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
3.特色意味:《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板书设计。
24课 文学艺术的成就

在( )
A. 新文化运动期间 B. 人民解放战争后
C. 五四运动之后
D. 抗日战争之后
C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4. 以上海为舞台,全景式展现了上海这座现代都市的方方
面面,并最终以吴荪甫的悲剧,揭露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
的黑暗的作品是( )
A. 《狂人日记》
B
B. 《子夜》
C. 《祝福》
D. 《雷雨》
5. “中国近代有一位著名画家,他多次在国外举办画展,
为抗战筹款。他笔下的马形神兼备,傲骨嶙峋,具有独创
性和时代感。”这位擅长画马的著名画家是( )
A. 张大千
B. 任伯年
C. 齐白石
D. 徐悲鸿
D
6. “他继承国画传统特色,力求推陈出新。他的画作大
都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雅俗共赏。七七事变后,他拒
绝日伪大小头目索画,也不卖画,宁可挨饿也不丧失气
节。”这位爱国画家是( B )
产生深远影响。 ②《阿Q正传》《祝福》等小说,对劳动人民的
苦难报以深切的同情,产生广泛影响。 二、茅盾: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子夜》等小
说,深刻反映了 中国近代社会 的发展变化。
鲁迅(1881年9月25日- 1936年10月19日),浙江 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 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 改豫才,“鲁迅”是他 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 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 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泰戈尔之邀,徐悲鸿赴印度宣传抗日
,最重要成果是《愚公移山图》国画
。取材于《列子·汤问》中的神话传
说。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负伤之狮》创作 于1938年,当时日 寇侵占了大半个中 国,国土沦丧,生 灵涂炭,徐悲鸿怨 愤难忍。他画的这 头双目怒视的负伤 雄狮在不堪回首的 神情中,准备战斗 、拼搏,蕴藏着坚 强与力量。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艺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1.(2017·全国II卷,42) 从钟表的多样化发展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
成果及其应用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2015·全国Ⅰ卷,41)从生产力诸要素的数学公式出发考查三次
科技革命的作用
近代以来的世 3.(2014·全国Ⅰ卷,40)从宋应星和牛顿科技成就的比较出发考查 古代东方和近代西方科技的不同特点及相关不同社会背景
【针对训练】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
3.(2018·海南高考,17)有学者在评价一项科学成就时指出:它使人对 自己的认识以及对世界的认识发生了一次类似牛顿力学定律出现 时所带来的划时代变化。这项成就应该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D.赫胥黎的“人猿同祖说”
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蒸汽机的改良与应用;
迅速发展阶段 启蒙运动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 电 磁 学 的 新 成 就 ; 达
(18~19C中期) 推动
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
重大突破和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经济的 电 的 发 明 与 应 用 ; 量 统化总结阶段 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普遍确立与 子论和相对论
——摘编自潘教峰《钻石模型——解读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更替》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更替” 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 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核心素养』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科技革命对思想文艺及影视发展的影响
(1)思想方面: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 形成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 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主义诞生。资本主义发展中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2)文学艺术: ①文学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反 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 ②绘画艺术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借助工业革命科技成果的现实主义和印象 画派出现。 ③音乐方面,浪漫主义音乐盛行,出现了阵容庞大的交响乐团和气势恢弘的歌剧 等。 (3)影视艺术:19世纪末电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电视的出现奠定了 物质基础;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 展的动力;19世纪末,电影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下产生;20世纪20年代,电视艺术 诞生。
近代文学

近代文学绪论第一节:西学东渐的狂飙。
介绍中国近代社会最突出的现象——西学东渐。
如教育体制的变革、留学事业的发展,翻译事业的发展和文化传媒的进步。
第二节:作家主体的转型。
介绍中国近代作家在历史脚步急遽,文化思想更迭迅速,尤其是西学东渐狂飙的吹打下,其知识结构的变化,创作主体发生了转型,并指出近代文学的基本任务是反帝爱国。
第三节:文学观念与作品形态的变化。
介绍翻译文学的发展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多方面影响,促进文学观念的变化,带来新的文学类型,丰富了文学表现技法。
第四节:文化下移与文体革命。
介绍中国近代文体变革即文体通俗化和提倡白话文的要求。
第五节:近代文学流程。
介绍近代文学的过渡性质,近代文学的分期及不同阶段的特点。
(一)要点1、中国近代社会性质:近代文学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为开端,到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为止。
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中国在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文化战线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
2、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作家的影响在西学东渐狂飙的吹打下,近代作家呈现新旧错综的复杂状况,既有文艺思想和政治倾向较保守的学古、拟古的文学流派,又出现了一部分受进步思潮激荡的进步作家。
他们以内容新颖的创作,活跃于近代文坛上。
如受时代思潮影响、西学冲击,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三代作家。
第一代:鸦片战争前后的龚自珍、魏源,还基本未脱传统的士大夫型;第二代:戊戌变法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是新旧学的混合型;第三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柳亚子、秋瑾等,已是具有现代气息的知识分子。
还出现了半专业化的新型作家群,如林纾、李伯元、吴趼人等。
3、西学东渐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近代,随着西学东渐,西方文学作品逐渐被翻译过来,尤其在戊戌前后,因维新派的重视,有力推动了翻译作品的兴盛、翻译文学直接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变化,提出了改良小说与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小说地位空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