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施工工法61879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1. 清水混凝土的搅拌那可是关键一步啊!就像做饭要把握好调料的比例一样,水、水泥、骨料等得恰到好处,不然怎么能有高质量的混凝土呢?咱可不能在这上面马虎呀!
2. 浇筑清水混凝土的时候可得细心了!你想想,这就好比给房子穿衣服,得平整、均匀,不能有瑕疵呀,不然多难看!
3. 振捣这个环节重要不?那当然了!就像给蛋糕排气一样,把混凝土里的气泡都赶跑,这样才能密实坚固呀,这可不能偷懒哟!
4. 清水混凝土的养护,那简直就是对它的呵护呀!就像照顾小宝宝一样,给它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让它茁壮成长,可不能随便对待哦!
5. 模板的选择重要吧?这就好像选衣服的款式,得合适、精致,才能做出好看的清水混凝土成品呀,你说是不是?
6. 脱模的时候可得小心再小心!这就跟拆礼物一样,得轻手轻脚的,别把好不容易做好的给弄坏了呀,那多可惜!
7. 表面处理也不能马虎呀!好比给脸化妆,得让它干净、光滑,展现出最美的一面,这得用心去做呀!
8. 对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把控,那可是重中之重!这就像考试打分一样,严格要求才能出精品,咱可不能降低标准!
9.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很关键啊!他们就像厨师,手艺好才能做出
美味佳肴,同理才能做出完美的清水混凝土呀!
10. 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就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哪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不行,大家可得重视起来呀!
我的观点结论: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真的非常重要,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心对待,只有这样才能做出高质量的清水混凝土作品。
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清水混凝土是指不添加任何着色剂或颜料的普通混凝土。
它是建筑结构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通常用于地面、墙面、柱子、梁等建筑部件的制作。
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进行清水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方法。
一、材料准备清水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包括水泥、砂子、碎石和水。
在施工前,需要先将这些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合。
具体比例根据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而定,一般来说,水泥:砂子:碎石的比例为1:2:3,水的用量应该控制在水泥用量的50%左右。
二、浇筑前的准备工作1.地面处理在进行清水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地面进行清洁和平整处理。
地面应该清除杂物,如石块、树枝、泥土等。
如果地面不平整,需要进行填平和压实,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浇筑。
2.模板安装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先安装好模板。
模板的质量和安装的稳固程度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表面光洁度和外观质量。
在安装模板时,需要注意模板的密实性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钢筋布置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
钢筋的布置应该符合结构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混凝土浇筑1.浇筑顺序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该从低处向高处逐层浇筑。
先将混凝土均匀地倒入模板中,然后用长棍或钢板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压实,以去除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水泡。
每一层混凝土的厚度应该控制在10~20cm 之间。
2.养护时间在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
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让混凝土在初凝和后期强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应该根据不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环境温度而定,一般来说,养护时间应该控制在7~14天之间。
四、养护方法1.保湿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应该立即进行保湿养护。
保湿养护的目的是防止混凝土表面过早干燥,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保湿养护的方法主要有喷水、覆盖湿布、铺设塑料薄膜等。
2.防止温度变化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该注意防止温度变化。
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工法

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工法清水饰面混凝土是一种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的混凝土工程。
它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
由于其省去了后续的装饰工序,因此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有效缩短工期、降低成本。
以下将详细介绍清水饰面混凝土的施工工法。
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制定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使其了解清水饰面混凝土的特点和施工要求。
2、材料准备(1)水泥:应选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的水泥,以保证混凝土颜色的一致性。
(2)骨料:选用级配良好、颜色均匀、质地坚硬的骨料,含泥量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3)外加剂: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
(4)脱模剂:选择不影响混凝土表面颜色和质感的脱模剂,并进行试验确定其效果。
3、模板准备清水饰面混凝土模板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且表面平整光滑、拼缝严密。
一般采用钢模板、木模板或塑料模板,模板的设计和制作应满足清水饰面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4、施工设备准备准备好混凝土搅拌设备、运输设备、浇筑设备、振捣设备等,并确保其性能良好。
二、模板工程1、模板设计根据结构尺寸和形状,进行模板设计,确定模板的规格、型号和拼接方式。
模板的设计应考虑到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侧压力、振捣力等因素,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模板制作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制作,保证模板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平整度。
模板的拼接缝应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处理,防止漏浆。
3、模板安装(1)安装前,应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和涂刷脱模剂。
(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模板安装,确保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和位置准确性。
(3)模板之间的拼接应严密,相邻模板的高差不应超过 1mm。
(4)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三、钢筋工程1、钢筋加工钢筋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确保钢筋的尺寸、形状和弯钩长度符合规范要求。
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清水混凝土是指没有添加任何外部物质的普通混凝土。
它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通常用于制造建筑结构、基础、路面、桥梁、隧道、水利工程等,因其价格低廉、坚固耐用、易于施工和维护而广受欢迎。
本文将介绍清水混凝土施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材料准备清水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是水泥、砂子、碎石和水。
在施工前,需要对这些原材料进行准备和检查。
首先,要检查水泥的品质和质量,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其次,要检查砂子和碎石的粒度和含水率,以确保其质量和适宜性。
最后,要检查水的质量和含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二、施工准备在进行清水混凝土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明确施工的要求和标准。
其次,要选定施工现场,并对其进行清理和平整,以便于施工。
然后,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机具和设备,如混凝土搅拌机、输送泵、振动器等。
最后,要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是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
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按照混凝土配合比的要求,将水泥、砂子、碎石和水按比例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其次,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速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最后,要在搅拌过程中不断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和含水率,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四、混凝土输送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需要将混凝土输送到施工现场进行浇筑。
在输送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适当的输送方式和设备,如输送泵、皮带输送机等。
其次,要控制好混凝土的输送速度和流量,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最后,要在输送过程中不断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和含水率,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五、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输送完成后,需要将混凝土浇筑到施工现场进行加固和建造。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按照施工图纸和要求,将混凝土浇筑到指定的位置和高度。
其次,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厚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一、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一)模板工程1、模板设计(1)模板分块设计应满足清水混凝土饰面效果的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墙模板分块宜以轴线或门窗口中线为对称中心线,内墙模板分块宜以墙中线为对称中心线;2)外墙模板上下接缝位置宜设于明缝处,明缝宜设置在楼层标高、窗台标高、窗过梁梁底标高、框架梁梁底标高、窗间墙边线或其他分格线位置:3)阴角模与大模板之间不宜留调节余量;当确需留置时,宜采用明缝方式处理。
(2)单块模板的面板分割设计应与蝉缝、明缝等清水混凝土饰面效果一致。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墙模板的分割应依据墙面的长度、高度、门窗洞口的尺寸、梁的位置和模板的配置高度、位置等确定,所形成的蝉缝、明缝水平方向应交圈,竖向应顺直有规律。
2)当模板接高时,拼缝不宜错缝排列,横缝应在同一标高位置。
3)群柱竖缝方向宜一致。
当矩形柱较大时,其竖缝宜设置在柱中心。
柱模板横缝宜从楼面标高开始向上作均匀布置,余数宜放在柱顶。
4)水平模板排列设计应均匀对称、横平竖直:对于弧形平面宜沿径向辐射布置。
5)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内衬模板的面板分割应保证装饰图案的连续性及施工的可操作性。
(3)模板结构设计:1)模板结构应牢固稳定,拼缝应严密,规格尺寸应准确。
模板宜高出墙体浇筑高度50mm。
2)斜墙、斜柱等异形构件的模板应进行专项受力计算。
3)液压爬模、预制构件等工艺的清水混凝土模板,应进行专业设计和计算,且应满足饰面效果要求。
(4)饰面清水混凝土模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阴角部位应配置阴角模,角模面板之间宜斜口连接;2)阳角部位宜两面模板直接搭接;3)模板面板接缝宜设置在肋处,无肋接缝处应有防止漏浆措施;4)模板面板的钉眼、焊缝等部位的处理不应影响混凝土饰面效果;5)假眼宜采用同直径的堵头或锥形接头固定在模板面板上;6)门窗洞口模板宜采用木模板,支撑应稳固,周边应贴密封条,下口应设置排气孔,滴水线模板宜采用易于拆除的材料,门窗洞口的企口、斜坡宜一次成型;7)宜利用下层构件的对拉螺栓孔支承上层模板;8)宜将墙体端部模板面板内嵌固定;9)对拉螺栓应根据清水混凝土的饰面效果,且应按整齐、匀称的原则进行专项设计。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原材料1、水泥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
采用水泥必须符合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
(2)骨料粗骨料应连续级配良好,颜色均匀、洁净,各项指标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细骨料应选择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天然砂或机制砂,其细度模数应大于2.6(中砂),含泥量不应大于3%,泥块含量不大于1%。
经常受潮部位的清水混凝土,选择骨料时应考虑防止碱骨料反应的措施,宜选用非碱活性骨料,如资源受限,不能选用非碱性骨料时,可有条件使用低碱活性骨料,但必须依据国家相关规程进行试验,经试验证明拟采用的抑制措施能够有效的抑制碱骨料反应。
(3)掺合料常用的掺合料为硅粉、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天然沸石粉等。
所选用的掺合料应满足:①必须对混凝土及钢材无害;②勃氏比表面积≥4500cm2/g;(4)外加剂应根据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选用所需的品种,并具有明显的减水效果,掺量应须通过试验确定,要求能改善混凝土的各项工作性能,质量及应用技术还应符合相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2 模板(1)模板应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加工,严格控制加工精度,保证模板表面平整、方正,接逢严密。
(2)对清水混凝土模板的钢模板周边加工,应采用铣边工艺,面板宜经抛光处理。
(3)加工的模板进场时,应按规范要求对其模板尺寸、方正、拼缝、企口和板面平整度等进行验收,也要对模板及配件数量进行统计。
模板加工允许偏差2、模板安装(1)基本规定模板的安装应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和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施工的有关技术规程进行。
(2)模板安装前应首先进行样板模板的试安装,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进行模板安装。
1、制备成清水混凝土拌合物应颜色均匀,能保证同一视觉空间工程的混凝土无明显色差;2、制备成的清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优良,无离析泌水现象,90min内坍落度损失应小于30%;3、清水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到达现场后的坍落度应满足:用于梁、板的混凝土宜为170±10mm,用于梁板以外的外露面混凝土宜为150±10mm;4、严格控制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掺量精度及控制投料顺序及时间,并随天气变化抽验集料含水率,调整用水量及集料用料。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法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法德州天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人:张能凯、赵建全、李开义、董洪彩1 前言清水混凝土以其独特的效果在建筑施工领域运用比较广泛,它能做到独特的装饰效果,赢得大众的认同,推广和应用清水饰面混凝土不仅有利于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更有利于企业自身学习及积累经验,可以更好的同国内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德州天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次的成功工程实践检验,该清水混凝土施工工法正确、可靠,能有效的保证现浇混凝土清水饰面施工质量。
2 工法特点1、清水混凝土工程模板面板选用强度高、加工性能好的双面覆膜木模板,能更好的满足清水饰面混凝土对模板平整光洁,模板分块、面板分割和穿墙螺栓孔眼排列规律整齐,几何尺寸准确,拼缝严密的要求。
2、混凝土拌合物性能除满足强度和耐久性和和易性要求外,还能满足避免色差、气泡、裂缝等饰面效果要求。
3、综合考虑设计、材料、施工、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因素,有效控制清水饰面混凝土施工方法,混凝土平整度、垂直度达到高级抹灰验收标准。
4、施工工艺简单,质量容易控制,选用常规建筑材料及机具设备,施工成本低。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建筑物、构筑物结构表面有清水混凝土工程装饰效果要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另外,清水混凝土工程不宜冬期施工。
4 工艺原理清水混凝土工程是通过混凝土原材料选择、拌合物的制备和模板设计、加工、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保护涂料涂刷以及现场管理等多道工序精心控制的产物。
5 工艺流程及操作方法1、工艺要求为了确保达到清水混凝土的标准,除了各级施工人员具有精品意识外,更重要的是在材料、工艺上进行控制改进。
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模板工程是达到清水混凝土的关键。
在本工程中,主要采用了竹胶模板工艺。
2、工工艺流程清水混凝土工程施工尤其应注意过程控制,保证有序地进行施工,其施工工序如下:⑴测量——轴线标高控制施工测量是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先导工序,针对本工程有清水混凝土要求,须对施工测量从严控制。
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一、材料准备1.水泥: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标号。
2.砂:一般选用细砂,要求无机杂质,并且具有一定的粒径分布。
3.石: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结构需求选用合适的碎石或者碎石砂。
4.水:选用清洁无杂质的自来水。
二、配合比设计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设计强度等级,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
三、施工方法1.搅拌:将水泥、砂、石和水按照配合比的要求,放入混凝土搅拌机内进行搅拌。
搅拌时间一般为3-5分钟,使各种材料均匀混合。
2.浇筑:在搅拌完成后,浇筑混凝土到施工位置。
在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的连续性和均匀性,避免出现空洞和漏浆的情况。
3.振捣:浇筑完成后,使用振动器将混凝土进行振捣处理,以排除其中的空气和减少水泥颗粒之间的间隙。
振捣时间一般为1-3分钟。
4.表面处理:振捣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可采用拍击板或钢批进行抹平和打磨,使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
5.养护: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通常采用喷水养护、保温措施等,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注意事项1.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保持水泥、砂、石和水的比例稳定,并且按照配合比的要求进行搅拌。
2.浇筑混凝土时要控制好浇筑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不良的浇注效果。
3.在振捣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振捣,以防止混凝土分层和失去韧性。
4.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干净,及时清理废料和浇筑渣。
5.混凝土养护十分重要,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养护密封性好,保温良好,避免混凝土因过早干燥而开裂。
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法QYGF19-2009技术与试验中心一、水泥1 水泥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因素,首先应选应低碱、低水化热的水泥。
要检验和控制C3A 及碱性含量,以防混凝土泛碱。
2混凝土颜色要符合要求。
同时生产过程中要做到水泥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次的水泥,要求备料充分,一次备足,以确保混凝土颜色一致。
3 水泥厂家选用具有一定规模、质量稳定的水泥厂。
4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次选普通硅酸盐水泥,不低于42.5级。
(P.O 等品种配制的混凝土比使用P.I、P.II 水泥配制的混凝土表面质釉感差,哑光程度差)。
5水泥的颜色对混凝土外观颜色的影响是最直接的,选择青灰色调的水泥有利于凸现外观颜色。
二、粗骨料1 粗骨料应选择连续级配,5~25mm粒径,强度高,宜采取二次级配。
2颜色应均匀,同一石料厂,不含杂色,用于同一项目必须一次备足。
3表面应洁净,含泥量、泥块含量过大,应筛洗,进行含水量检测。
6 粗集料过多过大,级配差,将会导致水泥砂浆不能充分包裹粗集料而产生的石子影暗斑,且混凝土容易离析,从而会产生蜂窝、麻面等外观缺陷。
7使用带花斑或含深色杂石的粗集料也很容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斑点。
8 控制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控制针片状含量。
针片状石子含量过大将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及流动性。
三、细骨料1细骨料宜采用中砂,级配合理。
细度模数大于2.5或2.6。
4 用在同一个工程项目的砂,必须是一个产地,颜色一致、规格一致、级配一致。
5对经常受潮部位的混凝土,宜选用非碱活性骨料。
6使用深颜色的河砂或含深色杂质的河砂容易在混凝土表面形成局部的斑点,影响混凝土外观的整体颜色均一性。
7 砂的级配不好及含泥量过大时,混凝土易产生泌水及混凝土硬化后表观颜色不均。
四、外加剂1清水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必须符合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
2使用前外加剂必须与水泥做适应性试验,确定是否与水泥相符;外加剂应不改变混凝土的颜色。
3 应选用引气成分低、缓凝适中的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含气量≤1.7%。
4不得使用含有氯盐的早强剂,避免在混凝土硬化后表面出现析霜或返潮现象。
5 外加剂中不应有增稠组分,增稠不利于混凝土中气泡的排出。
适量掺加消泡剂,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优质引气剂产生气泡直径较小,且分布均匀。
6 测定外加剂的固含量,掌握掺量、减水率、含气量、泌水率,坍落度损失要小。
7 要求定厂商、定品牌、定掺量。
一次进货充足。
如分次采购对首批进行"封样",以后进场的每批来料均与"封样"进行对比,发现有明显色差的不得使用。
8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所浇筑的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外观质量。
减水率大、保坍性好,具有更优良的施工和易性,混凝土粘聚性好,不易泌水,有利于混凝土各组分材料分布更均匀,同时可以减少大气泡的产生,改善混凝土的孔结构,减少混凝土外表面肉眼可见的大孔,从而提高外观质量。
在常规的掺量范围内不仅可以起到减水增强的效果,而且还有降低收缩的作用,即具有一定的减缩功能。
应符合JGT223-2007《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要求。
五、掺合料1在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粉煤灰、硅粉、矿粉等),可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延缓水化放热,减少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和开裂,改善孔结构,提高混凝土抗渗透性能和耐久性能。
2粉煤灰宜选用细度小,颜色浅,含碳量低,质量稳定的优质Ⅰ级粉煤灰。
严格控制烧失量(未燃尽的碳很容易漂浮于浆体表面,造成硬化混凝土局部的色差),细度或比表面积、需水量测定,禁用高钙粉煤灰。
3 矿粉利用s95级以上。
4硅粉对混凝土中对气泡填充作用及有效减少泌水,控制比表面积和sio2 含量。
5 掺合料应选择同一厂家、质量稳定,颜色一致,同一项目一次备足。
符合GB/T18736—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和GB 18046-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以及符合GB-T 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要求。
不得含有对混凝土及钢材有害的成分。
6掺用适量的粉煤灰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混凝土外表气泡。
大掺量粉煤灰的混凝土成型后色泽较差,不掺粉煤灰及少量掺粉煤灰的混凝土颜色随水灰比减小呈浅灰色到青灰色过渡。
7硅灰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还能减少混凝土的泌水,提高混凝土表面强度,使混凝土表面光滑,抑制混凝土的碳化,抵抗外界有害介质的侵蚀,对混凝土耐久性极为有利。
掺适量硅灰的混凝土用肉眼基本上看不出表面气泡,没有色差。
六、水拌和用水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及养护用水必须是无色无味,符合JGJ63—2006《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
不得使用循环水。
七、配合比1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除满足普通混凝土的常规要求外,还应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色均性;根据工程所处环境,考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要求,宜按照CEC207:2006《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来进行混凝土的制备。
2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取值、配制强度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试配、调整与确定可按JGJ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规定进行。
3 确定水胶比,控制水泥用量。
水胶比过大、胶凝材料过小时,混凝土易泌水、易产生水线,外观质量也不理想。
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性能,容易造成离析、泌水,没有足够的浆体包裹集料,混凝土硬化后会产生明显的泌水纹路,造成外表色泽的差异,还易产生蜂窝和麻面,严重影响了外观质量。
清水混凝土应有足够的胶凝材料用量,保证足够的浆体包裹砂、石。
建议C30~C50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控制在380~500kg/m3范围内。
水泥用量也不应低于300kg/m3;不应低于 360Kg/m3,应在400~480Kg/m3为宜。
4确定粉煤灰的掺量。
优质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便于浇筑成型,但是掺量大将造成混凝土表面缺乏光泽、色泽不匀。
不同掺合料掺量的混凝土所呈现出的颜色也不尽相同,应通过试验对比选择合适的掺合料掺量。
不掺粉煤灰及少量掺粉煤灰的混凝土颜色随水灰比减小呈浅灰色到青灰色过渡。
5 砂率应比普通的混凝土提高1%~2%。
保证足够的浆体包裹砂、石。
砂率宜在40%~45%的范围内;37-40%。
控制含泥量、泥块含量。
6粗细集料。
粗骨料用量不宜低于1000kg/m3;最大粒径≤25mm;细骨料用量不宜低于620kg/m3。
7 用水量。
应控制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在170~180kg;水灰比不得大于0.55。
8 应保证有足够的细粉料含量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表面质量,胶凝材料总量视混凝土强度等级而异。
掺适量硅灰的混凝土用肉眼基本上看不出表面气泡,没有色差,而不掺硅灰的表面气泡粒径较大,单位面积气泡量较多,这说明过多掺粉煤灰外观较差,而适量掺硅灰能有效填充混凝土中的大气泡,提高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度,同时也有效减少混凝土的泌水。
9 坍落度、泌水、压力泌水、凝结时间、含气量9.1混凝土应取样试配,按试配的配合比施工,严格控制坍落度。
只要能满足施工的振捣要求,则混凝土坍落度越小,混凝土的泌水越少,气泡也越少。
坍落度控制在150~190 mm 效果最佳。
9.2压力泌水率比应小于20 %。
9.3 减少泌水;含气量不超过1.7%;初凝时间6-8h。
10 通过现场制作一段墙体试验,考核和易性、粘稠度、单位面积气泡量(孔径大于0.5mm)、气泡分布情况、坍落度损失、表观颜色及强度。
发现问题并改正,提炼施工工艺。
模仿混凝土经时损失后造成的影响,让现场施工振捣操作人员用振捣棒分层浇筑振捣,拆模后对不同的振捣工、不同的振捣时间、不同的振捣方案、不同的脱模剂进行了比较。
11 用于混凝土中的矿物外加剂部分取代水泥,掺量宜符合下列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抗中性化性能。
硅粉≤10%,粉煤灰≤35%,磨细矿渣粉≤60%,天然沸石粉≤15%。
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应不超过0. 2kg/m3。
12可通过调整减水剂的掺量来控制混凝土的保水性。
Ⅰ级粉煤灰为好,且掺量控制在40kg/m3以下时对混凝土的外观影响较小。
13 在室内对不同品种的减水剂、脱模剂,不同的砂率和细度模数,不同的拆模时间和养护条件做了几十组的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含气量影响较大,应选用缓凝效果明显、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的减水剂;使用不同的脱模剂时,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含量不同;一定程度上脱模剂越厚,混凝土表面越光滑、气泡的砂时,混凝土的用水越少;选用细度模数为2.5~2.9量及含气量控制较好;不同的拆模时间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强度及脱模剂发挥的效果不同,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影响也不同;不同的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外观质量也有影响。
八、生产运输(一)准备1水泥、砂、石子、粉煤灰、矿粉、外加剂按要求准备充分,单独存放,进行相关的检验。
2试验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调整完成,结果符合要求。
3计量设备已经检定合格,计量准确。
4 各种设备性能满足,数量足够,使用前检验无误并经试机。
5 组织、分工、流程已完善,职责清晰,措施到位。
6 拌合站与施工现场是否协调,供料方案是否已制定。
(二)上料1 清水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比投料,不得带任何随意性,计量允许偏差应符合GB/T14902—2003《顶拌混凝土》中所规定的要求。
均要测定粗、细骨料含水量,以调整掺水量,满足配合比的要求。
2 搅拌锅、外加剂计量设备必须清刷干净。
3 专人负责指挥上料,防止上错料,控制铲料位置。
4应根据气温条件、运输时间、运输距离、砂石含水率的变化、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等情况,及时适当地对原配合比进行微调。
(三)拌合1搅拌机应符合GB/T1942《混凝土搅拌机》中规定技术标准。
2宜采用同一料台搅拌,且拌合物的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延长20~30s;减水剂宜采用后掺法。
3 混凝土在机内的拌制时间应≥60s ,并通过检查拌制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及泌水性调整其拌制时间。
4混凝土生产须根据混凝土浇筑速度进行拌制。
(四)检验1严把混凝土质量关,监控好混凝土出场坍落度,检查每车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符合要求后,方准混凝土出场。
2 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优良,无离析泌水现象,压力泌水率应小于22%;坍落度的90min经时损失应小于30%。
3 混凝土拌合物应颜色均匀,能保证同一视觉空间工程的混凝土无可见颜色差别。
(五)运输1 混凝土运输车采用挂牌制,如某辆车前一趟装运的不是清水混凝土,装清水混凝土前必须清洗混凝土罐,并将罐内积水排完。
2 搅拌站与工地应加强协调,确保混凝土在运抵工地后能及时入模浇筑。
3 车辆调度准确合理,做到不压车、不断车、逐车测量坍落度。
4混凝土不宜进行二次调整,尽量缩短运输及施工时间。
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结束到施工现场使用不宜超过120min.,在运输过程中严禁添加配合比外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