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医疗质控方案
医院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一、制定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的背景
通过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发现和解决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对医院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的目标
1.建立完善的医疗质控管理体系,规范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医
疗服务质量。
2.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3.提升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水平,强化医疗质量保障意识。
三、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1.明确医疗质控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建立医疗质控工作小组。
2.制定医疗质控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建立医疗质控档案。
3.开展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和监测,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
4.加强医疗安全风险评估和事故报告制度,建立医疗安全事件
快速应急处理机制。
5.开展医疗质控培训和教育,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
意识。
四、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的实施
1.明确医疗质控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具体分工,制定详细的实施
方案。
2.建立医疗质控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不定期对医疗质控工作进
行督导检查和评估。
3.及时整理医疗质控工作的资料和成果,定期向医务部门和院领导汇报医疗质控工作进展情况。
五、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的预期效果
1.医疗服务流程更加规范,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2.医疗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医疗事故发生率下降。
3.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得到提升,医院整体医疗质量水平提高。
月医疗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1、现场考察。查阅排班本。检查门诊医师上班时间是否能够按时上下班
2、查阅就诊记录。对门诊医师“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进行监督。
3、检查各10份门诊病历文书(含病历、处方、申请单等)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分门诊医师未按时上班,有随意换班及顶替现象发生。
2、部分门诊病例检查未及时做、用药不合理
2017年( 1 )月医疗质控小组活动记录
主持人
记录人
参加人
表1 工作量指标
门诊人次
工作量
均次费用
抗生素比例
4117
22%
表2 医疗文件质量及医德医风
申请单
合格率 %
处方
合格率 %
门诊病历
合格率 %
医疗纠纷
发生数(件)
其他指标
91%
92%
80%
0
制度执行情况:较好
其他质量目标突发情况:无
本月活动、考核内容:门急诊管理
3、2份门诊病历字迹潦草、诊断及治疗难以辨识
改进措施:
1、学习交接班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等制度具体内容,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准时交接班的重要性
2、再次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
上次问题改进效果追踪结果评价:
通过学习质控计划,及时开展2017年医疗质控检查并记录活动过程。
医疗质量控制方案范本(2篇)

医疗质量控制方案范本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不断优化医疗环境,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减少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提高科内业务人员业务素质;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目标通过医疗质量控制方案的推行,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建立明确的职责权限,相互监督与制约,相互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制度化,设施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1、成立院科两级考核管理组织和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员组成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科内结合本科业务工作实际制订诊疗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并督促贯彻执行。
对医疗、护理、医技、功能、教学科研、病案质量实行全面综合管理。
2、建立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科内质控小组对本科医疗质量进行指导考核,形成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院质量检查考核小组,科室质控组三级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3、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同时负责病案管理、药事管理、感染管理、输血管理、医疗事故预防等相关事务工作。
四、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1、严格依法执业,建立准入制度,对人员、器械特别是置入性器械、新业务、新项目的准入管理,规范各类人员执业范围,严禁跨专业收治病人。
2、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规范,加强医疗环节管理,科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小组要认真负责,严把医疗每一个环节质量关。
3、严格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重点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执行。
五、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认真落实医疗垃圾的收集与销毁工作,核对传递染病上报情况,检查各种感染管理工作,提出整改意见。
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规,学习业务知识抓好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严抓“三基”“三严”强化训练,达到人人过关,将“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
七、建立缺陷管理制度各个医疗环节严把质量关,科主任和护士长分别是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建立业务人员技术缺陷档案。
2017年病历质控检查评分标准(病案信息部分)

评价指标
扣分
扣分理由
评价标准要点 分数 评价方式 2、病案活动库房原则上不少于3年保存 2.小于3年大于2年,扣1分;2、小于2年大于1年,扣 2 量,如有其它替代品(如影像、缩影、无 2分;3、低于1年扣3分。 纸归档)原则上不少于1年保存量。 病案管理设施标 3、病案库房有防火、防盗、防尘、防温、 3.病案库房需有专业纸质档案灭火装置、恒温、恒 2 准评价(10分) 防蛀等措施。 温,少一样扣1分扣完为止。 4.有医院消防安全等检查记录,每年至少2次,少一 2 4、相关部门对病案科室有安全检查要求。 次扣1分扣完为止。 5.办公、库房等分区不合理,扣1分;2、未设复印窗 5、工作场地分区合理,设有病案复印窗 2 口,扣1分;3、未设防盗门或门禁等,扣1分;4、病 口,通道设有防盗门或门禁。 案活动库房或办公区低于1楼,扣1分;扣完为止 1、有出院病案首页管理系统,符合国家及 1.查看出院病案首页管理系统,系统包括基本信息查 2 浙江省的最新标准。 询功能,不符合扣2分。 2.抽查近一年10份纸质病案,至少复印:病案首页、 大病历、手术记录、出院记录、病理报告等,并复印 2、病案首页系统内容完整、准确;与实际 所抽病案的病案首页系统首页内容;病案抽查规则: 病案内容相符。采用规范的疾病分类ICD病案次诊断≥4项,须有死亡病历,外科须有手术操 40 10与手术操作分类ICD-9-CM-3 ,符合最新 作,包括科室(ICU、妇产科、神经外科、骨科、心 建立病案首页信 版病案首页填写规范。 内科、消化、呼吸、神经、内分泌),大致原则为各 息查询系统 ,采 专科一份;病案首页评分标准根据国家《住院病案首 用规范的疾病分 页数据质量评分标准》评价。 类ICD10与手术操 3.病案首页管理系统首页内容患者基本信息可自动从 3、病案首页管理系统,具备自动获取患者 作分类ICD-9-CM2 HIS中获得,至少有:病案号、患者身份信息、费用 基本信息功能。 3 (49分) 信息;少一项扣1分扣完为止;现场演示。 4、病案首页系统至少可提供3年完整的病 2 4.不符合扣2分。 案首页信息。 5、病案首页查询功能,两个条件以上查询 1 5.无法演示,扣1分。 出院病案信息。 6、临床医师了解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 2 6.查看资料,无扣2分。 、熟悉主要诊断选择原则,并作为医师培 训内容之一。 2 1.随机查2份病案,每错一份扣1分,扣完为止。 1、出院病案按规定排序装订 2、病案归档及时率有奖罚要求,与医师考 规范病案管理质 2.查看医院奖罚制度及公布情况,公布分网站、OA, 2 核挂勾,并定期公布各临床科室及时率情 量评价 (6 主任会议等;不符扣2分。 况,持续改进。 分) 3、病案缺页、漏项等有相关管理质控并记 2 3.查看近1年相关记录,无扣2份。 录。 亮 点 存在不足 检查日期: 专家签名: 第 2 页,共 2 页
2017科室质控管理记录本(麻醉)

2017科室质控管理记录本(麻醉)1. 质控概述医院麻醉科是一个关键性的临床科室,它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加强和改进麻醉科的管理水平,我院在2017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质控工作。
2. 目标和计划为了达到质控的目的和要求,麻醉科制定了详细的质控工作计划和目标。
具体包括:1.制定科室内部质控方案,明确质控的内容和流程;2.安排专人负责质控工作,指导和监督所有麻醉操作;3.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强化麻醉知识和技能;4.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操作程序、操作风险和安全预防措施;5.建立麻醉质量评估体系,对所有麻醉操作进行评估和。
3. 质控具体工作3.1 麻醉前评估麻醉前评估是麻醉质量的关键环节,对此麻醉科进行了如下的质控改进:1.规范评估流程,明确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2.严格落实评估文书,保证评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3.强化评估培训,提高麻醉医生的技能和评估水平;4.加强评估质量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2 麻醉操作对麻醉操作的规范和管理,在2017年麻醉科也进行了相应的质控工作:1.制定麻醉操作管理规范,纪录每一次麻醉操作情况;2.定期召开麻醉操作技术汇报会,交流经验和感悟;3.加强患者安全监测,及时对麻醉操作进行调整;4.对麻醉药物和器械进行管理,保证安全有效。
3.3 麻醉后处理麻醉后处理的质控包括术后镇痛、特殊药物管理等方面。
1.加强麻醉后镇痛的管理和评估,根据患者情况调整镇痛方法;2.加强特殊药物使用管理,严格控制特殊药物开具和使用;3.加强麻醉后质量评估,经验和教训,提高工作质量。
4. 成果和2017年,麻醉质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果:1.麻醉前评估技能和水平得到显著提高;2.麻醉操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操作流程更加安全和科学;3.麻醉后处理更加规范化,患者满意度提高;4.麻醉科整体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麻醉科的质控工作是不断迭代和完善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麻醉质控方面的建设和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和优质的麻醉服务。
2017年围手术期管理质控标准

临床科室围手术期管理质控及考核标准(100分)管理目标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方法及扣分标准备注1、保障手术安全2、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管理20分1、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拔出引流管和填塞物情况2、术后手术者应认真查看病人并做好记录3、术后抗生素应用规范。
4、术后麻醉医师查看病人情况1、术者对病人术后需要特殊观察的项目及处置(各种引流管和填塞物的处理)要有明确的书面交代(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在手术后(当日、当班)完成,要及时、准确、真实、全面的完成。
2、手术术后3天内每天有查房记录,应由术者或第一助手即时书写。
中等以上手术或病情复杂的高危患者,术后24小时内要有术者查房记录(外院会诊手术要由本院副主任或以上医师查房)。
3、对有引流管和填塞物的术后病人,拔出引流管和填塞物情况有书面记录。
4、术后抗生素应用规范。
5、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病人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病人,麻醉科医师应严格依照全麻病人恢复标准确定病人去向(术后恢复室或外科监护室)。
并对重点病人实行24小时随访且有记录。
护送病人时,麻醉医师应位于患者头侧。
病人送至病房后,接送双方必须有书密切关注与镇痛有关的事宜。
检查科室术后运行病历1、术后相关记录不及时准确及缺失的,一份扣1分。
2、术后查看病人及特殊病情书面记录不及时术后3天内查房记录不完善的一份扣1分。
3、检查术后有引流管及填塞物病例,检查对引流和填塞物记录情况,一份不合格扣1分。
4、检查术后抗生素应用,一份不合格扣1分。
5、抽查麻醉科术后访视记录,未按规定进行访视,一份扣1分;检查术后病历,查看交接记录及签字,无记录及签字者,每份扣1分;围手术期医嘱管理10分1、手术前后医嘱。
2、特殊治疗、抗菌药物、麻醉镇痛药品应用。
1、手术前后医嘱须由手术医师或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2、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3、需在手术室应用的各专业常规用药,术前在科室下达手术医嘱时一同下达,由手术执行者执行时签字、书写时间。
2017年质控方案

量考核分析会上点评。质控办将跟踪整改效果。整改科室提交的改进措施,作 为下月考核依据。纳入整改的科室,下一个月度出现同样缺陷加倍扣罚。(扣 罚分值由考核小组自拟)。
18
4.每季由主管院长主持质控办及考核组参加“质控考核专题会议”。会议 内容:(1)听取质控办及各考核组对考核缺陷完成情况汇报;(2)各考核组对 发现的质量缺陷提出具体改进措施;(3)考核组将各类科室质量管理排名后 三位的整改措施进行汇报。 5.院级质控汇报会分三类:质量考核类:(1)医疗、护理、药事、院感 、病案、输血、门诊、科教每季汇报一次,半年进行阶段性总结;(2)服务 保障类:后勤、信息、耗材、设备、安保、院办、满意度每半年进行汇报;( 3)行政管理类:审计、医保、按职能科室需求进行穿插汇报。每次会报时常 20分钟,汇报模板及内容要求质控办指定详见(附表3)。质控办每月将在质 控平台内部论坛中公示“月考核结果及各考核组缺陷率完成情况”,“季度 质控汇报课件”,临床科室可以根据内容给与发帖点评供职能科室改进。
13
2016年我院正式启用了“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质控办针对《不良 事件上报制度》共进行院级培训5次,科级培训4次。3.24ICU系统上报了 第一件“护理不良事件”,截止 2016年12.9全院共上报不良事件333件, 同比上升226%,截止11月份奖励上报金额 9090 元。全年全院不良事件平 均处理时长5.04天,处理完成率达97.66%。统计2016年纠纷办处理投诉、 纠纷事件共计 44件 ,上报不良事件 仅2 件。
7
月度
科室
排名
扣分
月度
科室
排名
扣分
2016.1
2016.2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
三、加强培训
体工作人员,对《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进行专项培训,层层分 清任务、层层压实责任,为提升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持续改进
不断提高医疗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各县区卫计局要指导和监 督本辖区包括民营医疗机构在内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培训
工作。
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针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实行全过
№
二、夯实责任
4、格管理
6、加强医技管理
7、加强门急诊管理
8、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9、切实保护患者合法权益
10、加强不良事件报告
1、《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从制度建设、责任主体、组织形式、
工作内容、重点环节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做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一、市卫计局关于学习《医疗质量管理办法》 的通知 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具体内容
№
主要内容
宝卫医发【2017】92号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 视
№
文 件 内 容 纲 要
二、夯实责任,严格管理 三、加强培训,持续改进
四、履行职责,加强监管
1、夯实责任 2、落实制度 3、加强质控
№
三、加强培训
程管理,自觉运用全面质量管理(TQM)、质量环(PDCA循 环)、品管圈(QCC)、单病种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等医疗质
持续改进
量管理工具,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自我评价,实现医疗质量的 持续改进。
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切实做好各专业质控 指标的数据收集、分析、报送工作,适时监测质控数据,确保质
№
四、履行职责
控指标的质量,同时分析本单位医疗质量现状,并进行内部公示, 明确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涉及医疗质量问题的法律责任,将科室 医疗质量管理情况与医师定期考核、职称晋升及科室、医务人员 绩效考核挂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山中医皮肤病医院
2017年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为不断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水平,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二级中医专科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市卫计委2015年中期医疗质量检查细则》的要求,特制定我院2017年度医疗质控方案。
一、目的
通过科学的精细化医疗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
奖罚分明,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管理、医疗技术、服务理念、医疗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健全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院长是医院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医务科负责日常工作。
主任委员:心鹏
副主任委员:王贵杰发成
委员:贵安曾丽郭苗茹段英梅萍工作职责:
1. 接受主管院长的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规、常规。
2.制定2017年医疗质量控制方案,督导落实。
3.制定临床及医技科室质控指标,每月检查。
4.制作2017年临床科室八大记录本模板及容要求。
5.制定2017年临床路径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
6、制定“住院病历质量处罚办法”从2017年2月执行。
加强院科
二级病历质控,甲级病案率≥95%,杜绝丙级病历。
(四)医务人员的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各级医师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
在质控过程中,强调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核心制度,确保质控工作落实到位。
各级医师职责如下:1.门诊医师
⑴.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⑵.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⑶.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准确,有西中医诊断。
⑷.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
⑸.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⑹.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⑺.处方书写合格。
⑻.住院证项目填填全,诊断按照ICD-10规书写。
须有中西医双重诊断。
2.病房住院医师
⑴.病人入院30分钟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⑵.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⑶.严格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及《病历书写基本规》及《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要求,完整、规、按时书写住院病历。
⑷.24小时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⑸.按《诊疗常规》及临床路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对所管病人,每
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结、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结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⑹.病人出院前一天必须有病程记录,住院医师管床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签字确认;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⑺.手术科室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
3.病房主治医师
⑴.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⑵.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48小时进行首次查房。
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容要求:①诊断及诊断依据;②必要的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⑶.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疑难危重病历讨论须有中医容。
⑷.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入院3天未能确诊或有跨专业病种的病例时应及时举行科或科间会诊。
⑸.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论或院会诊。
⑹.按科室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手术治疗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
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术后工作。
⑺.主治医师做住院医师时,职责同住院医师。
⑻.做好手术前后麻醉医师访视记录及麻醉记录。
4.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
⑴.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
⑵.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
⑶.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72小时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2次。
查房容包括查房医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和理法方药的分析及诊疗意见等。
⑷.疑难病例及入院1周未确诊病例,组织科讨论或院会诊,必要时向医务处申请院外会诊或远程会诊。
⑸.指导和监督下级医师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组织术前和重要治疗前病例讨论,指导下级医师做好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风险评估等围手术期医疗工作。
重大手术和重要治疗要亲自参加。
审批未愈患者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
⑹.审签主治医师审查的转科、出院病历、死亡讨论记录。
三、2017年医疗质控重点
(一)加强十八项核心制度的落实;
(二)病历质控
1.科级质控:每一份出院病历按照“住院病历质量评价用表”100 分进行质控打分;对本月病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进行整改;
2.院级质控:聘请高年资主任医师进行终末病历质控,并进行处罚。
(三) 医疗技术管理
对全院现有医疗技术及逆行梳理,鼓励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
(四)临床路径管理
(五)抗生素使用管理
(六)医疗投诉管理
(七)危急值管理
(八)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
(九)围手术期医疗管理
(十)加强医技科室质量管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二级专科医院评审细则》的要求,制定2017年临床科室、检验科、药剂科医疗质量月控制指标。
医务科
二○一七年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