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习题1.5知识点及解析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1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分式方程的应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分式方程的应用》是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式方程的应用,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并能够求解。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分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分式方程的应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的过程感到困惑,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解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并求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和解决,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掌握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并能够求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方程的应用。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新课导入:讲解分式方程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定义和求解方法。
3.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并求解。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分式方程的概念和性质2.分式方程的求解方法3.实际问题转化为分式方程的步骤4.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1.5 综合习题重点练习课件

解: 原分式方程去分母得:1+3x-6=x-k,即 2x=5-k, 由分式方程有增根,得 x-2=0,即 x=2, 把 x=2 代入 2x=5-k,得 4=5-k,解得 k=1.
13.小敏同学认为:总有一个符合条件的 x 的值, 使得代数式 1x- -x2-2-1 x+2 的值为 0.你觉得她的判断正确吗?为什么?
解:设每套《三国演义》的价格为 x 元,则每套《西游记》的价 格为(x+40)元, 依题意得3 2x00=2×x2+40400,解得 x=80, 经检验,x=80 是所列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每套《三国演义》的价格为 80 元.
16.【中考·泰安节选】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素有吃粽 子的习俗.某商场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用 3 000 元购进 A,B 两种粽子 1 100 个,购买 A 种粽子与购买 B 种粽子的费用相 同.已知 A 种粽子的单价是 B 种粽子单价的 1.2 倍.求 A, B 两种粽子的单价各是多少.
A.40×1.25x-40x=800 C.8x00-18.2050x=40
B.80x0-28.2050x=40 D.18.2050x-80x0=40
7.【中考·淮安】方程x+1 2=1 的解是_x_=__-__1__.
8.【中考·岳阳】分式方程1x=x+2 1的解为 x=___1___.
9.当 x=____56____时,x-x 5-2 与x+x 1互为相反数. 【点拨】依题意得x-x 5-2+x+x 1=0. 解得 x=56. 经检验 x=56是分式方程的根.
解:小敏的判断不正确,理由: 若令代数式的值为 0,则1x- -x2-2-1 x+2=0, 两边同乘 x-2,得 1-x+1+2(x-2)=0,解得 x=2. 经检验 x=2 是增根,原方程无解, 所以1x- -x2-2-1 x+2 的值不能为 0.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1章分式1.1 分式1.2 分式的乘法和除法1.3 整数指数幂1.4 分式的加法和减法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本章复与测试第2章三角形2.1 三角形2.2 命题与证明2.3 等腰三角形2.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5 全等三角形2.6 用尺规作三角形本章复与测试第3章实数3.1 平方根3.2 立方根3.3 实数第4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4.1 不等式4.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4.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4.4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4.5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复与测试第5章二次根式5.1 二次根式5.2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5.3 二次根式的加法和减法本章复与测试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分式一、课前构建:认真阅读教材P1-40,回顾相关知识。
二、课堂点拨:知识点一:分式的概念考点1:分式的定义。
知识点二:分式的性质考点4:分式的基本性质:1.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2.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约去公因式,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3.分式的变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的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考点5:最简分式1.约分:先把分子与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去公因式。
2.最简分式: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
知识点三:分式的运算考点6:分式的加减法1.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2.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找到最简公分母,然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考点7:分式的乘除法1.分式乘法: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然后约去公因式。
2.分式除法: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3.分式的乘方:分子、分母各自乘方。
第二章:三角形知识点一:三角形的定义知识点二:三角形的分类知识点三:三角形的性质知识点四:三角形的全等第三章:实数知识点一:实数的定义知识点二:实数的分类知识点三:实数的运算第四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点一:不等式的定义知识点二:不等式的性质知识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知识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知识点五: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第五章:二次根式知识点一:二次根式的定义知识点二:二次根式的运算以上是八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最
新最全)
1. 整数
-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整数之间的关系:大小比较、相等性判断
- 整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 整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
2. 分数
-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分数的化简和约分
- 分数之间的比较
- 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3. 百分数
- 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百分数和分数的转化
- 百分数的增加和减少
4. 质数和合数
- 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 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或合数的方法
5. 比例和比例关系
- 比例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根据已知比例求未知比例
- 比例关系的应用:比例尺、比例模型等
6. 代数式和字母的运算
- 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代数式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 字母代替数字进行运算
7. 图示法
- 图示法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简单的图形绘制和图形间的关系
8. 轴对称和点的对称
- 轴对称和点的对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 通过轴对称和点的对称进行图形变换
9. 初步认识图形的相似和全等
- 图形的相似和全等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相似和全等图形的性质和判断条件
10. 线段和角
- 线段和角的概念
- 线段和角的运算:相加、相减、相乘等
11. 勾股定理
- 勾股定理的概念和应用
- 使用勾股定理求解实际问题
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点的坐标和坐标轴
- 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判断
13. 统计图表的应用
- 统计图表的种类和特点- 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2022最新湘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大全

第3章 实 数
要点梳理
一、平方根
1. 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a (1)定义:若r2=a,则r叫作a的一个平方根. (2)性质: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
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2.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 a (1)定义:a的正平方根叫作a的算术平方根. (2)性质:0的算术平方根是0,只有非负数才有算术平
2.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判定) 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作法
五、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SAS ASA AAS SSS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依据:SSS
六、用尺规作三角形 1.作一个角的平分线
方程; (2)解:解这个整式方程; (3)验:把整式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如果最简公分母的
值不为0,则整式方程的解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否则, 这个解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而是其增根,舍去;
(4)写根:写出原方程的根.
3.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审清题意,弄清楚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 (2)找: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3)设:根据题意设出未知数; (4)列:列出分式方程; (5)解:解这个分式方程; (6)验:检验,既要检验所求的解是否为所列分式方程
分式的除法
(1)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分式的乘方
(2)异分母分式加减时需通分化为同分母分式加减.这个相同的 分母叫公分母.
(确定公分母的方法:一般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各分母各 个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为公分母)
三、整数指数幂
1.同底数幂除法:a m an
amn
(a≠0, m、n为正整数且m>n)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课件

解得
x=1.
检验:当x=1时, (x-1)(x+2) =0, 因此x=1不是
原分式方程的解.
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
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x
x 1
2.
4. 解方程:
x 1
x
2
x
( x 1)( x 1) 2 x( x 1).
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学习目标
1.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
2.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重点)
3.理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掌握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
(难点)
4.理解数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难点)
5.在不同的实际问题中能审明题意设未知数,列分式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重点)
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议一议
分式方程
25
−
30
1.5
=
1
6
的分母中含有未知数,我们该如何来求解呢?
(1)如何把它转化为整式方程呢?
(2)怎样去分母?
(3)在方程两边乘什么样的式子才能把每一个分母都约去?
(4)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解分式方程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去分母”
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2 = 8
2 = 0
=4
=0
经检验 = 0是原方程的解,
∴原分式方程的解是 = 0 ;
经检验 = 4是原方程的解,
∴原分式方程的解是 = 4.
1.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3.解方程
x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分式复习知识点及复习题解析

即 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 它们的公因式 , 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f f f . g g g
分式及其分子、分母三处法符号,任意改 变两处的符号,即把负号移到另一处,分式的 值不变。
f mk m . g nk n
即 分式的分子、分母都约去 公因式 , 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1. 分式乘分式把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把分母相 乘的积作分母。最后结果约分成 最简分式 .
概念和性质
乘、除运算
分
式
运算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加、减运算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1. 整式f除以 非零 整式g(g中含有 字母 )所得 的商 f ,叫做分式。
g
2. 当分母 等于0 时,分式的值不存在(无意义); 当分子等于 等于0 但分母 不等于0 时,分式
的值等于0.
f f h h 0.
(ab)n=anbn
a b
n
an bn
am an
amn
1.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 不变 ,把分子 相加减 .
2.各分式的分母的 所有因式 的最高次幂的积,叫做 这些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3.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式化成同分母 分式的过程叫做 通分 .通分的方法:先确定各分 母的 最简公分母 ,再将各分式的分子、分母都 乘最简公分母约去各分式的分母所得的整式。
【答案】x=±2.
2.先约分,再求值:
2x 6 x2 4x
4
x2 x2 3x
,其 中x
3.
【答案】原式=
2
xx
2
2 3
.
3.计算:
16a3b 3b;
2 24x5 y3 36x4 y4;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1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分式方程的应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5《分式方程的应用》是学生在学习了分式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分式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几个典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列方程、解方程的过程,体会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式方程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列出和解分式方程。
但是对于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方程,并运用已学的分式方程知识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方程的能力。
3.巩固和提高学生列方程、解方程的技能。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分式方程,并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方程,并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同时,运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式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几个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方程。
2.准备相关的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对分式方程应用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方程。
例如:甲、乙两地相距120公里,甲地有一批货物需要运往乙地,如果每小时运60吨,则运完需要4小时。
如果每小时运80吨,则运完需要几小时?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提炼出方程。
如教材中的例1、例2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解决呈现的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给出几个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而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等量关
系②中的生产时间就可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来,得
到分式方程。
解:设软件升级前每小时生产零件x个,则升级后 每小时生产零件 1 1 x个。根据题意,得
3
解得 x=60.
240 240 20 40 1 x 1 1 x 60 3
化简为:
240 3 . 4x
3
求软件升级后每小时生产多少个零件?
本题涉及的等量关系:
①恢复生产后工作效率=原来的工作效率×1 1
3
②恢复生产前生产时间-恢复生产后生产时间= 20 40 h.
60
①恢复生产后工作效率=原来的工作效率×1 1
3
②恢复生产前生产时间-恢复生产后生产时间= 20 40 h.
60
根据等量关系①,若设软件升级前每小时生产零 件x个,则可得升级后每小时生产零件1 1 x个。
的整式方程是
( D)
A. x 3 1 3
B. 2xx 31 3x 3 C . 2xx 3 xx 3 3x 3 D. 2xx 3 2xx 3 3x 3
解分式方程: x 1 2 2 .
x2
2 x
解: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x-2),得
x-1+2(x-2)=-2
解得
x=1.
D. 2x1 1 2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方程两边同乘各个 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一元一次方程
求解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检验 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代入最简公分母中, 若它的值不等于0,则这个解是原方程的 根;若它的值等于0,则原分式方程无解.
去掉分式方程 x 3 1 3 的分母,所得到
x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
●B组提高题
5.解下列方程:
1 x 3 1 3 ;
x2 2x
2 14 4 10 .
x 8 x 3x 24
6.如图,把电阻值分别为R1,R2的两电阻并联后接
入某电路中,已知其总电阻值R满足 1 1 1 ,
求R的表达式.
R R1 R2
解: 等式两边同乘RR1R2,得
R1R2=RR2+RR1
提示:设甲单位有x人,本题涉及等量关系: 甲单位人均捐款数=乙单位人均捐款数。
4.某校招生录取时,为了防止数据录入出错, 2640名学生的成绩数据分别由两位录入员各向 计算机录入一遍,然后让计算机比较两人的录 入是否一致.已知甲的录入速度是乙的2倍,结 果甲比乙少用2h录完.问这两个操作员每小时各 能录入多少名学生的成绩?
所以 m 3 3.
2
解得 m=-9.
已知分式方程没有实数根,求分式方程中 字母的取值,方法是把分式方程去分母化成整 式方程,则应考虑两种可能:①这个整式方程 没有实数根;②求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原分式方 程的增根。由此求出方程中字母的取值.
(威海中考)某自动化车间计划生产480个零件, 当生产任务完成一半时,停止生产进行自动化程序 软件升级,用时20分钟,恢复生产后工作效率比原 来提高了1 ,结果完成任务时比原计划提前40分钟,
即 RR2+RR1=R1R2 R(R1+R2)=R1R
2
所以,R
R1 R2
.
R1 R2
7.某商场新进一种商品,第一个月将此商品的进 价提高20%作为销售价,总获利600元.第二个月 商场搞促销活动,将商品的进价提高15%作为销 售价,第二个月销量比第一个月增加40件,并且 多获利150元.问此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商场第 二个月销售该商品多少件?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掌握分式方程及其根与增根的概念; 2.能熟练地解分式方程及检验方程的根; 3.能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提高应用知识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下列不是分式方程的是 ( C )
A. 2 1 x
C. x x 5 236
B. 1 1 1 x2 2
检验:把x=1代入(x-2)中,它的值不等于0,
所以原方程的解是x=1.
1. 解分式方程的关键步骤是去分母。方法: 方程两边的每个式子都乘最简公分母并约去 原分母;记住:不要漏乘单独的数。 2. 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方法:把求得的未 知数的值代入最简公分母,若值不为0,则为 原方程的根;若值为0,则为增根。
解分式方程时,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使原分 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的值为0,则这个未知数 的值叫做分式方程的增根。
如果关于x的分式方程 m 1 3x 无实数
x3 3x
根,求m的值.
解: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x-3),得
m-(x-3)=-3x
解得
x m3 2
因为方程无实数根,所以x-3=0,解得 x=3.
提示:设小青的速度是xm/s,则小亮的速度是 1.25xm/s.根据下面等量关系列方程:
小青跑步时间-小亮跑步时间=40。
3.甲、乙两单位为爱心基金捐款,其中甲单位捐 款4800元,乙单位捐款6000元.已知乙单位捐款 人数比甲单位多50人,且两单位人均捐款数相等. 问这两单位共有多少人捐款?人均捐款额是多少?
2.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不存在?
1 1 ;
2x 4
2
x2 x2 1
.
1.解下列方程:
1 3x 1 4;
x2
2 7 3 x ;
x 1
x 1
3 1 1 5;
x 1.5x 6
4
1 x 1
1 x2
x
0.
提示:(2)题中的“3”不能漏乘最简公分母; (4)题要注意分解因式找公分母。
2.小亮和小青从同一地点出发跑800m,小亮的速 度是小青的1.25倍,小亮比小青提前40s到达终点. 试问:小亮和小青的速度各是多少?
经检验 x=6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所以 1 1 x 80.
3
答:软件升级后每小时生产80个零件.
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与列整式 方程一样,也是正确分析等量关系.不同点: 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要对方程的根和实际 意义进行双检验。
●A组基础题
x 1.当x取什么值时,分式 x 1 的值等于0?
提示:1.本题用到的主要数量关系: 总利润÷单件利润=商品件数;
2. 本题涉及到的主要数量关系: 第二个月销售件数-第一个月销售件数=40.
解:设商品的进价为每件x元,根据题意,得
解得
600 150 600 4 15%x 20%x
x=50.
经检验 x=50是所列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