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翻译理论

合集下载

翻译理论概述

翻译理论概述

第一章翻译理论概述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二、中国翻译简史三、中国翻译理论四、翻译的基本原则五、翻译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Definitions given by Chinese scholars:●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

(吴献书,1949)●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1980)●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刘宓庆,1990)●翻译的定义应该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

” (蔡毅,1995)●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王克非,1997)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

(沈苏儒,1998)●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地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所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

(瞿秋白)Definitions given by Western scholars:● 翻译是翻成本族语言或另一种语言(to turn into one’s own language or another language)美国韦氏新大学词典●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遗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

(泰特勒,1790)●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费道罗夫,1953)● According to Catford transl ationis “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翻译的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L)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L)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翻译理论(汉译英)

翻译理论(汉译英)

六、表示谚语的无主句英译时可译为无主句,
亦可译为人称句,要视情况而定 a)三思而后行。 First think,then speak. b)入乡随俗 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 c)活到老,学到老。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He who would search for pearls must dive deep.Nothing venture, nothing have.
翻译理论(汉译英)
第一章汉语单句句型的翻译(一)
第一节 无主语的译法 无主句,顾名思义,就是没有主语的句子。
英语中除谚语外,只有省略了主语的祈使句为 无主句。而汉语中无主句却比比皆是,一般用 来表示自然现象、命令、谚语、存现、叙述等 意义。汉语的无主句翻译时常采用下列方式: 一、表示自然现象,时间,距离的无主句一般 译作英语的无人称句 英语的无人称句由“代词it”作主语,其表意 功能与汉语表自然现象、时间、距离的无主句 相同,翻译时常可对译。如:
汉语的动词无词形变化,而英语的非限定动词有不 定式与分词的区别,翻译英中必须注意宾补动词形式 的运用。“使、令”类兼语式的宾补多为不定式, 有的动词只能用分词作宾朴,有的不定式,分词皆 有,意思不同,须加区别使用。 如: a)不要让你妈一直等你。 Don't keep your mother waiting. b)这话使我们都笑了。 The words set us all laughing c)他觉得房子在摇动。 He felt the house shaking 1)当动词是“keep,catch,set,feel”等时。宾补 动词应用现在分词以表进行中的动作。

翻译篇_第一章_翻译概论

翻译篇_第一章_翻译概论

一, 理解阶段
第三节 翻译的过程
3.理解原文所涉及的事物 对原文所涉及的客观事物,特别是一些特有的事物, 对原文所涉及的客观事物,特别是一些特有的事物, 历史背景,典故或专门术语等不理解,或理解得不透彻, 历史背景,典故或专门术语等不理解,或理解得不透彻, 致使译文出现错误或让读者不知所云. 例如: 致使译文出现错误或让读者不知所云. 例如: The elevator boys ooze the spit and polish of West Point cadets and in polite English remind you that you must not smoke inside their lifts. 开电梯的人像西点军校学生那样衣着整洁,劲头十足, 开电梯的人像西点军校学生那样衣着整洁,劲头十足, 并用彬彬有礼的英语提醒乘客不得在电梯内吸烟. 并用彬彬有礼的英语提醒乘客不得在电梯内吸烟. 这句话涉及spit polish两词的背景 spit和 两词的背景, 这句话涉及spit和polish两词的背景,说的是美国西 点军校学生为了使自己制服上的铜纽扣和所穿的皮鞋发出 亮光,在涂上鞋油后再吐口唾沫, 亮光,在涂上鞋油后再吐口唾沫,这样擦纽扣和皮鞋就更 光亮.如果不了解这一背景,逐字翻译,岂不成了笑话. 光亮.如果不了解这一背景,逐字翻译,岂不成了笑话.
Progressive Tran一部分 翻 译 概 论
第一章 翻译概论
第一节 翻译的定义 第二节 翻译的标准 第三节 翻译的过程 思考和练习题
第一节 翻译的定义
什么是翻译?人们从不同的着眼点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 什么是翻译?人们从不同的着眼点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 比较而言,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奈达 尤金的翻译定义更为全面 尤金的翻译定义更为全面, 比较而言,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奈达尤金的翻译定义更为全面, 更为准确: 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 更为准确:"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 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奈达的这一定义也进一步道出了翻译这一语言活动的复杂性. 奈达的这一定义也进一步道出了翻译这一语言活动的复杂性. 要用译语准确地再现原语信息, 要用译语准确地再现原语信息,必须经过由原语理解到译语 表达这种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 表达这种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翻译既然是以完全不同于原 文表现形式的译文再现原文内容, 文表现形式的译文再现原文内容,这就必然需要进行一系列 的再创造. 的再创造.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1罗曼·雅科布逊2彼得·纽马克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Ⅱ)3约翰·卡特福德论翻译转换4尤金·奈达论对等原则5 巴兹尔·哈蒂姆互文介入:利用翻译中缺省语篇的理论体系6玛丽·斯奈尔—霍恩比翻译:一种跨文化活动第二章阐释学派翻译理论1乔治·斯坦纳阐释的步骤2安托瓦纳·贝尔曼翻译及对异的考验第三章功能学派翻译理论3凯瑟琳娜·莱丝翻译的抉择:类型、体裁及文本的个性4汉斯·弗米尔翻译行为中的目的与委任5克里斯汀娜·诺德目的、忠诚及翻译中的惯例第四章文化学派翻译理论12 詹姆斯·霍尔姆斯翻译学的名与实13 伊塔玛·埃文—佐哈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14 吉迪恩·图里描述性翻译研究的理论基础15 安德烈·勒菲弗尔大胆妈妈的黄瓜:文学理论中的文本、系统和折射16 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17 西奥·赫曼斯翻译研究及其新范式18 瓦尔特·本雅明译者的任务19 雅克·德里达巴别塔之旅20.保罗·德曼评本雅明的《译者的任务》21.劳伦斯·韦努蒂文化身份的塑造第六章女性主义翻译理论22.雪莉·西蒙翻译理论中的性别化立场23.劳丽·钱伯伦性别与翻译的隐喻24.巴巴拉·格达德女性主义话语/翻译的理论化25.冯·弗罗托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批评第七章后殖民翻译理论26.道格拉斯·罗宾逊后殖民研究与翻译研究27.特佳斯维妮·尼南贾纳翻译的定位28.盖亚特里·斯皮瓦克翻译的政治29.埃尔斯·维埃拉解放卡利班们——论食人说与哈罗德·德·坎波斯的超越/越界性创造诗学第八章苏东学派翻译理论30.安德烈·费奥多罗夫翻译理论的任务31.吉维·加切奇拉泽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原则32.吉里·列维翻译是一个作选择的过程33.安娜·丽洛娃翻译研究的范畴6Roman Jakobson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 Aspectsof Translation”布拉格语言学派创始人罗曼·雅科布逊1959年发表的《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首先将语言学、符号学引进了翻译学,他把语言分为“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三分法理论)。

翻译理论(英译汉)

翻译理论(英译汉)
现以“down”为例:
❖ (1)When the boy came back, the old man was asleep in the chair and the sun went down
❖ 孩子回来的时候,老头儿已在椅子上睡着,太阳已经西 沉了。
❖ (2)He was bending his head down,his right hand tightly clenched upon the edge of the bench.
❖ 再比如“past”这个词: ❖ (1)The days are past when Jewish blood could be
shed with impunity. ❖ 可以不受惩罚地屠杀犹太人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 (2)The old man sitting in a chair is a past president. ❖ 坐在椅子上的那位老人是一位卸任的总统。 ❖ (以上两例中past是形容词) ❖ (3)There was no question that Chrysler had a
(8)Time appears to run more slowly for a moving clock than for a clock at rest.
对于正在运动的时钟来说,时间似乎过得比静止的时 钟慢些。
(9)A fifty foot navy boat was waiting at the dock,its diesel motors running.
现在一切取决于我们打这手牌时是否冷静而审 慎。
(6)The clock hands pointed to ten minutes after five.

第一章(相关翻译理论知识)

第一章(相关翻译理论知识)


9、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
求是创新 Seek Truth and Be Creative

10 、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大 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红专并进 理实交融 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Proficient, Associating Truth with Fact
2)翻译的本质是释义,是意义的转换. Translation based. is always meaning-
1.1 翻译的性质和类型

1.1.1 翻译的概念(或性质):
3) 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13、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 ---《中庸》
Study Extensively, Enquire Accurately, Reflect Carefully, Discriminate Clearly, Practise Earnestly


以业报国:吉首大学将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兴衰国家繁 荣紧紧相联。学校以振兴民族、富强国家为己任,她的学 生更以回报社会和国家为自己的终极价值追求。吉大人将 永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爱校热情升华为 民族荣辱观念。以此为训,旨在激发每一位吉大人的爱校 热情,并将其转化为奋斗进取的不竭动力,使每一个吉大 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以人名校,以业报国是一个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精 神体系,以人名校是起点和基础,是动力和方向,以业报 国是指归和目标,是价值和意义。

《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第一章

《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第一章

translation)来检验。
精选2021版课件
9
翻译的类别
• 1.交际翻译 • 2.语义翻译 • 3.直译 • 4.死译
精选2021版课件
10
翻译的性质:
1.翻译是科学 2.翻译是艺术 3.翻译是技巧 4.翻译是个人品味
精选2021版课件
11
二、翻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 与语言学:翻译理论来源于对比语言学。由于语 义学常被描述为一种理论性的科目,所以符号学 便成为翻译理论的重要因素.一个符号具有的意义, 是它在解释符号的人的心里产生的效果,这个效 果因人而异。
精选2021版课件
1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翻译和意义上的走失
•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or statement in
• 下面这条关于否定结构的翻译规则便是导 源于逻辑学的:一个词语+n 可能会成为一 个满意的等值语,如:“一个女人” = “不是一个男人”
精选2021版课件
13
• 与哲学:是翻译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翻 译所关心的只是词在上下文中的效用,而 不过问词的语言系统。“从一般意义上来 说,哲学的命题就是可译性,即意义或真 理可以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而不 带来任何本质上的缺损……。哲学源于翻 译或可译性命题。” (德里达,1985:120)
精选2021版课件
8
翻译简介
• 翻译的标准
• 翻译标准必须能够衡量某种翻译方法是否 准确,是否最大限度地重现原文的意义。

翻译第一讲 翻译理论与实践

翻译第一讲 翻译理论与实践

导学——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导学
译者素养: 译者素养:
译者的素质: 译者的素质: 外语素质 语言敏感度 心理素质 翻译的辅助工具: 翻译的
导学——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 导学
Tips: :
提高方法: 提高方法:
翻译理论+翻译技巧+ 1. 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翻译实践 研究有关翻译的论述,弄懂翻译的基本问题。 ( 阅读理论著作;专题论文;翻译教材;译品的前言后语) 2. 研究译作范本 从中摸索翻译的规律和技巧,对比不同译本的处理和效果。 研究典型译例,注意翻译技巧的说明和译句的得失,为翻译 实践打好基础 3. 不断进行翻译实践 (1) 依照词语---句子---段落---语篇的顺序; (2) 选择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练习材料; (3) 难易循序渐进; (4) 译文反复修改,不断提高译文质量; (5) 选择有参考译文的文本,进行对比学习; (6) 可请别人修改或校正。
翻译理论与实践
导 学 第一章: 第一章:翻译概述 第二章: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 第三章: 第三章:词语的翻译 第四章:句子翻译技巧( 第四章:句子翻译技巧(上)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 第五章:句子翻译技巧(下) 第六章: 第六章:常见文体的翻译
导 学
• • 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提高翻译水平。 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提高翻译水平。 本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 本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大量译例 翻译,介绍了翻译的一系列常用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熟悉翻译技巧, 翻译,介绍了翻译的一系列常用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熟悉翻译技巧,培养 翻译能力,不断提高翻译水平和能力。 翻译能力,不断提高翻译水平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ugene A. Nida(奈达): Functional Equivalence(功能对等) A minimal, realistic defini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it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 A maximal, ideal defini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readers of a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it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d.
Hale Waihona Puke 3. 科技英语翻译标准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 EST)作为一种英语文体,其翻译的标准为“信”和“达”, 即“忠实”和“通顺”。科技文章的特点是专业性强,逻辑严 密,表达严谨,译文应反映这些特点。所谓“忠实”,就是要 求译者必须弄懂英语原文的语言,准确而完整地理解全部内容 (包括思想、精神与风格)。不能任意增删、曲解、篡改或遗 漏。“忠实”对科技翻译尤为重要。译文必须准确,不能模糊 不清、模棱两可,以免产生歧义。同时,要防止对“忠实”的 片面理解,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相似,造成逐字死译,产生翻译 上的形式主义。试比较下列各句的不同译文:
4. 理解与表达
科技文章是准确而系统地论述科学技术问题,涉及科研 和生产过程,对准确性的要求特别严格。故从事科技翻译工 作,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因 为任何一点疏忽或错误都可能造成损失,真所谓“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 准确性的实现主要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在翻译实践 中,往往要从英语到汉语,从汉语到英语仔细推敲,反复琢磨 直到译文符合原意。理解和表达两个过程,在通常情况下,理 解是第一位的,表达是第二位的,正确地理解原作是翻译的基 础,没有正确的理解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翻译。当然,理解了原 文,不能用确切的文字表达出来,词不达义、晦涩难懂、佶屈 聱牙,也无法达到忠实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的目的。
1). 理解阶段 翻译的关键在于理解。就科技英语的翻译而言,关键在于 透彻地理解和把握住原文的内容和实质。英语词汇浩如烟海, 一词多义现象比比皆是,习语熟语更难掌握,至于原文所包罗 的事物和背景,尤其是历史地理和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方面 ,绝不是一个外国人所能全部通晓的。至于科技知识,则涉及 人类从古至今的一切科学领域,即使翻译巨匠,不管他科学知 识多么渊博,也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科技翻译的困难可想 而知。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理解原文的能力呢?当然,最根本的是 要有丰富的词汇和坚实的语法知识,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此外 ,还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熟悉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等。为了 透彻理解原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结合上下文,推敲词义
林语堂:忠实、通顺、美 第一,译者对原文方面的问题 第二,译者对中文方面的问题 第三,翻译与艺术文的问题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 ,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 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 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 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 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 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 艺术》、《吾国与吾民》、《老子的智慧》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 《浮生六记》等。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何清华
第一章 翻译理论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1. 翻译的性质和范围(Nature and Scope of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is a rendering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i.e., the faithful representation in one language of what is written or said in another language. Translation is a science, an art and a skill.”
Amplification mea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ttle currents into big ones, without distortion of the shape of current fluctuation. (1) 放大意味着由小电流到大电流的转变,而电流起伏的 形状没有歪曲。 (2) 所谓放大,就是把小电流变为大电流,而又不使电流 波形失真。 In certain cases friction is an absolute necessity. (1) 在一定场合下,摩擦是一种绝对的必需品。 (2) 在某些情况下,摩擦是绝对必需的。 The tendency of evolving organisms to follow a trend is widespread. (1) 进化着的有机体遵循着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是普遍的。 (2) 不断进化的各种生物,基本上都有共同的进化趋势。
Peter Newmark (纽马克): Communicative and Semantic Translation(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produce on its readers an effect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at obtained on the readers of the original. Semantic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render, as closely as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llow, the exact contextual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鲁迅:信(faithfulness)、顺(smoothness)
“不过它原是洋鬼子,当然谁也看不惯,为比较的顺眼 起见,只能改换他的衣裳,却不该削低他的鼻子,剜掉他 的眼睛。”
王佐良: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深浅如之,口 气如之,文体如之。 所谓意,是指内容、事实、数据等等,须力求准确;所谓 体,是指格式、方式、措辞等等,须力求符合该体在该语 中的惯例。
科技英语翻译
The lecture notes are from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for EST: a Course Book by Han Qishun and Wang xueming, other translation course books and the Internet.
理解必须通过原文的上下文来进行。英语里一词一义的 情况是很少见的,只有结合上下文才能了解单词在某一特定 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否则翻译时容易出错。如:
刘重德:信、达、切 信于内容、达如其分、切于风格
傅雷:神似
以效果而论,(文学)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 在形似而在神似。
钱钟书:化境 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 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 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如于“化境” ,17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 世”(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躯壳换了一个,而 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里已经表达出来的一切用另一种语 言准确、流畅地重新表达出来。它不同于写作,译者不能 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必须忠实、准确、通顺、 完整地把原文的思想、内容、感情、风格重新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在把原文变成另一种文字时,译者必须做到不 增添、不减少、不篡改原文的本意和风格。因此,从某种 意义上讲,翻译比写作还要困难。鲁迅先生说过:“我向 来总以为翻译比创造容易,因为至少是无须构思。但到真 的一译,就会遇到难关,譬如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 创作时可以回避,翻译上不可以,也还想,一直弄到头晕 眼花,好像在脑子里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 有。” 翻译是一门文字创作艺术。由于英汉两种文字差异很 大,两者之间词法、句法不同,表达习惯不同,修辞格律 不同,风格传统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与表现手 法不同等等,因此要把英语准确、通顺地译成汉语绝非易 事(反之亦然),这就要求译者付出艰苦的创造性劳动。
2. 翻译标准(Principles or Criteria of Translation)
1898年,清末翻译家严复(1853-1921)在《天演论》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中提出了翻译的 “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雅(elegance)” 三字标准(three-character guide),对后世影响极大。
把原意清楚明白地再现出来。科技译文的通顺还要符合专业 的表达习惯。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片面理解“通顺”的要求, 过分强调译文的流畅而不受原文意思的约束,添枝加叶,造成 翻译上的自由主义。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