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法钛白粉生产
钛白粉生产流程

钛白粉生产流程
钛白粉生产流程分为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其中硫酸法采用钛铁矿为原料,氯化法则使用氯化钛为原料。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的流程如下:
1. 原料选用:钛铁矿经过选矿、焙烧处理,得到含有二氧化钛的硫酸钛矿。
2. 硫酸法浸出:将硫酸钛矿与浓硫酸在高温、高压下反应,使得二氧化钛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钛酸钠溶液。
3. 前处理:硫酸钛酸钠溶液通过高温、高压蒸发、干燥处理,得到过程物料钛白粉前体。
4. 还原制氧:使用氢气对钛白粉前体进行还原,进一步提高了钛白粉的光泽、涂层性能。
5. 粉碎:将还原制氧后的钛白粉进行机械粉碎、分级处理,得到最终的钛白粉产品。
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流程如下:
1. 原料选用:选择含有足够纯度的氯化钛或Appcrott法制备的氯化钛精矿作为原料。
2. 氯化过程:将氯化钛原料、氯气、辅料等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氯化反应,得到氯化钛气相和氯化钛溶液相。
3. 湿法过程:将氯化钛溶液进行蒸发、结晶、分离,得到二氧化钛、氯化钙等物质。
4. 前处理:与硫酸法相同,将得到的过程物料进行干燥、煅烧等前处理,得到钛白粉前体。
5. 还原制氧、粉碎等步骤同硫酸法。
综上所述,钛白粉生产流程主要分为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
不同的原料和反应条件,以及工艺流程产生了钛白粉的不同性质和用途。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质量、环保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生产出高质量、合格的钛白粉产品。
钛白粉的生产

硫酸法生产工艺技术:如图所示,硫酸法技术的主要工艺步骤是:①TiO2原料用硫酸酸解;②沉降,将可溶性硫酸氧钛从固体杂质中分离出来;③水解硫酸氧钛以形成不溶水解产物或称偏钛酸;④煅烧除去水分,生成干燥的纯TiO2。
若采用的最初原料配料的铁含量高或铁含量低时,则要在净化和水解之间增加去除和回收FeSO4·7H2O和浓缩钛液工艺步骤。
1.酸解经研磨、干燥的钛铁矿(含42%~60%的TiO2)和/或酸溶性钛渣(TiO2含量72%~78%)一般在铅衬反应器中用浓硫酸在150~180℃的温度下酸解。
为便于酸解,原料通常要磨到200目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白钛石、人造金红石和金红石不溶解于硫酸,因此不能用硫酸法钛白的生产方法。
酸-料混合物一般用空气进行气流搅拌并通过吹入蒸汽加热。
大多数生产厂使用浓度为85%~92%的硫酸,剧烈的放热反应在160℃左右就开始了。
钛铁矿种的铁含量越高(TiO2含量越低),所用硫酸的稀释程度就越高。
对处理岩矿而言,合适的酸浓度为85%。
而处理钛渣,酸中的H2SO4一般为91%~92%。
为了获得平缓的反应,不许用比此更浓的硫酸。
之后,钛液被逐渐稀释,首先用酸,然后用水。
无论酸的浓度如何,反应固相物的形态都是疏松的多孔饼,其主要组成是Fe2(SO4)3和TiOSO4 (硫酸氧钛)。
由于原料中存在的钒、铬和其他金属要在硫酸中分解,因此多孔饼中也含有这类金属硫酸盐。
酸解反应通常用能装30~40t反应物的酸解罐进行间歇式操作。
剧烈的放热反应一般持续约30min,然后将多孔饼固相物冷却3h左右。
硫酸法产生的空气污染大部分来自于酸解。
反应中,大量硫氧化物、酸雾和夹带的未反应原料粒子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来。
这些放散物被暂时收集到气体洗涤塔和固体物质除尘系统中。
接下来是用水和/或稀硫酸将硫酸盐多孔饼浸出。
这种饼的分解和三价铁/二价铁的还原通常要进行11~12h,使在酸解罐处的总反应时间达14~15h。
硫酸法钛白粉工艺流程化学反应

硫酸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钛白粉的工艺方法,它通过化学反应将钛矿石转化为钛酸盐,再经过沉淀、分离、洗涤和煅烧等步骤,最终得到钛白粉产品。
下面我将详细描述硫酸法制备钛白粉的工艺流程和化学反应的步骤。
1.原料准备钛矿石是制备钛白粉的主要原料,常用的钛矿石有金红石、钛铁矿等。
首先需要将钛矿石破碎、磨矿,使其粒度适宜,便于后续的化学反应。
2.硫酸浸取将磨碎的钛矿石与浓硫酸进行反应,生成钛酸盐溶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 + 2H2SO4 → Ti(SO4)2 + 2H2O3.滤液沉淀将钛酸盐溶液进行滤液分离,得到含有钛酸盐的滤液。
滤液中除了钛酸盐外,还含有杂质离子等。
4.钛酸盐沉淀通过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或过量硫酸进行钛酸盐的沉淀。
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SO4)2 + 2Na2SO4 → TiO2·nH2O↓ + 2Na2SO4+ 2H2SO45.滤液与沉淀分离将钛酸盐沉淀与滤液进行分离,得到湿态的钛酸盐沉淀。
6.洗涤将湿态的钛酸盐沉淀进行多次的洗涤,以去除其中的杂质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洗涤一般使用水或酸性溶液进行。
7.煅烧将洗涤后的钛酸盐沉淀进行煅烧,使其转化为钛白粉。
煅烧的温度一般在800°C-1000°C之间,时间较长,可以达到几小时到几十小时。
8.粉碎和分级将煅烧后的钛白粉进行粉碎和分级,使其达到所需的粒度要求。
钛白粉的粒度对于其应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9.包装和成品将粉碎和分级后的钛白粉进行包装,成为最终的成品。
总结:硫酸法制备钛白粉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硫酸浸取、滤液沉淀、钛酸盐沉淀、滤液与沉淀分离、洗涤、煅烧、粉碎和分级、包装和成品等步骤。
其中,硫酸浸取和钛酸盐沉淀是关键的化学反应步骤,通过这些反应,将钛矿石转化为钛酸盐,再经过后续的处理得到钛白粉成品。
这个工艺流程在实际生产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能够高效、稳定地制备出优质的钛白粉产品。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反应方程式

工业生产分为硫酸法和氯化法。
硫酸法工艺繁杂:主要过程如下:【1】一般使用金红石矿TiO2进行纯化,第一步溶解生成钛氧硫酸盐:TiO2+H2SO4【浓度较高硫酸并且加热】=TiOSO4+H2O也有钛铁矿类似:2FeTiO3+6H2SO4(浓热)=Fe2(SO4)3+SO2↑+TiOSO4+6H2O【2】加水稀释,水解沉淀产生纯化的钛酸:TiOSO4+2H2O=H2TiO3↓+H2SO4【3】高温分解得到钛白粉:H2TiO3=高温=H2O+TiO2钛白粉的生产方法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
硫酸法是将钛铁矿经浓硫酸酸解成块状固相物,用酸性水浸取后得到钛液,经沉降除杂质、冷冻分离副产硫酸亚铁后,加晶种使硫酸氧钛分解生成偏钛酸。
经水洗达标后煅烧、粉碎而制得钛白粉。
反应方程式:H2SO4 + TiO2→TiOSO4 + H2OTi(SO4)2 + H2O→TiOSO4 + H2SO4TiOSO4 + H2O→H2TiO3↓+ H2SO4H2TiO3·SO3→TiO2+H2O+SO3↑操作方法如下。
硫酸法。
在圆锥形内衬两层瓷砖的酸解槽内。
按矿酸比1:1.5~1:1.7的比例(质量比,硫酸以100%计),使预调至工艺浓度为88%~90%硫酸与预粉碎至325目并掺混0.2%氧化锑的干燥的钛铁矿粉进行酸解反应。
酸解反应须将反应物预热至90℃以上才能发生。
在压缩空气搅拌下,随反应的进行,反应热增加,温度渐升至180~200℃发生激烈反应。
之后生成多孔状固相酸解反应产物。
降温后于55~65℃条件下,在沉淀罐中进行浸取。
向所得浸取液加入絮凝剂,用沉降法分离浸取液内悬浮的未分离物和机械杂质,所得浸取液中主要含有硫酸钛盐,但也含有很多二价及三价硫酸铁盐。
用加入铁屑的办法使三价铁还原,再冷冻至3~5℃。
可用冷冻盐水制冷装置、也可用真空绝热蒸发制冷装置使硫酸亚铁结晶析出,过滤除去副产硫酸亚铁,纯净的钛液经真空蒸发浓缩至190~210g TiO2/L溶液,在搅拌下送入水解反应器,加入在晶种罐中预先特制的晶种进行水解生成水合二氧化钛(即俗称的偏钛酸)。
硫酸法制钛白粉实验方案及操作要点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见的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要求;2.了解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流程及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掌握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的基本方法及钛白粉产品的分析方法;4.掌握硫酸法钛白的生产原理,了解产品的常见工艺指标。
二、硫酸法钛白粉制备原理及工艺用浓硫酸分解钛矿,制取可溶性的钛的硫酸盐。
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偏钛酸铁(FeTiO3),是一种弱酸弱碱盐,可以用强酸把它分解。
用过量的酸就能使反应进行到底。
酸解涉及到的方程式:FeTiO3+3H2SO4→FeSO4+Ti(SO4)2+3H2OFeTiO3+2H2SO4→FeSO4+TiOSO4+2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酸解浸取、还原以后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含有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的杂质。
在结晶或水解、水洗的过程中除去,经过上述步骤除杂后,还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悬浮杂质,这些杂质将会影响到成品的色相。
因此,利用木炭粉的强吸附作用进一步除去,达到净化的目的。
然后将得到的产品浓缩使其浓度提高到水解所要求的指标。
经过水解,使二氧化钛从液相(钛液)重新转变为固相。
钛液水解是硫酸法生产钛白粉最关键的一步,为确保水解产物的质量,水解条件必须严格控制。
水解快结束的时候用水稀释,可提高钛液的水解率,但稀释过度,则会影响水合二氧化钛的质量。
水解方程式有:TiSO4+2H2O→TiOSO4+H2SO4TiOSO4+2H2O→H2TiO3↓+H2SO4水解后的水合二氧化钛含有硫酸以及铁、铝、锰、铜、镍、钒、铅等离子,必须进行水洗(其酸性滤液应回收处理)、漂白(酸性和还原条件下进行)将它们除去,否则产品将被污染。
漂白涉及到的方程式如下:H2TiO3+H2SO4→TiOSO4+2H2O2Fe(OH)3+H2SO4→Fe2(SO4)3+6H2OZn+2Fe3+→Zn2++2Fe2+Zn+2Ti4+→Zn2++2Ti3+偏钛酸在煅烧前需要加入不同类型的添加剂,以使得在煅烧过程中,温度适当,内部变化平稳,使成品的二氧化钛具有稳定的晶型,良好的色相、光泽,较好的着色力、遮盖力,较低的吸油量和合适的晶粒大小、形状,以及在使用介质中良好的分散性。
钛白粉生产工艺

钛白粉生产工艺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白色无机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纸张、橡胶等工业领域。
其生产工艺主要分为硫酸法和氯化法两种。
硫酸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生产工艺,其主要步骤如下:1. 原料准备:选择高品质的钛矿石,经过磨碎和筛分得到所需粒度的矿粉,同时准备硫酸等辅助原料。
2. 酸浸:将矿粉与稀硫酸溶液进行反应,产生钛酸和硫化物等中间产物。
此步骤一般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
3. 分离: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得到钛酸晶体。
此时,需要对得到的钛酸进行洗涤和分级处理,以去除杂质。
4. 焙烧:将钛酸晶体置于高温下,进行焙烧处理。
通过调整温度和时间,可以控制颗粒的晶型和粒度。
5. 空气浮选:将焙烧后的产品进行空气浮选,通过对颗粒进行分级处理,得到所需的粒度和白度。
6. 表面处理:将空气浮选后得到的钛白粉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分散性和润湿性。
氯化法是另一种常用的钛白粉生产工艺,其主要步骤如下:1. 氯化:将矿石煅烧,产生钛矿石的氯化物。
通过与氯气的反应,得到氯化钛。
2. 分解:将氯化钛与氧化钾或氢氧化钠等反应,产生钛酸盐。
此步骤一般在高温下进行。
3. 分离:将反应混合物过滤,得到钛酸盐晶体。
此时,需要对得到的钛酸盐进行洗涤和分级处理,以去除杂质。
4. 焙烧:将钛酸盐晶体置于高温下,进行焙烧处理。
通过调整温度和时间,可以控制颗粒的晶型和粒度。
5. 空气浮选:将焙烧后的产品进行空气浮选,通过对颗粒进行分级处理,得到所需的粒度和白度。
6. 表面处理:将空气浮选后得到的钛白粉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分散性和润湿性。
两种工艺都有其优缺点。
硫酸法相对成熟且生产成本较低,但对环境污染较大。
氯化法的环境污染较少,但生产成本较高。
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需求,未来趋势是逐渐减少硫酸法的应用,推广氯化法。
总的来说,钛白粉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反应处理、分离、焙烧、空气浮选和表面处理等步骤。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不断提升工艺技术和环保水平,将有助于钛白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

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产品质量控制
制定产品质量标准
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制定 详细的产品质量标准。
过程质量检测
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格品。
产品出厂检验
对出厂产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 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05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安全与环保
安全措施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通过筛分设备将不同粒度的产物 进行分离,得到不同规格的钛白
粉产品。
对筛分后的产物进行包装和储存, 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04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质量控制
原料质量控制
严格筛选原料
确保使用高质量的钛矿、 硫酸等原料,避免使用低 品位或含有杂质的原料。
原料储存管理
建立严格的原料储存管理 制度,保持原料的干燥、 清洁,防止受潮、污染和 变质。
腐蚀。
沉析工序
将酸解液进行冷却,使硫酸氧钛和硫 酸氢铁在溶液中析出,形成沉析物。
沉析物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钛 白粉的中间产品。
通过加入适量的水,调节溶液的浓度 和pH值,促进沉析物的形成。
过滤与洗涤工序
将沉析物通过过滤设备进行分 离,得到固体和液体两部分。
对固体部分进行洗涤,去除残 余的硫酸和硫酸盐等杂质。
特点
硫酸法钛白粉具有优异的耐候性 、耐腐蚀性、耐热性等性能,广 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造纸、油 墨等领域。
硫酸法钛白粉的生产流程
01
02
03
原料准备
选用优质钛矿作为原料, 经过破碎、磨细、除杂等 工序,制备成符合要求的 钛矿粉。
酸解
将钛矿粉与硫酸反应,生 成硫酸钛和二氧化钛混合 液。
钛白粉硫酸法生产工艺

钛白粉硫酸法生产工艺钛白粉硫酸法生产工艺简介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白色颜料,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纸张等行业。
钛白粉的生产工艺有多种,其中硫酸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介绍钛白粉硫酸法生产工艺的基本流程和主要步骤。
主要步骤1.原料准备–金红石矿石:作为主要原料,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钛。
–硫酸:用于溶解金红石矿石中的二氧化钛。
–氢氧化钠:用于调节溶液的酸碱度。
–氨水:用于沉淀和分离杂质。
2.矿石浸出–将金红石矿石研磨成适当大小的颗粒。
–将研磨后的矿石与硫酸混合,形成硫酸浸出液。
–将硫酸浸出液加热至一定温度,促进二氧化钛的溶解。
3.沉淀与分离–在溶液中加入氨水,使溶液中的杂质发生沉淀。
–将产生的沉淀与溶液分离,并经过过滤、洗涤等步骤,得到粗钛白粉。
4.钛白粉制备–将粗钛白粉进行精磨,获得细小颗粒的钛白粉。
–对细钛白粉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提高其白度、分散性等性能。
5.粒度分级–将制备好的钛白粉按照粒度进行分类,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进行粒度分级的方法有离心分离、气流分级等。
6.包装与出货–对分级后的钛白粉进行包装,通常采用塑料袋或纸箱进行包装。
–进行质量检验后,将包装好的钛白粉运送至客户或仓储。
结论钛白粉硫酸法生产工艺是一种经过多年发展和改进的成熟工艺,其具有高效、稳定的特点。
通过适当的原料配比和精细的工艺控制,可以获得优质的钛白粉产品。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能源消耗、废水处理等。
因此,进一步提高工艺的环保性和能源利用率,将是未来钛白粉生产工艺改进的一个重要方向。
环保改进方向能源利用优化•通过改进加热设备和工艺流程,降低能源消耗。
•借助余热回收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探索使用新型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废水处理技术改进•引入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开发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收集和回收废水中的有价值物质,实现资源化利用。
精细化控制与自动化•引入先进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实现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既是兰又是黄着个理论而建
红 +a*
立的.
*CIE = 国际照明协会.
-b*
单一数值可用于描述红/绿色及黄
/兰色特征.因此当一种颜色用CIE
L*a*b* 表示时,
黑
L*代表明度值,
a*代表红/绿值,
b*代表黄/兰值.
2.遮盖力
• 遮盖力即不透明度,指当一件物体涂以某种涂料时涂
料中的颜料能遮盖被涂物体表面的底色的能力。
1. 钛矿的粉碎
• 粉碎要求:矿粉细度小,粒度分布窄而均匀,325目
过筛小于10%;
• 粉碎设备:雷蒙磨和球磨机 • 雷蒙磨:靠摆轮的重力及离心力对钢圈产生挤压和研
磨作用,达到粉碎的目的。主要调节投料量,离析器 和风机风压来控制出料粒度。
• 球磨机:万吨级项目。采用研磨介质是直径大小不等
的球体,球与球之间的摩擦使其间的矿粉被研磨。
• 对波长短的蓝光而言光散射最好粒径在0.2um左右,
而对波长长的红光,光散射最大的粒径在0.3um左右, 因此小粒径的钛白粉散射光呈蓝相,大粒径的钛白粉 散射光带红相。
• 外形轮廓光滑不带棱角,棱角表面会减弱对光的反射
光学性能.
3)晶型的影响 当出现混晶现象时,会降低白度。
• 白度主要分干粉白度和油相白度:
硫酸法生产钛白粉
➢ 钛白粉的性质 ➢ 钛白粉各指标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 钛白粉的应用领域 商用名钛白,分子式TiO2。 • 二氧化钛是多晶型化合物,自然界中存在三种结晶形
态:金红石型(R),锐态型(A)和板钛型。 • 板钛型属斜方晶系,不稳定晶型,当加热高于650 ℃
• 两种表示方法:每平方厘米被涂物体的表面积在达到
完全被遮盖时所需要用颜料的最低质量(g/cm2)。
• 每克颜料能遮盖被涂物体的表面积来表示。 • 影响因素:
折射率 颜料的粒径大小及形状 分散性
3.消色力
• 消色力也称为着色力,就是颜料加到展色剂中改变展
色剂颜色的能力,有时为了区别白色颜料和着色颜料, 把着色颜料的着色能力称为着色力,把白色颜料的着 色能力称为消色力。雷诺数法(仪器法)和相对消色 力法(目视法) :通常是将钛白粉样品和标样分别 与展色剂(群青或炭黑)混合后,用亚麻仁油研磨, 然后将样品与标样比较颜色的深浅,样品达到标样的 百分率。例如我们武汉方圆的锐钛型钛白粉的消色力 一般在104~107。
5.分散性
• 油分散性和水分散性 • 影响因素:
粒径大小,表面电荷,pH值,表面吸附状态,也与分 散剂种类,及用量研磨设备和分散工艺有关。
6.耐候性
颜料制成油漆经涂抹后成漆膜,经日晒雨淋,受阳光 氧气水和温度的综合左右,会发生黄变失光粉化等老 化现象。颜料能抗拒发生上述变化的能力即耐候性。
钛白粉的应用领域
• 涂料工业
涂料对钛白颜料的要求 可用性:最主要的是分散性, 功能性:最主要的是颜色、遮盖力、耐久性 光泽度好,遮盖力大,吸油量低;
塑料工业 以色母粒的形式应用, 要求可加工性,即与塑料的相容性;
• 造纸工业 • 油墨行业 • 化纤工业 • 食品医药日化 • 其它
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
硫酸法生产工艺流程图:
油相白度:试样与标样,分别与亚麻仁油研磨混合均 匀后,用湿膜制备器刮板,肉眼比较,分:低于,微 差于,近似,不低于4个等级
CIE L*a*b* - 色彩模型.
L* 白
色彩是人眼对颜色的感觉,根据这 种感觉可以分辨各种颜色.
黄
CIE L*a*b* 色空间是基于一种
+b*
颜色不能同时即是绿又是红,也
绿 -a*
• 2)与硫酸盐反应
TiO2可与酸式硫酸盐(如硫酸氢钾)或焦硫酸钾共熔 转变为可溶性的硫酸钛或硫酸氧钛。 此反应用于钛铁矿钛含量分析。 3)与强碱或碱金属碳酸盐熔融
TiO2与强碱或碱金属碳酸盐熔融能转化为钛酸盐。 金红石生产中煅烧晶种的制备 4)溶于氢氟酸
钛白粉各指标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1.白度 物质对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波吸收和反射程度的 不同形成了各种色彩。所谓白度就是物质对可见光吸 收和反射两部分之比。 钛白粉在均匀反射的同时,对近紫外的400~500nm区 域有一定吸收作用,因而带有轻微乳黄色。 影响白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钛白粉中有害杂质元素 主要是一些过渡性金属元素,其氧化物往往显色。即 使含量甚微也会对白度产生不良影响,如铁铬铜锰钒 铅钴等。
表2 金属氧化物在钛白粉中的显色浓度及所显色相
金属氧化物
铬氧化物 钴氧化物
氧化铁 锰氧化物 钒氧化物 铜氧化物
影响钛白粉相应的颜色
黄或褐带微黄 灰带微黄 红黄 灰 灰带浅蓝 灰带微黄
• 影响因素:折射率,粒度,粒度分布,制备条件(煅
烧和水解)等。
4.吸油量
• 是表示颜料粉末与展色剂相互关系的一种物理数值,
说明颜料与展色剂之间的混合润湿分散,关系到涂料 的配方和成膜后的各种物性。
• 表示方式:100g颜料在达到完全润湿时所需要的油最
低值。
• 影响因素:
粒径,粒度分度,粒子的形状。
会直接转化为金红石型,目前无实际工业价值。 • 钛白粉无毒,化学性质很稳定。在常温下几乎不与其
它物质反应。
1)与浓硫酸的反应
长时间煮沸情况下,TiO2能溶于浓硫酸,生成硫酸钛 或硫酸氧钛。生产中,常用此反应测定成品或半成品 的TiO2含量。为加速其溶解,可在硫酸中加入硫酸铵 或碱金属硫酸盐,使其沸点升高或起共同离子作用。
目测显色时的极限含量/%
1.5×10-4 7.0×10-4 30×10-4 30×10-4 70×10-4 30×10-4
2) 钛白粉的粒度分布及形状
• 粒子大小应控制在可见光波长(0.4~0.7um)的一半,
即0.2~0.35um,这样才有高的光散射。当粒子小于 0.1um时会发生光衍射而相当于透明,当粒子大于 0.5um时,散射明显减小。
2.酸解,还原沉降
过程:将钛铁矿中的钛酸铁和可溶性杂质分解成硫酸 盐溶解于水形成悬浮液,以便后续通过沉降和过滤除 掉不溶性杂质。
FeTiO3+3H2SO4→Ti(SO4)2+FeSO4+3H2O FeTiO3+2H2SO4→TiOSO4+FeSO4+2H2O
沉降 酸解得到的钛液属于极其复杂的悬浮液,里面有未 分解的钛铁矿,也有没参与反应的白石,石英砂,金 红石等,也有硅铝等元素形成的胶体。这些不溶性杂 质在钛液中有很强的稳定性,特别是胶体,单靠重力 沉降不足以去除。需加入沉降剂使得分散的细颗粒聚 集成大颗粒,提高沉降分离的速度和效率。 常用的沉降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