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照明线路实训教案

合集下载

照明实训教案模板范文

照明实训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照明实训二、教学目标1. 理解照明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 掌握照明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安装技巧。

3. 学会使用常用照明设备,如灯具、开关、插座等。

4.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照明系统概述2. 照明电路设计3. 照明设备的使用与维护4. 照明工程实际操作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了解照明系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照明系统概述1. 介绍照明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光源、灯具、线路等。

2. 分析照明系统的功能,如提供光照、美化环境等。

三、照明电路设计1. 讲解照明电路的基本原理,如串联、并联电路。

2. 介绍照明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如确定照明需求、选择灯具、设计电路等。

第二课时一、照明设备的使用与维护1. 介绍常用照明设备,如灯具、开关、插座等。

2. 讲解照明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安装、更换、调试等。

3. 强调照明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如清洁、保养等。

二、照明工程实际操作1. 介绍照明工程的基本流程,如设计、施工、验收等。

2. 组织学生进行照明工程实际操作,如安装灯具、连接线路等。

3. 指导学生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第三课时一、总结与评价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照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学生的问题。

二、课后作业1. 完成一份照明系统设计图。

2.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照明设备,了解其工作原理。

三、教学反思1.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照明技术》2. 教学课件3. 实验器材:灯具、开关、插座、线路等4. 实际照明工程案例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速度。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旨在使学生掌握照明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的照明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照明电路实操课教案及反思

照明电路实操课教案及反思

照明电路实操课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照明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2)了解常见的照明电路的连接方法;(3)掌握照明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技能。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照明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2)常见的照明电路的连接方法;(3)照明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技能。

2. 教学难点:(1)照明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技能;(2)照明电路故障排除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0分钟)。

通过引入照明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 知识讲解(30分钟)。

(1)照明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2)常见的照明电路的连接方法;(3)照明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技能。

3. 实操训练(60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照明电路的安装和调试;(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操训练,注意安全操作规范;(3)学生在实操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总结经验。

4. 案例分析(20分钟)。

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照明电路故障排除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5. 总结反思(10分钟)。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展示实操成果,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指导。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学生在实操训练中表现积极,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2. 在实操训练中,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到了增强,他们能够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范进行实操,保证了实操过程的安全性。

3. 教师在案例分析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照明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照明电路的安装和调试技能,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1. 在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更多的实操训练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技能。

照明电路安装实训教案

照明电路安装实训教案

照明电路安装实训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目标了解照明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掌握照明电路的安装步骤和技巧。

1.1.2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照明电路的元件和工具。

能够熟练进行照明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1.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增强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1.2 教学内容照明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照明电路的安装步骤和技巧。

照明电路的调试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二章:教学资源与准备2.1 教学资源教室或实验室。

照明电路的元件和工具,如灯泡、电线、开关、插座等。

教学演示文稿和教材。

2.2 教学准备提前准备好照明电路的元件和工具。

安排好实验室的工作台和工具。

准备教学演示文稿和教材。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方法3.1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照明电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讲解知识点:讲解照明电路的组成部分和安装步骤。

3. 示范演示:进行照明电路的安装示范。

4.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照明电路的安装实践。

5. 调试与评估:评估学生的安装效果并进行调试。

3.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照明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示范演示法:进行照明电路的安装示范。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照明电路的安装实践。

评估法:评估学生的安装效果并进行调试。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能够正确识别照明电路的元件和工具。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照明电路的安装和调试。

学生能够理解照明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4.2 反馈与改进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纠正错误并进行指导。

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介绍照明电路的进阶知识和技巧,如节能灯具的安装和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

组织学生进行照明电路设计的比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2 教学拓展邀请电工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和经验分享,增加学生对电工职业的了解和兴趣。

照明电路教案

照明电路教案

照明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照明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使学生掌握常见照明灯具的安装与连接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安全用电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照明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2)照明灯具的正确安装与连接。

2、难点(1)理解照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电路故障的排查与修复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展示照明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照明电路实验器材,包括电线、开关、插座、灯具等。

3、工具,如螺丝刀、剥线钳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灯光夜景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这些美丽的灯光是如何实现的?”从而引出照明电路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1、照明电路的组成照明电路通常由电源、导线、开关、灯具和插座等部分组成。

(1)电源:提供电能,一般为交流 220V 市电。

(2)导线:用于传输电能,常见的有铜芯线和铝芯线。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有单控开关和双控开关等。

(4)灯具: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常见的有白炽灯、节能灯、LED 灯等。

(5)插座:为电器设备提供电源接口。

2、照明电路的工作原理简单讲解交流电的概念,以及电流在照明电路中的流动路径。

当开关闭合时,电流从电源出发,经过导线、开关、灯具等,形成回路,灯具发光;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断,灯具熄灭。

(三)实验演示1、教师在讲台上进行简单的照明电路连接演示,边操作边讲解注意事项。

2、演示灯具的安装过程,包括如何固定灯具、连接电线等。

(四)学生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照明电路的连接和灯具安装实验。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实验安全。

(五)故障排查与修复1、教师设置一些常见的电路故障,如短路、断路等。

2、引导学生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故障排查,并尝试修复故障。

(六)课堂总结1、回顾照明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安装连接方法。

2、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照明电路实践教学教案(3篇)

照明电路实践教学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照明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掌握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和维护方法。

(3)熟悉照明电路中常用元件的作用和规格。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照明电路中的各种元件。

(2)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照明电路。

(3)能够熟练安装和调试照明电路。

(4)能够对照明电路进行故障排查和维护。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气工程专业的兴趣和热情。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照明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照明电路的设计方法。

(3)照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2. 教学难点:(1)照明电路中元件的识别和选择。

(2)照明电路故障的排查和维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照明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2. 知识讲解(1)照明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开关、灯泡、导线等。

(2)照明电路的原理:电流通过灯泡产生光亮。

(3)照明电路的设计: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元件和规格。

(4)照明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按照电路图进行接线,检查电路是否连通。

3. 实践操作(1)教师演示照明电路的安装过程,并讲解操作要点。

(2)学生分组进行照明电路的安装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完成安装后,进行电路调试,确保照明电路正常工作。

4. 故障排查与维护(1)教师讲解照明电路常见故障及排查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故障排查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完成故障排查后,进行维修,确保照明电路恢复正常。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经验教训。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平时成绩+实践操作成绩+总结反思成绩。

2. 评价内容:(1)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照明电路实操课教案设计

照明电路实操课教案设计

照明电路实操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照明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2. 掌握照明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方法;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照明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2. 照明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方法;3. 照明电路的安全使用和维护。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照明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方法;2. 照明电路的安全使用和维护。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介绍照明电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对照明电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知识讲解。

首先,老师对照明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进行讲解,包括照明电路的种类、元件和连接方式等内容。

然后,老师介绍照明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方法,包括电路图的绘制、元件的选择和连接、电路的调试等内容。

最后,老师讲解照明电路的安全使用和维护,包括电路的安全隐患、安全用电知识和电路的日常维护等内容。

3. 操作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器材,自行搭建照明电路,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在实验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4. 总结反思。

学生完成实验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实验中的收获和体会,帮助学生加深对照明电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价。

1. 实验报告。

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实验结论等内容。

2. 实验成绩。

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实验成绩的评定。

3. 学生表现。

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安全意识等方面。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照明电路实操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表现出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但在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方面还有待加强。

因此,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电工技能与实训教案三照明电路

电工技能与实训教案三照明电路

项目二照明与配电线路安装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照明灯具的安装、照明配电板及插座的安装、室内配电线路的安装及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训练2、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做基本的室内电工装修等工作。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安装室内电工布局布线等,养成良好的具有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专用型人才.二、教学方法:讲授、实训三、教学重难点:室内布局布线,用料估算等。

四、教具:常用电工工具、各种导线、白炽灯、电能表等五、教学内容及过程:电气照明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中,不同场合对照明装置和线路安装的要求不同。

电气照明及配电线路的安装与维修,一般包括照明灯具安装,配电板安装和配电线路敷设与检修几项内容,也是电工技术中的一项基本技能.本项目主要进行常用照明灯具的安装、照明配电板的安装、室内配电线路布线和漏电保护器安装等项技能训练。

任务1 照明灯具安装训练1.照明灯具安装工艺要求照明灯具安装的一般要求:各种灯具、开关、插座及所有附件,都必须安装牢固可靠,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壁灯及吸顶灯要牢固地敷设在建筑物的平面上;吊灯必须装有吊线盒,每只吊线盒一般只允许装一盏电灯(双管日光灯和特殊吊灯除外),日光灯和较大的吊灯必须采用金属链条或其他方法支持。

灯具与附件的连接必须正确可靠。

照明灯控制常有下列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用一只单连开关控制一盏灯,其电路如图所示。

接线时,开关应接在相线上,这样在开关切断后,灯头就不会带电,以保证使用和维修的安全。

另一种是用两只双连开关,在两个地方控制一盏灯,其电路如图所示.这种形式通常用于楼梯或走廊上,在楼上楼下或走廊两端均可控制灯的接通和断开。

2.白炽灯的安装白炽灯亦称钨丝灯泡,灯泡内充有惰性气体,当电流通过钨丝时,将灯丝加热到白炽状态而发光,白炽灯的功率一般在15~300W。

因其结构简单、使用可靠、价格低廉、便于安装和维修,故应用很广。

室内白炽灯的安装方式常有吸顶式、壁式和悬吊式三种下面以悬吊式为例介绍其具体安装步骤:(1)安装圆木。

照明电路安装实训教案

照明电路安装实训教案

照明电路安装实训教案第一章:实训概述1.1 实训目的1.掌握照明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学会照明电路的安装方法和技巧;3.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1.2 实训内容1.照明电路的基本组成;2.照明电路的安装流程;3.照明电路的调试与检测。

第二章:照明电路的基本组成2.1 照明电路的组成部分1.电源;2.开关;3.照明设备;4.电线及连接器。

2.2 照明电路的工作原理1.电源提供电能;2.开关控制电路通断;3.照明设备将电能转化为光能;4.电线及连接器连接各部分,形成电路。

第三章:照明电路的安装流程3.1 准备工作1.了解施工场所和环境;2.准备施工工具和材料;3.确保安全措施到位。

3.2 布线1.确定线路走向;2.开槽、埋管;3.布线遵循原则:横平竖直、美观实用。

3.3 安装开关和灯具1.固定开关和灯具;2.连接电线;3.确保接触良好,防止漏电。

3.4 接通电源1.检查电路;2.合上电源开关;3.检查照明设备是否正常工作。

第四章:照明电路的调试与检测4.1 调试1.检查电源电压;2.检查电流;3.调整照明设备亮度。

4.2 检测1.检查电路是否通畅;2.检查绝缘性能;3.检查漏电保护器是否正常工作。

1.巩固照明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掌握照明电路的安装方法和技巧;3.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5.2 实训评价1.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2.评价学生的安全意识;3.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实训效果。

第六章:照明电路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6.1 常见问题1. 电路短路;2. 电路断路;3. 照明设备损坏;4. 漏电现象。

6.2 解决方法1. 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2. 检查电线是否损坏;3. 更换损坏的照明设备;4. 检查漏电保护器和安全措施。

第七章:照明电路的维护与保养7.1 维护内容1. 定期检查电线老化情况;2. 检查照明设备工作状态;3. 清洁电路设备;4. 检查保护装置是否正常。

7.2 保养方法1. 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2. 避免超负荷使用;3. 定期进行电路检修;4. 做好电路设备的防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冈县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教案教师姓名丘晓兴/招翠娇任教科目电工照明线路实训任教班级14春机电班科组名称机电组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项目一:电工安全用电常识一、教学内容1、强调实训纪律;2、电气系统对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构成影响的主要因素;3、触电事故的种类、原因、形式等。

二、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节内容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建立安全用电的基本概念,具备电气系统的电气安全技术措施,具备电气系统的接地、接零等基本实施方式技术,为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打好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安全用电。

难点:安全用电。

四、教学时间:6个课时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六、教学过程【理论教学】(一)、强调实训纪律1、实训考勤制度;2、实训课堂纪律;(二)介绍实训设备1、介绍实训台的各项设备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2、介绍实训中要使用的各种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三)、安全用电知识1.1 用电安全概述一.人身安全1.电流大小(1)感觉电流(2)摆脱电流(3)致命电流2.频率40Hz~60Hz的交流电对人最危险。

频率越高,危险性降低。

高频电流治病的例子:医用高频设备,高频治疗仪,高频手术刀,颈椎康复治疗仪。

3.通电时间通电时间t长,人体电阻降,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危险性增。

4.电流路径经过心脏、大脑的电流路径最危险;从脚到脚的电流路径危险性最小。

5.人体电阻一般1500~2000欧,计算时取保险值800~1000欧;影响因素:厚薄、潮湿、伤口、带电粉尘等。

6.电压的影响用安全电压确定人体触电的安全条件,见表1.1二.设备安全电气装置安装要求:开关、闸刀不倒装;接线盒、插座不能直接装在建筑物上。

不同场所对电压使用的要求:(1)无高度危险场合:220V及以下;(2)有高度触电危险场合:36V以下(工频)(3)有特别触电危险场合:24V,12V(工频)三.电气防火与防爆1.火灾或爆炸形成的原因电气设备选型、安装、使用方法不正确;易燃物发热;短路产生电弧;绝缘损坏等等。

举实例:学生宿舍因使用热得快点燃了啫喱水引起失火。

2.电气火灾的灭火切断电源、报警、使用灭火工具;不能碰到带电设备等。

1.2触电及急救方法一.触电种类、原因和形式种类:1)电击: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内伤;2)电伤: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人体外伤。

原因:1)触碰带电体;2)违反操作规程;3)用电设备绝缘损坏,发生漏电;4)高压线掉落引起的跨步电压;5)检修中接线错误;6)雷击。

形式:1)单相触电(220V)2)两相触电(380V)3)跨步电压触电(双脚并拢或单脚着地)4)接触电压触电(直接触及落地导线,接地电流全部流过)二.触电急救方法1.解脱电源:2.人工急救:人工呼吸或人工胸外挤压心脏1.3安全用电预防措施一.制度措施1.安全教育;2.制定严格的电气操作制度;3.保证电气设备质量二.技术措施1.固定设备防止直接电击:绝缘:漆、纸、油、麻等;屏保:栅栏、护罩、网栏等;间隔:安全距离;漏电保护:漏电保护开关、电路等;安全电压:36V、24V、12V等。

防止间接电击:安装自动断电装置;加强绝缘;等电位环境。

2.移动式设备采用移动电器或设备接地;采用安全电压;采用隔离变压器;采用防护用具。

3.合理选择导线,保证最小截面积1.4接地与接零一.工作接地形式:1.利用大地作工作回路的接地;2.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接地;3.为了防止雷电或过电压对人或设备危害的接地。

低压配电网工作接地的作用:二.1.提供220/380V两种不同的工作电压;2.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若发生单相接地,可消除接地;3.互感器一次侧线圈中性点接地,可对一次侧系统的相对地电压测量;4.中性点接地后,设备绝缘也按相电压考虑;5.可防止变压器高压侧电压窜至低压侧产生危险。

二.保护接地若图1.4.3,若发生单相碰壳事故时,故障回路电流27.5A,可使熔断器或开关动作,切断电流,流过人体的电流降较小,当设备容量较大时,保护接地不起作用。

三.保护接零原理:单相碰壳发生时,短路回路电流远大于27.5A,使保护动作,切断电流。

重复接地:为了保证保护接零方式安全可靠,防止中性线断开造成的危险,系统中除了工作接地外还必须在中性线上的其他部位再进行必要的接地。

四.接地装置1.自然接地体与自然接地线钢筋、钢结构件、地下电缆的金属外皮,地下金属管道、配线钢管,吊车等金属构架等。

2.人工接地体与人工接地线人工接地体:材料:角钢、扁钢、圆钢等。

安装:垂直、水平、间距人工接地线:材料:钢质(扁钢、圆钢)材料截面积:干线不小于100mm²,支线不小于48mm²机械强度;连接可靠;标志明显:黑:保护接地;紫色底黑色条:接地中性线。

3.接地装置维护与检查测接地电阻值;检查其连接处有无松动;检查接地线有无断开或腐蚀;检查接地体有无受损或松动。

【实训练习】1、指导学生学习人工呼吸2、指导学生使用灭火器七、小结再次强调实训纪律和安全用电八、布置作业写一篇安全用电的心得体会九、教学反思项目二:电工基本操作工艺一、教学内容1、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2、常用导线连接的步骤和工艺要求二、教学目的了解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掌握导线的剥削、连接等基本方法和要领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难点:导线的连接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五、教学时间:7课时六、教学过程【理论教学】1.1通用电工工具(一)测电笔1、结构:主要有电阻、氖管、弹簧等,可测量65V~500V的电压。

2、类型:钢笔式和螺丝刀式。

3、作用:区别相零线;电压高低;交直流电;相线碰壳等。

(二)螺丝刀1、一字螺丝刀以刀体长度来表示,电工必备的是100、150两种。

2、十字螺丝刀以头部旋动螺钉规格来表示,有ⅠⅡⅢⅣ号几种,电工必备ⅠⅡ两种。

(三)钢丝钳可用于剪切或夹持导线,以它的长度来表示,电工必备的是175和200两种。

还有另外的是尖嘴钳和斜口钳,他们的耐压都在1000V以上。

(四)活络扳手以它的长度和开口度来表示,电工需具备的是150×19或200×24。

(五)电工刀削导线的时候和导线成450,有些电工刀的用途很多。

(六)镊子电子电器维修用。

(七)剥线钳耐压强度为500V,规格有140mm(适用于铝、铜导线,直径为0.6mm,1.2 mm,1.7 mm)和180mm (适用于铝、铜导线,直径为0.6mm,1.2 mm,1.7 mm,2.2 mm)。

1.2导线的连接一、线头绝缘层的剖削1、塑料硬线绝缘层的剖削(1)钢丝钳剖削:截面4mm2及以下导线。

(2)电工刀剖削:截面4mm2及以上导线。

2、塑料软线绝缘层的剖削只能用钢丝钳和剥线钳剖削,不能用电工刀来剖削。

3、塑料护套线绝缘层的剖削只能用电工刀来剖削。

4、橡皮软线绝缘层的剖削先割破橡皮护套层,再按上面方法剖削。

5、漆包线绝缘层的去除用刀或砂纸去除绝缘层。

二、导线线头的连接1、单股芯线有绞接和缠绕两种方法绞接法:主要用于4mm2以下导线的连接,连接时紧密缠绕线芯直径的6~8倍。

缠绕法:用直径1.6 mm2的裸铜线来缠绕,缠绕长度为60~90 mm。

2、单股铜芯线的T形连接也有绞接和缠绕两种方法,方法同上。

3、7股铜芯线的直接连接散开线头成伞状,在2/3线头处拧紧,把它分成2、2、3三组进行对接,扳直线头,按2、2、3三组进行缠绕,缠绕圈分别是2、2、3圈。

4、7股铜芯线的T形连接将分支线分成3根和4根两组,把4根的一组穿进到主线当中,在两边进行缠绕。

5、19股的直接和分支连接直接连接:可先剪去中间3根,在分成4、4、4、4四组分别连接。

分支连接:分成根数为9、10两组在连接。

三、线头绝缘层的恢复绝缘层材料一般用黄腊带、涤纶薄膜带和黑胶布几种。

包缠时从二倍带宽开始,以45度的倾斜角,每次压叠原来的二分之一进行包缠。

【实训练习】训练任务(1)学习钢丝钳、尖嘴钳、旋具的使用。

(2)学习电工刀、剥线钳的使用。

(3)导线的直线与T形连接。

(4)恢复绝缘层。

训练步骤:教师先示范,学生后练习(1)用旋具旋紧木螺钉。

(2)用钢丝钳、尖嘴钳做剪切、弯绞导线练习。

(3)用电工刀对废旧塑料单芯三线做剖削练习。

(4)把剖好的导线做直线和T形连接(5)恢复绝缘层七、小结1、测电笔、螺丝刀、钢丝钳、尖嘴钳、剥线钳、电工刀的使用2、各种导线的连接方法八、布置作业(无)九、教学反思项目三: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方法一、教学内容1、电流表的使用;2、电压表的使用;3、万用表的使用;4、兆欧表的使用。

二、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基本作用、结构、正确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例如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兆欧表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万用表的使用难点:兆欧表的使用四、教学时间:6课时【理论教学】一.电流表作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分类:直流、交流、交直流两用;微安表、毫安表、安培表;1.原理将电流表串入被测电路,线圈通过被测电流。

并联分流电阻起扩大量程作用。

2.选择磁电式电流表可测直流;准确度、灵敏度较高;电磁式电流表可测交流;过载能力强;选择量程:尽量使指针指到满刻度的2/3左右。

3.使用串联连接,直流表要注意极性;4.内阻电流表内阻越小,越准确,图2.2.6二.电压表作用:测量电路中电压值。

分类:交流、直流、交直流两用;伏特表、毫伏表;1.原理2.选择磁电系电压表:精度高电磁系电压表:精度不太高,价格较低3.使用并联连接“+”、“—”极性、量程4.内阻内阻越大,测量越准确;内阻的表示方法:KΩ/V或Ω/V例:1KΩ/V,当量程为100V时,内阻为1KΩ/V×100V=100KΩ三.钳形电流表作用:不断开电路的情况下测电流。

1.原理:电流互感器+电流表2.使用:测量导线放在钳口中央,以免产生误差;测量前估计被测量大小,选择合适的量程;测量时钳口完好结合;测量后将调节开关放在最大电流档,以免下次使用造成损坏;测5A以下电流时,可将导线多绕几圈放入钳口,实际电流值=读数/放入钳口内的导线根数四.指针万用表作用:测U、I、R、S、β等1.万用表的结构表头,转换开关,分流、分压、整流电路等组成(1)直流电流挡:采用闭路式分流器结构,相当于一多量程的电流表(2)直流电压挡:采用共用式附加电阻结构,相当于一多量程的电压表。

(3)交流电压挡:图2.2.13整流电路+磁电系表头读数:交流电压的有效值(4)直流电阻挡:2.使用(1)使用前准备:水平放置,机械调零,表笔插孔,转换开关,读数标尺等。

(2)测电流:直流:“A”挡,串联,极性;交流:“A”挡,串联,量程;(3)测电压:“V”,并联,极性,读数;(4)测电阻:“Ω”,量程,调零,有效测量范围,读数,测量时手不能触摸被测电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