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8课 百家争鸣
初中历史初一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孔子和儒家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 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核心思想“仁”,主张以德治 国。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 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百家争鸣
老子: 顺应自然; 对立转化; 无为而治; 《道德经》
道
家
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
争
鸣
荀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
走近孔子
孔子,鲁国人,先世为宋国 贵族;父母早丧,家境贫穷;曾 当仓库管理员;30多岁成为鲁国 有名的学者。55岁后周游列国, 推销其学说,经历十四年,
却 屡 遭 冷 遇 ; 68 岁 时 , 返回鲁国,专心整理古籍 及教授学生,传有弟子 三千,贤者七十二。数 年后逝世,享年73岁 。
国
祸 —— 福
经
书 影
好 —— 坏
➢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 万物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其自然 ➢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四大学派和七位思想家
老子:顺应自然; 对立转化; 无为而治; 《道德经》 道家
庄子: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
百
孔子家 儒家 孟子 Nhomakorabea第8课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1. 老子 2. 孔子和儒家学说 3. 百家争鸣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四大学派和七位思想家
老子 道家
庄子
百
孔子
家 儒家 孟子
争
鸣
荀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
《
难 —— 易
人春 秋
长 —— 短
初一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

2.谈谈你对下列孟子言论的感想?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 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当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时,要分清主次,明 辨是非,作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应当从小就树立 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
B.孙武的著作是《孙子兵法》
D
C.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D.孔子提出了“仁政”治国的学说
学派 人物
思想主张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选贤、倡俭
孟子 儒家
荀子 道家 庄子
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 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主张实行“礼制”,明确尊卑等级,以 维系社会秩序。
主张顺其自然、民心,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子
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 中央集权制专制统治,主张变法改革。
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 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8课 百家争鸣
文 五经:《春秋 》、 《诗经》、
化
《尚书》、《礼记》、
成
《周易》
就 言论记录
四书:《论语》、 《孟子》、
《中庸》、《大学》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
第8课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
春秋 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三变
生产力是根本原因
社 会
社会制度的变革
大
变 革
思想领域的争鸣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共22张PPT)

《孙子兵法》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百家争鸣的作用:
促进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 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 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 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8课 百家争鸣
孔子
老子 墨子
庄子
荀子
孟子 韩非
孔子
孔子名丘、 字仲尼。春 秋晚期鲁国 人(今山 东),思想 家、教育家,
创立了儒家 学派。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思想政治 主张:
①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② 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教育主张: ③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
《韩非子》书影
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 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字长卿,齐国乐安 人。因齐国内乱,孙武出走吴国清版。《孙经子吴兵法国》重书影 臣伍员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13篇, 被重用为将。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制定袭 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吴国“西 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以一隅之 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作用。所著《孙子 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 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较系统 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 深刻的影响。
虚好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④ 常常复习学过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
整理古籍 文化成就:
编定《春秋 》 《诗经》
言论记录 《论语》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 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思 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政治主张: “仁” “爱人” “为政以德”
反对一切战争,主张轻 徭薄赋,实行 “仁政”,爱 护自然资源。
初一年历史第8课 百家争鸣

初一年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
一、春秋时期
1、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①顺应自然;②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③主张无为而治。
2、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主要思想:(1)政治思想:①核心思想是“仁”,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②主张以德治国;③主张实行德政,反对苛政。
(2)教育思想:①教育: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②教学: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3)文化成就: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贡献巨大。
其弟子编写的《论语》记述了孔子言论,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注意区分)
儒家:说服教育:道家:顺其自然,如闭门思过、自行解决:法家:依法惩处★★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8课 百家争鸣(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兴于春秋
老子 孔子
铁农具和 牛耕
王室衰微 分封制瓦解 士阶层崛起
流派
百 家 争 鸣
影响
盛于战国
儒家—孟子、荀 子 墨家—墨子 道家—庄子 法家—韩非
经济和政治的变革有利于促进思想繁荣
中考演练
1.(2021·广西河池·2)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D 各陈其说。其中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主张( )A.“仁者爱人”
老子
简介 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
地位
道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 顺应自然;辩证法思想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著作 《老子》(《道德经》)
老子——思想小讲堂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 《道德经》
顺应自然
老子——思想小讲堂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方技家 以医学为理论基础,但研究范围远宽于医学
百家争鸣的影响
(战国) 学术异常发达。中国数千年来,凡哲学、文学、
各种科学以及美术技艺等,除去自外国输入者外,大抵皆
发端于此时。
——王桐龄《中国史》
上述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你是否认同?结合材料及课本 P42说出你的理由。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 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
A 5.(2021·湖南湘西·1)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 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由此可知,韩非主张( )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实行仁政
C.治国要顺其自然和民心
D.“兼爱”“非攻”
6.(2021·湖北随州·1)“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和“施仁政于民,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

文化成就
整理古籍、编《春秋》 言论记录在《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 成书于战国初期。因秦始皇焚书坑儒,到西汉时期 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
孔子学院是在海 第8课 百家争鸣
外设立的以教授汉
语和传播中国文化
为宗旨的非营利性
公益机构。全球首
家孔子学院2004年
战国
韩非子 战国
主要思想
兼爱 、非攻、尚贤 “仁政”、“民贵君轻” 反对不义战争 “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顺应自然和民心,“无为 而治”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 集权专制统治
第8课 百家争鸣
二、百家之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一)百家争鸣之义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 如儒、法、道、墨、兵等,各学派纷纷著书 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出现了学术 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
政治经济的产物
(三)百家争鸣之影响
促进了学术和思想 的繁荣,成为中国 古代第一次思想文 化发展的高峰,为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后世有重要而深 远的影响。
第8课 百家争鸣
春秋时期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楚国有个人随国君出战,征伐其他国家,可是多次 当逃兵。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总当逃兵时,他说道: “家中有老父亲,我死了就没人养活他了。”
想一想,对这个人的做法,战国 时期各家学派会如何处理?为什么?
筋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第8课 百家争鸣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非攻” “知己知彼”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8课 百家争鸣(共16张PPT)

②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 双方能相互转化。
老子
③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 ④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二、孔子
孔子
人物简介: • 名丘,字仲尼, • 春秋末期鲁国人, • 儒家学派创始人(P38), •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
P37下) • 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主要活动:
A、学习礼乐 B、从政;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子
荀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思想家 墨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韩非
地位 墨家的 创始人
儒家的 代表
思想主张
兼爱 非攻 主张“________”“________”; 贤能 节俭 提出要选_______的人治理国家;提倡_ ____;
仁政 民贵君轻 主张实行“________”;提出“__
_______”;
非正义 反对一切_____________的战争;
礼治 主张实行“________”;
顺应自然 民心 道家的 强调治国要_______________和__ __, 精神自由 代表 认为人生应追求___________,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依法 中央集权 法家的
集大成者
强调________治国,建立_______________专制统治
以德治国; 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
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
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
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 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政比老虎还要 凶猛可怕!”
2、政治思想:
1、核心思想是 “仁”,提出 “仁者爱人”。
七上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

B孟把子依法治①墨国家与以b知德彼治知已国,紧百战密不结殆 合1、起以德来治国
C老子
②法家
c”仁政”、“民贵”、 “君轻”
2、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D墨子 E韩非子 F孙子
③道家 ④儒家 ⑤兵家
d“兼爱”、“非攻” e“法治”、中央集权 f事备而后动 g以德教化人民
3、平等博爱、 热爱和平
4、依法治国
5、教育公平
法治观
加强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 改革观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统治 主张改革,与时俱进
韩 非 子
为专制 主义政 治体制 的建立 和秦始 皇统一 全国奠 定理论 基础
二、群星闪耀,万古流芳——百家争鸣
孙武: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 兵家学派创始人;
所著《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 的兵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其军 事格言。
①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 的社会制度逐步形成。
②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不同学派,各 陈劝说,相互抨击,取长补短。
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发 展,促进社会 的大变革
史读百家
墨家
材料一:若使天下--------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
身,谁贱?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人之国儒若其家国,谁攻?
课堂小结
百家争鸣 (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
文士阶层的出现
社会动荡和变革
百家争鸣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一、乱而思治,思想迸发——春秋诸子
个人简介: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做过周朝的史
官,管理王室的藏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百家争鸣
1.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治世方案。
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方案最适合当时的社会形势( )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 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战争
C.法家:提倡法治,强化集权 D.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2.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下列思想家与其主张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墨子——“兼爱”“非攻” B.孟子——“仁政”
C.荀子——“礼治” D.韩非——“无为而治”
3.下列关于“好国君应该怎样作为”的表述,主要体现了战国时期的哪家思想 ( )
A.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墨家 D.法家、道家
4.[2017·南宁市八中段考]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
A.“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兼爱”“非攻”
5.下列关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各个学派都希望统治者采用自己的主张
B.一些知识分子不安于现状,力争改变
C.各个学派的思想家都希望自己名垂青史
D.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6.[2017·柳州市期末考试]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把春秋战国时期称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其依据是当时出现了( )
A.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B.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C.诸侯争霸的局面 D.商业繁荣的局面
7.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主要社会现实是( )
A.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周天子提倡思想自由
C.当时的知识分子喜欢议论时政,组成社团学派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8.[2017·玉林市玉州区期末检测]如下图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9.右图是位于文登市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据记载为金元时期的道家弟子所刻。
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是( )
A.“仁”
B.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C.主张改革,实行法治
D.“兼爱”“非攻”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思想领域出现了活跃局面。
材料二
(1)我们通常把材料一中思想领域的活跃局面称为什么?
(2)请你从材料一中找出这种新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写出图(a)思想家的名字。
并写出图(a)、图(b)人物所代表的思想学派。
图(a)思想家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哪一书籍?
(4)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之间不仅阐述各自的思想主张,还相互争论和批判,这样做有什么作用?
答案:
1-9: CDDDD ADBB
10.(1)百家争鸣。
(2)生产力的发展。
(3)孔子。
图(a):儒家学派。
图(b):法家学派。
《论语》。
(4)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