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50页PPT

合集下载

骨巨细胞瘤 PPT课件

骨巨细胞瘤 PPT课件

MRI表现
T1WI一般呈均匀的低或中等信号,如为高信号则
提示亚急性、慢性出血。T2WI信号不均匀,呈混杂 信号。
MRI的优势在于能显示肿瘤周围的软组织情况,与 周围神经、血管的关系,关节腔受累,骨髓的侵犯 等。
T1WII
T2WII
鉴别诊断
骨囊肿(simple bone cyst):多在干骺愈合前发 生,位于干骺端而不是骨端,膨胀性生长不如骨巨 细胞瘤明显,沿骨干长轴发展,常伴病理性骨折。
流行病学
该瘤男女发病率相近,男女之比为1.2:1;好发年龄 为20~40岁,儿童和少年很少见。
研究发现:骨骺愈合前的骨巨细胞瘤非常少见,可 以说“骨骺愈合”是一个年龄界限。
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的骨端和骨突部,尤其是股骨 远端、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
病理学
肿瘤主要由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构成,据 两者的数量比例和组织学特点,可分为三级: I级良性:多核巨细胞数量多于单核细胞 II级过渡类型:两种细胞数量均衡 III级恶性:单核细胞数量多于多核巨细胞
界,用于诊断解剖部位较为复杂的骨巨细胞瘤; MRI可以准确评估病变周围的软组织情况,与周围神
经、血管的关系,关节腔受累及骨髓的侵犯等。
小结
临床治疗: 目前以手术为主,放疗为辅,化疗一般无效。
成软骨细胞瘤(chondroblastoma或Codman肿瘤): 肿瘤多发生于干骺愈合前的骨骺,骨壳较厚且破坏 区内可见钙化影。
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发生 长骨者多位于干骺端,常有硬化边,年龄多在10-20 岁,为含液囊腔,液-液平面较多见,且CT可显示钙 化或骨化影。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患部疼痛和压痛、皮温增高。 痛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课件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课件
特点
骨巨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成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好发部位为长骨干骺端和椎体, 特别是股骨上端、胫骨下端、桡骨远端、骶骨和胸腰椎等。
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
发病机制
目前对骨巨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基因突变、细胞因子等多 种因素有关。
病理特点
骨巨细胞瘤的病理特点是多核巨细胞和丰富的基质细胞,以及核分裂像增多。 根据病理表现,骨巨细胞瘤可分为三级:Ⅰ级为良性,Ⅱ级为侵袭性,Ⅲ级为 恶性。
02
03
MRI技术
MRI具有高分辨率和软组 织对比度,能够清晰显示 骨巨细胞瘤的内部结构和 侵犯范围。
CT技术
CT能够提供骨巨细胞瘤的 骨质改变和骨膜反应的细 节,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和 定性诊断。
PET-CT技术
PET-CT结合了功能成像和 解剖成像的优势,能够提 高骨巨细胞瘤的早期诊断 准确率。
影像诊断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骨巨细胞瘤的CT扫描
CT扫描可以更清楚地显示骨巨细胞 瘤的骨质破坏程度和范围,以及肿瘤 与周围软组织的毗邻关系。
骨巨细胞瘤的CT增强
增强CT扫描有助于显示肿瘤的血供情 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骨巨细胞瘤的MRI表现
骨巨细胞瘤的MRI信号
骨巨细胞瘤在MRI上通常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信号强度不均匀,边界相对清晰。
3. 非骨化性纤维瘤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四肢长骨骨干,呈 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楚。
2. 动脉瘤样骨囊肿
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呈囊状膨胀 性骨破坏,内有液平。
误诊分析
由于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多样,易与其他良 性或恶性骨肿瘤混淆,导致误诊。因此,在诊断 过程中需仔细分析影像学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和 病理诊断进行综合判断。

骨巨细胞瘤PPT演示课件

骨巨细胞瘤PPT演示课件
发病机制
骨巨细胞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遗传因 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骨巨细胞瘤占所有原发性骨肿瘤 的5%左右,好发于20-40岁青壮 年,女性略多于男性。
发病部位
骨巨细胞瘤多发生于长骨骨骺, 尤以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最多见 ,其次为桡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随访内容
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等多方面的评估,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 治疗效果。
随访方式
可采用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网络随访等多种方 式进行,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 帮助。
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生存率
评价患者的生存情况,包括总生存率、无 进展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等。
症状改善情况
评估患者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的改善情况,以及是否有新症状的出现。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
本次研究成果总结回顾
骨巨细胞瘤的遗传学基础
通过对大量样本的基因测序和表达分析,揭示了骨巨细胞 瘤的遗传学特征,为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新型治疗策略的探索
针对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了多种新型治疗策略 ,如靶向药物、免疫疗法等,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瘤复发。
手术治疗原则和方法
彻刮除术
适用于Ⅰ、Ⅱ级骨巨细胞瘤,通过手术将肿瘤组 织彻底刮除,同时植入自体或异体骨填充骨缺损 。
瘤段切除术
适用于Ⅲ级骨巨细胞瘤或刮除术后复发者,需将 肿瘤所在骨段整块切除,以降低复发率。
截肢术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肿瘤已广泛破坏骨骼、软组 织或发生恶变时,需考虑截肢术。
放射治疗在骨巨细胞瘤中应用
02
新型治疗策略的持续优化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研究展望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骨巨细胞瘤的 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为治疗和预 防提供更多依据。
临床医生需提高对骨巨细胞瘤的认识, 准确诊断和治疗该病,以改善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预后。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影 像学检查方法有望为骨巨细胞瘤的诊 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更多帮助。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骨巨细胞瘤在MRI上通常表 现为低信号强度病灶,T1加 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
上呈高信号。
增强MRI扫描可观察到肿瘤的 强化程度和范围。
Part
03
骨巨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与良性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与骨囊肿的鉴别诊断
骨巨细胞瘤通常在骨干部位发病,而骨囊肿多见于干骺端;骨巨细胞瘤的骨壳较厚且完 整,而骨囊肿的骨壳较薄且易碎。
线表现。
CT表现
CT扫描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肿瘤 的边界和内部结构,有助于确 定肿瘤的范围和侵犯程度。
CT扫描可以观察到肿瘤内部囊 状破坏、皂泡状阴影以及骨膜 反应等征象。
CT增强扫描有助于进一步鉴别 肿瘤与正常组织。
MRI表现
MRI可以更准确地显示肿瘤与 周围软组织的侵犯情况,以及
肿瘤与血管的关系。
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包括圆形、卵圆形、梭形、多角形等,核染色质少,核分裂像 少。
肿瘤组织中常有大量血管,血管扩张、充血,有时可见出血灶。
病理诊断标准
肿瘤组织中必须同时存在良性成 骨细胞、破骨细胞和纤维母细胞, 且良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数
量必须明显多于纤维母细胞。
肿瘤组织中必须无核分裂像增多、 核沟、核沟内含物等恶性特征。
与骨质疏松症的鉴别诊断
骨质疏松症表现为骨小梁变细、减少、结构模糊,骨皮质变 薄、髓腔增宽,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而骨巨细胞瘤则表 现为骨质破坏伴有皂泡状阴影。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像 诊 断 及 鉴 别 诊 断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1
e
l
l T • 多数学者认为GCT是起源于骨髓中未分化的间充质
细胞 。
u • 特征为血管丰富的组织中含有增生的单核基质细 胞与大量均匀分布的多核巨细胞。
m • 具有局部侵袭性,大部分为良性,部分生长活跃, o 少数一开始即为恶性称之为恶性巨细胞瘤 r (Malignant Giant Cell Tumor). , • 无论良恶,病变过程中均可恶变为骨肉瘤和纤维
骨囊肿 2端、 根骨、 距骨
中心或偏心性、 轻度膨胀透亮 区,透亮度较 高;长轴与骨 干一致,边缘 清楚,有菲薄
硬化边;无骨
膜反应;部分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有骨间隔。
16
软骨母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17
软骨母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1:1
20-40Y
股骨远端、 骨端 胫骨近端、
桡骨远端、
肱骨近端、
骶骨、骨

偏心性、溶骨性、 膨胀性骨质破坏; 边缘清楚、无硬化 边;无骨膜反应,可 有骨性分隔,典型 者表现为皂泡状。
软骨母 2:1 细胞瘤
10-20Y
膝关节、 干骺端 肱骨近端、 股骨近端
中心或偏心性、囊 状破坏;边缘清晰、 有硬化边;有斑点 状钙化,可有分隔; 可有层状骨膜反应。
5
学 表 现 •CT :
•长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
6
学 表 现 •MR I :
•G
C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PPT职业课件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PPT职业课件

流行病学
多为单发 男女比率约1.2 : 1 好发年龄是20~40岁(65%) 20~30 岁为发病高峰 有9%~13% 的GCT发生在50 岁以上 只有1%~3% 的患者在14 岁以下
5
发病部位
75-90%的巨细胞瘤发生于长骨 典型位于长骨骨端。 最好发部位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 半数以上发生于膝关节周围。 桡骨远端,股骨近端,胫骨远端…… 下肢与上肢比例约3-4:1 扁骨巨细胞瘤(椎骨),颅骨等
的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此期 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患处肌肉做舒缩运动。上肢骨巨细胞瘤术后的患 者可做握拳、提肩活动:握拳时,整个上肢肌肉用力与放松,交替进行; 活动肩关节时,用一只手托住患肢的前臂,再进行肩关节的环形活动。下 肢骨巨细胞瘤术后的患者,可做股四头肌收缩锻炼,整个下肢肌肉用力后 放松(膝关节可屈曲或伸展)。踝关节骨折的患者,可做一些足趾背屈动 作。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A
R
E
O
F
P
R
E
S
S
U
R
E
S
O
R
E
骨巨细胞瘤


汇报人:熊猫先生

汇报时间:20XX

骨巨细胞瘤
也称破骨细胞瘤,是一种具有局部 侵袭性的原发骨肿瘤,临床比较常 见,占原发骨肿瘤的11%~14%。 大部分为良性,少数为恶性。
骨巨细胞瘤(GCT) --1818年由Cooper和Travers报道。 肿瘤一般是良性的,其组织学特点为多核巨细胞和单 核基质细胞背景。多核巨细胞类似于破骨细胞。 尽管被归类为良性病变,有侵袭性,手术切除术后容 易复发。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课件PPT教案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课件PPT教案
组织肿块。
第13页/共59页
第14页/共59页
溶骨型
第15页/共59页
➢ 女,29Y,左膝痛2月 余。 病理(左股骨下段) 骨巨细胞瘤。
第16页/共59页
第17页/共59页
第18页/共59页
第19页/共59页
第20页/共59页
第21页/共59页
➢ 。② 短管骨、扁平骨及不规则骨: ➢ 其影象学改变多因部位不同而异,但仍然保持囊状扩张性骨破坏及
第1页/共59页
➢ 骨巨细胞瘤的组织学特点:基质为大量单核 细胞,含有明显和弥漫的破骨巨细胞成分, 多个单核细胞可以融合成巨细胞形式。
➢ GCT单核细胞能分泌一种叫( RANKL) 的物 质可以刺激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吸收, 这可能 是这些富含巨细胞肿瘤发生骨溶解的原因。
第2页/共59页
➢ 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分为3 级:良性、组织活跃、恶性 ➢ Ⅰ 级为良性,组织结构一般无异型性,细胞排列松散, 梭形细胞居多,无瘤巨细
骨巨细胞瘤影像诊断课件
➢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 是一种常见的骨肿瘤, 占原发骨肿瘤的 4%~9.5%, 占良性骨肿瘤的18%~
➢ 23%。 ➢ 本病最早由Atley Cooper于1918年提出,
Jaffer等在1940年经过系统分析把它从其他 骨肿瘤中分离出来。
第50页/共59页
骨巨、脊索瘤、神经源性肿瘤鉴别
➢ (1)、肿瘤累及骶骨节段: ➢ 骨巨细胞瘤位于骶骨上部, 以骶1~ 3 受累为主, 沿骶骨翼横向生长,
常累及耳状关节面, 它的破坏有明显的偏侧性。
➢ 脊索瘤位于骶骨下部中线部位, 均累及第5 骶椎(?)
➢ 神经源性肿瘤位于椎管内时, 以一侧骶孔为中心, 向椎管外生长的 同时可破坏骶骨, 肿瘤呈偏心性生长,较少有死骨。

骨巨细胞瘤的鉴别与诊断ppt课件

骨巨细胞瘤的鉴别与诊断ppt课件

(2)骨质变化:由于瘤性成骨组织的分
化较好而使瘤区密度明显增高,瘤内结 构及该处的正常骨结构不易分辨。致密 的瘤区边缘不清楚。
(3)软组织肿块:瘤组织不仅在骨内蔓
延,更易在骨外浸润生长,形成软组织 肿块。X线片上可见界线清楚的类圆形块 影及界线模糊的弥漫性软组织肿胀。在 软组织内可见针状瘤骨及棉絮状大块骨 影(团状瘤骨)
3. 在X线片上若出现骨皮质多处 被肿瘤穿破,软组织肿块形成并 迅速增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 边缘模糊,周围骨质无硬化;骨 膜反应增多,增生的骨膜新骨又 很快被破坏时,应考虑有恶性变 的可能,必要时可作血管造影进 一步确定。
骨巨细胞瘤以20~40岁为常见,好发于四肢
长骨,以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为 常见。多为偏侧性破坏,向四周膨胀生长, 横向为主,边缘清楚无骨硬化带,破坏区内 可见数量不等的纤维骨嵴,典型者呈皂泡状 改变,无骨膜反应。周围软组织出现肿块者 表示肿瘤生长活跃。肿瘤边缘出现筛孔状和 虫噬状破坏,骨嵴残缺紊乱,侵犯软组织形 成明显肿块或骨膜三角等,则提示为恶性骨 巨细胞瘤。
1.常见于长骨的骨端,多呈偏 心性膨胀性生长,局部骨质破坏, 骨皮质变薄,生长缓慢者,边缘 因有肌质硬化而清楚,发展迅速 者,边缘常不清楚及不规整。周 围一般无骨膜反应。
2.在骨肿瘤中可有数量不等,方向 不一,互相交错的骨性间隔出现, 而形成“肥皂泡”状或蜂窝状透光 区。此种征象以往认为是骨巨细胞 瘤典型特征,实际上,此征在骨巨 细胞瘤中并不多见,也非特征性改 变。这些骨性间隔随着病变的发展, 又可相继遭到破坏。
患者:梁海燕,女,36岁 病史:右膝关节外伤后疼痛,既往关节肿胀。
2006年10月6日,术后
巨 细 胞 瘤
鉴别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50
26、要使整个人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骨巨细胞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