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热点题型(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

合集下载

推荐学习K122019版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十利用“假说_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讲义北

推荐学习K122019版生物高考大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十利用“假说_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讲义北

热点题型十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某科研小组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

对该小鼠研究发现,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

该小组想知道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将下列方案补充完整。

(注:除要求外,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相应基因用D、d表示。

)(1)杂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统计:将子代雌雄小鼠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数量填入下表。

(3)结果分析与结论:①如果A=1,B=0,说明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____;②如果A=0,B=1,说明突变基因为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______________;③如果A=0,B=__________,说明突变基因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④如果A=B=12,说明突变基因为__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_______________。

(4)拓展分析:如果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突变性状为____________(填“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该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审题关键由题干可知,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

则:(1)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只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的子代中雄性全为突变型小鼠。

(2)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该只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基因型分别为X D Y和X d X 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野生型小鼠全为雄性,雌性全为突变型小鼠。

(3)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该只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基因型分别为X d Y和X D X 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全为野生型小鼠,雌性也全为野生型小鼠。

应用“假说-演绎”法解答高中遗传学试题

应用“假说-演绎”法解答高中遗传学试题

2020·02高中遗传学实验设计类试题是生物学科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文章以一对基因位置判断、两对基因位置关系探究及变异个体产生原因探究等高中遗传学实验设计类试题为例,实践与研究以“假说-演绎”法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与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

摘要关键词“假说—演绎”法;遗传图解;基因;染色体;解题策略应用“假说—演绎”法解答高中遗传学试题肖文英1庄志雄2(1.泉州第一中学,福建泉州354200;2.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福建泉州354200)遗传两大定律是高中遗传学的重要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的遗传现象,分析遗传特征,了解遗传规律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从而建立生物学概念、形成生物学科思想与观点,提升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与社会责任。

[1]近几年的生物学科高考实测数据显示,高中生物学“遗传与进化”模块涉及多种生物学科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是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部分。

有必要加强实践与研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高中遗传学的困难。

一、近年生物学科高考有关遗传学试题分析《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遗传与进化”模块教学与评价应促进学生“领悟假说-演绎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分析2016—2019年生物学科高考全国卷有关遗传学试题,可以发现,全国卷遗传学试题重视考查“假说—演绎法”这一重要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

如2016年和2018年的全国Ⅰ卷的第32题要求学生设计遗传学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2017年和2019年全国Ⅰ卷的第32题则要求学生预测遗传学实验结果及结论。

全国Ⅱ卷和Ⅲ卷的非选择题部分也有类似的考查。

这就要求学生应基于生物在遗传过程中的事实与证据,运用遗传学规律及“假说—演绎法”,观察、分析特定的生物学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方案,交流、表达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

二、有关高中遗传学复习教学现状分析经过高三生物学一轮复习后,学生基本上能根据杂交过程中出现的常见比例关系推导杂交结果、逆向推导亲代的交配方式及其基因型,以分离定律为基础解决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

高考生物专题精研课9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类实验探究题

高考生物专题精研课9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类实验探究题

(3)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的基因型 为AaXRXr、AaXrY,F2中灰身红眼果蝇所占比例为3/4(A_)×1/2(XRXr、 XRY)=3/8,黑身白眼果蝇所占比例为1/4(aa)×1/2(XrXr、XrY)=1/8,故两者的 比例为3∶1。从F2灰身红眼雌果蝇(A_XRXr)和灰身白眼雄果蝇(A_XrY)中 各随机选取一只杂交,子代中出现黑身果蝇(aa)的概率为 2/3(Aa)×2/3(Aa)×1/4=1/9,出现白眼的概率为1/2(XrXr、XrY),因此子代中 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1/9×1/2=1/18。(4)由题干信息可知,三种可能 情况下,M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RY、XrY、XrO。因此,本实验可以用M果 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XrXr)杂交,统计子代果蝇的眼色。第一种情况下,基 因型为XRY与XrXr的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 第二种情况下,基因型为XrY与XrXr的果蝇杂交,子代全部是白眼;第三种情 况下,由题图可知,XrO的个体不育,因此其与XrXr的果蝇杂交,没有子代产生。
(2)两种突变涉及两对基因(隐性突变)
【典例突破】
2.某二倍体植物(2n=24)的红花与白花受3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相关基因用A、 a,B、b和D、d表示),同时含有A、B与D基因的植株开红花,其余的植株开 白花。在对每株红花植株的自交后代进行统计时,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红花 植株能稳定遗传,某些红花植株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体细胞中缺失了一 条染色体的个体称作单体,缺失了一条1号染色体的个体称作1单体,缺失了 一条2号染色体的个体称作2单体,以此类推。现有用AABBDD植株培育成 的12种红花单体,某学者将其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进行杂交,并对12组 杂交组合的子代性状分别进行统计。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热点专题9 利用“假说—演绎法”探究变异的类型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热点专题9 利用“假说—演绎法”探究变异的类型

(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体进行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 眼雄果蝇 (记为“W”)。为探究W果蝇出现的原因,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
组设计将W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再根据杂交结果,进行分析推
理获得。下列有关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的叙述中,正确的
()
A.若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白眼,则W出现是由环境改变 引起的
2.某二倍体植株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两个 实验:
项目
亲本
子一代
实验一
20株高茎×20株矮茎
高茎∶矮茎=3∶1
高剂量辐射处理的纯合高茎植株与矮 偶 杂交
(M)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如 果 株 高 受 一 对 等 位 基 因 控 制 , 实 验 一 的 亲 本 中 杂 合 子 占 __________。 (2)利用实验一中的个体设计杂交实验,以确定高、矮茎的遗传受几 对等位基因控制。写出简单的设计思路(无需预期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F2中紫花长花粉∶紫花圆花粉∶红花长花粉∶红花圆花粉不等 于9∶3∶3∶1,有同学据此提出A、a和B、b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假 说。②F1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而重新组合,产生 4 种 基 因 型 的 雌 雄 配 子 , 雌 雄 配 子 的 比 例 都 是 AB∶Ab∶aB∶ab = 22∶3∶3∶22;受精作用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从而产生这种结果。针 对上述假说,可设计测交实验进行验证,(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可反映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从而检测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 比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18) 运用“假说—演绎法”构建判断变异类型题目的思维模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18) 运用“假说—演绎法”构建判断变异类型题目的思维模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练(18) 运用“假说—演绎法”构建判断变异类型题目的思维模型高考试题对于变异类型的判断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通过设置新的情境(特别是借助染色体形态、数目示意图等),让考生判断变异类型,或通过不同变异类型的比较,揭示变异的原理、特点及意义;二是设计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生物变异的类型。

此类题目常利用“假说—演绎法”,围绕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类型的判断,构建答题模型,破解考场的新情境问题。

题型一基因突变类型的实验探究从“高度”上研究高考[典例]某野生型二倍体植物(雌雄同株)花的花瓣数目均为4瓣,研究人员用一定剂量的某种化学试剂处理该植物的种子后,播种得到了两个不同突变型的植株(突变型1和突变型2),均表现为花瓣数目明显多于4瓣。

回答下列问题:(1)若上述两个突变型植株均为基因突变所致,请设计一个简便的实验判断其发生的基因突变属于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2)若已证实上述两个突变型植株均发生的是隐性突变,但不知道突变型1和突变型2是否是同一对基因发生的突变所致。

为此,某同学将突变型1与突变型2进行杂交得到F1,发现F1均表现为野生型。

由此可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上述推测成立,为进一步确定突变型1和突变型2发生突变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该同学将F1继续进行自交得到F2。

请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①若F2的表型及比例为野生型∶突变型=9∶7,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高考生物提分策略题型08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带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提分策略题型08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带答案解析)

题型08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假说—演绎法”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某种假说,然后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就是“假说—演绎法”的充分体现。

高考复习中,通过挖掘“假说—演绎法”内涵,运用它解答遗传设计题时分解为3步:提出假设,正向演绎推理(结论→结果),逆向答题(结果→结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选择题1.将稳定遗传的茉莉花紫色花品种和白色花品种杂交,子一代均为紫色花(正反交结果一致)。

为探究其遗传机理,某同学进行如下研究:提出假设:茉莉花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紫花对白花为显性演绎推理:若将F1与亲代白花进行杂交,预期子代中紫花∶白花=1∶1实验验证:将F1与亲代白花进行杂交,统计子代花色为紫花∶红花∶白花=1∶2∶1下列针对上述研究过程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该同学的演绎推理是错误的B.演绎结果与实验结果不相符,上述假设不成立C.依据实验结果假设应修正为:茉莉花花色由两对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D.对F1自交后代进行演绎推理,结果应该是紫花∶红花∶白花=9∶6∶1【答案】A【解析】据题干可知,用纯种白花与纯种紫花杂交,正反交的结果F1均表现紫红花,说明紫花对白花为显性性状,但无法得知该性状由几对等位基因控制。

故需要通过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进行分析验证。

A、该同学的假说是“茉莉花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紫花对白花为显性”,则F1为杂合子(Aa),若将F1与亲代白花(aa)进行杂交,预期子代中紫花(Aa)∶白花(aa)=1∶1,该演绎推理过程合理,A错误;B、演绎推理后需进行实验验证,若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则假说正确,若不相符,则假说错误,由题干可知,该同学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故假说错误,B正确;CD、假说错误,则应依据实验结果假设修正为:茉莉花花色由两对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设为Aa、Bb),则F1基因型为AaBb,对F1自交后代进行演绎推理,预期结果应该是紫花∶红花∶白花=9(A—B—)∶6(A—bb+aaB—)∶1(aabb),C、D正确。

备战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提分策略专题08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学案

备战高考生物热点题型提分策略专题08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学案

专题08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假说—演绎法”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某种假说,然后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就是“假说—演绎法”的充分体现。

高考复习中,通过挖掘“假说—演绎法”内涵,运用它解答遗传设计题时分解为3步:提出假设,正向演绎推理(结论→结果),逆向答题(结果→结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在普通的棉花中导入能控制合成毒素蛋白的B、D基因。

已知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现有一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也不考虑致死现象)自交子代出现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导入的B、D基因位于A.均在1号染色体上B.均在2号染色体上C.均在3号染色体上D.B在2号染色体上,D在1号染色体上【答案】B2.某遗传实验小组用纯合的紫花香豌豆(AABB)和白花香豌豆(aabb)杂交,得到F1植株366棵,全部表现为紫花,F1自交后代有1 650棵,性状分离比为9∶7。

同学甲认为F1产生配子时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学乙认为F1产生配子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你认为同学乙对香豌豆花色遗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解释是否正确。

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及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热点题型八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优质学案:热点题型八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

某科研小组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

对该小鼠研究发现,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

该小组想知道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方案,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将下列方案补充完整。

(注:除要求外,不考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相应基因用D、d表示。

)(1)杂交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统计:将子代雌雄小鼠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数量填入下表。

项目野生型突变型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雄性小鼠 A雌性小鼠 B(3)结果分析与结论:①如果A=1,B=0,说明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____;②如果A=0,B=1,说明突变基因为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_________;③如果A=0,B=__________,说明突变基因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④如果A=B=12,说明突变基因为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____________。

(4)拓展分析:如果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突变后性状发生改变,则突变性状为________(填“显性性状”或“隐性性状”),该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审题关键由题干可知,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

则:(1)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的子代中雄性全为突变型小鼠。

(2)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该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基因型分别为X D Y和X d X 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全为野生型小鼠,雌性全为突变型小鼠。

(3)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该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基因型分别为X d Y和X D X 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和雌性全为野生型小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答案
2.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其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不同,果蝇是由受精卵中 的X染色体的数目决定雌性或雄性。如表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 育情况。
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 XX、XXY XY、XYY
XXX、YO(没有X染色体)、YY XO(没有Y染色体)
发育情况 雌性、可育 雄性、可育 胚胎期死亡 雄性、不育
_X_D_Y__d或__X__dY__D_。
答案
审题关键 由题干可知,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 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则: (1)若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该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的子 代中雄性全为突变型小鼠。 (2)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该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 基因型分别为XDY和XdX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全为野生型小鼠,雌性 全为突变型小鼠。 (3)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该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的 基因型分别为XdY和XDX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雄性和雌性全为野生型小鼠。
于_X_染__色__体__上__;
③如果A=0,B=_0_,说明突变基因为隐性,且位于X染色体上;
④如果A=B=
1 2
,说明突变基因为_显__性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于
_常__染__色__体__上__。
(4)拓展分析:
如果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突变后性状发生改变,则突变性
状 为 _显__性__性__状__( 填 “ 显 性 性 状 ” 或 “ 隐 性 性 状 ”) , 该 个 体 的 基 因 型 为
跟踪训练 1.(2018·合肥模拟)二倍体动物缺失一条染色体称为单体。大多数单体动物不 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蝇中,点状染色体(Ⅳ号染色体)缺失一条可以存活,而 且能够繁殖后代。请回答: (1)果蝇群体中存在无眼个体,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将无眼果蝇个体 与野生型纯合个体交配,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4)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该突变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 的基因型分别为Dd和dd,二者杂交所得子代中雌雄性小鼠中都有突变型和 野生型。 (5)若突变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突变后性状发生改变,说明突 变性状为显性性状,该个体的基因型为XDYd或XdYD。
归纳 总结
“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 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然后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 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合,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 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孟德尔发现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就是 “假说—演绎法”的充分体现。高考复习中,通过挖掘“假说—演绎法”的 内涵,运用它解答遗传设计题时分解为3步:提出假说,正向演绎推理(结论 →结果),逆向答题(结果→结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解析
答案
3.(2018·南 昌 模 拟 ) 燕 麦 颖 片 颜 色 有 三 个 品 种 , 黑 颖 (A_B_ 或 aaB_) 、 黄 颖 (A_bb)、白颖(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B、b基因不流失)会导致花粉败育,但雌配子可育。现发现基因型为AaBb 的燕麦植株可能存在花粉败育,若想判断是哪条染色体片段发生了缺失,可 将AaBb植株自交,请完成下列预测。 (1)如果没有子代产生,则是_B__和__b_基__因__所__在__染__色__体__片__段__缺__失__所致。
热点题型八
利用“假说—演绎法”解 决生物变异实验探究题
例 某科研小组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 对该小鼠研究发现,突变性状是由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突变产生的。 该小组想知道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 方案,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将下列方案补充完整。(注:除要求外,不考 虑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相应基因用D、d表示。) (1)杂交方法:_让__突__变__型__雄__鼠__与__多__只__野__生__型__雌__鼠__交__配__。
项目
无眼
野生型
F断,显性性状为_野__生__型__,理由是_F_1_全__为__野__生__型__(F_2_中__野__生__型__∶__无__眼__约__
_为__3_∶__1_)_。
解析
答案
(2)根据上述判断结果,可利用正常无眼果蝇与野生型(纯合)单体果蝇交配, 探究无眼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让正常无眼果蝇与野生型(纯合)Ⅳ号染色体单体果蝇交配,获得 子代;统计子代的_表__现__型__及__比__例__,并记录。 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中出现_野__生__型__果__蝇__和__无__眼__果__蝇__且__比__例__为__1_∶__1__,则说明无眼基因位 于Ⅳ号染色体上; ②若子代全为_野__生__型__,则说明无眼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
已知果蝇中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某一片段上,若该片 段缺失则X染色体记为X-,其中XX-为可育雌果蝇,X-Y因缺少相应基因而 死亡。用红眼雄果蝇(XAY)与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得到F1,发现F1中有一只 白眼雌果蝇。现将该白眼雌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F2。根据F2性状判 断该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原因: (1)若子代_白__眼__雄__果__蝇__∶__红__眼__雌__果__蝇__=__1_∶__1_,则是由亲代配子基因突变所致; (2)若子代_红__眼__雌__果__蝇__∶__白__眼__雄__果__蝇__=__2_∶__1_,则是由X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 (3)若子代_红__眼__雌__果__蝇__∶__白__眼__雌__果__蝇__∶__红__眼__雄__果__蝇__∶__白__眼__雄__果__蝇__=__4_∶__1_∶__1_∶__4_ _(_或__雌__雄__个__体__中__均__有__红__眼__和__白__眼__两__种__性__状__) ,则是由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
答案
(2)观察统计:将子代雌雄小鼠中野生型和突变型的数量填入下表。
项目 雄性小鼠 雌性小鼠
野生型
突变型 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 A B
(3)结果分析与结论:
①如果A=1,B=0,说明突变基因位于_Y_染__色__体__上__;
②如果A=0,B=1,说明突变基因为_显__性__(填“显性”或“隐性”),且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