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19春在线作业2-0002.8E5EEB24-06C0-418C-B0
19春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一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5: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6: 文学消费与接受就是文学生产者(包括作家、出版家、书商以及文艺管理机构)通过文学产品被读者阅读欣赏,以传播他们所属的那个集团、阶层的意识形态观念。在这种文学阅读欣赏过程中,维系一定社会结构所需要的某种意识形态观念被再生产出来,并被转化为接受者的思想意识。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D: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标准解答:
(多选题)30: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 ),以及艺术交往论,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A: 文学活动论
B: 文学反映论
C: 艺术生产论
D: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标准解答:
(判断题)31: 文学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形态,其最基本的属性是审美的价值属性,文学的审美价值是文学显著地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征之所在。因此,文学接受首先表现为审美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1: 抒情性作品是由抒情内容和抒情话语这两个要素构成的,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话语和抒情内容是一种直接融合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2: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A: 错误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7: 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场景。没有场景的作品虽有故事线索,但不构成生动的形象画面,无法产生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文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文学概论是一门探究文学现象的学科,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研究和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的本质和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习题是一种常用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拓宽思维。
下面是一些文学概论习题的参考答案,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1. 什么是文学?答:文学是人类语言文字的艺术化表达形式,通过运用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
文学是一种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2. 文学作品的特点有哪些?答:文学作品具有以下特点:- 艺术性:文学作品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 言语性: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通过词语的选择、组织和运用,传达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 情感性:文学作品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引发读者共鸣和情感共振。
- 可塑性:文学作品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赋予作品不同的解读和意义。
3. 文学作品的分类有哪些?答:文学作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按体裁可分为诗歌、小说、戏剧等;按内容可分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按时代可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等。
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文学作品。
4. 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答:文学作品具有多重意义和作用:- 人文关怀: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类生活和人性的描绘,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提供了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理解。
- 文化传承:文学作品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学作品可以传承和传播不同文化的价值观、思想观念和历史记忆。
- 情感交流:文学作品通过情节、人物和语言的塑造,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和交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人生。
- 美的享受: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通过艺术形式的表达和艺术感受的传递,给人带来审美的享受和愉悦。
5. 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有哪些?答:阅读文学作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内容解读:理解作品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发展过程。
[最新]国开电大专科《文学概论》网上形考任务(第一至九章章节测评)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开电大专科《文学概论》网上形考任务(第一至九章章节测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b07dd4192e45361166f58b.png)
[最新]国开电大专科《文学概论》网上形考任务(第一至九章章节测评)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章节测评题目顺序是随机的,使用查找功能(Ctrl+F)进行搜索一、单项选择题(1-5题、题目为随机)●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从生命体验视角入手思考文学问题,体现了一条明晰的“( )”思路。
●[答案]体验论●( )强调文学是作家情感的外在表现的产物。
●[答案]表现论●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
●[答案]文化论●在魏晋时期,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 )”。
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答案]文学●文学的狭义解释是( )。
●[答案]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文学的原初含义是( )。
●[答案]文章和博学●文艺摹仿说以( )为突出代表,他认为艺术摹仿的世界可以达到真理的境界。
●[答案]亚里士多德●中国古典文论的“风教”或“教化”说带有“( )”倾向。
●[答案]实用论二、多项选择题(6-9题、题目为随机)●文学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体现出的含义主要有( )。
●[答案]文学即文章●[答案]文学即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答案]文学即一切语言性符号●[答案]文学即博学●文学文化论十分关注文学的文化属性,它是一种( )的文论倾向。
●[答案]以语言论为基础●[答案]注重语言的社会文化意义●关于文学观念的诸多认识中,体验论的观点较之于摹仿论、实用论以及表现论而言有其独特性,这就是认识到( )。
●[答案]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世界的摹仿●[答案]文学主要不是对于一般情感的表现●[答案]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不是忠实地记录客观感受或主观情感●[答案]读者阅读作品,主要是要理解作者赋予其中的体验●文学表现论与文学摹仿论不同,文学摹仿论坚持文学来自对世界的摹仿,文学表现论则( )。
●[答案]强调文学是作者情感表现的产物●[答案]强调文学重视作者情感在作品中的表现●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北语19秋《文学概论》作业2 辅导答案

下载前先核对是否是你需要的一套题目,如不是,可能随机出题,下载然后复制
题目在该题库里面查找辅导答案。
19秋《文学概论》作业2
一、单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
1. 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是()
A. 抽象思维
B. 创造思维
C. 形象思维
D. 情感思维
答案:C
2. 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___。
A. 素材
B. 情节
C. 人物
D. 环境
答案:C
3. 文学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多种心理机能里最活跃的因素是___
A. 想象
B. 思维
C. 情感
D. 理智
答案:A
19秋《文学概论》作业2
二、多选题(共 3 道试题,共 15 分。
)
1. 我国古代按照语言特点,将文学分为两类___
A. 骈文
B. 韵文
C. 散文。
直属北语19春《文学概论》作业_3

单选题1(5分) : 在各种社会要素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中,文学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A: 经济B: 政治C: 道德D: 宗教2(5分) : 艺术地掌握世界地方式是()。
A: 科学B: 伦理C: 审美D: 法治3(5分) : 当代作家汪曾祺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这句话是指( )。
A: 语言是小说的全部B: 语言是小说的本体C: 语言是小说的工具D: 语言是小说的源泉4(5分) : “我恐惧又希望,我燃烧又冰凉”,这种表面上自相矛盾的语句,一般称之为()A: 意象B: 隐喻C: 典故D: 悖论5(5分) : 关于作家和生活、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A: 文学是能动地反映生活B: 文学是创造性地反映生活C: 文学只是真实的记录生活,是消极的反映生活D: 文学作品一定要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6(5分) : 与西方文学传统相比,中国的文学传统()A: 以抒情文学为主导B: 以俗文学为主导C: 以叙事文学为主导D: 以雅文学为主导7(5分) : 叙事的三个层面是()A: 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和叙述动作B: 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C: 故事、人物和结构D: 事件、情节和情景8(5分) : 我国明代学者李贽曾提出了()A: “风骨”说B: “自然”说C: “童心”说D: “境界”说9(5分) : 席勒将诗区分为()A: 素朴的诗与理想的诗B: 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C: 古典的诗与感伤的诗D: 浪漫的诗与象征的诗10(5分) : “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鲁迅的刚毅辛辣”,实质都是()A: 风格相似性的表现B: 风格替代性的表现C: 风格独创性的表现D: 风格一致性的表现判断题1(5分) : 文学作品的倾向性是指文学作品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显示和渗透出来的作家的审美价值指向。
A: 对B: 错2(5分) : 康德主张艺术应是自由的、愉快的、无直接功利目的的游戏活动。
A: 对B: 错3(5分) : 现代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反理性主义的种种哲学思潮。
电大文学概论网上作业任务完整答案

任务4参考答案04任务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8 道试卷,共24 分。
)1. 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与机构制作特点。
(A)A. 个人创造B. 商业运作C. 集体行为D. 历史演绎2. 影视文学要将语言艺术的静态描写转化为视听艺术中的动态描写,影视剧本必须由一个个流动的___________构成。
(C)A. 形象B. 场景C. 画面D. 动作3. 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A)A. 共鸣B. 净化C. 领悟D. 欣赏4. 随笔这个名称和形式都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_创造的,随后不久这种文体被引进了英语。
(C)A. 歌德B. 培根C. 蒙田D. 席勒5. 文体是批评和历史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一个作家总体性的思想和艺术的评价。
(D)A. 随笔式B. 评点式C. 序跋式D. 评传式6. 评论是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区的文学发展总体面貌进行分析批评。
(A)A. 综合性B. 文学思潮C. 文学作品D. 作家7. 诗的语言特征是。
(B)A. 包容舒展B. 凝练新奇C. 运作自由D. 个性动感8.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D)A. 悲喜剧B. 喜剧C. 正剧D. 悲剧二、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卷,共20 分。
)1. 一般来说,文学缺乏绘画所具有的___________等自然符号的具体性而带有一定的抽象性。
(ABD)A. 色彩B. 线条 C 语言 D. 形体2. 西方小说更直接的来源是中世纪的。
(ABDE)A. 英雄史诗B. 骑士传奇C. 神话D. 寓言E. 民间故事3. 叙事诗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体的诗体。
它以写人叙事来抒情,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
叙事诗主要包括:。
(ABD)A. 史诗B. 诗剧C. 田园诗D. 故事诗E. 咏史诗4. 散文的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有。
(ABCE)A. 线索串珠式B. 园林建构式C. 散点铺排式D. 抒情言志式E. 集锦拼贴式5. 小说中的空间是叙述空间,是由作家选择的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
文学概论作业答案

文学概论作业答案作业1- w9 V) t+ p1 g7 o1 d6 {! ~' z, B R2 H1 I4 A1、童庆炳编著的《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一书,是运用审美学的方法对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作了深人探讨,揭示了大学的审美本质、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和文学接受的艺术规律。
' e6 K/ \, m- s( @# A6 E% }6 B }% ?8 [2 B* v(1)在《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中,文学本质论的历史回顾、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文学作品的审美结构方面对我的印象最为深刻。
$ y, {! ?8 J+ x. Y) g- I谈到文学的本质,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使一种艺术生产过程,在文学的外壳形式下展现着内在的作为主体的“人”的情趣和意志。
我认为文学的本质如果泛化的讲是一切文明的本质,再细化精确那么就是人的力量的一种确认。
% k/ `$ s; K) z1 g$ R 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于规律而言是一切作品的共有的一个特性,对于文学我们通过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体裁样式,以及题材的选择构成了一类作品的本质,掌握这些本质的东西对于我们的感知、阅读是一种促进。
对于我们的创作也是一种无形的提升。
" J$ a! D! J6 y1 A5 p/ Q: m# Q$ r( p+ Q4 V, n. ^3 S o9 v论及文学的结构,在结构主义认为,结构就是自足,结构一旦独立存在就可以给我们造成一种内在的、不变的阅读效果。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文学的表层结构和文学的深层结构。
对于表层结构我认为应该是我们平常视野(视角)的一种对于文章的结构安排发展,而对于深层结构我们应该看到它的内在因素的联系和导致这一个结构的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 O+ J) ^6 W! G9 j$ o2 b(2)在书中涉及的众多文学作品当中,对于《巴黎圣母院》的印象最为深刻。
( K4 j+ S3 C% B- N; I! \7 w# @《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浪漫主义小说和美丑对比原则的美学主张得到极大发挥的代表之作。
北语网院19春《文学概论》作业_1234答案

19春《文学概论》作业_11.[单选题]在西方文论史上,将19世纪的现实主义定名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是( )。
A.巴尔扎克B.狄更斯C.托尔斯泰D.高尔基2.[单选题]与绘画、音乐相比,文学的长处在于()。
A.善于描绘空间形象B.有极强的节奏感C.善于传达人的情意和思考D.能直接呈现人和事物的形象3.[单选题]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A.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B.典型人物就是类型性格的代表C.只要把某种性格描写推向极致就能创造出典型D.多样的性格组合才构成典型4.[单选题]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传达作家体验所达到的准确清晰与概括深刻的程度,这是文学作品的A.创造性B.真实性C.倾向性D.艺术性5.[单选题]文学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一个完整的自我调节的实体和按语言规律组织起来的语言的产物。
这个观点属于下列哪一种批评方法?( )A.神话原型批评B.读者反应批评C.结构主义批评D.女性主义批评6.[单选题]口头传播是文学传播发展的()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7.[单选题]自觉提倡“三一律”的文学思潮是()A.现实主义B.自然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8.[单选题]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
这是指()A.中国散文必须配乐B.中国散文应当押韵C.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D.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9.[单选题]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A.电影文学B.电视文学C.戏剧D.小说10.[单选题]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___。
A.素材B.情节C.人物D.环境11.[判断题]文学是无功利的,所以就不能有任何功利考虑。
A.对B.错12.[判断题]古典文论的著名命题“诗言志”是《诗大序》中提出的。
A.对B.错13.[判断题]诗与应用文的区别在于句子的排列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19春在线作业2-0002
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
文学语言形成了自身的要求,下列不属于此要求的是
A:准确性
B:形象性
C:含蓄性
D:情感性
答案:A
《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歌永言”类似于文学源泉问题上的:A:再现说
B:表现说
C:能动反映说
D:再现说和表现说
答案:B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瞬间获得突破性进展的特殊情况,这种情况就是
A:灵感
B:构思
C:经验内省
D:艺术概括
答案:A
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者驱动力是()
A:理性思维
B:创作手段
C:创作动机
D:灵感
答案:C
文学的()是专门研究文学和人民的关系的理论。
A:集体性
B:人民性
C:传承性
D:立体性
答案:B
()主要是指人们在阅读活动开始前被期待视野所决定的心理指向与心理预期。
A:阅读心态
B:阅读立场
C:阅读期待
D:阅读身份
答案:C
哪种类型的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
A:志人小说
B:志怪小说
C:唐传奇
D:白话小说
答案:C
鲁迅讲“逼真”,其实就是在强调艺术作品的
A: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