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春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一

合集下载

北语 19秋《文学概论》作业_1234

北语 19秋《文学概论》作业_1234
6.文学理论就是研究文学的理论。
7.书店每周都会有畅销书排行榜,因此文学价值的核心是文学作品受社会欢迎的程度。
8.巫术说的倡导者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
9.从塑造形象看,描写比叙述重要。
10.情感表现说的代表是柏格森和弗洛伊德。
19秋《文学概论》作业_4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A.巴尔扎克
B.狄更斯
C.托尔斯泰
D.高尔基
答案:D
3.朱光潜认为文章的“第一件要事”是( )
A.情感体验
B.声音节奏
C.语词形式
D.逻辑结构
答案:A
4.古希腊著名的文艺理论作品《文艺对话集》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康德
C.柏拉图
D.拉康
答案:C
5.提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典型化方法的作家是___
5.文学创作的惟一源泉是()。
A.作家的想象
B.作家的情感
C.社会新闻
D.社会生活
6.关于作家和生活、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学是能动地反映生活
B.文学是创造性地反映生活
C.文学只是真实的记录生活,是消极的反映生活
D.文学作品一定要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
7.自觉提倡“三一律”的文学思潮是( )
A.曹雪芹
B.鲁迅
C.郭沫若
D.茅盾
答案:B
6.第三人称叙述因其叙述视点可以游移,因此又被称作( )。
A.多焦点叙述
B.无焦点叙述
C.散焦点叙述
D.定焦点叙述
答案:B
7.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___。
A.素材
B.情节

文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习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思考与练习及答案(上)《文学概论》试题(第一到八章)第一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提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文艺家是。

2、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

3、面对创作—作品-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艺术消费这统一的文学活动系统,把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视角和方法融合在一起的理论是。

4、在西方文论中,有名的“直觉”说是由意大利美学家提出的。

5、美国著名学者、在《文学理论》一书中,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者进行了区别。

6、诞生于马克思主义为文艺学开辟了新篇章。

7、文学社会学在中国可以上溯到孟子的说。

二、名词解释(30分,每一题6分。

)1、文艺学2、文学理论3、文学批评4、文学史5、文学社会学三、判断(10分,每一题5分。

)1、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科学,它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有文学活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四、论述题(50分,每一题25分。

)1、阐述文学理论的性质。

2、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划分依据是什么?第二章一、填空(10分,每一空1分。

)1、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首次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2、完整地提出并论述“审美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是西方和东方信仰的学者。

3、马克思主义的文学反映论把文学看成是主体对于客体的的认识。

4、马克思主义认为,从现代的经济学观念看,文学是一种。

5、宣扬形式对内容的超越,往往用现代语言学来解释文学的本质的是。

6、人本主义的文论把作为文论研究的核心。

7、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以作为理论指南。

8、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要具有,体现时代精神。

9、马克思、恩格斯总结西方19世纪以前的文学实践,批判继承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古典美学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文学理论。

10、20世纪被称为,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福师 文学概论 作业一

福师  文学概论  作业一

福师《文学概论》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C )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基本特征:暗示性和朦胧性。

A. 现实型文学B. 理想型文学C. 象征型文学D. 想象型文学2. ( C )在叙述故事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既有推动情节发展的“行动元”功能,又有显现性格特征的“角色”功能。

A. 事件 B. 情节 C. 人物 D. 场景3. ( C )是有关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替换,或用一物代另一物,或用一部分代全体。

A. 夸张B. 对比C. 借代D. 用典4. ( A )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A. 共鸣B. 净化C. 领悟D. 延留5. 意大利语的柔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家的资质中去。

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

这两个例子体现了( B )。

A. 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的关系B. 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的关系C. 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D. 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的关系6. ( C )是诗句在语法上的错置,是惯常词序的颠倒。

有的倒装句是为了迁应格律,有的是为了加强某一意象,突出话语的表现力。

A. 夸张 B. 对比 C. 倒装 D. 歧义7. ( D )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A. 现实型文学B. 理想型文学C. 象征型文学D. 想象型文学8. ( A )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A. 现实型文学B. 理想型文学C. 象征型文学D. 想象型文学9. (A )主要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批评。

A. 心理学批评B. 语言学批评C. 文化批评D. 审美批评10. 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C )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指出具有动物性的“本我”对理性的“自我”有着强大的内驱作用。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

文学概论形考作业文学概论形考作业1 1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 分)1.试论文学风格的特征。

答:(1)、文学风格的独创性。

风格独创性是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它是与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自觉的艺术追求密不可分。

(2)、文学风格的稳定性。

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后,往往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不变,这与作家创作个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有关,但风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

(3)、文学风格的多样性。

这是作家创作个性各不相同的反映。

表现对象的广阔无垠,受众审美的各异其趣,也是风格多样化的原因。

风格多样化也可能体现在同一个作家身上。

2. 简述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

答: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指文学作品、创作它的作家、阅读它的读者以及作家和读者生活于其中并成为文学作品所反映所表现的大千世界。

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关系: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

3.简述文学的社会功能。

答:文学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作用,而读者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之中的。

无论他是否自觉,他的接受活动都会受其社会存在的制约。

因此,要正确认识文学的社会作用,就必须注意到人的社会存在是怎样从根本上规定他对文学作品的把握。

和一切社会意识形式一样,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只能是一种反作用,是第二性的,要以社会存在对自身和读者的决定作用为前提。

就是说,社会存在不仅决定着某种文学艺术能否产生、存在,而且还决定这种文学艺术可能发生多大的社会影响。

当年,一些青年男女可以被汤显祖《牡丹亭》感动得死去活来,有人甚至因此伤心而死;可是今天的读者尽管还会欣赏这部古典名剧,却不会再达到那样的程度的。

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因为社会存在的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了。

普列汉诺夫说过:“相似的社会原因,自然产生相似的精神结果。

”文学对社会生活的作用首先要受社会存在的制约。

强调这一点并不是否认文学自身的价值,文学作品一经作家创作出来,其美学价值便客观地存在于作品之中,是不依赖于文化环境的变迁的。

北语19春《文学概论》作业1(100分)

北语19春《文学概论》作业1(100分)

19春《文学概论》作业1
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在于()
A.它们是同一种活动的两种称谓
B.文学批评以文学鉴赏为基础
C.文学批评与文学鉴赏是无关联的
D.文学鉴赏以文学批评为前提
正确答案:B
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文学思潮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现代主义
正确答案:A
中国抒情理论史上最负盛名的美学范畴是()
A.意象
B.肌理
C.格调
D.意境
正确答案:D
高雅文学有时又被称为()
A.精英文学
B.大众文学
C.严肃文学
D.纯文学
正确答案:ACD
按照艺术形象存在方式的标准分类,艺术可以分为()
A.静态艺术
B.动态艺术
C.表现艺术
D.时间艺术
E.空间艺术。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 答案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 答案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与“看电影”相同组合类型的短语是()。

A. 看一本B. 看一回C. 看一次D. 看一遍正确答案:A2. “骄”,原指高大健壮的马,现成为表“自高自大”义的语素。

这属于:A. 词义的扩大B. 词义的缩小C. 词义的转移D. 词义的增加正确答案:C3. “闻”的音节如何拼写?()A. wen--w u e nB. wen--w e nC. wen--u e nD. wen--w u e i n.正确答案:C4. 下列选项中属于偏正式的是:A. 眼花B. 脸红C. 地震D. 雪白正确答案:D5. “嘴”,本指身体的口,后来变为指一切动物的口(甚至比喻一切事物的出入部分,如“茶壶嘴”。

),这属于:A. 词义的扩大B. 词义的缩小C. 词义的转移D. 词义的增加正确答案:A6. 语音的本质属性是:A. 生理属性B. 物理属性C. 心理属性D. 社会属性正确答案:D7.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A. 形态的改变B. 语法范畴的消长C. 词类的发展D. 语序的变化正确答案:D8. 研究某个具体语言的语音,即研究某一种语言或某一种方言的语音情况的的语音学是:A. 普通语音学B. 专语语音学C. 历史语音学D. 实验语音学正确答案:B9. 北京话“友好”中的“友”实际读音声调是阳平,这种现象属于语流音变中的( )。

A. 同化B. 异化C. 弱化D. 脱落正确答案:B10. 语言中,()是发展速度最快的部分。

A. 一般词汇B. 语音C. 语法D. 基本词汇正确答案:A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二、多选题(共22 道试题,共44 分。

)1. 形态学分类法根据语法结构特点把人类语言分为:A. 孤立语B. 屈折语C. 粘着语D. 复综语正确答案:ABCD2. 洋泾浜语的特点是:A. 语法较为简单B. 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C. 语音也因受当地语言系统的影响而大走样D. 词汇量也有限正确答案:ABCD3. 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区别:A. 人类语言具有单位明晰性特点B. 人类语言的音义结合具有任意性特点C. 人类语言是一种开放系统D. 人类语言具有结构的二层性正确答案:ABCD4. 洋泾浜是语言接触中的一种畸形的语言现象。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福师《语言学概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0题,20分1.与“看电影”相同组合类型的短语是()。

A看一本B看一回C看一次D看一遍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解析:2.语言中,()是发展速度最快的部分。

A一般词汇B语音C语法D基本词汇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解析:3.下列选项中属于偏正式的是:A眼花B脸红C地震D雪白正确答案:D学生答案:D得分:.解析:4.借词“苏打(soda 英)”的形成通过下面途径:A音译B音译加意译C半音译半意译D意译学生答案:A得分:.解析:5.世界上的语种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A英语B汉语C俄语D法语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得分:.解析:6.“骄”,原指高大健壮的马,现成为表“自高自大”义的语素。

这属于:A词义的扩大B词义的缩小C词义的转移D词义的增加正确答案:C学生答案:C得分:.解析:7.“兵器”是“兵”的:A本义B中心意义C派生意义D唯一意义正确答案:A学生答案:A得分:.解析:8.北京话“友好”中的“友”实际读音声调是阳平,这种现象属于语流音变中的( )。

A同化B异化C弱化D脱落学生答案:B得分:.解析:9.在各个语系中,()是研究的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

A汉藏语系B印欧语系C南亚语系D高加索语系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得分:.解析:10.借词“啤酒”的形成通过下面途径:A音译B音译加意译C半音译半意译D意译正确答案:B学生答案:B得分:.解析:二、多选题共22题,44分1.各国人语言不通,但看球赛时欢呼、鼓掌,说明:A语言是民族性的B思维能力是全民性的C语言是全民性的D思维是民族性的正确答案:AB学生答案:AB得分:.解析:2.音位的特征有:A辨义性B最小的能辨义的语音单位C民族性D地域性正确答案:ABCD学生答案:ABCD得分:.解析:3.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B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C语言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关系、影响D社会发展正确答案:ABD学生答案:ABD得分:.解析:4.语法的特性:A抽象性B生成性C稳固性D民族性与普遍性正确答案:ABCD学生答案:ABCD得分:.解析:5.历史上存在过和直到今天仍然存在的表意文字:A古埃及的圣书字B汉字C中美洲的马雅文字D我国纳西族的东巴文字正确答案:ABCD学生答案:ABCD得分:.解析:6.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A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B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C汉语词类跟句法成份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对应的关系D短语的结构与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正确答案:ABCD学生答案:ABCD得分:.解析:7.作为语言符号与其他符号的不同,主要有两点:A随意约定B这些符号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符号相对地存在C复杂性D强生成性正确答案:CD学生答案:CD得分:.解析:8.语言中的文化遗迹表现为:A从语词的出现证明古代文明B从词义的变化看科学技术的进步C从亲属称谓了解婚姻制度D从借词看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正确答案:ABCD学生答案:ABCD得分:.解析:9.下列关于交际工具的地位与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北语网院19春《文学概论》作业_1234答案

北语网院19春《文学概论》作业_1234答案

19春《文学概论》作业_11.[单选题]在西方文论史上,将19世纪的现实主义定名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是( )。

A.巴尔扎克B.狄更斯C.托尔斯泰D.高尔基2.[单选题]与绘画、音乐相比,文学的长处在于()。

A.善于描绘空间形象B.有极强的节奏感C.善于传达人的情意和思考D.能直接呈现人和事物的形象3.[单选题]提到阿Q,我们就会想到“精神胜利法”;提到林黛玉,我们就会想到她多愁善感的性格,这说明()A.典型性格必须具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的总特征B.典型人物就是类型性格的代表C.只要把某种性格描写推向极致就能创造出典型D.多样的性格组合才构成典型4.[单选题]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生活、传达作家体验所达到的准确清晰与概括深刻的程度,这是文学作品的A.创造性B.真实性C.倾向性D.艺术性5.[单选题]文学作品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一个完整的自我调节的实体和按语言规律组织起来的语言的产物。

这个观点属于下列哪一种批评方法?( )A.神话原型批评B.读者反应批评C.结构主义批评D.女性主义批评6.[单选题]口头传播是文学传播发展的()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D.第四阶段7.[单选题]自觉提倡“三一律”的文学思潮是()A.现实主义B.自然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8.[单选题]林语堂说中国散文具有“可吟唱性”。

这是指()A.中国散文必须配乐B.中国散文应当押韵C.中国散文具有节奏感和平仄交替D.中国散文适合于歌唱9.[单选题]从近代叙事观念来看,最重要的叙事作品样式是( )A.电影文学B.电视文学C.戏剧D.小说10.[单选题]在叙事文学作品的题材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___。

A.素材B.情节C.人物D.环境11.[判断题]文学是无功利的,所以就不能有任何功利考虑。

A.对B.错12.[判断题]古典文论的著名命题“诗言志”是《诗大序》中提出的。

A.对B.错13.[判断题]诗与应用文的区别在于句子的排列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5: 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6: 文学消费与接受就是文学生产者(包括作家、出版家、书商以及文艺管理机构)通过文学产品被读者阅读欣赏,以传播他们所属的那个集团、阶层的意识形态观念。在这种文学阅读欣赏过程中,维系一定社会结构所需要的某种意识形态观念被再生产出来,并被转化为接受者的思想意识。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D: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标准解答:
(多选题)30: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 ),以及艺术交往论,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
A: 文学活动论
B: 文学反映论
C: 艺术生产论
D: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标准解答:
(判断题)31: 文学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形态,其最基本的属性是审美的价值属性,文学的审美价值是文学显著地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征之所在。因此,文学接受首先表现为审美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1: 抒情性作品是由抒情内容和抒情话语这两个要素构成的,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话语和抒情内容是一种直接融合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2: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A: 错误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7: 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场景。没有场景的作品虽有故事线索,但不构成生动的形象画面,无法产生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8: 抒情性作品是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事性作品相对。因此,抒情性作品中不能有叙事因素,叙事性作品中也不能有抒情成分。
A: 想象
B: 联想
C: 直觉
D: 灵感
标准解答:
(单选题)14: ( )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的整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意义只需要从文本去寻求而无需借助于外部因素加以说明。
A: 心理学批评
B: 语言学批评
C: 文化批评
D: 审美批评
标准解答:
(单选题)15: ( )是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这种批评着重于对文学作品的道德意识性质和品位的评价,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及道德教化作用。
A: 直接回收法
B: 挨次扫描法
C: 按层次推论
D: 深沉思索
标准解答:
(多选题)21: 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有( )。
A: 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
B: 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
C: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D: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标准解答:
(多选题)22: 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信息密集的文化产品,因而文学接受具有一种多方面满足读者进行文化价值阐释、品味或品评兴趣的属性。文学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包括(),以及宗教价值、哲学价值等方面。
C: 它是外在机缘的某一突出介质与作家某一内心体验的契合
D: 艺术发现的结果并不改变原来的事物(或事件),只是把新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自己的知觉中形成一个新的创造物
标准解答:
(多选题)18: 文学创造中主客体的双向运动是指( )。
A: 主体能动地审美地反映客体
B: 主体对创作客体的选择
C: 对客体进行变形、情感投射和观念移注
C: 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D: 要具备当代性,体现时代精神
标准解答:
(多选题)29: 移情就是把主体的情感“移入”或者“输入”对象从而体验到物我同一的心理过程。以下体现移情的有()。
A: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C: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色
A: 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的关系
B: 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C: 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D: 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的关系
标准解答:
(单选题)7: (  )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遵循情感的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A: 现实型文学
B: 理想型文学
C: 象征型文学
D: 想象型文学
D: 主体始终受到客体的规定和制约,作家的选择受社会生活的情势的规定和制约
标准解答:
(多选题)19: 根据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 )这些要素或环节构成。
A: 世界
B: 作者
C: 作品
D: 读者
标准解答:
(多选题)20: 从文学心理学角度讲,回忆的发生是外在刺激或内在需要与创作中心意念挂钩时的神经传导活动。常见的回忆方式有()。
A: 灵感不是“不要”而是“省略了”推理过程,需要更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更强的推理能力
B: 灵感是艰苦思索的结果,直觉却是对事物的突兀判断
C: 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直觉却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
D: 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直觉却是得到一种推测性的洞察
标准解答:
(多选题)27: 小说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它的基本特征有( )。
A: 意识
B: 无意识
C: 灵感
D: 直觉
标准解答:
(单选题)5: ( )是有关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互替换,或用一物代另一物,或用一部分代全体。
A: 夸张
B: 对比
C: 借代
D: 用典
标准解答:
(单选题)6: 意大利语的柔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家的资质中去。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明喻甚于一切。这两个例子体现了( )。
D: 想象型文学
标准解答:
(单选题)10: ( )是借他物(喻体)来表现某物(喻本)的修辞方式。
A: 比喻
B: 象征
C: 倒装
D: 歧义
标准解答:
(单选题)11: ( )是诗句在语法上的错置,是惯常词序的颠倒。有的倒装句是为了迁应格律,有的是为了加强某一意象,突出话语的表现力。
A: 夸张
B: 对比
C: 倒装
C: 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D: 文学叙事不同于日常叙述语言,在于它所指的对象仅存在于这个故事的叙述话语之中,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优秀的叙事文学是用话语重构世界,这个话语的世界虽不等于现实本身,却可能在更本质的层次上揭示社会现实的内在意义
标准解答:
(多选题)26: 直觉与灵感的区别有( )。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5: 沉思是由此形象(意念)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或意念),进而一环扣一环,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或意念)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持续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36: 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是既是满足人民的审美需要,更是发现人民的苦难,发现人民的健康向上的艺术创造力、激发人民的新的精神需求,塑造人民的审美主体感。
A: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B: 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C: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D: 最强调韵律性
标准解答:
(多选题)28: 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今天要建设具有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就应该( )。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 以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
A: 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
B: 典型环境逼迫人物行动,制约人物性格发展
C: 典型人物对环境的反作用
D: 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互相依存
标准解答:
(多选题)25: 文学叙事的基本特征包括( )。
A: 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
B: 与抒情性作品不同,叙事文学讲故事,描述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其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
标准解答:
(单选题)8: ( )是指文学作品在引发了读者的共鸣,使之达到净化与领悟之后,继续留存于其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
A: 共鸣
B: 净化
C: 领悟
D: 延留
标准解答:
(单选题)9: ( )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A: 现实型文学
B: 理想型文学
C: 象征型文学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3: 语词提炼的任务是寻找最准确的语言,文字符号,把艺术构思中已初步成形但还可能再发生变化的意象(或意念)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
A: 错误
B: 正确
标准解答:
(判断题)44: 文学观念的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同时还表现在:即使在狭义文学观念的形成过程中、人们对文学的理解也因为着眼于不同的关系、采取不同的角度,才有了不同的解释。
(单选题)1: ( )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之后而进入的一个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奥妙、体悟人生真谛、提升精神境界等状况与过程。
A: 共鸣
B: 净化
C: 领悟
D: 延留
标准解答:
(单选题)2: ( )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A: 民俗学价值
B: 社会学价值
C: 历史学价值
D: 政治学价值
标准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