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钙镁离子含量测定.doc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水中钙镁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水中钙镁元素含量的测定
1.原理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对添加了特定试剂
的水样进行烧结分析,利用火焰中形成的原子,以吸收光谱的方式测定其
中元素的含量。
本实验以石英环氧环热烧结炉,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以选择性感应火焰来谱测定水中钙镁元素的含量。
2.原理描述
水样经加热烧结,在火焰中产生原子,其中的钙镁原子能够进行光离
子化(Ca+、Mg+),此时吸收器面上的检测元素中所具有的特征谱线就会
发出一定波长的回声,光谱仪可以发出特定波长的光,使检测元素产生特
征谱线,吸收器能够收集检测元素在特定波长的光线的反射,从而准确的
称出水样中的检测元素的含量。
3.分析流程
(1)将白细胞悬浮液以标定溶液的稀释倍数将其稀释至确定浓度;
(2)将稀释后的样品放入烧杯内,加入一定的烧剂,加热烧结;
(3)将火焰喷吐管插入环氧环,连接吸收器,开启光谱仪;
(4)在设定波长下测定样品中Ca、Mg吸收强度,确定测定值;
(5)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对样品中Ca、Mg的测定;
(6)统计多次测定的结果,求出平均值,计算所求的检测元素含量。
EDTA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离子含量

少量水 中. 加 1 7 5 ml 浓氨水 。 以水稀释至 5 0 0 m 1 0 . 引 言 ( 2 ) 铬黑 T指示剂的配 制。 称取 0 . 2 5 g 铬 黑 T和 1 . 0 g 盐酸羟胺 , 溶 水是 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 还 是重要的溶剂 水质 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 的生产 和生活。 由于来 自 江河湖海的天然水长期 于 5 0 ml 无 水 乙醇 中 与土壤 、 矿物和空气接触 , 溶解 了许 多杂质 , 如无机 盐 、 某些 可溶性有 ( 3 ) O . O l mo 1 . L - - E D T A溶液的配制。称取 1 . 9 g 乙二胺 四乙酸二钠 . 用 0 0 m L 温热水溶解 . 冷却后稀释至 5 0 0 m L . 贮存于聚乙烯塑料瓶中 机物和气体等 , 使天然水 通常含有 C a 、 Md + 等 阳离 子和 H C O 一 、 C 0 3 2 一 、 3 c l ‘ 、 s 0 z 一 和N O 3 - 等。各地 所含这些离子 的种类和数量有所不 同 工业 ( 4 ) 0 . O l mo 1 . L - - E D T A溶液的标定 。称取基准氧化 锌 0 . 1 9 2 5 g , 用少 滴加 ( 1 + 1 ) 盐酸溶液 5 m l , 盖上表面皿 . 待完全溶解 后 . 用水 上根据水 中 c a 2 + 和M + 含量 的不 同 , 将天然水 分为两种 : 含有较 多量 量水 湿润 , 将溶液移入 2 5 0 ml 容量瓶定容 c a 2 和M g 2 的水 , 叫做硬水 ; 只含有少量或不 含 c a “ 和M 的水 , 叫做 冲洗表 面皿 和烧杯壁 . 用 移液管从 容量瓶 中移取 2 5 . 0 0 m l 锌标 准溶液 于 2 5 0 r t l f 锥形 瓶 软水。 硬水分为暂时硬水和永久硬水两种。 含有钙 、 镁酸式碳酸盐的硬 水叫做暂时硬水。 暂时硬 水经 煮沸后 , 酸式碳酸盐发生分解 . 会生成不 中 . 加水 2 5 m l , 滴加 ( 1 + 1 ) 氨水至溶 液刚出现浑浊 . 即开始析 出 Z n ( O H )
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

c(V 1 V2 ) M (Mg ) 1000 50.00
七、注意事项:
络合反应速度较慢,滴定时滴加速度不能太快,特别 是临近终点时,要边滴边摇晃。
八、思考题:
1、测定水的总硬度时,为何要控制溶液的pH=10。
1.本实验采用铬黑T指示剂,能否用二甲酚橙作为指
示剂?为什么? 2、水中若有Fe3+、Al3+等离子,将会对测定产生什 么影响?应如何消除? 3.以CaCO3为基准物质标定时加入Mg-EDTA的作用是什 么?基于什么原理?
二、目的要求 1.掌握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计算 2.掌握铬黑T、钙指示剂的使用条件和终点变化
三、实验仪器
酸式滴定管(50mL) 移液管(50mL) 量筒(10mL)
锥形瓶(250mL)
四、实验原理 1.含有较多钙盐和镁盐的水称为硬水。水的总硬度以水中 Ca2+、Mg2+总量折算成CaO来计算,折算后每升水中相当于 含10mgCaO为1度(1°)。
五、实验内容 1.Ca2+、Mg2+总量的测定
2.Ca2+的测定
六、数据处理
已知c(EDTA)= mol· L-1
CaO含量/mg· L-1= Ca2+含量/mg· L-1= Mg2+含量/mg· L-1=
c V 1 M (CaO) 1000 50.00
c V 2 M (Ca) 1000 50.00
lg K CaY =10.7-0.5 = 10.2>8
lg K NY
= 8.7-0.5 = 8.2
其稳定性 CaY2 >MgY2 >MgIn >CaIn
水的总硬度及钙镁含量的测定

水的总硬度及钙镁含量的测定【定义】水的硬度最初是指钙、镁离子沉淀肥皂的能力。
水的总硬度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浓度,其中包括碳酸盐硬度(即通过加热能以碳酸盐形式沉淀下来的钙、镁离子,故又叫暂时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即加热后不能沉淀下来的那部分钙、镁离子,又称永久硬度)。
硬度的表示方法硬度的表示方法尚未统一,目前我国使用较多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所测得的钙、镁折算成CaO的质量,即每升水中含有CaO的毫克数表示,单位为mg·L—1;另一种以度(°)计:1硬度单位表示10万份水中含1份CaO(即每升水中含10mgCaO),1°=10ppm CaO。
这种硬度的表示方法称作德国度.【工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对水的硬度的要求】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以CaCO3计的硬度不得超过450mg·L-1。
钙镁总量的测定方法在一份水样中加入pH=10。
0的氨性缓冲溶液和少许铬黑T指示剂,溶液呈红色;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时,EDTA先与游离的Ca2+配位,再与Mg2+配位;在计量点时,EDTA从MgIn-中夺取Mg2+,从而使指示剂游离出来,溶液的颜色由红变为纯蓝,即为终点。
注意:当水样中Mg2+极少时,由于CaIn-比MgIn—的显色灵敏度要差很多,往往得不到敏锐的终点。
为了提高终点变色的敏锐性,可在EDTA标准溶液中加入适量的Mg2+(在EDTA标定前加入,这样就不影响EDTA与被测离子之间的滴定定量关系),或在缓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Mg—EDTA盐。
水的总硬度可由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cEDTA和消耗体积V1(ml)来计算。
以CaO计,单位为mg/L.ρCaO=cEDTA*V1*MCaO/Vs*1000水中钙含量的测定另取一份水样,用NaOH调至pH=12.0,此时Mg2+生成Mg(OH)2沉淀,不干扰Ca2+的测定。
加入少量钙指示剂,溶液呈红色;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所消耗的EDTA的体积为V2(EDTA),则Ca2+的质量浓度(mg·L—1 )可用下式计算:ρCaO=cEDTA*V2*MCaO/Vs*1000镁含量=总硬度—钙含量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一、实验原理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一般用碘量法。
测量水中钙镁离子总含量

实验目的:测量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含量1.了解配位滴定法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水的硬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实验原理含有钙、镁离子的水叫硬水。
测定水的总硬度就是测定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含量,可用EDTA配位滴定法测定:滴定前: M + EBT M-EBT(红色)主反应: M + Y MY终点时: M-EBT + Y MY + EBT(红色) (蓝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蓝色时,即为终点。
滴定时,Fe3+、Al3+等干扰离子可用三乙醇胺予以掩蔽;Cu2+、Pb2+、Zn2+等重属离子,可用KCN、Na2S或巯基乙酸予以掩蔽。
水的硬度有多种表示方法,本实验要求以每升水中所含Ca2+、Mg2+总量(折算成CaO的质量)表示,单位mg・L-1。
器材和药品1.器材天平(0.1g、0.1mg),容量瓶(100mL),移液管(20mL),酸式滴定管(50mL),锥形瓶(250mL)等。
2.药品 HC1(1∶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H2Y・2H2O,A.R.),碱式碳酸镁[Mg(OH)2・4MgCO3・6H2O,基准试剂],NH3-NH4Cl缓冲溶液(pH=10.0),三乙醇胺(1∶1),铬黑T指示剂(0.2%氨性乙醇溶液)等。
实验方法一、Mg2+标准溶液的配制(约0.02mol・L-1)准确称取碱式碳酸镁基准试剂0.2~0.25g,置于10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盖上表面皿,慢慢滴加1∶1 HC1使其溶解(约需3~4mL)。
加少量水将它稀释,定量地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其浓度计算:二、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约0.02mol・L-1)称取2.0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Na2H2Y・2H2O)溶于250mL蒸馏水中,转入聚乙烯塑料瓶中保存。
2.EDTA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用20mL移液管移取Mg2+标准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氨性缓冲溶液和3~4滴EBT指示剂,用0.02mol・L-1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色即为终点。
原子吸收方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的含量测定

原子吸收方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的含量测定原子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测定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含量。
在自来水中,钙和镁是最常见的金属离子之一,测定其含量对于评估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的含量。
实验原理:原子吸收法是通过分析溶液中金属离子与特定分析物质之间的光谱吸收来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
通常使用的分析物质是具有特征性吸收光谱的金属空心阴极灯。
实验步骤:1.采集自来水样品:从自来水龙头中取得一定量的自来水样品。
2.准备标准溶液:分别称取钙、镁标准品,加入稀盐酸溶解,并稀释至一定浓度范围内。
3.调节光谱仪参数:根据各个元素的谱线特征,设定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参数,如波长、燃烧气体流量等。
4.样品处理:将自来水样品通过滤纸过滤以除去杂质,并用稀盐酸调节pH值。
5.原子吸收测定:分别将准备好的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注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中进行测定,记录各个波长下的吸光度。
6.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溶液的吸光度数据,绘制钙、镁标准曲线。
7.测试样品:将经过处理的自来水样品进行原子吸收测定,读取吸光度,并利用标准曲线计算钙、镁的含量。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操作步骤下的污染源,以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2.在测定过程中,要同时测定更多的参比物质,以便校正光谱的漂移。
3.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以避免因温度变化而影响光谱吸光度。
4.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仪器设备,避免污染下一次使用。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自来水中钙和镁的含量。
这些数据可以与国家或地方的水质标准进行比较,以评估自来水的质量。
如果超出标准范围,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处理或措施来改善水质。
总结:原子吸收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自来水中钙和镁的含量。
通过此实验可以了解自来水中的金属离子含量,从而评估水质。
在实验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控制污染源,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 (������2 −������1 )× ������ (������������ )
=
100 0.01073 ×0.89×24.3050 100
× 1000
× 1000 mg/L=2.3211 mg/L
CaC������3 含量=
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试验时间:2014.04.11 报告人:武伟 一、 目的要求 1. 掌握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计算。 2. 掌握铬黑 T、钙指示剂的使用条件和终点变化。 二、 实验原理 用 EDTA 测定水中钙镁含量时,通常在两个等分溶液中分别测定钙及钙镁的总量,镁的含量则从 两者所用 EDTA 的差值求出。 (详细原理见预习报告) 三、 实验用品 6mol/L 氢氧化钠, N������3 ∙ ������2 ������ − ������������4 ������������缓冲溶液, 铬黑 T 试剂, 钙指示剂, 滴定管, 25 mL 移液管, 锥形瓶 6 个 四、 实验内容 i. 实验步骤 1. 取 6 个锥形瓶,洗净,用蒸馏水润洗,向每个锥形瓶里加入 100 mL 蒸馏水。 2. 取其中三个用来测定钙含量,向其中加入 2 mL6mol/L 氢氧化钠和 5 滴钙指示剂,溶液变成酒 红色,用 EDTA 滴定至溶液变成纯蓝色,记下 EDTA 的用量。 3. 剩余三个用来测定钙镁的总含量,向其中加入 5 mL N������3 ∙ ������2 ������ − ������������4 ������������缓冲溶液,三滴,铬 黑 T 试剂,也是用 EDTA 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成纯蓝色。 ii. 数据处理 测定钙的含量 组别 1 2 3 用去 EDTA 体积������1 (mL) 2.58 2.67 2.58 组别 1 2 3 测定钙镁总量 用去 EDTA 体积������2 (mL) 3.50 3.47 3.47
化验室EDTA滴定法测定水质钙镁离子操作规程

化验室EDTA滴定法测定水质钙镁离子操作规程一、引用标准GB/T15452-2009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钙、镁离子的测定EDTA滴定法二、方法提要钙离子测定是在pH为12~13时,以钙—羧酸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测定水样中的钙离子含量。
滴定时EDTA与溶液中游离的钙离子仅应形成络合物,溶液颜色变化由紫红色变为亮蓝色时即为终点。
镁离子测定是在pH为10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测定钙、镁离子含量,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由钙镁含量减去钙离子含量即为镁离子含量。
三、试剂和材料1、硫酸溶液:1+1。
2、过硫酸钾溶液:40g/L,存储于棕色瓶中(有效期1个月)。
3、三乙醇胺溶液:1+2。
4、氢氧化钾溶液:200g/L。
5、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pH=10;54gNH4Cl与350mL浓氨水,加少量水溶解,待温度在室温时,定容至1L棕色容量瓶中,上下颠倒混合均匀。
6、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溶液:c(EDTA)约0.01moL/L。
7、钙—羟酸指示剂:0.2g钙–羧酸指示剂[2-羟基-1-(2-羟基-4-磺基-1-萘偶氮)-3-萘甲酸]与100g氯化钾混合研磨均匀,存储于磨口瓶中。
8、铬黑T指示剂液:溶解0.50g铬黑T﹝1-(1-羟基-2-萘偶氨-6-硝基-萘酚-4-磺酸钠)﹞于85mL三乙醇胺中,再加入15mL乙醇。
四、分析步骤1、钙离子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50mL过滤后的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mL硫酸溶液和5mL过硫酸钾溶液,加热煮沸至近干,取下冷却至室温向其中加入50mL 水、3mL三乙醇胺溶液、7mL氢氧化钾溶液和约0.2g钙—羧酸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液滴定,近终点时速度要缓慢,当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亮蓝色时即为终点。
2、镁离子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50mL过滤后的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mL硫酸溶液和5mL过硫酸钾溶液,加热煮沸至近干,取下冷却至室温加50mL水、3mL 三乙醇胺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四水硬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硬度的常用表示方法;
2、学会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水中钙镁含量,钙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铬黑T,钙指示剂的使用条件和终点变化。
二、实验原理
1、总硬度、钙硬度、镁硬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水的硬度主要是指水中含可溶性的钙盐和镁盐。
总硬度通常以每L 水中含的碳酸钙的mg数,即mg/L.
钙硬度即每1L 水中含的钙离子的m g数,mg/L.
镁硬度即每1L 水中含的镁离子的m g数,mg/L
2 总硬度的测定条件与原理
测定条件:以N H3-NH4Cl 缓冲溶液控制溶液pH=10,以铬黑T 为指示剂,用EDTA
滴定水样。
原理:滴定前水样中的钙离子和镁离子与加入的铬黑T指示剂络合,溶液呈现酒红色,随着EDTA的滴入,配合物中的金属离子逐渐被EDTA夺出,释放出指示剂,使溶液颜色逐渐变蓝,至纯蓝色为终点,由滴定所用的EDTA的体积即可换算出水样的总硬度。
3 钙硬度的测定条件与原理;
测定条件:用NaOH溶液调节待测水样的pH为13,并加入钙指示剂,然后用EDTA 滴定。
原理:调节溶液呈强碱性以掩蔽镁离子,使镁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然后加入指示剂用EDTA滴定其中的钙离子,至酒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由滴定所用
的EDTA的体积即可算出水样中钙离子的含量,从而求出钙硬度。
4、相关的计算公式
总硬度=(CV1) EDTA M CaCO3/0.1 钙硬度=(CV2) EDTA M Ca/0.1 镁硬度=
C(V1-V2)M Mg/0.1
三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思考题
总硬度的测定
1、水硬度的测定包括哪些内容?如何
用100mL吸管移取三份水
测定?
样,分别加5mL NH3-NH4Cl 缓冲
2、我国如何表示水的总硬度,怎样换溶液,2~3 滴铬黑T 指示剂,用
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酒红
算成德国硬度?
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
3、用Zn2+标准溶液标定EDTA标准溶液
有二种方法,水硬度的测定实验中所用EDTA应
用哪种方法标定?
4、怎样移取100mL水样?
5、为什么测定钙、镁总量时,要控制
pH=10?叙述它的测定条件。
6、测定总硬度时,溶液中发生了哪些
反应,它们如何竞争
7、如果待测液中只含有Ca2+,能否用铬黑T
为指示剂进行测定?
钙硬度测定
8、测定钙硬度时,为什么加2mL6mol· L-1NaOH
用100mL吸管移取三份水样,分别加2mL 6mol· L
-1 NaOH
-1 NaOH 溶液使溶液的pH=12~13?叙述它的测定条件。
9、为什么钙指示剂能在pH=12~13 的条件下指
溶液,5~6 滴钙指示剂,用EDTA
示终点?
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酒红色变
为纯蓝色即为终点。
10、怎样减少测定钙硬度时的返红现象?
11、怎样做空白实验,为什么要做空白实验,
实验中为什么不做?
12、怎样表示实验结果?
13、如水样中含有Al3+、Fe3+、Cu2+,能否用
铬黑T 为指示剂进行测定,如可以,实验应该
如何做?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总硬度的测定
序号 1 2 3 自来水体积V水/mL
V初/mL
V终/mL
V总/mL
平均体积V1/mL
总硬度/mg/L
平均值/mg/L( 舍前)
S
T
平均值/mg/L( 舍后)
钙硬度的测定
序号 1 2 3 自来水体积V水/mL
V初/mL
V终/mL
V总/mL
平均体积V2/mL
钙硬度/mg/L
平均钙硬度/mg/L( 舍前)
S
T
平均钙硬度/mg/L( 舍后)
镁硬度=C(V1-V2) M Mg/0.1
五、思考题
1、水硬度的测定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测定?
〈1〉水硬度的测定包括总硬度与钙硬度的测定,镁硬度则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
到;
〈2〉可在一份溶液中进行,也可平行取两份溶液进行;
2+ ,再将溶液调至pH=10(先
①.在一份溶液中进行;先在pH=12 时滴定Ca
调至pH=3,再调至pH=10,以防止Mg(OH)2 或MgCO3等形式存在而溶解不完全),
2+。
滴定Mg
②.平行取两份溶液进行:一份试液在pH=10时测定Ca,Mg总量,另一份在pH=12
时测定C a,由两者所用EDTA体积之差求出Mg的含量。
本实验采用第二种方法。
2、我国如何表示水的总硬度,怎样换算成德国硬度?
我国通常以1×10 3 表示水的总硬度,德国以10×10
-3 g· L-1 CaCO -3g· L-1 CaO表示水
的硬度,因此,如以我国1×10
-3g· L-1 CaCO
3 表示的总硬度换算成德国度时,需乘以系数0.056。
德国度
o DH(10×10-3 g· L-1 CaO) = 总硬度(g· L-1
CaCO3) ×56.08/(100.09 ×10) = 总硬度(g· L -1 CaCO3) ×
0.056
3) ×0.056
3、怎样移取100mL水样?
⑴由于移取的水样体积大,因此移取时盛水样的烧杯为400mL;
⑵吸取水样用水泵、真空泵,而不是洗耳球;
⑶将真空泵上的橡皮管微接(不是全部套住)100mL吸管的管口,使水以适中
的速度进入吸管。
若全部套住,进水速度快,会带入大量小气泡(水呈浑浊样),使移取的体积不准。
⑷注意右手食指的操作,因100mL吸管的上口管径大,溶液下流快,故调节液
面至刻度线时,应微松食指使液面缓缓下降,以控制液面的最低点恰与刻度线相切,同时紧按食指,使液面不再下降,使移取水样的体积准确。
⑸每个实验室公用三支100mL无分度吸管,以及相配套的400mL烧杯及表面皿。
5、为什么测定钙、镁总量时,要控制pH=10?叙述它的测定条件。
⑴因稳定常数CaY
2-> MgY2-,滴定C a2+的最低pH=8,滴定Mg2+的最低pH=10,指示
剂铬黑T 使用的最适宜pH范围为9~10.5, 因此测定时pH=10。
⑵测定总量的条件为,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 为指示剂。
6、测定总硬度时,溶液中发生了哪些反应,它们如何竞争
2+
在pH=10的缓冲溶液中,加入铬黑T 指示剂后,指示剂先与Mg
配位(为什么?)- 2+ 2+ -
为MgIn ,当滴加EDTA后,EDTA先与游离的Ca 、Mg 配位,最后夺取MgIn
中的2+ :
Mg
MgIn- + H
- + H
2-
2Y
=MgY2-
+ HIn
2- + HIn
2- + H
+
溶液的颜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
2+,能否用铬黑T为指示剂进行测定?
7、如果待测液中只含有Ca
若按本实验条件用直接滴定法测定总硬度,则不能。
经计算可知,在pH=10的氨性溶液中,以铬黑T 为指示剂,用0.02mol· L
-1EDTA滴定0.02mol· L-1Ca2+
溶液,终点误差为-1.5%;若滴定的是0.02mol· L 溶液,终点误差为0.11%。
此结
-1 Mg2+
果表明,采用铬黑T 为指示剂时,尽管CaY比MgY稳定,但测定钙的终点误差较
2+显色不灵敏所致。
大,这是由于铬黑T 与Ca
若按照置换滴定法进行实验,则可以。
只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MgY,在pH=10
的条件下,用铬黑T 为指示剂就能进行测定
8 测定钙硬度时,为什么加2mL 6mol· L-1NaOH溶液使溶液的pH=12~13?叙述
它的测定条件。
2+形成Mg(OH) <1>
在pH=12~13 的条件,Mg
2 沉淀,不干扰钙的测定。
<2>钙硬度的测定条件:pH=12~13,以钙指示剂为指示剂。
9 为什么钙指示剂能在pH=12~13 的条件下指示终点?
在溶液中,钙指示剂存在下列平衡:
H2In
p K a2=7.4 p K a3=13.5
- HIn2- In
3-
酒红色蓝色酒红色
由于MIn 为酒红色,要使终点的变色敏锐,从平衡式看
2+
7.4 < pH < 13.5 就能满足。
为了排除Mg 的干扰,因此在pH=12~13 的条件下,滴定钙,终点呈蓝色。
10、怎样减少测定钙硬度时的返红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