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PPT【完美版课件】

合集下载

20青山不老课件(共18张PPT).ppt

20青山不老课件(共18张PPT).ppt

拄着 拐杖
默读阅读提示,梳理问题。
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 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十五年、八条沟、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 看到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感受?
请同学们再次朗读,体会老人创造奇迹的了 不起。
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造的?
这青山上的绿树,这绿色的奇迹,又是谁,凭着什么创 造的呢?
老人凭着自己的双手,更是凭着自己默默奉献的精神创造 的。老人凭着要造福子孙后代坚定的信念。
颁奖词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他心向未来。 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 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杨善洲
读一读,说一说这段颁奖词在表达上有什么特 点?
默读第2自然段,试着找出关键句进行理解。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
如此险恶的地方
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抓住关键句读懂小环境的艰 辛。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简朴单调的生活
五位老汉离世、老伴静静过世、女儿三番五次接他遭拒。 "小环境,艰苦"。
了解了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过程中所付 出的一切,你有什么话想对老人说呢?
仿照表达的特点试着为山野老农写一段颁奖词。
布置作业 搜集植树造林英雄事迹读一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上册
20* 青山不老
作家作品我知道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
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 主要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 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2024版《青山不老》PPT精品课件

2024版《青山不老》PPT精品课件
的魅力。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初衷和动力,展现了老人高尚的品 质和坚定的信念。
2024/1/30
“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寓意深刻。它不仅指青山常绿,更象征着老人的精神永存,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继续努力,为环境保护和家园建设贡献力量。
14
04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2024/1/30
15
环保主题思想阐述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描绘青山常绿、绿水长流的自然 景象,表达人类应尊重自然、顺应自 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呼吁全社会参与环保
鼓励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共同建设 美丽家园。
倡导可持续发展
阐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生 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 效益的统一。
2024/1/30
文学赏析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提 高学生文学素养(10分钟)。
课堂互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等 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解(10分钟)。
课程总结
回顾课程内容,总结学习成果,布置 课后作业(5分钟)。
6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2024/1/30
7
文本结构梳理
开头部分
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山 野景象,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青山不老》PPT精品课件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分析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体现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
2
01

《青山不老》PPT课件共24页

《青山不老》PPT课件共24页
河流、湖沼、水库、池塘中沉积的泥沙。文中指树下堆积的泥 土。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文中指老人的院子里到处充满着绿色, 到处被植被所围绕。
• 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 案,批注感受。
• 交流: 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 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涛, 风一吹树梢卷过声,叶间闪着 粼粼的波光。”
(2)“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青山不老》讲述的是一位老人将毕生精力用于 植树造林工作,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 时造福子孙后代。
交流:
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 的”?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 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 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 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再见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肆虐 盘踞 归宿 劲挺 淤泥 荡漾
理解词语的意思
任意残杀或破坏。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 很大的破坏和损失。
非法占据。文中指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迫害。
人或事物的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 着,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 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这些主要分 布于大同、朔州、忻州三市的16个县(区)的风 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都在增加。右玉县老 城12米高的城墙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 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 一二十年就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经成为当地人 们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 伯利亚吹过来的强劲的季风,经大同、朔州地区 把当地粒碎质轻的栗钙土卷向高空吹向河北平原、 京津地区。

20.《青山不老》课件(共24张PPT).ppt

20.《青山不老》课件(共24张PPT).ppt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是什么?
一种绿水青山的精神
你是怎样理 解这句话的?
青山是不会老的
表面是指青山常年青色,实际上象征着老人 的高贵品质。不是青山不变,而是老人的精神 会一直传承。
再想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青山”表面上指老人创造的奇迹,实际上更象征着 老人的执着精神像青山一样充满生机,赞颂了老人的高贵 品质;“不老”则是说老人虽然会离开人世,但他种下的 这片青山及他崇高的精神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永远“不 老”。 “青山不老”是这篇散文的文眼,既深化了文章主题,又 使主题形象鲜活起来,让原本相对抽象的人物精神变得具 体可感。“青山不老”还包含了作者对“造林英雄”的感 谢、敬佩和祝福。
了这块绿洲。
环境极其恶劣,任务很艰难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作环用境是。这是中国的晋西北, 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什方么,?是干旱、霜冻、沙尘
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
能一直埋到城头。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
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
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
这句话告诉我们青山与老人的关系,同 时也在告诉我们土地与人类的关系,相互 依存。
青山绵延
为什么?
感动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
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 震撼
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
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荒原戈壁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吞字,流畅连贯。
lín lín
粼粼

《青山不老》课件PPT(完美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共47页PPT

《青山不老》课件PPT(完美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共47页PPT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谢谢!
47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青山不老》课件PPT(完美版)六年级上 册语文部编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青山不老ppt课件

青山不老ppt课件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 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
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言点
击 简 击
意此 赅处 的添
阐加 述正 观文 点,

。文
加 字
是 您 思
标 想
的 提 炼

题 请
尽 量
山西,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 三尺土,风起土满天。”之说。山西地处沙漠 化扩展前沿,是沙尘暴高发区。山西的右玉县 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 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 侵害,每一二十年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成为 当地人最大的敌人。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 从西伯利亚来的强劲季风,还会吹向河北、北 京、天津等地, 形成强烈的沙尘暴。
坚强有力地挺立着。 沉积的泥沙。
荡漾: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风雨同舟: 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课中自学:
一.默读课文,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 的奇迹?用“——”划出。
二.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用“~~~~”划出。找好后再读读 句子,写上体会。
三.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
15年啊,绿 化了8条沟, 造了7条防 风林带, 700亩林网, 这是多么了 不起的奇迹。
被黄沙逐渐吞没的村庄
沙尘暴
PART 1
现在——绿意荡漾的 青山
16
第、 青 山
一不 老

பைடு நூலகம்作者梁衡
zhì sù wù zhōu 淤(yū)泥
72.9万
治理
4893
归宿
30000+
荡漾
4.55%

《青山不老》(完美版)PPT课件1

《青山不老》(完美版)PPT课件1
有一位81岁的老人,他 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 不老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 走进课文,去认识这位平凡 而又伟大的英雄吧!
这就是“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山沟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值,造福子孙后代。 老人经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 创造 奇迹 绿洲 价值
*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 下创造的?
值,造福子孙后代。
两米厚,都是好土啊!” 三个典型事例“五位老汉离世” “老伴静静过世” “女儿三番五次接他遭拒”我们感受到老汉生活的小环境——艰苦。
*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 第三自然段: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
“如臂如股”“劲挺”“树却勇敢 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绿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
1 青山不老 “十五年”“八条沟”“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十五年、五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枯燥岁月;
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山沟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值,造福子孙后代。
9 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山沟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
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
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 有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十五年”“八条沟”“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十五年、五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枯燥岁月;

《青山不老》课件ppt.ppt

《青山不老》课件ppt.ppt
(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加以说明)
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
现在——绿意荡漾的青山

1、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 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
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
的波光。


2、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
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 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
知识链接
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 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这些主 要分布于大同、朔州、忻(xīn)州三市的16 个县(区)的风沙带,土地沙漠化面积每年 都在增加。右玉县老城12米高的城墙如今已 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 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 就被迫搬迁一次。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 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的强劲季风,经大同、朔 州地区时把当地粒碎质轻的栗(lì )钙土卷向 高空吹向河北平原、京津地区。
"老”
这个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 谁来说说看
《说文解字》中也是这样解释的:“七 十曰老,言须发变白”,告诉了我们 “老”的本义。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 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 不老的奇迹。
土炕 险恶 肆虐 山沟 盘踞 奇迹 创造 绿洲
价值 铁锹
淤泥 劲挺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小组合作,结合课文内容讨 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 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 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
与日月同辉了。
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老体衰
拒享清闲
老人在年老体衰、孤身一人,条 件艰苦的情况下,坚持十五年植树造 林,绿化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 三千七百亩林网,怪不得作者这样赞 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一位年过80的老人,在环境如此恶劣的晋西北土地上坚持植树造林15年,并 且还将继续下去。难怪我们在黄土高原上能看到那样的景Βιβλιοθήκη 。请带着喜悦的心情 朗读第一自然段。
坚强有力的挺立着。文中指在山洼、山腰里的杨树、柳树挺立着,生命力旺盛。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
肆虐——暴虐 盘踞——占据 险恶——凶险 劲挺——挺拔 恭敬——尊敬 资助——赞助 凶猛——凶悍
反义词
恭敬——傲慢 劲挺——弯曲 普通——特俗 勇敢——胆怯 凶猛——温顺 荡漾——平静 唯一——众多
课文详解
想一想: 同学们,请认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明确课文的主要内
放肆侵扰,任意妄为
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 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 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
环境恶劣
非法占据,文中指干旱、 霜冻、沙尘暴常年不断, 突出环境指恶劣。
补充资料
山西,素有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 之说。山西地处沙漠化扩展前沿,是沙尘暴高发区。山西的右玉县老城12 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淹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 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年被迫搬迁一次,风沙已成为当地最大的敌人。 由于气候恶劣,植被稀少,从西伯利亚来的强劲季风,还会吹向河北、北 京、天津等地,形成强烈的沙尘暴。
干旱
霜冻
沙尘暴
当地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 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在这样恶劣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的老头坚持十五年 植树造林,绿化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怪不得作者 这样赞叹: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其代表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 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
3
1.初读课文,完成: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交流学习情况
多音字

juàn 试卷 juǎn 卷起
例:一阵风吹来,桌子上的 试 卷 ( juàn ) 被 风 卷 ( juǎn )跑了。
19 青山不老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课前导入
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假如只论一时的爆发,能做的实在不多。但 是,如果给人以时间,任他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那么,结果很可能让你 瞠目结舌。今天,我们将要认识一位普通的老农,他用十五年的时间, 在贫瘠的晋西北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们走进课文,在《青山不老》中 了解他的故事吧。
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
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 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 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条件艰苦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 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六十 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 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 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已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从城里回来, 接他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正是这样的一位古稀老人, 在年迈之时却创造了一个 奇迹。再读课文,找找老 人创造了什么奇迹。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 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 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 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比喻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 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课前预习
1
晋西北,位于山西,通常指的是保德、河曲、偏关三县,他们隶属于 忻州市,隔黄河、长城与陕西、内蒙古相望。晋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 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 土满天”的说法。
2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 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 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 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 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 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位山野老农,在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
艰苦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中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 创造一片绿洲的故事。
理清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 喜人画卷。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 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 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青山不老(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不老)
词语解释
参天: (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肆虐: 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
成很大破坏和损失。
盘踞: 非法占据。文中指晋西北地区经常受到干旱、霜冻、沙尘暴的侵害。
风雨同舟: 比喻共同渡过难关。 三番五次:
形容屡次,多次。 归宿:
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文中指青山是老人生命的终结地。 劲挺: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 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 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
“一亩”有多少大?(667平方米)
3700亩是多少平方米? (246,7900万平方米)
我们的多媒体教室大约100平方米,那么大约 是多少个教室那么大?
(24679个教室大)
那么这位老人是在怎样的大环境下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呢?默 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划一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