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自制)3
合集下载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ppt课件(自制)3

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不能说是一个系统,因为不同种动物是分开饲 养的,彼此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和相互影响,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理,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也不是一个系统。
2019/5/28
4
生态系统的范围
例2:一头牛的胃中,除了饲料外,还含有多种与牛共生的微生物 以及寄生在牛胃中的微生物。这头牛的胃,在生态学上可以看成 是一个( D ) A、组织 B、器官 C、群落 D、生态系统
2019/5/28
10
生态系统的结构
2、食物链和食物网 (2)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结构模式与营养环节的关系
食物链生 物
植物
植食性动物
小型肉食性 动物
大型肉食性动 物
结构模式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营养环节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2019/5/28
11
生态系统的结构
12
思考与讨论
2019/5/28
13
思考与讨论
3、提示:还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是生命活动存在 的最基本条件,生命活动本质上也是物质与能量的变化。非生物物 质还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
4、提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将太阳 能转化为化学能。动物通过摄取其他生物获得物质和能量。各种生 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例3:(2006上海)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的一组是( A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 物;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 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2019/5/28
5
生态系统的范围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

2. 在一个由草、野兔、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野兔的数量变化可用下图中哪一曲线来表示( )
A
C
课堂反馈
3. 图23-02中图A、图B均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示,据图回答。
(1)图A 中数量最多的动物是______;图B中数量最少的动物是______。(2)图B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_。(3)图B中食物网有_____条食物链,写出最长的一天食物链______________; 消费者有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B中倘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毛皮而大量捕猎狐狸,则会使 ________大量增加,导致____________,最终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5)本题中哪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容易维持?为什么?
水葫芦
大米草
外来物种入侵
情景再现
火山喷发
情景再现
环境污染
情景再现
土壤沙化
情景再现
过度采伐
课堂反馈
从前的黄土高原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如今却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B. 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 C. 人类乱砍滥伐造成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 D. 地壳变迁所致
当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即: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 洪水泛滥、台风海啸等。(2)人为因素: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
仔鹿
野狗
草
狮子
秃鹰
A
C
课堂反馈
3. 图23-02中图A、图B均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示,据图回答。
(1)图A 中数量最多的动物是______;图B中数量最少的动物是______。(2)图B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_。(3)图B中食物网有_____条食物链,写出最长的一天食物链______________; 消费者有____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B中倘若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毛皮而大量捕猎狐狸,则会使 ________大量增加,导致____________,最终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5)本题中哪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容易维持?为什么?
水葫芦
大米草
外来物种入侵
情景再现
火山喷发
情景再现
环境污染
情景再现
土壤沙化
情景再现
过度采伐
课堂反馈
从前的黄土高原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如今却成了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B. 气候变得干燥造成的 C. 人类乱砍滥伐造成了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 D. 地壳变迁所致
当生态系统发生一定的变化或受到外来因素干扰时,它可以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克服系统内部的变化和外来干扰因素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即: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 洪水泛滥、台风海啸等。(2)人为因素:过度开发、环境污染等。
仔鹿
野狗
草
狮子
秃鹰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

我国主要自然致灾因子
三、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消极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消极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A.对森林的过量采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对石油海洋 的过度开发造成植被破坏。 B.对某些动物的过度围猎造成食物链破坏。 (2)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 工业三废、农药化肥、生活垃圾、生活废水、汽车排放 尾气而造成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等。
自动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影响生态系统的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
课堂总结
生态系 统的稳 定性
人类活动 对生态系 统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人类活动 能改善生 态环境
建立林业生态体系 建立自然保护区 颁布相关法律 综合治理各种环境污染
及时巩固
1.下列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中,不属于自然因 素的是( B ) A.早期霜冻影响了蔬菜园西红柿的产量 B.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C.一场洪水或一次飓风毁掉了动物的巢穴 D.由于某种疾病使得某一地区的大多数兔子死亡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 定的能力,因此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稳定性。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 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 会被破坏。
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相比,哪个的抵抗力强,哪个 受破坏后容易恢复?
抵抗力强、恢复力弱
抵抗力弱、恢复力强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 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但是一 旦被破坏,恢复起来也就越慢。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
二、自然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水旱灾害、雷电、火灾、台风、 滑坡、泥石流等都可使生态系统在短时间内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初中科学)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就越高。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如果只播种单一的马尾
松林,由于成分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弱,遇到虫害,会使成片的马尾松 死亡。因此,通常还要人工点播或补植其他多个树种,以提高树林的自动 调节能力。当然这会增加造林成本,另外与提高树种的成活率没有关系。
【答案】 C
【例 2】 如图 2.5-1 是一个草原生态系 统的食物网,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按时完成课后同步训练,全面提升自我!
单击此处进入课后同步训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一定 时期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备一定程度的自我稳定能力。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体现在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不同 的生态系统其自动调节能力的强弱不同,稳定性也存 在差异。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是 一个生态系统能在自然界长期稳定地保持下去的内在因素。
据估计我国目前有 400 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有 50 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世 界 100 个最危险的入侵物种。我国入侵物种造成的总体损失估计为每年数千亿元人民币。 如紫茎泽兰、水葫芦、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美国白蛾、非洲大 蜗牛等。
外来生物入侵是相互的,我国也有一些生物进入其他地区,成为别处的入侵物种。 比如葛藤,作为一种药材引入美国,然而到了美国后却大量滋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 重大影响。再比如青鱼,在中国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肉食性鱼类,然而不慎传到美国,已 成为美国渔业大害,当地政府甚至出价 100 美元一条悬赏捕捉青鱼。
【例 1】 某市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先用飞机进行马尾松林飞播,然后用 阔叶树种进行人工点播或补植,以形成针阔混交林。这样做对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ppt课件(自制)3 1

5、产生CO2的途径:一是 微生物 的分解;二是 动植物 的
呼吸作用;三是
化石燃料 的燃烧。
6、碳在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传递时,只有 在 生产者 与 无机环境 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各成
分之间的传递都是 单向 的。
2019/5/28
5
碳循环
大力植树造林后,这些植物能大量吸收已有的二氧化碳,因而能 起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更应该控制源头——温室气体的排放。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2019/5/28
6
碳循环
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绿色植物
分解者
分解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B、C
CO2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3)CO2或碳酸盐(矿物质)
2019/5/28
7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1、区别: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特点 范围
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单向传递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以无机物形式流动 反复循环 生物圈
C
2019/5/28
10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生物和非生物
常绿乔木
浮游植物
乙
温度和雨量
矿质营养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的被食量远大于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湿润且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旺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优秀课件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 外来干扰因素超过这个限度后,生态系统就 会失去自动调节能力,导致稳定性被破坏。
破坏生态系统 人为因素 稳定性的因素 自然因素
乱 砍 滥 伐
大量 捕杀 野生 动物
大
水
气
污
污
染
染
原 油 泄 漏
外 来 物 种 入 侵
水葫芦疯长
【随堂训练】
A 1.玉米螟在田里大量繁殖,造成玉米严重减产,引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当雨量充沛时,草木生长十分繁茂,老鼠的 数量急剧增加,其他生物会发生变化吗?
(2)老鼠的数量会无限制地增加吗?说明了什么?
兔吃大量植物
植物 减少
兔因饥饿死亡
兔增加 兔食物增加
狐狸增加
狐狸减少
植 物 增 加
兔减少 兔吃少量植物
借助食物链,生物间彼此制约,数量、比 例维持在一定水平——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能力。
生态系统经过长期的发展过程,逐步形成 的生物与非生物物质、能量之间、生物与生 物之间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这就是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成分(营 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森林生 态系统
荒漠生 态系统
适度捕捞海洋鱼类,不会导致 鱼类种群减小,更不会灭绝。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4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概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原因 3.简述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的原因
园艺人员在公园的一角种植了一块 草地,为了防止鸟吃草籽,他们用 网把这块草地罩了起来,过一段时 间,发现网里的草被虫子吃光了。 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PPT精品课件

• 例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等材料制作了2个生态 瓶(如图所示),并用凡士林将广口瓶密封,观察其稳定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 生态系统
• (1)每个生态瓶构甲成一个 甲瓶有光,其照,中植各物种能生进物行存光合活作用
• 时间更长的是 是
CO2等瓶无,机原物因
物质循环 。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设计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 目标:通过动手自制小型生态瓶(缸),认真观察记录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思考:1.设计时要考虑的生态系统成分有哪些? 2.达到稳定状态后,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无变化?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结构和功能发展要协调的重要标志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的温度;便于观察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 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生态缸的采光用散射光
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 多,个体不宜太大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容易适应新生态环境,减少对O2的消耗, 防止O2的产生量小于消耗量
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取决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协调 关系
观察指标:观察生态缸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影 响稳定性的因素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分析下列生态缸设计的相关要求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 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ppt课件(自制)

• (3)包括:河流生态系统自身的净化作用。
• 4.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 恢复力稳定性较低;反之亦然。
• 3.森林、草原、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 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各是怎样的?
•
• 思考探讨提示: • 1.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最高是20%,
传到第五营养级时就不足以再维持一个营 养级。 • 2.第2营养级。 • 3.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强,恢 复力稳定性弱;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 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苔原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都弱。
遭到破坏、恢复原 状
别
一般地说,生态系 一般地说,生态系
影响 统中物种丰富度
统中物种丰富度
因素
越大,营养结构 越复杂,抵抗力
越小,营养结构 越简单,恢复力
稳定性越高
稳定性越高
①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 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
• 3.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关系
•
(2009年重庆理综)下图是某森林生态
解者,两者都不能长久地维持稳定,甲瓶 无小鱼较丁瓶有小鱼稳定的原因可能是生 态瓶较小,小鱼的存在和长大会引起生物 间的竞争加剧,打破原有的平衡。
• 【答案】 (1)下降 缺乏光照情况下藻类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长 (2)缺乏泥 沙,分解者数量太少 (3)减少 消费者较 多,消耗较多的氧气 (4)①生态系统应该 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 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 ②生产者、消费 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以维 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单向流动
• 4.特点
•
: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
级流向高营养级。
• 5.研究意义: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 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 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 4.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 恢复力稳定性较低;反之亦然。
• 3.森林、草原、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 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各是怎样的?
•
• 思考探讨提示: • 1.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最高是20%,
传到第五营养级时就不足以再维持一个营 养级。 • 2.第2营养级。 • 3.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强,恢 复力稳定性弱;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 定性弱,恢复力稳定性强;苔原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都弱。
遭到破坏、恢复原 状
别
一般地说,生态系 一般地说,生态系
影响 统中物种丰富度
统中物种丰富度
因素
越大,营养结构 越复杂,抵抗力
越小,营养结构 越简单,恢复力
稳定性越高
稳定性越高
①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 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
• 3.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关系
•
(2009年重庆理综)下图是某森林生态
解者,两者都不能长久地维持稳定,甲瓶 无小鱼较丁瓶有小鱼稳定的原因可能是生 态瓶较小,小鱼的存在和长大会引起生物 间的竞争加剧,打破原有的平衡。
• 【答案】 (1)下降 缺乏光照情况下藻类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长 (2)缺乏泥 沙,分解者数量太少 (3)减少 消费者较 多,消耗较多的氧气 (4)①生态系统应该 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 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 ②生产者、消费 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以维 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单向流动
• 4.特点
•
: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
级流向高营养级。
• 5.研究意义: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 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 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 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为什么能维持相对稳定呢? 兔子与植物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 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实例有哪些? •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什么? • 思考讨论:构建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越简 单,则调节平衡的能力越弱。例如在马尾松纯林中,松毛 虫常常会产生爆发性的危害;如果是针阔混交林,单一的 有害种群不可能大发生,因为多种树混交,害虫的天敌种 类和数量随之增加,进而限制了该种害虫的扩展和蔓延。
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兔数量增加 兔数量减少
如果树木大量被砍伐,这 个生态系统会什么样?可
以恢复原状吗?
(二)恢复力稳定 性
概念: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破 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核心: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影响因素:
外界干扰的强度; 环境条件等;
恢复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
1、各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小, 数量多,繁殖快。
2、生物种类较少,物种扩张 受到的制约小。
练习 1、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稳定的原因主要是
(C)
A 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 B 缺少干旱 C 有自我调节能力 D 食物链破坏
2、某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 污染物的排放遭到破坏,停止排放污染 物后,由于自身的净化作用,逐步恢复
B 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
A.抵抗力稳定性 B.恢复力稳定性 C.抗污染能力 D.抗干扰能力
3、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 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 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
C 林生态系统( )
A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 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C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5、下列选项中,可以增加抵抗力稳定性的
是( A)
A.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保持平衡 C.减少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D.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
练习
• 基础题 1.(1)√;(2)×;(3)√。 2.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两个生态系统是(1、8); 人的作用突出的生态系统有(6、7、9、11); 陆地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是(1、2),较弱的是
(3、5、6、7、11); 水域生态系统在遭到较严重的破坏后,恢复较快的是(4、
9),恢复较慢的是(8)。 • 拓展题 提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系统的
生态 系统 成分 越多
营养 结构 越复 杂
自我 调节 能力 越大
抵抗 力稳 定性 越高
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
1、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多, 占有的能量多。
2、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食物网结构复杂。
抵抗力很强
抵抗力较弱
抵抗力较强
抵抗力较弱
如果草大量死亡,这个生 态系统会什么样?可以恢
复吗?
原有的25种小动物,19种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 的昆虫全部死亡,植物也无法繁殖。事后的研究 发现: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 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 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 吸收,又打破了循环。一败涂地的“生物圈二号” 计划证明: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该实验说明, 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要在生物圈之外建一个适于人 类生活的生态系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系统的稳 定性很难做到。
91.要及时把握梦想,因为梦想一死,生命就如一只羽翼受创的小鸟,无法飞翔。――[兰斯顿·休斯] 92.生活的艺术较像角力的艺术,而较不像跳舞的艺术;最重要的是:站稳脚步,为无法预见的攻击做准备。――[玛科斯·奥雷利阿斯] 93.在安详静谧的大自然里,确实还有些使人烦恼.怀疑.感到压迫的事。请你看看蔚蓝的天空和闪烁的星星吧!你的心将会平静下来。[约翰·纳森·爱德瓦兹]
能
反之,抵抗力稳定
性强。
Y值
时间 生态系统总稳定性(抵抗力与恢复力)关系示意图
恢复力大小可用什么来表示?
干扰
正常作 用范围
功能轨迹曲线
生
态
系
TS
统
功
能
X
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围成的面积可作为 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面积越大,则说明
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
时间
生态系统总稳定性(抵抗力与恢复力)关系示意图
94.对一个适度工作的人而言,快乐来自于工作,有如花朵结果前拥有彩色的花瓣。――[约翰·拉斯金] 95.没有比时间更容易浪费的,同时没有比时间更珍贵的了,因为没有时间我们几乎无法做任何事。――[威廉·班] 96.人生真正的欢欣,就是在于你自认正在为一个伟大目标运用自己;而不是源于独自发光.自私渺小的忧烦躯壳,只知抱怨世界无法带给你快乐。――[萧伯纳]
适度捕捉生态系统中的 动物,也不会导致种群严重 减小,更不会灭绝。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掌握以下知识:
(1)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的能维持相对稳定性的原因
(是因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的两个方面及其
相互关系。 (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制作: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的数量
6、农田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力稳
C 定性高的原因是( )
A 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B 需要不断地播种、施肥、灌溉等人为劳动 C 种植地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且
环境条件好 D 其产品运输到系统外
7、自然林区的马尾松一般不易发生虫 害,而人工马尾松林常会发生严重的松
C 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2. 观察生态缸的稳定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 (1)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植物、 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情况(由颜色变化进 行判别)及基质变化等。
• (2)定期观察,同时做好观察记录。
• (3)如果发现生态缸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 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被破坏,记 录下发现的时间。
• (4)依据观察记录,对不同生态缸进行比较、 分析,说明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异的 原因。
兔的食 物增加
兔因饥 饿死亡
兔吃少 兔吃大 量植物 量植物
植物减少 植物增加
85.每一年,我都更加相信生命的浪费是在于:我们没有献出爱,我们没有使用力量,我们表现出自私的谨慎,不去冒险,避开痛苦,也失去了快乐。――[约翰·B·塔布] 86.微笑,昂首阔步,作深呼吸,嘴里哼着歌儿。倘使你不会唱歌,吹吹口哨或用鼻子哼一哼也可。如此一来,你想让自己烦恼都不可能。――[戴尔·卡内基]
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思考:为什么要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意义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个适宜 稳定的环境。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一个适宜 稳定的环境。
走持续发展的道路需要一个 适宜稳定的环境。
Yes! 意 义
No!
(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施
保持与提高生物的数量,保护生物的 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1)生态缸可制作成封闭型,也可制作 成开放型(即不加盖)。前者对生态系 统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有着更严格的要 求。
(2)生态缸中放置的生物必须具有较强 的生活力,放置生物的数量要合适。
(3)为了使生态缸内的沙地保持干燥, 可在沙土下铺垫一张塑料布,以防止缸 中水(气)渗透上来。
(4)生态缸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 在上面写上制作者的姓名与制作日期。
87.当一切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贾柯·瑞斯] 88.每个意念都是一场祈祷。――[詹姆士·雷德非]
89.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柏格森] 90.习惯正一天天地把我们的生命变成某种定型的化石,我们的心灵正在失去自由,成为平静而没有激情的时间之流的奴隶。――[托尔斯泰]
3、各营养级生物能以休眠方 式渡过不利时期或产生适 应新环境的新类型。
抵抗力弱 恢复力强
抵抗力强 恢复力弱
恢复力强
恢复力弱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比较: 抵抗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 节能力越强,所以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遭到破 坏后恢复原状越难 ,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越低;
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此河流会 被破坏吗?
• 物理沉降 • 化学分解 • 微生物分解
1、这个食物网有几条食物链? 2、如果没有某种植食性动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何?
(一)抵抗力稳 定性
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 功能维持原状的能力。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物Ⅰ种丰富的热物带种雨丰富林的热带雨林Ⅱ
“生物圈二号”
问题一 : 科学家们为什么要建造“生物圈II 号”并进行实验? 问题二 : 在“生物圈II号”中模拟生物建立 了哪些生态系统?里面应该有哪些成分? 问题三 : 八位科学家原打算在“生物圈II号” 中自给自足生活两年,为什么中途撤出?这个 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实验失败说明了 什么问题?
措 施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护草本、苔藓、地衣等耐性强,繁 殖快的小植物和各种小型动物,提高生态
措 系统的恢复力稳和建设多种不同类型的局部生态 系统,形成互补生态。提高生态系统的综 合稳定性。
措 施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 结构功能不会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