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动、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例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不能概括所有情况。
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优势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
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一、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怀:使……归顺。
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例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愚公移山》)止:使之止(使愚公止)例4: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词类活用之使动意动及为动用法课件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致使”的意思,即主语使宾语发生某种动作或变化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认为”或“觉得”的意思,即主语认为或觉得宾 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为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对宾语含有“为了”的意思,即主语为
了宾语而发出某种动作或行为。
结构角度的比较
总结词
使动用法结构简单,意动和为动用法结构较为复杂。
键。
保持原文风格
这些用法往往与原文的风格和修辞 手法密切相关,掌握它们有助于保 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味。
提高翻译质量
掌握这些用法有助于提高翻译质量 ,使译文更加贴近原文,减少歧义 和误解。
THANK YOU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解释:沛公很快就会攻打过来,他想天天来章台宫。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分析:句中“来”和“欲日日章台”这两个动作都不是主 语“沛公”发出,而是由主语“沛公”使宾语“项羽”发 出这些动作。
02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的定义
01
意动用法是指词语在句子中不表 示实际动作,而是表示主语主观 上对宾语的认知、情感或态度。
02
意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词类活用 ,它与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有所 不同。
意动用法的特点
意动用法中,词语的动作意义被淡化,而强调的是主语对宾语的主观认知和情感态 度。
在句子中,意动用法的词语通常表示主语的感觉、心理状态或对宾语的看法、评价 等。
意动用法通常带有表示认知、情感或态度的修饰词,如“以为”、“以……为”等。
谓语具有“使宾语怎 么样”的意思。
使动用法的例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止子路宿。(《论语·微子》)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解释:让他在子路那里住宿。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词类活用(二)
教学目标:
1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2知道辨认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动词对其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或是“把它当作什么”的意思。
意动用法限于形容词意动用法和名词意动用法。
(1)形容词意动用法:指主语通过形容词认为其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
例:成以其小,劣之。
(2 )名词意动用法:指主语通过名词把宾语看成该名词相关的人或事物。
例如: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使动用法:
是指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或有“使他怎么样”的意思。
使动用法有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情况;
(1)名词的使动用法:指名词使其宾语具有与该名词相关的动作行为。
例如:居右者椎髻仰面;(使……梳成椎形)
(2)形容词使动用法:指形容词使其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状态。
例如:毕礼而归之;
(3)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项伯杀人,臣活之。
及物动词: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省略宾语的使动用法:可烧而走(之)也。
动词使动 意动用法

动词使动意动用法在汉语语法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比较特殊且重要的语法现象。
理解和掌握这两种用法,对于我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欣赏古代文学作品以及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简单来说,就是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原本是形容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使……变绿”,春风使江南岸变绿了。
再比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不是说“臣活”,而是“臣使之活”,即“我使他活下来”。
使动用法中的动词,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
使动用法有三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其一,动词本身就是使动用法。
像“惊天地,泣鬼神”中的“惊”和“泣”,就是“使天地惊,使鬼神泣”。
其二,形容词用作动词时的使动用法。
比如“必先苦其心志”中的“苦”,是“使……受苦”的意思。
其三,名词用作动词时的使动用法。
“汗牛充栋”中的“汗”,原本是名词“汗水”,这里是“使牛出汗”。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使动用法呢?这需要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分析。
如果一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那么这个动词很可能就是使动用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句子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来判断。
比如“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不是沛公自己从,而是沛公让百余骑跟从,所以是使动用法。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动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某种动作、状态或性质。
比如“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不是说渔人奇怪,而是渔人认为它奇怪,是“以……为异”的意思。
再比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美”,不是说妻子美丽,而是妻子认为我美,是“认为……美”。
意动用法也有两种常见的形式。
一种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像“不耻下问”中的“耻”,就是“以……为耻”。
另一种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例如“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
区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意动和使动用法和举例

意动和使动用法和举例
以下是 6 条关于意动和使动用法及举例的内容:
1. 嘿,你知道吗?意动用法那可真是有趣得很呢!就好比说“渔人甚异之”,这里的“异”就是意动用法呀,是渔人觉得那东西奇怪呀,可不是那东西自己真的奇怪呢,神奇吧!
2. 哇塞,使动用法也超有意思的哟!像是“必先苦其心志”,就是让他的心志受苦呀,这就是使动,能直接改变对象的状态呢,是不是很厉害?
3. 讲真的,意动用法就像给事物披上了一种特别的情感外衣。
你看“友风而子雨”,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子女,这多有想象力啊,你能感受到这种奇妙吗?
4. 哎呀呀,使动用法有时候就像有一双神奇的手在操纵一样。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这里的“归”就是让相如回去呀,是不是很生动呢?
5. 嘿,想一想哦,意动用法好像是我们对事物的一种独特认知方式呢。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妻子认为我美,这种意动多有意思呀!
6. 真的呀,使动用法那可是有着很强的行动力呢。
“项伯杀人,臣活之”,让那个人活下来,这力量,杠杠的呀!
我的观点就是,意动和使动用法真的是让语言变得超级丰富和有趣,充满了魅力呀!。
文言文使动和意动用法

使……饮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 具有“使宾语具有某种性状”的 意思。
例子 •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 答案: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
•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答案: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 国),会合结盟想办法使秦国(的势 力)削弱。
句)
让诸侯臣服…
名词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让 动词 项伯杀人,臣
使 形容词 臣请完 使 璧 活
使项伯活了下来 之(项伯)
归
赵 使和氏璧完整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带有宾语的,一般都属 于使动用法。 使……活 项伯杀人,臣活之。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较少,如果带 有双宾语的,一般属于使动用法。 晋侯饮赵盾酒。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之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 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 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 “使”的意思。可以通过“使……怎么 样”的句式进行解释、翻译。
翻译为: 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形容词) 主语+使+宾语+施行……动作(动词)
使动用法 •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形容词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例句)
当作
名词 吾从而师 之 把他当作老师 我者 认为我美
把
形容词 吾妻之美
认为
•形容词意动用法
•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 答案: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形貌强壮健美。
• ②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答案: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
文言文,意动用法,使动用法pptx课件

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 怪)
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 不能概括所有情况。比如数词或 者数量词有时也可活用为动词甚 至是使动词。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 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 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1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 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 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 为......”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 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 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 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类不 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 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1、动词使动用法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 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 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例: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 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 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 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 表的性质或状态。
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凄、寒:使神骨凄寒。
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

文言文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一、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其父为宾客例2:父利其然也。
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可图《伤仲永》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入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1: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即“以之为异”(认为这件事奇怪)例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以之为奇”(认为他才能非凡)成语卷: 兵贵神速(以…….为贵不耻下问以。
为耻是古非今以。
为是,以。
为非)不远千里(以。
为远二、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1、动词使动用法:动词与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五蠹》怀:使,归顺例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泣:使悲泣,例3:/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逃跑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陈涉世家》)“忿惠”是主语(吴)广”使宾语“尉”“忿恚”,全句译为“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恼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区分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由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响下使宾语发出的,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干什么(怎么样)”的意思。
使动用法主要有四种:名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的使动用法。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使……定居)
②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让……做丞相)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发生在不能带宾语的动词上。
例如: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使……灭亡)
②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使……发怒)
“亡”“忿恚”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尉”,需用使动用法解释。
某些可带宾语的动词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
谨食之,时而献焉。
(“食”,吃,这里是捕蛇者“使蛇吃”即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使……尊贵)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使……势力削弱)
(四)数词的使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有使动用法。
例如:
籍令秦始皇长世,……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即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成为四皇,与五帝并列成为六帝,也不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数词的使动用法,在于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句的“四”可解释为“使……成为四个”,“六”可解释为“使……成为六个”)或以数量为比喻的变化。
二、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也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
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总之,动作是主语意念上发出的。
意动用法有两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可译为: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认为……小,可译为: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如:
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欺侮)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
(把……当作鱼肉任意宰割)
②孟尝君客我。
(把……当作客人)
区分“使动”“意动”实践操练
下列各句中均有活用的词,或“意动”,或“使动”,请你分别指出。
1.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陈涉世家》)
2.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与妻书》)
3.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4.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5.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勾践灭吴》)
6.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赤壁之战》)
7.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冯谖客孟尝君》)
8.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荀子·天论》)
9. 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孟子·告子上》)
10.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与朱元思书》)
11.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12.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秋水》)
13. 成以其小,劣之。
(《促织》)
14. 驼业种树。
(《种树郭橐驼传》)
15. 侣鱼虾而友麋鹿。
(《赤壁赋》)
16.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
17.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18.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
(《愚公移山》)
19. 义不杀少而杀众。
(《墨子》)
20.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
【参考答案】
1. 忿恚:使……愤怒,使动用法。
(句意:吴广故意屡次说将想逃亡,使尉吏愤怒。
)
2. 乐:以……为乐,意动用法。
(句意:一定也会乐于牺牲我和你自身的福利。
)
3. 小:认为……变小,意动用法。
(句意:登上泰山而认为天下都变小了。
)
4. 阙:使……减少,使动用法。
(句意: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5. 洁:使……干净;美:使……美丽;饱:使……吃饱,使动用法。
(句意:使他们住干净之所,穿美丽之衣,吃饱腹之食。
)
6. 走:使……逃跑,使动用法。
(句意:曹操军队的战船正首尾连接在一起,我们可用火攻他们而使他们逃跑。
)
7. 贱:以……为贱,意动用法。
(句意:孟尝君身边的人认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就给冯谖吃一些粗糙的食物。
)
8. 病:使……生病,使动用法。
(句意:供养充足,又按时活动,那么天也不能使人生病。
)
9. 贵:使……成为贵;贱:使……成为贱,使动用法。
(句意:赵孟加官晋爵使之尊贵的人,赵孟也能夺去他的官爵使他变得地位低贱。
)
10. 息:使……停止,使动用法。
(句意: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
11. 异:以……为异,意动用法。
(句意:打鱼的人认为这里的景色很奇异。
)
12. 少:以……为少;轻:以……为轻,意动用法。
(句意:我曾经听说过,有小看仲尼的学问、轻视伯夷的道德的人,开始我还不相信。
)
13. 劣:以……为劣,意动用法。
(句意:成名因为蟋蟀很小,很看不起它。
)
14. 业:以……为职业,意动用法。
(句意: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
)
15. 侣:以……为伴;友:以……为友。
意动用法。
(句意:以鱼虾为伴,同麋鹿为友。
)
16. 师:以……为师,意动用法。
(句意:生在我的前面,他懂得道理比我早,我以他为师。
)
17. 生:使……生存,使动用法。
(句意:您要可怜我而让我活下去吗?)
18. 惩:苦,以……为苦,意动用法。
(句意:苦于山的北面交通阻塞,出出进进都要绕远路。
)
19. 义:以……为义,意动用法。
(句意:您把不杀少数的人而杀众多的人当作正义。
)
20. 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乱:使……错乱,使动用法。
(句意:使他们受到贫困之苦,使他们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