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上册随堂练 1 观潮 课堂习题
部编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观潮 课堂练习课课练一课一练【3套】

部编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课堂练习课课练一课一练学校班级姓名等级一、听写: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薄.雾(bó báo)薄.饼(bó báo)号.叫(háo hào)号角..(háo hào)三、结合课文解释词语:若隐若现:四、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五、根据课文填空:(1)作者按照()、()、()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2)过了一会,只见东边()的地方出现了(),人群又()起来。
(3)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浩浩荡荡();那声音如同(),好像()颤动起来。
部编人教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观潮同步练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写出本课中带有下面偏旁的生字,并用生字组成词语。
氵: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组成词语。
若()若()()()相接人()人()()()并进山()地()()天()地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
过了一会儿,只见()。
2.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再近些,只见()。
浪潮越来越近,();那声音()。
五、选词填空。
平静安静宁静1.房间里非常(),只听见钟表的嘀哒声。
2.几只小船飘荡在()的湖面上。
3.夜晚,()的乡间小路上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拓展阅读实训(一)退潮今年暑假,我跟随妈妈来到青岛的海边。
我站在栈桥上,放眼望去,整个大海湛蓝湛蓝的,无边无际。
海面上风平浪静,金色的沙滩上,游人们有各种姿态,躺着的、坐着的、站着的,三人一簇,两人一伙,都在欣赏美丽的大海。
我也忍不住光着脚丫来到沙滩上,任沙子从十个脚趾缝里挤进挤出,任海水拍打着我的脚面。
忽然听到有人说:“要退潮了!”我激动得连连拍手叫好,终于有眼福见识退潮了!沙滩上的游人也都激动起来。
此时的大海声音很小,温顺的像只劳累了一天的大河马。
轻微的水波拍打声,就像河马在深呼吸。
我低下头,突然发现本来浮在我脚上的水位退下去半米多远,莫非已经开始退潮了?我差点惊叫起来,让我奇怪的是退潮为什么不动声色,更不像涨潮那样来势凶猛,声势浩大。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课堂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观潮》讲堂练习题含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yīj ùkuān ku òcháo shu ǐɡǔn d ònɡ二、精挑细选。
1.潮嘲朝()笑()廷浪()2.笼珑拢合()鸟()小巧玲()三、依据意思写词语。
1. 形容齐集的人很多。
()2. 形容朦朦胧胧。
()3. 没有风波,比喻沉静。
()4. 形容很多人在一同高声发言声音喧杂,像开了锅同样。
()5. 山岳坍毁、地面开裂,形容声响巨大或变化强烈。
()四、句子练习。
1. 大潮钱塘江天下奇景被称为(连词成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仿佛闷雷转动。
(运用加点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给下边的句子排序。
()浪潮愈来愈近,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向前挪动,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一线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
()潮头奔跑西去,过了好久,江面才恢复了沉静。
()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腾,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六、课文整体梳理。
课文是依照潮来前、 ________和________的次序描绘钱塘江大潮的,你想到了用课文中的词语“ ________”来评论钱塘江大潮。
七、要点段落品析。
《观潮》片段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仿佛闷雷转动。
立时熙熙攘攘,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仍是海不扬波,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愈来愈大,只见东边水天一线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腾,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愈来愈近,如同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大荡地飞驰而来;那声音仿佛山崩地裂,仿佛大地都被震得抖动起来。
1.潮来了的时间是 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描绘了钱塘江大潮声音的变化,从“”到“ _______________”;江面情景的变化,从“ ___________”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1、观潮(含答案)

1、观潮一.填空题(共6小题)1.看拼音,写词语)。
huīfùáng shǒu fèi téng lǒng zhàoyījiùhéng guàn ruòyǐn ruòxiàn màn tiān juǎn dì2.用“”画出下列加点字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hǒu kǒng)。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人声水天相人人若若头进山地天卷地风浪吼水天荡荡(1)写ABAC式词语(至少三个)、、(2)写AABC式词语、、(3)写含有反义词的词语、、、4.补充课文中的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鼎沸天卷相接欲聋崩裂风浪以上词语中,形容声音的是,形容潮水的样子的是。
5.查字典知识填空。
“鼎”可查部首,再查画,第六笔是。
“鼎”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的器物。
②大。
③正当;正在。
“人声鼎沸”的“鼎”应取第种解释。
6.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观A.景象或样子。
B.看。
C.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1)观.潮。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3)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句子训练场(共4小题)7.农历八月十八日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
(改变语序,意思不变)8.江面上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改为比喻句)9.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改为反问句)10.给句子加标点。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三.判断题(共3小题)11.“鼎沸”的意思喧闹、杂乱。
(判断正误)12.“霎时”中的霎读音是chà.(判断正误)13.鼎字的第一笔是“丿”。
(判断正误)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4.课内阅读。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1观潮1.巧辨字音。
(填序号)(1)①háo ②hào口号.( ) 哀号.( ) 号.召( ) 风号.浪吼( )(2)①chēng ②chèn对称.( ) 称.作( ) 称.呼( ) 称.心如意( )2.让生字走进语境。
此时,大海上空lǒng zhào( )着méng méng( )的bó wù( )。
不一会儿,翻滚的làng cháo( )奔腾而来,人们áng shǒu( )东望。
随着新日的冉冉升起,海边又huī fù( )了平静。
3.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 )( )鼎沸风平( )( ) 浩浩( )( )水天( )( ) ( )( )浪吼山崩( )( )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
潮来之前,江面上( )。
潮来时,( ),潮水声犹如( )。
海堤上( ),根本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
渐渐地,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①这句话把___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___________②形象的比喻可以让句子增色不少,试用比喻续写下列句子。
雨越下越大.好像___________一阵微风吹过,树上的花儿徐徐飘落,如同___________一颗颗葡萄犹如___________,又仿佛___________,真是漂亮!(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①句中“___________”一词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观潮的人非常多。
体现人多的成语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昂首东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形象地再现了潮来前人们的急切心情。
这个句子从侧面描写了大潮的奇特。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随堂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随堂练习1. 下列词语书写与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剧说盼望顿时昂首东望(yáng )B.大堤犹如余波山崩地裂(bēng )C. 地振屹立霎时闷雷滚动(mèn )D.农厉横惯盐官镇浩浩荡荡(k ào )2. 读拼音,写词语。
大海的上空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不一会儿,fān gǔn( )的làng cháo( )飞奔而来。
随着朝阳的冉冉升起,海面又zhújiàn( )恢复了平静。
3. 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人声()()()平()静()隐()现()天相接()山()海齐头()()今天,海面上________,我们全家一起到码头接奶奶。
爸爸指着________地方说:“快看,和那条________的小船________的白色客船就是奶奶乘坐的轮船啊!”4. 读句子,完成练习。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①这句话是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________。
②仿写比喻句:雨越下越大,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①这句话从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方面描写了钱塘江大潮。
②“人群又沸腾起来”写出了观潮人的__________,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__________。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
请你也用相同的写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高空走钢丝表演,台下的观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按照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景象。
从“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江潮的声威,从“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句我们可以感受到江潮的形状和气势。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课《观潮》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课《观潮》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66分)1. (8分)我能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人声鼎_______ 水天相_______ 人_______人_______风_______浪吼 _______天卷地山_______地_______2. (10分)在用错的词语下面画上横线,把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①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时隐时现。
_______②过了很久,钱唐江才重复了平静。
_______③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
顿时,人声沸腾。
_______3. (4分)形近字组词。
陵_______ 唯_______ 鹤_______ 群_______棱_______ 维_______ 鹊_______ 君_______4. (9分)我能区别这些形近字,还能给它们组个词呢!炒_______碗_______励_______酸_______吵_______惋_______厉_______骏_______5. (4分)字扩词涂:_______ _______ _______舒:_______ _______ _______余:_______ _______ _______卡:_______ _______ _______6. (6分)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①大家昂首东望,等着,份着。
_______②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结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_______③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惯江面。
_______④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_______7. (15分)填空“鼎”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第六笔是_______。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观潮》一课一练试题附答案

1.观潮一、读拼音写词语。
ɡuān cháo lǒnɡ zhào kuān kuò huī fùɡǔn dònɡ()()()()()dùn shí zhú jiàn yóu rú()()()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人()人()若()若()天下()()风()浪()人声()()()平()静水天()()山()地()漫()卷()三、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人非常多。
()2.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
() 3.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款开了锅一样。
()4.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
() 四、阅读课文第3、4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两个自然段从、、 3个方面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1)作者在描写"潮来时"的壮观观景象时,是按照从到的顺序来写的。
(2)作者观察细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到来时的变化过程。
描写听到的声音变化顺序是∶从远处传来,好像;过了一会儿,响声;浪潮越来越近时,那声音如同,。
(3)描写看到的景象变化的顺序是∶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 ;那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再近些,,,浪潮越来越近,,。
3.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五、课外阅读练习。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
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衣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
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课堂作业每课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观潮》课堂作业每课练习题及答案【基础训练】一、看拼音写词语。
lǒng zhào dùn shítuìcháo yóu rúyúbō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水天()()昂首()()人()人()齐头()()()天()地()()鼎沸若()若()()()西去风()浪()三、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不是近义词的选项。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A.奇观河床B.优如新鲜C.招侍农历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是哪一项?()A.据说大堤B.宽阔风俗C.甜香衣旧3.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度.的观潮日。
()A.一次B.一回C.一日4.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A.宽容B.辽阔C.宽广5.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A.犹如B.相同C.宛如四、按要求写词句。
1.表示人多的词语:、2.表示声音大的词语:、3.写一个比喻句:五、课内阅读。
《观潮》(节选)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形成()。
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起来。
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词语,把文章内容补充完整。
2.作者运用的顺序写出了大潮的样子和声音。
3.把描写声音的句子在文中用“”画出来。
4.用“____”画出两个比喻句,分别把浪潮比作了________和________。
【拓展阅读】六、阅读短文《钱塘江观潮》,回答问题。
钱塘江观潮杨洋今年的国庆节我过得特别开心,因为我第一次去钱塘江观潮。
那天,天气晴朗,我们一家驱车来到海宁盐官观潮公园,那里已是人山人海。
我拼命地挤到栏杆处,放眼望去,只见钱塘江一望无际,风平浪静,什么异样都没有。
我正纳闷,这有什么好看的……突然,人群一阵(骚搔)动,有人大喊:“潮水来啦,潮水来啦!”我赶忙朝着周边人看的方向望去,只见远处现出一条长长的银线,隐约传来阵阵急骤的雨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观潮
基础练习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 háo
B. hào
号角()哀号()口号()号叫()二、拼拼写写。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若: A.如果,假如 B.如,像 C.你,汝
1.(1)若隐若现( ) (2)倘若( ) (3)若辈()
漫: A.水过满,向外流 B.到处都是,遍 C.没有约束
2.(1)漫天卷地( ) (2)漫溢( ) (3)漫谈()
观: A.看 B.景象或样子 C.对事物的认识
3. (1)天下奇观( ) (2)悲观() (3)走马观花()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若( )若( ) ( )平( )静( )( )并进
漫( )卷( ) ()( )相接人( )人( )
1.上面画“”的词语的结构很有特点,这种结构的词语还有:、。
2.与词语“( )平( )静”的意思相反的词语是:。
与词语“若( )若( )”的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五、选词填空。
欢腾沸腾奔腾
1.霎时,潮头( )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2.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起来。
3.眼看着“神十”成功发射,指挥中心大厅里一片()
六、比较句子,完成练习。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1.第二句话使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潮的像这种修辞手法可以让句
子更加、。
2.用第二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改写下面的句子。
露珠在荷叶上滚动。
七、给下列句子排序,组成一段话。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
()潮来了,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潮头奔腾西去,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潮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提升练习
八、课内阅读。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文段从、、三方面描写潮来之时的景象。
2.作者按照从到的顺序描写了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
参考答案:
1 观潮
一、 B A B A
二、奇观潮水堤坝农历据说宽阔盼望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逐渐
堵住齐头并进犹如山崩地裂地震霎时余波依旧
三、1. (1)B ( 2 )A (3 )C 2. ( 1)B (2 )A ( 3 )C
3. ( 1 )B (2)C ( 3 )A
四、隐现风浪齐头天地水天山海
1.无拘无束自言自语
2.风浪风号浪吼隐现若有若无
五、 1.奔腾 2.沸腾 3.欢腾
六、1.比喻响声闷雷具体形象
2.露珠像晶莹的珍珠,在荷叶上滚动。
七、 4 2 1 5 3
八、1.形状颜色声音2.远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