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方穴位贴敷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效果

合集下载

高血压治疗方:平肝清热活血降压方

高血压治疗方:平肝清热活血降压方

高血压治疗方:平肝清热活血降压方处方:生龟板15g、生鳖甲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生白芍15g、代赭石15g、怀牛膝60g、生地12g、山萸肉10g、黄连6g、黄芩10g、黄柏10g、山栀子10g、赤芍10g、川芎10g、红花6g、降香10g/丹参20g、汉三3g、水蛭6g、天麻10g、钩藤30g、僵蚕10g。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一剂药加水1000毫升,水煎2次,混匀取汁400毫升,分2次服用。

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饮食。

10剂为1疗程,连续服用2~3个疗程,即可使血压下降至正常水平。

说明:本方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建瓴汤合黄连解毒汤、冠心二号加减化裁组方而长。

建瓴汤重在滋阴潜阳,引血下行。

诚如张锡纯所言,建瓴汤一方“服后能使脑中之血如建瓴之水下行,脑充血之证自愈”(《医学衷中参西录》)。

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冠心二号活血化瘀,本方容滋阴清热活血于一方,对肝阳上亢,热毒炽盛,瘀血阻络之高血压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冠心病效果显著。

这是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的一首方剂,临床辨证需抓住心与肝辨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主血藏血和情志方面。

心主血脉而藏神,肝主疏泄而藏血。

肝是疏泄,情志失常,肝阳上亢,阳热化风,伤阴耗血,则肝肾不足,心血亏虚则头晕头昏;或风火相煽,热入心包,高热神昏,抽风惊厥;毒热血瘀,热入营血,血热妄行,紫癜鼻衄频发。

临床症状可见头昏头晕,耳鸣目胀,心悸气短,或舌强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脉弦紧。

西医诊断还需结合心电图、心脏彩超、超声心动图、血脂等生化检查。

作者临床常用此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等,临床治疗50例,均未使用西药降压,服用中药3个临床后统计显效40例,有效8例,无效2例。

无效者源于服用中药恶心呕吐,格拒中药之苦,气味之烈,不愿服用此药。

临床治愈率在96%以上,症状大部分消失,生化检查血脂、血粘度、尿酸均有明显下降或降至正常水平。

随访1年内血压正常无大的波动。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收缩压
舒张压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140.95±3.23
125.42±2.07
119.01±4.22
89.65±3.84
140.92±3.19
131.86±2.67
119.03±4.35
97.96±3.63
注:P<0.05
四、 讨论
结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通过中药穴
( 三) 观察指标
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过程
中,主要对药物降压疗效进行评价,设置指标显效、有效、无
效,计算治疗有效率 = (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 同
时,对比两组患者服用降压药后的效果,对两组患者的收缩
压和舒张压进行对比,以判断两种方法的降压效果。
( 四) 统计学处理
位贴敷联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疾病,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明
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 。 观察组的总有
效率为 96.77%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83.87% 。 从观察组和
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对比情况来看,观察组治
疗后的收缩压为(125.42±2.07) mmHg,对照组治疗后的收缩
[2] 金永勋.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脑出
血效果 观 察 [ J] . 世 界 最 新 医 学 信 息 文 摘, 2016, 16 ( 21) :
158,162.
[3] 李鲜,黄新.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脑
出血 90 例 效 果 观 察 [ J] . 齐 鲁 护 理 杂 志, 2013, 19 ( 1) : 122
五、 结语

治疗高血压的按摩方法

治疗高血压的按摩方法

治疗高血压的按摩方法1、按摩肺经的尺泽穴,大肠经的曲池穴,心经的少海穴。

2、按摩肝经的太冲穴、肾经的太溪穴和大肠经的曲池穴。

3、按摩小肠经的养老穴,有辅助疗效。

需要将指甲剪平了,然后使劲往里一按往上一推,一定要推进那个骨缝当中去才有效。

4、经常拨动膀胱经的昆仑穴,降压有显效。

5、引气血归于肾。

凡气血能够归于肾了,气血就会充足。

气血飘在上面,就会产生血压高、哮喘等上实下虚之症。

涌泉穴是调节高血压的要穴。

不同体质得用不同的方法。

但‘金鸡独立法’适合所有体质。

降气血引到涌泉穴。

一、如按摩时穴位无力,无弹性,如按摩海面垫子,体质虚寒型,要用艾灸的方法。

二、肾火旺,肾阴不足,(睡觉时脚心出汗,老要把脚放在被子外面)要多揉涌泉穴。

这时会感觉到涌泉穴很痛。

"6、血压太高,人觉得难受时,用针刺法刺心包经的曲池穴(肘横纹中间),放出几滴血后马上心里就舒畅、宽松了。

配合呼吸指压合谷穴。

指压时,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拇指和食指上下捏压6秒钟,然后迅速离开,手指离开时,应保持气已吐尽装态,如此重复10次。

7、摁捏左手小指的根部。

每次3分钟,每天1~2次。

8、高压高的高血压,敲击两侧三阴交穴。

刺激三陰交的降壓效果實際上比服很多降壓藥都要好,還沒有副作用。

在人體上,此穴是足部三條陰經〈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風雲際會的穴位,而這三條經都與高血壓有著莫大的關係,肝藏血,脾統血,而腎藏精,精又生血。

所以,多數患有高壓高的高血壓病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三陰交這個穴位特別敏感,用大拇指一按,馬上就有痛或者酸脹的感覺。

只要您每天揉按時有這種感覺出現,就證明三陰交降血壓的效果出來了。

但如果按揉時沒感覺,那您可要留神了,這種情況說明您的這個穴位正在慢慢「失靈」,所以,您要適當加大力度,每天按摩10分鐘以上,讓它重新恢復活力才行。

9、治低壓高的高血壓:敲擊兩側懸鐘穴。

懸鐘穴是膽經上的穴位,它專管人體骨髓的匯集,「髓生血」,所以這個穴位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的功能特別強,堪稱人體天生的降低壓大藥。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及临床护理体会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及临床护理体会

压 作用 , 长 期服 用 有一 定 副作 用 及 耐 药 性 。 因此 , 但 近年 来 中 医 药 治 疗
对 照 组选 择 基 础 降压 药 物 , 疗 组 接 受 贴 敷 治 疗 者 。 每 日在 安 静 状 治
高 血 压 已逐 渐 成 为防 治 的主 要 手 段[ 。本 人 从 2 1 0 1年 1月到 2 1 02年 1 态 下监 测 血 压 三次 , 间分 别 为 8 时 AM一 4 M 一 8 M , P P 固定 一 台 台 式水 银 月 对 高 血压 病 人 筛选 了 16例 , 中对 照 组 5 0 其 3例 , 治疗 组 5 3例 , 用 中 柱 测 血压 。一 周治 疗 后 的血 压 数 据计 人 观 察治 疗 中 。 采 药穴 位 贴敷 疗 法 , 过 观 察取 得 满 意 的疗 效 , 通 现报 道 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与 方 法
4 结果
两 组患 者 治疗 4个 疗程 后 , 效 比较 见 表 1 疗 。
表 1 两组 疗 效 比较
1 1 病 例选 择 。按 照《 国 高 血压 病 防 治 指 南 》 2 0 ) 标 准 诊 断[ . 中 (05的 。
选取 未 接 受 过高 血 压病 的药 物治 疗 , 且 没 有靶 器 官 的损 伤 和 并 发 症 的 并
中药 穴位 贴 敷治 疗 老年 性 高血压 的效 果及 临床 护 理体会
周 艳
( 湖北 省 武汉 市第 一 医院 武 汉
402) 3 0 2
摘要 : 目的 : 讨 穴位 贴 敷 治 疗老 年 性 高血 压 的 疗效 。方法 : 16例 高血 压病 患者 随机 分 为 治 疗组 5 探 将 0 3例 , 照 组 5 对 3例 , 疗 组 用 本 科 自制 中 治 药养 阴 方 , 碎成 粉 , 醋调 成 干 湿适 度 泥 状 , 成 扁 豆 大 小药 丸 , 敷 特 定 的 曲 池 穴等 , 日一 次 , 日为 一 疗 程 。结 果 : 研 用 搓 贴 每 7 与对 照 组 比较 , 药 穴 位 中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王新忠【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126例高血压患者资料加以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行常规降压药治疗,实验组于此基础上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变化、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SBP(132.08±9.57)mmHg、DPB(76.36±6.24)mmHg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高血压行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8(010)011【总页数】2页(P141-142)【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疗法;高血压;疗效【作者】王新忠【作者单位】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内科,山东东营2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高血压为多种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病因及危险因素,病发后对患者脑、肾脏及心脏等重要器质均造成损伤,严重影响其预后[1]。

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常采取降压药物治疗,但疗效均欠佳[2]。

本文为进一步验证该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就选取的126例高血压患者资料加以分析,现作下列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126例高血压患者资料加以分析,将签署知情同意书者、近期内未使用高血压药物治疗者纳入,将对帖敷过敏者、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者排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年龄40~66岁,平均(57.85±4.63)岁,男女比34∶29,病程1~14年,平均(6.59±4.21)年;实验组年龄41~67岁,平均(58.34±5.21)岁,男女比35∶28,病程1~13年,平均(6.21±4.53)年;两组以上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高血压穴位敷贴疗法

高血压穴位敷贴疗法

精选版doc
高血压穴位敷贴疗法
一、吴茱萸、清醋、黄连
(1)肾气亏虚证:吴茱萸散(吴茱萸1份,清醋1份)涌泉、太溪、太冲穴贴敷。

(2)痰湿壅盛证:吴茱萸散内关、丰隆、解溪穴贴敷。

(3)肝火亢盛证:清肝散(吴茱萸1份,黄连6份,清醋1份)涌泉、太溪、太冲穴贴敷。

肝阳偏亢伴有头晕者,以吴茱萸、川芎颗粒剂各3g,混匀,白醋调成糊状,每天晚间临睡前贴敷双侧涌泉穴,2周为1个疗程;肝阳偏亢伴头痛明显者,以决明子10g 焙干研末,以绿茶水调成糊状,贴敷两侧太阳穴,干后更换。

二、生大黄2g、生石决明5g、牛膝5g、冰片0.5g诸药为末,过60目筛,适量凡士林调为糊状,等分4份,均匀涂于自粘性无菌敷料上,贴于双侧穴位上,每日1次,每次贴6小时,次日对时更换,15日为1疗程,可以连续2个疗程或以上。

肝阳上亢证:曲池、风池、合谷、太冲;
风痰上扰证:曲池、合谷、丰隆、太溪;
肝肾阴虚证: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阴阳两虚证:曲池、足三里、气海、涌泉;
气虚血瘀证:曲池、合谷、气海、丰隆。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

高血压(肝阳上亢)治疗高血压验方

高血压(肝阳上亢)治疗高血压验方

高血压(肝阳上亢)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是血液流动力与血管壁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血压的单位是千帕(kPa),旧制是毫米汞柱(mmHg)。

1千帕=7.5毫米汞柱。

血压分为收缩压(心脏收缩时的血压)和舒张压(心脏舒张时的血压)两种。

收缩压俗称高压,舒张压俗称低压。

心脏输出血液量主要影响收缩压,血管阻力和血液粘度主要影响舒张压。

18岁以上的成年人,正常的收缩压是等于或少于18.7千帕(即140毫米汞柱),舒张压等于或少于12千帕(即90毫米汞柱)。

任何一种血压高于正常值,均称为高血压。

1992年美国卫生组织提出18岁以上成年人的高血压分期标准见表5。

表5 高血压程度分期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距,称压差。

正常压差为4.0~5.3千帕(30~40毫米汞柱)。

压差大于或小于正常范围,都是动脉硬化的表现。

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正常或低于正常,压差因而增大,这是老年人高血压常有的特征。

收缩压轻度升高或正常,而舒张压升高,压差因而减小,这是青壮年人高血压常有的特点。

在临床上,一般认为舒张压升高比收缩压升高具有更大的诊断意义。

据我国卫生部2001年10月发表的统计数字,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1亿人,并且以每年300多万人的速度递增。

在15~69岁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0%,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约1/3患高血压病,65岁以上老年人50%有高血压病。

近几年来,高血压病有低龄化趋势。

西医认为,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的平衡失调,和人体内分泌失调,均会造成肾缺血,产生“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使小动脉平滑肌收缩,外周阻力增加,随着时间延长,使小动脉痉挛、硬化,这就是形成稳定型高血压的原因。

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是头晕、头痛、失眠、耳鸣、易怒、烦躁。

中医没有高血压的病名(古代还无血压的概念,更未发明血压计)。

从症状看,属于中医的“肝阳上亢”、“肝火”范畴。

中医对肝阳上亢证积累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着重于整体治疗,消除产生肝阳上亢(高血压)的病因,而不是单纯降血压。

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探讨

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探讨
1 观 察指 标 . 4
两组 患者 均 于住 院期 间监测 血压 , 治疗 2周后 比较 血压 改善 情况 、 I 临床症状 缓 解程度 及有 无特 殊
不适 感 。 1 统 计 学方 法 . 5
对照组 采 用 常规 护理方 法 , 在药 物治 疗 的基础
上 给 予饮食 指 导 、 理 护理 、 心 病情 观察 ; 程 同干预 疗
中药浴足和按摩 涌泉穴治疗肝 阳上亢型高 血压病疗 效确切 , 现了 中医护理 的优势 , 体 可
Ke r s h p re so ; u sn t r e t n y wo d y e t n i n n r ig i e v n i n o
高 血压 病是 常见 的 心脑血 管疾 病之 一 , 本科 采
2 0 . 9 . 0 4 3 3
醛 固酮量 , 增加尿量。实验表明,I 川 芎其流浸膏能 短暂 降低 狗 、 的血压 , 有轻 度 的利尿 作用 , 麻 兔 并 天 能增 加动 物 血管 的顺 应 性 , 降低 外 周 血 管 阻力 [ , 7 ] 可产 生显 著持 久 的降 压 作 用 。根 据 药 物 的现 代 药 理 分 析 , 中怀 牛 膝 、 芎 、 其 川 茺蔚 子 有 利 尿 作用 , 钩 藤 有 钙拮 抗作 用 , 肉桂 有 扩 张 外 周 血 管 、 降低 外 周 血 管 阻力 的作 用 。本研 究 表 明 , 中药 泡洗 方从 整 此 体 上调 整 了人 体 气 血 阴 阳 , 上 亢 之 虚 阳, 逆 之 使 上 气 血下 行 , 通经 络气 血 , 复 阴平 阳秘 , 血调 畅 疏 恢 气 的生理状态 , 共奏 ” 平肝潜阳、 活血通络 、 利水降压 ”
有显著性差异 ( <0 0 ) P . 5 。结论 应用于 临床 。 关键词 高血压 ; 护理干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压方穴位贴敷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效果目的評估降压方穴位贴敷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治疗联合降压方穴位贴敷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中医症候变化和尿微量清蛋白的控制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降压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的尿微量清蛋白改善有效率为73.3%,明显高于对照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观察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观察组在眩晕、口干口苦便秘、急躁易怒、失眠健忘和腰酸膝软临床症状的改善有效率分别为100.0%、87.5%、100.0%、94.7%和91.7%,明显优于对照组(86.2%、7.7%、76.9%、11.8%和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降压方穴位贴敷能更有效降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血压和尿微量清蛋白水平,明显改善患者眩晕、口干口苦便秘、急躁易怒、失眠健忘和腰酸膝软的临床症状。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oint sticking of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on liver-yang hyperactivity hypertension.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of liver-yang hyperactivity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from September 2016 to November 2017 at our hospital.Al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60)and the control group (n=60).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standardized anti-hpertension treatment,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anti-hypertension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acpoint sticking thapy.on the basic treatment.The changes of blood pressure,symptoms and microalbuminuri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anti-hypertension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5.0%)(P<0.05).The improvement of microalbuminur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3.3% vs. 5.0%)(P<0.05).In addition,the efficacy of symptom impr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1%,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56.3%)(P<0.05).Among them,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including dizziness,dry mouth,constipation,irritability,insomnia and forgetfulness,and sore waist and knee was 100.0%,87.5%,100.0%,94.7% and 91.7%,respectively,which were all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86.2%,7.7%,76.9%,11.8% and 2.0%)(P<0.05).Conclusion The antihypertensive formula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can reduce the blood pressure,microalbuminuria,and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more effectively,including dizziness,dry mouth constipation,irritability,insomnia and forgetfulness,and sore and knee in patients with liver-yang hyperactivity hypertension.[Key words]Liver-yang hyperactivity;Hypertension;Acpoint sticking therapy;Antihypertensive therapy;Compou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fficacy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是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竭及血管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高血压新增病例。

保守估计每5个成人中有1位高血压患者[2-3]。

西医认为,中重度高血压需终身服药来控制和降低血压[4],但由于基因、环境和个体差异,仍有部分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5]。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已逐渐成为防治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中医通过药物、针灸或气功等方式能降低和控制血压,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6]。

然而,目前相关的临床研究较少,且多为单一中药贴敷和单一穴位的研究,敷贴用药未与穴位和辨证分型相结合。

本研究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对穴位和中药开展进一步研究,采用复方中药贴敷多个穴位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穴位貼敷降低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中药贴敷治疗提供切实的临床证据,有利于建立和规范高血压穴位贴敷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纳入2016年9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型)患者12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

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中位年龄62.47岁(36~86岁);平均身高(175.62±4.84)cm;基础血压值:收缩压111~200 mmHg,舒张压68~123 mmHg;平均病程(6.49±1.31)年。

观察组男22例,女38例;中位年龄60.03岁(48~77岁);平均身高(176.96±3.52)cm;基础血压值:收缩压130~181 mmHg,舒张压70~108 mmHg;平均病程(7.23±0.71)年。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均知情同意。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西医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7];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具体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8];辩证属肝阳上亢型。

排除标准:仅有头晕、乏力、肢体麻木等临床表现;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合并严重的造血系统疾病者;智力异常或神志不清,而无法配合治疗者;对本药物过敏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治疗。

根据患者血压高低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选择合适的降压药或降压药配伍。

用药期间定时监测血压(3~4次/24 h),并根据血压调控情况增减药物的治疗剂量。

观察组给予常规高血压治疗联合降压方穴位贴敷治疗。

选取涌泉、三阴交、曲池、足三里、神阙穴位,降压方(川牛膝30 g,川芎30 g,天麻10 g,钩藤10 g,夏枯草10 g,吴茱萸10 g,童蒺藜10 g,白蒺藜10 g)外贴,贴敷前,把选取穴位皮肤用温水清洁干净。

共6贴,1次/d,每次12 h,14 d为1个疗程。

1.4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评估血压和尿微量清蛋白的控制情况。

评估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变化。

血压监测:24 h内定时监测血压,分别为晨起用药前、上午8:00~10:00、下午15:00~17:00、晚间20:00共监测4次血压,取平均值。

测量血压时,患者取坐位并于安静环境下休息10 min以上。

每周评估1次平均血压。

显效:血压降低2级,或血压降低1级且控制稳定。

有效:血压降低1级,或血压仍高但控制平稳。

无效:血压无明显降低,仍有波动。

加重:血压较前升高,或波动增大。

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变化:记录1个疗程穴位贴敷治疗前后的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变化。

显效:明显降低>40 mg/d;有效:降低>20 mg/d,若初始20 mg/d。

有效=显效+有效。

中医症候变化:记录1个疗程穴位贴敷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变化,包括主症、次症、舌、脉象的变化。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有效:症状有所缓解;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加重:症状发作频率及程度较前增加。

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包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降压效果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降压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尿微量清蛋白改善情况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73.3%,对照组为5.0%,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