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空气的成分(二)导学预案

合集下载

《空气的成分》 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 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2、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3、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4、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空气的意识。

二、学习重点1、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体积分数。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三、学习难点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四、知识准备1、你知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的是什么吗?2、你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吗?举例说明。

五、学习过程(一)空气的组成1、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他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2、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N₂)78%,氧气(O₂)21%,稀有气体 094%,二氧化碳(CO₂)003%,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思考与讨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什么?(2)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大约是多少?(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管、烧杯、弹簧夹药品:红磷、水3、实验步骤:(1)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份,做好标记。

(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3)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

(4)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4、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1/5。

5、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6、误差分析:(1)导致测定结果小于 1/5 的原因可能有: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是什么,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2. 掌握空气成分的百分比,了解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3. 了解空气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4.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懂得珍惜并保护好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空气资源。

导学内容:一、空气的成分1. 氮气:氮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占据了空气的大约78%的体积。

氮气对人体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在一些化学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氧气:氧气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气体,占据了空气的21%的体积。

我们呼吸的氧气就来自于空气中的氧气。

3.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另一个重要气体,占据了空气的0.04%的体积。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气体,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二、空气的重要性1. 空气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没有空气我们就无法呼吸,水就无法蒸发,地球就无法变得温暖。

2. 空气保护地球和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为植物提供所需气体,为人类提供氧气,是生命不可或缺的资源。

3. 空气也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部分,能够保护地球免受宇宙射线的侵害,维持地球温度的稳定。

三、空气污染的危害1. 空气污染是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中最为严重的之一,主要污染源包括工厂排放、机动车尾气等。

2. 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甚至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3. 空气污染还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破坏大气层臭氧层,加剧全球变暖,影响生态平衡。

导学任务: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2. 定期参加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身体素质;3. 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空气污染的产生;4. 和家人朋友分享所学知识,一起呵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导学案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活动,相信大家对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珍惜我们的空气资源,保护好我们的地球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空气的成分》。

空气无色无味,但它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通过学习空气的成分,我们将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生活中的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空气的奥秘吧!二、知识点梳理1. 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

其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约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3%。

2. 氧气的作用氧气是生物体呼吸的重要气体,它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必需物质。

通过呼吸,我们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使身体能够正常运转。

3. 二氧化碳的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气体,同时也是动物呼吸的废气。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维持了地球生态的平衡。

三、实践应用1. 实验探究让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感受空气的成分。

将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在火焰上方慢慢移动,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这是为什么呢?2. 创设情境请同学们组成小组,设计一个展示空气成分的科普展板。

展板内容包括空气的成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等,展示形式可以自由发挥,展示时间为下周二上课时。

四、拓展延伸1. 空气污染是当下严重的问题之一,我们可以怎样保护好身边的空气呢?2. 通过了解地球大气圈的结构和特点,我们能否更好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五、总结反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空气的成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了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生物界中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身边的空气资源,共同呵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以上就是本次学习的内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加深对空气的认识,让我们一起为建设美丽的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感谢大家的参与,下次再见!第二课时一、导入1.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气体是什么?气体有哪些性质?2.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空气是什么?我们平常呼吸的空气中都有哪些成分?二、探究空气的成分1. 实验一:用燃烧的方法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存在- 实验材料:蜡烛、玻璃烧杯、水- 实验步骤:1) 在玻璃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2) 点燃蜡烛,并将其置于玻璃烧杯内;3) 等待燃烧结束后,观察玻璃烧杯内的水量变化。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一、导入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你知道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空气的成分。

二、探究空气的成分1. 空气是什么?空气是一种气体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

2. 空气的成分比例是多少?空气的主要成分比例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二氧化碳占0.04%。

3. 氮气的作用是什么?氮气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发展和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 氧气的作用是什么?氧气是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气体,没有氧气,生物体无法正常生存。

5. 二氧化碳的作用是什么?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

三、实验探究1. 实验目标:观察氧气的性质2. 实验材料:燃烧木柴、玻璃瓶、烛台3. 实验步骤:a. 将一根木柴点燃,放入玻璃瓶中。

b. 将瓶口盖紧。

c. 将瓶口放在烛台上,等待观察。

4. 实验结果:木柴燃烧需要氧气,当瓶子内的氧气被燃烧消耗完后,火焰会熄灭。

四、思考讨论1. 为什么火焰会熄灭?2. 如果我们的身边没有足够的氧气,会发生什么情况?3. 为什么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开释氧气?五、拓展延伸1. 了解更多关于空气成分的知识,探究其他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和作用。

2. 钻研大气层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大气对地球的重要性。

六、总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到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不同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和作用各不相同。

空气对于维持生命和增进生物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珍惜空气资源,珍爱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愿大家在未来的进修中能够继续探究空气的奥秘,不息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一、导入1. 通过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你有没有想过空气的成分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空气的成分。

2. 让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相关视频)二、进修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是什么。

2. 掌握空气中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含量。

3. 了解空气中其他气体和微粒的存在。

三、进修过程1. 空气的成分是什么?空气是由气体、水蒸气、微粒等组成的。

其中,气体是最主要的成分。

空气中主要包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2. 氧气的含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氧气是维持人类和动植物生命的重要气体,没有氧气,我们就无法呼吸,身体无法正常运作。

3. 氮气的含量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约为78%,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但在一些化学反应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4. 二氧化碳的含量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0.04%,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的气体,也是人类呼吸后排出的废气。

5. 其他气体和微粒的存在空气中还包含少许的氩气、氦气、氖气等稀有气体,以及微粒、细菌等。

这些气体和微粒虽然含量很少,但也对空气的性质产生一定影响。

四、小结通过进修,我们了解到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呼吸的空气。

同时,空气中还包含其他气体和微粒,这些成分共同组成了我们呼吸的环境。

五、教室练习1.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多少?A. 21%B. 78%C. 0.04%2.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约为多少?A. 21%B. 78%C. 0.04%3.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约为多少?A. 21%B. 78%C. 0.04%六、拓展延伸1. 你知道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含量吗?请做一些调查,了解一下空气中其他气体的含量和作用。

2. 你知道空气中微粒的来源吗?请做一些钻研,了解一下空气中微粒的来源和影响。

七、作业安置1. 请写一篇关于空气成分的小作文,介绍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2. 请收集一些有关空气成分的图片或视频,准备下节课展示。

三年级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三年级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个性化修改
(一)教学引入
情景激趣
(1)谈话: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空气是什么样?"。
(2)活动:看着空气,提出新的问题"它是一种单一的气体?还是由多种气体混合成的"(教师记下同学提出的问题)
(二)学习新课
1、看问题:关于空气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有“空气是否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它是由几种气体组成的”等等。出示图片



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指导学生了解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能力。





小组合作 当堂达标
准备试验材料 图片
板书设计
空气的成分
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
达标检测
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
教学过程
临邑县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学校
碱李学区
年级

学科
科学
授课人
吕治镇
班级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21 空气的成分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严谨踏实、与人合作、乐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记录现象:将发生的实验现象记录在记录本中。
(4)讨论:这个实验使我们知道了什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话题导入1.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空气,问他们空气是什么,为什么能感知到空气的存在?2.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到底是什么组成的?它有哪些成分?二、学习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成分。

2. 理解各种气体在大气中的比例及其功能。

3. 掌握实验方法,观察、检验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存在。

三、知识讲解1. 空气是由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的21%,氮气约占78%,其他气体的比例较小。

2. 氧气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气体,供给人体和动物呼吸使用。

氮气在空气中主要起稳定大气压的作用,通常不直接参与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

3. 水蒸气是空气中的水气,随着气温、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也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实验操作1. 利用干燥石灰管吸收二氧化碳,观察管内气体变化。

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

2. 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观察溶液变化。

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

3. 用灯管收集氧气,用消石灰管检验氧气性质,并燃点燃一根木条。

显示氧气的性质。

4. 利用碘液检验氧气的性质。

再次验证氧气的存在。

5. 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总结不同气体的性质和存在方式。

五、课堂讨论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比例是否固定,各气体在空气中的功能。

2. 引导学生探讨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与空气中气体的关系。

六、知识总结1. 空气是由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2. 每种气体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固定的,各气体在大气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

3. 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对生命和环境都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正确对待和保护空气。

七、作业布置1. 完成导学案中的实验记录和总结。

2. 思考:如何能够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八、反馈评价1. 回顾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实验表现,对于空气的成分是否有更深入的理解。

2. 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价他们的实验记录和总结,鼓励合理提出保护空气的建议。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

《空气的成分》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2. 掌握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及作用;3. 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存在;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观察能力。

二、导学内容:1. 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2.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3. 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存在三、导学过程:1. 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15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空气?b. 讲解空气的成分:空气主要由氮气(约78%)、氧气(约21%)、二氧化碳(约0.04%)等组成。

c. 分析空气成分的重要性:氮气是生物体发展的必需元素,氧气是人类和动物呼吸的气体,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2. 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20分钟)a. 分组讨论: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分别是多少?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b. 学生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钻研效果,分享对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认识。

c. 教师点拨: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补充,确保学生对空气成分有全面的了解。

3. 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存在(30分钟)a. 实验设计: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存在,并列出实验步骤和所需材料。

b.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c. 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空气中氧气的存在,并总结实验经验。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掌握了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主要成分的含量及作用,通过实验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存在。

希望同砚们能够深刻理解空气的重要性,珍惜我们身边的空气资源,尽力珍爱环境,共同建设美丽的故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明中学有效教学工具
第 2 周第4课时总第7节上课时间:9 月7日
主备教师:田颖课型:新授课
九年级化学导学预案
一、课题:2.1空气的成分(二)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含量的差别。

2、能说出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3、能说出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和方法。

三、重点:空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的措施。

四、难点:体会呼出有吸入的气体成分含量的探究过程与方法。

五、教学准备:
六、达标导学过程:
(一)导课示标
1、写出空气的各成分及含量。

2、下列物质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
糖水洁净的空气牛奶铁水
冰水混合物洁净的空气氧气氧化镁氧化铜(二)达标导学
知识点一:探究活动:我们的呼吸作用
1、阅读教材35页提示信息的内容,知道该实验所需的基础知识。

2、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吸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吸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吸入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知识点二: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阅读教材36-37页内容,回答:
1、人类活动造成的空污染的主要有、、等三个方面。

2、空气污染的危害有、、、、。

3、补充问题: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分为粉尘和气体两大类。

污物空气的三大气体污物为、、。

知识点三:保护大气环境
1、阅读教材37页,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包括三项内容:、、。

空气质量级别划分为级,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

2、阅读教材38页,防治空气污染的具体措施有:,
、、、。

(三)巩固提高
当堂识记,检查提问。

(四)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五)达标检测:练习册16页6-17题。

七、板书设计:八、二次设计及课后计
九年级化学导学预案第 1 页共 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