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
浅析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性主义

!ly n ai r i u 型 e 牛a u ! z星g n ni , l
浅析西方 国际关系理论 中的理性 主义
杨现伟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机电工程学 院 河南郑州 【 图分类 号 l D 8 0 中 【 献标识 码】 A 文
401 ) 50 5
古希 腊哲学 中第一个理性主义学派 , 开辟 了一 条由抽象原 则说 明感性 经验的理性主义道路 。 以德谟克 利特为 代表 的唯物 主义 和以柏拉 图 为代表的 唯心主 义在本体 论方面 的观点是 根 本 对立的 , 一个是 唯物主 义 , 另一个 则坚持唯 心 主义。但是 , 他们在认识论 上的观 点则是一 致的, 即都认为理性认识高于 感性认识 。近代 以来 , 迪卡尔倡导 唯理论 , 系统阐述 了理 性认 知 方法。之后 , 霍布斯和 休谟采用 理性 分析 方法, 康德和黑格尔分 别提 出 “ 历史理性”与 “ 绝对理性 ” 。这都属于哲学 层面的理性 。边沁 使政 治哲学的功利主义倾 向更加 明显 。从此 , 理 性主义 也就开 始从哲学 层面 向世俗层 面和 实用层面转变 , 成为一种方法论 。
【 文章编号l 1 7 -8 9 2 0 ) 2 0 5 2 3 ( 1 - l 6 2 0 09 1 —0 了各 自的新特 点 , 它们在尊重客观 国际政治现 实的基础 上, 适应了理论发展到新 阶段的新变 化 。和新 自由主义相 似 , 们开始 从方法和手 它 段上 探寻解 释 自己理 论的 方法 。这顺应 了国 际关 系理论 中理性 主义从价 值理性 发展到 工 具理性 的趋 势 。 理 性 主 义 对 建 构 主 义理 论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实践理性是价值 理性 与工具理性的结合 。 它 强调主 、客 体的 统一 , 整体 主义和 个体 主 义 关系的调和 。以 温特为 代表的 建构主 义承 认整个世界处 于无政 府状态 , 认为国家是整 也 个 国家社会的主 要行 为体 , 主权 国家为了 自己 的 国家利 益 , 此之 间可 能会 发生战 争和 冲 彼 突 。对于新 自由主 义和新现 实主 义中的 某些 核 心假 定 , 建构 主义 是给 予充分 肯 定的 。这 是 工具 理性 在建构 主义 中的体现 。建构 主义 的 主要 分 析单 位 是 个人 , 尤其 是精 英 集 团 。 在 研究 的 手 段上 , 主要 专 注于 思想 和 对话 。 “ 范 ”、 “ 同 ” 和 “ 化 ” 是 建 构 主 规 认 文 义 阐释其理 论的核 心概念 。温特 虽也承 认整 个 国际社 会处 于无政府状态 , 但他认为整个国 际 社会 不会 倒退 , 未来 的 国际社会 充满 希 对 望 , 信世界政府 建立的 可能 , 相 表达 了对整个 世 界走 向一体化的 信心 。他的 这种思想 具有 强 烈的人 文主义价 值倾 向。温特 为代表 的主 流建构主 义兼具 工具 理性和价值理性 的特征 , 是 理性主 义在 国际关系理 论发展 中的新 形态 实践理 性 的具 体体 现 。 刘 力在 《 试论 西方 国际关 系理论演 进的 理性 主义基 础 中说 , 国际关 系理论演 进的 “ 历史就是 人类理性 把握客 观对象 和人类 自身 的演进 史 , 从一个侧面证 明人类理性 自身的丰 富 性。 ”理 性主 义是西 方文化 的传统和特 色 , 它是西 方 主体 文化 认识 论和 方 法论 的基 础 。 理 性主义 对西方 国际关 系理论 的意义是 非同 寻 常的 。胡宗 山高 度评价 理性 主义对 国际关 系学科 建设的重要意义 。他指 出 , 理性主义有 助于国际 关系学科 早 日 国际法 、世界史等 从 学 科门类中摆脱出来 , 划清了国际关系与其他 学 科的研 究界限 ; 助于 奠定国际关系学科学 有 术研究的 共通性 基础或前 提 。理性主 义在西 方 国际关 系理论发 展过程 的各 个阶段都 有不 可或缺 的影响 , 在西 方国际关系理论中 占据着 主流的地 位 。尽 管在 国际关 系理论发 展的不 同阶段 , 理性主义分 别表 现为价 值理性 、工具 理性和 实践理性的形态 , 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对 西 方 国际 关 系理论 生 存发 展的 不可 替代 性 。 反而 , 正如有人所说 , 从价值理性到工具理性 , 再 到实践理性 , 不但 使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逐 渐深化 , 也体现 出了人类理性的不断发展和完 善。
西方哲学史中的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探究.

中图分类号:b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2-0027-02 纵观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从古希腊哲学时期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理性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与进步,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开始,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对理性主义进行了反驳。
并由著名的哲学家萨特、尼采以及柏格森等所继承和发扬。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运动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掀起了新的高潮。
虽然后现代主义是对非理性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但是它比非理性主义走得更远,对于理性主义的批判更加激烈。
由理性主义到现代非理性主义再到后来的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演变,必然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性,但是它们在认识论、价值观、本体论以及人性论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观点。
故而,寻求西方哲学史中非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并进行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非理性主义的源与流非理性主义一直处于理性主义的附加位置,直到19世纪的下半叶才得到了改变。
叔本华的生存意识对非理性主义进行了开创,他认为对生存意志的认识与把握主要是依靠生存意志的本身,即非理性的“直觉”和“感觉”;柏格森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种非理性的生命变得;尼采则把理性比喻为耀眼且明亮的太阳神,把情感、意志等非理性主义比喻成沉醉于狂灌的酒神;萨特认为人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对自由有着绝对的责任。
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西方社会,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由于各种运动的掀起,例如妇女解放运动、学生造反运动、黑人民权运动等的影响,西方社会产生了比较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比非理性主义对理性主义的反驳更加猛烈,发扬的是一种流浪天涯、飘忽不定的哲学观。
认为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无论是理性还是非理性,都没有确定性的本体论。
其中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者包括有拉康、福柯、罗蒂、德里达等,其哲学思想都对传统哲学进行瓦解、反对和解构,他们推崇的是一种模糊不清、破碎而又多元化的哲学思想。
德里达认为自己无论是空间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一个流浪家,它将非理性主义的理性方法和理性主义的中心理性传统都进行了全盘扫荡;福柯利用对思想教材的分析,认为理性的标准在于社会实践和政治力量,并不是靠自身的权威性;罗蒂则主张摒弃一切的“无镜哲学”,解构传统哲学处于居高临下的位置,主张哲学应该与艺术、政治、文学及其他领域和谐共处、相互平等。
东西方文化思想综述总结

东西方文化思想综述总结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差异源于两者不同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和观念体系。
东方文化思想注重整体性、宇宙观和道德伦理,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西方文化思想则更加注重个体权利、自由主义和理性思考。
在东方文化思想中,宇宙观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东方文化中的道教和佛教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和宇宙的整体性;而儒家思想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强调家族的重要性和敬老尊师的观念。
东方文化思想中的价值观也强调道德伦理和责任感,个体的行为被认为应当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期望,追求的不是个体权利而是社会和谐。
与之相反,西方文化思想强调个体的权利和自由。
西方哲学思想中的启蒙运动提倡个体的自由和理性思考,认为个体应该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
西方文化思想中的个体主义和理性主义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西方文化思想还注重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推崇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
西方文化思想中的法治观念强调个体的权益和社会的公正。
尽管东西方文化思想之间存在差异,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东西方文化思想都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都提倡和平、公正和道德行为。
东方哲学思想中的和谐观念和西方哲学思想中的公正观念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增多,东西方文化思想之间也在逐渐融合和相互影响。
综上所述,东西方文化思想在宇宙观、个体与社会、价值观和观念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
东方文化思想注重整体性、宇宙观和道德伦理,强调和谐共处和责任感;而西方文化思想则注重个体权利、自由主义和理性思考。
尽管有差异,东西方文化思想之间也存在相似之处,并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西方文学流派及特点

西方文学流派及特点西方文学是指以欧洲为主要地区,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文学作品。
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每种流派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本文将按照文学流派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对其特点进行简要阐述。
一、古典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是公元17-18世纪的一种文学流派。
该流派在艺术表现上非常注重纪律和秩序,追求完美的形式和古典风格,体现了理性主义的思想。
代表作品有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莫里哀的喜剧《贵妇人的学校》等。
二、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的一种文学流派,强调感性和个性的表达,追求自由和激情。
其特点是情感强烈、想象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神秘的氛围。
代表作品有雨果的长诗《悲惨世界》、拜伦的长诗《唐璜》等。
三、现实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后期的一种文学流派,以中产阶级社会为主要描写对象,强调描绘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并关注社会问题和现实条件。
其特点是具有实证主义的精神,强调描写细节和真实性,代表作品有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荷马斯的长篇小说《无声告白》等。
四、象征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种文学流派,被认为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衍生流派,强调抽象思维和象征意义。
其特点是语言美学化和哲学化,强调意象和隐喻,代表作品有毕加索的诗集《晨曦之声》、马拉美的长篇小说《显而易见的》等。
五、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早期的一种流派,试图打破传统文学的界限,探索新的文学形式和主题,体现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反叛和挑战。
其特点是语言技巧高超、形式复杂多变,并且不同作家或派别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代表作品有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变形记》、乔伊斯的小说《尤利西斯》等。
西方文学的流派不光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和阅读,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发展。
深入探究每一种流派的特点,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文学作品的内在精神,也能够拓宽自己的文学眼界,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试论理性主义问题

理性 主义又称为 唯理论 。与经验 主 义相对立 , 调理 强
性作用 的一种集训 论学说 , 性是 一个有 关辩 明 、 识 、 理 认 阐 述和评论 真理能力 的名 称 。西 方的 文明史 , 一部人 类在 是 信仰 和理性之 间徘 徊的历史 。对 永恒 、 至善 、 绝对 真理和人 生归宿等 问题 的探讨 , 是人类文化和哲学产生 的动 因。“ 哲 学是 关于人所 能认 识的一 切事 物的完 善 的知识 , 既是 为 了 指导 生活 , 也是为 了保 持健康 , 发现 各种 技术 。 … 在 1 ” 7世 纪近代哲 学发端之 时 , 理性 主义” 唯理论 ) “ ( 具有认 识论上 的重要性 , 知识 是如何 获 得 的” 出了 回答 , 为 人毋 对“ 做 认 须借 助观察 , 理性本 身就 能使人 们获 得真 正的知 识。理性 主义者人 们凭 借着理性之 光能够 认识 外在 的世界 , 们对 他
二、 韦伯的理性主义观 继康德之后 , 理性 问题 成为社 会学 问题 。E 迪尔凯 姆 .
.
达到知识 的确定性是深 信不 疑 的。笛 卡 尔认 为 , 理性 是人
人都 具有 “自然之光 ” 人们 意见 的分 歧不在 于理性 秉赋 的 , 多少 , 而是 由于 冲动 、 情绪 、 想象 、 意志等对理性 的影响所导
的功能是赋予我们 共 同的概念 , 赋予那 些概念 对群 体所 并 有成员都有制约性 的权威 。在迪 尔凯 姆看来 , 一切人 都是 理性 的 , 它们表现为概念制约 , 而且 因为同样 的制 约使人们 成为一个群体 的成员 。 如果在迪 尔凯姆 看来 , 一切人 都是理 性的 , 那么 , 在韦
按照定义 、 公则 、 题来推 演和 编排整 个体 系。因此 , 国 命 美 学者汉姆普西耳才这样 说 : 我们 可 以适 当地把 1 “ 7世纪称 之为哲学史上 的‘ 理性 时代 ’ 因为几乎所 有这一 时期 的伟 , 大哲学家 , 都试 图把 数学证 明 的精确性 引入 知识 的所有 部 分, 包括哲 学本 身”2。这种建立体系努力在黑格尔的泛逻 _ J 辑主义 的哲学 中达到 了登峰造极 的地 步。黑格尔就是 力图
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

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摘要:理性主义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经历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各个不同时期后,理性主义得到丰富与发展,并随着理性之光,人类社会得到空前的发展。
正确把握理想主义的核心要义,对于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西方文化理性主义影响启示理性主义,最早在古希腊光辉的历程中显现,随着西方进入封建社会时代,理性虽为自然之光,但必须服从信仰,“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
而随着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到来,理性主义复兴了,它促进了西方文化、科学和社会的空前发展。
不同的时期,对于理性主义的阐释与价值取向也各有不同。
自17世纪启蒙运动后,理性主义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理性主义也有积极与消极的一面,因此辩证地看待理性主义,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一、理性主义的含义实际上对于理性主义的含义的解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流派对于理性主义的认识有所不同。
而现代意义上的理性主义,主要指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它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
一般认为随著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本质上体现资产阶级的科学和民主,是启蒙运动的旗帜。
[1]其中对于“理性”的理解,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方面理性是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跟感性相对)的理性认识。
另一方面,理性是指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
二、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世界上的很多民族,他们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灿烂文明。
西方,这个相对于东方而言的国度,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创造了光辉成就的文化。
而其理性主义,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对于西方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其深刻意义。
(一)古希腊时期的理性主义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西方文化的故乡。
西方哲学在公元前7世纪就诞生于此,古希腊在自然科学、民主政治、建筑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理性主义精神

理性主义在西方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从古希腊到近代一以贯之。
自从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以来,理性主义登上精神界的王座君临天下,思维着的悟性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一切都押上理性的审判台,接受最严厉的审判。
理性主义又称为唯理论。
与经验主义相对立,强调理性作用的一种集训论学说,理性是一个有关辩明、认识、阐述和评论真理能力的名称。
西方的文明史,是一部人类在信仰和理性之间徘徊的历史。
对永恒、至善、绝对真理和人生归宿等问题的探讨,是人类文化和哲学产生的动因。
亚里斯多德哲学把希腊理性发展到了顶峰,在他的哲学中人类的理性与世界的本质到达了形而上学划一整合的相通,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理性主义使真、善、美融合为一。
后来由于西方的宗教势力非常强大,理性主义直到文艺复兴时才又开始重新萌芽,在启蒙运动时开始广泛传播;思想家们在宣扬人们应该从经验、科学、人性的方法上认识世界时,始终难以摆脱宗教或上帝这个概念。
理性主义的随后的发展导致了很多思想流派的产生,包括二元论、先验论、唯心论、唯物论等等。
总体而言,文艺复兴时期和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是启蒙思想,奠定了世俗社会的思想基础,带领人们走出了宗教世界的阴影进入了工业革命的社会;晚期,理性主义逐渐被由它自己一贯倡导的科学实践及后来冒出来的人本主义和实用主义所取代。
西方各个时期的理性

西方各个时期的理性一、古希腊时期的理性古希腊时期尚处在西方的奴隶制时期。
这个时候的理性主要体现在智者学派及其发展者的一些观点之中。
当时的希腊正值民主制度的全盛时期,人们的思想解放,热衷于讨论各种问题。
而主流的思想——自然哲学观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问题在自然哲学观的体系中也已经得不到解答。
于是智者学派应运而生。
他们反对传统思想和宗教神话的束缚,否定神的意义和作用,肯定人的伟大和能力。
普罗泰戈拉认为神是不可知的。
他们极力贬低神的权威,抬高人的价值。
将“神学”变为“人学”。
从而树立起人的权威和尊严,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的开端。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观点,标志着人类的理性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智者们对未知事物的研究,不再从神的角度出发,不用所谓的神的观点来解释,而从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很多新的有建设性的见解。
他们对事物进行了较为严密的论证,不再仅凭感性思维。
亚里斯多德由此得到启发而创造出了伟大的“三段论”方法。
智者们勇于追求真理,为了知识而去求知,抛弃了外界环境的影响,使得知识更加纯净化。
同时,他们崇尚自然法,认为法律应该符合个人利益。
这对西塞罗的思想以及罗马法的精神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他们也肯定了人的自主性的重要性,进而肯定个人参加国家事务的权利。
他们提出了早期的社会契约论的思想,这为以后的启蒙运动打下思想基础。
由智者学派衍生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源,事物的关系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
由此他们提出“美是和谐”的观点,成为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探究美的本源的学派。
他们的观点,使人们的思想逐渐脱离感性,渐趋理性。
此后的苏格拉底,继承并发扬了先贤们的思想。
当初智者学派更多的是讨论如何治理国家,而苏格拉底认为研究如何救国已经毫不必要,因此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人类的伦理问题。
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虚伪,等等。
他提倡“知善合一”,认为知识就是最大的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摘要:理性主义在西方的文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经历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各个不同时期后,理性主义得到丰富与发展,并随着理性之光,人类社会得到空前的发展。
正确把握理想主义的核心要义,对于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西方文化理性主义影响启示理性主义,最早在古希腊光辉的历程中显现,随着西方进入封建社会时代,理性虽为自然之光,但必须服从信仰,“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
而随着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到来,理性主义复兴了,它促进了西方文化、科学和社会的空前发展。
不同的时期,对于理性主义的阐释与价值取向也各有不同。
自17世纪启蒙运动后,理性主义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理性主义也有积极与消极的一面,因此辩证地看待理性主义,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一、理性主义的含义实际上对于理性主义的含义的解释,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流派对于理性主义的认识有所不同。
而现代意义上的理性主义,主要指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它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
一般认为随著笛卡尔的理论而产生,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本质上体现资产阶级的科学和民主,是启蒙运动的旗帜。
[1]其中对于“理性”的理解,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方面理性是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跟感性相对)的理性认识。
另一方面,理性是指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
二、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世界上的很多民族,他们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灿烂文明。
西方,这个相对于东方而言的国度,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创造了光辉成就的文化。
而其理性主义,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对于西方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其深刻意义。
(一)古希腊时期的理性主义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西方文化的故乡。
西方哲学在公元前7世纪就诞生于此,古希腊在自然科学、民主政治、建筑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而对于理性主义而言,古希腊的理性主义是西方理性主义的源头。
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士,提出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哲学命题,那就是: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士的观点,或许在我们今天看来很幼稚,但我们也要认识到,在他之前人们总是用原始神话来解释世界万物的起源,而泰勒士,是第一个通过理性思维,通过观察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万物的种子就其本性来说,都是潮湿的,因此通过理性的推断出水就是这些潮湿东西的来源。
接着是辩证法的奠基人赫拉克利特,他提出了逻各斯,它表明了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寻找万物的本原,而且通过理性进一步找寻现象背后带有规律的东西。
泰勒士与赫拉克利特对于世界本原的看法都是从人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普遍理性概括,而作为西方第一个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对于世界本原这个问题的看法上,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这又反映了人类的理性认识进了一大步,证明人们认识事物已能从抽象方面把握。
为原子论做出决定性贡献的德谟克利特,他认为感性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一观点确定了理性在认识论上的地位。
[2]公元前5世纪,希腊进入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的“西方孔子”苏格拉底,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重要思想,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以理性作为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开创了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
[3]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继承老师的思想外,他还提出了“理想论”,并从其理念论出发,又提出了他的认识“回忆说”,他认为人的认识只不过是人的肉体降生尘世后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感性经验虽然能够刺激引起这种回忆, 但感性经验又是人的认识的严重障阻, 只有清除了感觉的杂念, 人才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4]通过这一论证,柏拉图又系统阐明了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再到对柏拉图的理念产生怀疑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实世界是具体多变的,而构成一个具体事物的材料,即实体是不变的,要把握这个实体不能通过感性认识,必须通过理性的概念、逻辑等才能把握。
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将古希腊理性主义推向了高峰。
(二)中世纪时期的理性主义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性主义公元5世纪,西方进入了封建社会时代,在这一时期,基督教处于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因此,哲学也被打上深深的神学烙印。
教父哲学的最早代表德尔图良就曾竭力贬低理性,否定科学,直言盲目信仰和梦寐主义。
而另一位被人们称为“伟大的教父”的奥古斯丁就提出信仰高于理性,理性为信仰服务的观点。
虽然奥古斯丁强调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但他强调理性的最终目的是为神学服务。
接着就是经院哲学之王托马斯·阿奎那的“哲学是神学的婢女”这一重要观点了,阿奎那认为理性和信仰同时存在,理性是自然之光,但是属于信仰的启示真理如上帝存在等,是理性不能把握和证明的,因此理性必须服从信仰。
总之说到底,哲学和科学只能充当神学的婢女。
虽然说,经院哲学虽然是一种禁锢思想的陈腐宗教思想,但是对于基督教的理性化有重要作用。
[5]从14世纪末到16世纪末,西方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已经萌芽,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资产阶级以复兴古代希腊文化的口号,发动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
因为基督教哲学只把理性作为信仰的附庸,因此人文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必须高扬理性,反对麻木崇拜。
理性是一种自由判断的思维能力,理性的人完全能够离开上帝去认识自然,因此提倡运用人的理性积极思维,大胆探索。
[6]在文艺复兴时期,留着为了理性而奋斗的人文主义者的鲜血。
例如布鲁诺,他一生坚持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最后被大火活活烧死了,但他的英名却象征着科学和理性对宗教和野蛮的胜利。
很多人文主义者,对于理性主义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一分力,他们通过倡导理性来发展西方的自然科学以及培养人才,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近代发展的理性主义18世纪,法国产生了启蒙运动,在启蒙主义思想的推动之下,形成了全欧洲的启蒙主义运动。
若问18世纪的主导精神是什么?亚·沃尔夫有一个简明的规定,他用了三种主义来说明它:现世主义、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
[7]的确,理性主义成了启蒙运动的核心要义,当时的先进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创立的唯理论,即理性是唯一可靠的,为法国的启蒙运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伏尔泰,他认为理性支配历史,只要合乎人的理性的法律才是合理的法律。
他的历史观和政治观对理性主义的发展有进一步的突破,而且也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的要求。
同处于这一时期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唯理论并不向笛卡尔那样片面地认为理性是天赋的,而是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后天的感觉得来的,因此从这里看出了唯理论有向经验论让步的势头,乃是一大进步。
而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康德认为人的认识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个环节,强调知识的形成具有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的因素,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
康德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理性为自然和行为立法,他把理性分为理论的理性和实践的理性,自然界本无任何因果关系,这一切都是人主观强加于自然的,即理性通过先天综合判断为自然立法。
总言之,康德的理性观点大大的丰富理性主义的科学性。
在这以后,黑格尔进一步发展了理性主义,黑格尔认为理性分为三个阶段,即观察理性,实践理性,自在地和自为地实在个体性。
观察理性是理性的初级阶段,它还只是“发现它自己就是存在着的对象,就是在现实的、感性现在的方式下存在着的对象”;实践理性阶段,“理性的自我意识通过其自身的活动而实现”,也就是理性转化为客体,在客体中实现自己;自在地和自为地实在个体性个体得到了实现,个体性与普遍性得到了统一,主体与客体得到了统一。
[8]至此,西方的理性主义由此发展到了顶峰。
三、理性主义对于近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一)理性主义对近现代西方文化的积极方面西方的理性主义引导了西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西方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之上的。
在启蒙运动后,人类对有了更深刻的理性认识与理性知识,因此创造出纺织机,在18世纪末发明了火车、蒸汽机车和轮船与轮船、气球等重要科学发明,这些发明在短短一个世纪中完成,足见理性主义对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现代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摇篮里的,众所周知,西方的法律文化从古罗马开始有着渊源流传的历史传统,法治社会,一直是西方社会所追求的。
而理性主义的自然法观念使西方人具有了法的价值观、基础观和多元观,拥有了视法为社会最高权威的精神理念和价值文化,为西方法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西方法治的影响意义深远。
[9]理性主义除了深深影响西方的法治文明外,还对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
人们通过理性思维,提出了一套社会改革方案,并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
这对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诞生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且这种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通过这种理性主义的传播与发展,科技的发展、法治社会的建立、人们思想上的解放,使西方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理性主义对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消极方面在现代理性主义的发展史上,由于理性主义的过分发展,逐渐遭到了哲学家们的猛烈批评。
他们站在反对理性至上的对立面上,对理性主义进行反思。
的确,把理性主义作为一切裁决的最终权威明显欠妥。
对于康德“人是目的”的观点,本人是不大认同的,他认为理性的人都应当把自己和别人永远当作目的来看待,绝不是仅仅当作手段来使用。
其实作为一个有感情、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每个时候都要作为目的,这样的话人活着会很痛苦的。
当你做每一件事时都以理性至上,也就是所谓的合理性,寻找利益的最大化,没错,或许这种手法用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上是有所作为,可是它会导致人的自私扩大化,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会扩大,人情冷淡,人变了彻彻底底为了目的而活的人,所谓人世间的亲情、友情等是不能仅仅用所谓的理性至上去形容的。
而对于理性至上这个方面的消极影响,在纳粹期间体现得最为彻底,听命于希特勒的那些高官用一个理性至上,即追求效益的最大化的方法,策划如何杀、如何处理、如何执行的政策,以所谓的理性血腥地杀害了犹太人,甚至这些杀人的士兵在杀人的时候没有一丝的犹豫与愧疚,人被理性至上的迷雾所萦绕,变得都麻木不仁了。
四、西方文化中的理性主义对现代中国的启示中国要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社会的历史主体——人,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此构建人的现代化非常重要,而在构建人的现代化过程中,理性对于人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人的理性思考的能力有所增长,才能使人作为主体在自然、社会环境中的地位凸显出来,提高解决社会、自然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