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工具用处大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科目:科学班级:大班主题:工具用处大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科学活动的呈现,同学能够了解常见的工具名称、形态及其应用;2.同学把握确定的安全操作工具的学问;3.提高幼儿察看,分类的本领。

教学内容:1.认知一些常见工具,并了解它们的用途;2.发觉生活中有哪些需要用到工具,描述工具的作用;3.运用安全操作工具的学问。

教学准备:1.实物工具:尺子、锤子、扳手、钳子、剪刀等;2.图片:操作锤子、钳子、扳手、尺子等图;3.电子班牌。

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向同学呈现一些常见的工具,并让同学猜想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引出主题:工具用处大,我们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它们能够帮忙我们完成很多不便利完成的事情。

2.呈现实物工具并介绍老师呈现实物工具,如扳手、钳子、剪刀、锤子等。

向同学解说它们的名称、形态和作用,并请同学仿照使用工具的姿势。

3.察看并描述工具的作用老师呈现在平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图片,如医生用的镊子、消防员用的水管、建筑工人用的铲子等工具,并请同学察看这些工具,描述工具的作用,再从这些工具中找出相同点或不同点,学习如何将它们分类。

4.安全操作工具的学问通过呈现实物工具,向同学灌输一些安全操作工具的学问。

例如:尺子的两端不能粘在皮肤上;剪刀不能肆意乱剪;工具要放在指定的地方等等。

5.呈现科学试验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道科学试验,将一根铜棒放在铝箔上面,用锤子击打铜棒。

同学察看试验现象,猜想打铜棒的声音为何如此之洪亮,老师解释铝箔镇压了声音,并强调锤子只能用于敲打铜棒。

6.总结通过呈现实物、图片、科学试验等方式,让同学对各种生活工具有了更深刻的认得,同时也提高了同学分类、察看的本领。

老师与同学共同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回到主题,再次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工具在生活中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工具用处大,同学应当正确操作各种工具,提高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此次课程设置及呈现方法较为快捷,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同学从各个方面了解工具的用途,加深同学的认知,同时也使同学相互合作,培育察看、分类的本领,但是课程时间过长,会引起同学的注意力不集中,建议将课程时间稍作调整,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

《工具用处大》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工具用处大》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工具用处大》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工具用处大”。

通过学习各种工具的特点及用途,让孩子们了解生活中工具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及其用途,增强对工具的认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各种工具的用途和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剪刀、钳子、锤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工具模型,供幼儿观察和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破损的玩具,提出问题:“小朋友们,这个玩具坏了,我们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修理它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教师展示各种工具,讲解它们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如:剪刀:可以用来剪纸、剪线等。

钳子:可以用来夹取东西,如摘掉玩具上的小零件。

锤子:可以用来敲打钉子,固定物品。

3. 随堂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套工具模型,让幼儿观察并动手操作,尝试找出工具的正确用途。

4. 小组讨论让幼儿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找到的工具用途,讨论各种工具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1. 工具名称及图片:展示各种工具的名称和图片,方便幼儿记忆。

2. 工具用途:列出各种工具的用途,强化幼儿对工具作用的认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工具,并写上它的用途。

答案示例:(图片:钳子)用途:可以用来夹取东西,如摘掉玩具上的小零件。

2.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用途描述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我家的工具箱”主题活动,让幼儿收集家里常见的工具,并与同伴分享。

(2)组织幼儿参观社区维修店,了解各种工具在实际工作中的用途。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二十三节《工具用处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及其用途,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并能正确使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工具(如锤子、钳子、螺丝刀等)、操作卡片。

2. 学具:每组一套工具模型、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家里有哪些工具,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

2. 新课内容(10分钟)(1)教师展示实物工具,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2)教师通过操作卡片,讲解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正确使用工具。

3. 实践操作(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工具模型和画纸。

(2)让幼儿观察工具模型,并在画纸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工具。

(3)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说说所画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一个简单的工具使用问题,如:“如何用钳子夹起一块小石头?”(2)引导幼儿思考并给出答案。

(3)教师示范正确操作方法,并讲解操作要点。

5. 随堂练习(5分钟)(1)发放操作卡片,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个工具使用任务。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2)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正确使用工具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工具用处大》2. 内容:(1)生活中常见的工具:锤子、钳子、螺丝刀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课时《工具用处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工具的用途,培养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生活中常见工具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途。

2.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发现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提高幼儿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常见工具(如锤子、剪刀、扳手、螺丝刀等)、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台。

2. 学具:每组一套工具模型、画纸、画笔、操作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使用工具的场景,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激发幼儿对工具的兴趣。

2. 教学内容展示(10分钟)(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工具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演示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幼儿观察、思考。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剪刀为例,讲解其用途和使用方法,引导幼儿关注剪刀的安全使用。

4. 随堂练习(5分钟)分发操作卡片,让幼儿选择正确的工具完成指定任务。

5. 小组讨论(5分钟)分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7. 创意实践(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和画纸,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工具,并分享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工具用处大2. 板书内容:工具名称:锤子、剪刀、扳手、螺丝刀等工具用途:敲打、剪裁、拧紧、旋开等注意事项:安全使用,防止受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家里的工具,并了解它们的用途。

2. 答案:工具名称:爸爸的螺丝刀、妈妈的剪刀、爷爷的锤子等工具用途:修理电器、剪裁衣物、敲打钉子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让幼儿观察、思考、实践,使他们对工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工具》,详细内容为: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各种工具的特点和用途,提高他们对工具的认识。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工具,注意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常见工具(如锤子、钳子、螺丝刀等)、图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简单工具(如小锤子、小钳子等)、手工材料(如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参观“小小工具箱”,让幼儿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工具。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各种工具,讲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2)邀请幼儿上台演示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工具,讨论并分享该工具的用途。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使用工具的不当之处。

4. 小组合作(10分钟)(1)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利用工具完成一个简单的小制作。

(2)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1)邀请各小组分享自己的作品,介绍使用工具的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工具名称:锤子、钳子、螺丝刀等2. 工具用途:砸、夹、拧等3. 注意事项: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家里的工具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家里的工具,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示例:锤子:用来敲打物体,如敲钉子。

钳子:用来夹取物体,如夹住螺丝。

螺丝刀:用来拧紧或松开螺丝。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各种工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但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部分幼儿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工具用处大》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常见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工具实物或图片,如锤子、螺丝刀、胶水、剪刀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安全的环境。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 活动难点:让幼儿能够正确使用工具,并理解工具的作用。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工具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工具的名称。

2. 介绍工具:教师向幼儿介绍每个工具的用途,如锤子用来敲打,螺丝刀用来拧紧螺丝等。

3. 操作演示:教师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如用锤子敲打钉子,用螺丝刀拧紧螺丝等。

4. 实践操作: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使用工具完成简单的任务,如用剪刀剪纸,用胶水粘贴等。

5. 交流分享:幼儿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使用工具的心得体会。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提供机会让幼儿实践使用工具。

2. 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环境中布置工具主题区域,让幼儿自主探索和操作。

3. 教学活动:开展工具主题的故事讲述、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

教案编写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目标明确,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2. 活动准备要充分,确保物质和环境条件满足活动需求。

3. 活动过程要清晰,步骤简洁明了,易于幼儿理解和跟随。

4. 活动重难点要突出,有助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关注和掌握。

5. 活动延伸要具有实际意义,能够促进幼儿的持续学习和兴趣发展。

六、活动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使用工具时,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尖锐物品伤害幼儿。

2. 观察入微: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3. 耐心引导:教师要耐心引导幼儿,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4. 团队协作: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和鼓励。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不同工具的名称和功能。

2.能够简单地运用这些工具进行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活动。

3.学习一些日常生活中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本次科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工具用处大》。

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工具的分类学习不同工具的名称和分类,如锤子、螺丝刀等。

2.工具的用处通过观察、实地操作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和用法,如锤子用来敲钉子,螺丝刀用来拧螺丝等。

3.工具的制作让幼儿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制作一些手工制品,如剪纸、折纸等,让幼儿在制作过程中更好的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和方法。

三、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1.观察并认识不同工具的名称和分类。

2.让幼儿发表一下对不同工具的作用和用途的猜测,让幼儿通过猜测与探究来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和方法。

3.让幼儿合作讨论并发表一下对制作手工制品的认识和体验。

第二步:探究1.让幼儿在做手工制品的过中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

2.通过不同的实验让幼儿感受到使用不同的工具所带来的不同的功能和效果。

第三步:展示1.让幼儿展示他们所做的手工制品,并介绍他们所使用的一些工具和工具的用法。

2.通过展示,让幼儿在自己所制作的实物中发现不同的工具,并自然而然地发现不同工具的不同用途。

第四步:1.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回答所学的问题和体验所得。

2.让幼儿回答以下问题:–今天你学到了哪些工具?–你发现了不同工具之间的差别和用途吗?–你有哪些关于工具使用方法和技巧的经验?–当你对工具使用不熟练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四、教学反思本次科学活动的课程设计能够让幼儿深入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通过手工制品的制作,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到各种工具的不同用途。

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幼儿集体合作,互相帮助,并通过交流和展示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学习经验。

通过回顾,让幼儿能够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关于工具使用方法和技巧。

但是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展情况,课程内容需要更加简单易懂、有趣、实践性和安全。

大班教案工具用处大

大班教案工具用处大

大班教案工具用处大大班教案工具用处大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工具用处大,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工具用处大1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工具,感知工具与人们的关系。

2.学习正确使用卷笔刀、刨笔器、订书机、扫帚、簸箕等工具。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与幼儿共同收集一些常用的工具,如:榨汁器、鞋刷、起子等。

2.和幼儿一起准备分组活动资料:小订书机6只、刨笔器3只、卷笔刀若干、扫帚6把、簸箕6把、纸、铅笔若干、起子、小榔头、木板、铁钉等。

3.课件活动过程:1.说说工具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工具: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讨论:人们为什么要发明工具?2.使用课件,让幼儿知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和幼儿一起看看几种工具,讨论这些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重点了解卷笔刀、刨笔器、订书机的’正确使用方法。

3.幼儿分组活动,联系使用各种工具。

(1)用订书机修补图书或制作图书。

(2)练习刨铅笔。

(3)练习用扫帚扫地。

(4)练习用鞋刷为同伴刷皮鞋。

(5)练习使用起子,榔头等工具进行木工小制作。

4.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予以帮助指导,注意安全。

大班教案工具用处大2设计意图: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

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接触很多工具(铅笔、橡皮、水果刀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幼儿对工具的认识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工具的具体用途、种类还不是很了解。

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工具用处大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工具,体验、比较、感知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2.使幼儿能学会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常见的工具,且运用时注意安全。

3.使幼儿养成实验后记录的习惯,乐于将记录的内容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镊子、起子、筛子、小刀等多种常见工具;装有许多棉花的药物瓶子(幼儿用手不容易拿出,需要用镊子);装了许多绿豆的盆(需要装进饮料瓶子里面);已经拆下螺丝的小闹钟;混在一起的黄豆和绿豆。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提出问题,导入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工具的作用。

师:今天老师很高兴和你们一起参加这个活动,知道你们都是很聪明的
孩子,所以我带来一大箱的东西,要请你们帮忙。

教师出示箱子,箱子被胶布粘得很严实。

教师请幼儿徒手帮忙打开箱子,在幼儿失败后请他们想办法,让幼儿有使用工具的意识,并得出结论:“我们费了好大力气都没能打开箱子,可用小刀这样的工具一下子就打开了!”2:幼儿徒手进行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寻找方便操作的方法,发现需要工具的帮助。

(1)教师出示材料,请幼儿帮自己解决问题。

师:我们来看看箱子里面有什么?(介绍活动情境,让幼儿了解活动规则)
①这些瓶子里面装的都是棉花,谁能帮我把它们拿出来呀?
②你们看,好玩的玩具有些螺丝掉了,谁能帮我装上去呢?
③哎呀!黄豆和绿豆全混在一起了,怎么分开呀?
④我还想把沙子装到瓶子里去,怎么办呢?
激起孩子们的尝试欲望:你们愿意帮助我吗?那请你们小组商量一下,选择帮我完成一件事情。

(让幼儿小组内商量选择)
(2)幼儿在音乐下徒手操作
师:选好了吗?等儿我会给你们3分钟(音乐时间)的时间试试,看谁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工作,你们行吗?(行)那开始吧!
幼儿按组选择材料,到操作区进行操作。

(3)讨论活动的情况
时间到,请幼儿回到座位上,孩子们基本上都没有完成活动,于是教师请幼儿集体讨论活动的情况。

教师分析没完成的原因,让幼儿思考用其他方法完成工作。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幼儿想到这些操作需要工具帮忙,并让他们考虑用哪种工具)
师(故作悬念):哦,我忘记了我今天还带来了一些工具,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们?
3.认识、使用工具。

(1)教师出示工具,引导幼儿简单认识并了解工具。

(2)让幼儿自己选择工具,提醒幼儿注意安全,请幼儿将成功解决问题的结果记录下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幼儿先选择自已需要的工具,可以选错再试,让幼儿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幼儿尝试使用工具、体验工具的作用,教师参与、鼓励、支持幼儿大胆尝试操作。

(幼儿基本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任务)
4.幼儿交流与展示操作方法。

各小组简单、清楚地介绍记录的结果,并将成功的操作方法展示给大家。

分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设计表格,交流中教师可通过师评、幼儿互评、幼儿自评等多种方式肯定幼儿努力工作的成果。

5.小结拓展,提升经验,激发幼儿热爱科学的情感。

(1)请小朋友讨论:刚才我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做了相同的事情,你认为哪次完成得又快又好,为什么?(第二次更好,因为有了工具帮忙。


总结:工具用处很大!
师:(小结)你们可真了不起,利用镊子、起子等工具,很简单地就帮助老师解决了问题。

有了这些工具,我们的生活还真方便多了。

(2)启发小朋友想想在平时的生活中还看到、用到过哪些工具,并让他们充分感受工具用处大这一特点。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工具帮了我们很多忙,比如,打扫卫生会用到哪些工具呢?旅游呢?(幼儿大胆地讨论,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有了火车、飞机这些交通工具,我们就可以很快地刭很远的地方,工具的用处可真大啊!6.观看多媒体短片,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拓展幼儿的想象空间。

(短片内容:日本最新研究发明的一个助老机器人轮椅,可以帮助老人按路线自动行走)总结:现代的高科技工具都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希望孩子们以后也能发明新的工具,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更美好。

分析:可以让幼儿想象设计新的工具作为课后的延伸活动。

结束活动,请幼儿帮忙整理摆放使用过的物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