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12小题,总分50分)1.(4分)骑楼是一种近代城镇沿街商住的建筑,也是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即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
骑楼建筑形式以上楼下廊为主,骑楼的下廊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这种外廊式建筑成为印度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建筑中普遍采用的形式,也成为我国一些地区具有中西合璧的特有建筑。
下图为我国某地老街的骑楼素描图。
据此完成题目。
(1).我国的骑楼主要集中分布在()A.青藏高寒地区B.华南沿海地区C.东北季风气候区D.西北边疆地区(2).该地骑楼修建下廊主要是为了()A.改善营商环境B.防寒保暖C.躲避飓风D.遮阳避雨2.(4分)某快运公司推出“快件动态轨迹,看得见的快件旅程”服务项目。
只要输入订单号,就可直观地看到快件的最新状态。
下图示意某订单快件轨迹查询结果(图中粗实线为实时轨迹,粗虚线为预设轨迹)。
据此完成题目。
(1).在获得订单快件完整定位数据的条件下,为了绘制订单快件轨迹图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VR(虚拟现实)(2).该快运公司为了加强快件管理能力,借助GPS技术,可以()A.监测快件存放环境B.获得快件位置信息C.评估快件周转过程D.了解快件完好情况3.(4分)热带雨林是维持世界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以面积大、生态效益强闻名于世,但由于过度采伐,热带雨林遭到前所未有地破坏。
据此完成题目。
(1).当地国家政府下令有限度地开发热带雨林的主要原因是()A.热带雨林的土层十分浅薄B.地广人稀,开发成本太高C.保护热带雨林区的生态环境D.地处热带地区,物产充裕丰实(2).为了热带雨林区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应采取的保护性开发措施有()①开展生态观光旅游①引进国外资金,进行大规模商业开发①育林与采伐相结合,以育林为主①发展热带雨林生态农业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4.(4分)全长562km的塔里木沙漠公路,穿越了被称为“死亡之海”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江苏省镇江一中、徐州三中等十三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4-2025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某校地理教师暑假在甘肃临夏(36°N ,103°E )旅游时用手机于22:03拍摄了北斗七星照片。
据此回答1~2小题。
1.若要第二天面朝同一方向拍到相同高度的北斗七星,则次日拍摄的地方时最接近( )A .20:55B .22:03C .20:51D .21:592.拍照时刻,地球上的晨昏线更接近( )我国某校办公楼(32°N )阳台摆放了盆栽花卉,图1为某日正午前后拍摄的阳台图片。
为了使盆栽花卉在正午前后获得充足的阳光,花盆摆放位置会出现季节性移动。
据此回答3~5小题。
图13.上述照片可能拍摄于( )A. 5月B. 8月C. 11月D. 12月4.将盆栽从北向南搬的时间段是( )A.B .C .D .A. 3月至4月B. 6月至7月C. 9月至10月D. 11月至12月5.下列节气中,与“小满”节气当天盆栽摆放位置大致相同的是( )A. 立夏B. 大暑C. 霜降D. 大寒图26~7图26.关于图示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丙岩层形成晚于戊岩层B. 至少有一次地壳抬升C.丙处岩石可能为板岩D. 地壳运动只有垂直运动7.下列关于各种岩石发生顺序说法,可信的是( )A. 甲乙丙丁戊己B. 乙丙戊丁甲己C. 甲丙乙丁戊己D. 甲丁戊丙乙己大瓦山——世界第二桌状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方形山体像一个高耸的巨大桌面,顶部平整宽广,周围绝壁深切。
山体分为两层,下部是浅灰色石灰岩,上部是暗褐色玄武岩,巍峨雄奇的画面让人心生震撼。
图3和图4分别为大瓦山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8~9小题。
图3图48.大瓦山山体主要的岩石类型是( )A. 甲、丙B. 乙、丙C. 丙、丁D. 丁、戊9.大瓦山桌状地貌形成过程大致是()A. 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岩浆喷出→流水切割B. 沉积作用→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垂直崩塌C. 岩浆侵入→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切割D. 岩浆喷出→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垂直崩塌图5是2024年某月23日大洋洲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安徽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含答案

安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查高二地理试题(答案在最后)命题教师:审题教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芜湖某中学(31°N,118°E)运动会开幕式高三某班级学生入场照片,照片拍摄时为北京时间10月23日8:15。
据此完成1-4题。
1.图示操场跑道走向为()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南-西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2.10月,校内旗杆正午影长及一日内旗杆影子在地面转动的角度变化情况分别为()A.影子变长,角度变小B.影子变短,角度变大C.影子变长,角度变大D影子变短,角度变小3.高三班级入场时,处于10月23日的区域约占全球面积的()A.1/2B.2/3C.5/6D.7/84.照片拍摄时,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最接近()A.(8°N,176°E)B.(8°S,176°E)C.(8°N,60°E)D.(8°S,60°E)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
它通常由晷针与晷盘组成,且晷针与晷盘垂直。
工作原理是:将晷针指向北极星固定,通过观察晷针影子在晷盘的位置来判断时间。
左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自制的校园日晷照片,右图为该日晷放置情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日晷照片的拍摄地可能位于()A.宁夏回族自治区B.广西壮族自治区C.成都市D.济南市6.暑假期间,该校园日晷晷盘的正面晷针投影的移动方向为()《西游记》第一回中记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石猴……”原来蹦出孙悟空的石卵是岩石(见左图)中的一个结核。
书中对花果山的描述还有:“丹崖怪石,削壁奇峰。
”“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含解析)(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第1~3章(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难度系数:0.7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读下图,与②地相比,⑤地的地球自转速度()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D.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点递减,⑤地在30°S,②地在赤道上,因此⑤地比②地线速度小,AB错误;除南北极点外地球各地的自转角速度相同,⑤地和②地都未在极点,因此两地角速度相同,C错误,D正确。
故选D。
某国产科幻大片中的“太空电梯”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人类通过在外太空地球静止轨道上建设一个大型空间站,把空间站和地面用一根缆绳连接起来,宇航员通过竖直的箱体电梯直通空间站。
下图为“太空电梯”和空间站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在大型空间站上观察日出、日落时()A.晨线每小时15°向东倒退B.日出观察时间晚于对应球面C.昏线每小时15°向西倒退D.日落观察时间与对应球面一致3.与地球相比较,“太空电梯”()A.空间站线速度比地球小B.运行中箱体角速度不变C.运行中箱体线速度不变D.空间站角速度比地球大【答案】2.C3.B【解析】2.大型空间站上的海拔远高于对应地面,能更早看到日出,更晚的看到日落,BD错误;由于地球每小时自西向东自转15°,因此晨昏线不停地由东向西每小时移动15°,反映出晨线和昏线都是以每小时15°向西倒退,C正确,A错误。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含答案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
1.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2.松嫩平原主要农作物
A.春小麦、油菜、大豆 B.玉米、春小麦、棉花
C.玉米、春小麦、大豆 D.春小麦、大豆、棉花
3.造成我国南北方楼房房间距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太阳高度B.地形 C.降水 D.建筑材料
4.日本的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但日本每年却要大量进口木材,特别是一次性筷子几乎全靠进口。
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和一次性筷子是因为
A.日本的木材质量太差B.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量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日本不会生产C.为了大力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D.国内的木材不能满足需求
5.你认为一次性筷子使用过后最好的处理方式是
A.焚烧 B.卫生填埋 C.作为造纸原料 D.出口
6.左图中所示区域主要的矿产资源是
A.石油B.硫磺
C.煤D.铜矿
7.关于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和潜在的自然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产物
B.是简单的荒漠化扩张过程
C.气候因素,特别是降雨量的变化影响荒漠化进程
D.荒漠化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形成的
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8~10
题。
8.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欧洲诞生。
有关汽
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A.汽车工业出现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
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
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
9.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宜昌市协作体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一、二册+选择性必修1第一至二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与美、日相比,德国走的是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的城镇发展道路,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上较大城市的人口仅有2500万,占总人口的30%左右。
下图为1870~2015年美、日、德三个国家城镇化发展历程图。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德、美、日三国的表述正确的是()A.二战后日本城镇化的速度较快B.图示时期德国城镇化水平始终最高C.美国的城镇化起步最早D.均未出现逆城镇化现象2.德国中小城市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特点是()A.城市服务功能更齐全B.城市间距离相对较近C.城市服务范围更广D.城镇化问题较严重社区医院是专门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疾病医疗的服务机构。
通常,这些社区医院多布局在城市居民小区附近,租用居民小区附属的低层临街楼房来经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居民小区的就医难问题。
如图示意我国东北地区某城市一居民小区社区医院位置。
据此完成3~4题。
3.城市社区医院多布局在居民小区附近,其主要原因是这里()A.居民收入较高B.医疗设施完善C.人口密度较大D.交通通达度高4.在城市居民小区设立社区医院,可以()①提高社区医院的服务质量②降低小区居民的医药费用③缩短小区居民的就医距离④缓解大医院医疗服务压力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22年1月8日,我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绍台铁路(是连接杭州、绍兴、台州三地的专供旅客列车行驶的一条城际铁路)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指投融资活动的组织形式、投融资方法和管理方式的总称)改革迈入新阶段。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北斗七星在古籍《鹖冠子·环流篇》中记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图示意谷雨节气北斗七星和北极星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籍《鹖冠子·环流篇》中记载的现象,主要是因为()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北斗七星自转D.北斗七星公转2.某日晴朗无月的夜晚将相机对准北极星附近长时间曝光,发现北斗七星的运动方向()A.逆时针旋转B.顺时针旋转C.静止不运动D.自西向东运动3.此后一周内,江苏某同学在同一地点连续观测北极星发现()A.仰角增大B.仰角减小C.仰角不变D.匀速公转【答案】1.B 2.A 3.C【解析】【1题详解】古籍《鹖冠子·环流篇》中记载的现象是指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与季节之间的关系。
地球自转导致的是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与北斗七星斗柄的随季节变化指向变化无关,A错误;地球公转出现四季变化,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其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之间存在一个约为23°26′的夹角(黄赤交角),则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存在66°34′的倾角,使得在地球公转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天体(如北斗七星)的位置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古籍中描述的“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的原因,B正确;北斗七星的自身运动与地球公转导致的斗柄指向季节变化无关,CD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北斗七星为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相对固定,由于地球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绕地轴旋转,因此北极星始终位于圆心,由于地球自转,其他星辰相对地球上的拍摄地点而言,位置不断变化,所以当我们对准北极星附近长时间曝光时,北斗七星看起来会围绕北极星逆时针旋转,这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A正确,B错误;北斗七星相对于北极星是逆时针旋转,不是静止的,也不是单纯的自西向东运动,CD错。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多选题下图是某国人口增长图,图中线条分别代表1959—2019年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单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的是死亡率B.乙表示的是出生率C.乙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D.丙表示的是自然增长率2、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国人口最高值的年份大约出现在1963年左右B.2002年前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相同C.该国可能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D.现阶段该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一般来说,县域内人口流出越多,该地区城镇吸引力越弱。
而近年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中,却呈现了人口流出越多城镇化速度越快的情况。
下图为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模式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影响四川省县域城镇化速度较快的主要因素是( )A.就业机会B.家庭团聚C.公共服务D.生活成本4、未来四川省县域城镇化水平增长潜力较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收入返还减少B.农村人口减少C.城镇环境恶化D.房价增长过快2023年9月28日,沪宁沿江高铁正式通车,上海、南京之间又增加了一条高速铁路。
下图为沪宁沿江高铁线路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沪宁两地间有多条高铁线路,主要原因是( )A.经济联系紧密B.建设资金充裕C.地形限制较小D.旅游客流量大6、沪宁沿江高速铁路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A.带动苏北经济发展B.加快生产要素流动C.降低物流运输成本D.促进乡村人口回流大部分蔬菜品种都不耐冬季严寒和夏季的高温多雨及台风灾害,这种习性与各地气候条件结合,形成了蔬菜生产和供应的季节性“淡季”。
下图为我国上海、云南和海南三地间蔬菜流向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1.下面左图是“风向标示意图”,右图是“某地近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此时,Q地的风向为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2.此时,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地点是A.M地 B.N地 C.P地 D.Q地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
读图回答3~4题。
3.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A.两种气候类型 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4.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下图为“海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造成XY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正午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大气环流6.造成M、N、P三地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D.海陆位置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洋流甲A.自南向北流B.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C.使沿岸降温减湿D.利于海洋渔场的形成8.图中①②③④位于河流两岸,冲刷作用强烈的是A.②④B.③④C.②③D.①③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
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9-10题。
9.图9甲处的洋流与图10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A.①B.②C.③D.④10.甲处洋流的影响是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1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13.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14、下列有关图中各环节水量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A.M<NB.N<RC.M=PD.R>P15、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造成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C.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D.水库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少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16~18题。
16.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A.春季B.C.冬季D.17.现发现图中绿洲退化现象严重。
对这一现象成因的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A. B.C. 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18.与四川盆地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A.光照充足B.C.水源丰富D.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
下图是根据我国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
下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
据材料回答19-20题。
19.贝加尔湖A.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B.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C.位于山谷导致冰层较厚D.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20.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A.结冰时使气温降低B.融冰时使气温升高C.减小了气温年较差D.冰层增加空气湿度读图,完成21—22题。
21.图中岛屿两侧①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2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A.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C.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D.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
下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
据此完成23—24题。
23.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A.西部B.东部 C.南部 D.北部24.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 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贡嘠山(29°35′N,101°52′E)位于四川省西部,为大雪山的主峰,被誉为“蜀山之王”。
康定木是我国川西山区特有的一种原始落叶灌木,每年3—4月先开花后长叶,7—9月结果。
下图示意贡嘠山垂直自然带谱(单位:m)。
据此完成25—27题。
25.贡嘎山东坡自然带的基带为A.稀树灌丛带 B.常绿阔叶林带 C.针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26.贡嘎山东西两坡自然带谱差异较大的主导因素是A.海拔高度 B.坡度 C.纬度 D.相对高度27.近距离观赏康定木兰的最佳区域是A.针阔叶混交林带 B.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灌丛草甸带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
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28—30题。
图1 图228.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29.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 B.居民爱好差异 C.景观规划差异 D.行政管辖不同30.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光照 D.土壤二、综合题31、(8分)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1分)其风向为(1分)。
(2)图中②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称为(1分);就气流运动状况而言,称为(1分)。
(3)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天气。
(1分)(4)图中A、C两处相比, (1分)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32、(12分)下图为印度洋(局部)季风和洋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①②③处可能形成渔场的是________处(1分),试说明其原因。
(2分)(2)右图示意的季节是________(1分),试说明该季节A海域大洋环流的分布规律。
(2分)(3)试说明洋流对右图中R地区气候的影响。
(2分)(4)推测该洋流系统使马六甲海峡表层海水流向产生的季节变化。
(4分)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
材料2:澳大利亚等温线分布图(1) 比较说明图中乙、丙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差异(1分),并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
(2) 材料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沙漠气候。
(2分)(3)材料2中,左图所示为_____(1分)(1或7)月份等温线,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4)材料2中右图中A处等温线的弯曲变化是受__________(1分)影响所致,其温度__________(1分)(高或低)于两侧同纬度海区(5)7月份将甲区域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 )(1分)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34、读图表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城市代号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mm)①-4.0 14.6 500②-4.7 26.0 641③ 3.3 27.9 1220④-12.0 20.0 81(1)、图中A、B所在区域为区(0.5分),C为区(0.5分),D为___________区(0.5分)。
(2)、C、D区的交界线上有(0.5分)山脉、阿尔金山脉和山脉(0.5分)。
(3)、A、B间以(1分)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
(4)、D地区的主要地貌单元是(0.5分),我国的最大内流河分布于(1分)区(填字母),荒漠化最严重的是(0.5分)区(填字母),C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0.5分)。
(5)、表中数据分别表示我国四个地区四座城市的气候资料,他们与图中序号对应关系是:A B C D (2分)(6)、D地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1分)形成这种气候的根本原因是(1分)。
地理答案1、A2、B【解析】由图中所给风向标可判断出图示为一低压中心,且位于北半球,则Q地应吹西南风。
N 地位于低压槽北侧,根据气流运动方向,该低压槽处可能形成暖锋,N地位于暖锋锋前,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3、B4、B【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①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控制,②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它们都会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③地和④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和西风交替控制,会形成地中海气候;⑤地全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这五地最可能分属于三种气候类型。
第4题,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5、C6、B【解析】第5题,X与Y两地纬度相同,其气温的差异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第6题,大陆西岸不同纬度的三地降水差异,主要是由大气环流状况的不同造成的,M地受副热带高压影响,终年少雨;N地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多雨;P地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多雨。
7、B 8、A【解析】试题分析:19.从图中的维度越向南纬度越大,可以得出是南半球,再结合图中的地形与河流可知图示南美洲东部,结合南半球中纬度大洋环流,可以判定洋流是从北向南流,此洋流为暖流,导致流经海域海水等温线向南凸出,对沿岸增温增湿。
20.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向左,②④位于河流的左岸,河流冲刷作用强烈。
①③位于河流的右岸,冲刷作用小9、D 10、C【解析】第9题,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的印度洋中,因此从气温分布规律上来说是北高南低;又因a>b>c,所以由北向南纬a、b、c;马达加斯加岛位于中纬度大洋西岸,甲处为暖流,其流向自北向南。
第10题,甲处为暖流,暖流可以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选择C项;顺风顺水才能使航速加快,逆风逆水反而会使航速减慢;寒暖流交汇处或者上升补偿流处易形成渔场,该处不符,故排除;洋流应该是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
11、解析:据甲图可知,此时的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季,故0°~10°、10°~20°的地方都盛行东北信风,20°~30°的地方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30°~40°的地方盛行西南风,即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