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动力学读书报告精编版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学习报告25篇

机械原理学习报告25篇

机械原理学习报告25篇第一篇:机械原理学习报告2机械原理学习报告第5章齿轮系及其设计1.定轴齿轮系及其传动比一对齿轮的传动比 i12=w1w2=z2z1 w:齿轮角速度z:齿数w1wkn1nk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成积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成积定轴齿轮系传动比的一般公式 i1k===一对相啮合的齿轮的首、末轮的转向关系与齿轮的类型有关。

2.周转齿轮系及其传动比两个周转齿轮的转化后的传动比i=H13w1wHH3=w1-wHw3-wH=-z3z1 的传动比周转齿轮系中任意两齿轮iH1k1、k=w1HHwk=w1-wHwk-wH=±z2•z3•⋅⋅⋅•zkz1•z2'•⋅⋅⋅•zk-1'在周转齿轮系中,如果有一个中心轮固定,该齿轮系自由度为1,称为行星齿轮系;如果两个中心轮均不固定,该齿轮系自由度为2,称其为差动齿轮系。

3.复合齿轮系及其传动比在计算复合齿轮系及其传动比时,关键是先拆分出周转齿轮系,剩下的几何轴线不动而互相啮合的齿轮便组成了定轴齿轮系。

计算传动比的基本过程:(1)拆分齿轮系;(2)分别列出传动比计算公式;(3)联立解方程式。

4.齿轮系的应用1.在体积较小及质量较小的条件下,实现大功率传动。

2.获得较大的传动比3.实现运动的合成4.实现运动的分解5.实现变速传动6.实现换向传动 5.行星轮系设计1.传动比条件:z3=(i1H-1)z2.同心条件:z=z3-z12=z1(i1H-2)23.装配条件:对于装有多个行星轮的轮系,要求在转臂上的所有行星轮能严格均匀地装入两中心轮之间。

个数为k,则γ=z1+z3 k4.邻接条件z<z1sinπk-2ha*1-sinπk6.新型行星传动1.渐开线少齿差行行星传动:两轮齿数差越小,传动比就越大。

2.摆线针轮行星传动3.谐波齿轮传动4.活齿传动第6章其他常用机构 1.间歇运动机构1.槽轮机构几何关系:2ϕo=π-2ϕo=π-12⎛2π⎫⎪⎝z⎭z为槽轮的槽数,应大于或等于3运动系数:τ=2ϕo12πK=K(z-2)2z运动系数大于零,小于12.棘轮机构(齿式棘轮机构、摩擦式棘轮机构)3.不完全齿轮机构4.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圆柱形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蜗杆形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2.广义机构1.电磁机构1)电磁传动机构a.电磁回转机构b.电锤机构c.电磁气动传动机构2)变频调速器3)继电器机构a.线圈式快速动作继电器机构b.凸轮式火灾报警信号发生机构c.杠杆式温度继电器机构4)振动机构电磁振动机构、音叉振动机构、超声波机构5)微位移机构6)光电机构光电动机、光化学回转活塞式行星马达7)液、气动机构3.具有其他功能的机构1.组合机构:齿轮-凸轮机构、齿轮-连杆机构、凸轮-连杆机构2.机构的组合 1.机构串联式组合:构件固接式串联、轨迹点串联2.机构的并联式组合3.机构的混接式组合4.螺旋机构:单螺旋副机构、双螺旋机构5.万向联轴节1.单万向联轴节传动比i31=w3w1=cosα1-sinαcosϕ01222.双万向联轴节传动比恒为1时:α1=α3ϕ1=ϕ3w1=w3tanθM=-cosα1tanϕ1,tanθM=-cosα3tanϕ3第7章机构系统运动方案设计1.机构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功能原理方案设计、运动规律设计、运动方案设计、运动简图设计2.执行机构运动规律设计3.执行机构运动协调设计4.机械运动循环图设计第8章机构创新设计1.机构选型基本原则:满足工艺运动和运动要求、结构简单传动链短、原动机的选择有利于简化结构和改善运动质量、机构有尽可能好的动力性能、加工制造方便经济成本低、机器操作方便调整容易安全耐用、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机械效率2.机构构型的创新设计1.基于组成原理的创新设计平面机构中高副低代2.机构构型的变异创新设计机构的倒置、扩展、局部改变、移植模仿3.基于功能分析的机构设计 4.机构设计方案的评价第9章机构系统的动力学设计 1.平面机构的平衡设计22+mBlB=JS 1.质量代换法mA+mB=m mAlA-mBlB=0 mAlA2.完全平衡用质量代换法求出各构件上的平衡质量3.部分平衡2.机构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运动方程式系统运动方程Medϕ=d 3.机构系统的动力学设计不均匀系数δ=⎛12⎫Jew⎪⎝2⎭ Feds=d mev2⎪⎝2⎭⎛1⎫(wmax-wmin)wm2δN为系统所做的功Nmax=Jwm转动惯量JF=900Nmaxπn[δ]22m 飞轮的转动惯量JF22m⎛D1+D2⎫m22 ⎪==D1+D2 ⎪2⎝4⎭8()初定飞轮的尺寸后,应校验飞轮的最大圆周速度,若此圆周速度大于安全极限速度,则必须修改飞轮的结构尺寸。

机械类学习报告范文3篇(最新篇)

机械类学习报告范文3篇(最新篇)

机械类学习报告范文3篇(最新篇)机械类学习报告范文3篇机械类学习报告范文3篇机械类学习报告范文一:四年的大学即将结束了, 作为一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学,回首着校园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在这期间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

我自信能凭自己的能力和学识在毕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和追求的目标。

在校期间,我在理论知识方面基本掌握了《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电子电工学》、《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机床编程》、《数控加工技术》等课程,除此之外,我还选修了管理学等科目来增长自己的理论知识,为将来面对社会打下坚定的基础;在实际操作方面掌握了初级车工、初级磨工、初级铣工、初级刨工、初级焊工等;在专业方面,掌握了线切割、初级数控铣床编程及加工、初级加工中心编程及加工等技术。

在学习之余,我坚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使自己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好,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

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两用甚至多用。

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

自从我发现自己有这个缺点和问题后,我常常警戒自己,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毛病。

在实践上,我还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毕业社会实践,在这段期间,我深知道这是检验在校所学知识,同时也是进一步对所学知识的加强巩固和提高,我非常珍惜这段实习过程,它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零开始,虚心向前辈学习,任劳任怨,力求做好每一件事,逐渐在工件中学会了做事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

我相信自己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能有更大的进步提高. 通过自己的见解总结以下几点:一、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经验对机械专业的自己见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研究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

机械动力学读后感

机械动力学读后感

机械动力学读后感读完机械动力学相关的书籍或者资料后,我就像是被拉进了一个充满钢铁巨兽和精密小零件的奇妙世界,然后被狠狠地震撼了一把。

一开始接触机械动力学,我就感觉像是在看一场超级复杂又超级酷炫的机械舞蹈秀。

那些机器零件,不管是大到像房子一样的巨型机械,还是小到能放在手心里的精密仪器,它们都不是静止的死物,而是遵循着一套神秘的“舞蹈规则”在动呢。

比如说,一个小小的齿轮,它一转起来,就像一个小小的漩涡,带动着周围的零件跟着它的节奏一起摇摆,这背后就是机械动力学在起作用。

在这个知识领域里,我发现机械动力学就像是机械世界的“魔法咒语”。

它能准确地告诉我们,为什么一个机械装置会这样运动,而不是那样运动。

就好比我们看到一辆汽车在路上跑,以前只知道它靠发动机提供动力,但学了机械动力学之后,就像是拥有了透视眼,能看到发动机产生的力是怎么通过变速器、传动轴,最后到达车轮,让汽车按照我们想要的速度和方向行驶的。

这就像解开了一个超级复杂的谜题,每一个环节都严丝合缝,容不得半点马虎。

而且,这门学问还特别像一个严厉又智慧的老师。

它时刻提醒着工程师们,设计机械可不能随心所欲,得考虑各种力的影响。

要是不把机械动力学当回事儿,那设计出来的机械就可能像一个喝醉了酒的大汉,东倒西歪,根本没法正常工作。

我想象那些工程师在设计机械的时候,就像是在走钢丝,一边要满足机械的功能需求,一边还得小心翼翼地遵循机械动力学的规律,稍微一偏,就可能“掉下去”,导致整个设计失败。

这也正是机械动力学的魅力所在。

它虽然复杂又严谨,但正是因为这样,才让那些成功的机械设计显得更加伟大。

每一个按照机械动力学原理完美运行的机械,都像是一个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团,各个部件各司其职,共同演奏出一曲美妙的“运动乐章”。

这让我对那些机械工程师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就像是指挥这个乐团的大师,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让机械的世界充满活力和秩序。

总的来说,机械动力学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对机械世界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

机械设计读书报告

机械设计读书报告

机械设计读书报告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院名称:*******************专业班级:***************[摘要]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是现代机械设计的基础与核心,而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是现代机械设计的手段和目的。

现代机械设计具有动态的、科学的、计算机化的特点,在技术上体现智能化、经济性、并行性、集成化、精确性和动态性。

现代机械设计范畴广,方法呈现多样化,国内外设计科学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关键词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发展趋势优化方法体会引言作为一名本科生,我自认为学到的知识在整个机械行业里面还是比较的浅显的。

关于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我们所上的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断然是不可能讲的非常细致、清楚,于是我查找了相关资料,大致的了解了了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对机械行业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篇论文里有比较系统的阐述。

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机械设计是机械产品开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机械生产的第一步,是决定机械性能的最主要因素,机械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如何实现机械设计理论的过程。

从黄帝的指南车,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一个个灵巧的机械,到今天的火星探测车,无一不包含机械设计理论的成果。

理论是工程现象不断升华和总结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是对现代机械产品原理和机理的科学总结,而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是使现代机械产品满足以及判断现代机械产品是否满足设计原则的依据。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是基于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形成的,现代机械设计理论是现代机械设计的基础与核心,而现代机械设计方法仅仅是现代机械设计的手段和目的。

因此,掌握机械设计理论的程度将直接反映机械设计的水平。

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是相对于传统设计理论与方法而言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对机械产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机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不断向前推进,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现代机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供了手段。

机械工程概论读书报告

机械工程概论读书报告

机械工程导论读书笔记机自1304陈佳希31303163毫无疑问,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这是目前中国机械的现状,但说实话,大部分人不是为了发展中国机械这一目的才选择的机械专业,包括我,也是非第一志愿进入的机自专业。

本来以为自己会反感这个过于男性化的专业,不过为期一学期的机械工程导论课渐渐改变了我的想法。

在课程中,众多的教授、学者和老师用他们精湛的专业知识为刚进入大学的我们初次打开了通往机械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对自己未来的专业有了更为直接的了解。

我所学习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未来的方向是汽车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这将在大三时开始分方向学校。

在此之前,我将首先学习微积分、大学物理、线性代数等基础课程,为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专业基础打好后我将有三个选择:1.汽车工程车辆工程的发展关系到了国家经济,农业建设,国防军事现代化,以及交通运输事业的振兴和发展。

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界,汽车工程必将作为时代发展的发动机推动社会继续走向发展之路。

我认为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仅要引进外国的技术,更应该提升自己的技术,研究真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人自己的汽车。

国家应该鼓励并且资助汽车研发企业的发展,并且着重发展发动机,汽车结构,汽车内部电子部件等汽车的重要组成,只有这样独立研发的中国人自己的汽车才有可能。

而我校参与比赛并研发出的“睿鹰”无疑给了我们这批城院机械人很大的鼓舞。

相信会有更多人走向这一方向。

2.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指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专业知识。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具技术对模具行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我们现在学习的《机械制图》就是在训练大家对于一些机械零件的感觉。

机械系统动力学【范本模板】

机械系统动力学【范本模板】

机械系统动力学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电子工程姓名:学号:机械系统动力学1 机械系统动力学简介随着现代工业对机械设备及机械传动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机械设备及机械传动系统向着大型化、高速化、轻量化、构件柔性化方向发展。

人们对生产率的不断追求,使得机械的运转速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总是希望使用的机器轻巧一些,材质的改善使得构件的截面可以设计得更小一些,这样就减轻了重量、节省了材料;速度高了使得机器中的惯性力增大,截面小了使得构件的柔性加大,这样使得系统更容易产生振动,振动降低了机械的精度和寿命,恶化了劳动条件。

由于动力学研究的复杂性,人们常常引入一些假定,使问题的研究过程简化.随着生产实践的发展对动力学分析的准确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动力学分析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分析手段。

动力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步将这些假定抛弃,使得分析更接近客观实际。

对于低速机械,运动中产生的惯性力可以忽略不计。

随着机械速度的提高,惯性力不能再被忽略,此时可根据达朗伯原理将惯性力加入静平衡方程进行求解,这种方法就称为动态静力方法。

为了求出惯性力,就必须知道构件的加速度。

因此在动态静力分析之前首先要进行运动学分析,而在运动学分析时总是假定构件是按某一给定的理想运动规律运动,多数驱动构件均被假定做等速回转运动.由于采用了等速回转这一假定,在动态静力分析中便不涉及原动机的特性,因而,着本质上是一种理想运动状态下的力学分析。

现在在许多速度较高的机械中,用动态静力分析代替了静力分析。

在力的作用下,机械很难维持“驱动件等速回转”这种假定.尽管这种假定在许多情形下是允许的,但在实际运动中常常需要知道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因而进行动力分析就是求出在外力作用下系统的真实运动,用于解决动力学的正问题。

由于分析的对象是整个机械系统,所以又称为机械系统动力学。

在高速情况下,动态精度与静态精度有很大的区别。

精密机床的动态性能研究、高速间歇机构的动态定位精度研究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机械系统动力学阅读总结

机械系统动力学阅读总结

机械系统动力学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二节 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离散系统:具有集中参数元件组成的系统。

连续系统:由分布参数元件组成的系统。

第三节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系统按照数学模型是否线性可分,分为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所谓线性系统是指能用线性微分方程所表示的系统。

当系统质量不随运动参数而变化,并且系统弹性力和阻尼力可以为线性时,可用线性方程来表示,如:0=++•••Kx x C x m 是两阶齐次线性方程,表示线性系统。

凡不能简化为线性系统的动力学系统都称为非线性系统,如:0)(3=+++•••x x K x C x m 。

线性系统很重要的特征是能够满足迭加原理。

即:对于同时作用于系统的两个不同的输入,所产生的输出是这两个输入单独作用于系统所产生的输出之和。

第二章 两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第一节 两自由度系统无阻尼的自由振动耦合:当质量矩阵的非对角线元素不为零时,称为惯性耦合或动力耦合;刚度矩阵的非对角元素不为零时称为弹性耦合或静力耦合。

固有频率:使系统振动微分方程有非零解时的频率。

只由系统的本身结构和特性决定。

两自由度系统有两个固有频率。

主振型:当系统按某一阶固有频率振动时其振幅比也由系统的固有特性来决定,与外界的初始条件无关,这说明了振幅比是常数,即系统在振动过程中各点的相对位置是确定的,由此振幅比所确定的振动形态与固有频率一样,也是系统的固有特性,所以通常称为主振型或固有振型,第二节两自由度系统无阻尼的强迫振动系统的强迫振动是与简谐干扰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振幅的大小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物理特性和激振力的幅值以及激振力的频率,而与初始条件无关。

系统的共振频率即为相应的主振型。

第三节两自由度系统阻尼的强迫振动简谐力激励情况下的系统稳定振动仍然是简谐振动。

第三章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第一节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1、用牛顿定律或定轴转动方程来建立方程2、拉氏方程来建立振动微分方程3、用刚度影响系数法来建立振动微分方程4、用柔度影响系数法建立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

机械动力学读后感

机械动力学读后感

机械动力学读后感读完机械动力学相关的书籍或者资料后,就像打开了一个充满机械魔法的新世界大门。

一开始接触机械动力学,就感觉像是在跟一群铁疙瘩交朋友,要搞懂它们到底是怎么动起来的,为啥这么动。

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去了。

比如说那些复杂的机械结构,看着就像一堆奇形怪状的零件拼凑在一起,但人家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使命,就像一个团队里的每个成员,缺了谁都不行。

书里讲到的那些运动方程啥的,刚开始就像天书一样。

什么牛顿欧拉方程,拉格朗日方程,感觉像是一串神秘的咒语。

但是一旦开始慢慢理解,就会发现这些方程就像是机械世界的密码本。

通过它们,能预测机械在各种情况下的运动状态,就像能预知未来一样神奇。

比如说,一个简单的曲柄滑块机构,以前只知道它能来回动,但是学了机械动力学,就可以精确地算出滑块在每个时刻的速度、加速度,就好像看透了这个小机械的心思一样。

而且这门学问还特别讲究平衡。

就像走钢丝一样,机械在运动的时候得保持力的平衡、能量的平衡。

要是哪个环节没处理好,那就跟人走路突然崴脚了似的,整个机械系统可能就会出问题。

这让我想起那些大型的机械装置,像起重机之类的,要是不按照机械动力学的原理来设计和操作,那可就危险了。

再说说振动这个事儿。

机械动力学里对振动的研究也很有趣。

原来那些机器在运行的时候发出的嗡嗡声或者抖动,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可能是因为共振,就像唱歌的时候找到了那个最合拍的调调,但是在机械里共振可不一定是好事,严重了能把机器震散架呢。

这就需要通过机械动力学的知识去分析振动的原因,然后想办法把它控制住,就像给调皮捣蛋的小机械做思想工作,让它乖乖听话。

机械动力学还让我看到了机械世界的进化历程。

从最开始简单粗糙的机械,到现在那些精密到让人惊叹的高科技设备,每一步都离不开对机械动力学的深入理解。

它就像是机械背后的智慧大脑,指挥着机械不断向更高效、更精准、更强大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机械动力学就像是一把神秘的钥匙,打开了一个充满奥秘的机械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动力学读书报告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机械动力学读书报告一、机械动力学研究的内容:任何机械,在存在运动的同时,都要受到力的作用。

机械动力学时研究机械在力作用下的运动和机械在运动中产生的力,并从力与运动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机械的设计和改进的科学。

详细的机械动力学研究方向可以分为以下六点:(1)在已知外力作用下,求具有确定惯性参量的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分析机械运动过程中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研究回转构件和机构平衡的理论和方法;机械振动的分析;以及机构的分析和综合等等。

为了简化问题,常把机械系统看作具有理想、稳定约束的刚体系统处理。

对于单自由度的机械系统,用等效力和等效质量的概念,可以把刚体系统的动力学问题转化为单个刚体的动力学问题;对多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问题一般用拉格朗日方程求解。

机械系统动力学方程常常是多参量非线性微分方程,只在特殊条件下可直接求解,一般情况下需要用数值方法迭代求解许多机械动力学问题可借助电子计算机分析计算机根据输入的外力参量、构件的惯性参量和机械系统的结构信息,自动列出相应的微分方程并解出所要求的运动参量。

(2)分析机械运动过程中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这些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是设计运动副的结构、分析支承和构件的承载能力以及选择合理润滑方法的依据。

在求出机械真实运动规律后可算出各构件的惯性力,再依据达朗伯原理用静力学方法求出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力。

(3)研究回转构件和机构平衡的理论和方法。

平衡的目的是消除或减少作用在机械基础上周期变化的振颤力和振颤力矩。

对于刚性转子的平衡已有较成熟的技术和方法:对于工作转速接近或超过转子自身固有频率的挠性转子平衡问题,不论是理论和方法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平面或空间机构中包含有往复运动和平面或空间一般运动的构件。

其质心沿一封闭曲线运动。

根据机构的不同结构,可以应用附加配重或附加构件等方法全部或部分消除其振颤力,但振颤力矩的全部平衡较难实现优化技术应用于机构平衡领域已经取得较好的成果。

(4)研究机械运转过程中能量的平衡和分配关系。

这包括:机械效率的计算和分析;调速器的理论和设计;飞轮的应用和设计等。

(5)机械振动的分析研究是机械动力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它已发展成为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的一门学科。

(6)机构分析和机构综合一般是对机构的结构和运动而言,但随着机械运转速度的提高,机械动力学已成为分析和综合高速机构时不可缺少的内容。

二、振动的分析为了简化问题,常把机械系统看作具有理想、稳定约束的刚体系统处理。

对于单自由度的机械系统,用等效力和等效质量的概念,可以把刚体系统的动力学问题转化为单个刚体的动力学问题;对多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问题一般用求解。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其中有:无阻尼自由振动、有阻尼自由振动、有阻尼受迫振动几种,求解是分别带入不同的方程。

多自由度系统振动多自由度系统振动有以下几种方法:牛顿运动方程(或达朗伯尔原理)、拉格朗日运动方程、影响系数法、哈密尔顿原理、有限单元法。

动力减振器:在工程中,为减少振动带来的危害,可以在主系统上装设一个辅助的弹簧质量系统。

该辅助装置与主系统构成一个二自由度系统。

该辅助装置能使主系统避开共振区,并有减振效果,故称为动力减振器。

模态矩阵正则化:将模态方程的模态质量矩阵变为单位矩阵,该坐标变换称为模态矩阵正则化。

确定固有频率与主振形的方法:矩阵迭代法、瑞雷(Rayleigh)法、邓克莱(Dunkerley)法、传递矩阵(Transfer Matrix)法。

振型截断法(Cut Off):(1)对于自由度很大的系统,可以进行自由度缩减,求解大模型的少数阶(前几阶)模态。

(2)对于外力随时间变化较慢,系统初始条件中包含高阶主振型分量较少的情况。

机械动力系统响应的数值计算欧拉法:欧拉法是取Taylor级数展开式的前两项的解法,为了减少Taylor 级数展开引起的误差,可以取更高次项的Taylor级数。

线性加速度法: 假定从时刻t→t+Δt时间的加速度直线变化。

纽马克- β法: 纽马克法是线性加速度法的别名。

β——调节公式的特性参数,0≤β≤1/2。

往往固定采用β=1/6/或β=1/4。

威尔逊θ法:加速度在时刻 t 到t+ θ Δ t内为线性变化,首先计算[t,t+ θ Δ t ]区间近似解,但仅取其中前半部分(到时刻t+ Δ t为止)作为近似解,而舍去后半部分(时间t+ Δ t以后)。

这种巧妙的处理方法并非出于物理的原因,而主要是数学的理由。

此外还有龙格——库塔(RK)法。

弹性体振动弦振动:在工程实际中常遇到钢索、电线、电缆和皮带等柔性体构件,其共同特点是只能承受拉力,而抵抗弯曲及压缩能力很弱,这类构件的振动问题称为弦的振动问题。

其固有频率与弦的密度、弦的长度、截面、张力等有关,因此,知道弦的基本参数,可以通过固有频率可以计算张力,如钢索斜拉桥斜拉索的张力的确定。

波动方程:2yy2=y22yy2(均质弦横向振动的微分方程,又称为波动方程)三种典型边界条件:(1)杆的轴向振动;(2)杆的纵向振动;(3)圆轴的扭转振动;ADAMS介绍ADAMS,即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该软件是美国MDI公司(Mechanical Dynamics Inc.)开发的虚拟样机分析软件。

目前,ADAMS己经被全世界各行各业的数百家主要制造商采用。

ADAMS软件使用交互式图形环境和零件库、约束库、力库,创建完全参数化的机械系统几何模型,其求解器采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中的拉格郎日方程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方程,对虚拟机械系统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反作用力曲线。

ADAMS软件的仿真可用于预测机械系统的性能、运动范围、碰撞检测、峰值载荷以及计算有限元的输入载荷等。

ADAMS基本模块用户界面模块(ADAMS/View)ADAMS/View是ADAMS系列产品的核心模块之一,采用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式图形环境,将图标操作、菜单操作、鼠标点击操作与交互式图形建模、仿真计算、动画显示、优化设计、X-Y曲线图处理、结果分析和数据打印等功能集成在一起。

ADAMS/View采用简单的分层方式完成建模工作。

采用Parasolid内核进行实体建模,并提供了丰富的零件几何图形库、约束库和力/力矩库,并且支持布尔运算、支持FORTRAN/77和FORTRAN/90中的函数。

除此之外,还提供了丰富的位移函数、速度函数、加速度函数、接触函数、样条函数、力/力矩函数、合力/力矩函数、数据元函数、若干用户子程序函数以及常量和变量等。

自版后,ADAMS/View采用用户熟悉的Motif界面(UNIX系统)和Windows界面(NT系统),从而大大提高了快速建模能力。

在ADAMS/View中,用户利用TABLE EDITOR,可像用EXCEL一样方便地编辑模型数据,同时还提供了PLOT BROWER和FUNCTION BUILDER工具包。

DS(设计研究)、DOE(实验设计)及OPTIMIZE(优化)功能可使用户方便地进行优化工作。

ADAMS/View有自己的高级编程语言,支持命令行输入命令和C++语言,有丰富的宏命令以及快捷方便的图标、菜单和对话框创建和修改工具包,而且具有在线帮助功能。

求解器模块 (ADAMS/Solver)ADAMS/Solver是ADAMS系列产品的核心模块之一,是ADAMS产品系列中处于心脏地位的仿真器。

该软件自动形成机械系统模型的动力学方程,提供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解算结果。

ADAMS/Solver有各种建模和求解选项,以便精确有效地解决各种工程应用问题。

ADAMS/Solver可以对刚体和弹性体进行仿真研究。

为了进行有限元分析和控制系统研究,用户除要求软件输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力外,还可要求模块输出用户自己定义的数据。

用户可以通过运动副、运动激励,高副接触、用户定义的子程序等添加不同的约束。

用户同时可求解运动副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施加单点外力。

ADAMS/Solver新版中对校正功能进行了改进,使得积分器能够根据模型的复杂程度自动调整参数,仿真计算速度提高了30%;采用新的S12型积分器(Stabilized Index 2 intergrator),能够同时求解运动方程组的位移和速度,显着增强积分器的鲁棒性,提高复杂系统的解算速度;采用适用于柔性单元(梁、衬套、力场、弹簧-阻尼器)的新算法,可提高S12型积分器的求解精度和鲁棒性;可以将样条数据存储成独立文件使之管理更加方便,并且spline语句适用于各种样条数据文件,样条数据文件子程序还支持用户定义的数据格式;具有丰富的约束摩擦特性功能,在Translational, Revolute, Hooks, Cylindrical, Spherical, Universal等约束中可定义各种摩擦特性。

后处理模块(ADAMS/PostProcessor)MDI公司开发的后处理模块ADAMS/Postprocessor,用来处理仿真结果数据、显示仿真动画等。

既可以在ADAMS/View环境中运行,也可脱离该环境独立运行。

ADAMS/PostProcessor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快速高质量的动画显示,便于从可视化角度深入理解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使用树状搜索结构,层次清晰,并可快速检索对象;具有丰富的数据作图、数据处理及文件输出功能;具有灵活多变的窗口风格,支持多窗口画面分割显示及多页面存储;多视窗动画与曲线结果同步显示,并可录制成电影文件;具有完备的曲线数据统计功能:如均值、均方根、极值、斜率等;具有丰富的数据处理功能,能够进行曲线的代数运算、反向、偏置、缩放、编辑和生成波特图等;为光滑消隐的柔体动画提供了更优的内存管理模式;强化了曲线编辑工具栏功能;能支持模态形状动画,模态形状动画可记录的标准图形文件格式有:*.gif,*.jpg,*.bmp,*.xpm,*.avi 等;在日期、分析名称、页数等方面增加了图表动画功能;可进行几何属性的细节的动态演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