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指南

合集下载

肿瘤的三级预防

肿瘤的三级预防

肿瘤的三级预防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为了降低肿瘤的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三级预防策略被广泛应用。

三级预防包括初级预防、次级预防和终级预防,针对不同阶段的预防措施,旨在防止肿瘤的发生、早期发现和控制肿瘤的进展。

1. 初级预防:初级预防是指通过控制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降低肿瘤的发生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级预防措施:a.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是预防肿瘤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议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

b.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是导致多种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以显著降低肿瘤的发生风险。

c. 运动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免疫力,改善身体代谢,降低肿瘤的发生风险。

d. 避免暴露致癌物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致癌物质、辐射和化学物质等,可以减少肿瘤的发生风险。

2. 次级预防:次级预防是指通过早期筛查和检测,发现肿瘤的早期病变,以便及早治疗和干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次级预防措施:a.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

b. 疫苗接种:一些肿瘤的发生与病毒感染相关,如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人乳头瘤病毒(HPV)。

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预防相关肿瘤的发生。

c. 个体高风险筛查:对于一些具有家族史或遗传突变的个体,应进行特定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肿瘤的风险。

3. 终级预防:终级预防是指通过治疗和康复,控制肿瘤的进展和减少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终级预防措施:a. 多学科治疗:对于已经确诊的肿瘤患者,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肿瘤的进展。

b. 康复和支持护理:肿瘤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和支持护理,包括营养支持、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管理等,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

c. 随访和监测:对于治疗后的肿瘤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包括体检、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

2020年CSCO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解读

2020年CSCO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解读

王洁 王杰军
王茂筠 吴令英 吴一龙
邢晓静 徐兵河 徐瑞华 许俊堂
叶定伟 于世英 张力 张伯龙 张会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上海长征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辽宁省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李惠平 梁军 林桐榆 刘海霞 陆舜 罗素霞 马军 毛伟敏 秦叔逵 邵秀茹 邵志敏 施德兵 石远凯 史振宇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重庆市肿瘤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浙江省肿瘤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张纪蔚 赵东陆 支修益 周彩存 朱军 庄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上海市肺科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云南省肿瘤医院
前言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兼顾诊疗产品的可及性、吸收精准医学新进展,制定中国常见癌症的诊断和治 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C S C O ) 的基本任务之一。近年来,临床诊疗指南的制定出现新的趋向, 即基于诊疗资源的可及性,这尤其适合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差异性显著的国家和地区。中国是幅员辽阔, 地区经济和学术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C S C O 指南需要兼顾地区发展差异、药物和诊疗手段的可 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社会价值三个方面。因此,C S C O 指南的制定,要求每一个临床问题的诊疗意见, 需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度形成证据级别,同时结合产品的可及性和效价比形成推荐等级。证据 级别高、可及性好的方案,作为Ⅰ级推荐;证据级别较高、专家共识度稍低,或可及性较差的方案,作 为Ⅱ级推荐;临床实用,但证据等级不高的,作为Ⅲ级推荐。C S C O 指南主要基于国内外临床研究成 果和 C S C O 专家意见,确定推荐等级,便于大家在临床实践中参考使用。C S C O 指南工作委员会相信, 基于证据、兼顾可及、结合意见的指南,更适合我国的临床实际。我们期待得到大家宝贵的反馈意见, 并将在更新时认真考虑、积极采纳合理建议,保持 C S C O 指南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时效性。

2020CSCO结直肠癌指南

2020CSCO结直肠癌指南

2020CSCO结直肠癌指南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2020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癌指南的发布,为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结构的调整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早期结直肠癌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这使得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因此,定期进行体检和筛查对于早期发现结直肠癌至关重要。

在诊断方面,2020CSCO 结直肠癌指南强调了多种检查方法的综合应用。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不仅可以直接观察肠道内的病变情况,还可以进行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此外,CT、MRI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侵犯范围以及是否存在转移。

肿瘤标志物如 CEA、CA19-9 等的检测也有助于辅助诊断和监测治疗效果。

治疗是结直肠癌管理的关键环节。

手术治疗仍然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早期和局部进展期的患者,手术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然而,对于中晚期患者,往往需要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化疗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

化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肿瘤的分期、病理类型、身体状况等进行个体化制定。

例如,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常用的化疗方案有 FOLFOX(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 FOLFIRI(氟尿嘧啶、伊立替康、亚叶酸钙)等。

靶向治疗是近年来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进展。

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靶点的药物,如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在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靶向药物的使用需要进行相关基因检测,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使用。

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

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

“子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关键在于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这一句简单而深刻的表述,概括了本书的核心思想。子宫颈癌是一种恶性肿 瘤,但通过早期筛查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书强调了预防子宫颈癌的重要性。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定期进行 宫颈涂片检查、接种HPV疫苗、避免高危性行为等,可以大大降低子宫颈癌的发 病风险。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了HPV疫苗接种与子宫颈癌预防这一部分。作为一项 重要的预防措施,HPV疫苗的推广和应用对于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 义。书中详细介绍了预防性HPV疫苗的效果、目标人群和投放策略等方面的知识, 让我对HPV疫苗接种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通过合理安排接种计划和加强宣传教育, 可以提高接种率和覆盖率,有效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
早期发现是降低子宫颈癌死亡率的关键环节。本部分主要涉及了子宫颈癌早 期发现的方法和策略。介绍了早期子宫颈癌的症状和体征,以便女性自我检查和 及时就医。详细介绍了细胞学筛查、HPV检测和阴道镜检查等早期筛查方法的应 用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还对早期发现中的组织病理学诊断进行 了说明,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和流程。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感谢观看
《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读物。通过阅读本书, 我深入了解了子宫颈癌的综合防控知识和相关实践经验,也深刻认识到防控工作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希望广大读者能够认真阅读本书,积极参与到子宫颈癌的防 控工作中来,共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目录分析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的健康和生命造 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有效防控子宫颈癌,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 《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旨在提供全面的子宫颈癌预防、早期发现、治疗和 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本书将对《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这本书的目录进行分析, 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内容和特点。

肿瘤诊疗治疗指南

肿瘤诊疗治疗指南

T(原发灶)
Tx: 原发灶情况无法评定
T0: 无原发灶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上皮内癌或粘膜内癌未穿透粘膜肌层而达粘膜下
T1: 癌侵达粘膜下层
T2: 癌侵达肠壁固有肌层
T3: 癌已侵入固有肌层而达浆膜下;或原发灶位于无浆膜层结肠、直肠时, 癌侵达结肠旁或直肠旁组织
T4: 癌已穿透脏层腹膜或直接侵入其它器官、结构(穿透浆膜后累计其它 段大肠时也为T4,比如盲肠癌侵及乙状结肠时)
5-FU 500mg/m2 1h weekly*6 Capecitabine: 1250mg/m2 bid d1-14 every3wks*24wks FOLFOX4: CF 200mg/m2 2h
5-FU 400mg/m2 bolus then 600mg/m2 22h d1-2 every 14days*12 cycles Oxaliplatin 85mg/m2 2h d1 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or Metastatic Disease FOLFIRI: Irinotecan 180mg/m2 2h d1 CF 200mg/m2 2h 5-FU 400mg/m2 bolus then 600mg/m2 22h d1-2 every 14days*12 cycles IFL: Irinotecan 125mg/m2 1.5h d1,8,15,22 CF 20mg/m2 2h d1,8,15,22 5-FU 500mg/m2 1h d1,8,15,22 repeat every 6 wks. Irinotecan: 125mg/m2 1.5h d1,8,15,22 repeat every 6 wks. Protracted IV 5-U: 300mg/m2/d CIV

2021版中国肝癌防治指南

2021版中国肝癌防治指南

2021版中国肝癌防治指南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居高不下。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肝癌,中国制定了2021版的肝癌防治指南,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一、肝癌的分类和病因1.根据病理形态学,肝癌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原发性肝癌包括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继发性肝癌主要是由其他部位的癌症转移至肝脏而引起。

2.肝癌的主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饮酒、肝硬化、不良饮食习惯、毒物暴露等。

病毒感染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导致肝癌的最主要的病毒。

二、肝癌的早期诊断与筛查1.早期诊断对于肝癌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肝癌的筛查,包括乙肝病毒感染者、丙肝病毒感染者、肝硬化患者、家族性肝癌患者等。

2.肝癌的筛查方法包括肝超声检查、肝癌标志物检测、CT/MRI等影像学检查。

对于有异常发现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以明确诊断。

三、肝癌的治疗原则1.根据肝癌的分期和患者的整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早期肝癌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治疗等局部治疗方法;晚期肝癌可以考虑介入治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2.在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肝功能、肿瘤特点、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四、肝癌的术前评估与手术治疗1.手术治疗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术前评估应包括肝功能、体重指数、肿瘤特点、肝功能代偿情况等因素。

2.对于肝功能较差或其他合并症比较严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应谨慎,并可以考虑术前肝功能支持治疗,如门静脉肝动脉分流术等。

五、肝癌的术后管理与随访1.对于肝癌手术后的患者,应该进行定期的复查和随访,以及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便发现和评估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情况。

2.高危人群,如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等,应该加强术后的管理和干预,以预防和控制术后复发和转移。

六、肝癌的预防与健康教育1.对于高风险人群,应进行肝癌的预防和健康教育,包括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的预防接种、避免滥用酒精、改善饮食结构、减少暴露于环境污染物等。

2014版《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

2014版《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

欢迎阅读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关键词】抗肿瘤药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放疗所致恶心呕吐;阿片类药物所致恶心呕吐;手术所致恶心呕吐;预防和治疗 1概述多种抗肿瘤治疗,包括化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止痛治疗、放疗以及手术等,都可能引起呕吐。

22.1呕吐中枢和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hemoreceptortriggerzone ,CTZ)可能是产生恶心和呕吐的中枢机制。

除CTZ 的传入信号之外,化疗药物刺激胃和近段小肠粘膜,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肠壁上的迷走神经和内脏神经传入纤维,将信号传入到脑干直接刺激呕吐中枢的神经核,或间接通过CTZ 启动呕吐反射。

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刺激时,前庭系统的传入信号也可以诱导呕吐。

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呕吐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nauseaandvomiting,CINV)关系最密切的神经递质为5-经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P物质和大麻素,其他还包括多巴胺、乙酞胆碱和组胺等。

近年来认为5-HT是在CINV,特别是急性呕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递质,在迷走神经传入纤维、CTZ及孤束核中均有多种5-HT受体。

P物质属于激肤家族的调节多肽,能够结合神经激肽(Neurokinin,NIA)受体,在急性和延迟性呕吐中产生重要作用。

不同的神经递质在不同的呕吐类型中的作用和则以P2.2由于年轻患者往往比老年患者接受更强烈的化疗,并且控制呕吐的能力较差,容易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

爆发性呕吐指即使进行了预防处理但仍出现的呕吐,并需要进行“解救性治疗”。

难治性呕吐指以往的化疗周期中使用预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治疗失败,而在接下来的化疗周期中仍然出现呕吐。

2.3抗肿瘤药物的催吐性分级抗肿瘤药物所致呕吐主要取决于所使用药物的催吐潜能。

一般可将抗肿瘤药物分为高度、中度、低度和轻微4个催吐风险等级,是指如不予以预防处理呕吐发生率分别为>90%,30%-90%,10%-30%和<10%。

2024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CACA指南你知我知课件PPT

2024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CACA指南你知我知课件PPT

做好肿瘤早筛
结直肠癌。我国患病率最高的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人群: 有肠癌家庭史,有大肠息肉病、大肠腺瘤、溃疡性结肠 炎、克罗病等病史,高脂饮食,有长期吸烟史,长期大 量饮酒者。筛查方法:正常人群50岁以上可以每年做一 次大便隐血、肿瘤标志物镜筛查。 最好肠镜筛查,如果没有问题就间隔3~5年做一次肠镜。 如果发现大便带血,不要认为是痔疮而掉以轻心,可咨 询医生,必要时做个肠镜检查。筛查建议:对40岁以上 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家族史者结肠镜检查。 肠镜是诊断肠癌金标准。
///
///
CACA指南,我知你知
2024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
目录
CONTE
① 2024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② 什么是肿瘤 ③ 恶性肿瘤危险因素 ④ 做好肿瘤早筛
全国肿瘤防止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
01
全国肿瘤防 治宣传周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2024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节日介绍: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4.15)由中 国抗癌协会一九九五年倡导发起,至今已经成 功举办29届,成为我国历史最悠久。 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肿瘤防治品牌科普活 动。自二零一八年开始,协会倡议将每年4月 15日定为“中国抗癌日”。
全国肿瘤防止宣传周暨中国抗癌日
02 什么是肿瘤
什么是肿瘤
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 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 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 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
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会出现不同于正常细胞的代谢 变化,同时肿瘤细胞自身可通过糖酵解和氧化磷 酸化之间的转换来适应代谢环境的改变。 二零一九年Cancer Cell最新刊登了一篇文章,研 究人员发现在禁食状态下使用二甲双胍可以显著 抑制肿瘤生长,并提出PP2A-GSK3β-MCL-1通路 可能是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肿瘤防治指南肿瘤防治的重要性今年4月15-21日为第十六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

由于缺乏与肿瘤相关的知识,人们谈癌色变,在观念上存在着不少误解,也严重制约着整体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

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高,严重威胁着每一个人的健康和生命。

卫生部日前透露,恶性肿瘤居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

肿瘤防治的方法一、肿瘤预防三要三不要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正确观念,积极预防,不要听天由命树立健康第一的正确观念,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那么这里要谈到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健康观念问题。

什么叫正确的健康观念呢?有人用100000……来分别代表健康、事业、财富、自由、保障等人类需求,健康是“1”,没有“1”,再多的“0”都是一场空。

假如说给你十万元,换你一个手,你愿意吗?如果给你一个亿,换你的脑袋,顶多碗大的疤,你愿意吗?没有一个健康的人会同意这样的交换,换句话说,健康是有价值的,是无价之宝。

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有健康不等于一切,但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实甚过任何其他幸福,我们可以说一个身怀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

为什么观念要转变呢?很多的人,辛苦了一辈子,赚的钱还不够自己的医疗费用,成为社会的负担,忙乎一辈子,意义何在?有专家预测,在预防上花1元钱,医疗费能省上100元钱。

事实上,讲起预防,掏一分钱都难,个个都穷;一旦住院,手术费10万、8万照样掏,还不讨价还价,个个都有钱。

以前是银行、机关的办公楼最好,现在是医院越盖越好,哪来的钱?是患者的钱,说明人们的健康每况愈下。

所以观念要转变,从治病转变到预防上,健康第一。

很多的人会说,得不得癌命中注定,防不防癌意义不大。

这种消极的观点毫无科学根据。

世界卫生组织在80年代就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癌症控制方针。

虽然目前癌症的真面目还未被识破,但经科学家的努力,已有不少相关因素被揭示,特别是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与癌症的渊源已有比较明确的结论,那就是大多数癌症的发生、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如吸烟、贪酒、便秘、熬夜、营养不良或过剩、空气污染等,都是致癌的祸根。

现在有许多人怕见到“癌”字,并认为无法可防。

误以为癌症病因不清,无法预防。

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在农村里甚至还有人认为得癌症是做过缺德的事的报应,担心别人知道后会嫌弃,不敢声张。

癌症被人们视为洪水猛兽,得了癌症的人被自己、被别人另眼相看,甚至有人将他们等同于残疾人。

同其它许多疾病一样,癌症也是一个可防可治的疾病。

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吸烟酗酒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指出,“人类的死亡,70%是由于无知”。

如果有一架飞机失事,发生100人死亡,全球的媒体都会争相报道,而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有15000死于各种慢性病, 15000人的死亡却鲜有媒体报道。

这些慢性病大多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引起,而人们对于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司空见惯。

俗话说病从口入,在珠江三角洲,人们喜食咸鱼,当地鼻咽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福建和广东潮汕人爱喝功夫茶,河南林县人爱吃滚烫热粥,这些饮食习惯都会长期刺激食道,致使黏膜受损伤形成溃疡引发食道癌。

有一次我出差到一个小城市,看到市民排着队买刚刚榨出来的花生油,好奇心和职业习惯促使我抓起一把花生细看,结果发现不少花生一掰开就露出绿色的霉斑,这些霉斑(黄曲霉素)正是引发肝癌的罪魁祸首。

我曾接诊一位老太太、她因镶牙不齐,舌头长期与舌壁摩擦而引起舌癌。

不良饮食习惯、慢性机械摩擦等是引发癌症的重要外因。

问题是,善良的人们并没有警惕这些看似无所谓却足以致命的外部因素。

现在这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病,归根到底就是生活方式不文明造成的,如果我们坚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不得病。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十六个真言:乐观心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均衡营养。

这四句话,十六个字,能使肿瘤减少1/3,高血压减少55%,脑卒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而且不花什么钱。

因此健康方式很简单,效果非常大。

预防癌症,我认为首先要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吸烟。

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防癌保健品,如大枣、香菇、花椰菜等;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定期体检;如有肿块、可疑痣、胃部不适、吞咽困难、阴道出血、鼻出血、大便带血,不规律便秘或腹泻、呛咳、血痰、胸痛、久治不愈的溃疡、不明原因的消瘦等,及时检查治疗;患有萎缩性胃炎、乙肝、乳腺小叶增生等癌前病变者,尽早治病。

上述措施均可有效地预防癌症。

预防癌症不光是个人的事,还是国家的事,特别是环境问题,随着工业、交通、能源快速发展,污染、生态破坏问题日益突出,不论在工作场所、室内、学校或医院,都可观察到水、空气品质下降、土壤遭受污染、噪音、食品污染、化学性或放射性危险。

我看过一调查报告说,我国322个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综合分析,70%的城市完全环境处于三级和超三级标准,噪音污染严重,城市居民生活在超标的噪音环境中,交通、建筑噪音尢为突出,城市环境未得到有效处理,“白色污染” 严重,植被减少,土地退化,湿地消失,水生态平衡失调,这些污染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是导致癌症发病的潜在环境因素。

癌症病因80%以上是由环境引起的,特别是和环境中某些致癌的化学因素有关。

由于癌症和人们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医学界也把癌症称为“生活方式病”。

三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在竞争压力十分激烈的当代社会,人们的疲劳感正在蔓延,最流行的问候语由20年前的“吃了吗”变成了如今的“吃力吗”。

不少35岁-50岁的社会主流每天都在为幸福美好的生活打拼,常年不知疲倦地工作,每天疲于奔命十余个小时,却不知癌症住在疲劳隔壁。

疲劳,主要是心理疲劳。

“万名癌症患者整体康复情况调查”不久前揭晓,结果:在癌症诱因的自我分析中,36.6%的患者认为由于过度劳累而诱发,11%的病人认为是长时间的情志抑郁而诱发,有8%和7.1%的病人分别认为是由遗传和工作压力过重而诱发癌症。

这些病人中的大部分是出现症状后就诊而被诊断为肿瘤,占77.1%;通过体检、普查等发现的早期肿瘤患者只占20%左右,这说明我国的肿瘤预防工作仍然比较艰巨。

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饲养小白鼠的笼子外放一只猫,小鼠听到充满敌意的叫声,15天后体重下降,胸腺脾脏萎缩,免疫细胞活力下降,3个月后,开始出现肿瘤。

压力就仿佛是那只充满敌意的猫。

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人生不如意,十有七八九。

我们要懂得平衡心态,在工作中找乐趣,让身体保持健康状态。

二、肿瘤治疗三要三不要一要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不要讳疾忌医,轻言放弃“明星都治不好,老百姓更没戏。

”读者朋友会说,如果癌症能治,那么多的明星,还有当大官的,得了癌症还不是死?不可否认,有钱有权的人更有条件治疗,但也往往适得其反。

其一是所谓有钱有权的人压力更大,心态难平和,患得患失放不下,明星担心人气不再,做生意的担心生意不等人,当官的担心职位不等人。

其二是把生命权全部交给医生。

认为是医生就是权威,医生说一就是一,甚至误以为越新的越贵的药就好,不了解医疗知识。

还有不少患者及家属听说化疗和放疗有严重的毒副反应,不愿接受治疗,任由肿瘤发展。

一些患者认为得了恶性肿瘤最终是死亡,不如将钱花在吃吃喝喝、游山玩水上。

其实恶性肿瘤并非不治之症,至少有13种恶性肿瘤在早期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正规治疗可以治愈,如恶性淋巴瘤、绒毛膜细胞瘤等,还有10种左右的恶性肿瘤经治疗后可以延长生存期以及无瘤生存期,如乳腺癌、小细胞肺癌等。

虽然癌症会复发,人们也因此怕复发,但癌症不是终身性疾病,是可以康复的。

他们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因而,患癌症后病人及其家属首先应该了解有关知识及目前的治疗方法和水平,要有战胜癌魔的信心,不要轻易放弃治疗。

现在有少数人不敢检查身体,说什么一旦发现癌症就完了,这是错误的,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家庭的不负责任。

对于一般人来说每年应该正常体检一次,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愈率高。

否则,治疗时间长,疗效差,生存期短。

也有的人认为癌症早期还有点希望,到晚期就不用治疗。

晚期癌症虽然难治,但随着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在晚期癌症治疗上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量事实证明,癌症是不等于死亡的。

30多年的临床研究证实,合理使用抗癌中药如神庐赤芝等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将大大延长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期限,提高癌症病人的生存质量。

有一个大庆的患者叫孙玉晶,被黑龙江省肿瘤医院诊断为肺癌,一个疗程后她再也没有能力治疗,放弃治疗又不甘心等死,经治疗四个疗程后,肿块完全消失,她乐得要捐献骨髓,身后捐献遗体,这对一个农村妇女而言是多高的觉悟啊。

如今已经5年了,最近她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对于这样的患者,也有人说“是癌治不好,治好不是癌。

”二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不要单一疗法目前在治疗肿瘤方面一些人不知如何是好,有的医生主张西医治疗,也有的建议中医治疗,其实最有效的方案是采用痛苦小、伤害少、效果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法在消除病灶,争取根治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但不足之处是,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行为状态较差,手术和放化疗后会导致机体气血耗损、脏腑功能失调等。

中医疗治在祛邪抗瘤同时,不伤或少伤正气,攻补兼施,特别是对中晚期或虚弱的患者,中医的扶正固本治疗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西医治疗的毒副反应,减少医源性疾病的产生,使肿瘤患者有较好的生存质量。

国际国内一致公认最好的肿瘤治疗方法就是综合治疗,简单地说就是将手术、放疗、药物(化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基因治疗等西医与中医手段有机地给合在一起。

治疗肿瘤要因人而异,因病而选,不适宜手术的病人不应该手术;体弱或对放化疗不敏感的肿瘤,坚决不能采用放化疗,防止造成其对身体的伤害和痛苦,而应该采用中药冲击疗法,使肿瘤缩小、消失。

如广东省肝癌晚期患者唐贻忱先生,肝部肿瘤9×10×13cm,其夫人是连州市人民医院的护士长,担心送广州治疗会大出血,就决定选用多途径、大剂量的中药冲击疗法治疗, 12个月后,肿瘤完全消失,如今已6年无复发。

三要坚持康复治疗,防复发、防转移,不要麻痹大意很多患者及家属认为手术切除了肿瘤就治好了,不了解恶性肿瘤具有转移性和侵袭性,可通过淋巴和血液途径向全身扩散。

盲目乐观耽误了患者的后续治疗,最终影响病人生存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