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体育和健康 小篮球高低运球教学设计共38页
小学三年级体育与健康 小篮球-高低运球教学设计

三、结束部分。
1、欣赏篮球明星的运球美图。2、结束。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1、通过篮球与游戏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简单的高低运球技术。
2、通过学习,提高运球能力,发展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3、促进个性发展,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增进心理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身体姿势正确,运球动作协调。
难点:运球同时目视前方。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通过出示图片的形式,直接引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
3、球的落点,运球时应控制球的落点,使球完全保持在自己所能控制的范围内,以便随时利用自己的上体、臂、腿来保护球。
4、反弹高度,高运球时高度控制在胸腹之间;低运球时,高度在膝盖以下。
(二)再次观看教师与学生的示范动作。加深学生对正确动作的理解。
(三)提出易错误动作。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图片和视频,直观呈现出易错误动作。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加注意和改正错误动作。1、身体姿势不正确。2、没有目视前方。3、按拍动作不协调。4、运球反弹过高。
小篮球-高低运球教学设计
授学科:体育与健康□年级:三年级 □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体育)教学用书
□所属章节:三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录制工具和方法
工具:摄像机、Camtasia Studio与Corel VideoStudio软件。采用PPT录制。
设计思路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二、基本部分
(一)结合图片和视频讲解高低运球的动作要领。
体育《篮球-高低运球》教学设计

体育《篮球-高低运球》教学设计篮球--上下运球课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篮球运球根本技术”为主教材。
根据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掌握和应用根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根底。
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按广东省教材研究室编写的《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课程球类系列中篮球模块〔水平五〕的篮球运球技术。
篮球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根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根底,它们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
本课是高中体育课中学习篮球运球的第一节课,运球技术的根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
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提高运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根底。
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篮球选项班。
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有一定的差异,男生总体身体素质不错,局部学生有一定的篮球运动根底,但是根本技术较差。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运球的根本方法;通过运球练习,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篮球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技能目标:95%的学生学习掌握上下运球动作,增强对控制球、支配球能力,开展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学习、勇敢、机智、果断优良品质,以及密切配合团队意识。
五、学习内容篮球运球〔主:上下运球辅:行进间运球〕六、重点难点重点:运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难点:运球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运球稳定。
七、教学策略:1、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遵循球类工程的教学原理,学生课堂过程中“一球到底”,采用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到达教学目标。
体育与健康《篮球高低运球》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篮球高低运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增强个人的自信和积极进取信念。
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篮球高低运球技术。
技能目标:1、使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所学技术动作,提高运球能力。
2、通过各种练习、游戏,提高学生应变、协调和灵敏的能力。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和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开发学生思维能力。
素质目标:发展学生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综合能力。
学习内容:篮球高低运球:(重点)运球的节奏和重心,(难点)对球的控制能力;接力游戏:疯狂破坏球。
学习预计效果:全课平均心率125 次/分左右,全课练习密度45%左右,基本部分练习密度30%左右。
场地器材:篮球场;篮球35 个、标志物20 个、音乐播放器1 台、U 盘1 个。
负;
3、教师巡视,
加入游戏中,
活跃气氛。
教师参与其 中创设意境 引导学生放 松。
2’
,
准确。
动作柔和、
听音乐放松 吸,放松。
,入,调整呼 学生主动投 4、师生再见 归还器材 2、讲评 3、 分:1、放松 五、结束部 终胜利者。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教案设计

小学体育篮球运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篮球运球技巧。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3.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内容1.篮球基本运球技巧:高低运球、变向运球、转身运球。
2.篮球运球游戏:抢断与防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高低运球、变向运球、转身运球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运球时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老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2.老师简要介绍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和篮球运动的好处。
(二)基本技能教学1.老师示范高低运球,学生跟随练习。
2.老师讲解高低运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
3.老师示范变向运球,学生跟随练习。
4.老师讲解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
5.老师示范转身运球,学生跟随练习。
6.老师讲解转身运球的动作要领,学生分组练习。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课堂导入1.老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2.老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篮球运球游戏1.老师介绍抢断与防守的游戏规则。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老师在旁边指导。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
第三课时(一)课堂导入1.老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2.老师简要回顾前两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篮球运球比赛1.老师将学生分成两队,进行篮球运球比赛。
2.比赛过程中,老师观察学生的运球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比赛中的收获和感受。
第四课时(一)课堂导入1.老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2.老师简要回顾前三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篮球运球接力赛1.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篮球运球接力赛。
2.学生在接力赛中,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展示自己的运球技巧。
(三)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接力赛中的收获和感受。
体育《篮球-高低运球》教学设计

篮球--高低运球课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篮球运球基本技术”为主教材。
根据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兴趣和爱好,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按广东省教材研究室编写的《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课程球类系列中篮球模块(水平五)的篮球运球技术。
篮球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它们好坏直接影响到集体力量的发挥和战术的配合的质量。
本课是高中体育课中学习篮球运球的第一节课,运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不复杂,但要做到准确、熟练、快速,同时要迅速转换衔接其它技术动作,就比较困难。
因此,本课着重要解决在各种情况下学生控制并支配球的能力,提高运球技术同时加强准确性、熟练性,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篮球选项班。
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有一定的差异,男生总体身体素质不错,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篮球运动基础,但是基本技术较差。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运球的基本方法;通过运球练习,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篮球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技能目标:95%的学生学习掌握高低运球动作,增强对控制球、支配球能力,发展灵敏、力量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学习、勇敢、机智、果断优良品质,以及密切配合团队意识。
五、学习内容篮球运球(主:高低运球辅:行进间运球)六、重点难点重点:运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难点:运球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运球稳定。
七、教学策略:1、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遵循球类项目的教学原理,学生课堂过程中“一球到底”,采用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体育与健康《篮球原地高低运球》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要求
时间
导入与热身
一、课堂常规
1、迅速集合学生
2、宣布本节课内容
3、安排见习生
1、 迅速集合;
2、 明确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
学生集合“快齐静”
10
二、球性练习
1、 教师讲解要求
2、 组织练习
3、 原地高运球技术讲解
1、 仔细听讲, 明白要求
2、 听口令练习
3、“比比谁快”方法: 规定运球的次数, 看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1、 教师讲解要求
2、 组织练习
3、 原地低运球技术讲解
1、 仔细听讲, 明白要求
2、 听口令练习
4、听鼓点运球
1、 教师讲解要求
2、 组织练习
1、 慢跑
2、原地球性练习;
1、 老师讲解.示范;
2、 引导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1、 认真听老师讲解、看示范动作;
2、根据要求积极练习
学生积极练习, 激发学生练习兴趣
实
践
与
提
高
原地运球
运球口诀: 双腿分, 膝微屈五指分, 掌心空。
1、 教师示范、讲解运球技术要领。
2、鼓励引导学生练习
3、教师指导纠错
4、学生两人一组,相互纠正错误
课型:新授课
基本内容:运球
教学内容
原地高低运球
重点难点
重点:基本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及熟练性难点:高低运球的控球能力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并敢于大胆展示与评价,培育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行为。
(完整版)篮球行进间高低运球教学设计

篮球行进间高低运球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篮球:行进间高低运球。
2. 快速跑。
二、指导思想本堂课以“健康第一”为基本理念,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互动,学练结合,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他们在运动中学会学习,在练习中学会合作、创新。
使其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大家都知道,篮球是一项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而篮球包含了跑、跳、投等到基本素质,是一项集体项目,它既能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的协作精神,又能发展学生全面的身体素质。
本堂课选择篮球运球作为主教材,其一,运球是比赛中突破防守、组织进攻、调整位置、寻找有利时机进行投篮和传球所必须的技术;其二,通过运球能够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熟悉球性。
学生在一二次课内可以掌握高低运球技术,但要达到一定的控制水平,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够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本掌课通过游戏比赛等多种方法、手段来练习高低运球。
既提高学生高低运球技术和控制球的水平,又可以愉悦身心。
副教材结合篮球场地进行快速跑,使学生进一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着重提高学生练习奔跑能力的兴趣,从而使学生锻炼了身体,以此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四、学情分析参与本次学习的学生为八年级,男女生共计42 人。
经过前面篮球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认知结构,具有初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理上大部分学生进入了身心发展的提高期,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变化;但技术学习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学中如何让技能教学与乐趣教学相结合,是重点突破的方向。
五、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高运球与低运球技术,以及两种运球技术在篮球运动中的不同作用。
通过快速跑跑的练习,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运用游戏法、比赛法等练习高低运球,使100%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运球技术,掌握运球控制技能。
体育与健康人教三年级全一册篮球运球教学设计

篮球是一项全民喜爱的体育运动,对于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非常有益。
在人教三年级全一册中,可以通过篮球运球教学来帮助孩子们提高篮球运球技能和体能水平。
以下是一节篮球运球课的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1.学习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
2.练习单手运球和双手运球的方法。
3.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4.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二、教学准备1.篮球。
2.篮球场或室内体育馆。
3.音乐播放器。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轻快的慢跑,帮助孩子们提高血液循环和身体的温度。
然后进行跳跃、摆臂等简单热身动作,准备开始正式的篮球运球教学。
2.技术讲解(10分钟)介绍单手运球和双手运球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单手运球:将篮球放在身前稍低的位置,用手掌控球,手指尖或指腹向前推球。
双手运球:将篮球放在身前稍低的位置,用双手掌控球,双手轮流向前推球。
3.技术练习(15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两人一组,进行以下练习:a.单手运球:让学生在篮球场上任意走动,用单手运球,同时要求注意掌握球的力度和节奏。
b.双手运球:让学生在篮球场上任意走动,用双手运球,同时要求注意掌握球的力度和节奏。
4.比赛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篮球运球比赛。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运球比赛。
比赛时可以设定规定的路线、障碍等,增加比赛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5.活动总结(10分钟)让学生坐下,整理感受和体会,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过程。
指导学生总结运球的注意事项和技巧,以及比赛中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使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篮球运球的基本技巧,并且通过比赛活动促进了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的培养。
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2.学生可能存在技术动作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反复进行示范和指导。
3.学生之间比赛时可能存在争抢球的情况,需要引导他们遵守规则,尊重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