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立止血联合阿托品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临床观察论文

立止血联合阿托品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临床观察论文

立止血联合阿托品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立止血联合阿托品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4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7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接受垂体后叶素结合葡萄糖注射液联合治疗,治疗组42例患者接受立止血联合阿托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结核治疗,两组患者出血量较严重,且严重影响到正常血液循环时,可以给予患者新鲜血液供给治疗。

对照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垂体后叶素12u同时与5%250ml 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均匀混合,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立止血1ku实施静脉静脉注射,每隔6小时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一次给予患者1mg阿托品,每隔6小时对患者血压进行测量,咯血停止后,两组患者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减少用量,继续对患者治疗5天。

1.3 疗效判定根据相关标准规定,对患者接受治疗后效果进行判定。

咯血一天内停止,为显著改善;咯血二天内停止,为改善;咯血超过两天停止,为无效[1]。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治疗组42例患者中,显著改善为14例,改善为27例,无效为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34例患者中,显著改善为10例,改善为18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8%,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42例患者中,5例(11.9%)患者出现脸红、口干病症,不影响正常药物治疗;对照组36例患者中,11例(30.6%)患者出现腹痛、血压升高、心悸、恶心、头晕等病症,其中有5例患者改用立止血联合阿托品。

肺结核合并咯血临床观察护理论文

肺结核合并咯血临床观察护理论文

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治疗和抢救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的生命。

方法观察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抢救和治疗及细心、全方位的对病人进行护理和心理护理。

结果约96%的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得到了良好的救治,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提高了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的救治率和肺结核的治愈率。

【关键词】肺结核咯血病因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133-02肺结核合并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急症之一。

其发生率占肺结核的20%-50%,大量咯血可造成窒息或严重的失血性休克。

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不仅要正确诊治,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尤为重要。

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182例。

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临床资料本组182例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例中,其中男性97例,女性85例,年龄15-79岁,平均46岁。

其中25-58岁年龄组128例,占70.33%,提示青壮年患肺结核肺合并咯血者多见。

初次咯血者124例,反复咯血者58例。

其中因精神过度紧张导致咯血者59例,对病情毫无介意者51例,情绪稳定者37例,一般状况者 17例,休克状态者11例,死亡7例。

本组病例均是入院患者,都是明确诊断为肺结核合并咯血病人,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肺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1]修订的诊断标准。

临床上经过消炎、抗涝、止血治疗后均见疗效,7例病人经抢救治疗无效临床死亡。

1.2病因及发病机理肺结核咯血的病因很多且复杂,与季节、气候变化、剧烈咳嗽等诱因有关。

在我国本病临床上仍然是最常见的咯血原因之一,约占咯血患者总数的60-92%。

其发病机理是(1)由于肺内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炎症,细菌毒素以及局部的变态反应,刺激毛细血管壁,使其渗透性增强。

血液通过毛细血管壁外渗至肺泡中,并与肺泡中分泌物混合,临床上就表现为血染痰或血痰。

血管扩张剂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观察

血管扩张剂治疗肺结核咯血的疗效观察
四 、 理 护
明 、5 2 普鲁卡 因、 64— 、 心痛定等 , 从理论上讲可 以降低肺动
脉压力 、 张血管 、 扩 肺血分流到 四肢及 内脏 , 达到 “ 内放血 ” 的
目的 , 止血疗效肯定 , 本文也 证实 了其临床 疗效 的可靠性 , 甲
磺 酸酚妥拉 明能直接 扩张血 管 , 肺动 脉压和肺 静脉压 同时 使
临床肺 科杂 志
20 0 9年 3月 第 1 4卷第 3期
31 9
血 管 扩 张剂 治 疗肺 结 核 咯血 的疗 效 观 察
吕丰 荣
咯血是肺结核较常 见症状 之一 , 可导致 肺部感 染和结 核 病播散 。 目前对肺结核咯血病人 的保守治疗仍 叶素为主 , 由于其禁 忌症及不 良反应 限制 了临床应 但
咯血 病 人 。
压升高 、 身麻木 等 , 全 出现 上述 反应 , 即 改用 0 5 立 . %普 鲁卡
因静滴 ( 用前需做过敏试验 , 阴性者方 可用 ) 给予 甲磺 酸 酚 或
妥拉明 , 并观察其副作用 : 血压反应 等。( ) 低 3 观察并记 录病 人咯血次数 、 咯血量 、 性质 , 尤其是 症状 、 体征 , 为行 支气 管动

资 料
4 5例肺结 核 咯血 病人 均 为 我 院 2 0 0 4年 以来 收集 的病
例, 2 男 8例 , 1 , 女 7例 年龄 1 6 8~ 4岁 , 均 4 岁 , 平 1 根据病史 、 症状 、 体征 、 实验室检查 、 片、 胸 胸部 C T均确诊 。 二、 方法 。 所有病人随机 分成 两组 , 经正 规抗 结 核药 物 、 肝 治 均 保 疗, 并给予止血敏 、 止血芳 酸 、 安络血常规止血治疗 , 针对咯血 情况分别给予下列治疗 : 甲组 2 3例 , 1 男 3例 , l 女 0例 , 年龄 1 6 8— 2岁 ,4 时出血量 ( 2 2小 4 0±10 m , 0 ) l给予 甲磺 酸酚 妥拉 明 2 g 0m 加入 20m 液体静滴维持 , 15m / i , 5 l 约 . lm n 口服心痛 定 1 gt , 0m d 注意观察低血 压反应 ; i 乙组 2 2例 , 1 , 9 男 3例 女 例, 年龄 1 6 7— 0岁 ,4小 时 出血量 ( 0 2 4 0±10 m , 予垂 体 0 ) l给 后 叶素治疗 , 次 1 首 2u静注 , 以后 5 0m 液体 中加入 4 0 l 8u静 滴维持 ,. 5~0 1m ̄m n 两 组 患 者 治疗 前 性 别 、 龄 、 00 . i, 年 病 程、 病情危重程度 、 出血量 等方面经 统计学 处理无 明显差 异 , P> . 5 具有可 比性 。 00 ,

肺结核大咯血52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肺结核大咯血52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1 . 院 指 导 3出
准备 。 观察并 正确 估计 咳血 量及 性质 , 密监测 生命 体征 , ② 严
注 意 有无 休 克 现 象 的发 生 。若 一 次 出血 较 多 或 2 4h超 过
6 0m , 0 l 出现 头 昏、 心悸 、 出汗 、 口渴 、 力 、 末梢 冷 、 乏 肢 面色 苍 白、 意识 模糊 、 表情 淡漠 、 血压下 降 、 收缩 压低 于 8 mHg 少 0m 、
出 院时 。 护士 细致 做好 出 院指 导工 作 。多 向患者讲 解肺 结 核一 般知识 及 注意事 项 . 患者 知道 肺结 核治 疗 中要坚 持 让
尿或 无 尿等 休克 症状 时 , 提示 病情 可能 进入 休 克期 , 及 时 应
防止便秘 , 大便困难及时用缓泻剂 , 以防诱发其咯血。 ②注意
皮肤 护理 , 持全 身皮 肤清 洁 . 保 防止 皮肤 感染 。 于高度 紧 张 对 患者, 必要 时可适 当应 用小 剂量镇 静剂 , 如地西 泮 25 5 g .~ . m 0 口服或 5 1 肌 内注 射 , 用吗 啡。 ~ 0mg 禁
f 键 词 1 结 核 ; 咯 血 ; 理 关 肺 大 护
『 中图分 类号】 5 1 R 2
[ 文献标 识码】C
【 编号】1 7 — 7 12 1 )2 b一 0 一 2 文章 6 4 4 2 (0 0 O ( ) 1O 0
20 0 3年 20
充 营养 物 质 , 咳 血停 止 病情 稳 定后 , 待 可循 序渐 进 地进 易 消 化、 营养 丰 富 的流 质或 半 流质 温 凉饮 食 , 多食 含 纤维 素 丰 并
富的食 物 ,原 则上 要保 证让 患者 进食 足够 的 营养 和热量 , 以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体会*导读: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咯血致窒息则是肺结核患者主要的死因。

……大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咯血致窒息则是肺结核主要的死因。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在进行抢救大咯血的同时,给患者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在稳定患者情绪、预防和减少窒息的发生和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 肺结核咯血的护理1.1 一般护理保持病室安静,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稳定患者情绪。

小量咯血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鼓励患者轻咳,将余血咳出,避免将血液留在呼吸道内或吞咽血液。

大咯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咯血停止1周为宜。

尽量减少搬动,并采取患侧卧位,头偏向一侧,这样有利于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减少血液流向健侧支气管引起病灶播散与肺不张。

咯血时取头低足高位使血液尽量排出,以防止因咯血误吸导致窒息发生,同时注意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补充营养,给予支持疗法。

大咯血时应暂禁食,待咯血停止后可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与半流质饮食,禁食过热或过冷及刺激性食物,咯血停止3天后方可普通饮食。

因患者卧床休息,肠蠕动减慢和饮食减少,易发生便秘。

嘱患者排便时勿用力,以免再度诱发咯血。

可给患者缓泻剂或开塞露,并可用温水灌肠。

1.2 心理护理肺结核咯血尤其是大咯血一般来势凶猛,发病比较突然,患者缺乏足够心理准备,常常会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绝望的情绪变化。

特别是在初次咯血和大量咯血患者,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血流加快,肺循环血量增多,不利于止血。

高度的精神紧张还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喉头痉挛而易发生窒息。

只有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才利于咯血的抢救治疗和护理。

因此,护士应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安慰和体贴患者,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少数患者由于经常小量咯血,对肺结核咯血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自己咯血表现持无所谓态度,同样需要医护人员耐心的说服,认真讲解肺结核咯血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使患者充分认识咯血的严重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大咯血及咯血窒息的发生。

肺结核合并咯血37例临床护理观察及急救体会

肺结核合并咯血37例临床护理观察及急救体会
鲜血液 , 对咯血不止者宜少量 多次输新鲜血液 , 以期止血 。 不可
21 咯血 的先兆观察 与护理 .
有咯血先兆 , 常表现为 : 咽喉发痒 , 口腔带有腥 味 , 闷不适 , 胸 患 侧 胸前 区灼 热感 等症 状 。其 中大咯血好 发时 间多在夜 间或清
输入库存 血液 , 因库存 血的血小 板 、 凝血 因子 易破坏 , 响凝 影 血 。保持 呼吸道 通畅 , 必要时行气 管插管 , 对血块 连续负压 吸
的直接 原因H 因此 , 。 其先兆症状 的观察 和及 时有效 的抢救是挽
救 生命 的重要措施 。大咯血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注意有无 窒息先 兆。窒息早期 征象 有 : 咯血突然中断 , ① 出现胸 闷、 精神 紧张 ; ②烦躁不安 , 患者急需 坐起呼吸 ; 咽部作 响 , ③ 突然 呼吸 急促 , 牙关 紧闭 ; ④喷射性 大咯血过程 突然 中断 , 吸困难 , 呼 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患者下身倒 置 , 使躯 干与床 边呈 4 。~ 0 5 9 。角 , 叩击背部倒 并
出血 管 内 的积 血 , 防止 血 液 淹 溺 整 个 肺 部 。 时清 除 血 块 , 开 及 用
口器撬开牙齿 , 用手指卷上纱布清除 口、 鼻腔内血块 , 或迅速用
鼻导 管接吸引器插人 气管 内抽 吸 , 以清除呼 吸道内积血 , 如无 效 时行 气管插管或气 管切开吸 出血 块 , 观察 副作 用 , 并 禁用可
31 大咯血患者应绝对 卧床休息 ,取平 卧位头偏 向一侧 . 或患侧 卧位 , 嘱其避免深 呼吸 、 并 屏气 、 咳嗽 , 持呼 吸道通畅 保 并备齐抢救药品 、 吸引器等抢救物品 , 必要时备血。 32 对发生 失血性休克患者 ,应 立即建立 2 3条静脉通 .  ̄

肺结核患者咯血征兆临床观察分析

肺结核患者咯血征兆临床观察分析
添 加 衣 服 , 防止 着 凉 ,避 免 和 减 少 呼 吸 道 感 染 。 同 时 嘱 咐患者必须禁忌烟 酒 ,保持充分 的睡眠与休息 。咯血停 止并 稳定后 ,给予温 流质或凉 的流 质饮 食 ,待病情好转 后改 为半流质饮食 。并嘱患者 多饮 水,保 持大便通畅 ,
第 8 第 1 期 总第 9 期 卷 1 l 2l O O年 O 6月 ・ 半 月 刊 上

D远O 现D教 IUF SCC T A Al 代程 NO CN E
肺结核患者略血征兆临床观察分析
王 莹 玉 黑龙 江省 齐齐哈 尔 市结 核 病 防 治 所 ( 6 0 5) 1 10
关键词 : 中医 诊断 学 :肺 结核 :咳 血 ;护 理学 中医传 染病 学 d i 1 . 6 /is . 7 — 7 92 1 .1 9 o : 0 9 9j s 1 22 7 .0 0 1 . 8 3 .n 6 0
文章编 号 : 17 —7 9 (0 0 1-170 6227 2 1 )一1 .1 O1
肺 结核病 是 由结核杆菌 引起 的慢 性传 染病 ,可 累及 全身多个器官, 以肺结核最为 常见,本病病理特点是 结 但 核结 节和 干酪样 坏死 , 易形 成 空洞 ,临床 上 多呈慢 性过 程,少数可急起 发病 。常有低热 ,乏力等全 身症状和咳 嗽,咯血等 呼吸系统 表现 。咯血 可能为有继 发感染或原 先的病灶小血 管破裂 ,也并不一 定是病情加 重,但 是既 然肺 结核 出现 了咯血 ,就要积极 的抗结核治疗 ,早 日痊 愈。所 以,现在 出现 咯血到底是 结核复发还是有其 他新 情况 ,建议到正规医 院呼吸 内科就 诊 ,至少排个胸 片先 看看 ,有必要再做进一 步检查 ,主要 就是 明确诊断 ,才
发 生 咯血 时应 立 即 肌 内注 射 立 止 血 10 0 0U,静 脉 输

我市肺结核大咯血临床护理探讨

我市肺结核大咯血临床护理探讨

我市肺结核大咯血临床护理探讨肺结核在我国有逐年扩散、传播之势,预防、控制结核是全民义务,同时对结核病患者医治更是关键所在,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症状之一。

大咯血是指一次咯血量>200ml或一日咯血>600ml者称之大咯血。

咯血是结核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约1/3的肺结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尤其是大咯血,来势凶猛,常可引起窒息及失血性休克,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因素。

做好肺结核大咯血观察,护理抢救是结核专科、专院护理工作中首当其冲问题。

1临床资料2008—2011年我院共救治大咯血患者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24—70岁之间,与性别无关。

均结合临床直接痰涂片检查,结构菌学检查,胸部x线摄片,病理学诊断为肺结枋。

按咯血量分为大、中小三类。

其中大咯血为11例、中量2例、小量1例,经过精心科学的护理和及时救治,其中死亡1例,余下20例出院。

2临床观察2.1询问病史,对已经有大咯血病史多加注意,在复发病病情恶化,气温骤然改变,肺结核咯血患者再次咯血,纤空洞在2cm以上患者,都属于危险期。

2.2注意大咯血先兆,21例患者有17例患者,在咯血前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病人立诉胸闷、发热和气氧应予以重视。

2.3对每一位咯血病人,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变部位,监督病人绝对卧床,掌握病人的咯血规律。

备好抢救器械、药品等,各种操作抢救器械操作熟练、准确。

2.4咯血期的肺结核患者病情多半是突然发生。

大量咯血时,患者连声咳嗽,咯血频率增加,随着出备量的不同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口渴、心慌、尿急等,尤其警惕突发的惊恐,失语及紫绀,备压下降、窒息、休克等;应及早用止血药、输血、吸氧等。

3临床护理3.1病人安置:应将病人安置在离抢救室最近的房间,备齐各种抢救器械、药品等。

3.2饮食护理:监督患者在咯血时禁食,咯血稍好可进流质蛋白,高维生素及消化饮食,避免进食、呛咳。

3.3发热护理:大咯血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体温,有的属于吸收热,有的可能是继发感染,可给予物理降温和适量饮水,继发感染给予抗生素药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2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有35例患者得到控制,6例患者好转,1例死亡。

结论在肺结核合并咯血疾病确诊后,需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减少死亡率。

【关键词】咯血;肺结核;治疗方法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0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34-02
在临床中肺结核合并咯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据调查患病年龄大约在30-60岁之间比较多见,在肺结核疾病中其发病率占50%左右,发病速度较快并且严重,在确诊后必须尽快接受治疗,因为随着血管损伤程度咯血量会不断增大,严重时会引起休克甚至死亡情况[1]。

针对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的病情需要细心观察,同时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做好护理工作,在增加生存率的同时减少死亡率。

为了研究这种病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
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2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对其治疗效果和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2
例肺结核合并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348岁;初次咯血32例,反复咯血10例。


床症状包括发热、乏力、盗汗和缺乏食欲等,经过各项检查诊断有6例患者肺结核痰中带血,10例肺结核少量带血,14例肺结核中量带血,12例肺结核大量带血。

所有患者均为继发性肺结核,其中包括12例浸润性肺结核,15例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4例干酪性肺炎,1例空洞型肺结核。

有3例患者病变涉及一个肺野,10例患者涉及两个肺野,29例患者涉及两个肺野。

12咯血的临床特征通常咯血量在24h内控制在100ml以内即可表示小量咯血;咯血量在24h内控制在100ml-500ml以内即可表示中等量咯血;咯血量在24h内为500ml以上即可表示大咯血,或者一次咯血超过300ml,或出现窒息和休克等情况也列为大咯血范围。

根据引起咯血的因素不同而导致咯血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其中活动性肺结核是最容易患有咯血症状的疾病,发生咯血后会发生结核病中毒症状,同时咽喉异常,后背疼痛,通常在1d后咯血颜色就会发生改变,不会再呈暗红色,咯血量较少的患者痰液易与血混合呈泡沫状,胃内容物不会发生混杂。

出血量较大的患者临床症状较为严重,由于体内血量大量流失导致患者面色苍白,病情的加重也会引起患者精神压力变大、情绪紧张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失血性休克或者窒息而导致死亡。

13治疗方法在临床中,治疗肺结核合并咯血的常规治疗药物有利福平、异烟肼、比嗪酰胺、链霉素、乙胺丁醇,用于佐依止血的药物包括止血敏、垂体后液素、氨基乙酸、安咯血、立止血和浅冬眠疗法,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实施外科手术治疗、保守止血治疗。

量较
少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减少运动量,多注意休息;咯血量多的患者则必须卧床休息,不允许下床活动,同时使用冰袋敷在患处,并进行鼻部吸氧,给患者翻身时注意动作不要太用力,待咯血得到控制后,患者仍需卧床休息6d左右。

2结果
经过常规的辅助治疗后,咯血得到控制的患者有31例,有3例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咯血得到控制,有1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咯血得到控制,其中有6例患者咯血减轻,有1例患者窒息性死亡。

3讨论
肺结核病是肺脏在被结核杆细菌感染后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结核病。

肺结核病灶内及周围的血管受到损伤后将造成出血情况,从而引发咯血症状,血管损伤程度不同则咯血量也相对不同。

咯血占肺结核死亡原因的1/3,在肺结核患者中咯血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并且也是一种风险最高的并发症[2]。

引起肺结核合并咯血疾病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是气候的转变、季节的转变和咳嗽为较重要因素。

在临床治疗中,咯血在我国是肺结核病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状。

由于肺内炎症具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毛细血管壁被细菌毒素刺激,都会增加毛细血管壁的渗透性,大量红细胞渗透至肺泡内,而肺泡内分泌物会和血液相互混合,形成血痰。

肺结核病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会引起组织细胞破坏和干酪坏死的情况,并且血管壁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结核病灶对周围血管的直接
侵蚀或因病变周围组织的牵拉使血管破裂在临床中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咯血情况。

肺结核患者也容易并发支气管结核疾病,从而支气管会不断的受到损伤、溃疡甚至糜烂,最终导致毛细血管增生、破裂引发咯血。

并发结核性及非结核性支气管扩张易并发感染,引起管腔充血、水肿,使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管腔而导致引流不畅,加重感染,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发展,引起反复中等到大量咯血。

护理工作的实施对患者的治疗意义也非常重要,主要是对咯血的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对患者需要做好临床监测措施并进行预防处理,比如保持患侧卧位保持气道通畅,禁食过热、刺激性食物减少刺激引发咳嗽,准备冰袋放于患处,随时准备抢救时需要使用的药物和设备,保持静脉通道畅通,并保证输血能充分供应,以减少咯血窒息及血液流失过多引起失血性休克[3]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单淑香,王凤莲,闰红玲,等肺结核合并咯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4):885-886
[2]汤春梅,肖海浩,张言斌,等肺结核患者咯血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2,12(10):27-29
[3]陈淑君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结核合并大咯血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1,23(8):1594-15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