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智取生辰纲教案10篇.docx

智取生辰纲教案10篇.docx

智取生辰纲教案10篇智取生辰纲教案智取生辰纲教案(一):《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

2、了解《水浒传》的主要资料。

3、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品明暗两条线索的特殊叙事方法。

2、了解认识杨志的思想性格。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水浒传》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作品。

主要思想倾向是官逼民反。

历代正统文人都把农民起义看作是“犯上作乱”,而罗贯中却深刻揭露出农民起义是由于官府的沉重压迫。

小说的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小说歌颂了一系列英雄。

本文节选的,《智取生辰纲》描述的主要人物杨志也是“一百单八将”之一,节选课文中他还没有'‘造反”。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不详,以下仅供参考:苏州人,声于元末,名初为避祸迁于江苏兴化县。

二、学生读书:要求能复述基本故事情节。

思考问题:吴用等人是如何智取的?二、学生读完书,复述故事情节。

之后,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点拨智取生辰纲是吴用的计策。

他就像玩魔术一样,眼见得一桶酒,人家吃没事,杨志一行人吃,却倒下了。

作者把谜底放在最后揭晓,最后才说出人名。

说明计策,上文则隐去人名,就显得扑朔迷离,神奇莫测。

晁盖等七人主动亮出客商的伪装,解除了杨志的戒备心理。

在歌声中,白日鼠挑酒上场,引众军汉买酒。

其实两桶都是好酒,料杨志必然阻止。

晁盖一伙过来先喝一桶。

借舀酒做手脚,前一瓢掩饰,后一瓢下药,白日鼠追这个,夺那个,写不露丝毫破绽。

这一伙痛饮解渴,安然无恙,引得众军汉心痒难耐。

晁盖一伙的做法,完全麻痹了杨志一伙的警惕心理,最后诱其入了套。

搞笑的是白日鼠故意来个正题反作,一个劲不卖,说:“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了。

”论事实,这倒是真话,真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 O四、小说中环境描述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从杨志一伙上路起,到杨志自己也喝酒解渴止,反复写气温、写太阳、写树林;直接写“热”的近二十处之多,以“凉”衬“热”也不下十余处。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五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五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五篇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一、说教材《智取生辰纲》列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有名片段,目的是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其创作总体上呈如下特点:(1)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性格;(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3)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是施耐庵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在创作上体现了我国古典小说突出的艺术成就。

而《智取生辰纲》一文,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课文节选部分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

故事围绕“智取”二字逐步展开,悬念一个接着一个,明写护送队伍头领杨志警惕性之高,暗写晁盖等人用计之妙,读来引人入胜,因而很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斗智,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二、说学生我教学的是初三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具有执著的探索精神和协作精神。

平时上课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敢说敢做,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这些学生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特别反感,对运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对声、情、图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更是情有独钟。

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体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开放性等特征。

三、说教学设想由于语言的时间差距,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而课前必须让学生反复自主阅读文章。

为了让学生透彻全面理解杨志失陷生辰纲的原因,还必须把课文节选部分之前的有关杨志的内容印发给学生,从中找到其性格上的弱点,也就找到了他失陷生辰纲的原因之一。

初三上册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5篇)

初三上册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5篇)

初三上册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优秀5篇)九年级语文上册《智取生辰纲》精品教案篇一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赏析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及试题分类汇编下载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rarr; 杂文参考rarr; 作品赏析手机版长沙过贾谊宅【作者】:刘长卿【朝代】:唐【体裁】:七言律诗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编辑本段]格律○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编辑本段]注释1. 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

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

2. 谪宦:贬官。

3. 栖迟:淹留。

4. 楚客:指贾谊。

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

5. 汉文:指汉文帝。

[编辑本段]背景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

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

第一次迁谪在唐肃宗至德三年(758)春天,由苏州长洲县尉被贬为潘州南巴县尉;第二次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间的一个深秋,因被诬陷,由淮西鄂岳转运留后被贬为睦州司马。

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象来看,诗当作于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与诗中节令恰相符合。

[编辑本段]赏析“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此”字,点出了“贾谊宅”。

“栖迟”,象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

“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子,标举贾谊的身份。

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智取生辰纲》教案2

《智取生辰纲》教案2

《智取生辰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3)能够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法,分析小说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3)运用想象联想法,感受小说中的场景描写和氛围渲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传承意识;(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心理;(3)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古代白话小说的阅读理解;(2)小说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的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智取生辰纲》的作者及作品背景;(2)引发学生对古代白话小说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智取生辰纲》,理解故事情节;(2)学生总结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矛盾冲突;(3)学生思考小说中的艺术特色。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学生们的分析成果。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2)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中的表现;(3)评价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艺术的掌握程度。

2. 作业评价:(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2)评价学生作业中对小说情节、人物、艺术的分析能力;(3)评价学生作业中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想象联想法,描绘《智取生辰纲》中的一个场景,并简要分析其氛围渲染的作用;2. 选取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分析其性格特点及其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智取生辰纲》中“智取”精神的理解。

智取生辰纲优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智取生辰纲优秀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智取生辰纲优秀教案一、教案背景《智取生辰纲》是金庸先生所著的一部武侠小说,通过主人公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两人为追求自由和幸福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本教案将对《智取生辰纲》进行综合性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智取生辰纲》的作者、背景和主要情节;2.掌握小说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和理解小说的情节;4.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杨过和小龙女是如何通过智慧和勇气智取生辰纲的?并找出小说中相关的章节和句子作为支持材料。

2.整理汇报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汇报讨论结果。

其他小组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补充。

3.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杨过和小龙女的两个小组,分别扮演其中一个角色,根据小说的情节和对话进行表演。

4.词汇学习将小说中一些常见的词汇列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理解猜测词义,然后老师给予解释和讲解。

5.阅读讨论选取小说中的一个章节,让学生在课前阅读,并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包括理解、解读和自己的感受。

6.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表达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可以提供一些问题作为写作思路,如:小说中哪个角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你认为小说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是什么?四、评价和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写作表现来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包括:参与度、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给予积极的反馈并提出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五、延伸活动在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讨论《智取生辰纲》中的某个问题或主题。

或者通过观看相关电影、舞台剧或动画片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

六、教学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提前研读《智取生辰纲》的相关内容,熟悉情节和主题,并准备好相关的课文材料和讲解内容。

九年级上册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学习生字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领悟小说的写作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深入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正义感,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把握和人物性格分析。

生字词的掌握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故事主题的领悟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的理解。

文言文的翻译和阅读。

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水浒传》的相关内容,为新课做铺垫。

2.故事梗概介绍简要介绍《智取生辰纲》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3.生字词教学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

4.故事情节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5.小组讨论a.杨志为何要智取生辰纲?b.故事中展现了哪些人物的性格特点?c.你认为故事的主题是什么?6.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体验故事情节。

四、板书设计1.《智取生辰纲》故事梗概2.生字词列表3.人物关系图4.故事情节分析5.主题思想提炼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智取生辰纲》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生字词的教学较为扎实,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3.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5.不足之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略有仓促。

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课堂互动环节,部分学生发言较少,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六、优秀教案展示1.故事梗概简洁明了,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故事情境。

2.生字词教学扎实,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

3.故事情节分析和人物性格分析深入,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内涵。

九年级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精选7篇)

九年级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精选7篇)

九年级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精选7篇)九年级语文《智取生辰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揣摩人物,品评人物,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

2.引导学生赏析环境描写,理解作者铺设情节的匠心。

过程与方法:1.任务驱动法:以“帮杨志再闯一次关”的任务来推动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揣摩人物,品评人物,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用意。

2.导读导议:以设置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读、思、辩、悟。

3.合作探究:学生先分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全班交流,形成较完善的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启发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品评人物。

2.理解农民起义的可贵之处和局限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探究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及众人的言行。

2.赏析精妙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农民起义的可贵之处和局限性。

三、教学策略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导读导议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辅助以多媒体影视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语:这一天正是六月初四,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酷热难当。

南山北岭,崎岖小径之间,一行十五人押着十一担金珠宝贝,走上黄泥冈。

就是此时,就在此地,光天化日,在众位看官的眼皮子底下,一场八个人打劫了十五个人的好戏就这么发生了。

这就是令无数读者拍案叫绝的一场著名劫案:“智取生辰纲”。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背景介绍1.因为这篇课文是长篇小说《水浒传》的节选,所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水浒传》。

2.根据小说的相关内容,我们来看看“这场劫案的背景资料”。

(1)什么是“生辰纲”?纲,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如茶纲,盐纲。

“生辰纲”指成批运送的生日礼物,是梁中书给他的岳父蔡京送的生日礼物,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

在这之前,杨志曾经押送丢失了花石纲。

宋徽宗皇帝要盖万岁山,差遣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

杨志押送花石纲走黄河水路上京时,被大风把船吹翻了,丢失了花石纲,杨志因此畏罪逃跑。

《智取生辰纲》优质课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优质课教学设计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字词,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

2.了解《水浒》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倾向能力目标: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作品的叙事艺术;2.明确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欣赏作品、的环境描写的艺术。

3.把握作品人物形象,分析并欣赏作品刻画人物的技法,学会赏析小说作品的人物形象。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主动阅读古代优秀作品,在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习小说叙事技巧,欣赏古典小说叙事艺术。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小说,从不同人物的角度叙述作品情节及比较影视作品交待情节的方法,从而使学生体会到作品叙事技法,引导学生关注叙事艺术,培养他们初步鉴赏叙事作品的结构艺术的能力。

2.学习小说环境描写的艺术。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好汉歌》多媒体显示歌词路见不平一声吼呀,该出手时就出手同学们,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歌曲?《水浒传》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哪部小说改编的?《水浒传》中一共有多少好汉?你都知道哪些好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的世界,去看看《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二、作者及文本相关情节简介1、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著有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

2、简介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有一个好汉,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块青记,腮边微露些赤须,他就是青面兽——杨志,他是宋代杨家将的后代。

杨志事迹(学生概述):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3、相关情节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

(第17回)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酷(kD)热趱(zdn )行虞(yS)侯嗔(chen )别拗(niD )恁(n@n)地絮絮聒(gu。

)聒逞(ch苞ng)辩剜(wan )口割舌面面厮觑(qD)2、课文标题“智取生辰纲”以最简洁的语言交待了小说的什么要素?(是对小说情节最简洁的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取生辰纲》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明确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

2.具体分析“智押”和“智取”。

(重点难点)
导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

”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我们的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那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

他们的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

不信,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们的计谋。

57位好汉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学情回顾
以抢答形式复习古今异义。

《水浒传》用的是元、明时期的白话,还夹杂着一些方言,其中有的词语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却不相同。

阅读时要注意这些词语的古今异义,才能扫清阅读障碍。

下面以抢答形式完成下列词语古今异义的检测。

(会哪一个就站起来回答哪一个)
1、回忆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找一找本篇课文出现了哪些人物?(我们分两组来看,一组以杨志为首的押送队,一组以晁盖为首的智取队)押送队一行人共15人,其中......,智取队共有8人,分别是.....。

他们的绰号分别是.....。

自主探究
了解了人物,我们来看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说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提示概括方法可采用:人物+事件)比如开端:杨志押送生辰纲,人物“杨志”,事件“押送生辰纲”。

懂了吗?好,开始。

.......
明确:开端:杨志押送生辰纲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高潮:白胜设计诱军汉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吴用智取生辰纲尾声(补叙):打
破谜底说根由,枣客原是七好汉
合作探究
分析文中之“智”
大家看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智取生辰纲,请问,关键字是哪一个?—智,师:是的,吴用他们到底运用了怎样的计谋夺取了生辰纲?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老师提示一下:可以从天时、地利、人和、矛盾、计策等方面来分析。

师: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2、是的,为了押运成功,杨志也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志的计谋?( 我们分小组来完成吧,1、2、组的同学分析天时方面,
3、4组同学地利,5、6组人和,7、8组矛盾,9、10组计策,剩下的11、12、13、14组同学负责讨论杨志的“智”,希望同学们也在讨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好,开始。

(小组合作讨论)师巡视点拨
1、晁、吴之“智”
(1)智用天时。

天气有何特征?
十分炎热,热不可当。

为在松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

从中可以看出,这个时间是吴用精心挑选的,可说是智用天时。

(2)智用地利。

地点:为什么选黄泥冈松树林为劫纲的地点?
(山冈可用来掩护,松树林既可以诱敌休息又可以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

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好了准备。

从中可以看出,这个地点也是精心挑选的,可以说是智用地利。

(3)人和
师: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是如何发挥“人和”优势的呢?吴用他们的人和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分工合作、团结,配合的非常默契(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4)智用矛盾
(5)智用计策
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没有好的计谋,生辰纲会摆在他们面前吗,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计策,计策有没有步骤呢?
①晁盖他们是以什么身份出现在杨志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
首先,(扮客商,稳住对方,初步消除杨志的疑心)
②杨志是老江湖了,为什么他连下蒙汗药这种勾当也防不住?
晁盖等人的戏演得好。

佯(假装)争酒,引诱对方,半瓢酒消尽了杨志的疑心。

③这蒙汗药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下到酒里去的?我们一起来看课文,哪一段是写下药的?11段,我们从“无一时”开始齐读。

(下面请几个同学为我们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好,掌声送给他们。

(巧下药,麻倒对方,半瓢酒放倒青面兽)
总结晁、吴之“智”(板书)
2.杨志之“智”
(1)他为什么不多带兵?(为了掩人耳目,这叫“智藏行踪”)
(2)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怎样的调整?为什么要调整?
(五更→日中,辰牌→申时,这说明他小心谨慎,这叫“智变行辰”。

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袭,而正午炎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

)
(3)杨志一行人为什么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自讨苦吃?
(这叫“智选路径”。

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歹人也不愿走。

)
还有:
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审察枣贩:谨慎,
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师板书总结杨志之“智”
智藏行踪──智变行辰──智选路径──盘问枣客——谨慎买酒
拓展延伸
师:双方以智斗智,可谓是惊心动魄,大家看原著就知道,其实一开始吴用他们是做了两手准备,试想一下如果他们智取未成功,请大家
讨论:
假若晁盖、吴用等人在黄泥冈直接用“力取”的办法,你认为他们能否夺得生辰纲?
生各抒己见。

课堂小练笔
师: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非常棒!最后我们来做个简单的课堂小练笔,《水浒传》是我们这学期必读的名著,很多人物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请以“我喜欢的一个水浒人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200字左右。

课堂小结:
同学们,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又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节课分解。

作业:
1、划出小说中表现杨志思想性格的语句,归纳其性格特点;
2、找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