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高效运输工程学——城市交通高效 运输系统

合集下载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一章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一章

我国铁路通道分布示意图
二、公路交通运输系统
我国公路按其重要性及其行政管理等级分为:国 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 公路线路按其技术状况分为:高速、一级、二级、 三级和四级五个等级,有些低于四级标准的公路 称为等外路。 高速和一级公路所占的比例很小,仅为4.11%;四 级和等外公路占了大部分,达65.27%。
(4)在东西两侧分别有浦东和虹桥两个国际机场; (5)沿江和沿海设有国际航运中心、吴淞客运中心、芦潮 港码头等水路客运码头,在黄浦江下游、长江口(外高桥) 和大洋山、小洋山布设了货运码头; (6)在市区内分别设置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西站和虹 桥站4个铁路客运站,并设置了上海客运总站等25个长途汽 车客运站。
二、市域内交通运输
定义:指城市范围内的交通运输。 特点: (1)交通运输的对象以城市居民为主; (2)出行的距离较短,与城市的规模及形态有关; (3)市内的货物运输主要为城市本身的生产、生活和建设 需要服务; (4)道路网密度远大于公路网或铁路网的密度; (5)各个城市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其交通类型、网络布 局和结构、设施规模等各不相同,受城市影响很大; (6)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和土地开发利 用是相互作用、不断强化的正反馈关系。
我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布局示意图
我国公路在运输能力、服务水平和运输效率方面都还不能满 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 公路里程偏少、路网密度较低 ② 公路技术状况较差 ③ 汽车保有量尚低、性能较差 ④ 交通事故多
⑤ 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较低
三、水路交通运输系统
水路交通运输系统分内河、沿海和远洋。 承担长距离的大宗、散装货物和进出口货物的运 输;旅客运输所占的比重很小,且限于短距离。 主要的通航航道为“三江两河”:长江水系、珠江 水系、黑龙江水系、淮河水系、京杭运河 沿海航线分为以上海和大连为中心的北方航线和以 广州为中心的南方航线。

《交通运输工程学基础》课程简介

《交通运输工程学基础》课程简介

LOGO
2
3 4
5
6
教学安排
参考资料
1. 什么是交通运输?
交通:Communication — 交通或
LOGO
通讯设备(联络各地的公路、铁路、 什么是 & 电话或电报线,无线电,电视等); 无“交通”解释条目。 交通运输 Traffic — 往来于街道上的行人及车 交通运输:Transportation — Transportation 运输:Transportation — 将物品 辆或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将货品与人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 无“交通”解释条目。 与人员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即完 及完成这类运送的各种手段。 运输:Transportation —— 即 运输:Transportation 交通: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 成这类运送的各种手段。 运送。 把人或物体从一地方搬运到另 总称"即人和物的转运和输送"语 交通运输方式 : 交通:是指人、物和信息在两地之间 交通运输(以前称交通运输工程)是研究铁路、公路、 一地方。 定义: 言#文字#符号#图像等传输和播 的往来传递和输送,包括运输和通信2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 送。 •《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 水路及航空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个方面,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环节之 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空运、 解词典》(第三版) 运输: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的工程领域。 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先行作用,狭 管道运输 、邮政、电信 •《不列颠百科全书》 义的交通专指运输。 该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铁路、公路、港口、海洋、航道、 •《简明大英百科全书》 运输:又称交通运输,指使用运输工 •《大美百科全书》 机场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与养护,机车、汽车、航舶及航 具和设备"运送人和物的生产活。 •《辞海》 空器运用工程,铁道、公路、水路、航空信息工程及控制, •《交通大词典》(2005 铁路、公路、水路及航空运输规划,经营和管理等方面各层 版)

交通运输工程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
在当今社会,交通运输工程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涉及了道路、铁路、
航空、航运等各种交通工具和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对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以及人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交通运输工程学的重要性、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交通运输工程学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工程学是建设现代社会的基础之一。

它不仅关系到人们出行的便利性
和速度,更关系到城市规划、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规划和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污染排放,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交通运输工程学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加,交通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凸显出来。

因此,交通运输工程学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交通运输工程学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力求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实现交通系统的智能化管理、绿色环保和高效运行。

交通运输工程学的未来趋势
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交通运
输工程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预计未来交通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具备自动驾驶、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等功能,大大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交通运输工程学还将加大对绿色环保技术的研究,推动交通系统向低碳、环保方向转变,为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出行创造更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工程学是建设现代化社会的关键领域之一,其发展将对人
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有必要不断强化交通运输工程学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交通系统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建设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第五讲 交通运输系统

第五讲 交通运输系统

根据港口的功能,对港口的基本要求是 基本要求是: 根据港口的功能,对港口的基本要求是: • • 要有良好的水域,保证进出港船舶航行; 要有良好的水域,保证进出港船舶航行; 要有功能齐全的陆上设施和服务机构。 要有功能齐全的陆上设施和服务机构。
交通运输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
港口水域及其陆上设施
港 口 水 域 设 施
交通运输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
港口的分类
用途
• 商港 • 渔港 • 工业港 • 避风港 • 军港 • 旅游港
地理位置 • 海港 • 河港 • 运河港
潮汐影响 • 开敞港 • 闭合港 • 混合港
地位 • 国际性港 • 国家性港 • 地区性港
交通运输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
港口的功能
运输功能 工业功能
港口
商业功能
快速路 主干道 次干道 支路
交通运输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
道路运输系统
交叉口: 交叉口:
平面交叉 十字形、X字形、T字形、Y字形、错位交叉等 十字形、 字形、 字形、 字形、 立体交叉 跨路桥、匝道、出入口、 跨路桥、匝道、出入口、变速车道
交通运输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
19
交通运输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
不同类型交叉 内河航道 •人工航道 人工航道
属于自然水道,其通行能力几乎不受限制 属于自然水道, 大部分是利用天然水道加上引航的航标设施构成的 是指由人工开凿,主要用于船舶通航的河流, 是指由人工开凿,主要用于船舶通航的河流,又称运河
交通运输学科特点与人才培养
航道的航行条件
1.有足够的航道深度 有足够的航道深度 最小通航深度=船舶满载吃水+ 最小通航深度=船舶满载吃水+富余水深 2.有足够的航道宽度 有足够的航道宽度 需航道宽度=同时交错的船队或船舶宽度之和 所需航道宽度=同时交错的船队或船舶宽度之和 +富余宽度 3.有适宜的航道转弯半径 有适宜的航道转弯半径 4.有合理的航道许可流速 有合理的航道许可流速 下驶时:航速=船舶静水速度+ 下驶时:航速=船舶静水速度+流速 上驶时:航速=船舶静水速度- 上驶时:航速=船舶静水速度-流速 5.有符合规定的水上外廓 有符合规定的水上外廓

交通运输工程学(第2版)

交通运输工程学(第2版)

感谢观看
交通运输工程学(第2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01 内容简介
03 作者简介
目录
02 图书目录 04 推荐
《交通运输工程学(第2版)》是2017年8月31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于英。
内容简介
本书概括介绍了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趋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五 种现代化基本运输方式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组织管理和方法等。全书共分10 章,包括绪论、运输需求预测与交通工程基础、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多种运 输方式联合运输、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等内容。本书本着“新思维、新理念、新能力”三个 特色要求,围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目标,将教材的切入点放在“创新型”和“应用型” 两方面,理论体系及内容安排符合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了一定的“双元制”培养特色,内 容上既能承上启下,还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在物流管理专业培养中是一本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专业教 材,已 在全国三十余所高校使用,得到了使用单位师生的一致好评,出版价值高。本书提供了与交通运输工程学有关的 大量案例、阅读材料和形式多样的思考题与习题,以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本书在实用性 和操作性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本书可作为全国高等院校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电子商务等专 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企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图书目录
第1章绪论 第2章运输需求分析与交通工程基础 第3章公路运输 第4章铁路运输 第5章水路运输 第6章航空运输 第7章管道运输 第8章货物运输过程组织 第9章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第10章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趋势

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

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1。

1。

1交通运输的要素构成(了解):1.载运工具 2。

站场 3。

线路4。

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 6.信息管理系统1。

1。

2 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重点)1.铁路运输:适于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也适宜承担中长途旅客运输。

2。

公路运输:在中短途运输中的效果比较突出。

3.水路运输:适合担负时间要求不太强的大宗、廉价货物的中长距离的运输4.航空运输:适宜担负各大城市之间和国际间的快速客运以及期刊邮件等对时效性要求高和昂贵精密急需货物的运输.5。

管道运输:非常适宜流体能源(天然气、原油等)的运输。

注:结合后面几章还介绍了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09年10年均考过】1。

1。

3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评价(p4表格)(了解)1.2.3 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10年考过】1。

专门化{运输工具专门化、运输方式专门化}2。

大型化 3.高速化4。

环保化 5.智能化1.3。

1性质和特点1。

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1)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2)对空间、低于、时间具有较强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3)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4)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可替代性2。

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p11了解)(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2)运输生产过程不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只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产品。

(3)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中被消耗掉。

(4)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5)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1.3.2 (阅读理解记忆)1.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P12)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结构之一。

运输业和各个国民经济部门有着紧密联系,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2。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P13)(1)交通运输是实现流通的物质手段(2)交通运输时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和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纽带。

交通工程中的智能运输系统

交通工程中的智能运输系统

交通工程中的智能运输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已经成为了网络时代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特别是在城市交通领域,智能运输系统为城市的交通运输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法。

交通工程中的智能运输系统是指将各种高技术和高新技术集成运用于城市交通管理中,以提升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普适性。

其不仅能够实现车辆与路边设施之间信息通信,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交通事故的减少和交通拥堵的控制。

一、智能运输系统的构成与特点交通工程中的智能运输系统主要包括交通信息处理系统、交通控制系统、环境监测系统、车辆监测系统和路面监测系统等子系统。

这些系统共同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交通管理系统,可用于适应不同城市的交通状况和交通需求。

1.交通信息处理系统交通信息处理系统是智能运输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它的作用主要是收集、处理、传输、存储和分析城市交通信息。

当道路上发生堵塞或意外事故等情况时,交通信息处理系统能够通过网络实时传输信息给交通控制中心,交通控制中心据此可以快速作出决策并对交通灯信号进行控制,使车辆分流,尽早缓解拥堵情况。

2.交通控制系统交通控制系统是智能运输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车辆、行人和环境等进行监控,对信号灯进行智能控制,降低城市道路的交通繁忙程度,缩短行车时间,减少交通排放量和事故的发生。

3.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是指监测城市道路环境中的状况,包括雾、大风、积雪、雨雪天气等,帮助交通控制中心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4.车辆监测系统车辆监测系统是智能运输系统中对车辆运行状况的监测系统,它能够实现对车速、车辆类型、车辆数量以及车道使用率等信息的追踪和统计,通过收集的数据对城市道路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满足大众交通需求。

5.路面监测系统路面监测系统主要用于监测和检测城市道路的状况,帮助交通控制中心及时发现道路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该系统通过对雨、雪、霜、冰的监测,能够在道路恶劣气候时为车辆和行人提供更为安全的行车环境。

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
– 被动安全——防碰结构,安全气囊,避难设施。
2020/6/30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24
2、重载化专业化
一,货运重载——与客运高速共同构建现代运输 ❖ 汽车货运主体——65吨以上大型卡车、 集装箱拖运车为主
❖ 铁路重载列车——25000吨重载单元列车,最高记录,71600吨/ 列 三大技术:无间隙车钩,大容量缓冲器,单元制动
水面效应飞机,300-400
民 航 低空飞行,400-600
高空飞行,800-1000
超高空飞行,1000-2000
2020/6/30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16
高速交通的关键技术
一,必须有足够大的推进(牵引)功率
运行阻力∽速度平方;所需功率∽速度立方;制动功率=1.2倍牵引功率
▪ 水路运输——水的阻力最大,这是水运速度最低的原因 故航速一般<30节(55km/h), 最大50节(93km/h)
交通运输决策支持系统发展三个过程:
(1)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
(2)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程序库;
(3)决策支持系统自适应化与监测系统组合,形 成“人-机”自适应管理系统。
2020/6/30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10
决策支持系统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作用:
1、根据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的管理层次,决策可分为 三个层次,高层、中层、基层。
曲线半径 提速措施:
o 从承载结构考虑:减小曲线半径 + 设置超高 o 从载运工具考虑:傾摆车身,如摩托车转弯,借重力的水平
分量来平衡一部分惯性力
铁路采用摆式列车技术可提高曲线通过速度 25-30%。
2020/6/30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19
分类
最小曲线半径 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