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筛选与概括分析图文
第04讲 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概括(讲义)(解析版)

第04讲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概括目录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概括筛选,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
整合,就是将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综合、转换的过程。
“筛选并整合”:一是指能够辨别材料中信息的正误;二是指能够从文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有关语句,进行简单表述。
筛选信息的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相关;而整合信息则要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粗略概括。
概括:“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中,分析理解是基础,综合归纳是核心,概括表达是关键。
信息类阅读试题关于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概括,可以在选择题中出现,也可以在主观试题中出现。
试题形式灵活多样,这种考点的试题,一般出现在选择题和简答试题中,这是考查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要有对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的能力。
概括信息筛选整合信息实战技法整合信息题型一概括内容所谓“重要概念”,就是指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含文章主题思想,能够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一般涉及以下三点:①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②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③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
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Ⅰ,往往考查对“重要概念”内涵、属性和外延的理解。
此类题的阅读材料多为科普文。
【教材实例】阅读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下第13课《宇宙的边疆》,从宇宙、行星系、恒星、太阳系、地球这几个说明对象中任选一个感兴趣的进行分析,找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并给它下定义。
【关联高考】[解析]下定义时应注意其“类属”和“特征”。
首先应明确历史地理学是一个学科。
然后根据材料梳理出它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特征、时代等要素,将其组合成一句完整的话语。
回答本题时还应注意不能将其与“沿革地理”混淆。
[参考答案]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信息的筛选和概括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方法点拨
一、寻找问题中的关键信息,锁定信息位置。
1、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 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 (03年考题) 二、寻找并划出相关句子,用寻找、变通、概况的方法 形成要点
①父母亲族的爱②家乡的山水草木③悲欢离合 的家史④乡里乡情
Page 24
练习:《我的四季》
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的四 季?请根据全文加以概括。(4分)
Page
25
我的四季 张洁 二筛选信息: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我锈钝的犁。我汗流浃背,四肢 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我 决不企望有谁来代替,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有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我怀着希望播种,那希望决不比任何一个智者的希望更为谦卑。……每天,我望 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 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 奋力以赴。
一个段落可能是一个点,也可能有两 个点,也可能几个段落一个点。
Page 20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 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 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 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 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 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 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 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 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 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谈谈筛选与概括的方法

谈谈筛选与概括的方法筛选就是淘汰次要信息,提取主要信息。
概括就是抽出内容要点,归纳内容概况。
筛选针对的是纷繁错综的信息,重在考察语言的表达逻辑。
概括针对的是具体形象的内容,重在考察形象描写的表现功能。
筛选的信息多在文字表面,概括的内容常在描写背后。
筛选与概括是相互依存的重要阅读行为,对于把握文章思路、切分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都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筛选重要信息语段的信息是纷繁错综的,不同语言承载的信息是有主次之分的。
有些是必要性信息,目的是为主要信息作逻辑铺垫,使主要信息合理存在;有些是修饰性信息,目的是渲染衬托、突出强化或形象生动的表现主要信息;有些是主要信息,目的是张显文章信息主线。
筛选就是对这些繁复错综的信息进行的主体信息提炼。
筛选处理的语言逻辑环节共有两类:一类是总括语或总结语,他们都具有指示替代性质;一类是提摄语或结关语,他们都具有事理推演性质。
1.总括语与总结语总括语、总结语是文章的信息枢纽,也是文章的逻辑枢纽。
总括语具有开启后文的作用,总结语具有归纳前文的功能,而且二者还都具有指示、替代的功能。
针对总括语、总结语的信息筛选,就是从相关的语境内寻找那些指示、替代性的信息。
如,李健吾的名篇《切梦刀》一文关于以“理想和人情”为“弼辅”的“梦”的信息筛选。
相关语境是这样的:我学了一个乖,不再从笨拙的截击上下工夫,因为那样做的结果,固然梦可以不存在了,犹如一切苦行僧,生命本身也就不复在人世存在了,我把自然还给我的梦,梦拿亲切送我做报答。
我活着的勇气,一半从理想里提取,一半却从人情里得到。
而理想和人情是我梦的弼辅。
①说到这里,严酷的父亲,在我十三岁上就为人杀害了的父亲,可怜的辛劳的父亲,在我的梦里永远拿一个笑脸给他永远没有出息的孩子。
②我可怜的姐姐,我就那么一位姐姐,小时候我曾拿剪刀戳破她的手,叫她哭,还不许她告诉父亲,但是为了爱护,她永远不要别人有一点点伤害我,就是这样一位母亲一样的姐姐,终于很早就丢下我去向父亲诉苦,一个孤女的流落的忧苦。
筛选信息,概括要点 PPT课件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 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公美?”……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主要人物? 邹忌、威王
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 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公美?”……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事情起因:邹忌与徐公比美
事情经过:邹忌悟出道理,入朝进谏威王
事情结果:威王采纳邹忌的谏言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 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①也 ,呼而问 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 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 之后,孟子不复諠矣。①諠:遗忘。
答题格式:人+事+结果
邹忌以家事喻国事,委婉劝谏威王,威 王采纳了他的谏言。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 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 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 存焉。” 题目:用自己的话概括孟子三乐指 的是什么?
父母 俱存,兄弟 无故
东省题)
题目: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 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第一次:元方父亲怎样赢得称赞。
第二次:自己与元方的父亲是谁效法谁。
•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信息性阅读之精细筛选,精要归纳,精准分析概括

②注意构建联系。文与题联系——隐性信息勾连题目;文本间联 系——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之间的相同、相反、反 证、互补等。
第二,整合归纳。在根据关键词梳理全文信息的时候,就可以同步 进行归纳内容要点的整合归纳。一是从不同信息的核心概念内容出发, 将表达相同或意思相近的语句放在一起,合并同类项信息,区分出不同 要点。这样,就可以避免机械抄录、要点重点交叉问题。二是从逻辑思 维的层面,对表述主语对象的转变、角度的变化、语境的转换、正反方 面等进行思考,还要从抽象到具体、概括到分析、普遍到特殊、个体到 整体等逻辑方面,把握信息的关联,从而达到把信息归类重组的目的。 这样,就可以挖掘到隐含信息,避免信息遗漏等问题。
第一步:加强审题意识,明晰答题要求 这类题题干基本分为两部分:一是答题内容的方向范围;二是答题 要求方式,如“分析”“概括”“比较”“说明”等。我们在审题时应 区分题干内容,理清答题重点,明确答题要求。例如,2020年全国卷Ⅰ 第6题: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 简要分析。“简要分析”就是答题要求,“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 抗击疫情的关系”就是答题内容的方向。
①在雕刻观念上,罗丹是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为出发点 进行创作。
②在雕刻内容上,罗丹的雕刻体现人的生命全景。 ③在雕刻形式上,突破具体形象的表现手段,大胆改造人体,恣意 表现生命,自由表达想象中的诡奇形象。 加点的三个短语就是上位词。需要答出上位词的题,题干一般会出 现“角度”“方面”等词语。如何确定上位词呢?一是从文中找,文中 有时会出现这个词;二是靠自己思考、推敲来确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疫情防控的第一战力。用好科学技术这个 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我们定能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
阅读理解中的信息筛选与总结

阅读理解中的信息筛选与总结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阅读理解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在学校里应对各种考试,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阅读书籍、报纸、网页等,我们都需要从大量的文字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准确的总结。
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所读的内容,还能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筛选,简单来说,就是从纷繁复杂的文字中找出关键的、有价值的部分。
当我们面对一篇文章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
是为了获取知识?还是为了寻找某个具体的答案?明确目的后,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
比如,如果我们阅读一篇科普文章是为了了解某种疾病的症状,那么我们就会重点关注与症状相关的描述,而对于疾病的成因、治疗方法等可能就会暂时忽略。
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快速浏览文章。
先看标题、副标题、段落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文中的图表、加粗或斜体的文字等,这些往往是文章的关键信息所在。
同时,要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
关键词通常是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词汇,比如“重要”“原因”“结果”“首先”“其次”等。
关键句则可能是段落的中心句,或者是能够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和重要程度。
有些文章可能会包含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或者是错误的、过时的信息。
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只选取那些可靠且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而信息总结,则是在筛选的基础上,对所获取的关键信息进行提炼和概括。
总结的目的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出来,让别人能够快速了解其核心要点。
要做好信息总结,首先要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可以按照不同的主题、观点或者时间顺序等进行分类。
然后,将每一类的信息进行合并和简化,去除重复和冗余的部分。
比如,在一篇介绍某个历史事件的文章中,我们可以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整理出来,然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在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不能遗漏重要的信息,也不能歪曲原文的意思。
高考语文系列之信息的筛选与概括

专题二信息的筛选与概括一)信息筛选题示例1:阅读以下文字,给“知识经济”下个定义。
以前的经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
而知识经济则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
因此,“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是一种新型的经济。
答案:知识经济是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经济。
答案解析:该段属于说明性文体,信息的筛选与概括的方法有别于记叙性文体,方法如下:什么东西是(具有的特点)东西东西:“知识经济”——“经济”特点:(1)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2)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3)可持续发展(4)新型(二)概写信息题1.了解新闻知识,筛选新闻信息示例2:阅读以下短新闻,完成练习。
陈一峰任教于广东惠州大学艺术系,为广东美术家协会会员。
他曾历时两年游历祖国大江南北,深入到少数民族村寨,画下几千幅速写。
他的作品渗透着强烈的乡土情怀。
1998年10月20日至25日,由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惠州大学主办的陈一峰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
展出的50幅作品,大部分是他近年来的新作,这些作品造型敦实扑拙,用笔沉郁、厚重,其中的两幅巨作——《战争》和《和平》,画面宏大,用笔豪放,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
(1)这则新闻的标题是。
(2)将上述文字概括为“一句话新闻”:。
答案解析:这则新闻第(1)小题拟写新闻的标题并不很难,只要抓住“陈一峰”“画展”“北京”等关键信息就能概括出标题:“陈一峰画展在北京举行”。
而第(2)小题拟写一句话新闻,实则是提炼导语,而导语是新闻的眼睛,拟写时一般要简明扼要地交代报道消息中的中心或结果,让人一下子了解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应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根据这些,我们可提炼出这样的一句新闻:“中国美术馆于10月下旬在京举行陈一峰画展”。
2.把握材料中心,概括新闻信息新闻材料有的提供了导语和主体。
导语部分中已讲了主要的新闻事实。
阅读理解中的信息筛选与归纳

阅读理解中的信息筛选与归纳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阅读理解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技能。
无论是阅读书籍、文章,还是理解各种文件和资料,都需要我们能够有效地筛选和归纳其中的信息。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这一点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信息筛选。
简单来说,信息筛选就是从大量的文字中挑选出对我们有用的、关键的信息。
这就好比在一堆沙子中寻找金子,需要我们有敏锐的眼光和判断力。
当我们面对一篇文章时,不能被文字的海洋所淹没,要有明确的目标。
比如,如果我们是为了了解某个历史事件,那么就要重点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等方面的信息;如果是为了学习某种知识,就要找到相关的定义、原理、例子等。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区分主次信息。
一般来说,文章的主旨、核心观点往往是主要信息,而一些细节描述、背景介绍等可能是次要信息。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具体还要根据我们的阅读目的来判断。
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关键词和关键句。
关键词通常是能够概括主要内容的词汇,比如“重要”“首先”“总之”等。
关键句则可能是段落的开头句、结尾句,或者是具有总结性、概括性的句子。
接下来,再谈谈信息归纳。
信息归纳是在筛选的基础上,对有用的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使其更加清晰、有条理。
进行信息归纳时,我们可以采用分类的方法。
比如,把相关的信息归为一类,按照不同的主题或特点进行划分。
这样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信息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运用概括的方式,将一些具体的描述简化为简洁明了的语句。
但要注意,概括不能失去信息的原意,要准确地反映出核心内容。
另外,制作图表或思维导图也是不错的归纳方法。
通过图形的方式展示信息,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为了提高信息筛选与归纳的能力,平时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可以多读各种类型的文章,从简单的到复杂的,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在阅读时,可以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把筛选出来的重要信息记录下来,方便后续的归纳和复习。
同时,要学会反思和总结。
做完一次阅读练习后,回顾自己的筛选和归纳过程,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