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选址详细

合集下载

培训学校选址标准一览表

培训学校选址标准一览表

培训学校选址标准一览表
序号项目基本参考值实际情况1地址位置外部环境:交通停车、周边环境和内部环境:楼层、层高、洗手间、通风
2面积300-500平米,可分租也可考虑大面积
3租金物业费长沙场地月租金不超过2.8万,武汉月租金不超过3.5万,租金占总成本20%-30%
4周边生源方圆三公里内至少有3-5所生源较好的公立学校
5递增率第二年以后递增,通常每年不超过5%
6房租交付一般押一付三较合适,提前半个月以后交房租
7免租期越长越好,长沙免租三个月以上,武汉一个月以上
8消防有消防通道,一次消防过关
9广告位最好有广告位;请备注是否有广告位,及费用
10空调自建或已有的中央空调,请了解中央空调费用
11水电费商业用电一般在1元多/度
12暖气长江以北的城市选址就应该考虑房屋供暖情况。

学校选址指南

学校选址指南

学校选址指南一、选址前的准备工作1、购买当地的行政地图,统筹全局、分清重点;2、调查当地同类培训学校所在地址并在地图上标明;3、根据交通位置、竞争格局,初步选定选址区域。

二、适合办学的区域特征1、交通便利的中小学聚集地或居民区聚集地;2、各类教育培训行业聚集的场所:当地的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和党校等当地知名且学员集中的场所;3、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商务区;三、适合办学的房产特征1、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部分城市可优先考虑距离地铁口较近的位置;马路前无宽阔隔离带会妨碍行人走路,出租车和自备车无需掉头绕行;有可以停靠自行车的场地;附近有收费合理的停车场;2、良好的环境周围整体环境整洁,无菜场、集贸市场、垃圾场等不整洁或喧哗场所;最好选择十字路口或附近有代表性的建筑,便于寻找;楼内无网吧、游戏机房、夜总会、按摩院、餐饮业等租户;楼层一般不高于四层,如果高于四层,电梯的数量和容量能够满足高峰时间的承载需要;房产时间较短,不陈旧破败,满足良好的采光与通风;楼梯宽敞、坡度适中,能提供给学生安全的活动环境;楼体外部可以悬挂灯箱或标牌,便于形象宣传。

选择时优先考虑以下场所:人流量大、居民集中区、中小学附近、青少年宫、文化宫、少儿娱乐场所附近、肯德基等快餐店附近(最好是楼上)。

3、产证齐全房地产权证、消防许可证、租赁楼层的出租许可证齐全;产权证上的房屋租赁用途注明办公用途;房产没有被抵押的现象。

使用面积在200平方米至400平方米之间,最好非框架结构,便于合理划分教学区域,单间教室面积为25-30平方米;最好有部分达到40平方米的大教室,以便于组织公开课。

至少有两个男厕位和四个女厕位的盥洗室;教室内有空调。

四、注意事项对于比较大的城市或省会城市,选址时注意以下几点:1、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尽量选择商业中心或层次较高的写字楼,因为在大城市,前期形象对后期发展很重要;2、有一面不小于2米*3米的醒目的背景墙,一进门就夺人眼目;3、有一个不少于30平米的开放式的接待大厅。

调研学校选址规划方案

调研学校选址规划方案

调研学校选址规划方案引言学校选址对于整个教育机构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合理的选址方案可以确保学校的良好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本文将对学校选址规划方案进行调研,分析选址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教育机构制定合理的选址规划方案。

调研目的和方法为了全面了解学校选址规划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教育机构在选址方案上的实践情况,我们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调研方法。

首先,我们进行了文献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的学校选址规划方案。

然后,我们结合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了教育机构在选址方案上的实践情况。

学校选址规划的关键因素在学校选址规划中,有许多关键因素需要考虑。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因素:1. 土地成本土地成本是学校选址的一个重要因素。

高昂的土地成本可能会对学校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在选址规划中应综合考虑土地成本,并寻找性价比较高的土地。

2. 交通便利性学校的交通便利性对于学生和教职员工来说非常重要。

一个交通不便的学校可能会导致学生和教师的流失。

因此,在选址规划中应考虑交通便利性,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点。

3. 周边配套设施学校周边的配套设施对于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和学习都非常重要。

例如医疗保健设施、体育馆和购物中心等。

在选址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周边配套设施的充足性,以提供便利的生活和学习条件。

4. 环境条件学校的环境条件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个宜居的环境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因此,在选址规划中应考虑到环境条件,尽量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地点。

教育机构选址实践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教育机构在选址规划方案上的实践情况,我们分析了几个教育机构的选址案例。

以下是其中两个案例的简要分析:案例一:XX教育机构该教育机构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周边有购物中心、医疗保健设施和体育馆等配套设施,并且环境优美。

该机构的选址方案符合学校选址规划的关键因素,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案例二:YY教育机构该教育机构位于郊区,交通不便,周边缺乏基础设施,环境条件较差。

学校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学校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学校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尊敬的领导/相关部门,根据关于学校用地预审与选址的要求,经过调查研究和综合评估,我谨向您提供以下关于学校用地预审与选址的意见书。

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学校用地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解决学校用地紧缺的问题,我建议在xxx地区进行新学校的建设。

该地区人口增长迅速,教育资源相对不足,新建学校对于改善地区教育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址原则1. 便利交通:学校用地应选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

最好靠近主干道,有公交车和地铁线路经过。

2. 生态环境:学校用地应选址在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环境优美的地方,远离污染源,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 人口分布:学校用地应选址在人口分布均匀的地方,方便学生就近上学,减少通勤时间和交通压力。

4. 基础设施:学校周边应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医疗机构、购物中心、体育馆等,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活和学习。

5. 教育资源:学校用地应选址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有利于改善当地教育状况。

三、选址方案经过对xxx地区的调研和评估,我建议将学校选址在xxx市xx区xx街道。

以下是该地区的优势和原因:1. 交通便利:该地区交通网络完善,有多条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经过,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

2. 生态环境优美:该地区空气质量良好,水质优良,周围有多个公园和绿地,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 人口均衡:该地区人口分布相对均匀,学生就近上学,减少通勤时间和交通压力。

4. 基础设施完善:该地区有医院、超市、图书馆等基础设施,满足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日常需求。

5. 教育资源优势:该地区相对缺乏学校,新建学校可以填补教育资源的空缺,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

四、风险评估1. 土地价格风险:由于该地区人口增长迅速,土地价格可能会上涨,增加了选址及用地的成本。

2. 环境风险:该地区可能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确保学校用地的环境质量。

学校选址分析实验报告(3篇)

学校选址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校选址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合理的学校选址不仅能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还能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高教育质量。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为某地区一所新学校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分析影响学校选址的主要因素;2. 通过数据分析,确定最佳学校选址;3. 为学校选址提供决策支持。

三、实验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学校选址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2. 实地调查法:对目标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学校选址所需数据;3. 数据分析法: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最佳选址。

四、实验内容1. 影响学校选址的因素分析(1)地理位置:学校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周边环境等因素,以便学生、教师和家长出行;(2)人口密度:学校选址应考虑周边人口密度,以保障学生来源;(3)教育资源:学校选址应考虑周边教育资源,如图书馆、体育馆等,以丰富学生课外生活;(4)交通便利性:学校选址应考虑交通便利性,方便学生、教师和家长出行;(5)安全因素:学校选址应考虑周边安全因素,确保师生安全。

2. 数据收集与处理(1)收集目标地区的人口密度、交通便利性、教育资源、安全因素等数据;(2)运用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3. 数据分析(1)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学校选址因素进行分类;(2)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3)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确定最佳学校选址。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影响学校选址的因素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各因素的权重如下:地理位置:0.25人口密度:0.20教育资源:0.15交通便利性:0.20安全因素:0.202. 最佳学校选址根据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经计算得出最佳学校选址为:某地区A镇。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我们发现地理位置、人口密度、教育资源、交通便利性、安全因素是影响学校选址的主要因素。

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我们确定了最佳学校选址为某地区A镇。

学校选址情况汇报

学校选址情况汇报

学校选址情况汇报
根据学校规划发展的需要,我们经过多方考察和论证,最终确定了学校的选址方案。

在此,我将就学校选址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们考虑到学校选址的地理位置。

经过多次勘察和比对,我们最终确定了学校选址在城市的中心地带,这样有利于学校的交通便利和学生的出行。

同时,这个地理位置也有利于学校未来的发展和扩张,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对学校选址周边的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

我们发现,学校选址周边有多个公园和绿地,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周边还有多家医院、商场和娱乐设施,为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再次,我们对学校选址的土地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评估。

经过专业人员的多次勘察和论证,我们确定了学校选址的土地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建设条件,能够满足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

此外,我们还考虑了学校选址对周边社区的影响。

我们将积极与周边社区进行沟通和协商,做好选址工作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争取周边社区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促进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发展。

最后,我们将继续与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不断完善学校选址方案,确保学校选址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

总之,学校选址是学校规划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将以科学的态度
和严谨的精神,不断完善和优化学校选址方案,为学校的未来发展
奠定坚实的基础。

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对学校选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努力做好学校选址工作,为学校的发展贡
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幼儿园选址八大规定(2024)

幼儿园选址八大规定(2024)

引言概述:幼儿园选址是一个关乎教育环境和儿童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幼儿园建立在合适的地点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幼儿园选址的八大规定,包括规划要求、环境安全、交通便利、配套设施、资源富集、社区环境、周边影响以及示范效应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规定的全面了解,可以为幼儿园选址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决策支持。

正文内容:一、规划要求1.城市规划:幼儿园选址应符合城市整体规划,融入城市发展战略。

2.地块面积:幼儿园选址应具备一定的土地面积,以满足幼儿园教学及活动的需要。

3.周边环境:选址要有一定的园林绿化,远离噪音和污染源。

二、环境安全1.地质条件:选址不得存在地震、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隐患。

2.水源环境:选址应远离河流和湖泊,杜绝洪水灾害风险。

3.土壤条件:选址要考虑土壤污染和毒害的风险,避免给幼儿园儿童带来健康风险。

4.气候条件:选址要考虑气候条件,避免过于严寒或酷热的地区。

三、交通便利1.交通网络:幼儿园选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靠近公交站点或主干道,方便家长接送儿童。

2.道路安全:选址应该避免车流量大、交通事故频发的地段,确保学生行车的安全。

四、配套设施1.水电燃气供应:幼儿园选址要考虑水电燃气供应是否便利,以保障幼儿园正常的生活和教育活动。

2.消防设施:选址要考虑周边消防设施的配备情况,确保幼儿园的消防安全。

3.儿童安全设施:选址要有合适的安全设施,如围栏、监控等,以确保儿童的安全。

五、资源富集1.周边自然资源:选址要尽量选择有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公园、湖泊等,有利于儿童的探索和学习。

2.周边社区资源:选址应有一定的社区资源,如医疗机构、体育设施等,以满足幼儿园师生的各种需求。

六、社区环境1.社区治安:选址要考虑所在社区的治安情况,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社区环境卫生:选址要选择环境整洁、卫生良好的社区。

七、周边影响1.商业影响:选址要考虑周边商业设施的影响,避免过高密度的商业聚集地。

学校选址布局实施方案

学校选址布局实施方案

学校选址布局实施方案学校选址布局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发展。

在选择学校选址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便利、自然环境、周边配套设施等。

在学校选址布局实施方案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学校的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首先,地理位置是学校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

学校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地方,以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出行,同时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发展空间和未来扩建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需要对潜在地点进行认真的勘察和评估,以确保选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其次,学校选址布局还需要考虑自然环境因素。

学校应尽量选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地方,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要考虑周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好周边的植被和动物,让学校成为一个和谐共生的地方。

此外,周边配套设施也是学校选址布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学校应选择在周边配套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的地方,以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日常生活。

同时,周边的医疗、餐饮、娱乐等设施也应充足,以满足学校师生的各种需求。

最后,学校选址布局实施方案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在规划学校建筑布局时,要充分考虑教学楼、宿舍、图书馆、体育设施等各个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以提高学校的整体运行效率。

同时,要注重建筑风格和环境美化,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

总之,学校选址布局实施方案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周边配套设施等多个因素。

只有通过合理的选址布局,学校才能够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因此,在制定学校选址布局实施方案时,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学校建设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选址1 中学选址的依据本练习要求对现有中学、人口分布、土地使用进行评定,为新建中学的选址提供依据,可利用的数据有三种:(1)现有中学。

点状空间数据,新建中学不应离现有中学太近,为此建立离开现有中学的距离图。

(2)人口分布。

点状空间数据,新建中学应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为此利用点状人口调查数据产生密度图。

(3)规划土地使用。

矢量多边形空间数据,某些用地不应该建中学,如工业用地,某些用地不太适合建中学,如商业用地,而居住用地适合建中学。

根据上述数据和基本依据,将离开现有中学的距离分为4 类,分别赋予评定指标:0~500 米:0,500~1000 米:1,1000~1500 米:2,>1500 米:3 图层①人口密度分为4 类(人/公顷),分别赋予评定指标:0~50:0,50~100:1,100~200:2,>200:3 图层②土地使用再分为3 类,分别赋予评定指标:工业或绿地:0,商业:1,居住:2 图层③新建中学选址的综合评定指标:图层①×图层②×图层③2.具体操作步骤:(自己完善)2 产生离开现有中学的距离图、再分类启动地图文档\gis_ex09\ex09\ex09.mxd,激活data frame1,有4 个图层(见图1):点状图层“现有中学”、点状图层“人口调查”、面状图层“规划土地使用”、线状图层“道路”(只起限定栅格边界和背景图的作用)。

鼠标双击data frame1,在弹出的Data Frame Properties 对话框的General 标签中将Map Unites 和Display Units 从Unknown(未定义)改为Meters(米),完成后按“确定”键关闭。

选用菜单Tools / Extension…,加载Spatial Analyst,在菜单View / Toolbars 下勾选Spatial Analyst,调出栅格分析工具条。

图1 data frame1 的显示设置Spatial Analyst 的初始参数,选用菜单Spatial Analyst / Options…:(1)General 标签Working:D:\gis_ex09\ex09\temp\ 鼠标展开选择Spatial Analyst 的工作路径Analysis mask:<None> 不选,本练习暂不考虑Analysis Coordinate System:● Analysis output will be saved in the same coordinate system as the input (or first raster input if there are multiple…点选上侧,产生栅格的坐标系和输入数据相同(2)Extents 标签Analysis extent:Same as Layer:“道路”下拉选择图层,限定分析空间的范围(3)Cell size 标签Analysis cell:As Specified Below 下拉选择Cell size:50 键盘输入栅格单元的大小Number of Rows:82 边界和栅格单元大小确定后,自动确定栅格行数Number of Columns:136 边界和栅格单元大小确定后,自动确定栅格列数按“确定”键,完成初始化设置。

选用菜单Spatial Analyst / Distance / StraightLine…,出现Straight Line 参数设置对话框:Distance to:现有中学下拉选择图层名,消防站为距离的参照点Maximum distance:不限定最大的计算范围,保持空白Output cell size:50 默认,使用初始化设置Output raster:school 键盘输入栅格数据名称,存放路径为初始化设置按OK 键,产生离开现有中学的距离分布图,点击图层名school,选用菜单Spatial Analysis / Reclassify…,系统出现Reclassify 对话框,点击Classify…按钮,出现Classification 对话框:Method: Equal Interval 按等间距方式分类Classes:4 共分4 类按OK 键,返回Reclassify 对话框,栅格数据被分为4 类,还要按分析之前确定的要求修改分类的间距:Old Values(原来值)New Value(修改值)0 –500 0500 –1000 11000 –1500 21500 –2200 3在Output raster 中规定文件名及输出路径,这里为R_school,按OK 键返回,系统产生新的分类图层R_school(见图2)。

图2 离开现有中学的距离再分类图3 产生人口分布密度图、再分类选用菜单Spatial Analysis / Density…,出现Density 参数设置对话框:Input data:人口调查下拉选择图层名,得到人口调查样本点Population Field:POPU 下拉选择,该字段在“人口调查”要素属性表中Density Type:Kernel 采用核心式计算方法,离样本点近的单元密度大,远的密度小,大于搜索半径时,单元的密度值为零Search Radius:800 计算密度时的搜寻半径Area Units: Square map units 面积单位用地图单位的平方Output cell size:50 已经在初始化时设定,默认Output raster:popu_den 键盘输入栅格数据名称,路径按初始化设置按OK 键,产生估计的人口密度分布图popu_den。

选用菜单Spatial Analysis / Reclassify…,出现Reclassify 对话框,在Input raster 下拉菜单中选择popu_den,点击Classify…按钮,出现Classification 对话框:Method: Equal IntervalClasses:4按OK 键后,返回Reclassify 对话框,栅格数据被自动分为4 类,再按要求修改:Old Values(原来值)New Value(修改值)0 –0.005 00.005 –0.01 10.01 –0.02 20.02 –0.03 3在Output raster 中指定产生栅格数据的名称及路径,这里名称为R_popu,路径按初始设定,按OK 键返回,系统产生新的分类图层“R_popu”(见图3)。

本章开始,人口密度的面积按公顷(万平方米)考虑,练习中地图单位是米,计算密度时按地图单位的平方即平方米计算,因此栅格单元的取值和当初确定的指标之间是1:10000 的关系,再分类后和原来的定义一致。

图3 重新分类后的人口密度图4 规划土地使用矢量图层转换为栅格图、再分类鼠标右键打开“Attribute of 土地使用” ,可以看到该要素属性表有字段LANDUSE,为每个多边形地块的规划土地使用性质,按城市规划专业习惯,土地使用分类编码的意义为:C:商业,G:绿地,M:工业,R1:一类居住,R2:二类居住。

选用菜单Spatial Analysis / Convert / Features to Raster…(矢量要素转换为栅格),系统出现Features to Raster 参数设置对话框:Input features:土地使用下拉选择图层名Field:landuse 下拉选择字段名,该字段在“土地使用”要素属性表中,决定栅格单元取值Output cell size:50 已经在初始化时设定Output raster:ld_use 键盘输入栅格数据名称,路径按初始设置按OK 键后,产生栅格状土地使用图层ld_use(见图4),打开图层属性表“Attribute of ld_use”,该表的内容如下:Value Count landuse栅格单元取值取该值的单元数累计所对应的转换前的属性1 1568 M (工业用地)2 854 C (商业用地)3 4120 R2 (一类居住用地)4 1079 R1 (二类居住用地)5 658 G (绿地)图4 土地使用矢量图转化成栅格图按评价的需要对landuse 字段再分类。

选用菜单Spatial Analysis / Reclassify…,系统出现Reclassify 对话框,在Input raster 下拉菜单中选择ld_use,在Reclass field中下拉选择landuse,表示对landuse 字段进行重新赋值。

注意,这里应直接修改New Values,具体操作如下:Old Values(原来值)New Value(修改值)C (商业) 1G (绿地)0M (工业)0R1(一类居住) 2R2(二类居住) 2在Output raster 中指定栅格数据名为R_ld_use,按OK 键,产生新的栅格图层R_ld_use(见图5)。

图5 重新分类后的土地使用图层5 计算综合评定指标选用菜单Spatial Analysis / Raster Calculator…,出现Raster Calculator 对话框,可供计算的图层名列在左侧图层选择框内,双击鼠标实现如下操作:[R_popu] * [R_ld_use] * [R_school]按Evaluate 按钮,产生中学选址综合评定图层Calculation。

鼠标双击图层名Calculation,调出图层特征设置对话框,在Symbology 标签中,调整符号如下:Show: Classified 点击选择Classified Field: Value 系统默认Color Ramps:下拉选择一种单色渐变色系按Classify…按钮,调整分类:Method: Equal Interval 按指标的平均间距分类Classes:8 分8 个区间按OK 键返回,按“确定”键结束图层显示设置。

在选址综合评定图中可以看出颜色偏深(栅格单元取值偏大)为适宜布置新建学校的位置,颜色偏浅(栅格单元取值偏小)表示不适合再增加学校的位置。

关闭除“道路”、“现有中学”和Calculation 之外的其他图层,将图层“道路”和“现有中学”的显示次序调至综合评定图之上,得到更好的观察效果(见图6)。

图6 用栅格模型产生的中学选址综合评定图6 分类计算面积栅格单元为整数时,自动产生栅格取值属性表,打开Attribute of Calculation,可以看到栅格单元的汇总情况,该表不能编辑,为了得到不同评定值的面积,选用属性表窗口内的菜单Options / Export…,将该表转换成独立属性表:Export: All records 默认选择Output table: D:\gis_ex09\ex09\temp\Export_Output.dbf 输出的表名和路径点击OK 按钮后,再提示产生的新表是否加入当前地图文档,回答“是(Y)”,在目录表中点击Source 标签,可以看到该表被加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