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蓼科(大黄、何首乌)

合集下载

蓼科科药用植物资源概述

蓼科科药用植物资源概述

药用植物学论文题目:蓼科药用植物资源概述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年级专业:2011级生物科学02班学号:************************蓼科药用植物资源概述摘要:蓼科(Polygonaceae)植物约50属,1200种,主产于北温带,少数分布于热带我国有13属,235种,37变种,产于全国各地。

蓼科植物含有蒽醌类的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蒽酮、淀粉、等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如:何首乌,它来自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其性微温,味苦、甘、涩,可延缓衰老、强身健体、保健心脏。

鉴于以上分析,本文主要是对蓼科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系统的概述。

关键词:蓼科药用植物种类概述通过各方面收集资料及对药用植物学的学习,下面将按照蓼科不同属为单位分别介绍蓼科药用植物。

1.蓼属Polygonum L1.1匾蓄(原变种) 花1至数朵簇生叶腋;叶小型;瘦果长2mm以上,无光泽;托叶鞘下部褐色,上部白色。

分布全国各地。

生田边路旁、沟边湿地,海拔10—4200m。

全草人药,利尿、消炎、止泻、驱虫㈤;用于尿路感染、小便短赤、痢疾、泄泻、阴痒带下、黄疸、霍乱、膀胱炎、小儿高热、肺炎[4,7,10]。

1.2酸模叶蓼(原变种)大马蓼旱苗蓼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常有一个大的黑褐色的新月形斑点,两面沿中脉具短硬伏毛,花序梗具腺体,花被片常4深裂;瘦果宽卵形,双凹。

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

生田边、路旁、水边、荒地或沟边湿地,海拔30—3900m。

凭证标本采于六盘水师专校园附近。

果实人药,具活血、消积、止痛、利尿功效。

全草入药,治肠炎、痢疾;捣烂外用治肿物,指趾末端化脓性炎症.1.3红蓼荭草(名医别录),东方蓼、狗尾巴花, 叶卵形或宽椭圆形,干后呈暗蓝绿色;托叶鞘上部边缘具绿色叶状翅;总状花序呈穗状。

分布于全国各地,野生或栽培。

生沟边湿地、村边路旁,海拔30—2700m。

大黄、何首乌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大黄、何首乌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Z HOU Ja y i — u,T NG i A Ja,L AO Ha ,S NG in k I i O L a g— e, LAO Z e g I hn
( ol eo h r a o g , o tw s J oog U i rt , m i 2 2 C i C lg P am cl y S uh et i tn nv sy E e 6 0 , hn e f o a ei 1 4 a)
Bal。Co cu i n T i y p o i e tc nc  ̄a tm n ud n e frq ai o t lo h u o i ae B J 。a dPoy o i l n l so h s a c o u l y c n r fR e m Mc n a1 n lg — e l t o l 1
Ab ta t Obet eT e r iet m dnadcr ohnl o t t i h u fc a al n o g nm m h ou sr c : jci odt mn ee oi n hy pao cn ns n em o i l B i.adP l ou u i rm v e h s e R f ne i 1 y l f
spao w r ee i db L to , eut T e m dncnetn hu fc a a1 w s 3t e fhtn o g oh l ee t n y n d r e m HP Cme d R sl oi otn i em o i lB i, a m s a i p l - h sh e R f ne 1 i 8 i ot y
周嘉裕 , 汤 佳, 廖 海 , 良科 , 宋 廖 政
( 西南交通大学药学院, 四川 峨眉 640 ) 122
摘要 : 目的 确定大黄、 何首乌中大黄素与大黄酚的含量。方法 甲醇回流方法提取大黄素与大黄酚,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何首乌用途简介

何首乌用途简介

何首乌用途简介何首乌,别名首乌、赤首乌、红肉消、铁称陀、交藤等,为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

何首乌始载于宋《开宝本草》,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亦为《中国药典》收载的重要中药材品种。

何首乌以块状根茎和藤蔓(夜交藤)入药,性温,味苦,甘、涩。

生首乌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疬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脂血症;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黄萎,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高脂血症;夜交藤用于失眠、肝炎,外用治皮肤瘙痒。

按中国药典的质量标准,二苯乙烯苷的含量超过1%即为合格产品,而石柱何首乌1号所含二苯乙烯苷的总量超过1.7%;此外尚含有药用价值很高的其他活性成分:何首乌淀粉含量为20-40%、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和大黄酸)含量为1.2%、卵磷脂含量为1.2%等。

因此,与其它地方产的何首乌相比,石柱何首乌具有更高的深加工开发价值。

何首乌含有二苯乙烯苷、蒽醌类化合物(大黄酸、大黄素)等活性成分。

二苯乙烯苷具有降胆固醇功能,为何首乌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对老年性痴呆等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的防治有特殊疗效;蒽醌类化合物(大黄酸和大黄素)能促进肠蠕动、抑制三酰甘油(TG)及胆固醇在肠道中的吸收,从而降低血脂;何首乌淀粉具有抗衰老、乌须黑发、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健脾胃、抑制癌瘤等作用,有助于少年儿童发育、增强记忆力和调节肌体免疫功能;以何首乌的活性成分和提取物为原料,可以加工为具有各种治疗效果和保健功能的药品、药酒、保健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

因此,何首乌应用广泛、价值极高。

产业现状由于何首乌应用范围广、用途多、滋补、治疗、保健效果显著,临床用应广泛,市场需求量巨大,因而使其原材料产品和深加工产品都十分走俏,加之野生资源经过长期、无节制的采挖,已到达临近枯竭的状态。

目前国内何首乌人工种植较少,只在贵州、广东、安徽建有少量种植基地,供不应求和资源匮乏的局面已经到来。

加上一些中成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生产厂商已经在广泛深入地研究开发何首乌的系列产品,但就目前规模和产量而言,却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其性微温,味苦、甘、涩。

何首乌含有蒽醌类的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蒽酮、淀粉、等成分。

可延缓衰老、强身健体、保健心脏。

攀西地区地处四川省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属南亚热带干热气候。

本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8—23℃,最热月出现在5月或6月,平均气温24—27℃,最冷月出现在12月或1月,昼夜温差大(13.1—14.4℃),无霜期300天以上;年降雨量700—1100mm,干湿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和气候资源使得何首乌生长更容易,品质更优,攀西地区产的野生何首乌无论从口感,品质还是色泽都优于国内其他产区。

近年来由于过度的采挖,野生资源破坏严重,面临枯竭,国内外研究表明:人工栽培何首乌一般可采用的繁殖方法有种子繁殖法、块根栽培法、藤蔓扦插育苗法等。

实践证明,种子繁殖法具有幼苗期长、生产周期长的缺点;块根栽培法具有用种量较多,生产成本较高,且块根萌发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之不足。

因此,这两种方法并不是最理想的推广栽培方法。

而何首乌藤蔓扦插育苗法,栽培技术简单,成本较低,简便易行,但一般成活率不是很高,如何提高何首乌扦插育苗的成活率一直是何首乌人工繁殖研究的难点。

针对攀西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希望能摸索出较好的扦插育苗方法。

1、育苗地的选择:何首乌野生于海拔1000—2800米的灌木丛,丘陵,坡地等向阳或半荫地,土质以黄壤为主,因此扦插以砂质土,壤质土为好。

2、育苗时间:何首乌扦插从3—10月均可进行,但以3—4月,9—10月这两个时期效果最好,因为此时期温湿度最适合何首乌的生根,在攀西地区,3—4月,空气湿度小,此时扦插不容易出现长霉腐烂的现象,9—10月秋季气温下降,温湿度比较好掌握,扦插成活率较高。

5--7月份是攀西地区温度,湿度较大的时期,在此时期扦插,首先是从藤上采下来的枝条水分容易蒸发,降低成活率;其次是由于气温高,插条的大部分能量用于抵御高温的损害,因此生根缓慢;还有就是高温高湿天气插条易出现长霉腐烂现象。

006何首乌、大黄(蓼科)地黄、玄参(玄参科)

006何首乌、大黄(蓼科)地黄、玄参(玄参科)

Tab. 1 Different species of PC and their natural occurrence in egg yolk lecithin (mol/mol)
Fig. 4 Schematic of PC showing its various regions and molecular orientation at an interface (from Gennis [1989])
3 用干久疟不愈。生首乌既能截疟, 又略具补益作用,可与人参、当归 等同用,如何人饮。
4 用于瘰疬,疮毒。生首乌有解毒 消疮的作用。如治瘰疬,常与夏枯 草、昆布等合用;治遍身疮肿瘁痛, 可配防风、苦参等。
5 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冠心病: 常与桑寄生、灵芝、丹参等同用。
1 七宝美髯颗粒
(药典方,积善堂经验方载有七宝美髯丹): 处方:制何首乌640g 当归160g 补骨脂
【药理作用】 1.促进红细胞的新生及发育:所含卵磷 脂为脑髓的主要成分,并为红细胞的主 要原料,能促进红细胞的新生及发育。
2.护肝作用:所含芪类化合物能显著对 抗实验性脂肪肝和肝功能损害,抑制肝 脏脂质过氧化。何首乌及卵磷脂能阻止 胆固醇在肝内沉积,降低血清胆固醇, 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植物形态]
具翅幼果
瘦果 多年生缠绕草本;根末端肥大呈不 整齐块状,红褐色。叶互生,具长 柄;叶片心脏形,全缘,表面光滑 无毛;托叶鞘膜质。圆锥花序顶生 或腋生,花小而密,白色。花被绿 白色具三翅。瘦果椭圆形,有三棱。
托叶鞘膜质
花 具翅幼果
• [采制] 秋季采挖块根,洗净,切去两端, 大的块根可再对半剖开,或切片晒干为生 首乌
用黑豆汁拌匀,炖或蒸制成制首乌。

中药鉴定二、各种含晶体的药物总结

中药鉴定二、各种含晶体的药物总结

中药鉴定二、各种含晶体的药物总结第一篇:中药鉴定二、各种含晶体的药物总结《中药鉴定二》各种含晶体的药物总结分享1.簇晶大黄、虎杖、何首乌、太子参、白芷、白芍、赤芍、远志、人参、西洋参、三七、徐长卿、钩藤、牡丹皮、蓼大青叶、枇杷叶、番泻叶、丁香、洋金花、金银花、吴茱萸、小茴香、山茱萸、牵牛子、栀子、槲寄生、紫花地丁、僵蚕、商陆(垂序商陆无簇晶)、川芎(圆形或类簇晶状草酸钙晶体)三参查了两金花,寄与黄何牵牛栀,只说牡丹地丁香,川江陆回琵琶远,长钩茱萸泻虎杖三参:人参西洋参太子参、三七;茱萸:吴茱萸山茱萸;歌诀编好了以后,又发现了新的含簇晶的药材桃仁,这个只好自己硬记住了。

2.砂晶细辛、秦皮、枸杞子、钩藤、牛膝、麻黄、洋金花、远志细辛秦【砂】二构(钩)牛麻洋志。

细心擒【杀】二狗牛马羊子。

3.针晶细小针晶:龙胆、白术、苍术、肉桂、广藿香、益母草龙肉益母二术香针晶束:商陆、巴戟天、天麻、半夏、麦冬、山药、石斛巴山夏天商石麦 4.方晶红花、黄柏、、益母草、厚朴、石菖蒲、细辛、苦参、枳壳、麻黄、栀子、甘草、桃仁、、砂仁、枇杷叶、洋金花、鸡血藤、槲寄生【方】红伯母朴石辛苦枳麻栀草桃砂杷洋鸡生。

【方】红伯朴实辛苦织麻植草淘沙把洋鸡生。

5.柱晶肉桂、沉香、补骨脂、淫羊藿、射干【柱】肉沉补淫射。

【猪】肉晨补颜色。

6.棱晶木通、枳壳、五倍子、桔梗、番泻叶通枳【楞】,五梗泻。

通知【冷】,五更泻。

7.结晶西红花、豆蔻、防己、浙贝母、猪苓、蒲公英【结晶】红豆蔻,防浙公猪。

【接近】红豆蔻,防者公猪。

8晶纤维鸡血藤、石菖蒲、番泻叶、甘草、苦参、黄柏 +枇杷叶、红芪【晶纤】鸡血芪杷石、番草苦柏。

【惊现】鸡血奇葩石、番草苦柏。

第二篇:中药鉴定学--常用药物入药部位根及根茎类1.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带叶柄残基的干燥根茎。

2.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

3.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叶片深裂)、药用大黄(叶片浅裂)干燥根及根茎。

中药科属-药用部位快速记忆

中药科属-药用部位快速记忆
秦皮
16
枝梢及叶
侧柏叶
17
花蕾
辛夷、丁香、款冬花
18

洋金花、红花、
19
花蕾或初开花
金银花
20
花粉
蒲黄
21
柱头
西红花、菊花(头状花序)、
22
花蕾和花
槐花
23
成熟果实
五味子、木瓜(近成熟)、山楂、补骨脂、吴茱萸(近成熟)、小茴香(双悬果)、连翘(初熟-青翘,熟透-老翘)、枸杞子、砂仁、豆蔻、金樱子、巴豆、女贞子、瓜蒌、薏苡仁、蛇床子、牛蒡子、鹤虱、益智
12
伞形科
白芷、当归、川芎、南鹤虱、防风、柴胡、羌活、独活、前胡、藁本、北沙参、小茴香、蛇床子
速记口诀伞形北回归南蛇风两胡两活芷藁芎
13
龙胆科
龙胆、秦艽
14
紫草科
紫草
15
唇形科
丹参、黄芩、紫苏叶(有时带嫩枝)、广藿香、荆芥、益母草
口诀
唇形丹琴或惊(霍荆)苏叶姨母(益母)
16
玄参科
玄参、地黄、胡黄连、
口诀凶(芎)胡连欠(为连字用)二术母鹅(莪)狗连贯豆射香江(姜)石山黄玉
2
根及根茎
细辛、大黄、甘草、人参、(人参带有根茎药用时去掉根茎。药用部位根和根茎或者根均可)三七、龙胆、丹参、虎杖、威灵仙、羌活、徐长卿、山豆根、藁本、紫菀茜草
口诀宛茜三虎仗黄龙胆山豆高草细长人抢仙丹
3
块根
何首乌、地黄、麦冬、郁金、太子参、百部、白蔹、天冬、草乌草乌毛茛科北乌头块根川乌毛茛科乌头母根附子乌头子根加工品
80
脊索动物门
蟾酥(蟾蜍科)、蛤蚧(壁虎科)、金钱白花蛇(眼镜蛇科)、蕲蛇(蝰科)、乌梢蛇(游蛇科)、麝香(鹿科)、鹿茸(鹿科)、牛黄(牛科)、羚羊角(牛科)、鸡内金(雉科)、海马(海龙科)、龟甲(龟科)、鳖甲(鳖科)、

大黄与何首乌

大黄与何首乌

根 根
韧皮部外 韧皮部外
外韧型 外韧型


2、网纹导管多见。
3、淀粉粒:单粒脐点 星状,类圆形,复粒由2 -5(7)分粒组成。


【理化鉴别】
1、微量升化:(检查游离蒽醌)

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因升华温 度不同结晶形状各异) +碱-→红色
2、取少量粉末于滤纸上,+1%氢氧化钠试 液,滤纸染成红色。 3、荧光检查:稀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


uv
晾干-→棕色至棕红色荧光。不得显亮蓝紫 色荧光。

【附注】 伪品

山大黄(土大黄):同属植物藏边大黄、河 套大黄(波叶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 等的根及根茎。
uv 含土大黄甙-→显兰紫色荧光。

藏边大黄横切面(uv下)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游离蒽醌类(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
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抗菌成分

结合蒽醌类(游离蒽醌类的葡萄糖甙;双蒽
酮甙--番泻甙ABCDEF) -→泻下成分

鞣质类化合物-→收敛成分
何首乌
Radix Polygonum multiflori
何首乌


【iflorum
的干燥块根。

【道地药材产地】


【显微鉴别】
一、根茎横切面:
4、形成层:成环。
5、木质部:导管稀疏, 径向排列,非木化。
6、髓部:宽广,有异 常维管束(韧在内,木 在外),薄壁组织中含 CaC2O4 簇晶及淀粉粒。



二、根横切面:
木质部分化到中心,髓部 不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气清香,嚼之粘牙,有沙粒感,唾液染成 黄色。
【显微鉴别】
• (一)根茎横切面:
• 1、木栓层:残留。
• 2、皮层:窄,有草酸钙簇晶。 • 3、韧皮部:射线宽一至数列细胞, 内含棕色物,韧皮部中有粘液腔。 • 4、形成层:成环。 • 5、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 非木化。 • 6、髓部:宽广,有异常维管束(外 木型),薄壁组织中含草酸钙簇晶及 淀粉粒。
• 田儿把这个草藤晾干,把此藤和根研成末 泡成酒,泡好酒后,喝了七天,精神大振。 田儿又接着喝了十天,自觉身上产生了力 量,走起路来也很轻松,后来娶了一个妻 子曹氏。 • 田儿从此每顿饭都喝上两盅这样的酒,因 为经常服用,所以一百多天后,旧的疾病 都痊愈了,田儿的面容也显得年轻多了, 曹氏也生了个男孩,众乡亲闻讯后都觉得 新鲜。在以后的十年中曹氏又生了好几个 男孩,都以有这种特征的藤和根为药。
异型维管束(星点放大图)
导管
形成层 韧皮部 射线
星点:外木式异形维管束
【根茎粉末特征】 棕黄色 1.草酸钙大形簇晶众多 2.网纹、具缘纹孔导管 3.淀粉粒大多圆球形。
1.大型簇晶 2.导管 3.淀粉粒
2
1
唐古特大黄:棱角大
多长宽而尖
药用大黄:
棱角大多短尖
掌叶大黄:棱角大
多短钝
三种大黄簇晶的比较
【分布和分类】
• 蓼科共有46属1100余种,在北温带分布 较广,我国约14属220余种,全国均有分 布。已知药用8属约123种 。
大黄(将军、 川军、 锦纹)
• 【来源】
掌叶大黄
本品为蓼科植物 唐古特大黄 干燥根及根茎
药用大黄 • 前两种习称“北大黄”、后一种习称“南大黄”
【植物形态】
• ① 掌叶大黄: 叶深裂 • ② 唐古特大黄:叶二回裂 • ③ 药用大黄: 叶浅裂
• 因为田儿得到了夜交藤药物的好处,为了 纪念其功,改名为何能嗣,后来他活到了 一百六十岁,有儿女十九人。他的儿子叫 何延秀,也服夜交藤活到了一百六十岁, 并有儿子三十人。延秀的儿子首乌(田儿 的孙子)也经常服夜交藤活到了一百三十 岁,有儿女二十一人。
来源
• 为蓼科 植物何 首乌的 干燥块 根。
泻下作用
OH
HO O glc OH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b-D-葡萄糖苷 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衰老、降血脂、免疫调 节、保肝作用
功 效
• 生首乌 :润肠通便,解毒消痈。用于肠 燥便秘,瘰疬疮痈,风疹瘙痒。 • 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 发。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萎黄,头晕耳 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高血脂等。
【功效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抗菌成分:游离蒽醌衍生物 主要泻下成分:结合性蒽醌衍生物 收敛成分:鞣质类
• 游离型蒽醌类衍生物:抗菌成分
主要泻下成分: 结合型蒽醌类衍生物(番泻甙类) (其中番泻甙A泻下作用最强)
药理作用
• • • • (1)泻下作用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3)止血和活血作用 (4)保肝、利胆)保肝、利胆作用
• • • •
何首乌 首乌肥厚大块片 云锦花纹最典型 切面肉红味苦涩 调和气血补肝肾
• [采制] 秋季采挖块根,洗净,切去两端, 大的块根可再对半剖开,或切片晒干为 生首乌 用黑豆汁拌匀,炖或蒸制成制首乌。 • [产销] 主产于河南、湖北、广西、广东, 销全国
[性状鉴别]
制首乌
何首乌横切面观 1.纺锤形或块状,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有皱纹及皮孔。 2.质坚实而重,横切面淡红棕色,粉性,皮部常有4~11个类圆形异常 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花纹”,中央为一较大的中柱。 3.味微苦、涩。 制首乌:为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表面黑褐色,凹凸不平,断面角 质样,褐色或黑色。
2.含蒽醌类化合物约1.1%,主要为
大黄酚、大黄素,其次为大黄酸、大
黄素甲醚等。
3.茋类。
4.儿茶精类
Palmitoyl(棕榈酸)/Oleoyl(油酸) [16:0/18:1]-PC (POPC) 38.2% in Egg PC
卵磷脂为构成神经组织特别是脑髓的主要成分, 是血球及其他细胞膜的主要原料,并能促进新生 及发育
二、蓼科
【识别要点】
• 1.草本,茎节膨大,
有膜质的托叶鞘。
• 2.花两性,单被,萼
片花瓣状。
• 3.子房上位,瘦果,
包于增大的花被内。
草本
节常膨大
托叶鞘
穗状花序
圆锥花序
穗 状 花 序
总 状 花 序
复 总 状 花 序
花单被,常花瓣状,宿存
辣蓼
果实有翅,如羊蹄,巴天酸模
• 本科植物体内常含草酸钙簇晶。根状茎 的髓部和根中有异型维管束。 • 【化学成分】 主要有蒽醌类、黄酮类和 鞣质,以及茋类和吲哚甙。
“北大黄” 地,主要为栽培(产量占大黄的大 部分;)
• 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西藏及四川
“北大黄” 地区,野生或栽培(质量最好)
• 药用大黄: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等
“南大黄” 省,栽培或野生(产量较少)
道地药材:青海、甘肃
【性状鉴别】
• • • • 大黄短截圆柱形 高梁碴口特鲜明 气味特异有粘性 宣泻实热独有功
虎 杖
• 来源:蓼科植 物虎杖的干燥 根茎及根
虎杖根茎横卧地下,虎言其 斑,杖言其茎,故名虎杖。
[化学成分] 主含蒽醌类衍生 物,另含缩合鞣质。 [功效] 本品性微凉,味苦。 能活血定痛,清热利湿,止 咳化痰。 治疗肝炎、关节疼痛、黄疸、 支气管炎、闭经等症。
何首乌的药理作用
• • • • • 1.促进造血功能 2.增强免疫功能 3.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 4.保肝 5.延缓衰老,现代调查有维生素E制止皱纹再 生。 • 6.对内分泌的影响 • 7.润肠通便
何首乌的功效成分
• 1.含有保护人体免疫器官结构完整,调节和增强细胞免 疫作用的甾体酯甙,其中以C21甾甙最具活性; • 2.富含磷脂类,其中以卵磷脂、肌醇磷脂及脑磷脂含量 较高; • 3.含有预防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不饱和脂肪酸, 其中以亚油酸含量最高,尚有其他不饱和脂肪酸; • 4.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包括多糖、粗脂肪、蛋白质、淀 粉和九种不同维生素,其中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 • 5.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氨基酸含量和西洋参相近,尤 其精氨酸含量最高,达 2.23%。 • 6.有人体必需的无机盐和微量无素,其中以钾、磷、镁、 铜、硒等含量较高。
异型维管束4-11个,外韧型,导 管稀少。
3.中柱:形成层成环,木质部
导管较少,有少数木纤维,根中 心部位导管较多,射线宽。
形成层 木质部
4.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并含淀粉粒。
[显微特征]
木栓层 皮层
异型维管束
中柱形成层 木质部
何首乌块根横切面简图
[显微特征]
木栓层 草酸钙簇晶 异型维管束
中柱维管束
伪 品 何 首 乌
伪品何首乌
人形何首乌
实为芭蕉根
薯类根茎假冒
薯类根茎假冒
“千年何首乌” ?人造“大芋 头”
罕见的人形雌雄“何首乌”
2007-08-17
背对背的男女造型
男的造型
女的造型
木 1.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充满
红棕色物。
韧皮部
异型维管束
2.韧皮部:较宽广,环形排列
何首乌
何首乌健康长寿之灵药
• 有一个叫何首乌的人,河南人。其祖父叫何田 儿。田儿一生喜饮嗜酒,由于生理缺陷,五十 八岁了还不能娶妻。有一日他在外边饮酒到半 夜,酒醉后回家,在路上东摇西晃,一阵春风 使他酒涌上来,醉倒在荒郊野外。等到他酒醒 后,睁开眼,在明亮的月光下,突然地瞅见在 他身边有两个草藤的藤茎自动相互交合,呆了 很久时间又自行分开,这样又分又合有三、四 次,田儿亲眼看到后心里觉得十分奇怪,于是 把这根藤挖掘了一根,拿回去向村里的人去讨 教这个草藤叫什么名儿。但是村里的人没有一 个人知道它叫什么的。
藏边大黄横切面(uv下)
“排毒养颜胶囊”事件
• 曾长期服用排毒养颜胶囊的龚女士以生 产企业未在产品说明书中标明不良反应 (继发性便秘)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为由,将生产该药的著名制药企业云南 盘龙云海药业告上了法庭。
服用大黄自杀
• 《明史》卷257的《张凤翼传》有这样一段典故:明末 崇祯九年的六月底,满洲铁骑突然突破长城要塞喜峰 口,一路势如破竹,几天后前锋即抵西山,威胁京师。 朝廷中枢在军事部署上竟如此不堪一击,大臣们将谴 责的目光投向时任兵部尚书的张凤翼,张凤翼无奈之 下,向崇祯皇帝奏请出京督师,得到了批准。张凤翼 出京后,面对满洲铁骑的狂飙,一筹莫展,知道朝廷 不可能放过他的失职之罪,便采取了一种慢性自杀方 法———“日服大黄药”,到了九月初就一命呜呼了!
唐古特大黄 药用大黄 (叶浅裂) (叶深裂,二回裂)
掌叶大黄(叶中裂)
【采 制 】
• 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生长三 年以上植株的地下部分,除去细根,刮 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 接干燥。
• 忌用铁器刮去根茎的粗皮; • 一般存放三年以上后供药用。
【产 地】
• 掌叶大黄:主产于甘肃、青海、西藏、四川等
河套大黄
华北大黄
天山大黄
藏边大黄
【理化鉴别】
1、微量升化:(检查游离蒽醌)
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因升华温度不同 结晶形状各异) +碱-→红色
2、颜色反应:羟基蒽醌衍生物
取少量粉末于滤纸上,+1%氢氧化钠试液,滤纸染成 红色。
3、荧光检查:
• 蒽醌类及其苷大都有荧光,并在不同的pH时呈 现不同的荧光。 (1)新鲜断面直接观察。 (2)取本品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滴于滤纸上, 再滴加稀乙醇扩散后,显黄色至淡黄棕色环 , 置紫外光灯下显棕色至棕红色荧光。
掌叶大黄:棱角大多短钝 草酸钙簇晶 唐古特大黄:棱角大多长宽而尖 药用大黄:棱角大多短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