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课件
《劳动合同的订立》课件

总结词
劳动合同内容违法,企业面临赔偿责任
详细描述
李某入职某公司,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 。合同中约定了加班工资按照基本工资的
50%计算。后李某发现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支 付的加班工资低于法定标准,遂提起劳动仲 裁。经仲裁机构裁决,公司需按照法定标准
补足加班工资,并支付赔偿金。
案例三:劳动合同变更的纠纷
05
劳动合同订立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引发的纠纷
总结词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权益受损
详细描述
某公司聘请了张某作为销售人员,但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一年后,张某离职,要求公司支付未 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经劳动仲裁机构裁决,公司被认定为违法行为,需支付张某双倍工资。
案例二:劳动合同内容不合法的纠纷
承诺的接受
另一方在接到要约后,应在规定时间 内做出答复,表示接受或拒绝。
反要约
如果对方对要约内容有异议,可以提 出反要约,对要约内容进行修改或补 充。
签订书面合同
书面合同的签订
双方在达成一致意见后,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的形式
书面合同可以采用纸质或电子形式,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
如何处理劳动合同内容不合法的情况?
审查内容
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仔细审 查合同内容,确保其合法、合
规。
修改合同
如果发现合同内容不合法,应 及时修改,确保其合法有效。
法律知识
用人单位和员工都应具备基本 的法律知识,了解哪些内容是 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
法律责任
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 内容,用人单位将承担相应的
劳动合同的生效
生效时间
劳动合同法课件

法条解读与实务解析
一、基本概念
(一)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
(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劳务合同是指以劳动形式提 供给社会的服务民事合同, 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 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 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 议。一般是独立经济实体的 单位之间、公民之间以及它 们相互之间产生。 劳务合同不属于劳动合同, 从法律适用看,劳务合同适 用于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和 其它民事法律所调整,而劳 动合同适用于劳动法以及相 关行政法规所调整。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新的《劳动法》?出台了一部新的《劳动合同 法》? 《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的子法,是下位法 与上位法的关系。 《劳动法》没有被废止,依然有效。 冲突解决:二法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 以新法取代旧法的方式解决冲突。
作为部门法的《劳动法》包括哪些子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修订)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失业保险条例》
实施条例第四条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 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 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 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事实劳动关系的确定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 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 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 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 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 的组成部分
根据在校生实习的不同,又分为就业型实习、培 训型实习和勤工俭学型实习。如果不以就业为目 的的勤工俭学,培训型实习,可以不视为劳动关 系,不受劳动法调整。 但是对于在校生已经达到法定劳动年龄,且在用 人单位为今后在该单位就业进行考察了解的就业 型实习,用人单位应当与其订立劳动合同,双方 的关系受劳动法的调整,劳动者的工资不应低于 当地最低工资以及转正后工资的80%。
《劳动合同法》PPT课件

第一讲
QQ:xxxxxxxx 群号:XXXXX
精选课件ppt
1
劳动合同法的学习目的
具备一定劳动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懂 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了解我国劳动法律体制。
2、明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各自应该享有的 权利和义务。
3、树立依法解决劳动争议和依法用工的意 识。
精选课件ppt
2
相关主要法律法规
精选课件ppt
4
案例二
钱先生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规 定,在他离开公司后的三年内,不 得到同类公司工作,否则必须赔偿 公司10万元违约金,但合同没有提 及这三年公司应该给其多少经济赔 偿金。
精选课件ppt
5
案例三
阿芸要报考在职研究生,报名表 需要单位签字盖章。公司提出,阿 芸必须和公司签订一份五年的劳动 合同,若她合同期内跳槽,则应该 给付公司8万元违约金。为了能报 上名,阿芸只好唯心地在合同上签 了字。
8
教学内容
6
监督、 检查和 法律责 任
①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 各级监督检查机关及其 权限②用人单位违反劳 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 ③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
法的法律责任
7
劳动争 议的处 理
①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 ② 劳动合同订立和解除 的争议案件;③工伤争 议案件
精选课件ppt
9
参考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国 法制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1993年8月1日其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995年1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2008年1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精品PPT课件

3.法律特征: (1)它是诺成合同 (2)它是从属合同,依约劳动者在身份上、 组织上、经济上从属于用人单位 (3)它是最大诚信合同,劳动合同必须亲自 履行,不得代理和继承,正是这种最大诚信 特点的体现 (4)它是继续性合同。 (5)内容受限制性
11
五、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 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 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 同,适用本法。
1、分析各方主体的法律关系? 2、王某医药费由谁承担? 3、赵某应向谁承担责任?
21
(三)劳动合同与雇佣合同的区别 某甲长期为一商店运送货物挣取劳务费。一日,
某甲因有事临时让某乙代其为商店运送货物,每日支 付劳动报酬80元。谁知,某乙在第二次运送货物途中 遭遇不幸身亡。肇事车辆逃逸,查无下落。某乙家人 要求某甲与商店老板共同赔偿因某乙死亡造成的损失, 双方为此发生纠纷,某乙家人以某乙与某甲和商店之 间具有劳动合同关系要求按工伤处理为由,向劳动仲 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8
3、劳动合同的主体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 并实际参加社会劳动,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 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自然人。
9
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是指管理和使用劳动者并向 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 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称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 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3页与公务10
19
(6)劳动方式不同。依劳务合同,劳务提供方需利用自 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务活动,并自行组织劳务活动和 自担其风险;依劳动合同,劳动者利用用人单位的生 产资料,并在用人单位的组织和指挥下从事劳动,同 时,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过程的风险 。
《劳动合同》PPT课件 (2)

精选PPT
8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
是指合同当事人对内容两种。
(一)必要内容(必备条款)
法定条款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必须具备的 条款。
1.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信息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 人。
精选PPT
6
(二)按照劳动合同产生的方式为标准 1、录用合同:指用人单位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
工、全面考核和择优录取等程序而与劳动者签订 的劳动合同。(最具普遍性) 2、聘任合同:指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与具 有特定技术或者经验的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 (适用对象) 3、借调合同:指借调单位、被借调单位与劳动者 三者之间,为确立借调关系,明确相互之间劳动 权利和义务所订立的劳动合同。 4、委派合同:指委派单位、接受委派单位和被委 派的劳动者之间,就委派劳动者到接受委派单位 工作而订立的明确相互之间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协 议。
15
(二)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的权 利和义务
1、如实告知的义务(诚实信用的原则)因弄虚 作假或虚假陈述订立的劳动合同,另一方可以 依法随时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
2、不得扣押证件和要求提供劳动担保的义务
精选PPT
1.试用期。约定试用期限应遵守以下规定:
(1)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限内,不能只约定试用 期而不约定合同期限。
(2)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 用期。
(3)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4)试用期的法律意义。
2.服务期条款。服务期条款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 由用人单位提供其专项培训待遇的劳动者,必须 为用人单位服务满约定的期限,期限内不得单方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
精选PPT
2
二、劳动合同的法律特征
劳动合同法常识培训PPT课件

04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劳动争议的定义与类型
1 2
总结词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因劳动合同的履 行、变更、解除以及工资、工时、福利等方面的 权益产生的纠纷。
详细描述
劳动争议主要分为以下类型
3
1. 劳动合同纠纷
关于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所产生 的争议。
劳动争议的定义与类型
2. 工资待遇纠纷
应当在用工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 迟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劳动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
确保合同内容合法、明确、完整,遵 守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双方 签字盖章后生效。
劳动合同的变更
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
双方协商一致,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变更的内容
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等条款的变 更。
劳动合同法常识培训
• 劳动合同法概述 •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变更 •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 劳动合同法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01
劳动合同法概述
劳动合同法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者和用人 单位之间订立、履行、变更、解 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目的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用 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维护劳动力 市场的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企业应建立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及时 处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纠纷。
劳动合同法案例分析
01
02
03
案例一
某公司未与员工签订书面 劳动合同,被员工提起诉 讼,最终公司被判支付双 倍工资。
案例二
某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员工提起诉讼,最终公司 被判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教学课件

案例:因劳动合同的签订引发的劳动 争议 ---单位发出offer后是否可以反悔
季某是成都某公司的技术总监,北京一家公司招聘 技术副总裁,季某经过网上视屏面试,北京这家公 司正式向季某发出offer,通知其国庆后即来北京上 班报到。季某为此很高兴,请亲朋好友多次聚会, 花费上万元。国庆后季某刚到北京,公司就通知其 撤回offer,原因是该职位已经有更合适的人员。季 某大为光火,向劳动仲裁委提起仲裁,要求北京公 司履行与自己的劳动合同。
本人观点:北京这家公司的做法非常不妥,
有违诚信的市场原则,但是从劳动法角度, 季某的主张不会得到支持。单位发出offer, 应视为要约邀请,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还没有建立。Offer不等于劳动合同, 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案例分析:
朱某原为纤维公司的职工,2006年2月底,公司因故全面停产,朱 某离开该公司另找工作。2006年6月,纤维公司与高某签订了买卖 合同,将生产玻璃纤维设备及旧厂房等卖给了高某,高某打电话 通知朱某、顾某等人到纤维公司拆卸有关厂房、设备等。接到高 某通知后,朱某等人到纤维公司工作。由于高某平日不在工作现 场,朱某等人按拆除设备进度自行工作,1周后,原记工人员离开, 无人记工,也无人具体安排朱某等人的工作,顾某自行记下了出 勤情况。 后朱某在捡玻璃时,因玻璃断裂而受伤。顾某所作的出勤按日记 载表事后交纤维公司的门卫,请门卫见到高某时转交高某。经仲 裁,纤维公司与朱某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纤维公司对仲裁裁决 不服,诉至法院。请分析朱某与纤维公司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得以签订,一般分为二种情况:一是协商情形. 不论职工工龄长短,哪怕职工是平生第一次求职,只要企业与 职工协商一致,就可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是法定情形: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 规定:“在固定工制度向劳动合同制度转变过程中,用人单位对符合下列 条件之一的劳动者,如果其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 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1)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 劳动合同的;(劳动法第二十条第二款) 2)工作年限较长,且距法定退休年龄十年以内的; (3)复员,转业军人初次就业的;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本案中的情况完全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单位的做法明显与法律规定相 抵触.如该合同已签订应及时与单位协商,将劳动合同期限变更为无固定期限,以避免 由此产生的纠纷.
劳动合同订立与解除_课件

劳动合同订立与解除课件一、劳动合同订立1. 劳动合同的概念与作用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具有以下作用:(1)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保障双方合法权益;(2)规范劳动关系,促进和谐稳定;(3)有利于劳动者权益保护,降低劳动争议风险;(4)为企业管理提供法律依据,提高管理水平。
2. 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1)合法原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2)公平原则:双方权益平衡,不得显失公平;(3)平等自愿原则:双方平等协商,自愿签订;(4)诚实信用原则:双方诚实守信,履行合同义务。
3. 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1)用人单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2)劳动者:年满16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
4.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和程序(1)形式:书面劳动合同;(2)程序:双方协商一致,签字盖章,备案。
5. 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2)劳动合同期限;(3)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5)劳动报酬;(6)社会保险;(7)劳动保护;(8)劳动纪律;(9)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10)违约责任。
6. 劳动合同的期限(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约定一定的合同期限;(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约定合同期限,但满足一定条件;(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工作任务完成后合同终止。
二、劳动合同解除1. 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与作用劳动合同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双方或单方依法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行为。
劳动合同解除具有以下作用:(1)维护双方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2)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3)降低劳动争议风险,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 劳动合同解除的类型(1)双方协商解除:双方自愿,签订解除协议;(2)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依法规定,通知劳动者;(3)劳动者单方解除:提前通知用人单位;(4)客观情况解除:因不可抗力、劳动者死亡等原因导致合同解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学习交流
10
• 思考: • 农民工问题 • 矿难问题
PPT学习交流
12
血汗工厂
• 在受到公开谴责的30家“血汗工厂”中,广州、深 圳、珠海、东莞各有5家黑心企业上榜,而同为珠三 角经济发达地区的佛山市也有4家之多。产业主要集 中在建筑建材、餐饮服务、服装加工等行业上。 “血汗工厂”的恶劣程度也令人触目惊心:仅广州 市白云区宝盈鞋厂一家企业,就拖欠586名员工工资 共203.4万元。而位于东莞厚街三屯的润亿手袋厂, 则在其经营过程中累计拖欠2800名员工工资共600万 元,成为此次公布的“血汗工厂”中欠薪数额最大 的企业。根据记者测算,仅拖欠员工工资、经济补 偿金一项,三十家企业所拖欠的总额就达到了 2181.17万元。 (2006)
第二讲 劳动合同制度
•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 二、劳动合同立法 • 三、立法宗旨 • 四、劳动合同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
PPT学习交流
2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或劳动协议,是指劳动者和 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 议。
• 劳动合同具有以下法律属性: 从属性;继续性;诺成性;附合性;双务性;有偿
性
PPT学习交流
3
二、劳动合同立法
• 《劳动合同法》 • 立法背景 • 整体特点 • 总体影响 • 内容架构 • 配套规定
PPT学习交流
5
立法背景
• 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的合 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 2、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 • 3、用人单位利用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强势地位侵犯
PPT学习交流
1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PPT学习交流
19
全球的近80%;我国百万吨死亡率接近4,是美国的 100倍,南非的30倍。
•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24日在分组审议劳动合同 法草案时表示,劳动合同 法草案经过三次审议修改, 已经基本完善,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通过, 避免山西“黑砖窑”事件的再次发生(6月24日中国 新闻网)。
PPT学习交流
1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 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PPT学习交流
16
• 作业二 • 如何切实保护低层劳动者的利益?
PPT学习交流
17
四、劳动合同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 系
• 劳动合同法与合同法 • 劳动合同法与民法 • 劳动合同法与社会保障法
劳动者合法权益 • 4、劳动者的择业自由权受到极大限制
PPT学习交流
6
总体影响
• 用工成本提高 • 用工风险加大 • 用工难度提高
• 有利于调整利益格局
• 不会损害劳动力市场的 灵活性
• 不会增加正规企业的劳 动成本
PPT学习交流
7
(四)内容架构
总则
劳动 劳动 劳动
合同 合同 合同
劳 动 合
的订 的履 的解 立 行和 除和
PPT学习交流
13
• 劳动者为讨薪采取各种极端行动,“跳楼讨薪”、 “跳桥讨薪”、甚至出现了农民工为讨薪杀人事件。
• 农民工被老板逼上梁山 杀人告别残生.flv
• 血汗工厂深藏城乡歧视 包工头死于非命.flv
PPT学习交流
14
• 矿难问题 • 全球煤炭事故死亡人数8000人,我国为6634人,占
变更 终止
同
劳务 其他
法 集体 派遣 用工
合同 合同 形式
监督检查
法律责任
附则 PPT学习交流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PPT学习交流9来自三、立法宗旨• 第一条 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 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