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火灾类型及火灾发生的原因(通用版)
火灾的六种类型并举例分析

火灾的六种类型并举例分析火灾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以及环境带来无法估量的伤害。
如何正确地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火灾的特点、预防和避免火灾的发生,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本文将介绍六种类型的火灾,分析其中每种类型的特点与案例。
一、可燃物火灾可燃物火灾是指由于可燃物质(如木材、布料、纸张、油脂等)与氧气接触,导致自燃而引起的火灾。
可燃物火灾危害性极大,因为可燃物质广泛存在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如建筑物、运输工具、家居、化学工厂等等。
可燃物火灾的特点是易燃、燃烧强烈、扩散速度快、难以压制。
例如,1994年4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伍德德尔公寓发生了一起可燃物火灾,一栋四层的大楼被火焰吞噬,导致242人死亡、多人受伤。
火灾原因是蜂窝臂芯板作为建筑材料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火势猛烈,加之逃生通道狭窄,伤亡人数异常惨重。
二、液体火灾液体火灾是指由液体燃料(如汽油、煤油、机油等)引起的火灾。
液体火灾的危险性与可燃物火灾相当。
液体火灾的特点是燃烧温度高、燃烧强烈、火势猛烈、难以控制。
例如,2012年7月2日,中国重庆市金佛山镇北岸村发生液体火灾,火灾原因是一家私人油库发生泄漏。
火灾现场一时热浪涌动、爆炸声不断、熔岩四溅。
三、气体火灾气体火灾是指由可燃气体(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乙炔、氢气等)引起的火灾。
气体火灾的特点是火势猛烈、燃烧速度快、易爆炸、传播范围广。
例如,2008年8月25日,北京市东城区华彬国际大厦发生气体火灾,火灾原因是燃气管道泄漏引起的爆炸。
起火原地燃烧得极为剧烈,火势一度达到几十米高,周围的建筑物楼顶、墙面皆被熏黑。
四、电气火灾电气火灾是指由于电器设备故障、电路短路、电线过热等引起的火灾。
电气火灾的特点是火源难以察觉、爆发迅猛、燃烧物质多,受电气火灾影响产生的损失往往不是从火势本身,而是设备的损坏、延误工程等。
例如,2015年5月11日,杭州市下城区某学校的学生宿舍楼因短路起火,并导致多名学生生命受到威胁。
火灾的分类及举例说明

火灾的分类及举例说明火灾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灾害。
它可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物质损失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火灾,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火灾以及它们的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有关火灾的分类以及一些实例来说明它们的不同之处。
一、基本分类火灾可以分为四个类型:A、B、C和D类。
以下是每个分类的定义:A类火灾:指由固体可燃物质引起的火灾,如木材、纸张、衣服、电线等。
这是最典型的火灾类型,也是最常见的火灾类型。
A类火灾通常需要水来灭火。
B类火灾:指由液体或可燃气体引起的火灾,如汽油、柴油、油漆、煤气等。
B类火灾通常需要灭火器进行灭火。
C类火灾:指由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
由于涉及电力,故C类火灾灭火要求特别,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D类火灾:指由金属引发的火灾,如锂、铝等。
D类火灾也需要使用特殊的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二、详细分类与实例1. A类火灾A类火灾是由固体可燃物质引起的火灾。
这个分类的火灾通常可以追溯到任何材料上,如木材、纸张、衣服、电线等。
这个类型的火灾可以通过普通的水或水枪来灭火。
如果您家里发生了A类火灾,您应该首先使用水灭火器尽快扑灭火灾。
举例:(1)在家中炸土豆片时,由于油太多,锅着火了。
这是一个A类火灾。
这时候,可以马上用水扑灭火灾;(2)在学校电脑室中,由于电脑电源故障,电线着了火。
这个火灾是一个A类火灾。
由于电力故障的存在,不可使用水灭火器,因此需要使用CO2或干粉灭火器。
2. B类火灾B类火灾是由液体或可燃气体引起的火灾。
涉及许多物品,如汽油、柴油、油漆、煤气等。
B类火灾需要使用灭火器来扑灭。
在B类火灾的情况下,需要注意不能使用水,因为水会让火更严重。
灭火器的使用与类型取决于燃油种类以及最适宜的灭火剂。
举例:(1)在厨房中煮饭时,如果油锅着火了,即发生了一个B 类火灾。
此时,需要用干粉灭火器或泡泡灭火器来灭火;(2)在宾馆中的客房中,燃气灶着火了。
这是一个B类火灾,需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来灭火。
火灾的起因及分类

火灾的起因及分类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它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虽然现代人们掌握了大量的灭火技术和消防设备,但是仍然需要加强防范火灾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火灾的起因和分类是预防火灾的基础,本文将详细介绍火灾的起因和分类。
一、火灾的起因火灾的起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造成火灾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例如踩踏电线、吸烟、使用明火、乱扔烟蒂、焚烧垃圾等等。
此外,疏忽大意、违反安全规章、盗火行为和故意放火等都会导致火灾的发生。
2. 电气因素:电气因素是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电器老化、过载、短路、接触不良、不当修理等都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尤其是在高温、潮湿、尘土等条件下,电器更容易发生故障。
3.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也是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化学品泄露、氧化剂和还原剂相遇、不当存储等都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部分化学品还会在空气中释放出易燃的气体而导致火灾。
4.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也是造成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雷击、震动、强风、高温等都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同时,自然因素还会给电器、建筑物等带来一定的损坏,从而加剧火灾的发生。
二、火灾的分类根据火灾的不同性质和起因,火灾可以分为多种分类。
下面对几种常见的火灾分类进行介绍:1. 按起因分类根据火灾的起因,火灾可以分为人为火灾、自然火灾、电气火灾、化学火灾等。
2. 按火势范围分类根据火灾的火势范围,火灾可以分为小火灾、中火灾和大火灾。
小火灾指火势较小、面积较小、灭火难度较低的火灾;中火灾指火势较大、面积较大、灭火难度较高的火灾;大火灾指火势极大、面积极大、灭火难度极高的火灾。
3. 按燃烧物质分类根据燃烧物质的不同,火灾可以分为木材火灾、浓烟火灾、油类火灾、气体火灾等。
不同的燃烧物质燃烧时会产生不同的火灾形式和特点,对消防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4. 按燃烧阶段分类根据燃烧的阶段,火灾可以分为初期火灾、发展期火灾、成熟期火灾和衰退期火灾。
火灾的分类与类型及特点

火灾的分类与类型及特点火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灾害,根据不同的起火原因和燃烧物质,可以将火灾进行不同的分类和划分。
下面将对火灾的分类与类型及特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按照起火原因分类1. 人为火灾:人为火灾是指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如放火、吸烟不慎、用火不慎等。
人为火灾往往易于预防,但由于疏忽大意或恶意行为引发的火灾危害性较大。
2. 自然火灾:自然火灾是指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火灾,如雷击、干旱、高温等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草原火灾等。
自然火灾一般情况下难以预防,但通过科学防范和及时扑救可以减少损失。
二、按照燃烧物质分类1. 木质火灾:木质火灾是指以木材为主要燃烧物质的火灾,木质火灾燃烧速度快、温度高、难以扑灭,易迅速蔓延。
2. 液体火灾:液体火灾是指以液体燃料为主要燃烧物质的火灾,如汽油、酒精等。
液体火灾在扑救时需要采取特殊的灭火措施,否则容易引发爆炸。
3. 气体火灾:气体火灾是指以气体为主要燃烧物质的火灾,如天然气泄漏引发的火灾。
气体火灾具有燃烧速度快、难以控制等特点。
三、火灾的特点1. 燃烧现象:火灾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物质在氧气的作用下产生火焰、烟雾、高温等现象。
2. 蔓延速度快:火灾蔓延速度快,特别是在有利条件下易发生火势蔓延。
3. 气体中毒:火灾产生的烟雾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易导致窒息和气体中毒,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 热量辐射:火灾释放的热能可以照射物体,导致燃烧物质的加热和燃烧。
5. 扑救困难:由于火灾的特点和燃烧物质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火灾需要采取不同的扑救方法,有些火灾难以扑灭。
综上所述,火灾的分类与类型及特点各有不同,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火灾的特点,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扑救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希望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加强火灾防范意识,做好火灾应急预案,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火灾分类六大类

火灾分类六大类火灾是指不受控制的火焰燃烧,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自然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不同类型的火灾,其形成的原因和燃烧物质的性质不同,因此,对火灾进行分类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火灾分类的六大类。
一、普通可燃物火灾普通可燃物火灾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火灾。
它是由可燃气体、液体或固体燃料的燃烧受热而引起的,如木材、油漆、布料、纸张、橡胶、塑料等。
这类火灾需要氧气的参与才能燃烧,并且在热点处生成火焰。
一般来说,这种火灾引起的火势由于可燃物积累严重,往往燃烧速度较快,火势也较难控制。
二、液体和气体火灾液体和气体火灾是由液体或气体的燃烧所引起的火灾。
液体和气体火灾的特点是燃烧小面积,火光较明暗,没有煤气、原油等含碳化合物扩大燃烧的特性。
对于液体和气体火灾,我们需要使用干粉灭火器、CO2灭火器等特殊的灭火设备进行灭火。
三、电器火灾电器火灾是指由电气线路、电器设备或发电机设备引起的火灾。
此类火灾的发生往往是由于电气线路、电器组件、电线连接处和接地问题引起的短路、过载或接触不良等情况。
在电器火灾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启动灭火设备进行灭火。
四、金属火灾金属火灾是由于某些金属的燃烧所引起的火灾。
发生此类火灾的金属一般是镁、铝、钾等,它们的物理性质通常是轻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在金属火灾发生时,可以使用特殊的灭火剂如金属粉末灭火剂来进行灭火。
五、厨房火灾厨房火灾是由于烹饪或燃烧食品等引起的火灾。
它的特点是餐厅火灾的发生率非常高,燃烧物质是食物、油脂、酒等。
一方面,厨房火灾有很强的灼热感,使人难以逃脱,另一方面,油脂燃烧后,扑灭很困难,非常危险。
在厨房火灾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燃气和电源,并使用沙子、泥土、果壳等易获得的灭火剂来扑灭火灾。
六、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由于植被燃烧引起的火灾。
在干燥、高温的天气下,林地中的植物会严重祸害森林。
森林火灾的发生往往会影响大面积的森林资源,对于野生生物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常见火灾原因及预防措施

常见火灾原因及预防措施常见火灾原因及预防措施火灾是一种凶猛的灾害,给人造成严重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重视火灾的预防工作,提高火灾防范意识,掌握常见火灾原因及预防措施,以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
一、常见火灾原因1. 电气设备和线路问题:电气设备缺乏维护、老化或使用不当,电线电缆敷设过密、短路等问题,容易引起火灾。
2. 易燃物品的存放和使用问题:易燃液体和气体的存放不当,烟火类物品乱扔乱放,易燃物品和化学品的存放没有划定专门的区域,都可能引发火灾。
3. 火源使用不慎:火源使用不当,如吸烟时乱丢烟蒂、明火用具放置不当等,容易引起火灾。
4. 烹饪问题:烹饪时油烟积聚过多,使用不合格的厨具和餐具,使用明火烹饪等,容易引起厨房火灾。
5. 烟花爆竹的激活和存放:不慎激活烟花爆竹或乱放烟花爆竹,容易引起建筑物和森林火灾。
6. 火灾隐患未排查:消防设施和器材未经定期检查、火灾隐患未及时发现和处理,也是火灾的常见原因之一。
二、火灾预防措施1. 加强电气设备安全管理: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维护,消除明显的隐患,使用合格的电线电缆和插座,并保持电气回路畅通,避免过载和短路。
2. 合理存放和使用易燃物品:将易燃物品储存在防火柜或安全地方,保持通风良好,不堆积杂物。
禁止在易燃环境下使用明火和高温电器。
3. 加强对禁区的管理:禁止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不在床上吸烟,并定期清理烟蒂。
严禁在易燃物附近使用明火和易燃物品。
4. 厨房安全管理:安装有效的排烟设备,每日清洁油烟机和烹饪台面,不使用明火进行烹饪,使用合格的餐具和厨具,并及时修复漏气问题。
5. 严格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遵守燃放的时间和地点,不私自激活烟花爆竹,不在不允许区域内存放烟花爆竹。
6. 定期检查消防设施和器材: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可以正常工作,比如灭火器、喷淋系统、排烟设备等,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
7. 加强员工的火灾防范教育: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火灾防范培训,增强员工的火灾预防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常见火灾类型及火灾发生的原因

常见火灾类型及火灾发生的原因常见火灾类型及火灾发生的原因根据现行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火灾分类》,结合灭火器灭火的特点和灭火器配置设计工作的需求,对灭火器配置场所中生产、使用和储存的可燃物有可能发生的火灾种类的分类作了原则规定。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及其制品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燃烧的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E类(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的火灾。
火灾发生的原因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
1、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1)报警;(2)疏散,救援,灭火;(3)安全警戒和防护;(4)善后处理。
2、火灾的发展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1)火灾初起阶段,可燃物质燃烧面积不大,火焰温度不高,辐射热不强,火势发展比较缓慢。
这个阶段是灭火的最好时机,如发现及时、方法得当就能很快把火扑灭。
(2)火灾的发展阶段,也成为自由燃烧阶段。
当室内的上层温度达到400~600℃时会引起轰然。
由于初起火灾没有及时发现扑灭,随着燃烧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周围的可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加热,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燃烧发展阶段。
从灭火角度看,这是关键性阶段。
在燃烧发展阶段内,必须投入相当的力量,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控制火势的发展,以便进一步加以扑灭。
(3)如果火灾在发展阶段没有得到控制,由于燃烧时间继续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燃烧温度急剧上升,气体对流达到最快的速度,辐射热最强。
处于猛烈阶段的火灾情况是很复杂的,建筑构件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
许多可燃液体和气体火灾的发展阶段与猛烈阶段没有明显的区别。
火灾原因分类及处理

火灾原因分类及处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城市中火灾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因为火灾发生后,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还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更好地预防火灾发生,并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我们需要对火灾的原因进行分类和处理。
一、火灾原因分类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指火灾发生的环境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如高温干旱、雷电、台风等。
在夏季高温干旱时,极易造成草木等天然物质失火,导致火灾事故。
而且,在梅雨季节期间,由于建筑物漏雨等原因,可能会导致电器短路等事故的发生。
2. 生产性质生产性质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等因素。
比如说机械故障、电气故障、燃气泄漏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工厂火灾的发生。
3.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人类活动、行为和管理等因素所致。
如家庭用火不当,乱扔烟蒂,电器线路老化等等都可能引起火灾的发生。
此外,盗窃、纵火等恶意行为也是火灾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火灾处理措施1.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最基本的灭火措施,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火习惯,及时检查电器设备的安全情况,保持通风良好等。
此外,还应加强员工的消防知识宣传,提高自防能力。
2. 疏散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疏散是保证人的生命安全的最基本措施。
一旦发现火灾,应立刻按照疏散指引有序地向安全出口处逃离。
在疏散过程中,也要时刻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发生踩踏或其他意外情况。
3. 抢救当着火区域有人员被困时,我们需要立即进行适当的抢救。
尽可能利用现有的灭火器设备,或使用灭火器灭火。
如果火势蔓延,我们需要使用开放水源进行灭火。
4. 根除火源在灭火过程中,我们需要尽快根除火源。
同时,将正在燃烧的易燃易爆物品搬离火源附近,将燃烧物品在室外进行彻底灭火。
总之,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我们应该从自然因素、生产性质和人为因素三个方面入手,加强预防措施,提高消防意识,做好灭火处理措施,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火灾类型及火灾发生的原
因(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23
常见火灾类型及火灾发生的原因(通用版)
根据现行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火灾分类》,结合灭火器灭火的特点和灭火器配置设计工作的需求,对灭火器配置场所中生产、使用和储存的可燃物有可能发生的火灾种类的分类作了原则规定。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及其制品等燃烧的火灾;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燃烧的火灾。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E类(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的火灾。
火灾发生的原因
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电气、违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烟、自燃、雷击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风灾等引起。
1、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
(1)报警;
(2)疏散,救援,灭火;
(3)安全警戒和防护;
(4)善后处理。
2、火灾的发展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1)火灾初起阶段,可燃物质燃烧面积不大,火焰温度不高,辐射热不强,火势发展比较缓慢。
这个阶段是灭火的最好时机,如发现及时、方法得当就能很快把火扑灭。
(2)火灾的发展阶段,也成为自由燃烧阶段。
当室内的上层温度达到400~600℃时会引起轰然。
由于初起火灾没有及时发现扑灭,随着燃烧时间延长,温度升高,周围的可燃物质或建筑构件被迅速
加热,气体对流增强,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燃烧发展阶段。
从灭火角度看,这是关键性阶段。
在燃烧发展阶段内,必须投入相当的力量,采取正确的措施,来控制火势的发展,以便进一步加以扑灭。
(3)如果火灾在发展阶段没有得到控制,由于燃烧时间继续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燃烧温度急剧上升,气体对流达到最快的速度,辐射热最强。
处于猛烈阶段的火灾情况是很复杂的,建筑构件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
许多可燃液体和气体火灾的发展阶段与猛烈阶段没有明显的区别。
必须组织较多的灭火力量,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控制火势,扑灭火灾。
(4)火场火势被控制以后,由于灭火剂的作用或因燃烧材料已烧尽,火势逐渐减弱直到熄灭这一过程。
根据火灾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灭火中,必须抓紧时机,力争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
据统计,以往发生的火灾70%以上是初起阶段即由在场的群众迅速地作出正确反应,积极主动地组织自救,合理使用灭火器、灭火剂和采取其他手段,使火势得到控制甚至被扑灭。
3、常见的火源有哪些?
常见的火源主要有以下八种:
一是明火。
如火柴火、蜡烛火等。
二是高温物体。
如点燃的烟头、发热的白炽灯、汽车排气管、暖气管等。
三是电热能。
如各种电热器具发热,电弧、电火花、静电火花、雷击放电产生的热等。
四是化学热能。
经过化学变化产生的热能。
如燃烧生成的热,某些有机物发热自燃,化合物分解放出热等。
五是机械热能。
由机械能转变为热能。
如摩擦热、压缩热、撞击热等。
六是生物热。
如微生物在新鲜稻草中发酵发热等。
七是光能。
由光能转变为热能。
如日光聚焦等。
八是核能。
如分裂产生的热。
以上着火源最常见的是明火火焰、电火花、高温物体引起火灾发生的。
4、电气短路为什么会引起火灾?
在电气线路上,由于电线陈旧、绝缘层老化变质,或者机械性损伤等线路原因造成两导线相接或相碰,产生电流突然增大的现象
叫短路。
电气短路会使电流强度瞬时急剧增加,产生大量热能,从而引起电线绝缘层燃烧,或因电线相碰处冒出电火花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而导致火灾。
5、为什么不能乱拉乱接电线?
一是不懂电工专业知识的人,在乱接电线中,因错误接线容易造成事故,或连接不牢固,形成接触电阻过大而引发火灾事故。
二是导线的设计容量是有限的,乱接电线,造成接入过多的负荷,容易因过负荷而造成火灾。
6、电线老化为什么要及时更换?
陈旧电线受日晒雨淋或敷设在潮湿、高温、有酸性气体的环境里,绝缘层易发硬、老化、绝缘剥落或产生裂纹,致使电线发生短路、漏电而引起火灾事故,因此陈旧电线应及时更换。
7、为什么不能过负荷用电?
电气线路流过的电流超过安全电流值,或安全载流量叫电线过负荷。
因为我们知道,电线的发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电流增加1倍,发热量就增加3倍。
所以,超负荷后,电流增加,电线发
热,超得越多,发热也越快。
电线绝缘层允许温度一般为60℃,如果线路长期过负荷运行,线路发热量增大,绝缘层加速老化。
当温度在大于250℃时,绝缘层会发生自燃,并与电线分离,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事故。
8、烟头为什么能引起火灾?
烟头表面温度为200-300℃,中心温度可达700-800℃,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