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标本采集与运送规范
临床标本的采集和运输

XXXX
XXXXX
2
3
准备采集工具:根据采集方法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如注射器、试管、 棉签、滤纸等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采集过程中,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以避 免污染标本和感染采集人员
4床中最常用的标本采集方法之一,以下是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静脉:通常选择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等较大且清晰的静脉进行采血
消毒:在采血前,需要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以避免感染
穿刺:在消毒后,使用采血 针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将 针头固定在静脉上
收集血液:将血液收集到试 管中,根据需要加入抗凝剂 或防腐剂等
拔针:在采血完成后,迅速 拔出针头,并压迫采血部位 5-10分钟,以避免出血和感 染
2. 尿液采集
尿液采集通常分为两种方式:留置导尿和自然排尿。以下是尿液采集的注意事项
标识:在容器上标识患者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时 间和检测要求等
保护标本: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护标本免受震动 、污染和光照等影响
及时送检:在规定时间内将标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 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BRILLIANT JOURNEY ABOUT NATURE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导师:xxx
目录
CONTENTS
1 临床标本采集前的准备
2
临床标本的采集
3
临床标本的运输
2
1
在进行临床标本 采集之前,需要 做好以下准备工
作
1
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用药情况等, 以便确定采集的标本类型和数量
确定采集方法:根据标本类型和采集部位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 采集方法,包括静脉采血、尿液采集、呼吸道分泌物采集等
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

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一、标本采集1.标本采集时间: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要求,确定标本采集时间。
2.采集方法:对不同类型的标本,采用适当的采集方法,确保采集到符合要求的标本。
3.采集人员资质:医院临床检验科工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并获取相关证书,具备标本采集资质。
二、标本储存1.储存条件:根据标本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储存条件的设定,如温度、湿度等。
2.储存容器:选择适当的储存容器,确保标本在储存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变质。
3.标本分类:按照不同类型的标本,进行分类存放,确保标本易于查找和管理。
三、标本运送1.运送方式:根据标本的特性和要求,选择适当的运送方式,如冷藏车、常温车等。
2.运送温度控制:确保运送过程中标本的温度符合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如冰袋、冷藏箱等。
3.运送时间:根据标本的特性和要求,合理安排运送时间,确保标本能够及时送达检验科。
四、标本管理1.标本登记:对每个标本进行登记,记录标本的相关信息,如采集时间、采集人员、病患信息等。
2.标本留存:对一定比例的标本进行留存,以备再次检验、质控等需要。
3.标本销毁:对一定时限内未使用的标本,进行及时销毁,确保标本的安全和保密。
五、标本质量控制1.标本采集培训:对所有参与标本采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2.质控标本:每日选择一批质控标本进行检验,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后才可进行日常工作。
六、标本安全管理1.标本标识:对每个标本进行标识,如标本管上贴有病患姓名、住院号等信息,以确保标本能够准确归属。
2.标本保密:保护病患隐私,禁止使用病患个人信息做任何非医疗目的的使用。
3.标本丢失和污染处理:对于出现标本丢失和污染的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和处理,并进行相关调查。
以上即是医院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储存、运送制度的详细内容。
通过规范、严格的流程和管理,能够保证临床检验标本的质量与安全。
同时,相关人员也应重视相关培训和质量控制,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检验科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规定

检验科样本采集保存和运输规定一、背景介绍在医疗检验中,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针对检验科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进行规范,以确保样本的质量和可追溯性。
二、样本采集1. 采集前准备(1)合理安排采集时间,避免患者饮食或用药对样本产生干扰;(2)确保采集器械的洁净,消毒器械;(3)检查采集器械是否完好,避免损坏导致样本污染或无法采集。
2. 采集操作(1)向患者详细说明采集过程,解答其疑问和担忧;(2)采用无菌技术进行血液或体液样本的采集,注意遵循标本稳定性和抗凝剂的要求;(3)遵循标本采集顺序的原则,避免交叉污染;(4)按照要求采集足够的样本量,以确保后续检验的需要。
三、样本保存1. 样本分类(1)按照不同类型的样本,如血清、尿液、唾液等进行分类;(2)对于不同样本类型,采用适当的保存方式和温度,以维持样本的稳定性。
2. 储存条件(1)避免样本受到阳光直射,存放在干燥、阴凉且温度稳定的环境中;(2)在保存样本时,确保密封性,避免样本受到雾气、湿气或灰尘的污染;(3)对于特殊的储存条件要求,如低温保存或深冷保存,遵循相应的要求和操作规范。
四、样本运输1. 包装要求(1)在运输过程中,采用合适的包装材料,保护样本免受外界冲击或温度变化的影响;(2)对于易碎或液体样本,采用特殊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以避免破损或泄漏。
2. 运输环境(1)确保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处于合适的环境条件,避免样本受到严重震荡或温度波动;(2)对于特殊要求的样本,如冷冻样本,采用冷链运输方式,保证低温环境的稳定性。
3. 文件记录(1)对每一次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操作人员等信息;(2)建立样本追踪系统,确保样本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
五、样本处理1. 检验前准备(1)按照标本要求进行预处理,如离心、分装等操作;(2)确保操作人员在处理样本时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和要求。
2. 样本分发(1)对于检验科内部的样本分发,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对于外部转运的样本,遵循相关规定,确保样本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临床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临床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临床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唐玉英正确的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对于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准确检出病原菌,避免漏检与误诊,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微生物标本的选择,采集,运送,保存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1.早期采集采集时间最好在病程早期,急性期,且必须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确保病原菌的检出。
2.无菌操作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感染部位附近或皮肤黏膜正常菌群的污染,使病原菌与正常菌群混淆,造成临床误诊。
采集的标本应存放在无菌容器内,容器不能使用消毒剂处理,标本中也不能添加防腐剂,以免降低病原菌的检出。
3.适量的标本标本量过少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4.适当的采集方法对于厌氧菌,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采集方法是不同的,用于厌氧菌培养的标本应尽量用注射器采集抽取物,室温保存,不能冷藏和冷冻。
5.盛放标本的容器采集标本应存放在无菌,防漏,应带有螺旋盖的容器内。
二标本的运送1.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若有延迟也应在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否则会影响病原菌的检出,一般性的细菌培养标本若需延迟送检时,应置于4度冰箱保存,且不能超过24小时。
2.临床标本最佳运送时间取决于标本的量,少量液体(小于1ml)或组织(小于1cm3)应在15~30分钟内送到实验室,较多量的标本置于运送培养基中可放12~24小时,厌氧培养标本原则上是床边接种,如延迟送检,需保存在厌氧运送培养基中,室温保存,不得超过24小时。
三不同标本的采集,运送(一)血液标本采集,运送1.血培养指针当患者出现:发热(大于38度)或低温(小于36度),寒战,白细胞增多,皮肤黏膜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具备上述一种或几种体征时,临床怀疑菌血症应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应在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做血培养。
医院关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

医院关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运送和管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安全,根据《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标本采集、运送和检测规范》等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运送、接收、处理、储存、分发、废弃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标本质量,为临床诊断、治疗和科研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第四条医院设立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病理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一)制定和完善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管理制度;(二)监督和检查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实施情况;(三)协调解决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四)组织培训和考核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相关人员;(五)定期评估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七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工作人员职责:(一)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操作规程进行标本采集、运送;(二)确保标本质量和完整性,防止标本污染、损坏和丢失;(三)及时、准确地将标本送达实验室,确保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四)参与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相关培训和考核;(五)报告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采集、运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三章标本采集与运送第八条临床实验(检验、病理)标本的采集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负责,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操作规程进行。
临床标本的采集及运送过程控制分析

临床标本的采集及运送过程控制分析一、采集前准备1.了解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和要求;2.明确采集时机,根据不同检测项目确定采集时间;3.熟悉相应标本采集培训,了解采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5.准备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6.做好病人的辅助准备工作,如饮食控制、用药情况等。
二、标本采集1.疏导病人情绪,提供安全感,确保标本采集时的合作度;2.按照规范操作流程,正确采集标本;(1)采血: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穿刺技术正确、干净;(2)尿液:采集中段尿,避免第一段和终末段污染;(3)粪便:选择新鲜、清洁的粪便标本,采集后尽快送达实验室;(4)分泌物:遵循无菌操作,避免细菌污染;3.确认标本采集完成后,包装标本,避免漏液、溢出及感染风险;4.及时填写采集记录,包括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信息。
三、标本保存1.将采集好的标本妥善保存,避免失效;2.严格控制标本温度,根据标本要求保存在不同的温度和环境中;3.尽量保持标本稳定,避免振荡和高峰冲击;4.避免标本遭受化学物质、紫外线和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5.不同类型的标本应进行合理分类和标识,避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四、标本运送1.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如存在感染风险的标本应运送到指定的传染病实验室;2.采用特制的容器和包装材料,防止漏液、破损及污染;3.填写标本运送单,包括标本类型、数量、运送时间等信息;4.监测温度,确保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运输;5.运送途中避免震荡和振荡,减少标本破损的风险;6.及时报告实验室,并核实标本的收取情况。
五、数据录入1.在标本接收时核对收到的标本和相应标本单的信息是否一致;2.及时录入信息,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3.不同的检测项目应当有专人进行录入,避免交叉录入造成的错误;4.录入后应进行校验,确认信息准确无误;5.建立信息追溯机制,便于查找和纠错。
针对以上过程中的问题和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采集过程中,病人的配合度可能会影响标本的采集结果,因此可以通过病人教育和沟通来疏导病人情绪,提供安全感;2.在标本采集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采集,同时要提醒采集人员注意无菌操作;3.在标本保存过程中,要控制好标本的温度和环境,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4.在标本运送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和包装材料,避免漏液、破损和污染;5.在数据录入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设立校验措施来确保录入正确。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规范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规范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是医学检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标本的采集和运送。
以下是关于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的详细规范。
一、标本采集规范1. 采集前的准备(1)采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采集技能和知识,了解检验项目的相关要求。
(2)准备所需的采集工具,如注射器、试管、棉签、消毒液等,并确保工具的清洁、无菌。
(3)核对患者信息,确保采集的标本与患者信息相符。
2. 采集方法(1)采集血液标本时,应根据检验项目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如空腹采血选择肘正中静脉,非空腹采血选择股静脉或头皮静脉等。
(2)采集过程中,注意止血带的使用,避免过度压迫血管。
(3)采集尿液标本时,应确保尿液标本来自清洁的尿道,避免污染。
(4)采集粪便标本时,应使用无菌棉签或试管进行采集,避免标本污染。
(5)采集唾液标本时,使用无菌试管,指导患者在采集前避免进食和口腔清洁。
3. 采集注意事项(1)采集标本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交叉感染。
(2)采集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权益。
(3)采集血液标本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出现晕血、过敏等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采集标本时,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服用药物等信息,以便检验人员分析检验结果。
二、标本运送规范1. 运送前的准备(1)将采集好的标本放入合适的容器中,确保容器密封、防漏。
(2)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运送方式,如冷链、常温等。
(3)填写标本运送单,包括患者信息、标本类型、采集时间等。
2. 运送过程(1)标本的运送应尽快进行,避免延迟。
(2)运送过程中,注意保持标本的稳定性,避免剧烈震动、温度变化等。
(3)对于特殊标本,如细胞学标本、微生物标本等,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运送。
(4)运送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标本的运送要求。
3. 运送注意事项(1)运送过程中,确保标本的安全,防止标本丢失、损坏等。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规范

➢ 可疑细菌性心内膜炎,在1~2h内采集3份血标本,如 果24h后阴性,再采集3份以上的血标本。
12
脑脊液标本采集送检规范
❖ 采集时间:最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 ❖ 采集方法:通常用腰穿的方法采集脑脊液,
➢ 采集数量:对于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 续2~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集,除非痰液外观性状 出现改变。
➢ 标本运送:标本应尽快送检(1-2h内),如不能及时
送检,室温保存≤2h,4℃冰箱保存≤24h。
16
生殖道标本采集送检规范
❖ 应由临床医师采集,用无菌棉拭子采集。淋球菌 检查时,不论男女尿道及子宫颈均需用拭子插入 尿道及子宫颈3cm深取样送检,要避免受阴道分 泌物污染。
离体后回迅速自溶。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离体后极易死亡。)。延迟送检时一定不能放冰 箱,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对温度敏感的 细菌在冰箱会很快死亡。 ❖ 各种无菌体液标本,如胸腹水、浆膜腔积液及各 种穿刺液等亦可注入血培养瓶以提高培养的阳性 率。
14
尿液标本采集运送规范
❖ 采集时间: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多数药物从尿道 排泄)。
15
痰标本采集运送规范
❖ 采集时间: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 采集方法: ➢ 自然咳痰:以晨痰为佳。咳痰前应清洁口腔如刷牙和
漱口,然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痰,直接吐入于无菌 容器中。痰少或无痰者可用3-5%NaCl水溶液5ml雾化吸 入5min导痰(气道高反应如哮喘病人不宜采用此法)。 对于难于自然咳痰者可用微生物室提供的一次性无菌 吸痰杯抽取气管深部分泌物。 ➢ 小儿取痰法 最好用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一次性无菌 吸痰杯抽取气管深部分泌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标本采集与运送规范
检验标本包括血液标本和其他各种体液标本。
检验标本的采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前堤,要求规范采集并正确送检,特制定本规范。
一、尿液标本的采集规范
(一)尿常规检查标本
1、使用清洁干燥容器,住院病人以清晨第一次尿为主,门、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新鲜尿液约20ml送检。
2、尿标本应避免经血、白带、类使等混入。
3、标本留取后及时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以免细菌在尿中生长繁殖。
(二)尿培养标本
1.需留取清洁中断尿,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2.病人先清洗外阴部,自行排尿,排尿过程中尿液不要中断,弃前段尿,用无
菌管接中断尿,塞好瓶塞后立即送检。
3.患者应停用抗生素三天后作尿培养检查。
4.尿中应加入防腐剂。
(三) 24小时尿标本
1、准备清洁干燥带盖的广口容器,容量为3000-5000mL。
2、病人于晨7时将尿全部排尽弃去,然后开始留尿,将24小时内历次所排尿液均留于容器中,包括次日晨7时所排最后一次尿。
3、测量尿液总量(mI)并记录,将全部尿液充分混均后,取出20- 50m1,
置于清洁干燥有盖容器中立即总检。
4、若天气炎热,可根据检验要求放入适量的防腐剂。
二、血液标本采集规范
1、理想的采集血标本的时间是早晨7: 00~8 : 00。
2、采集血液标本的真空采血管与容器注射器应干燥,针头不能过细,
3、血培养标本应在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期采血。
一般要求选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采血,对已用药而不能终止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血。
4.采血部位和数量成人首选肘部血管: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等,婴幼儿可采用大隐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等。
5、禁止在静脉输液的同侧肢体采集血标本。
6、采集血液标本时应根据检验日的及要求,准确采集标本量。
7、分装血液标本时应取下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慢推入试管或其他相应容器。
8、对于抗凝的标本,要温和地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防止剧烈摇动使细胞损伤。
9、标本送检: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血气分析应在30min内检测,慢则会因为全血中RBC的代谢,不断地耗02产生CO2,致使pHPO2降低PCO2
升高,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时问最好不超过2 h
①建立标本传送系统,加强对送检人员的培训、教育及监督。
②做好标本交接手续,减少标本丢失、损坏时人为地复制或补充标本,以虛假的标本影响检验标本的真实性。
③确保运送过程的规范性及标本安全性。
4、对护士的要求
①护士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②严照操作规程采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化质量意识,最大限度确保血液标本的分析前质量。
③采集血液标本前应认真核对床号、姓名、标本的需求量、-次性真空采血管的有效期、容器是否符合、真空采血管有否漏气,确保无误后方可采集标本。
④采集的血液标本在标明床号、姓名等标记后还应注明采集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送检以确保检验标本的准确性。